物业活动方案 导航

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5-12

  设建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

  (首批·语文、体育、音乐、美术学科,20**学年开始实施)

  一、校本化课程序列

  语文体育音乐美术

  一年级

  二年级故事天地乒乓球集体舞纸艺

  三年级读报纸说新闻乒乓球集体舞纸艺

  四年级演讲与辩论武术合唱编织

  五年级儿童哲学武术合唱编织

  六年级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理念

  1.序列。选择适合学校特点的课程,形成课程序列,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校本课程;

  2.普惠。淡化竞争与比赛,给予每个学生以锻炼机会;要平均给予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以轮流展示为佳;

  3.自主。突出学生自主,课堂上要由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主导,以课程进度设计、课堂动态调控为主,不能以教师讲代替学生练习;

  4.关注能力与情商。淡化知识,强化实践锻炼,给予孩子能力与情商发展的机会;

  5.整合。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在原有学科教学时间中整合,技能展示与学校六大节活动整合。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要求

  1.兼课教师。由各班相应学科教师兼任该校本课程指导师;

  2.课时保障。在原有学科课时中整合,可每周一节,可隔周一节,也可每节课抽一点时间;

  3.教材。一些课程并不需要教材,一些课程需要研修特色教材,这些都由相关教研组研究确定。需要教材的课程,要积累素材,通过几年努力,编写配套校本教材;

  4.评价。以尊重差异的理念,结合星卡特色评价,淡化能力取向评价,强化努力取向评价,给予每个学生以鼓励;

  5.科研跟进。鼓励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上进行研究,包括课程纲要制订、教材编写、课程组织形式创新、课程评价等方面,通过科研小课题的形式,提供课程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领导

  1.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我校创建学校课程品牌的重要措施,依靠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特色。相关教研组教师是对应校本课程的实施者与研究者,相关教研组长是责任人;

  2.教导处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不断总结教研组经验,并不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抽查、指导;

  3.教科室是小课题的管理者,鼓励教师以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申报小课题研究,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和推广,凡成果被学校采用推广的,学校将给予特别奖励;

  4.总务处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给予特别支持,凡开发校本课程需要的经费,由教研组提出经费方案,原则上由校长按需要给予特批,总务处作好登记,凡校长特批的经费总额内,及时给予支付;

  5.学校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陈钱林为组长,蒋樨、杜纪东为副组长,成员为各相关教研组组长。聘任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师,黄玉晓为语文系列指导师,黄云霞为艺术系列指导师,郑贤国为体育系列指导师。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温州艺术学校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州温艺术学校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实验,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试行)。

  一.建立学分认定组织机构

  1.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任:z

  副主任:z

  成员:z各学科高中教研组组长

  职责:负责制订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全面领导和指导学分的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工作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年级段长、备课组长、班主任(教学班指导教师)、学科任课教师、学生代表。

  职责:负责对学分的认定、评定、公示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3.学分认定仲裁委员会

  主任:z

  副主任:z

  成员: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年级段长、高中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进行调查、核实以及纠正。

  二.学分设置

  三.学分认定的内容和办法

  学分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一)学科模块学分认定

  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均由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模块测试)两个部分组成,我校规定两部分的分值权重为4:6。模块测试以满分100分计,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1.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过程表现)(40%)

  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平时过程性表现,累计以满分40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2/3以上。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修习时间未能达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学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内;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等;平时测验成绩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测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

  2.学业水平测试成绩(60%)

  由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满分为100分),或采用市教育局统一的模块测试卷。该部分以满分60分计入决成绩。

  以上两项由学校统一制定评定细则(见附件)。

  (二)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学分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按照《州温七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实施,高一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识培训并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通识学习部分获得3个学分,课题研究获得6个学分。高二年级完成一个课题,获6个学分。研究性学习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控制在5-10人之间。课题立项时,要根据课题大小和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来确定学分。其认定依据主要是:(1)参加研究的活动时间记录;(2)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3)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记录和《州温七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记录册》;(4)具体反映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多媒体课件等)。

  2.社会实践学分认定

  社会实践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周,共六个学分,社会实践由学校政教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第一学年安排军训,第二、三学年安排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参观考察或社会调查。由学校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实践的效果和实践场所书面意见等进行认定。

  (1)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有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并且有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如日记、体验材料等),可获得2学分。

