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原则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将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统筹考虑,使二者融合为一个整体。居住区的规模、内容、规划结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物的密度、高度、造型、风格等都应纳入城市主系统的循环网络中。这就要求规划师首先要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其发展趋势,并研究当时当地的气候、民俗、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等特色,以便景观环境的创作既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2.建筑单体的设计应做到谐调、多样、可识别性强,居住区内的单体建筑应融合于整体建筑群体之间,因此协调统一应是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基调。不但每个单体本身是完善的,而且其体量、造型、尺度、比例、形式、色彩、风格及平面组合等都要追求景观环境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在统一中求变化,既谐调又多样,能使室外环境呈现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气氛。其他建筑景观、空间组织、绿化小品等都可采用多样化设计手法。

  3.景观环境应符合居民的审美观及行为心理。首先,居住区景观环境应满足居民对美的需求,美是居民认同环境,产生归属感的前提条件,由于人的审美观念正在不断提高,因而建筑师及规划师要审时度势,掌握人的审美需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巧,在建筑和环境创造中给居民以高层次美的享受。其次,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要满足居民行为心理的需求,居民的行为不仅对活动场所的布置有要求,同时还希望那里的景观能提供恰当的环境气氛。封闭的空间宁静、安逸、适合于半私密性的家庭室外活动和近邻交往;开敞的空间活跃,令人兴奋,适合居民的室外漫步,游逛和观赏。再有应重视景观环境,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创造出一些吸引居民的景点,供其休息、交往和观赏,提高他们的精神情操。景点包括中心绿地,小区主入口,主要道路转折点等,在景点的突出部位安排对景建筑或对景小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创造一些景点作为吸引居民的中心场所外,尽量把人流集中的主路设计成连续的景观空间。景点的设置要考虑到人的视觉效果,景点距离以不超过200米为宜,也就是人在100米以内能认清它的形象。景点的形象和造型要美观并具有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园林景观建筑中园桥设计

  园林景观建筑中的园桥设计

  亭子

  亭子是一种汉族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用来点缀园林景观的一种园林小品。

  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近年来玻璃、金属、有机材料等也被人们引进到这种建筑上,使得亭子这种古老的建筑体系有了现代的时尚感觉。

  园亭体量小,平面严谨。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长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

  园亭的平面组成比较单纯,除柱子、坐凳(椅)、栏干,有时也有一段墙体、桌、碑、井、镜、匾等。

  园亭的平面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还有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视亭大小而采用。

  园亭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立面显得开畅通透。个别有四面装门窗的,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这说明其功能已逐渐向实用方面转化。

  园亭的立面,可以分成几种类型。这是决定园亭风格款式的主要因素。如:中国古典、西洋古典传统式样。这种类型都有程式可依,困难的是施工十分繁复。中国传统园亭柱子有木和石两种,用真材或砼仿制;但屋盖变化多,如以砼代木,则所费工、料均不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西洋传统型式,现在市面有各种规格的玻璃钢、GRC柱式、檐口,可在结构外套用。

  平顶、斜坡、曲线各种新式样。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功能又强,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如做成折板、弧形、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木、棕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实石材或仿石结构,用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帐幕等新式样,以其自然柔和的曲线,应用日渐增多。

  古建筑:殿堂

  殿堂是古代汉族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

  “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

  “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及修道等之用者,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用者,有斋堂(食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方丈应接室)、延寿堂(养老堂)等。

  古建筑:祠堂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此外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在祠堂进行。

  建筑特点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古建筑:古塔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古塔在用途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超越单纯佛塔的限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登高望远,当塔还是窣堵坡坟冢的时候,不论从对佛的尊崇上讲,还是就其圆形覆钵的形式上说,都不宜攀登。印度塔与中国楼阁相结合,产生了这种最为广泛的用途。南北朝时文学家庾信写有《和从驾登云居寺塔》的五言诗。唐宋以后,登塔之风更盛,西安大雁塔的“雁塔题名”,成了文人学子追求向往的美事。

