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活动方案 导航

温州二十五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5-11

  州温二十五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

  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6、前瞻性: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追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或增加新内容。

  四、课程选择:

  1、关注学生的需要、追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自主拓展系列课程。

  2、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间联系和整合,积极探索拓展型课程校本化实践,努力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高拓展型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3、积极实施科技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教育拓展型课程。

  五、课程结构:

  1、限定性拓展课

  由学校统一安排在课表内(如语文校本课程、数学研究性学习、英语听力训练、科学实验探究等),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拓展课

  由教务处负责向班主任和学生发放拓展型课程选择意愿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主要在七、八年级开设。

  六、课程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以校长为负责人,成立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

  2、科目开发:发动和组织教师提出拓展型课程科目,根据教师的自身学科优势、知识结构、个性特长从中筛选重点开发。

  3、教师培训:教师加强学习,学校加强对执教拓展型课程教师的培训,以自培为主。

  4、保障措施:

  (1)学校各部门(教务处、总务处、信息处等)为实施课程提供服务和设备保障,学校方面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购买设备、器材等)。

  (2)发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管理作用。教研组长应鼓励和帮助教师撰写校本教材和开好科目。教研组长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深入课堂、加强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定期(期中、期末)向教务处反馈教学信息。年级组长协助教务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按时、认真地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型课程班)工作以及对课堂的管理、监督。

  (3)发挥任教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认真备好教案(教材、教法、学生、练习或实践)和讲义或教材。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在教学过程中,任教教师应探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比重一般应大于结果评价。

  (4)学校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

  七、课程管理:

  1、开设年级:学校各年级

  2、开设课时:各年级由语、数、英、科学自行安排1课时,另外七、八年级专项拓展课每周2课时。

  3、开设方法:

  (1)限定性拓展课:学校根据年级特点统一安排科目,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性拓展课:教师填写拓展型课程申报科目。教务处选择确定可开课程排入课表,学生选择科目,教务处整理学生选课结果,落实学生名单及上课教室。

  4、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初列出拓展型课程总时间表。

  说明:学校规定,期中考试一周停上拓展型课程;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务处安排,通知暂停。

  5、拓展型课程列入学校课表,应正常进行。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务处,经核准后有效。并由教导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

  6、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制度,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上学校采用参与评价、绩效评价加成果评价的模式,在评价的主体上取向多元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制约和激励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有效保障。

  1、参与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同伴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状况、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拓展情况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里收集评价的原始数据,对数据按照评价方案进行收集,按“(自评+互评)×30%+教师×40%”进行处理。参与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50%。

  2、绩效评价:通过拓展型课程科目考查的方式进行,在学生选修某一门拓展型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科目考查,科目考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笔试、面试、表演、动手制作、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发展状况,考察绩效。由教师对绩效进行评定,绩效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40%。

  3、成果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学习领域的技能和特长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参加相关校、区、市相关竞赛和主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和优异成果的;相关作品、制作发表或参与全校交流展示的;通过课程学习在某一方面特长表现突出的,均可由本人填写拓展型课程学习成果记录表或上交相关荣誉证书,由教师审核认定后给予其1-10分加分,成果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10%。

  根据三项评价的总和,对学生拓展课成绩进行等第评定,分为优(A)、良(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第录入学籍网成绩管理“校本课程”这项。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2)教师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3)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4)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的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应对拓展型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

  (3)学生评价

  在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也以次作为该科目能否继续开设的依据之一。

编辑:www.pmceo.Com

篇2:科大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实施方案

  科大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实施方案

  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就是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和成才的教育和指导,通过课堂讲授、网络视频教学、专家讲座和各种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 20**我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全程化改革,初见成效,但目前也存在代课教师短缺、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课程总体结构

  课程为必修课,共32学时,在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学生中分别开设,每学年8个学时,课程结束进行考核。大一第一学期开设8个学时,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集中授课;大二第一学期开设8个学时,主要通过网络视频教学,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大三第一学期开设8个学时,主要通过就业报告会、就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创业计划大赛等方式进行。大四第一学期开设8个学时,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集中授课。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对一年级新生,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着重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让他们认识大学的意义和特点,认识专业的特点及将来适应的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奋斗目标;使学生加深对其专业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主要内容为:

  1、了解大学;

  (1)大学与人才培养;(2)大学学习与未来。

  2、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1)生涯发展理论;(2)职业生涯规划;(3)职业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3、了解自我

  (1)兴趣探索;(2)价值观探索;(3)能力探索;(4)气质探索;

