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建筑现代释义学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9

现代释义学是西方传统释义学在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影响下的继续和发展。释义学的这一发展给艺术哲学和美学灌注了新的活力,也使沉寂了几十年的文学理论问题重新活跃了起来。如果要问今天的艺术哲学比起过去的艺术哲学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根本性区别,那么首先就是对读者作用的强调。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读者的理解活动的重要性,并把它看做是艺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建筑作为一种人化的空间,潜在地蕴涵着艺术作品的基因,因此,在建筑中引入现代释义学的理论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一个建筑从建筑师那里分离出来,它便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人们对建筑的分析,在经历了无视意义的功能主义之后,越来越多地回到了人的世界,回到了意义。通过对建筑本质的还原,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建筑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寓含人类活动的各种意义。在我们人类最早的建筑模式中,洞穴只代表了一种遮蔽的功能,但后来它还包含了“家庭”、“群体”、“安全”、“亲切的环境”等涵义。事实上,任何建筑对于观者——其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者来说,都具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用的还是情感的。这意义使非文字性的建筑成为文本。

可是,建筑本身并不直接呈现意义,只有通过理解和解释,才能达到对其意义的把握。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把握一个建筑的意义,很难用一种同化的标准。即使建筑师本人全面而真实地吐露了他的设计意图,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建筑仍然会作出不同的理解。而历史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理解是追寻作者原意和重识文本意义的精神过程。这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疑问:当一个建筑成为我们的理解对象的时候,它只表达它最初试图表达的,情况难道果真如此吗?

传统释义学认为,解释是对作者原意的追寻。现代释义学则一反传统释义学的主张,认为理解者不是抛弃成见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而是理解者的观念与作品所揭示的观念的互相交融,理解也是一种创造:每一种理解都是相对的,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而且对一件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永无完结。

由此可知,作为文本的建筑不可能对理解者具有一种真正的约束力,理解者并不能重建一个有着它原来的意义和作用的世界,没有一种单独的理解能完全符合所谓“建筑的客观意义”。以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为例,这一方案的奥妙就在于让人们自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林樱的意图是使纪念碑带有一张白纸、一块白板的意识。它不是一个房间、不是一座建筑、不是一个广场、也不是一个公园。”让观者如何去追寻作者的原意呢?事实上,当观者进入了意义的王国时,就没有必要返回到建筑师那里去。不仅建筑师的原意无法还原,就是建筑原来的意义也无法还原。一个建筑从建筑师那里分离了出来,它便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从而使它的意义有超越其设计者意图的可能:“文本的意义不是有时超越作者的意图,而总是超越于作者的意图,理解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种生产活动。”正是理解者的理解的不可穷尽性成为现实。意义是一种不断被发现的过程,它绝不会被耗尽,实际上它是一种无穷尽的过程。

所以,建筑的意义不能归结为建筑师的原意或某种客观意义,而是由于观者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无穷无尽。可见,建筑是一种释义学的对象。

解释不是克服建筑“文本”与解释者的距离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我们承认建筑师具有基于他的社会处境的历史结构,那么观者也必然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中。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师和观者都以自己一定的方式处于历史之中,他们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消除,对建筑的真正的理解不是如何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适应这一历史性。

时间的距离不可能被克服,观者不可能把自己重新置入超越自己的意识去进行解释,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面对过去。我们不能以一个古代人的心境去体验故宫,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进入那片富丽堂皇的院落。因此,重建建筑师的原意只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诱惑。无论建筑还是理解本身,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历史是在时间距离条件下发生的,它总是会对建筑的现在产生效果,只有当这种效果被观者所认可和理解时,建筑才能真正被理解。“同一件作品,其意义的充分性只有在理解的变化中才能得到证实,正如同样的历史意义总是不变地处于进一步被确定的进程中一样。”一个建筑的意义不可能在一个时代被穷尽,时间的进程会更加显示出理解的不可穷尽性。

既然人类生存的历史性无法消除,不同的理解者也不可避免地处于其自身的和当前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因而具有不同的成见。成见是先入为主,是预先理解,指那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丝毫不带成见的观者是不存在的,观者总是在自己的成见中去理解的。