  二是了望敌情,塔不但高大而且隐蔽,还可以住歇,作为观察敌情,防御射击都能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例如河北定县的料敌塔,定县是北宋与辽交界的定州,北宋将领们决定在城内开元寺建造舍利宝塔,甚至直接取名料敌塔。工匠们也将塔的高度修到当时的极限84米,这也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当人们登上塔顶,极目四望,冀中平原的山水形势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宝塔的军事作用昭然若揭。

  三是导航引渡,由于古塔高耸挺立,很远就能看到,所以许多古塔成为港口码头的重要标志。福建福州马尾港的罗星塔在世界地图上早被列为重要的航海标志之一。福建泉州的姑嫂塔、六胜塔都是航海的标志。安徽安庆的迎江塔屹立于长江转折处,“点燃八百灯龛火,指引千帆夜竞航”就是描述迎江塔的诗句。

  四是装点河山,美化风景。许多古塔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象征。例如延安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苏州虎丘塔是江南秀丽的名片等等。古塔已经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建筑:廊

  廊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防雨、小憩等功能。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如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美化十分关键;园林中的游廊则可以划分景区,形成空间的变化,增加景深和引导游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即美人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传统形式廊按横剖面划分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单排柱廊、暖廊。

  双面空廊:屋顶用两排柱支撑,四面无墙无窗、通透;在廊的柱间常设坐凳,栏杆供游人休息。

  单面空廊:一边用柱支撑,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

  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

  双层廊:廊分上下层。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

  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主殿的屋檐下已有廊,四周并用回廊围成庭院。据司马相如《上林赋》所叙,游廊在西汉武帝时即已出现,称为“步?”。

  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见园廊)。

  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构件。

  古建筑:寺庙

  寺庙: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文庙(如孔庙)、武庙(如关帝庙)、泰山岱岳庙、嵩山嵩岳庙、太庙(皇帝祖庙),各地还有祭社(土地)稷(农神)的庙,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

  佛寺、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只是规模较小,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

  寺、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佛寺在佛殿之前还建佛塔,供奉佛舍利,汉语称为“浮屠”。汉族工匠用汉式楼阁建筑的构架技术修成佛塔式样,称为汉式塔,有木塔、石塔、砖塔、铁塔等。

  古建筑:牌坊设计详图汇总

  牌坊,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另外一种说法是,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这种“衡门”后来被运用到城市中各个居民区之间的“坊门”上。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都采用里坊制,“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称为坊门。起先,这种坊门就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构成的,只是柱侧安装了可开合的门扇。

  牌楼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宫苑之内的牌楼,则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园桥设计

  1、前言

  园桥,顾名思义就是园林景观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

  区别于普通的市政桥梁,它一般更为讲究造型和美观,其在造园艺术方面的价值高于其交通功能。除了这两个主要功能,园桥还有提供游人停留并观景这一附属功能。

  2、园桥的功能与作用

  园桥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联系园林水体两岸上的道路使园路不至于被水体阻断。由于它直接伸入水面,能够集中视线,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局部环境的一种标识点,因而园桥能够起到导游作用,可作为导游点进行布置。低而平的长桥、栈桥还可以作为水面的过道和水面游览线,拉近游人与水体的距离,使水景更加迷人。

  在园林水景的组成中,园桥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景物,与水面、桥头植物一起构成完整的水景形象。园桥本身也有很多种艺术造型,具有很强的观赏特性,可作为园林水体中的重要景点。

  园林规划手法的运用中,常采用园桥与水中堤、岛一起,对水面空间进行分隔,增加水景的层次,增强水面形状的变化和对比,从而使水景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园桥对水面的分隔有它自己的独特处,这就是:隔而不断,断中有连,又隔又连,具有虚实结合的分隔特点。这种分隔,有利于隔开的水面在空间上相互交融和渗透,增加景观的内涵深度,创造迷人的园林意境。

  3、园桥的环境与选址

  园桥在高低长短尺量方面相当悬殊,可巨大得如空中彩虹一般,也可小得仅仅如一两块水中的石头。这是因为园桥的尺量大小,是由它所位于的园林水环境和它本身的功能所决定的。在大水面上造桥,功能是作为联接水体两岸的交通道路,则园桥体量应该宽大,宜体现出奔放大气。在小水面上造桥,功能是为了增加进深和水面的层次感,则园桥体量应该较小,宜体现出小巧别致。因此,园桥在设计上应做到因地制宜。