  (2)社会实践可以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校内实践活动可以是值周班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外可以是春、秋游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校内实践2学分、校个实践4学分。

  (3)军训是社会实践的独立内容,时间不少于一周,记2学分。

  3.社区服务学分认定

  社区服务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10个工作日。公益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月,为三个工作日;宣传教育安排在暑、寒假里,为5个工作日;扶贫帮困活动一般安排在课余和节假日,为2个工作日。

  学生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共获得2学分。参加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

  社区服务以小组或行政班的方式进行。学校依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相关材料(服务对象及联系方式、服务时间、服务项目、认定签名、服务体会等)认定有效工作日及学分。

  4.选修学分认定

  学校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学生选修创造条件,并在修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选修学分的认定与必修学科模块的学分认定一样从学习课时记录、修习过程反映和课程考核结果三方面来认定。以上三方面均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时间和程序

  (一)学分认定时间:学科类课程在修习完每个模块后,由学校确定时间组织考试、进行学分认定;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由学校根据情况确定时间进行统一认定。

  (二)学分认定程序

  1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任课教师及时向学校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任课教师综合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终结评价等情况进行考核,填写《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登记表》,并提出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还须有实践场所、服务对象单位的书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详实记录等相关材料,由班主任或带队老师进行考核,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

  4.相关科目学分认定小组或年级学科备课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5.教务处复核。

  6.学分认定委员会确认学分。

  7.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8.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未取得学分的学生,学分认定委员会书面通知学生并说明原因。

  9.教务处记录学生学分成绩,并存档。

  五.学分认定的处理

  1.未取得学分的学生对学校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得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由学生本人向学校学分仲裁小组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学校学分仲裁小组提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复议,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在15日内召集有关教师、认定小组复议,作出决定并相关学生。

  2.学生对学校给予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向学校学分仲裁小组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3.学生因模块考核成绩不合格而不能取得学分的处理。(1)可以申请补考,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若补考后的模块考核成绩仍不合格者,可申请重修、改修或放弃(必修课程和有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课程不得放弃,选修课程中要求获得必修学分的模块有其他选择的除外)。(2)重修要在接到不取得学分的通知后1年之内完成,重修所用时间不得与先前修习所用时间累加。同科课程(模块)重修不得超过两次。学生因修习时间不足不能取得学分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认定。

  六.学分管理

  1.学校设立学生学分档案,由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妥善保管学生学分认定相关材料,待上级落实信息系统软件后,建立学生学分管理的平台。

  2.学校不以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信优异或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册”或“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真实记录。

  3.合格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按照规定,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必须取得相应学分,才能准予毕业。

  4.学分认定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应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州温七中学生学分认定登记表

篇3:中学安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湾龙中学安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牵手安全,珍爱生命”

  一、实施背景

  ****年2月,国办发〔****〕9号文件《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务必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纲要中强调: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工作应该始终摆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我校立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点,十分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保驾护航,特制订安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教育课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以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2、具体目标

  (1)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养成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掌握预防及应对各类安全事件、意外事故的知识和方法;

  (3)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掌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4)了解生活中的各项法律常识,不触犯法律底线,做社会合格公民;

  (5)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方案

  1、设计思路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以以上五个模块为基本内容,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学生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所涉及的主要安全问题,把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和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作为安全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主题性。

  2、具体安排

  第一学期

  时间 课程内容 对象 主要负责人

  9月

  学校规章制度学习(新生始业教育)

  高一新生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

  高二学生

  10月

  运动受伤急救讲座

  (运动会召开前举行)

  高一学生

  黄泽等体育组教师

  调节情绪有方法

  (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高二学生

  11月

  消防安全演习

  全体学生

  秋冬季节交替传染病预防

  高一学生

  医务室

  12月

  网络安全

  高二学生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高三学生

  1月

  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高一学生

  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以出行安全为主题)

  全体学生

  各班主任

  第二学期

  时间 课程内容 对象 主要负责人

  3月

  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

  (安全主题漫画、征文,安全口号征集、安全知识竞赛等)

