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活动方案 导航

小学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5-11

  江岠小学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构建润泽课程实施浸润教育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综观我校课程建设现状,在进一步梳理学校办学思想的同时,我们认为依托课程建设,能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内涵,助推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精彩的世界。基于此,从当前学校办学思想、师生发展诉求、现有课程资源出发,遵循《意见》相关精神,构建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经验与优势

  温州市江岠小学是一所老学校,坐落在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创办于1946年,随着体制改革,20**年由村小变为鹿城区区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79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75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达1000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一年四季洋溢着花香,****年获得“温州市绿色学校”称号,是一所有着园林特色的学校。****年又被评为“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8个,667多名学生,50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有37人,专科毕业有12人。“绽放心中的爱”是我们的校训,“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是我们的校风,“乐于奉献乐于探索乐于分享”是我们的教风,“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生存”是我们的学风。学校目前正引来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随着鹿城新城新金融区的建设,学校将拆迁重建为与金融区匹配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办学理念,以“绽放心中的爱”为校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管理方面,倡导规范加特色;教师管理方面,倡导达标加专长;学生管理方面,倡导合格加特长。

  同时,学校基于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教师双向选课产生所开设的20个社团活动以及各文化节活动都趋于课程化建设,这为我校****学年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提供了参照版本。

  学校要努力让孩子喜欢上学、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幸福、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欢乐,使学校焕发出了“爱“的华彩。

  (二)问题与挑战

  1、从课程结构看,之前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开发较为单一,只依赖于三爱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微型化有待加强,如德育课程,艺术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的开发步伐尚未跟上。关于特长类课程本校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比较低下。

  2、从课程评价看,学校有关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奖励制度尚未出台,这对于扩大课程建设的教师参与面有不利影响。

  3、从课程特色看,对提高学生兴趣特长的课程的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体艺学科的拓展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学科与学业成绩提升需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学科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4、从课程实施条件看,虽然学校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也重视课程的纲领性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案的设计和资源的积累,很多老师还存在观望、等靠的畏难思想,教师仅把课程当作科目,没有形成一种开放、自主、科学的课程意识,其课程发展能力的欠缺和意识的淡薄是学校课程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总体目标设定

  1.学校发展目标。

  办有爱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如果说“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那么“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对于教师,就是要用满腔的爱去爱事业,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爱的把握上。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但是,爱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是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要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二是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理解能冲破师生间的冰封,信任会交融师生心灵,爱护会点燃师生的友谊之火。三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四是真诚公正,严爱相济。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同时,教师爱工作、爱学生更要爱自己。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润泽教育对于学生,就是要以“三爱”为核心,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学会爱、懂得爱,珍惜爱。大爱无疆。对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就是要深化爱的内涵,延伸爱的外延。

  2.课程发展愿景。

  通过课程建设,从孩子出发,从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找准儿童起点,立足儿童立场,依据儿童特点,以爱为源,润泽生命;以智为根,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发展中享受幸福;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教师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在系列转变中,满足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幸福感,同时愉悦分享孩子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所带来的美丽蜕变。

  3.课程育人目标。

  “润泽”课程,旨在借助课程群引领孩子基于身心特点在多元化、多维度的学习生活中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幸福指数,还原生命真实的价值与本质,进而为创造一个富足并和谐有爱的幸福人生奠基。

  课程名称课程素养课程目标

  润泽课程语言素养①能理解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作品。能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运用自己的有关经验,连贯地表述。②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快乐。③提升表达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成为有见地、有涵养的幸福学生。

  道德素养①学会基本的生存生活技能,培养自理自护能力;②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学习与体验;③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成为有责任丶爱学习丶会生活的学生。

  思维素养①能针对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②学会数学抽象,学会数学推理,学会数学归纳,③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身的热爱,对数学学习的自信,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科技素养①培养爱科学、爱自然的兴趣;②增强科学意识,丰富科学知识,拓宽科学视野;发现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③成为爱科学,有理想,有追求的幸福学生;

  体艺素养①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运动爱好与特长,培养终身健体的意识与习惯;②形成自己的艺术专长,具有初步的艺术素养;提升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③成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幸福学生”。