  在大水面上造桥,最好采用曲桥,廊桥、栈桥等比较长的园桥,桥址应选在水面相对狭窄的地方;这样可以缩短建桥的长度,节约工程费用,又可以利用桥身来分割水体。桥下不通游船时,桥面可设计得低平一些,使人更接近水面。桥下需要通过游船时,则可把部分桥面抬高,做成拱桥样式。在湖中岛屿靠近湖岸的地方,一般也要布置园桥。要根据岛、岸间距离,决定设置长桥还是短桥。在大水面沿边与其它水道相交接的水口处,设置拱桥或其它园桥,可以增添岸边景色。

  庭园水池或一些面积较小的人工湖,适宜布置体量较小、造型简洁的园桥。若是用桥来分隔水面,则小曲桥、拱桥、汀步等都可选用。但是要注意,小水面特别忌讳从中部均等分隔就意味着没有主次之分,无法突出水景重点。

  园路与河渠,溪流交叉处,必须设置园桥把中断的路线连接起来。原则上,桥址应选在两岸之间水面最窄处或靠近较窄的地方。附近有窄水面而不利用,却把园桥设在宽水面处,就将增加造桥费用,并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跨越带状水体的园桥,造型可比较简单,有时甚至只搭上一个混凝土平板,就可作为小桥。但是,桥虽简单,其造型还是应有所讲究,要做得小巧别致,富于情趣。

  4、园桥的造型设计

  园桥的造型形式很多,结构形式也有多种。在规划设计中,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环境的特点来灵活地选配具有各种造型的园桥。

  常见的园桥造型形式,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如下九类。

  4.1平桥

  有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桥面平整,结构简单,平面形状为一字形。桥边常不做栏杆或只做矮护栏。结构有梁式和板式。板式桥适于较小的跨度,简朴雅致。跨度较大的就需设置桥墩或柱,上安木梁或石梁,梁上铺桥面板。

  4.2平曲桥

  基本情况和一般平桥相同。桥的平面形状不为一字形,而是左右转折的折线形。根据转折数,可有三曲桥、五曲桥、七曲桥、九曲桥等。桥面转折多为90°直角,但也可采用120°钝角,偶尔还可用150°转角。平曲桥桥面设计为低而平的效果最好。

  平曲桥是中国园林中所特有的,不论三折、五折、七折、九折,通称“九曲桥”。其作用不在于便利交通,而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游览者的视线方向,做到“步移景异”。

  4.3拱桥

  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常见有石拱桥和砖拱桥,也少有钢筋混凝土拱桥。拱桥是园林中造景用桥的主要形式。其材料易得,价格便宜,施工方便;桥体的立面形象比较突出,造型可有很大变化;并且圆形桥孔在水面的投影也十分好看;因此,拱桥在园林中应用极为广泛。

  4.4亭桥

  在桥面较高的平桥或拱桥上,修建亭子,就做成亭桥。亭桥是园林水景中常用的一种景物,它既是供游人观赏的景物点,又是可停留其中向外观景的观赏点。

  4.5廊桥

  这种园桥与亭桥相似,也是在平桥或平曲桥上修建风景建筑,只不过其建筑是采用长廊的形式罢了。廊桥的造景作用和观景作用与亭桥一样。

  4.6吊桥

  是以钢索、铁链为主要结构材料(在过去,则有用竹索或麻绳的),将桥面悬吊在水面上的一种园桥形式。这类吊桥吊起桥面的方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全用钢索铁链吊起桥面,并作为桥边扶手。另一种是在上部用大直径钢管做成拱形支架,从拱形钢管上等距地垂下钢制缆索,吊起桥面。吊桥主要用在风景区的河面上或山沟上面。

  4.7栈桥与栈道

  架长桥为道路,是栈桥和栈道的根本特点。严格地讲,这两种园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栈桥更多地是独立设置在水面上或地面上,而栈道则更多地依傍于山壁或岸壁。关于栈道的设计,在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4.8浮桥