  4.目标的确立

  (1)了解专业及其培养目标;(2)确定大学生活、学习目标;(3)制定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书。

  (二)对二年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视频教学。学生可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习平台,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在线学习。内容为42集视频(20分钟/集),分别讲到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大学生就业思维与面试技巧、求职准备和如何做好你的简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按时在线完成课后作业和考试,最终得到成绩。

  (三)对三年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着重于实践操作,主要通过就业报告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式,让学生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参加活动发现自身不足和目标职业对人的基本要求,不断调适自我,培养和发展与目标想适应的各方面的能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应的技能。

  (四)对四年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应着重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准备、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做好就业资料准备,提高求职择业技能,增强就业决策能力和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具体内容为:

  1、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1)就业基本概念(2)就业形势;(3)就业观念;

  2、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1)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使用;(2)企业介绍;(3)职场中的选才标准;

  3、求职择业的技巧和方法;

  (1)求职材料的准备;(2)笔试注意事项;(3)面试方法与技巧。

  4、就业政策与毕业生权益保护;

  (1)基本就业政策;(2)就业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3)毕业生权益保护。

  三、具体实施要求

  所有课程由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包括教师选聘、课程安排、工作量核定、酬金发放和课程管理。所有课程排课和工作量由就业指导教研室统一报教务处,教学酬金按教分多少由就业指导教研室统一按时发放。对三年级的实践课程,由各学院当年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具体组织实施,并按课时发放教学酬金。

篇3:石油学院迎接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方案

  石油学院迎接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通知》(黑教高[20**]37号)文件精神,做好我院“迎评”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我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顺利通过省厅的评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院为加强对“迎评”准备工作、自评活动及安排专家进校评估活动的领导,更好地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单位相互协作配合,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次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任务,特成立我院“迎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领导小组下设“迎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英语系:

  办公室主任:z(兼)

  办公室成员:z及全体大学英语课程任课教师

  二、工作目标、要求

  (一)学习宣传文件精神。要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学习宣传省教育厅文件(黑高教[20**]37号)精神,使师生员工能充分认识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意义,以良好的教学及学习、工作状态迎接评估,努力完成好相应的迎评工作任务,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提高质量”的原则,推动学院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提升教学工作水平。

  (二)促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以“迎评”为机遇,以评估指标体系为规范,全面总结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质量情况,适时进行整改,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全力促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注意发挥大学英语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精心组织,保证实效。要广泛动员组织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任课教师认真参加“迎评”工作,把参评的过程作为学习、总结、提高认识的过程,强化参评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规范教学及管理行为,提高业务水平能力的过程。

  (四)系统搜集、整理评估材料。要按评估指标体系C类的基本要求准备评估材料。要深入、准确地理解把握各指标内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相关材料。

  (五)精心组织自评活动。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校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自评活动。要按评估指标体系所设定的7个一级指标下设的21个观测点逐项逐条进行评价,肯定成绩、突出特色、找准问题、找出差距,要适时进行整改,填平补齐。要确保各类佐证材料和支撑材料的准确、可信、系统、完备。

  在认真自评的基础上论证撰写高水平的自评报告。

  (六)精心安排专家进校的评估活动。要按文件要求精心安排专家进入我院的3天系列考察活动。内容充实、注重细节,各项活动的安排精致、有内涵。要确保全院师生精神状态好、环境卫生好、文化氛围好,各类材料内容丰富、真实、印制精美。保证专家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争取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示给评估专家。

  (七)切实加强迎评工作的领导,目标清晰,职责明确,措施得力,要责任到人,要保证投入到位,提供有力保障。

  三、迎评工作主要内容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及自评

  在深入学习文件,重点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7个一级指标、21个观测点及其基本要求的内涵,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评价结论,并准备完善的佐证材料。

  1、课程定位。

  设定了3个观测点对该项一级指标进行考察评价。每个观测点的佐证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课程定位”的重要、正确、科学、可行性进行说明:

  ①学院重视:领导讲话、相关文件、管理机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的相关材料;人财物投入及课程教学受重视的佐证材料、综述材料。

  ②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和教学体系:关于认真学习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材料;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及科学、系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关于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活动安排的素材及综述。

  ③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鉴于学生入学水平低的实际,关于课程设计能与高中对接,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的综述材料;创新教学模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相关材料;关于小班上课的设计思路。

  2、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本指标的考察评价设定了4个观测点。

  ①数量与结构:自然状况及证件汇总;专兼职教师素质好、梯队结构合理、满足课程教学要求情况的综述;青年教师学历分析。

  ②教学科研水平:学院重视教师教育科研与学术研究的相关制度及活动情况综述;近3年参加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及发表论文、出版教材专着或译着及获奖情况汇总统计。