  全体学生

  安保科、团委

  法律安全伴我行

  高一学生

  法制副校长

  4月

  饮食安全主题讲座

  高二学生

  相关社会人士

  挫折是一笔财富

  --抗挫折主题讲座

  高三学生

  5月

  国际红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红十字会会员

  团委

  防震减灾演习

  全体学生

  6月

  青春期自我保护

  全体女生

  毒品的危害主题讲座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高一学生

  相关社会人士

  7月

  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全体学生

  各班主任

  安全主题社会小调查

  实践活动

  全体学生

  社会实践小组长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我校“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知识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其中,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以活动式、体验式方法为主,以讲授式方法为辅。教学将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

  2、适用年级和课时安排

  “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贯穿学生三年高中生活,围绕学生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共设计了20个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小部分课程针对部分学生。因此,每位学生修足其中的18课时,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3、学习评价方法

  (1)学习态度:根据出勤率、活动参与程度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评价;

  (2)学习成果:每位学生参加安全知识小测试,同时选择其中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撰写学习心得,或者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也可上交宣传安全教育主题作品一份(摄影、绘画、征文等均可),要求不得抄袭!学校将优秀学生的各项作品整理,编辑成册。

  五、课程开发与实施步骤

  1、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召开筹备会议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

  2、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通过宣传栏、广播站、学生社团等多种途径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为课程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3、编写校本教材

  围绕课程内容的20个主题,各成员负责相应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

  编写要求:

  (1)取材:选取的材料必须源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高中生经常会遇到面临的安全事故。离学生生活较远,过于生僻的安全知识可以不选取;

  (2)语言:教材语言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读懂、理解。

  (3)环节:每个主题的设计,应包括引言(重要性阐述)、典型案例、相关安全知识或者技巧、课后实践或思考题等主要内容。

  4、具体进程

  (1)****年10月底前,完成收集资料,初步形成各主题的教学设计

  (2)****年11月初,完成校本教材的初步编订整合工作

  (3)****年11月中旬--****年7月,开始尝试实施校本课程相应主题,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完善。

  (4)****年7月--8月,修改完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篇4:温州五十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州温五十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6号)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试拟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

  学校开设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按每周至少两节课排入正式课表中(第三学时可与其他学科整合或纳入假日、假期),以保证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学时。主要用于集体讲座、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还须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校在每学年安排一个研究课题,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个研究课题。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累计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从亲历经验切入,以切实适己的问题探究为线索,训练逻辑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整合学生自我的日记、语文学科的周记,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感悟等文本作业形式,由学生以自我为主积累成长之旅中的发现文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年级段剥离出来,由教研处统一聘任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学生分组、课题管理、课题鉴定和学分认定等。

  指导教师:曾小巍、王恩波、梅联珍、林王源、吕智勇、尤永安、史辉跃、蔡丽丽、江伟亮、陶爱芬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高二每个学期各安排1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具体如下:

  1.组织形式:①小组合作研究(4--10人);②个人独立研究;③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2.时间安排: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完成3个研究课题。每周安排一个下午,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一般每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每个小课题5个学分,三年必须完成3个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1-6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填写申报表,由指导小组负责协调,组成研究课题小组。也允许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4.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认定。

  具备五个条件,可得3个学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

  5.奖励机制:设立校长资助课题奖,每年评选出10个希望课题,予以资助奖,并选出优秀课题参加送省、市级评比。

  附表:

  年级 研究性学习 高一上 集中学习

  占15课时(5个下午,每个下午3节课,下同)

  内容:

  1、研究性学习综述(第1周,讲座);

  2、怎样找资料(第4周,讲座);

  3、怎样调查(第7周,讲座);

  4、统计初步(第13周,讲座);

  5、怎样写开题报告(第16周,讲座)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39课时

  内容:

  1、阅读一些“研究性学习”案例;

  2、确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

  3、分组,及组内分工;

  4、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撰写第一个“开题报告”

  高一下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周,学生报告);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怎样写结题报告(第13周,讲座);

  4、“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1、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3、撰写第二个“开题报告”

  高二上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周,学生报告);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3、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1、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3、撰写第三个“开题报告”

  高二下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周,学生报告);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3、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1、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高三上

  达不到学分标准的学生补修,其他回顾研究过程,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撰写小论文1篇。占54课时。

篇5:小学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江岠小学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构建润泽课程实施浸润教育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综观我校课程建设现状,在进一步梳理学校办学思想的同时,我们认为依托课程建设,能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内涵,助推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精彩的世界。基于此,从当前学校办学思想、师生发展诉求、现有课程资源出发,遵循《意见》相关精神,构建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经验与优势