  学校特色①通过浸润教育,培育学生爱的品质。②通过浸润课堂,追求潜移默化的实效性教育效果。③通过浸润体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信息素养①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②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③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哲学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并把教师热爱学生称作为“教育的奥秘”。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人格倾向,爱是一种能力。爱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沟通灵魂的桥梁。教育就是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学校唱响了创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爱校如爱家、爱物如爱己、爱师如父母、爱生如子女......构建和谐校园、爱校如家,是每个教师的义务;爱生如子,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深入反思我们学校的发展历史,思考学校即将要发生的变化,学校领导班子要形成的“一个目标”(争创有战斗力的和谐领导班子)。“两种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广大教师必须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对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形成的敬业乐业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争先创优意识以及“一切为了学生的将来”的责任精神;润泽课程的设立就是把“爱与责任”这一学校主题贯穿我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用课程设置把它提炼和升华,作为学校课程建设发展的主轴。

  2.“润泽课程”聚焦:润文(文学素养)、润艺(艺术素养)、润思(创造素养)、润诵(语言素养),润身(体育素养)指向“润泽教育”,促进自主发展。

  3.如同爱能传播一样,“润泽”课程也有着折射的作用。通过十八项“润泽”自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学生们将接受到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接触过到内容,而正是这些全新的课程才使得学生系统地了解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学科之外的知识,从而初步掌握体艺科技等方面的技能。

  四、润泽课程体系建构

  1.润泽课程架构。

  润泽课程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

  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规定设置)必修课程(校本课程)

  菜单式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设立)

  2.课时设置安排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意见》课时安排建议,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设置课程架构如下:

  课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

  品德与生活224

  品德与社会22228

  语文88776642

  数学44444424

  英语333312

  体育与健康44333320

  艺术音乐22222212

  美术22222212

  科学223310

  拓展性课程信息技术11114

  校本课程22222212

  润泽课程22222212

  合计262630303030172

  备注一、1、2年级:校本课程(2节)=综合实践(1节)+书法(1节)综合实践包括地方课程、经典诵读、少先队活动。二、润泽课程:时间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二三年级实行学生不走班,教师走班教学。四至六年级实行学生自主选课。三、40分钟一节课

  3.拓展性课程群

  建立润泽课程菜单如下:

  序号 教师姓名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适合年级 地点

  校本课程

  1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低段各自班级

  2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中段各自班级

  3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高段各自班级

  4各班班主任书法、综合实践高段各自班级

  润泽拓展课程

  1 z 润艺巧手轻泥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2 z 润艺纸艺造型四-六年级四(2)班

  3 z 润艺合唱社团四-六年级五(4)班

  4 z 润艺变废为宝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5 z 润艺荷香墨社四-六年级六(4)班

  6 z 润艺趣味编织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7 z 文寒轩竹四-六年级五(3)班

  8 z 润思数独游戏四-五年级五(2)班

  9 z 润思Scratch游戏五-六年级电脑室

  10 z 润思智力七巧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1 z 润思七彩科技园四-六年级六(2)班

  12 z 润思玩转魔方五-六年级六(1)班

  13 z 润诵温州童谣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4 z 润诵趣味英语歌谣二、三年级各自班级

  15 z 润诵诵四-六年级四(4)班

  16 z 润诵学说温州话四-六年级四(1)班

  17 外教 润诵快乐英语四-五年级三楼教室

  18 z 润身篮球社四-六年级操场或四(3)

  19 z 身跃动飞扬四-六年级操场或六(3)

  信息技术整合课程

  1三年级机房

  2 z 整合信息+语文四年级机房

  3 z 整合信息+数学五年级机房

  4 z 整合信息+语文六年级机房

  每周五下午固定作为“润泽”课程上课时间,具体为两节课,另外加10分钟作为学生走班结束回到本班教室后,由班主任牵头的学生整理时间。

  这些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爱好特长与不同水平层次的发展需要,体现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选修走班制。学校在开设自主课程时尽量做到门类完备、活动(科目)丰富,具有相对的系统性、一定的挑战性,较强的趣味性。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求灵活多样:开设拓展性课程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在调查的基础上努力开设学生喜欢的课,坚持让学生自主选课,打破原有的教学班编制;进入课表,确保时间、空间,让学生人人参与,自由组合,统一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努力解决从基础性课程班级建制教学转为选修分班走班制教学所引发的教学纪律、教学秩序等一系列问题;规范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制定课时计划、精选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设计、安排好作业、考核方法等,以保证课程得以保质保量实施。

