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卖场出入口通道设计和相关布置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卖场出入口、通道设计和相关布置
 1. 超市入口设计要点:

  超市入口一般设在顾客流量大、交通方便的一边。通常入口较宽 ,出口相对较窄一些,入口比出口大约宽1/3。应根据出入口的位置 来设计卖场通道及顾客流向。在入口处位顾客购物配置提篮和手推车 ,一般按1辆(个)/10人--- 3辆(个)/10人的标准配置。

  2. 超市出口设计要点:

  超市的出口必须与入口分开,出口通道应大于1.5米。出口处实际收款台,按每小时通过500-600人为标准来设置1台收款台。出口附近可以设置一些单位价格不高的商品,如口香糖、图书报刊、饼干、饮料等,供排队付款的顾客选购。

  3. 卖场的最佳通道宽度是多少?

  一般来讲,营业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卖场主通道的宽度要在2米以上,副通道的宽度要在1.2---1.5米之间。最小的通道宽度不能小于90厘米,即2个成年人能够同向或逆向通过(成年人的平均肩宽为45厘米)。

  4. 收款台的配置要点:

  收款台的数量应以满足顾客在购物高峰时能够迅速付款结算为出发点。一般而言,顾客等待付款结算的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否则就会产生烦躁的情绪。可设置"黄金通道",专门为不超过3件单品的顾客服务,以加速顾客缴款的速度。

  5. 卖场布置的六大要素:

  卖场布置的六大要素包括:照明、色彩、音响、气味、通风设施 、地板。

  6.装饰照明的重点:

  卢克斯(L*):1平方米所照的光亮,100瓦的白炽灯的正下方距离处的亮度为100L*。 在设计超市的照明时,并不是越明亮越好。

  具体要求如下:

  1.普通走廊、通道和仓库,照度为100-200卢克斯;

  2.卖场内一般照明、一般性的展示以及商谈区,照度为500卢克斯;

  3.店面和卖场内重点陈列品、POP广告、商品广告、展示品、重点展示区、商品陈列橱柜等,照度为2000卢克斯。其中对重点商品的局部照明,照度最好为普遍照明度的三倍。

  4. 橱窗的最重点部,即白天面向街面的橱窗,照度为5000卢克斯。

  7.什么是暖色系?暖色系一般用来陈列什么商品?

  暖色系包括红色、黄色、橙色,一般用来陈列食品,以增加顾客的食欲。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购物中心规划设计

购物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一、选址原则 “天时”、“地利”、“人和”都会直 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天时”是指商家对投资时机的把握以及在 经营过程中的时令性的把握;“人和”是商品在管理上的技巧, 包括服务态度、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等方面。而“地利”也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店址选择适当,占 有“地利”之势,广泛吸收消费者促进销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城市商业活动是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设计选 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同时,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关。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按其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围的 层次来分,可分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影响,中观的空间区位条件和微观的空间模式三个不同的层次。

商业设施选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 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客流规律;(2)交通状况;(3)商业环境;(4)地形特 点;(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 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 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在商业集 中的繁华地区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购买商品为主流,或是与购买商品有联系的观光浏览,为以后购买作准备,这类地 区的客流特点一般是速度缓慢,停留时间较长,流动时间相对分散。有些时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 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状况、年龄也是影响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前者可以作为商业规 模的主要参考指标,后者则除影响规模之外,还决定了商业的特色和内容。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 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与选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 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 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 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 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 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 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 素。

另外一此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结构单 一的商业区,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尽 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 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 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 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 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 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 要考虑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 施、居民住宅及其它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有的地点从当前分析是优越条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将会出现新的变 化,而不适合设店

