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城市建筑设计生存环境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9

1 建筑与城市设计

建筑的狭义概念原指一栋房屋建筑或一组建筑群。历史上“建筑”的概念曾包括园林和城市规划设计,到近代才各自成为独立的学科,但它们之间仍然是相互渗透的。到了现代,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以及伴随着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矛盾对建筑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广泛,建筑的概念也从狭义的“房屋建筑”拓展到涉及多学科的“广义建筑”。国际建协决定的1999年在北京召开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其主题就是“21世纪的建筑学”,子议题则包括:“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文化”、“建筑与技术”、“建筑教育”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将使建筑纳入更广泛的综合领域,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处理问题的探讨。

城市设计(urbandesign)是人工环境设计的一部分,或者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它实际上是在城市规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功能安排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体型环境在景观美学艺术上的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自古有之,只是其内容和方法随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从人类开始自觉建设聚居地(城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原始的“设计”意识。如距今4000多年前的我国西安半坡村就有了原始的分区思想;成形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周礼·考工记》则记述了我国周代王城的建设制度,并一直影响着历代宫城的规划设计。我国明清北京城则是完全按规划设计建造的成功典范,它融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林设计为一体,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古希腊的雅典王城;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广场等都是古代城市设计的杰作。由此说明有建筑历史以来就已经有了城市设计历史,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城市本身一样古老,但直到本世纪20年代才出现“城市设计”这个名词。60年代后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意义在于完善城市建设环节,使城市规划具体化和建设综合化;使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相融和,创造出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现代城市。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技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建筑与城市问题成为世纪之交建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思想,必须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1.1 城市设计的统一性

英国著名规划家Gibberd在《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在广义上可以认为,城市设计是包括城市中单个物体设计的,如一座建筑物和一个灯柱,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师、工厂设计者也是城市设计者……。然而,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关系。”这里很明确地指出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区别;前者着重于单体,后者偏向于群体,单体是群体的一部分。两者有从属、主次关系。

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较大空间范围内所进行的功能和美学组织,它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但不能代替个体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是从整体出发,将其所设计的对象,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设计。建筑设计则是以其所设计的建筑物本身为中心进行考虑,其周围环境与空间的处理,都是围绕着建筑这个中心而定,常缺乏对于环境的整体观念和对周围环境的研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于城市总体空间的认识和把握,因而容易造成雷同和给城市交通等问题带来更大困难。

所以建筑师和规划师应协同工作、互相配合。建筑设计当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充分认识个体建筑与城市景观总体的关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建筑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城市设计应为建筑师的创作留有余地。 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体,尤其是城市化水平空前高涨的21世纪,建筑在城市设计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设计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更好地落实。

2 生存空间环境的创造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虽然各有其不同职能,但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创造优质的生存空间环境,其核心都是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落实到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为环境之中。

人类生存环境的含义极其广泛,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工环境或建筑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指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要素,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固有因素;

·人工环境包括一切非自然的建筑物、道路和构筑物等,更具体来讲包括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

·社会、人文环境则指的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

优秀的城市设计就是要利用与改造这些自然环境,使城市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达到最佳配置。但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都是有形的物质环境,基本上是70年代以前城市设计学科的主要内容。7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

”认识的不断加深,规划家和社会学家一起更认识到城市问题远非物质问题,建筑与城市设计学科更多地加入了社会因素,不少学者从人文环境的角度探索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相关的课题,如建筑文化,建筑社会,建筑心理,环境行为,环境美学等。尤其是视建筑与城市设计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的塑造。”其主要观念,一是依据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探索建立宜人的物质家园,即从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二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汇,创造富有人性的精神家园。

2.1 自然环境再塑城市环境之依托

我们的城市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气候特征、山川河流和土生土长的建筑材料,使城市各具不同的风貌。如:承德具有北国江南风光—以大型皇家园林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外八庙和十景为特色;绍兴则表现典型的南方水乡城市特色;大理滨临洱海,泉州紧靠晋江……山水景色不同,气质各异,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从建筑风格上,北方厚重,南方明快、高原粗犷、水乡秀丽。西藏则色彩鲜明黑、绛、黄、白、金五色;山西平遥则多大宅院、锢窑房、城市富庶而建筑装饰华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正是我们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应把握的基本因素,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参照系。因为它们好比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出的不同植物,与自然条件是那么融洽和谐,完全适合那里的生态环境。

相形之下在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及有关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忽视了“人居环境”这一重要方面,不管所处地区如何,一再提高容积率,剥夺了居民享受阳光的权力和绿化休息空间,尤其是建筑风格和形式一旦看好,不管南方北方一哄而上的效仿。例如:塔式住宅建筑固然能使居住建筑布局灵活丰富,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提高容积率,但对于不同地区来说它们有着明显的功能上的差别。如香港之所以塔式高层住宅集中连片地建造,是由于其土地面积太小、人口数量太大;其次是香港处于我国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潮湿,需要更多的通风,所以住宅平面往往缺口多,增加了外墙面积。而在北方地区,城市人口密度一般远低于香港,用地面积却远非香港可比,气候比较寒冷干燥,更需要住宅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保温性能。而塔式住宅外墙面积过多,不但提高了造价,也提高了采暖费用,而且一半以上的住户朝向较差。但近些年来这类塔式住宅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相继出现,并仍在继续修建,这与当前人类所共同呼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是相背弃的。