  学校层面强调科学性,着眼于整体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点。教师层面强调可行性,着眼于常态下便于大多数教师日常操作,不仅仅是追求教师做课题研究或活动。学生层面强调全面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自主课程项目选课单,与家长仔细商讨,最后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每学期初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则务必安排好各科协调,针对跨学科、跨年段、混龄走班的拓展性课程,指导教室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选修“润泽”课程,并从中有所收获。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准备

  1、组织管理:学校成立成立拓展型课程开发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陈庆豹校长担任,黄世武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由邵建斐、金纯静、娄天乐、杜晓璇、朱丹等中层干部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策划指导制定课改方案与课程规划,推进课程实施,确保课改工作有序进行。

  2、课程开发: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江岠小学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在调查学生意向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申报一门课程,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

  3、教师培训:开设拓展型课程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每个教师都需要学习和培训。为此,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对课改文件进行学习,同时还聘请市教育局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或讲义。带领教师参观第一批课改学校,学习他校之经验。

  4、保障措施:

  为达到课程追求的目标,学校需要建立、健全保障课程正常实施的机制,保证学校有条件开设各类课程,保证足够的师资担负拓展性课程教学,保证教师和学生能从课程改革中受益。

  组织保障。为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改革研究团队,形成由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教师服务中心、教研组、指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并做好课程规划,根据规划适时跟进拓展课程研修。年级组在年级范围内负责学校课程的实施,具体负责学生的管理与组织;学科组在学科组范围内组织学校课程的实施,具体负责相关教师的管理与组织;教师具体负责自己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制度保障。制定《温州市江岠小学课程规划方案》,建立“润泽”课程实施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对教师开发的自主课程,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编印成册,并予以奖励。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绩与教师的各项评聘挂钩,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其他支持。加强、图书馆、科学实验室、音乐美术教室、舞蹈室、塑胶操场、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对参加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和理论支持,争取专家莅临指导。

  (二)具体运作

  1、第一阶段(****.9-****.11):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温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

  (2)参观其他第一批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学习他校之经验。

  2、第二阶段(****.12-****.2)

  (1)聘请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向本校全体教师征集拓展课程体系总名称。

  (3)制定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初稿)。

  (4)调查研究:利用调查问卷深入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了解教师资源配置。

  (5)教师自主申报课程项目,校方进行筛选、归并或更改,统筹安排,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儿童特色、生活气息浓厚的课程。(此次我们共开设了19门拓展性课程)

  3、第三阶段(****.3-****.6)

  (1)课程海报展示。

  (2)教师自主开发教材内容,编写课程计划。

  (3)学生选课,确定班级。

  (4)部分课程试上。

  4、第四阶段(****.7-****.9)

  拓展课正式纳入课表,开始上课。时间定为每周五下午,每周共两课时。

  六、课程评价策略

  课程评价是学校和科任教师对本校所实施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对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评价探索过程性、表现性和发展性多元评价,从而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同时因为我们所构建的“润泽课程”是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自系统又包含有多种要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所以,评价系统又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

  教师评价:教师在学期初制定的课程纲要,必须包括课程目标、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等。学校定期检查课程落实情况,向学生了解上课情况。期末检查教案方案。要求教师对所开的课程资料有收集,以期形成校本教材,并对此项任务进行综合考核。

  学生评价:主要从学生参加“润泽”课程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活动技能、合作学习、创新探究、完成任务、小组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主要采用等级制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又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类。

  基础性评价:教师根据整个学期的情况,对学生在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基础量化评价,每一门学科分A、B、C、D四个等级。