。反之,从当前分析不适合设店但从规划前景看又有发展前途。

篇3:商业街项目规划设计

商业地产项目从规模和形态上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型的Shopping Mall,还有一类是商业街的商铺店面。首先讲一下大型综合商业,国外叫做Shopping Mall,即购物中心。北京四、五环路沿线规划了四、五个Shopping Mall,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Shopping Mall一个都没建起来。尽管立项非常多,规划项目非常多,拿去招商做宣传的非常多,但还没有一个开始营业。像丰联广场、国贸中心等,也可以叫做Shopping Mall,但国外意义上的Shopping Mall北京现在还没有。从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国内发展商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缺乏经验,操作思路、操作程序、招商渠道等也把握得不好。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认不清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开发的区别。很多发展商已经做了许多住宅项目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以为商业地产也可以像住宅项目那样运作,找地找项目,自己做市场评估,自己完成规划设计,然后招商,振臂一呼,结果就会一呼百应,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说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存在很大的区别呢?如果作一个形象的比喻,我认为商业地产是传销,住宅项目是直销。做住宅项目时,发展商可以自己分析市场,根据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作产品定位,决定户型的比例以及住宅产品的类型,然后通过销售处进行直接销售。但大型的综合商业则完全不同,它的销售对象不是直接的购物消费者(可能有些散户,可以把他们视为直销),而是商家,特别是主力店。发展商首先要找到主力店,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对于大型综合商业,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比如一个几十万平米的店,招一家主力店最多是2万平米(家乐福分店卖场部分是8千-1.2万平米),就算能拿到能够解决十万平米的主力店,还有十几万平米等待解决,这会对发展商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发展商通过对市场环境和北京人口的分析,认为Shopping Mall有市场需求。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希望北京周边能够出现一些像样的Shopping Mall。周末开车到那里,连吃带玩,还可以购物,这种场所肯定会受到欢迎。然而具体操作并不容易。既然是传销,发展商要把店铺卖出去,就应该先决定主力店的形式,是仓储式还是像家乐福这样的家电用品,对于不同的主力店其卖场的比例大小也不同。我们曾给家乐福做设计过学院路分店,知道他们对卖场的面积、停车位的面积、货架的陈列等都有一系列的要求。如果发展商自己做设计不符合这样的要求,那绝对是错误的,而且做得越深入,后期招商的困难越大。

国外主力店招商有自己的评估办法

主力店招商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发展商认为这个项目好就能够招商成功,其中有一个对项目的市场判断问题。对于发展商而言,认清商业和住宅开发之间的区别是最重要的。北京所有的发展商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盲目地进行设计。当初有开发商找我们做设计,我们就认为,应该先明确了业态、招商渠道以后再做设计,否则招商会有压力。同样是商业地产,它们的定位是不同的,像体验式的商业,咖啡、休闲、娱乐、电脑这类游戏设施可以兼容,还有一些业态是无法互相兼容的。有的Shopping Mall是家具城,有的是建材城,它们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即使同是大型业态,如沃尔玛、家乐福,或者国内的联华超市,也首先得明确商业态的形式。另一方面是专业顾问机构的重要性。国内发展商对此基本没有认识,所以导致专业化的顾问机构在国内没有市场。中国发展商基本上是自己做招商材料,英文写得一塌糊涂,真正讲英语的人根本看不懂。中国人招商前几页总是自己很在乎的如政府领导的题词,而国外的企业、财团、连锁店看中的却是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等,中国恰恰缺乏这些信誉保证。

全世界能够做大型商业地产评估、资源整合、主力店招商,以至介入到最后管理和实施的顾问公司不会超过十几家。由于发展商不认可,因此目前在北京没有市场。发展商都以为自己能够招商,但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像家乐福这样的连锁店,进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因此对项目一定认真评估,否则不会轻易投资。他们会把钱花在物业上,但不会自己成立一个开发公司。市场如何,开发商的房子如何,开店的效益如何就需要做专业的评估。国内如果提供不了这方面的评估,就需要像顾问公司这样的中间人。毕竟发展商提供的可行性报告是代表发展商的利益,作为国外的连锁店,需要一个代表它自己利益的机构进行评估。中介机构就是起这个作用。这样的顾问公司的作用就是整合资源。如果能够找到非常好的渠道,招几家主力店进来,把几十万平米的Shopping Mall撑起来就变得很容易。大的主力店机构比较强大,总部设在法国、欧洲、亚太地区,北京、上海也设有总部,各个部门的职责、职权都比较明确。国内的发展商想找他们谈,却不知道该找哪一级部门,更需要通过中介机构这样的特殊合作顾问关系。