因此,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建设师和规划师们更要以生态学的观点审视设计对象,“适地适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并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2.2 人文环境城市环境品格的精神内核

人文环境是城市内涵多方面的表现,是包含人类智慧、情感、意志的物化形式。它不仅包括城市中历史遗迹、城市格局、建筑风格,也包括传统的诗书字画、戏曲、土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伦理观念等多方面内容。是城市历史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建筑与城市的角度审视之,城市格局、建筑形式及风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记忆着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的文化素养、社会风尚和道德伦理、艺术特点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信息。如: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是统治者权势的象征。城市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封建统治阶级,宫殿、官府衙门是城市布局中要突出的主要建筑物。儒家哲学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城市建设思想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提倡“居中不偏”、“不正不威”,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布局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儒家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也影响到城市及建筑群的严整、方正的布局。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思想中也有深刻的影响。如:“天、地、日、月、春、夏、秋、冬四季,天文星象、珍禽异兽等自然事物在城市布局中都有相应体现。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明清北京城、其南面建天坛、北面建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关于兽中四灵:“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虑”;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等概念均在城市布局及各方面有所体现。皇帝则自命“天子”,将其宫殿设在至尊天上的“地”位。还有一些规划建设思想与久已形成的阴阳八卦等观念有关。如主要建筑物要朝面(南)或东,不可朝北或西,城市北面往往不开城门,以免对王气不利。

另外,除了用对称、轴线以及对景等手法突出主要建筑物外,也常用建筑的色彩及装饰。建筑色彩严格按照封建的等级制度规定,只有宫殿和庙宇(如孔庙)可以用黄色琉璃瓦的屋顶……所有这些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建筑与城市环境,都充分反映出其形成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心理、艺术和伦理等多方面人文因素,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定范畴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这些历史遗迹透露着过去时代传递下来的信息,具有重大的考古及借鉴价值。

在城市环境创作中,对这些人文信息应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在对历史地段改造开发中,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既要有现实的发展又要有历史的因循,使之成为构成城市环境品格的精神内核。要达到这一目的,尤其需要城市规划部门从宏观角度对空间布局、建筑风格、高度、体形、尺度及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把握,在城市设计中建立起明确的形态概念,把握城市环境总体特色。

然而在现实当中,破坏性的建设在许多城市中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迅速崛起的现代化

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完全消失,找不到任何痕迹;还有的旧城改造中,虽然保留了重点文物古迹,却也完全处在现代建筑的重重包围之中,没有任何过渡和呼应,新建筑的风格与古建筑全无联系。纠其根源,就是没有认真地进行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没有意识到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城市及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味追求“新潮”的结果是造成各城市风貌和格局的雷同,丧失了城市应有的品格和特色。

实际上,建筑现代化与继承文化传统并不矛盾,相反它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素材,让他们在这些历史特色中获得灵感,以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塑造出建筑独有的个性及城市特有的风貌。这就需要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也为建筑师的创造性活动留有余地,关键是要掌握好其中的“度”。

2.3 以人为本,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环境

城市并非建筑的简单组合,建筑设计也远非建筑物的形象设计,而是在营造适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品味的空间环境。而在营造空间环境的同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的使用者人。城市活动主要是人的各种社会和生活活动,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当今的问题是: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然而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空间环境,仅从建筑领域探讨是很片面的。但建筑毕竟是构成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其存在形态受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如城市的资源消耗、交通、环保、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组织等物质功能方面受城市建筑形态、建筑布局的影响;城市的社会风尚、精神文明建设与建筑环境质量紧密相关。

建筑所形成的各种不同场所关系到人们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人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到人的意识和由此支配的动机和行为。积极的影响将促进人类的文明和城市的发展,消极的影响则会成为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筑及城市规划师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知识素养,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因素。一方面把建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设计出与城市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工环境,另一方面从人的生理、生态及心理、文化艺术背景等方面的正当要求出发,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造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存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庆康编.建筑与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徐思淑,周文华编.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吴良镛.再论建筑学的未来.建筑学报,1998,(1)。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亟需重视

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节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旅游和商贸活动等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也远非普通建筑可以比拟,因此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竣工、在建和拟建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更是助长了建筑超高层化态势,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从1990年代中期的不足200栋一跃发展到目前的近900栋。

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在1996年底,全国超高层建筑物中高度在200米以上的只有8栋,而到1998年底,全国200米以上的建筑增加到了20栋,最高达420米,其中高度超过300米以上的有深圳地王大厦(325米,世界高楼第十一位)、广州中信广场(322米,世界高楼第十二位)和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世界高楼第三位)。从目前在建的如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塔身高度432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建筑主体高度达492米)、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塔身高度454米,总高度610米)等一批工程项目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长还会伴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会休止。