  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在活动技能、合作学习、创新探究、完成任务、小组展示等表现水平的量化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一般以有依据本学科为主体的创新做法、技能或作品为主要依据。发展性评价是反映和评估学生在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激励机制,是评选学科特长生的主要依据。

  七、预期目标

  1、课程设置丰富。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

  2、校本教材丰厚。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讲义和教材,规范教材编写的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收集整理资料,编写符合课堂教学的讲义教材。

  3、师生共同丰收。期待拓展型课程能给予师生一块崭新的天地,教师能展现自己特长,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先者”乃至“权威”,而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既能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现个性,又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4、精品课程展风采。在全面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将关注并扶持其中的精品课程,对于课堂质量好,内容生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进行展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课程理念先进,工作卓有成效,具有开发建设能力的教师委以重任。

  总之,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我们将刻不容缓,奋发有为,全面发动教师,全面启动课程,切实抓好师资建设,保证课堂质量,落实评价机制,使得江岠小学的润泽课程红红火火开展下去。

  江岠小学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温州二十五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州温二十五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

  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6、前瞻性: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追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或增加新内容。

  四、课程选择:

  1、关注学生的需要、追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自主拓展系列课程。

  2、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间联系和整合,积极探索拓展型课程校本化实践,努力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高拓展型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3、积极实施科技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教育拓展型课程。

  五、课程结构:

  1、限定性拓展课

  由学校统一安排在课表内(如语文校本课程、数学研究性学习、英语听力训练、科学实验探究等),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拓展课

  由教务处负责向班主任和学生发放拓展型课程选择意愿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主要在七、八年级开设。

  六、课程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以校长为负责人,成立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

  2、科目开发:发动和组织教师提出拓展型课程科目,根据教师的自身学科优势、知识结构、个性特长从中筛选重点开发。

  3、教师培训:教师加强学习,学校加强对执教拓展型课程教师的培训,以自培为主。

  4、保障措施:

  (1)学校各部门(教务处、总务处、信息处等)为实施课程提供服务和设备保障,学校方面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购买设备、器材等)。

  (2)发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管理作用。教研组长应鼓励和帮助教师撰写校本教材和开好科目。教研组长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深入课堂、加强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定期(期中、期末)向教务处反馈教学信息。年级组长协助教务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按时、认真地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型课程班)工作以及对课堂的管理、监督。

  (3)发挥任教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认真备好教案(教材、教法、学生、练习或实践)和讲义或教材。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在教学过程中,任教教师应探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比重一般应大于结果评价。

  (4)学校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

  七、课程管理:

  1、开设年级:学校各年级

  2、开设课时:各年级由语、数、英、科学自行安排1课时,另外七、八年级专项拓展课每周2课时。

  3、开设方法:

  (1)限定性拓展课:学校根据年级特点统一安排科目,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性拓展课:教师填写拓展型课程申报科目。教务处选择确定可开课程排入课表,学生选择科目,教务处整理学生选课结果,落实学生名单及上课教室。

  4、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初列出拓展型课程总时间表。

  说明:学校规定,期中考试一周停上拓展型课程;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务处安排,通知暂停。

  5、拓展型课程列入学校课表,应正常进行。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务处,经核准后有效。并由教导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

  6、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制度,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上学校采用参与评价、绩效评价加成果评价的模式,在评价的主体上取向多元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制约和激励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有效保障。

  1、参与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同伴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状况、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拓展情况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里收集评价的原始数据,对数据按照评价方案进行收集,按“(自评+互评)×30%+教师×40%”进行处理。参与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50%。

  2、绩效评价:通过拓展型课程科目考查的方式进行,在学生选修某一门拓展型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科目考查,科目考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笔试、面试、表演、动手制作、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发展状况,考察绩效。由教师对绩效进行评定,绩效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40%。

  3、成果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学习领域的技能和特长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参加相关校、区、市相关竞赛和主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和优异成果的;相关作品、制作发表或参与全校交流展示的;通过课程学习在某一方面特长表现突出的,均可由本人填写拓展型课程学习成果记录表或上交相关荣誉证书,由教师审核认定后给予其1-10分加分,成果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10%。