主力店招商之前不应该进行建筑设计。

我们曾经做过许多购物中心的设计,完全是按照发展商的思路进行。整个空间都很灵活,将来谁做商铺都可以,但这样的规划没有什么意义,属于非常前期的东西。
对于大型商场,商家比较强调内部空间的可视性,加大可视性可以对公共购物产生引导作用。商场里面有很多店,如果哪一间店能够被人一眼看见或者多个角度都能看到,出租或者出售起来就非常方便,否则就很难出租。因此加大可视性以便对公共购物产生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整个空间可以通过天窗和中庭的变化,让顾客产生空间安全感和舒适感,而不是像进了迷宫。中庭做

得比较好的有 上海恒隆广场,做的最极端的是上海正大广场,由泰国设计师设计,中庭做得极其复杂,十几层高,进去以后有游乐场的感觉。里边天桥横过来,绕过去,感觉很乱。

现在的大型综合商业趋向于多种购物消费形式的大融合。比如我们做的深圳的一个项目,它融合了三家主力店,小的精品店品牌店,购物街,再加上室外露天咖啡茶座的商务餐饮部分。室外广场不仅是商场的需要,也是城市空间的需要。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商场在门口临时搭个台子,或是时装表演,或是抽奖促销。跟原来的卖东西的方式不同的是,这些活动都是现代商业演化出来的形式。如今已经变成一种模式,我们设计的王府井富阳广场就提供这样一个表演的舞台。
大型商场的交通组织非常复杂,因此还有两个方面必须考虑:一是怎样从一开始就应该把人流分开,让人往楼上走,比如一进门就有通往二层的扶梯,或者可以直接上三、四层。我们经常会发现所有商场的电梯都很挤,商店入口处人流压力非常大。另外是如何把人流往深处引的问题。只要顾客能够看到、走到的地方就会产生效益。对大规模商业建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大中庭,天窗的引导作用,做到店铺的均好性。

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我们给珠江做了很多项目。珠江的项目大多都有商业街,他们把商业街作为一种聚集人气的手段。住宅和商业是互相支撑的,以前的商业街可能是出于配套的考虑,因为住宅小区有这方面的需要。但广东更注重人人皆商,小区下面一定要有底商,商铺也很好出租。这种底商档次一般不高,但一应俱全,商业非常普及。北京的高档楼盘大都规定不让餐饮业进去,实际上餐饮业也是小区配套需要的一部分。随着北方的经济发展,北京商铺的发展现在基本可以标志着北方经济水平的提高。

商业街空间的限定和功能的划分

商业街不是简单的概念,更不是简单地把一条街道两边做成店铺就完了。每个人对空间个性都会产生一种感受,每个不同的广场、街道也都有自己的个性,怎样能够让消费者对购物环境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这就需要建筑师进行精心地设计。
现在中国处于反映了经济的大爆发时代,特别强调气派,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很多大商厦,远看很雄伟,但缺乏人情味,不是很好的购物环境。王府井大街经过改造以后,四、五十米宽的大尺度,购物的人只能顺着一边走,不愿走之字形来回过到马路对面购物。过去王府井是老店街、名店街,每家店千姿百态,现在变成一眼看过去就是像政府办公大楼的几栋大厦,没有人的尺度感。现在开始慢慢地进行改善,马路中间围起一小块咖啡座,几个凳子,几个雕塑小品,试图在辽阔的广场尺度上做出一点人情味。其实这些东西在原来的规划设计中就应该考虑到。商业街要特别强调平易近人,这样才能吸引人来。尺度作为建筑用词,尽管尺寸是固定的,但小的尺度更能让人觉得很舒服、很亲切。柏扬讲过美国的尺度体现的是马路非常宽,汽车非常宽,楼房非常高,好像是给巨人、神用的。亚洲是鬼的尺度,主要是香港、东京的楼房非常高,给人非常压抑、狭窄的感觉。欧洲是一种人的尺度,小镇、小桥流水都很有人情味。所以尺度舒适应该以欧洲的商业街、步行街这种模式,而不是像美国那种自大自狂的尺度。
现在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不仅仅建筑材料,包括用装饰材料、灯箱广告,干花、灯饰、招牌等各种各样的软性装饰,目的是为了营造繁华感和商业氛围。商业街的细部处理,跟业态定位、店铺档次有关。 每个商业街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做餐饮酒吧一条街和国贸品牌店不应该采用同一种手法。