  将桥面架在整齐排列的浮筒(或舟船)上,可构成浮桥。浮桥适用于水位常有涨落而又不便人为控制的水体中。

  4.9汀步

  这是一种没有桥面,只有桥墩的特殊的桥,或者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路。是采用线状排列的步石、混凝土墩、砖墩或预制的汀步构件布置在浅水区、沼泽区、沙滩上或草坪上,形成的能够行走的通道。

  5、园桥的结构设计

  园桥的结构形式随其主要建筑材料而有所不同。例如,钢筋棍凝土园桥和木桥的结构常用板梁柱式,石桥常用拱券式或悬臂梁式,铁桥常采用桁架式,吊桥常用悬索式等等,都说明建筑材料与桥的结构形式是紧密相关的。下面,浅析一下几种园桥结构形式的简单情况。

  5.1板梁柱式

  以桥柱或桥墩支承桥体重量,以直梁拄简支梁方式两端搭在桥柱上,梁上铺设桥板作桥面。在桥孔跨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也可不用桥梁,直接将桥板两端搭在桥墩上,铺成桥面。桥梁、桥面板,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或现浇;如果跨度较小,也可用石梁和石板。

  5.2悬臂梁式

  即桥梁从桥孔两端向中间悬挑伸出,在悬挑的梁头再盖上短梁或桥板,连成完整的桥孔。这种方式可以增大桥孔的跨度,以方便桥下行船。石桥和钢筋混凝土桥都可能采用悬臂梁式结构。

  5.3拱券式

  桥孔由砖石材料拱券而成,桥体重量通过圆拱传递到桥墩。单孔桥的桥面一般也是拱形,所以它基本上都属于拱桥。三孔以上的拱券式桥,其桥面多数做成平整的路面形式但也常有把桥顶做成半径很大的微拱形桥面的。5.4桁架式

  用铁制桁架作为桥体。桥体杆件多为受拉或受压的轴力构件,这种杆件取代了弯矩产生的条件,使构件的受力特性得以充分发挥。杆件的结点多为铰结。

  5.5悬索式

  即一般索桥的结构方式。以粗长的悬索固定在桥的两头,底面有若干根钢索排成一个平面,其上铺设桥板作为桥面;两侧各有一至数根钢索从上到下竖向排列,并由许多下垂的钢绳相互串联一起,下垂钢绳的下端,则吊起桥板。

  6、园桥的发展趋势

  当下,在一些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盲目新建、复建的一部分园桥,其在体量与造型等方面存在着形式造型单一、功能构建不合理、园桥本身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一些突出的问题。仅靠传统的设计手法和理念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景观设计的需要。盲目的模仿肯定不是治学之道。

  这就要求我们用批判的眼光去吸收和借鉴传统园林文化,发展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园林新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外国园林理念的渗入,影响着我国园林的建设,园桥设计显然受到其影响。有的园桥大胆采用流线形设计,有的园桥更采用特殊材质,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园桥是由传统古建筑中脱出,必然带有其传统的特征。总的来说,园桥的发展方向是同园林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园桥对人所起的功能与作用,强调园桥景观带给人的和谐与美好,在传统中创新,使园桥景观的设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7、结语

  当前,国际上的园桥设计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园桥的审美要求也同样在改变,因此,我国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园桥的时候,应该在继承古典园桥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际上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设计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园桥。提取有代表性的传统元素,用现代的技术加以诠释,给园桥赋予新的时代气息。

篇3:地产项目景观设计

  地产项目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对地产项目来说是重要的门脸之一,成熟的开发公司都有自己的体系,买过一本《地产景观设计之路》,专讲各大地产的景观体系,配有很多图片案例.

  作为建筑专业,对景观的认知仅是目前工作的项目一二三期,积累的一些看法.