但目前国内针对超高层建筑工程所探讨的关键技术问题多是结构的安全,而对于所面临的建筑节能问题研究和技术投入不够。在20**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之前,包括超高层建筑在内的公共建筑,基本没有开展工程建筑节能的设计和审查,标准颁布之后,尽管一些地区对照建筑节能标准约束了工程设计,但还存在诸如建筑节能模拟优化设计技术障碍、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约束不及、工程设计依据的节能目标短视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看,建筑的高度变化导致相关参数的变异,进而影响建筑能耗的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度超过100米以上除太阳辐射可以认为基本不变以外,其它的气象参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常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构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中,地面风速是取自地面高度10米处,如地面风速为2米/秒时,则在100米的高空风速会依据指数规律提高到3米/秒,若高达400~500米时风速可达到5米/秒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也会有明显的降低,通常会有每百米高度的温度下降0.6~1.0℃,仅这个变化足可以相当于把建筑物移动了一个2级气候区。而依据国内建筑节能的设计能力来看,大多数设计单位所掌握的用以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都不能反映气象参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也不能够反映建筑围护结构沿高度变化的表面热交换能力的差别,这就势必无法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更无从谈及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物制冷、空调、配电等一系列设备系统。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约束的节能技术还不能够完全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在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到遮阳、通风等技术的规定,对超高层建筑无法适用,标准规定的建筑能耗的权衡判断方法也是基于建筑物全楼整体建模的一种评价方法,而受目前能耗模拟工具的计算能力所限,超高层建筑中的计算对象(如房间数量)规模远远超出了软件的计算能力。从根本上说,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实质是一个在技术上超出了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控制的新技术问题,如果草率地执行现行标准,则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显然不足。

再次,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仅仅局限于当前建筑节能50%的目标,不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能力,结合国家建筑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出工程的实际节能能目标(即节能率),只有以此为前提做出的节能设计才能体现行业进步,否则,如此重大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不远将来,必然会面临国家节能规划目标的提高而锒铛沦为不节能建筑。

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界的密切关注,就上述问题而言,仅凭国内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好,国内的研究力量和设计力量联合攻坚的局面尚未形成,还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于是就有大量的外国咨询公司介入国内的重大项目的节能咨询,由于对中国建筑节能标准把握不够,且不了解地区性的气候资源、技术能力、经济水平等,屡屡导致围护结构选型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不合国情的错误设计,如在我国南方地区超高层建筑设计时片面推介欧、美等高纬度寒冷地区所流行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智能化内遮阳系统等,如果对此不进行建筑节能的专项技术论证,照搬国外技术必然要存在大量建成后的隐患,那么工程完工之时也就是它们面临节能改造之日,这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对国家的建设形象造成极坏的长期性影响。

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问题,已经受到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和国内外节能专家的广泛关注,在20**年10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上,国内建筑物理的专家对目前国内建筑界片面追求地标性,忽视节能环保的倾向表示了担忧。人们不想看到在技术上超规范的特大型超高层建设项目在我国建成后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在国家尚未颁布相关法规之前应当及时地针对工程个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关和审查关。为此建议:

1、由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力量对超大体量和超高层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前的节能专项论证,纠正错误,明确和落实施工图节能设计的节能目标和正确的设计方向。在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专项节能审查,并进行重、特大项目的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特别备案;

2、对超大体量和超高层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节能关键技术,如超高层建筑(在超过100米高空的气象条件下)基于能耗动态模拟的围护结构节能优化选型等一些针对性强的关键技术,应由建设主管部门设立专项课题招标研究。

建筑节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超高层建筑又是标志性极强的建筑,抓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将会带动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事业,促进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

篇3:建筑设计须走出手法

摘要: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人们使用石头、木材、水泥;人们用它造成住宅、宫殿;这就是营建,创造性在积极活动着。 但,突然间,你打动了我的心,你对我行善,我高兴了,我说:这真美。这就是建筑。艺术就在这里。——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

关键词:建筑设计 手法

1.在跋涉中迷失

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人们使用石头、木材、水泥;人们用它造成住宅、宫殿;这就是营建,创造性在积极活动着。

但,突然间,你打动了我的心,你对我行善,我高兴了,我说:这真美。这就是建筑。艺术就在这里。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

建筑设计的过程,作为从起点到终点的长途跋涉,需要很多很多。技术、方法、手段……

一个初出茅庐的建筑师,在这个跋涉过程中难以圆满地到达终点,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上述条件的积累。——这是无法否认的。从建筑设计的起点——问题的发现开始,就需要经验的积累。

然而,一个熟练的职业建筑师,经验积累了足够多,相应的手法也积累得足够多时,是否就能够圆满的抵达建筑设计的终点呢?