建筑设计的三个层次

在我们的设计理念中,认为建筑设计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外观造型。从很远的地方可以看得到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强调可识别性。第二个层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面设计,讲究横、竖线条。第三个层次就是细节的精细设计,国内的设计基本达不到这个层次。人们对商业建筑感兴趣的是装修装饰层面上的设计,如建筑材料、楼梯扶手、墙上吊灯等,对跟人发生亲密接触、亲密对话这个层次的设计基本做不到。越大的项目越容易做得宏观上气派,微观上粗糙。
作为一个建筑,发展商如果分别委托不同的公司来做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店面设计,这就造成在结合点留下了很多空白。现在的整体的发展趋势,就是多方面设计的整合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现在新出的几个楼盘,像珠江国际城、天津万科水晶宫这几个项目的共同点,就是把景观、规划、建筑、装修整合得非常好,在结合部分出彩,尤其是对底层近人的部分。建筑装修上可以采用很多非建筑语言,比如装饰布、广告、旗帜、水景等都成为店铺设计的一部分,装饰材料上有很多软化的倾向,都是可以出彩的地方。

如何操作商业地产设计

在商业地产设计方面,首先要明确开发者、使用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商业地产跟酒店设计比较相似,酒店设计发展商应该先把酒店管理公司找好,是喜来登集团,假日集团,还是国内的锦江集团,每一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管理规定,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进行设计。开发商不是自己使用店面,而是要卖给主力店,必须按照主力店的要求去设计。
如果是做购物中心方面的商业地产,发展商应

该找一些专业的商业顾问公司,目的是明确商业态的特点和具体的操作方式。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应该以高度专业化的方式进行操作,由专业顾问公司代理或者策划、招商。如果做普通商业街的商铺,发展商可以自己操作,但在市场判断上可能还会存在风险。有的商业只是住宅区的配套,商业亏盈并不要紧,只要大型住宅项目卖火就可以。 社区配套中有没有餐饮决定硬件如何设计,有的几万平米的大商业,里面有一条食街,装修气氛特别好,但没有 足够的通风排烟设备,经营受很大影响。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发展商、投资商是最大的投资方,也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整个操作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去进行,有钱、有权不等于有专业技术,否则最后项目卖不掉要砸在自己手里。有个广告人曾举过一个例子,主人买一条狗看家护院,夜里听到外面有动静,到底是主人出去叫还是狗出去吠?答案很简单,当然是狗出去叫,因为主人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地产开发也是这样一个道理,重视专业顾问机构很重要。同时也应该选择专业的建筑设计单位。许多的商业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经营使用阶段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如楼电梯分布不合理,店铺价值差异太大,厕所不够或找不到。这样的问题都很难补救,给发展商或经营方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一次性的设计费用。所以应该慎重地选用有商业项目专长的设计师。同是甲级大设计院,可能专长完全不同。正如医疗机构中口腔医院和妇产医院的专长天壤之别。商业地产操作的核心是通过策划、规划和设计使项目升值。全凭发展商是否有远见卓识。不同的发展商对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和支付水平不同,实际上反映了有人把设计看作消费,有人把设计当作投资。那么建筑设计质量是否影响项目回报呢?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篇4:购物中心规划设计

一、选址原则 “天时”、“地利”、“人和”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天时”是指商家对投资时机的把握以及在 经营过程中的时令性的把握;“人和”是商品在管理上的技巧, 包括服务态度、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等方面。而“地利”也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店址选择适当,占 有“地利”之势,广泛吸收消费者促进销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 益。

城市商业活动是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设计选 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同时,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 关。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按其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围的 层次来分,可分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影响,中观的空间区位条件和微观的空间模式三个不同的层次。

商业设施选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 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 据。

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客流规律;(2)交通状况;(3)商业环境;(4)地形特 点;(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 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 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在商业集 中的繁华地区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购买商品为主流,或是与购买商品有联系的观光浏览,为以后购买作准备,这类地 区的客流特点一般是速度缓慢,停留时间较长,流动时间相对分散。 有些时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 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状况、年龄也是影响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前者可以作为商业规 模的主要参考指标,后者则除影响规模之外,还决定了商业的特色和内容。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 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与选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 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 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 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 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 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 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 素。