  ③教师培训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计划、措施及培训效果的系列材料;参加国内外进修、访学、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制度及经费保障规定、培训效果分析;关于课程教学研究的有关规定;关于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活动的制度及活动情况;集体备课、周二业务活动情况综述。

  ④教授上课:制度、数据统计等材料。

  3、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采用适合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激励和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①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关于合理继承原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采用科学手段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打破时空限制,探索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的改革目标的综述。如“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小班口语课”、“网上读写译自主学习--课堂重点讲解--课外知识拓展”,着力推动实行“大小班结合的课堂教学+网络/计算机英语课程自主学习+辅导答疑+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基本模式的探索;学院及教研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政策、规定及提供的条件保障的综述。

  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学院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规定、教师试验改革的综述;关于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总结;运用现代技术情况;引进或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汇总,教学效果总结。

  ③质量工程建设。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计划;开展的相关质量工程建设的情况综述。

  ④教材建设与使用。学院关于选用教材的规定;选用教材统计汇总;自编教材及教辅资料统计。

  4、教学条件与利用。

  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需要组织硬件建设,努力满足教学需要。

  ①语言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自主学习机房情况统计及利用率情况分析。

  ②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综述。

  ③资料室建设情况:外文图书、期刊报纸与音像资料统计。

  ④办公条件:办公用房、计算机办公设施等用品满足工作需要。

  5、教学管理与教学监控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对教学各环节: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有具体的质量标准要求;有具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及具体实施方案,学生评教、督导的听课检查的各种素材;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意见材料;领导听课、同行听课材料;对本单位教学质量的总结及整改的材料。

  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学院及本单位相关制度;教学管理人员明细表;教学常规检查的相关材料;教师备课笔记、教案、试卷、成绩单及英语四六级考试过级率。

  6、教学效果

  ①学生近3年考核成绩正态分布的相关材料;学生参加课外学习的综述;学生参加竞赛及获各类别等级证情况统计、分析。

  ②通过口试和笔试分析反映的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分析。

  ③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材料;近3年学生评价结果统计;在校生对课程教学满意率情况统计。

  7、特色项目

  在进行挖掘和总结的基础上,凝炼形成我院的特色工作。

  (二)撰写自评报告

  按评估指标体系的C类标准基本要求7个指标的佐证材料进行自我评价,并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设计整改思路,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

  (三)软硬件填平补齐

  要以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要求为依据,全面衡量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条件和水平,找出差距。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提高质量”的方针,寻求学院支持,在软硬件方面都力争填平补齐。

  ①补充或修订相关的制度、规定、计划。

  ②按规范组织教学活动。

  ③争取充实完善办公设施、教学设置、刊物及书籍资料。

  ④推动教学改革,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举措。

  哈尔滨石油学院

篇4:脉冲数字课程改革及评价方案

  《脉冲数字》课程改革及评价方案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任务

  《脉冲数字》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对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集成电路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含数制转换和逻辑代数)、门电路(含TTL、MOS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D/A)及模/数(A/D)转换、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二、学生现状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电工基础》、《计算机基础》,同时在学习《电子电路》等相关课程,所以对本课程的知识已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我校学生毕竟是从初中升上来的中专生,对专业的认识并不深刻,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对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了解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都很欠缺,教材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理论性过强,实用性相对教少,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三、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应明确脉冲与数字电路在电子工程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各种逻辑门电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存储信息的基本单元——触发器及其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对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各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二、八、十六、十进制计数体制及其相互转换。

  (2)掌握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最简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函数的最小项、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及卡诺图的基本概念。

  (3)理解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定理。

  (4)会用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1)分立元件门电路的组成。

  (2)理解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与或非门、三态门等门电路的符号、表达式、真值表、功能及波形图。

  (3)了解CMOS和TTL集成电路的特点,常用集成电路系列产品及其特性。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掌握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2)了解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的基本原理、逻辑符号、真值表和逻辑功能。

  (3)掌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组合逻辑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4)使用基本逻辑门电路、数据选择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触发器

  (1)了解触发器的分类、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结构的触发器和维持阻塞等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点。

  (2)理解同步RS触发器、D触发器、T(T′)触发器、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描述方法、各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3)能应用各种触发器构成简单的逻辑电路。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的能力,包括:完成数字逻辑电路验证实验能力,综合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知识完成一个数字逻辑电路产品制作、调试的能力。