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现实却有太多的例子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跋涉中迷失。

迷失于手法的诱惑。

2.钢索

此岸与彼岸之间,只有一条钢索。

为了顺利地到达彼岸,你苦练走钢索的技巧。

经过多年的苦练,你终于能够自如地行走于钢索。你得意于你的绝技。于是你向周围的人们炫耀,你沉醉于他们的掌声和鲜花。

一时,你成为了一位光彩夺目的明星。

现在你可以轻松地跨过钢索到达彼岸了。但,你已经忘记了你原初的目标。任由两岸间的那条钢索在寂寞中锈迹斑斑。

手法,就是走钢索的技巧。没有它,你无法继续前行。然而,它会诱惑你停留于此地,不再前行。

走吧。

跨过钢索,彼岸的路,仍然很长。

3.疲于追赶

昨天,流行过断山花、欧陆风。今天,正在流行着飘板、斜柱、表皮……

沉醉于手法者,一生都在疲于追赶。

因为他们的作品有娴熟的技巧,但却没有更本质、更底层的东西。如同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却缺乏底蕴的美女,随着韶华的逐渐逝去,不得不用昂贵的时尚化妆品来掩盖每天都在增加的皱纹。

诚然,我们也不能无视时尚。如欧陆风的流行,是公众对建筑细部开始有最粗浅的认识时的产物。我们无法用欧陆风流行之前那些缺乏细部的、粗糙的伪“现代主义”作为打击欧陆风的武器,因为那看起来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对年轻女孩没有来由的仇视。

然而,这些流行如果仅仅是手法、是衣服的话。我们将无法阻止它们一天天地走远、消失。甚至更悲惨的,成为笑柄。

4.手法,方法,境界

当一个建筑的设计手法不再被采用,但其代表的独特的设计方法仍然延续的话,那个建筑会成为经典。

因为方法不仅仅是一个流行的表象,而是更进一步地提供了扎根于特定时代的解决方案。

而当一个建筑的手法和方法都不再被采用,但建筑本身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时候,那个建筑会成为不朽。

因为它们达到了建筑设计的终点,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艺术评论家丹纳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

…… 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从别个星球上来的陨石,但在他的周围,我们发见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如韦白斯忒,福特,……都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他们的戏剧的特征和莎士比亚的特征一样;你们可以看到同样暴烈与可怕的人物,同样的凶杀和离奇的结局,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奇特,过火而又辉煌的文体,同样对田野与风景抱着诗意浓郁的感情,同样写

一般敏感而爱情深厚的妇女。……到了今日,他们同时代的大宗师的荣名似乎把他们湮没了;但要了解那位大师,仍然需要把这些有才能的作家集中在他周围,因为他只是其中最高的一根枝条,只是这个艺术家庭中最显赫的一个代表。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

可是,虽然使用着同样的手法和方法,那些剧作家已经不再被人们提起了,只有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在被人阅读者、体味着。

比起那些剧作家,莎士比亚只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

直指人心的境界。

5.错位

2000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是:《城市,少一些美学,多一些伦理》。

而中国建筑的互联网上曾经有过《建筑学与道德》的话题。而话题的参与者大都用冷嘲热讽外加满腹牢骚对这个话题一笔带过。

而谈起建筑设计,“手法就是一切”、“建筑就是形式的美加功能的顺”这些肤浅、似是而非的论点却大有市场。

有人说这代表着一种错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国际建筑界开始思考“少一些美学”时,中国的,作为一个群体的建筑师们,能够达到熟练运用“手法”、达到“形式的美”、“功能的顺”的人却仍然不多。“美学”似乎还是中国建筑师作为整体来说没有突破的一个环节。

这种错位带来了追赶上的偏差。很多人从来自中国现状的立场,断章取义地从原版书籍上去寻找库哈斯、霍尔或努维尔等人的“手法”。

于是,流行的建筑风格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拼贴建筑”。在建筑表现水准的掩盖下可能会令人惊讶,但如果成为一种真实,却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手法只是工具,绝对不是一切。

“伦理”作为西文的翻译,似乎难以被贴切的理解。但可以肯定,“伦理”更多地与策略、方法相关,或者说,是在策略、方法之上的更本质的“立场”。而“美学”却总是与手法相联系。

6.种树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随笔,题目是《果树与筐》:

有一个筐,里面装的苹果个个又大又圆。一棵果树,上面结了很多非常好吃的果子,但却偶尔有几个果子非常瘦小,苦涩。卖筐的人当众吆喝:“这个筐比果树好多了!你看,树上有不好吃的果子,我的筐里却一个没有!”

这个故事当然很可笑,然而,作为中国建筑师的我们,是否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呢?

我们欢呼过现代主义,却没有人着眼现代主义的果树,只是把现代主义的果子放在我们的筐里。果核偶有发芽,也不被重视的任其自生自灭。

我们争论过后现代主义,争论过解构主义。但,支持者认为他们能够被放入我们的筐中,反对者认为他们与我们的筐不能相容。仍然没有人注意果树。

对比、协调、比例、尺度……这些最基本的构图原理竟然变成了我们包容一切的筐。

后来,有人说了:“学人家的,人家不买账。”于是,我们转向了自己的传统。然而,向传统中寻找营养,是寻找果树、果苗呢,还是寻找新果子放入包容一切的筐?

一棵果树需要栽种、嫁接、调理,可能会中途死掉。相比之下,采摘果子放入筐中容易多了。但——

为了有我们自己的果子,种树吧!

相对于“美学”和当代西方的错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简单的调整为从“伦理”,从立场、策略、方法上“追赶时代的潮流”?