伽达默尔认为,成见是历史性赋予解释者的创造性积极因素,成见为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视界”就是看法、观点或见识,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释义学要求的那样,理解者抛弃自己的视界而置身于理解对象的视界,而在于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界,使它与别的视界融合为一体,这就是“视界融合”。即理解者的现在视界与对象的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过去视界相融合的过程。视界融合产生新的视界,给人以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的可能性。理解对象的过去视界永远是同现在视界融合于理解的经验中。在这里理解并不是某种主观性行为,一方面,理解离不开传统、成见、现在成见;另一方面,理解又离不开我们要解释的对象、过去视界。理解是文本的含义和人的实存相互渗透的过程。

&

nbsp;当观者与建筑遭际的时候,建筑的表现力并不局限于它最初的历史视界,因为建筑始终有它自己的现在,只是一定程度上在它自身中保留着它的历史起源。对一个产生于过去时代的建筑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的视界,但这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重新置入过去的历史情境中来获得这种视界,相反,我们总是先存在了一种视界,然后才把自己置于那种情境中。理解是在观者的现在视界与建筑的历史视界相融合的过程中发生的,理解拓宽并超越了二者各自的视界,达到一种新的视界。如同随着人的运动其视野与地平线不断变化一样,人类生活的运动历史绝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观者的视界也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总是变化的。这样,当建筑的意义和观者的视界一起处于不断的生成活动过程中时,理解便成为一个无穷尽的过程。

语言是过去视界和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作为把用一种纯语言说的话转达给另一个人理解的手段,最初的释义学所处理的是纯语言的文本:理解了所说的话的意思,然后用一种语言把它重新构造出来。然而,释义学发展到现在,已不再局限于处理纯粹语言事件,一切有意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释义学的文本。而无论文本的形式如何,其意义的表达方式首先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帮助别人理解的对于可知事物的解释都具有语言的特性。这样,整个世界经验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最宽泛的传统概念因此被规定为——包括本身不是语言的东西,但可以用语言来解释。”它不仅包括人们在制造各种类型的器具和装饰品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关于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技艺等等东西,而且还由此扩展到人们的生活历程中所流传下来的习惯、典范等约定俗成的东西。那么,建筑是否属于这个范畴,或是它另有一个特殊的归属?

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筑并不直接是一个语言的文本,而是属于一个非语言的传统,建筑本身说的,是我们称为建筑语言的东西,建筑正是由于它而得以保存和表现。

现代释义学尤其强调语言在理解和解释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理解都以语言为媒介,无论理解的对象文本是否是一个语言的对象,理解过程都同语言有密切联系,因为理解过程是在语言性的传统、成见、现在视界参与下进行的。“事实上语言表达的问题已经就是理解的问题,一切理解都是解释,一切解释都通过语言媒介而发生,语言媒介会使对象成为文字,然后它同时却又是解释者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解释总是用语言来表达对象的意义,语言是过去视界与现在视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没有语言,这种视界融合是不可能发生的,“发生在理解中的视界融合是语言的特有成就。”

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并不是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时拿起来,不用时放在一边的工具和一套表意的符号系统。现代释义学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的,认为语言是通向哲学释义学的跳板,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的论断表明,人借助从内部向我们发话的语言来理解存在。“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并不是说存在就是语言,而是说,语言是存在的揭示,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存在。“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就是这个意思。语言是人和世界的中介、是人和世界的交接点,语言性把人和世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性是任何世界的本质关系。就语言同人的关系来说,人的本质是人的语言性,就语言与建筑的关系来说,二者是本体论关系。建筑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建筑自己存在的一部分,建筑由建筑语言表达、揭示,建筑语言就是建筑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建筑只能是建筑语言的建筑,离开建筑语言,便没有建筑。

建筑语言不断表达新的内涵,然而,对于建筑的体验和理解又不同于从过去传到我们现在的非语言的工具或实践的理解,因为建筑并不仅仅像过去的遗迹对历史研究者说话那样,或像提供某种永久东西的历史文献那样说话。建筑始终有它的现在,建筑和它的当前观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时代性。建筑对观者说什么,就好像那是专对他讲述的,是当下和同时代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理解它所讲述的,使它的意义对我们自己变得清楚明白。因此,建筑体验是世界经验的一部分,如同世界经验一样,也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建筑语言是由它被每一个观者自我表现理解这个事实构成,它永远即时地、依靠它的同时代性来表达。