  3、德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包括工作态度、质量及安全意识等。特别是安全生产的意识,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4.其它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将注意对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如:

  (1)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人际交往能力。

  (2)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对学生将来的继续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手段

  (一).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思想认识程度及今后就业状况等,对教材做大胆删减,尽量将贴近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比较冷僻的、深奥的理论内容从简或完全删去。

  (二)各章节内容具体的教学要求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基础,学好逻辑代数对于数字电路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和运算及由它们复合而成的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逻辑运算。

  3.在逻辑代数公式、定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那些与普通代数不同的特殊公式、定理,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记忆摩根定理、同一律、还原律等。

  4.逻辑函数卡诺图图形化简法简单、直观,步骤明确,初学者易于掌握。教学中应加强练习和指导。

  5.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各有特点,本质相通,可以互换。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的相互转换,对于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极为重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1.通过分立元件与门、或门、反相器的教学,具体地体会与、或、非三种逻辑运算与半导体电子电路的联系。

  2.集成门电路是教学的重点。对于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着重说明它们的外部特性——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由于电路图较复杂,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1.本章教学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分析、设计方法的应用要贯穿本章教学的始终。

  2.将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提前讲授,便于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

  3.对于加法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数值比较器可以采用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先给出实际逻辑电路,然后分析说明电路的功能。

  4.对于编码器、译码器可以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

  5.通过实验加强对各种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提高应用逻辑代数和门电路知识实现各种组合逻辑电路的能力。

  第四章触发器

  1.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表示方法。

  2.从电路结构上说明基本触发器、钟控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

  3.从逻辑功能上说明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T′)触发器。

  (三)布置相关资料的查阅

  1、触发器广泛应用于哪些电子部件?

  2、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有哪些?

  (四)定期撰写学习小记

  1、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异同点

  2、对每一章重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未能掌握的内容。

五、评价方案

  项目说明

  所占比例

  德育  课堂及课后的行为规范,上课迟到、讲话、睡觉、玩手机、衣冠不整等,酌情扣分;若有特殊较好表现的,可额外加分。  10%

  笔记  含教师板书笔记和书本上的记号笔记,若有预习笔记,可额外加分。学期检查两次以上。  10%

  作业  要求按时完成,若有特殊情况,须在下一次补齐。  15%

  学习小记  每章结束写一篇学习小记,总结相关的学习方法及心得。  10%

  电路设计

  1、布置相关的电路设计课题。

  2、根据学过的电路分析及设计方法,设计出相应的逻辑电路图。

  10%  笔试

  四次阶段测验,加权平均。阶段测验可开卷进行。

  45%

  六、材料留存

  1.学生较有创意的电路设计。

  2.对教材进行改编,完成校本教材。

  周萍

  20**.02.18

篇5:《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

  具体目标:

  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

  3、掌握正确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诵读”中品,在“练习”中悟,真正领悟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3、让师生在互动*同成长,汲取诗歌的营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激发意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总目标,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等。

  2、实施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3、实施形式。(1)诵读。(2)欣赏。(3)综合实践:办诗文小报、读者交流会、诗配画、情境表演、阅读一得谈、合唱、诗文接龙等。

  年级

  课程

  内容

  课程

  目的

  备注

  一年级

  锄禾

  悯农

  春晓村居

  所见

  小池

  鹅

  画

  静夜思

  山村咏怀

  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课程内容和目标老师根据本班情况随时调整

  二年级

  敕勒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回乡偶书

  绝句

  山行

  宿新市徐公店

  望庐山瀑布

  赠刘景文

  赠汪伦

  三年级

  嫦娥

  春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乞巧

  望天门山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

  饮湖上初晴后雨

  咏柳

  游子吟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四年级

  独坐敬亭山

  过故人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时田园杂兴

  送元二使安西

  题西林壁

  望洞庭

  乡村四月

  忆江南

  游山西村

  渔歌子

  五年级

  泊船瓜洲

  卜算子

  咏梅

  长相思

  浪淘沙

  牧童

  清平乐.村居秋思

  舟过安仁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六年级

  马诗

  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七步诗

  鸟鸣涧

  芙蓉楼送辛渐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沁园春.雪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

  秋

  竹石

  渔歌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己亥杂诗

  浣溪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清平乐.六盘山

五、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纳入地方校本课表。

  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古典诗歌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3、围绕古典诗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诵读比赛等。

六、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诗歌知识的获取度,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统计、调查、检测、评价和反思,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以促进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在互评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3、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行为主要采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正面引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七、保障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

  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诗人为友,与诗歌同行”,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