当然不是。

但我们也许会利用、借鉴这些策略和方法,找到属于我们本土的建筑的问题,并相应的求解出扎根于此地的解决方案。

写到这里,我们的讨论回到了开篇时说的,建筑设计的起点:提出问题。

然而,在手法的诱惑下,这一步常常被忽略了。

7.走出手法之后

走出手法,并不是完全拒绝手法。而是拒绝炫耀手法的诱惑,恢复手法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地位。

从提出问题开始,找到建筑创作的立意和基本起点。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融入自己感性的理解和灵感的火花,而最终力图达到直指人心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要时时地提防着炫耀手法的冲动毁掉建筑的纯粹。

走出手法之后,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能否最终走到建筑创作的终点,直指人心,我不知道。因为还有很多的难点要克服,还有很多的诱惑要拒绝。

&nb

sp;但我知道,要继续走下去,必须在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时刻之后,走出手法。

我们可以想象前面提到的走钢索者。当另一位拥有其它绝技的人去享受众人的鲜花和掌声时,他失落。很多年之后,当习惯了寂寞时,突然有一天他回忆起了让他掌握走钢索的绝技的最初动机:到达彼岸。于是,他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从锈迹斑斑的钢索上走了过去。但他已经不知道,前面更长的路,他已经老迈的年龄是否能够支持他到达最后的终点。

篇4:建筑设计专业化或是综合化

摘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胡绍学在考察了国际上一些大的设计公司之后认为,设计单位或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一般不取决于其规模,而取决于创意。国外设计公司的小而精,其中“社会化的协作”这一运作机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国外的设计公司或事务所,凭借自己优秀的建筑师和优秀的方案拿到项目后,往往将本公司不具优势的某些专业设计部分,选择并分包给其它优秀的专业事务所,合作完成整套设计。可以不必依赖本公司的规模是否很大、专业是否齐全来赢得业主。我国则习惯一个项目由一个设计单位全部承包下来,这样,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也很难保证整个工程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

关键词:设计品质 专业化 综合化

目前闯入中国的境外设计机构中,大部分是专业性很强的中小型事务所。大型、综合性的设计公司为数较少,而且往往是工程咨询公司的性质。但无论是专业还是综合性质的事务所,他们都已经取得了国内不少重大、核心工程项目的设计权。比如创建于1978年的赫佐格和德梅隆建筑设计事务所,最初只是一个小型办公室,1997年才初具规模成为Herzong&de Meuron建筑设计事务所。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8家合作公司和182名员工,在伦敦、旧金山、巴塞罗那和北京都有自己的分公司,一直以来它都以建筑设计为自己的主打项目,也正是藉此在国家体育馆的设计方案竞标中一举夺魁,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建筑造型的控制贯穿了“鸟巢”施工的全过程。

而创建于1936年的美国芝加哥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则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综合性事务所。从成立以来它已经在50多个国家完成了10000多个设计项目,包括办公大楼、银行和金融机构、政府建筑、公共建筑、私人住宅、医疗机构、宗教建筑、机场、娱乐和体育场所、学校建筑等等。从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民用住宅到总体规划的工作领域使它总揽了上海金茂大厦的全部设计。并于1961和1996年两次获得美国建筑协会颁发的建筑公司最高荣誉奖。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芝加哥、纽约、旧金山、华盛顿、伦敦、香港和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开始在中国攫取自己的又一桶金!

从这两个成功的境外事务所的发展轨迹来看,占有设计市场引领时代潮流似乎与公司性质并无多大因果必然联系,专业化也好,综合所也罢,重要的是有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路,有为自己的设计买单的客户,而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是简单的公司结构性质或者管理模式的问题。

呼吁者的声音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胡绍学在考察了国际上一些大的设计公司之后认为,设计单位或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一般不取决于其规模,而取决于创意。国外设计公司的小而精,其中“社会化的协作”这一运作机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国外的设计公司或事务所,凭借自己优秀的建筑师和优秀的方案拿到项目后,往往将本公司不具优势的某些专业设计部分,选择并分包给其它优秀的专业事务所,合作完成整套设计。可以不必依赖本公司的规模是否很大、专业是否齐全来赢得业主。我国则习惯一个项目由一个设计单位全部承包下来,这样,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也很难保证整个工程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另外,建筑设计行业不断进行中的结构调整,要求企业间的合理协作。目前国内的大型设计企业大多是综合型的,这使得众多企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不必要的竞争,也不利于专业水准的提高。

国家政策也在鼓励专业化趋势。目前我国把施工企业资质分为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在最近的一次企业资质就位中,从事专业分包的企业比例相当大。据了解,设计方面的类似政策不久也会出台。

在世界范围内,专门化创作似乎已成为惯例。安德鲁事务所的规模并不大,在国家大剧院中标后,立刻寻找最好的专业公司合作。北京五合也是如此,着重发展建筑设计一个工种,在结构、水、暖、电等领域都根据项目需要寻找相应的能力最强的公司合作。为了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设计企业的专门化,公司间协作可能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近日,一本建筑专业杂志通过9 个月的努力,公布了一份“20**年度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排行榜”。该刊通过对国内和境外在华的主要建筑设计机构的年营业额、年建筑设计面积、建筑师人数等指标进行的统计和分析后认为:与境外设计事务所相比,国内多数设计机构走综合路线,离国家引导和培育专业设计公司的发展重点相距甚远;国内建筑设计公司出现品牌和技术空心化现象等。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急需专业化分工。