另外一此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结构单 一的商业区,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尽 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 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 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 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 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

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 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 要考虑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 施、居民住宅及其它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有的地点从当前分析是优越条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将会出现新的变 化,而不适合设店。反之,从当前分析不适合设店但从规划前景看又有发展前途。

篇5:大厦商业功能设计方案比较

一、主力店铺的功能及区位设计
1、自营主力店铺--超市的区位设计
本方案给出了两种超市区位分布方案。方案一为B1/F1方案,即在B1部分划分出2800㎡左右,在F1部分划分出600㎡左右,共计3400㎡左右。包含收货区、滞货区在内。
收货区、滞货区统一设在B1部分,B1、F1通过中央扶梯贯通一体,出入口、收银台F1部分双侧出入口共设四个收银台,B1部分设置六个收银台。
方案二为F1/F2方案,即在F1部分划分出600㎡左右,F2使用整层,共计约为3300㎡。滞货区设在F2,收货区在F1,通过垂直电梯送达F2滞货区。
F1部分设置六个收银台,F2部分设计两个收银台(方便顾客去三、四层消费)。

2、超市面积控制因素
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对自营超市部分的面积都进行了控制,总面积不超过3500㎡。这应的面积控制基于如下三方面考虑。

消费能力:
本案所在位置不是商业核心区,也不是居民社区商业核心区。对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级、二级商圈内已有"美廉美"、"超市发"等中大型超市,价格、品种平民化色彩很浓。如MM超市一味与之比规模、比价格,未必占优势。

营运成本:
MM超市作为MM整体运作**大厦配套商业的一部分,要以总的投资报酬率为评价选择的依据。为符合整体::成本控制要求,超市部分不宜过大。在保证整体营运收益上,分租其他业态更易获得投资收益时,应选择分租联营。
此外商务大厦内的配套超市也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限制,以品质形象和客单价的诉求为店面规模的控制要素。

店面效果:
MM超市要把握业态本质,做出形象、做出效益。店面形象上要符合整体高档商务楼配套商业整体风格,并且与引进的品牌店铺相呼应。
为明显区别于"美廉美"、"利客隆"总店的店面效果,我们建议**大厦内MM超市借鉴中粮广场百佳超市、国贸中心华润超市、丰联广场屈臣氏店模式--定位于高端客户,强调人性化,舒适度及明亮色彩,合理价格,新鲜商品。

3、超市总体风格定位
高鲜度:
高鲜度包含双重含义。一是卖场整体风格时尚、新鲜,与一流商务大厦相匹配;二是商品陈列要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高品质:
所有商品都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特别是进口商品的选择及销售标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鲜商品必须符合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标准;商品保管及虫害防治有专业规范及专业合作单位定期防控。

平价格:
超市客户定位高端不等于价格定位高端。对高客单价的追求应通过商品结构来实现,而不是商品单价的畸高来实现。在Part 5部分中我们给出的超市综合毛利率是同行业、同规模的平均水平,我们不建议因为物业档次的提升而带来商品价格提升。尽管物业档次的提升会带来费用提升,但应通过商品组合、营运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化解。高流转商品应保持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特色商品不高于主力销售价格。

二、组合业态的功能及区位设计
1、各业态的选择及楼层分布
在业态组合上,方案一只有MM超市一间零售店铺,汽车展示部分虽有销售但以展示为主,销售为辅。方案二有MM超市和数码产品专卖两间零售店铺,但两间店铺并不属于同业,没有内部竞争。
餐饮、娱乐同样遵循保证主力店铺唯一性及与优选店铺有相近目标顾客群或关联消费原则,在店铺间保持合力效果大于单体运行效果。
在楼层分布上,对店面形象展示要求高,租金负担能力强的店铺给予首层、二层。对店铺特色明显,定向消费群体比例较高的给予三、四层及B1部分,使特色店铺能获得相对低廉的租金,利于其发展。