在这个综合的意义上,建筑语言克服了在纯语言与观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距离,向每一个观者展现建筑,而展现并不意味着建筑作品只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客观意义,等待观者通过理解去寻找。建筑的内在结构提供了多义的可能性,向不同时代、不同的观者开放,等待观者在理解中发掘其意义。由此可见,建筑的意义既不在建筑本身,也不在观者方面,而是存在于每一个特定的现时的理解活动中。伽达默尔曾借助于游戏概念来论述艺术作品的特征:艺术体验如同游戏。游戏既不依赖于客观对象,又不依赖于主体意识,游戏是一种“发生”。

游戏的实际主体不是人,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的来回运动。这一游戏概念使我们认识到,建筑也具有一种参与的特性,即观者对建筑的参与及其对建筑意义实现的重要性。建筑体验中的理解活动不是依据某个概念进行的,而是在对单个建筑的感觉中,在具体情况中发生的。理解活动是观者和建筑交融成一个新的共同体,理解就是和建筑达成共同性,要想使一个建筑获得生命,观者就必须通过一种积极的参与去发现建筑的意义。释义学的观点拓展了建筑语言,使建筑语言不断表达着新的内涵,有待于我们去发现。经典的例证是勒。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被理解为诸如合拢的双手、浮水的鸭子、修女的帽子、航空母舰、一只大钟、一架起飞的飞机……正是这不断更新的理解和发现,构成了建筑的意义永无穷尽的源泉。

结语

一个建筑可以有多种理解和解释,并不仅仅局限于观者这一方面,它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建筑本身的特征:建筑的内在结构使建筑具有了多种理解和解释的可能性,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即使相差甚远,仍然同属于一个建筑;任何一个建筑的意义只能在历史的时间进程中得到积累,对同一个建筑作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正是使建筑的意义不断达到新水平的手段。好的建筑作品之所以能经受时代的考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所持续具有的对观者的开放性,以及它的多种价值能在不同时代获得不同观者的认可和共鸣。从此意义上来看,多义性本身就是建筑师的意图所在,建筑师应该坚持这样的信念:“一件伟大艺术作品有一种‘潜在的生命力’,它能继续不断地维持人们对它的兴趣。”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我国绿色建筑现状和设计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现状和设计对策分析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并不是一定要采用高新技术,它可以利用常见的健康材料向人们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达到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上世纪gg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环境破坏极其严重,每年都丧失大量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土地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政府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得比较缓慢,笔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很多人士没有弄清楚绿色建筑的本质含义,根据字面意思,认为绿色建筑只是将建筑物周围和内部进行绿化。

  其次,绿色建筑城乡差别大,各学科研究的重点多是发达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都从本专业出发,缺乏对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但论文大多都停留在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国外工程介绍,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国内绿色建筑的实例,设计师在实践时,没有可供参考的例子。

  设计师在工作中缺少通盘考虑,很多项目是在建筑完成后才考虑绿化、围护结构节能和新材料的应用。如果仅考虑围护结构节能、提高建筑周围的绿化率,并不能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

  节约能源保护

  环境绿色建筑应当在有效使用能源和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多采用有益于环境的材料,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

  尽可能少用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科学地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料、植被、土壤、砖石等材料,变废为宝,产生循环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还应注重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指建筑本身,都要适应地域的气候特征,充分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从建造、运行到拆除再利用,各个环节都对环境不构成威胁,在建筑中力争做到“取于自然,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强调建筑运营和使用全过程的少废、少污,要求建筑系统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最终达到维系一个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要对物理环境加以控制,通过各种绿色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保障人的健康生活,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篇3:注册建筑设计师考试作图要点

注册建筑师考试的大设计最是头痛的一门,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复习资料与大家共享。

第七项建筑方案设计和第八项建筑技术设计两项考试取代了过去的"建筑设计与表达"长达12小时的作图考试,把应试者从超常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把建筑方案设计能力和建筑技术设计能力分别进行考核,可以更准确地测试出应试者是否在某一方面有薄弱环节。应该说这是考试方法上的一个改进。