  一、边界:一个封闭的居住小区,小区内外由大门、围墙、挡土墙等景观设施围合;;

  1.大门——小区对外形象展示/地产品牌的形象展示;

  大家去考察大型开发商的项目时,一般主入口大门区域都会作为重点处理,不只是具备人行车形的功能,有的做大型挑高的门廊,有的用景观小品做出序列,或者利用高差做出大型台阶景观,尤其是带有项目品牌logo的景观墙,会重点处理;

  功能上重点考虑人行车行及门卫管理的便利性,比如物业管理上希望车打卡直接进入车库,而不是打卡先进入小区内,再打卡进入车库;车库坡道及人行道分别在门卫室两侧,便于监管登记;

  2.围墙:

  围墙是很花钱的地方,我们项目一期景观400万元,其中围墙占了80万。栏杆的样式高度,间隔柱的材质造型都影响小区形象及景观成本;

  我以前项目的老总说,买高档盘就卖围墙,大家去看城市中心区的豪宅,围墙都设计的比较精美,石材是基底,配以拼花绿植;

  3.挡土墙:

  小区地形较为复杂时,或者与接临地块有高差时,挡土墙的设置必不可少,主要控制点:

  毛石挡墙还是混凝土挡墙:展示效果不同,施工单位不同;毛石挡墙是景观单位的施工范围,外露面做的漂亮,会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但用的石料和人工价格均较高(我们出现过用低价做出毛石挡墙,样式太丑,又用水泥抹平加真石漆饰面尴尬情况);混凝土挡墙是总包单位施工,外饰面用真石漆;

  高度:1~3米,3~5米,5米以上,挡土墙要对应相应的基础,过高的挡土墙,除了墙体本身造价高,基础开挖的范围也非常大,可能引发较大范围的土房及支护问题。

  4.商铺:

  一般沿主要道路位置,会设置一至二层沿街商铺,商铺可代替围墙成为自然的周界;

  边界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对每一段的处理分析清楚,不要在施工后期才发现出现漏项,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解决;

  二、重要景观节点——把钱花在刀刃上

  1.大门:

  前面说的大门主要是小区对外的形象,进入小区大门后,景观的延续性及序列感的内部形象,会为进入小区的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中心景观——画龙点“睛”

  一般为较大型的硬质铺装广场,作为小区居民活动的聚集地,可与儿童或老人活动、幼儿园等人流聚集的区域结合设置;大型小区可在中心景观周边少量设置社区服务商铺,可以活跃小区的生活氛围;

  3.儿童活动场地

  我们公司每个项目都会设置一处迷你乐园作为儿童活动场地,标配有儿童塑胶活动场地,游乐设施,小片可踩踏绿地,雕塑,家长桌椅、果皮箱;四周由微地形围合,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空间供儿童玩耍;

  4.老年人健身场地:

  基本设置是一组健身设施,条件富裕,可以根据老人的娱乐活动,设置廊架、景亭、棋牌座等;

  (说到这里,引申一下,现在老人住新建的小区,大多是为儿女照顾孙子辈,除了买菜一般不出小区,平时的活动就是推孩子到楼下玩,多为老人设置一些活动空间,能在他们少量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场所和设施,也是我们做设计应该多考虑考虑的;)

  5.单元入口:

  标准的单元入口样式,小区的门脸是大门,单体建筑的门脸就是单元入口,就算景观标准不高的小区,门口这块也会铺上石材,两侧重点绿化,设置花柱灯座等,有条件是,可以在入口对面设置一处对景,不仅进门时感受好,每天出门时也对应一处美景;

  6.车库出入口:

  意义上同单元入口,房地产设计一直强调客户视角,就是客户走的主要路线都要重点关注;

  三、硬景

  按景观元素来分:小区景观可分为硬景(硬质铺装、花坛、构筑物等)和软景(花草树木),再加水景(也属于硬景,但造价高,单独拿出来说);一般档次越高的小区,硬景的比重越大,水景的规模和品质也会越高;

  1.道路/广场/消防扑救面回程场等小型铺装场地:

  道路:主干道(消防道路)一般采用沥青道路,楼间道路(消防路及宅间小路)一般采用石材或砖铺装;两种道路之间的衔接点处理要重点设计一下;路沿石的材料颜色、高度(出地面5-15cm)、导角的弧度,都会影响路面的美观;

  宅间道路铺装主要成本因素还是材料,最便宜的是大面和收边都用砖,好一点的大面用砖,还石材收边,再好的都用石材;其次是样式,砖一般是人字铺和工字铺,人字铺斜纹,对材料和人工的损耗稍大,对施工单位人字铺更为省时省力;越是高档的小区,越是对铺装的设计更重视,如何拼花,材质如何搭配,一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路面井盖:普通井盖/铸铁logo/双层隐形,根据项目需求尽早确定,在招标阶段就确定好价格,到施工期间再调整,施工单位一般会开高价;