2、组合业态店铺间的互动效果
方案一、方案二的业态面积比重及综合贡献评价如下表

对比方案

零售面积比重%

餐饮面积比重%

娱乐面积比重%

体育健身面积比重%

综合服务面积比重%

展示空间面积比重%

方案一

17

15

28

24

3

13

贡献系数

1.1

1.3

1.5

1.1

1.5

1.1

综合效果

18.7

19.5

42

26.4

4.5

14.3

方案二

26

38

0

34

2

0

贡献系数

1

1.5

0

1.3

1.5

0

综合效果

26

57

0

44.2

3

0

方案一汇总综合效果为125.4/7.6;方案二汇总综合效果为130.2/5.3。

3、推荐店铺的功能要求

店铺

上下水

动力电

燃气

消防

环保

面积

租期

样板店

超市

×

×

2000以上

35

百佳超市、屈臣氏

星巴克

×

×

×

100400

68

国贸店、安贞店

麦当劳

×

300500

10年以上

家和超市

中体倍力

×

×

3000以上

5年以上

长安大戏院

钱柜

×

3000以上

5年以上

朝阳门店

全聚德

1000以上

5年以上

和平门店

汽车展示

×

×

×

×

500以上

1年以上

长安俱乐部、崇光百货

注:"√"表示此项有专门要求;"×"表示此项无特别要求。

三、组合方案比选
方案一优势:
①业态、业种进入比较全面,互动能力强;
②自营超市以B1为主,一定程度上增加分租收益能力;
③F4做健身中心通风、采光效果好,利于推广。
方案一劣势:
①B1、F1分割过多会增加分摊面积,导致实际分租面积减少;
②F4做健身中心租金相对B1要高,对其市场推广压力有所增加;
③B1的使用功能重新划分,会增加部分改造投资。
方案二优势:
①业态、业种相对集中,便于发挥群体效应;
②餐饮总体定位高,易于构建高端消费群体,提升商铺总体档次。
方案二劣势:
①店铺行业关联度高,抗击行业风险能力有所减弱;
②中餐设定档次较高,在招商方面会有一定难度。

四、营运模式及风险控制
1、整体营运模式
**大厦商用房产要承担其借助大厦物业基础,提升**大厦的责任。在营运模式上必须选择整体营运模式。对商用房产的使用先期整体规划,按规划方案进行定向招商、招租。
自营、分租联营部分统一管理、独立核算。
必须改变规划用途时,应选择相近使用功能替代。
统一策划营销方案,统一进行市场推广,做大营销、小销售结合的营销模式。
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业绩创新。

2、风险及防范
行业风险:
北京房地产市场总体商用房产投资走强,但强势并不稳定也不均衡。20**年第二季度总体情况以开始走低,价格下降、空置率上升,新楼盘还在增加。整体行业短期大幅上升的空间不大。但进入三季度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都有上升迹象,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应持谨慎乐观态度把握整体经营及市场策略。

个别风险:
以MM商厦运作**大厦的个别风险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厦本身不处于核心商圈,商业氛围不够成熟;二是以经营超市的经验拓展为商业物业全案营运管理,管理经验方面有所欠缺。
对个别风险的::防范应以扬长避短为原则。在商圈培养及招商初期,应给予客户较大幅度的优惠政策,以短期获利损失换取长期稳定收益。对管理能力方面的快速提升可以大胆创新,广泛合作,请专业人员或专业公司进行咨询或委托进行专项管理、策划等,以专业管理技术化解个别风险,抗击行业风险。

3、管理架构
**大厦项目启动后,MM商厦可采用合署办公方式,逐步整合公司业务。整合后的公司可按业务职能设立五个业务部、两个管理部。

五个业务及主要职能:
①超市经营部:负责连锁超市部分的日常经营。以门店管理、商品管理为核心业务。
②商业发展部:负责整体商业策划及营运效果分析,投资收益测算、核算,与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合作等。
③市场营销部:负责招商、招租,市场营销策划等。
④稽核部:负责防损、安全保卫、员工渎职追查及员工诚信管理等。
⑤物业、工程部:负责商铺的日常维修、工程改造管理、审核等。工程实施以专业合作公司的方式进行。

两个管理部及主要职能:
①财务管理部:负责财务核算及财务分析。
②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