第一章 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考试内容

七、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组合、合理的空间构成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从1995年至20**年逐年考试中测试这部分能力的试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设计任务书做快速设计(包括总平面、单体建筑平面等);另一种是给出功能关系图(气泡图)及说明,要求应试者按"气泡图"所上的功能关系做出总平面图和单体平面图。无论采取一道题还是几道题的考试方式,这门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四方面考核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平面布置:包括城市道路连接,场地道路、停车的考虑,绿化景观环境的合理安排和消防、日照、开口位置等各项规范的掌握。
(二)平面功能组合:需考虑功能分区、出入口布置的合理性;人流、物流等各种流线的通顺便捷性;垂直交通楼、电梯设置的科学性;厅、堂、走道、公厕等公用设施安排的妥善性;朝向、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建筑面积和房间面积的准确性。
(三)合理的空间构成:包括楼层的合理布局;垂直交通安排;不同大小、不同高度空间的合理组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室内、外空间的综合考虑。
(四)符合法规规范:包括各项防火规范,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特别是各项强制性条文的掌握。
对以上四个考核点的检验是对于一个应试者能否成为一级注册建筑师一项十分必要的基本能力综合考核。

第二章 考试注意事项

一、考试不是设计竞赛
注册资格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的设计能力和基本功,而不是考设计"灵感",所以考试中千万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追求奇特的趣味性,更不要画蛇添足,应试者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考试不是设计竞赛。
例如:某设计院的一位建筑师,平日设计水平较高,项目设计中能经常出现不同凡响的点子,在考试中由于追求方案的奇特,想表现自己的"设计能力",在快速设计题中采用60°斜柱网的平面布局,浪费了很多时间,考题没有答完。由于追求形式和表现,追求构图和绘画的技巧,设计中不免带来一些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建筑面积超出,面积分配不合乎要求,不但没有加分(注册考试是不加分数的),反而减分不少,结果没有及格。所以不要在考试中着意地玩什么花活,否则适得其反。

二、一定要好好审题
要快速地正确理解题意,可以说看清题目是最重要的,因为作图题考试的全部要求都明确地写在卷子上。
应试者在拿到试卷后,首先应浏览题目,正确把握题目的设计条件--任务书,有的题目除文字外,还有设计条件图(表),可能有若干个图或表,要准确理解题意,特别是对成果的要求,抓住要点,然后再动手设计。
项目名称往往表明了建筑的性质和类型。项目的规模一般有三层含义:使用量(人次、床、辆、座……)、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项目概述是题目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建造地点的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如建筑在北方寒冷地带,需考虑基础在冰冻线以下等)、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建筑耐久、耐火等级等,都是应试者应了解的。但由于作图题要在有限的规定时间里完成,方方面面的问题又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理解题意抓重点。
设计任务书中一般会具体给出建筑的总面积要求,特别是建筑面积的允许波动幅度,以及建筑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面积分配和使用功能上的具体要求等。这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具体条件和限制。有时还会详细给出建筑材料的要求,设备配置情况等。根据上述条件,应试者可分析得出建筑的平面与空间组织方式、建筑层数、结构形式……,这些都是设计的关键因素,应试者必须详细理解,认真分析。
对于答卷最后成果的要求,如表现方式,设计深度及平面、立面和剖面图的比例和数量(有时不要求作立面或剖面),都会给予明确的指示。
应试者应特别注意任务书后的一般附带说明,它往往告诉应试者上述各项目中未包含而又特别重要的要求,如:是否允许加注文字说明,建筑面积可否按轴线计算,图纸和文字表达的工具与材料等等,应特别留意。
应当指出,对设计任务和条件图的认识和理解,

是应试者此后全面展开设计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举几个审题不清的例子:
(一)题目上明明有古树,写明要保留古树,有的应试者硬是把古树给刮掉了,在古树的位置上盖了房,这样不仅要扣分,而且给看卷人留下坏的印象。
(二)有个题目上要求残疾人坡道扶手要长出30cm,已写得明明白白,而个别应试者硬是画成扶手与坡道一般齐。有的题目写明走道宽1.8m,而应试者画成1.5m。
(三)某年总图考题是画4个班幼儿园,总图要求每个班都能看到东侧公园,有的应试者做成一字形平面,画完后想起来要求每班看公园,赶忙改做八角窗,这样只有第一班能看见公园,其他八角窗只能看到东面八角窗,还是不能满足要求。
(四)有一题给了两个1∶100的平面,要求画1∶50的剖面,一位应试者拿起来就在平面图上拉投影线,画成1∶100的剖面,画到一半才发现错了,又用刀片刮,耽误了时间。作为一个注册建筑师如果连题目都看不清,就等于连设计任务书都吃不透,是不可能做好设计的。所以审题能力也是考核的一个方面。