  温州市江岠小学是一所老学校,坐落在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创办于1946年,随着体制改革,20**年由村小变为鹿城区区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79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75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达1000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一年四季洋溢着花香,****年获得“温州市绿色学校”称号,是一所有着园林特色的学校。****年又被评为“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8个,667多名学生,50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有37人,专科毕业有12人。“绽放心中的爱”是我们的校训,“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是我们的校风,“乐于奉献乐于探索乐于分享”是我们的教风,“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生存”是我们的学风。学校目前正引来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随着鹿城新城新金融区的建设,学校将拆迁重建为与金融区匹配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办学理念,以“绽放心中的爱”为校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管理方面,倡导规范加特色;教师管理方面,倡导达标加专长;学生管理方面,倡导合格加特长。

  同时,学校基于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教师双向选课产生所开设的20个社团活动以及各文化节活动都趋于课程化建设,这为我校****学年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提供了参照版本。

  学校要努力让孩子喜欢上学、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幸福、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欢乐,使学校焕发出了“爱“的华彩。

  (二)问题与挑战

  1、从课程结构看,之前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开发较为单一,只依赖于三爱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微型化有待加强,如德育课程,艺术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的开发步伐尚未跟上。关于特长类课程本校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比较低下。

  2、从课程评价看,学校有关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奖励制度尚未出台,这对于扩大课程建设的教师参与面有不利影响。

  3、从课程特色看,对提高学生兴趣特长的课程的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体艺学科的拓展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学科与学业成绩提升需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学科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4、从课程实施条件看,虽然学校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也重视课程的纲领性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案的设计和资源的积累,很多老师还存在观望、等靠的畏难思想,教师仅把课程当作科目,没有形成一种开放、自主、科学的课程意识,其课程发展能力的欠缺和意识的淡薄是学校课程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总体目标设定

  1.学校发展目标。

  办有爱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如果说“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那么“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对于教师,就是要用满腔的爱去爱事业,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爱的把握上。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但是,爱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是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要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二是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理解能冲破师生间的冰封,信任会交融师生心灵,爱护会点燃师生的友谊之火。三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四是真诚公正,严爱相济。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同时,教师爱工作、爱学生更要爱自己。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润泽教育对于学生,就是要以“三爱”为核心,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学会爱、懂得爱,珍惜爱。大爱无疆。对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就是要深化爱的内涵,延伸爱的外延。

  2.课程发展愿景。

  通过课程建设,从孩子出发,从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找准儿童起点,立足儿童立场,依据儿童特点,以爱为源,润泽生命;以智为根,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发展中享受幸福;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教师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在系列转变中,满足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幸福感,同时愉悦分享孩子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所带来的美丽蜕变。

  3.课程育人目标。

  “润泽”课程,旨在借助课程群引领孩子基于身心特点在多元化、多维度的学习生活中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幸福指数,还原生命真实的价值与本质,进而为创造一个富足并和谐有爱的幸福人生奠基。

  课程名称课程素养课程目标

  润泽课程语言素养①能理解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作品。能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运用自己的有关经验,连贯地表述。②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快乐。③提升表达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成为有见地、有涵养的幸福学生。

  道德素养①学会基本的生存生活技能,培养自理自护能力;②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学习与体验;③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成为有责任丶爱学习丶会生活的学生。

  思维素养①能针对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②学会数学抽象,学会数学推理,学会数学归纳,③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身的热爱,对数学学习的自信,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科技素养①培养爱科学、爱自然的兴趣;②增强科学意识,丰富科学知识,拓宽科学视野;发现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③成为爱科学,有理想,有追求的幸福学生;

  体艺素养①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运动爱好与特长,培养终身健体的意识与习惯;②形成自己的艺术专长,具有初步的艺术素养;提升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③成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幸福学生”。