似乎所有的呼声都在暗示或者呼吁建筑设计专业化分工时代的来临。但是,就目前整个建筑设计行业而言,由综合事务所向专业化分工发展还没有成功先例可循。这就如同把一个百年老字号的“百货店” 改头换面为几个时下流行的精品“专卖店”,横向切割之后再合并同类项,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结果如何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实践者的步伐

了解到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专业化分工路线,记者采访了中建院的任庆英院长。任庆英1982年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

任院长

首先从自身做了一个纵向比较,经过几个工程的历练之后,他曾被派到北也门公司、深圳华森公司工作了几年。回来后正赶上院里成立了专家所,领导找到他,让他将专家所结构重担担当起来。当时的专家所只有寥寥几个人,有活时再临时找人。所小,人少,揽活儿难。他们甚至接过北京某小区的设计,每平方米的设计费仅八、九元。但小区销售时很受欢迎,开发商喜上眉梢,认为设计提升了小区的档次。这次设计虽然经济收益不理想,但在房地产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取得的社会效益相当不俗。此时,院里决定将当时仅有几个人的地下所和专家所合并,成立第六设计所。

接下来,他们又在一次全国招投标中一举中标了新疆克拉玛依市综合游泳馆项目。在2000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年度评选中,该项目获得结构设计惟一的一等奖,并荣获综合评比一等奖。他在螺蛳壳里做出了道场,几个大所开始对这个小所刮目相看,院领导也不再把这个小所看得可有可无了。

紧跟着,他们又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拿下了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项目。项目合作成功后,由于金融街是房地产界的大鳄,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六所在社会和院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金融街一鼓作气将由美国SOM公司方案中标的22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B7项目交给他们做施工图设计,并且开出了每平方米70元的高价。

从8元到70元,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上的提升,而是社会和市场对任庆英们的认可,也是他们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

20**年,任庆英出任六所所长,这也是众望所归。他也果然不负众望,将一个年产值不超过200万的二类所,带到了年产值1500万元的平台,人均产值超过50万元。这是一个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奇迹。

中建院重新改组后,综合所被拆分合并同类项,任庆英出任结构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产值同步重组,一个专业所的创收当然不可以和以前综合所相提并论。一时之间,大家的心理难以转变过来去接受这种变革。

“然而,从长远来看”,任院长话锋一转,分析了中建院重组的轨迹、现状及发展。“2000 年7月18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外宣布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对院所有人员全面洗牌而后再重新归类、整合。撤销原经营计划部,成立项目管理中心,撤消原来的九个综合所,组建建筑院、结构院、机电院、规划院、环艺院。建筑院、结构院分别下设三个设计所,另外还成立了崔恺、李兴钢和陈一峰三个建筑设计工作室。把咨询、规划、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电气智能化、房地产等专业形成完整的一条设计产业链,由原来的纵向并列结构变为横向并列结构,由综合走向专业。而调整后项目的管理协调由管理中心统筹安排,三个专家工作室为生产、科研单位,财务独立核算。

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前综合型设计院的小分队出击‘样样都做’(样样都做也难免导致样样都不精)的运作模式,在与高度专业化的设计事务所对垒时,缩小了设计品质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凭借自己的品牌和人力优势与境外设计师一争高下,抢占市场份额。除此之外,把原来下属的综合事务所打乱之后,重新分配,统一专业的人才集中到一起,分工明确,精力由面集中到点,还可以横向交流,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专业程度,这和目前国际上的各大明星事务所各有所专、联合设计的模式是一致的,也适应了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分工以后我们也和境外事务所合作过很多项目,比如‘鸟巢’、‘首都博物馆新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但是从单纯的经济效益而言,中建院专业优化改革工作目前仍处于磨合之中,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策略,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在长远发展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换而言之,专业化分工的经济优势只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才可以凸现出来,目前并不是处于理想状态。这一点是现实存在的,这种做法需要时间来检验。中国建筑设计院的这次动作可以看作是一次军事演习,是一次试图与国际思路接轨的实战演习。当然,只有在演习之后”作战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验证。

不一样的见解

谈到目前建筑设计专业化分工问题,翰时(A& S)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余立博士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翰时国际由国内外建筑师共同创立于美国亚特兰大,20**年在中国北京正式注册,目前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咨询公司。有意思的是,它是从原来单一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转变成为现在的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咨询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业化分工路线正好背道而驰。

之所以做出这种转变,余立博士认为这是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我们公司有68 人,以建筑设计为主,同时兼做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以前作为单一的建筑设计所我们也配合过几个项目,但是问题很多,市场很难保证,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合法条文规定约束,配合起来中间也有扯皮的现象,各自为政、责权利难以统一、管理混乱等等,再加上业主方面的因素,希望一家设计单位全部搞定,不希望多头联系也是一个促成原因。”

提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改革措施,余立博士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企业性质的问题。国家保护国营企业,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优势,因此,即使他们的改动比较过激,甚至是铤而走险,也一样可以生存甚至生存得很不错。但是小的民营设计事务所难以做如此大规模的改动