三、图纸表达要清楚、正确
反映一个设计作品的图纸,其内容交待得是否准确和清楚,反映了建筑师的方案构思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也反映了一定的绘图技巧。图是建筑师的语言,绘图技巧在清晰表达方面是起相当作用的。因此应特别注意线条的运用,图例的正确,尺寸的注法,轴线的清晰,必要的文字说明,图名、比例、指北针、剖切线、标高……等,都不要漏项,而且要表达清楚和正确。
作图不准许用铅笔画,要求用墨线作图,而且要符合比例尺的要求。当允许徒手画图时必然会有明确的说明,否则也不宜用徒手画。
拿图例来说,有的题目要求按照试卷上给出的图例来画,这样就不要自己选图例。
有的建筑师从毕业参加工作起就用计算机画图,手画非常慢,这样的考生在考试前应练习用手画一张平面图。

篇4:建筑装修公司设计师工作规范

  建筑装修公司设计师工作规范

  (一)咨询规范

  1、客户咨询时,应首先向客户介绍公司的市场地位、工程特点(质量上乘)、分级报价(质量价格比合理)、施工流程(八级质量保障体系)。

  2、咨询时,设计师应全面了解客户待装房间的基本情况,确定装修级别、设计风格、主要材料,做好客户登记,安排好量房时间。

  3、根据客户的消费取向,主动为其推荐相应价位。

  4、设计师应向客户准确解释公司不同价位在价格、工艺做法、材料上的区别和共同点。

  5、当客户要求做估算时,应严格按报价单进行(报价单上没有的项目须经公司经理或或工程部经理认可)。

  6、咨询时不得承诺客户改动暖气、煤气管线。

  7、客户同意委托我公司装修后,协助财务收取500-1000元的委托设计定金(工程尾款中扣除),并向客户开具公司收据,严禁打白条,否则由设计师承担一切责任。

  (二)量房规范

  1、量房中要做到认真细致,要标注上下水管、暖气、电表合、卫生间和厨房设施位置、空间划分、房屋标高等及一切客户要求,向客户指明基底7情况,并向客户提供是否需要修补的参考意见。

  2、必要时,应采用数码相机将室内原空间状况记录下来。认真填写量房记录单,有约定按约定时间执行。

  (三)设计、绘图规范

  1、量房完,客户看完估算签委托设计协议后,按照公司设计规范制作效果图。

  2、在设计方案、报价使客户满意的前提下签订施工合同。

  3、正式开工前应做出全套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顶面图、剖面图、墙面展开图(家具立面图)。

  4、施工图纸原则上采用A4图幅,且必须有主管签字,施工交底完后有客户的签字方可施工。

  5、市场有特殊要求时,应同时执行所在市场规定。

  (四)报价规范

  公司实行分级、分室报价,即按主卧室、次卧室、儿童房、客厅、餐厅、书房、厨房、卫浴间、阳台等分房间、部位报价(不含水、电)。

  1、报价时,应严格按公司统一报价做工程项目报价,如有不清楚的项目应向公司技经部门及时咨询,不得擅自改动规定报价。

  2、报价时,严禁低点切入、漏项报价(误差不允许超过10%)。

  (五)签约规范

  设计师签定的合同、图纸、报价单,必须有设计部主管、审核、客户签字方能生效,设计师在签约后一日内将报价单及合同交到财务。合同由财务保管。

  设计师交公司存档的合同、图纸、报价单必须有客户、审核、设计师三方签字方能生效(设计师、客户、审核签字为亲笔签名)。

  (六)全程服务规范

  1、设计师实行全程服务,应在签约时明确制订开工、竣工时间表。

  2、设计师必须在签单后次日将工程全套图纸交给工程部。

  3、交底人员包括客户、设计师、监理和工长、工厂持术员及现场负责人。

  4、现场交底时,由设计师依照图纸向工程人员详细介绍设计理念、表达效果,工程人员向设计师提供签字认可后的交底单。

  5、设计人员、工程人员如有一方未按照流程操作,或者文件不齐,另一方可拒绝在交底单上签字,并上报公司,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负责。