  学校特色①通过浸润教育,培育学生爱的品质。②通过浸润课堂,追求潜移默化的实效性教育效果。③通过浸润体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信息素养①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②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③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哲学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并把教师热爱学生称作为“教育的奥秘”。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人格倾向,爱是一种能力。爱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沟通灵魂的桥梁。教育就是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学校唱响了创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爱校如爱家、爱物如爱己、爱师如父母、爱生如子女......构建和谐校园、爱校如家,是每个教师的义务;爱生如子,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深入反思我们学校的发展历史,思考学校即将要发生的变化,学校领导班子要形成的“一个目标”(争创有战斗力的和谐领导班子)。“两种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广大教师必须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对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形成的敬业乐业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争先创优意识以及“一切为了学生的将来”的责任精神;润泽课程的设立就是把“爱与责任”这一学校主题贯穿我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用课程设置把它提炼和升华,作为学校课程建设发展的主轴。

  2.“润泽课程”聚焦:润文(文学素养)、润艺(艺术素养)、润思(创造素养)、润诵(语言素养),润身(体育素养)指向“润泽教育”,促进自主发展。

  3.如同爱能传播一样,“润泽”课程也有着折射的作用。通过十八项“润泽”自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学生们将接受到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接触过到内容,而正是这些全新的课程才使得学生系统地了解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学科之外的知识,从而初步掌握体艺科技等方面的技能。

  四、润泽课程体系建构

  1.润泽课程架构。

  润泽课程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

  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规定设置)必修课程(校本课程)

  菜单式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设立)

  2.课时设置安排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意见》课时安排建议,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设置课程架构如下:

  课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

  品德与生活224

  品德与社会22228

  语文88776642

  数学44444424

  英语333312

  体育与健康44333320

  艺术音乐22222212

  美术22222212

  科学223310

  拓展性课程信息技术11114

  校本课程22222212

  润泽课程22222212

  合计262630303030172

  备注一、1、2年级:校本课程(2节)=综合实践(1节)+书法(1节)综合实践包括地方课程、经典诵读、少先队活动。二、润泽课程:时间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二三年级实行学生不走班,教师走班教学。四至六年级实行学生自主选课。三、40分钟一节课

  3.拓展性课程群

  建立润泽课程菜单如下:

  序号 教师姓名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适合年级 地点

  校本课程

  1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低段各自班级

  2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中段各自班级

  3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高段各自班级

  4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高段各自班级

  润泽拓展课程

  1 z 润艺巧手轻泥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2 z 润艺纸艺造型四-六年级四(2)班

  3 z 润艺合唱社团四-六年级五(4)班

  4 z 润艺变废为宝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5 z 润艺荷香墨社四-六年级六(4)班

  6 z 润艺趣味编织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7 z 文寒轩竹四-六年级五(3)班

  8 z 润思数独游戏四-五年级五(2)班

  9 z 润思Scratch游戏五-六年级电脑室

  10 z 润思智力七巧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1 z 润思七彩科技园四-六年级六(2)班

  12 z 润思玩转魔方五-六年级六(1)班

  13 z 润诵温州童谣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4 z 润诵趣味英语歌谣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5 z 润诵诵四-六年级四(4)班

  16 z 润诵学说温州话四-六年级四(1)班

  17 外教 润诵快乐英语四-五年级三楼教室

  18 z 润身篮球社四-六年级操场或四(3)

  19 z 身跃动飞扬四-六年级操场或六(3)

  信息技术整合课程

  1三年级机房

  2 z 整合信息+语文四年级机房

  3 z 整合信息+数学五年级机房

  4 z 整合信息+语文六年级机房

  每周五下午固定作为“润泽”课程上课时间,具体为两节课,另外加10分钟作为学生走班结束回到本班教室后,由班主任牵头的学生整理时间。

  这些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爱好特长与不同水平层次的发展需要,体现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选修走班制。学校在开设自主课程时尽量做到门类完备、活动(科目)丰富,具有相对的系统性、一定的挑战性,较强的趣味性。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求灵活多样:开设拓展性课程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在调查的基础上努力开设学生喜欢的课,坚持让学生自主选课,打破原有的教学班编制;进入课表,确保时间、空间,让学生人人参与,自由组合,统一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努力解决从基础性课程班级建制教学转为选修分班走班制教学所引发的教学纪律、教学秩序等一系列问题;规范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制定课时计划、精选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设计、安排好作业、考核方法等,以保证课程得以保质保量实施。

  学校层面强调科学性,着眼于整体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点。教师层面强调可行性,着眼于常态下便于大多数教师日常操作,不仅仅是追求教师做课题研究或活动。学生层面强调全面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自主课程项目选课单,与家长仔细商讨,最后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每学期初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则务必安排好各科协调,针对跨学科、跨年段、混龄走班的拓展性课程,指导教室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选修“润泽”课程,并从中有所收获。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准备