  2.花坛/景亭/廊架/门卫室等地面以上凸起构筑物:

  非必做项目,主要为了增加活动空间,或者景观空间的层次感;对经济型的楼盘,尤其是规模不大时,做这些花费较高的单项时,在景观方案审查时,一定要注意,提前算好成本。低价做出的东西多半精致度和耐久度都不好,还不如不做;比如花坛,砌砖花不了多少钱,但花坛侧面和顶面用石材、木头、铁艺等装饰才会有好的效果。

  门卫室用成品还是活动的要提前确认,包括土建外立面的施工范围界定,有时很漂亮的装饰线条,如果施工界面划分不清,就变成简单的方块楼;成品一般3-5万就能比较像样,在次要入口或者工期紧急时,都比较好用;

  3.座椅、灯具、果皮箱等活动家具部品;

  四、软景

  苗木种类繁多,刚接触时直接一头雾水,后来把三四个已建成的项目苗木清单作了类比,发现居住区使用的苗木种类一般不超过60种,比较常用,其中30-40种基本每个项目都用,地被、小灌木、大乔木等基本一样,小乔木、大灌木种类比较多些;个人认为优秀的景观设计或施工,还是能把同样的苗木搭配的更为漂亮;

  花草树木的搭配:

  从龙湖景观的出名之后,大家都说要五重景观,其实是地被、小灌木、大灌木、小乔木、大乔木搭配的层次感更强;

  地被、小灌木主要作用是不露土,以草皮、各种小黄杨女贞等,柏类也会有一点,品种基本都这些,主要看密度,清单上是20棵/平方米或者50棵/平方米,对应的价格不同,一般越多效果越好,

颜色上稍微注意搭配一些,冬天也会有不错的层次;也会配些石岩杜鹃之类的开花植物,国外尝试引入一些生命力强的野生小花卉,也是不错的方向,现在住宅的设计过于规格化,缺少了一些趣味;

  大灌木主要是灌木球,我们这以黄杨、女贞、红叶石楠为主,红叶石楠对颜色调节比较有好处,南方用的是另一种红色灌木,各地略有差异;搭配一些连翘、迎春、锦带等开花植物,能活泼一些。

  小乔木:需要花点心思的植物,我们董事长要求是,四季有景,三季有花。花主要靠小乔木来支撑。春季樱花是必用项,榆叶梅也比较常用,花期比樱花略早一点,但杆单薄花小,不要孤植,效果很不好;玉兰本人很喜欢,我们这里用作行道树,一到春天,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能连续开花近一个月,玉兰的树形不如樱花漂亮;夏季常用藤本蔷薇,花期在5-7月,与围墙结合种植时要注意加强围墙的强度,种植3-5年后,藤类于栏杆等同于一片实墙,迎分面大;秋天桂花,色叶树(枫树、槭树等);观果类:杏树、柿子树等;

  大乔木:主要作用,行道树、撑空间、冬季常绿;主要法桐、白蜡、雪松、银杏等;重点注意规格和树形;苗木清单中最好把不同规格多列一些,即时只用1棵,后期如果有调整,亦可执行清单价格;

  有经验的景观设计能根据清单里软景价格,不同种类的总价配比,预估出完成的效果,并调整清单,控制5种苗木的配置;

  特殊树木的使用,应先咨询有经验的苗木工程师,如我们项目在选用杜鹃时,景观工程师建议把石岩杜鹃换成毛杜鹃,长势更加旺盛,后期交付时呈现的状态也确实更好;

  春季与秋季交房,偏重的树种也略微不同,毕竟我们也希望交房时能给业主呈现好的状态,根据交付时间调整树种配置也是有必要的;

  五、水景;

  属于单价及维护成本均较高的单品,销售部门可能以此为销售亮点,刚需盘慎用,尤其是自然水系类,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无水状态下依然较为漂亮;

  作为景观初级水平,只能从楼盘角度浅谈,景观搭配设计是个很趣的学科,现场搭配也需要很深的功力,充分借助设计单位的资深人士驻场几周也是很有必要的。

篇4:人工湿地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人工湿地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日前,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首席设计师俞孔坚主持设计的方案,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际公开竞标中获第一名并中标。方案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充分发挥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应用。

