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儿童房设计七要素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提早让孩子独立,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此,一个舒适的、度身订做的儿童房,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儿童房的设计可以多姿多彩,但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共同参与规划:

由于每个小孩的个性、喜好有所不同,因此,对房间的摆设要求也会各有差异,父母亲不妨与孩子多聊聊,了解其喜好与需求,并让孩子共同参与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

二、充足的照明:

合适且充足的照明,能让房间温暖、有安全感,有助于消除孩童独处时的恐惧感。

三、柔软、自然的素材:

由于儿童的活动力强,所以在儿童房空间的选材上,宜以柔软、自然素材为佳,如地毯、原木、壁布或塑料等。这些耐用、容易修复、非高价的材料,可营造舒适的睡卧环境,也令家长没有安全上的忧虑。

四、明亮、活泼的色调:

孩童房的居室或家具色调,最好以明亮、轻松、愉悦为选择方向,色泽上不妨多点对比色。

五、可随时重新摆设:

设计巧妙的儿童房,应该考虑到孩子们可随时重新调整摆设,空间属性应是多功能且具多变性的。家具不妨选择易移动、组合性高的,方便他们随时重新调整空间,家具的颜色、图案或小摆设的变化,则有助于增加孩子想象的空间。

六、安全性:

安全性是孩童房设计时需考虑的重点之一。由于小朋友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容易发生意外,在设计时,需处处费心,如在窗户设护栏、家具时尽量避免棱角的出现,采用圆弧收边等。材料也应采用无毒的安全建材为佳。家具、建材应挑选耐用的、承受破坏力强的、使用率高的。

七、预留展示空间:

学龄前儿童喜欢在墙面随意涂鸦,可以在其活动区域,如壁面上挂一块白板或软木塞板,让孩子有一处可随性涂鸦、自由张贴的天地。这样不会破坏整体空间,又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的美术作品或手工作品,也可利用展示板或在空间的一隅加个层板架放设,既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也达到了趣味展示。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建筑节能设计先行

一谈到“节能建筑”,就好象与“高技术”、“高造价”紧密相连,让人感觉“高”不可攀。“这是一个误区。”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冼剑雄明确指出,在节能建筑设计上不可一味倡导能源单一的高技术,必须注重地域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从设计便开始入手做好建筑节能。

“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应该提倡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能技术推广,即以建筑节能设计为主要手段,而非盲目花费很大的成本、人力和物力,运用欧洲的高科技、新型材料”。同时,冼剑雄也表示,合理的节能投资回报期也是值得关注的,高投入的节能措施不是没有效,但假如节能设备的回报期和建筑物的使用期限相同,会对发展商的开发造成透支,起不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冼剑雄以广东为例,阐述了如何从设计入手开始节能。他指出,广东地处南方,以炎热潮湿气候为主,气温常年保持在20到30摄氏度。“因此广东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不应像北方一样,只强调保温,同时应该强调遮阳和对流”。

南方建筑在平面布置上应尽可能地以南北朝向为主,形成内部的对流,并且可以做一些内置的花园设计,这样可以提供很多侧面的采光,使真正的外墙和外窗的面积减少,形成很好的通风对流。南向的进深则可以加大,而北向进深要减少,因为相同的季节,北方的朝向和采光普遍要差一些。

而对一些高层的建筑设计,冼剑雄认为,甚至可以将内部的院落分开,分解成两部分,这样即使是一层六个单位,也会有好的对流和采光。在外边缘可以采用侧开的阳台,中间设置一个花园,这样可以使内部的住户有很好的通风,大大改善空间的采光。如果通风采光设计良好的话,在春秋两季这段时间中,就不需要人工的通风和照明,从而达到减少开空调,降低电能的消耗的效果。“因此在建筑中要尽量地利用自然风,尤其是南方地区特有的‘穿堂风’”。

在立面设计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朝向区别设计,因为不同的朝向下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南向设置水平板用来遮阳;而北向采用遮阳设施是浪费人力物力,相反是应该减少它的进深,增加更多的采光面;至于东西向,应该采用侧向垂直板遮阳,这样可以尽量少开窗户,从而降低能耗。冼剑雄说,“采光和保温其实是矛盾的,如果为了保温,把窗户变得很小,然后再用灯具照明,同样也是一种耗能。”

剖面设计,则应该注重竖向空间的对流。“其实建筑不是封闭的实体,应该理解成一个生态的有机体。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他也是有呼吸的。”例如,一个综合住宅的空中花园,在设计时就要注重不同层次的对流,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空气对流的作用。侧向的空中花园,可以减少南向采光,并且适当地进行遮阳。同时,空中花园里面侧向的开窗面积可以增加,南向要减少。这样的话,可以节省公共空间的照明和通风方面的能耗。

屋顶节能方面,采用隔栅来遮阳,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设施,并且还可以采用屋顶绿化来起到隔热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尤其在大城市,建筑物都以高层和超高层为主。高层屋顶的气流和地面五六米的气流差距是很大的,高层建筑屋顶的风力利用有很大的空间。“例如,可以建立小型的发电站,来补充供应公共空间的照明,也节约了电力能源”,冼剑雄说道。