  1、组织管理:学校成立成立拓展型课程开发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陈庆豹校长担任,黄世武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由邵建斐、金纯静、娄天乐、杜晓璇、朱丹等中层干部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策划指导制定课改方案与课程规划,推进课程实施,确保课改工作有序进行。

  2、课程开发: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江岠小学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在调查学生意向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申报一门课程,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

  3、教师培训:开设拓展型课程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每个教师都需要学习和培训。为此,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对课改文件进行学习,同时还聘请市教育局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或讲义。带领教师参观第一批课改学校,学习他校之经验。

  4、保障措施:

  为达到课程追求的目标,学校需要建立、健全保障课程正常实施的机制,保证学校有条件开设各类课程,保证足够的师资担负拓展性课程教学,保证教师和学生能从课程改革中受益。

  组织保障。为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改革研究团队,形成由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教师服务中心、教研组、指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并做好课程规划,根据规划适时跟进拓展课程研修。年级组在年级范围内负责学校课程的实施,具体负责学生的管理与组织;学科组在学科组范围内组织学校课程的实施,具体负责相关教师的管理与组织;教师具体负责自己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制度保障。制定《温州市江岠小学课程规划方案》,建立“润泽”课程实施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对教师开发的自主课程,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编印成册,并予以奖励。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绩与教师的各项评聘挂钩,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其他支持。加强、图书馆、科学实验室、音乐美术教室、舞蹈室、塑胶操场、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对参加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和理论支持,争取专家莅临指导。

  (二)具体运作

  1、第一阶段(****.9-****.11):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

  (2)参观其他第一批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学习他校之经验。

  2、第二阶段(****.12-****.2)

  (1)聘请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向本校全体教师征集拓展课程体系总名称。

  (3)制定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初稿)。

  (4)调查研究:利用调查问卷深入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了解教师资源配置。

  (5)教师自主申报课程项目,校方进行筛选、归并或更改,统筹安排,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儿童特色、生活气息浓厚的课程。(此次我们共开设了19门拓展性课程)

  3、第三阶段(****.3-****.6)

  (1)课程海报展示。

  (2)教师自主开发教材内容,编写课程计划。

  (3)学生选课,确定班级。

  (4)部分课程试上。

  4、第四阶段(****.7-****.9)

  拓展课正式纳入课表,开始上课。时间定为每周五下午,每周共两课时。

  六、课程评价策略

  课程评价是学校和科任教师对本校所实施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对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评价探索过程性、表现性和发展性多元评价,从而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同时因为我们所构建的“润泽课程”是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自系统又包含有多种要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所以,评价系统又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

  教师评价:教师在学期初制定的课程纲要,必须包括课程目标、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等。学校定期检查课程落实情况,向学生了解上课情况。期末检查教案方案。要求教师对所开的课程资料有收集,以期形成校本教材,并对此项任务进行综合考核。

  学生评价:主要从学生参加“润泽”课程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活动技能、合作学习、创新探究、完成任务、小组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主要采用等级制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又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类。

  基础性评价:教师根据整个学期的情况,对学生在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基础量化评价,每一门学科分A、B、C、D四个等级。

  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在活动技能、合作学习、创新探究、完成任务、小组展示等表现水平的量化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一般以有依据本学科为主体的创新做法、技能或作品为主要依据。发展性评价是反映和评估学生在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激励机制,是评选学科特长生的主要依据。

  七、预期目标

  1、课程设置丰富。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

  2、校本教材丰厚。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讲义和教材,规范教材编写的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收集整理资料,编写符合课堂教学的讲义教材。

  3、师生共同丰收。期待拓展型课程能给予师生一块崭新的天地,教师能展现自己特长,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先者”乃至“权威”,而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既能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现个性,又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4、精品课程展风采。在全面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将关注并扶持其中的精品课程,对于课堂质量好,内容生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进行展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课程理念先进,工作卓有成效,具有开发建设能力的教师委以重任。

  总之,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我们将刻不容缓,奋发有为,全面发动教师,全面启动课程,切实抓好师资建设,保证课堂质量,落实评价机制,使得江岠小学的润泽课程红红火火开展下去。

  江岠小学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