  为了满足高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环境要求的规划方案,俞孔坚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将人工湿地概念引入规划,不仅对于提高规划质量和个性,而且对于改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环境质量都有一定的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引入同时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提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尊重自然的新的生活观念。

  俞孔坚说,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

  北京市区现有湖泊26个,总面积约600公顷,目前,这些湖泊多数已成为广大市民休息、游览、开展水上活动场所,有些还还是国内、国际著名旅游景点。此外,在北京周围,曾经还存在大量低地沼泽和稻田。这些河流、湖泊、沼泽和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它们对于改善北京总体环境质量发挥的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历史上海淀中关村的西北就是北京湖泊、沼泽最发育的地方。这里最有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或临湖而建,或就建在湖沼低丘之上。

  “人工湿地概念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俞教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人工湿地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二是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等;三是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四是无脊椎或脊椎动物;五是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一是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茎、叶);二是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厌氧环境中生长;三是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

  俞孔坚称,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特点是: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不精确的设计运行参数;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及对重要工艺动力学理解的缺乏;易受病虫害影响。人工湿地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和各种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还可用于高级处理的精处理和对农田径流的处理,在有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可能是唯一的适用技术。

  在俞教授的笔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有四大鲜明特色,包括:提出可持续湿地环境的营造模式、功能建筑群与环境的交融、流通网络的设计和边界的营造。该方案是将生命科学园作为一个生命细胞来设计的,湿地系统的设计是本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规划大胆引入湿地的概念进行空间布局和绿地系统规划。以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是全园的环境基质,也是高科技园区所需要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所在。

  俞孔坚说,湿地生态系统的成败关键是水。规划的园区水系统包括6部分:(1)园区内各建筑组团产生的生活和实验室污水收集系统,位于地下;(2)位于园区西北的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温室,收集的污水在这里进行2级处理;(3)环绕园区的线状湿地系统,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缓慢绕园一周后成为干净水源进入;(4)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群落为主的中央湿地;(5)屋顶和园内绿地在降雨情况下形成的径流直接进入湿地系统,在绿地需要灌溉季节,可以直接从湿地系统取水;(6)园区和外界的水交换系统,建园初期,中央湿地系统土壤渗漏量大,需要从园区外引进一定数量水用于维护湿地和绿地系统,冬季湿地生物活动低,处理的污水数量减少,需要向园区外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输出一定数量的污水。

  事实上,通过收集园内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利用降雨,可以基本保持园内水量平衡。建园初期,由于湿地的湖、沟土壤渗漏较大,实际水量平衡偏差可能会比较大。为了减少渗漏,可以考虑用黏土等处理湖、沟底部。经过多年自然淤塞,土壤渗漏将逐渐降低并稳定在一定水平,通过园区湿地处理后节余一定数量的干净水是完全可能的。

  谈到人工湿地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时,俞孔坚说,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视觉景观优异、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处理了污水的同时,种草养鱼,又可以用鲜花绿叶装饰环境,把清水活鱼还给自然,节约资源,是人类与水生生物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尤其在中小城市和乡村缺少具有一定操作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人员地条件下使用,十分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5:园林景观规划中无障碍设计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50-88),发行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通用图集(88J12),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本文拟对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

  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1.2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环境为主变为以社区居住环境为主。这些变化又势必会对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园林中呼吸新鲜空气、淋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愉悦身心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1.3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从现有的资料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更不妨碍总体设计布局,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价。眼下关键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汇总细部构造的处理。因此,只要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游赏过程中给游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2、无障碍园林设计

  2.1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

  2.1.1无障碍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2.1.2易识别性系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2.1.3易达性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2.1.4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2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

  2.2.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

  2.2.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2.2.3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2.2.4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举。

  2.3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必要的

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地形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植物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园林骨干树种。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提倡多植乔木,适当配置花色鲜艳、季相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一丛丛、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种植芳香植物,积极招引益虫和鸟类,使所至之处鸟语花香,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园林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它要求园林规划和建设者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贯穿于园林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