  根据三项评价的总和,对学生拓展课成绩进行等第评定,分为优(A)、良(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第录入学籍网成绩管理“校本课程”这项。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2)教师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3)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4)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的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应对拓展型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

  (3)学生评价

  在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也以次作为该科目能否继续开设的依据之一。

篇3:小学第二学期探究、拓展型课程教研组总结

  浦杨小学第二学期探究、拓展型课程教研组总结

  探究型(拓展型)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一个学期来,本着探索、研究、实践《研究型课程指南》的思想,加强了探究型(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成立学校教研中心组,制定学校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出发,开设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和各种素质得到了发展。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想。

  在教研组中确立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轴心。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性课程指南》;组织教师对《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的培训,让教师了解《学习包》是一项整体工程;组织教师学习《探究、拓展课程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师明确了: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学校的课程都是某种文化的体现,探究型课程也是如此。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文化。

  2、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探究型(拓展型)课程。

  成功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特点,强化特点,发展特点的教育。学校在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开发过程中,既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尽量留给学生一些自我发展的空间,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展现的空间。为了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探究型(拓展型)课程

  3、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到学生的以学为主,其要点是构建起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张扬和提升。体现在课堂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组成员相互听课、评课,探究教学模式。

  总之,通过全体探究拓展教师一学期的辛勤付出和不断努力,探究型(拓展型)教研组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

篇4:小学第二学期探究、拓展型课程教研组计划

  浦杨小学第二学期探究、拓展型课程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为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学校 “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改变”的办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促进个性发展,通过与各学科的整合,开阔探究范围,使学生成为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创造、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并结合本校特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探究教研组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学期目标 :

  1.能通过各种途径(如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对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行观察,并对观察事物及过程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尊重科学的态度。

  2.能围绕探究的课题敢于、善于提出相关的问题。

  3.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如思考、实验、调查、收集信息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拓展课程。每一位拓展课教师都提供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机会,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并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4.能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设想,并初步形成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课程联系学生生活世界,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活的拓展空间,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得到快乐,并培养各方面能力。设置的课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着眼于儿童未来的生活。培养理论抽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此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沟通。

  三、具体工作:

  (一)、注重学习,加强横向联系,开拓视野

  1、组织组内成员认真学习探究课程教学相关的理论,使各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能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树立新的观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行为。从而在使用现行教材过程中,自主地纳入新课程的改革,主动的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创造性地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工作。

  2、积极参加每次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本学科研讨活动;每次区教研活动选派教师参与区级培训,由培训教师在本校以讲座的形式对参与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二)、加强课程管理,将课程的开设进一步规范化、课堂化

  1)、加强教研组的教学常规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过程管理。探究型教研组要求各组员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对于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随时准备迎接上级部门的抽查。通过教学常规和过程管理,不断规范组内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专课专用,严禁教师将探究课移作它用;

  (三)、调整课程实施目标,分层组建课程研究网络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对不同年级制订了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要求:低年级以学习基本课程概念、掌握基本探究方法、熟悉基本活动方式为目标;中高年级围绕选定课题开展活动;

  2、加大对低年级课程实施的研究力度,寻求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思维特征的学习载体,提高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实效性;

  3、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统筹协调,提供硬件保障,为师生创设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多媒体教学与电脑教学;

  4、各指导教师、各探究小组注重收集活动资料,及时评价。

篇5:拓展课程教学计划

  新世纪小学20**学年拓展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

  小古文经典诵读

  教师:周型淑

  教学内容:

  主要依托《小古文一百课》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学习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获得语言的发展,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中高年级儿童有着独特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想象世界,头脑里更是充满着神奇瑰丽的幻想,从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对古诗文阅读兴趣浓厚,表现欲强,喜读善背。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的过程。

  教学设想:

  (1)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文言文的诵、背、练的训练。

  (2)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对学习内容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整理,课外学习与课堂深化相融合。

  (3)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学生探讨为主要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加强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老师尽可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化、古代优秀作品以及古代人物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进度安排

  20**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日期

  周

  课时

  数

  教学内容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