  6、签约前,设计师应详细向客户解释合同。

  8、设计师应在工程开工至竣工期间内,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消除投诉。

篇5:建筑装饰公司设计部管理制度样本

  建筑装饰公司设计部管理制度样本

  第一章:部门设置

  一、公司设计部设置为经理一人,首席设计师、高级设计师、主任设计师、执单设计师、非执单设计师(见习设计师、各级绘图员)若干名,根据公司实际业务量给予配备。

  二、 根据公司设计师能力和实际业务情况,可设置设计总监、设计副总监,由总经理以任命。设计部人员行政隶属关系在公司,由公司负责招聘、业务培训、指导、管理,受总经理领导。

  三、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及实际情况,综合考核设计师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技能分别予以任命:

  1、设计总监、副总监、首席设计师的任免权限由总经理负责。

  2、高级主任设计师、高级专职绘图员的任免由设计总监负责。

  3、设计部经理、主任设计师、中级以下绘图员的任免由设计总监负责。

  4、执单设计师的任免由设计总监负责。

  第二章:招募及解聘

  1、设计部经理、设计师都有为公司招聘、推荐、代培人才的义务和责任。

  2、设计部经理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招聘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心。能够主动工作,对设计部的人员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对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和培训。设计师应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个人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责任感,有敬业心和主动工作的精神。

  3、设计师由设计部经理负责招聘,应聘设计师的人员由设计部经理进行面试,检查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留存、填写《应聘登记表》,对应聘人员进行基本技能测试,要求在十五分钟之内手绘现场的“一点透视图”,并如实填报意见。

  4、设计师离职,应提前15天向设计部经理提交书面申请,设计部经理批准后,应及时安排其他设计师与工作交接,辞职设计师须填写《员工辞退(职)登记表》,设计师经设计部经理签属意见后,以办理离职手续。员工辞退(职)登记表须注明离职设计师级别,执单以上设计师离职须经总经理批准。设计部经理离职,须提前30天向总经理提交书面申请,总经理须及时安排工作交接,待全部工作交接完毕没有遗留问题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设计总监,副总监离职须提前45天向总经理交书面申请,待工作交接完毕没有遗留问题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5、离职设计部人员如有在施工地的,须填写《设计师(监察员)转单交接表》,设计师离职需办理交接手续,由设计部经理作为监交人,设计部经理离职交接由公司总经理作为监交人。

  6、招聘面试设计师时,办公室主任必须向应聘设计师(无论是否录用)出示“[喜集行字009号(20**)设计师薪酬待遇规定(招聘培训纲要之一)”。

  第三章:岗位职责

  一、设计部经理

  1、隶属总经理。

  2、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行为规范,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自觉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严守公司机密。

  3、虚心学习,不断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爱护公司财产、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创造较好的工作业绩。

  4、全面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与市场部密切配合(重视准积单),合理分配本部门的各项工作,督促设计师的业务开展,带领设计师完成当期业务指标,亲自统计“客户登记表”。直接对准积单、积单、签单、飞单负有完全责任,对当月的产值负完全责任,承担部门工作失误、业绩不良的责任。

  5、熟悉公司长期用阶段的营销策略,并能够坚决贯彻到所属每一位员工,能够熟练运用营销手段,协助设计师接电、接访、追单,并有责任积极跟进。

  6、负责收集、反馈客户需求的相关信息,负责对客户投诉意见及合理要求,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并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领导汇报。

  7、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定部门工作计划,每旬上报业务统计表,每月上报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能够敏锐分析设计流程中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提高部门的管理水平。

  8、负责协调公司与客户之间、所在部门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部门人员工作安排、调配及调整,及时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保证业务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9、负责根据公司要求,按程序招收、培训设计师,严格依照管理条例引导和约束设计师,及时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训,提高设计师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设计师团队建设,对设计师拥有任免权,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人和事有教育和处罚权,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设计师及时辞退。