举措,如果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其次,这样的变动也许几年以后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因为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很先进的在国外已经实行多年的东西,但实际上国外也有问题。即使在境外专业化分工的综合素质很高,也有一个经过长期检验沉淀下来的标准合法的行业规范,它依然存在很多无法磨合的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在荷兰,他们各专业之间常会为了责权划分、管理、利益分成而打得一塌糊涂。我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分工十分清楚,谁负责什么,什么地方谁有发言权,都很明确,结构或者设备事务所综合素质很高,各专业的贡献,利益分配,相互间的责任分担,都有很正规的文字合同、协议。而在中国等待这种政策的出台或者说要形成这个规范行业的一些行规,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需要摸索很长的时间,多久?难以预料!所以说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成熟的大环境,很简单的专业分开为时过早,有人这么做,它为大家做先驱,它去摸索一条路,应该感谢他们的探索,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比较高。毕竟,接受新的方式对内对外都需要假以时日。”

最后,余立博士谈到,建筑设计是一个服务行业,哪种体制能提供更好的服务,那种体制就能更好地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长远来看的趋势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去追随,由综合到专业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一个管理模式问题。至于工作状态是否理想,是否能够塌下心来设计,是否能够让设计水平尽情发挥,都还有待观察。

不能回避的是,中国的建筑师工程师迫切需要良好健康的设计环境,而这个设计环境的产生和维护是需要很多因素来共同促进的,政策的支持、行业的配合、行规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所有的形式变化最终只是为了一个目的,成功与否也只有这一个检验标准,那就是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篇5:从青岛欧式建筑谈地方特色文化对现代设计影响

青岛,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同于西安、洛阳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 而是以其在近现代历史文化上的地位而著称。青岛之遭德国侵占导致“戊戌变法”,青岛登上历史舞台并写入中国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岛是亚洲惟一的战场日本侵占青岛,又导致了著名的五四运动。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建筑,固然是技术,也是艺术,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历史的载体。这一有形载体比口头与文字上的记载更具现实感,这也使得青岛的建筑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有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欧洲大陆也有欧洲传统建筑风格。无疑,青岛有着一大批欧陆风格建筑艺术的实体,不乏著名设计师之作,许多列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山东省30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居三分之一以上。青岛的建筑已是青岛城市的一笔财富,青岛的老市区本身就是一座国际建筑博览会。青岛是一座开放城市,具有海洋文化特征,海纳百川。青岛的早期建筑多为欧陆风格,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仍建设了一大批欧美风格建筑。

小巷深如许,小楼知多少。欧陆建筑艺术形成的风景线,是青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艺术设计关注的焦点。其实,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这一矛盾就是语言的稳定性和变易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于所掌握“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语法”的熟练程度。设计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他人真正理解,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词”并遵守一定的“语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者只能墨守成规,毫无个人建树。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个别新的符号,或者有意识的改变符号间的一些常规组合关系,创造出新颖动人的作品,这也就是设计上的创新。

建筑是一种容器。时间的体温和背影盛在里面,人类的欢愉与哀伤沉淀在里面,城市的成长秘密隐藏在里面。肃穆的教堂、风情各异的别墅、白鹤亮翅似的现代建筑、古旧而朴素的民居等,这些性格各异的建筑,因为与人发生关系,因为被人间烟火缭绕过,它才是活的,才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冲突与和谐,华丽与朴实,往昔与现代,都使用着一种语言,那就是沉默的建筑的语言。

建筑如何开口表达?它是用结构,用风格,用石头或砖瓦,用阁楼上的天窗,用雕花的铁门来表达,它犹如草灰下的暗火一样,絮叨着模糊不清的前尘旧事。这种有色彩的沉默的语言,像是河面上的光一样,既闪烁其词,扑朔迷离,又言词确凿,不容置疑。

建筑还是人类对自己想像世界的一种靠拢和逼近。几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满怀憧憬地想像着九霄之上的“天庭”与深海的“龙宫”,并且,在时光之浪的推涌之下,不懈地展开了对这些想像中的倒影的追逐。

如果说,居民是城市的灵魂,那么,建筑是城市的血肉。那些建筑物包含着悲喜交加的情感,回响着城市成长过程中蹒跚步履声,还有许许多多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觉。是的,在城市并不广阔的版图之上,建筑是一个迷宫,对这个迷宫的穿行是一次历险,既兴奋又惆怅。 在这个斑驳陆离的城市剪影中,到底能够倾听到什么声音?感觉到什么样的文化意味?