篇3:住宅规划设计三个创新实例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楼市整体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注重住宅产品本身的品质,同时关注小区规划、园林建设等地产产品的整体。房地产市场产品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从室内外空间到园林景观再到小区规划,同一设计理念的不同创新、在不同档次项目上运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给人们的生活空间带来无数的变化和情趣。

1、 整体规划:小户型大社区 小户型的大社区是对于原本“小户型就要舍弃社区和绿化”的一个颠覆。一直以来小户型占据了城市中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地段,因此总是寸土寸金。在以往的思维惯势当中,小户型就是单栋或者多栋联体的高密度社区,城市的建筑外观以及道路的车水马龙就是它们惟一的景观。而随着繁华闹市的高层住宅不断出现,小户型因为闹市区土地不断减少而向次繁华地方发展。在这种小户型外移的过程中,大社区就成为小户型突出的一个亮点。当多数的小户型还在容积率上玩数字游戏吸引客户的时候,大社区则受到众多年轻人的青睐。

2、 园林景观:首创湿地园林 近几年时间,全国地产界真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澳洲风情,地中海风情,法国风情,意大利风情,各种风情已经是遍地开花,也是目前深圳楼盘园林用得比较多的园林风情,创新之处见少。而今年流行的湿地园林可能是深圳创新园林的首创。湿地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湿地园林概念就来自天然湿地,可以说是一个通过人工修建起来,但不加太多后期修饰的湿地园林。这类园林最真实的还原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也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空气、环境系统。同时湿地园林是因地制宜,不改变原有的山丘坡地、山塘小溪,人们看不到破坏的痕迹,生态在这里被放在第一位,将人工环境纳入到整体的自然环境中加以考虑,从而创造出令人惊喜的、舒适亲切的自然生活环境。虽说其湿地园林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人工的痕迹很少,还是“因地制宜”的建设,因此生态、以及景观都将不逊色于自然湿地,并且将湿地应用在园林上是很人性化的创新,真正将自然与生活相结合,是产品人性化创新的一大亮点。

3、户型设计:大量赠送面积 无论是大户型还是小户型,利用规则做出不计入或少计入销售面积的露台、凸窗、夹层的建筑元素,并通过创新使这些建筑元素更加适合居住使用,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结合项目来说,有以下几点:

亮点一:凸窗

关于凸窗的创新运用有两种。

一是落地凸窗,其实就是在建设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将一部分面积赠送给客户。

二是可拆卸凸窗,这些“可拆卸凸窗”在交楼时是真正的凸窗,业主在装修时,可以自行将该凸窗打掉。

亮点二:大露台

大露台毫无疑问是今年深圳最出风头的户型创新之一。露台本身其实就是阳台的升级版本。普通的生活阳台或者景观阳台的层高在2.8米以上,5.8米以下,而露台的层高则在5.8米以上。大露台与小阳台的区别就在于大露台的面积可以不用计入销售面积。

亮点三:廊院、院馆

按照创造者天悦龙庭自己的解释,其所谓的空中廊院,是指在单元户内,除设置常规的居住功能的厅房厨卫等居住必备空间外,还设置多种类型的庭院;即在一个单元内可以享受多种类型的院落空间,如入户花园、景观内庭、观星露台,以及窗外花廊等,并通过连廊让居住单元与多种享受型庭院进行组合,形成廊院。

从形式上看,“空中廊院”是将户型中的多个房间通过阳台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户外空间。中信红树湾的空中院馆,金地香蜜山的“内院露台”是与天悦龙庭的“廊院”类似的概念。

亮点四:半地下室

因住宅建筑正负零之下不计入面积,采取这一方法,最大范围赠送空间,万科城的TOWNHOUSE当属典型。

亮点五:送衣柜面积

将衣柜位置底部砌筑450毫米高的台面,将衣柜位置凹进去,做成凸窗形式,入伙后可以将台面打掉,即成为真正的落地衣柜位置。

篇4: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设计风格

冉·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冉·库哈斯的许多研究,包括建筑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说他是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他之所以引起许多青年学生或建筑师莫名的崇拜,无疑与他旗帜鲜明地维护现代主义精神,具有无限创造激情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癫疯的纽约--曼哈斯的宣言》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The 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斯芬克斯旅店(Hotel Sphin*)、福利宫殿大厦(Welfare Palace Hotel)、游泳池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Pool)。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表现)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on)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冉·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冉·库哈斯作业名尚未有一件建筑作品的梦想建筑师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传统理念,如果说二十年代的前辈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所写的《走向新建筑》是本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那么《癫疯的纽约》则是本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与都市宣言,带来的是与前者同样的社会震撼力。