  10、负责协助设计师出方案、图纸、预算等并严格审核(签字确认),以提高签单质量,避免丢、漏、隐项。严格执行公司报价体系,不得擅自应允承诺客户超过公司规定的任何事项,否则将承担因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11、代表公司签署家装合同,签订的合同(包括报价)必须亲自审阅,图纸及报价单要亲笔签字,合同要亲自签署。

  12、负责公司规定及实际工作情况填报设计部产值、设计师产值、积单、考勤等各项报表,做到真实、准确、无误,核实设计师奖励的发放。

  13、负责检查工地并协助设计师处理客户投诉。

  14、管理借用的公司财物(包括电脑、书、展板、铜牌等)。

  15、对公司经营和设计部的工作有建议权。

  二、设计师

  1、隶属(直接上级):设计部经理、总经理。

  第一节 咨询规范

  1、 客户咨询时,应首先向客户介绍公司的市场地位,现阶段公司的活动内容,设计的风格种类等等。

  2、咨询时,设计师应全面了解客户待装房间的基本情况,确定装修级别、设计风格、主要材料等。

  3、做好客户登记并安排好量房时间。

  4、根据客户的消费取向,主动为其推荐相应价位。

  5、设计师应向客户准确解释公司不同,公司的优势,施工的质量保证等等。

  6、当客户要求做概算时应严格按报价单进行(报价单上没有的项目须经公司技经部门认可)。

  第二节 量房规范

  1、量房中要做到认真细致,要标注上下水管、暖气、卫生间和厨房设施的准确位置,向客户指明基底情况,并向客户提供是否需要修补的参考意见。

  2、认真填写量房记录单,正常情况下三日内出图及粗报价,有约定按约定时间执行。

  第三节 设计、绘图规范

  1、量房后三日内,按照公司设计规范制作平面图、吊顶图。

  2、在设计方案、报价使客户满意的前提下签订合同。

  3、正式开工前应做出全套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总吊顶图、剖面图、节点大样图、墙面展开图(家具立面图)。

  4、施工图纸原则上采用

A3 图幅,且必须有客户签字。

  5、市场有特殊要求时,应同时执行所在市场规定。

  第四节 报价规范

  1、报价时,应严格按公司统一报价做工程项目报价,如有不清楚的项目应向公司技经部门及时咨询,不得擅自改动规定报价。

  2、报价时,严禁低点切入、漏项报价(误差不允许超过10%)。

  3、严禁将不同级别的报价做在一个工程项目报价单中。

  第五节 签约规范

  设计师签定的合同、图纸、报价单,必须有设计师、审核、客户签字方能生效,没有客户签字的合同、图纸、报价单,公司行政主管有权不予盖章,领用已盖好章的合同由责任人承担。

  设计师在签约后一日内将报价单转至监察部(质量技经部人员不在时应放入工程合同管理箱内)。

  各分部签署文件明细:

  装修合同——三份:公司、市场、客户各一份。

  报价单——五份(复印四份):公司、设计师、客户、工长、巡检各一份(市场需要可增印一份)。

  全套图纸——四份(复印四份):公司、设计师、客户、工长各一份(市场需要可增印一份)。

  补充条款(与合同同时签)——三份:公司、客户各一份、市场一份。

  代购协议——二份(复印一份):公司、客户各一份。

  代购明细——四份(复印三份):公司、客户、财务部、工长各一份。

  设计师交公司存档的合同、图纸、报价单必须有客户、审核、设计师三方签字方能生效,否则缓发当月效益工资(设计师、客户、审核签字为亲笔签名)。

  第六节 全程服务规范

  1、设计师实行全程服务,应在签约时明确制订开工、竣工时间表。

  2、设计师必须在交底前天将工程全套图纸交给工长和相关部门。

  3、交底人员包括客户、设计师、巡检和工长及现场负责人。

  4、现场交底时,由设计师依照图纸向工程人员详细介绍设计理念、表达效果,工程人员向设计师提供签字认可后的交底单。

  5、设计人员、工程人员如有一方未按照流程操作,或者文件不齐,另一方可拒绝在交底单上签字,并上报公司,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负责。

  6、设计师应在工程中期验收前,约请客户至施工现场,共同进行中期设计验收。

  7、中期预决算后加项,设计师应向客户说明,需当时付95%的款。

  8、设计师应在工程开工至竣工期间内,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消除投诉。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