人类就像埋藏在时光里的种子。人的重量,就是时光的重量;人的荣辱,就是时光的荣辱。而石头垒成的建筑,以一种坚毅、固执的线条,喋喋不休地表达着人对空间的依赖,对恒久的梦想。虽然,这种依赖不堪一击,这种梦想满含虚妄。

迎宾馆,这座位于信号山南麓的恢宏的建筑,像是一匹暮年的豹子,疲惫而怅惘地游走在怀旧的“树荫”之下。 1908年的“总督官邸”,1930年的“市长官舍”,1934年的“迎宾馆”。这种称谓的更迭,是确凿的变迁的痕迹。同时,这是一条回归之路:向建筑的本来脸庞回归,向建筑的本来心灵回归。这个游历于青岛城市建筑谱系之外的建筑物在风雨飘摇中开始了自己的独特的命运。

这个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建筑物,有4个进出口,整体结构平衡而和谐。我想,当年,建筑师查鲁维茨与结构师麦克劳夫在谨慎地决定着这座建筑的性格以及未来时。那个时刻,他们之间进行的是一种默契的、心神领会的对话,这种对话,就像笛子的颤音和竖琴的和弦相互回应。所以,这座建筑恢宏而不霸气,风韵十足而不花枝招展。是特立独行的艺术品,而不是显贵达官的附庸。

9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打量这座沧桑的建筑时,她的结构、布局以及优质的建筑材料并不能完全挽留我们的视线,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她与我们这座城市本身建立了一种什么样微妙的关系。客观地说,像水溢出容器一样,她的诞生,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的范畴。像一根观念的绳子,牵引出许多新形态的事物粉墨登场。她午后的阴影和黄昏时庞大而清晰的剪影里,都隐藏着一种蠢蠢欲动的成长力量:酒吧、舞会、浴室、发廊、街角的咖啡店等等,这些当初的舶来品,成为结构城市功能的不可或缺的元素。1999年7月1日,迎宾馆的功能定位于历史建筑博物馆,这是一个转折。

对于迎宾馆这样的建筑物来说,其起初的动因是居住功能。居住功能的淡出、终结,博物馆功能的更替,使其有了标本的意味了。对于建筑生命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就像是一只庞大、凶猛的老虎,当它走进动物园时,它就只剩下观念上的意义了,肉体意义上的老虎已经匿迹在躯体背后了,匿迹于肉眼看不到的远处了。它的存在就是“被观赏”了,而不“被生存者”了。丛林和峻岭是一个支撑

原始生命的巨大的“场”,离开了这个“场”,它真正意义的生命便永久地停滞了。

停滞下来的事物,其赖以生存的动力就是回忆

在古罗马有一个传说,有人用琴声便使一堆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广场有序地排列组合成了一座宏伟、崇高的建筑。一曲终了,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永久性地凝固在这座建筑物上,并化作黄金的比例和神韵。于是便有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说。这是一种秩序的停滞,一种美的停滞,一种观念的停滞,一种沧桑的停滞。像是林中闪光的琥珀的。

一个名叫卡尔维诺的意大利人,是一位洞悉世界秘密的智者。他在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若有所思地说:“城市存在,而且有一个简单的秘密,她只知道起航,都不知道返航。”

对于像迎宾馆这样的建筑来说,她只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优美的过渡。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和谐、平衡、统一,才能使一个人达到安详的状态。

天主教堂,这个通体黄色的建筑,当它融入到这个城市的历史血肉之躯时,它只是整体的一个细微的局部。这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建筑。从建筑学的意义上来观照,它或者沉默,或者低语,那种端庄、温润的形象,都透露出一种无言的、内敛的美。站在斜坡上,有些事物突兀在视野之内,有些事物虽然在遥远的地方,但它却像是碰着你的鼻尖一样,向你发出或冰冷、或温热的信号;有些事物虽然在你的鼻尖之下,但却像是花丛中的蝴蝶,翩跹在视觉、味觉、感觉之外,像是天堂一样遥不可及。

现代艺术设计必须具有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与世界接轨需要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俗话说“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文化以特色著称,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艺术设计中,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等,他的许多作品使用了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产生了新的组合。再比如,我国申奥标志“太极人”、20**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都是典型的代表。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1、形式的当代借用

将乡将乡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2、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将乡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3、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将乡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4、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

将乡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当代建筑文化的确定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与当代社会需求相容。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当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与作为当代标识的当代建筑的合理共存。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符号系统,被成片、成街、成坊地被拆除,威胁到城

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关键在于如何以传统而又时尚的手法,创造出新旧共生的新的城市形态。

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及信息交流空前广泛和迅速,建筑语言变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建筑界经历过对国际化,只要技术而不管人情的侵向造成的后果进行反思的今天,建筑师认识到大众希望从建筑环境中重新得到感情的慰藉和人性的回归,希望看到具有个性,历史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象。

象征性利用历史性及地方性符号做装饰易为大众接受——因此,最近几年来,许多建筑师在探索用“历史主义”等方法来进行创作,而这种“历史主义”又是体现在象征或隐喻的运用一些历史的符号,通过这种“符号性的标示”来达到使建筑具有地方的,传统的意味并以次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但在具体作法上,通常不是完全复古。因为当今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物质技术条件方面的许多条件完全不同了,复古的现实性不同;同时,人的审美心理也有着时代性,人们不会仅仅满足欣赏没有新信息的,完全照搬旧东西而得到的建筑形式,这样太直接了当,不够含蓄。用心重新设计,而又能够引起人的联想的符号作为建筑的重点装饰,则又另当别论了。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语言,都在特定的地方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充分利用时代留下的文化财产对我们现今的设计有着不可衡量的潜在影响。当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而是设计师与大众的配合的问题,寻找相同的切入点,即地方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这或许就是地方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最大意义了。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