《癫疯的纽约》之后,库哈斯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在外表上,库哈斯试图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感觉,并没有对内部发生的一切有任何的暗示;而实际上,他却对其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给你一切的可能性,调动你的激情,幻想"虚无"。他要创造一种让你有无限欲望,要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正如勒·柯布西埃、马塞尔·杜尚曾经给后人设下的无数令人迷幻的陷井一样,库哈斯这位天才建筑师也给我们这代人设下了迷人的圈套:

1. Villa Dall'Ava住宅(巴黎,1991完成)

毫无疑问,冉·库哈斯对希望生活在这座玻璃盒子里面的主人们产生了好奇心。而所有的以上片段只是这种好奇心贯穿于整个漫长的建筑构造过程中的一种故事性的积累。

2. Grand Palais, Lille(法国,1996年第一阶段完成)

无修饰的木夹板、镀锌铁皮、未作表面处理的混凝土、裸露的荧光管,这一切均无娇造作之感。库哈斯在自己的建筑作品里对于细节大样或多或少显得轻松自如,并愿意去使用这些很便宜的材料,只是"淡淡"地流露出对建筑的关注,库哈斯自认是一个没有风格的建筑师,不像当今红透半天Richard Meier或Frank Gehry。他认为没有风格并不是件坏事。他对形体"视而不见",只对"形体"内的拥挤现象有兴趣。

3. Parcde Lillette (巴黎,1982竞赛方案)

这是冉·库哈斯"没有物质的拥挤"论点的代表作。在这里他只是简单地复制一个"自然",用最少的,没有特色的建筑语言(或设备、或具体形式)加上不确定的计划去创造一片"布满社会工具的密集森林去横跨这块地形"。 1996年,冉·库哈斯更把这种低调处理建筑都市的风格与个性的观点,推向一个登峰造极的层次,这一年他提出了"普通城市"的观点。他认为个性的坚持给当代的城市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束缚,与当今消费社会所制造的东西毫无关联。这也是大量"普通城市"存在的思想根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存在便是合理"。

 

;这种近似颓废荒诞的观点,却掩饰不住他性格中严肃的一面。从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他在哈佛的研究课题转向全球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把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作为他的研究场所,采访了当地的规划师、建筑师、官员、教授、学者和学生,并重新把"新的都市条件"整理编成《珠江三角洲》的小册子展示于当年德国卡塞尔艺术文献展。

正如他的前辈建筑大师,多才多艺的勒·柯布西埃,所有影响当今建筑/都市发展的主题--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变迁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的动态影响,才是真正令他感到兴奋的事情。

与前半个世纪提倡"国际风格"、"方盒子",把自己的一套主观臆想无情的渗透到全世界的勒·柯布西埃不同,库哈斯认为虽然每一个建筑师都有机会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作品,但更应把自己的兴趣与每个国家的文化相互渗透,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库哈斯自己便是这样的建筑师,人住在伦敦,事务所在鹿特丹,教书哈佛,而作品则散落在世界各地。

虽然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当今建筑最重要的特色,毕竟像勒·柯布西埃大师们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提倡没有主流,没有个性的时代,冉·库哈斯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多元、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性才是建筑在每一个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建筑得以不被历史淘汰的根本所在。他本人一开始便是这种浪漫的实有主义者,更是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和时代观念的创造者。

(作者: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南沙处建筑师)

篇5:当代建筑设计几种倾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大量建设,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尽的设计机会。gg开放以来,虽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形成了设计流派,但近20年的建筑实践,建筑设计思想的倾向性是明显的,现简述如下:

1、"民族形式"的设计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历史上传统复兴思想的延续,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庞大等等因素,"民族形式"的设计显现出不适应性。
2、当gg开放,打开国门,"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遍地生要,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这一实用经济的设计思想仍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量建筑设计的基础。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出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指运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签,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付现代建筑的面目,这一设计倾向的出现其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甚至建造手段设计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建筑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失去地方性。
6、智能化设计已有萌芽,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

人到暮年容易回首往事,社会发展到了世纪末,必然产生怀旧思潮。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历史传统情有独衷。历史何其相似,19世纪末西方折衷主义思潮是对过去的怀恋,随着工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新建筑运动,现代建筑彻底否定了折衷主义的设计。同样,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高科技成果不断出现,社会必然进入全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将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宰,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彻底改变,公务员及企业职员只需在家办公,研究人员及学生也只要在家查阅图书资料和上课,家庭式独立地居住将多功能化……新的生活方式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方式和设计,因而建筑的革命势在必行,势不可挡。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20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设计思想向宏观及微观延伸,建筑师不仅更多地重视建筑的社会影响,建筑对生态的保护以及建筑对人类生存的制约,而且更多地注重与人尺度相关的园林及室内环境的设计;建筑形式走向怪诞及平庸两个极端,形式的平庸是因为人们更多地重视建筑的软体和空间,形式可能像微机壳一样简单,形式的怪诞是因为建筑艺术为寻求存在的理由而故意创造神秘性,试图通过怪异的造型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注目。

因而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的必然,但经过一段实践,像20世纪现代建筑一样,产生种种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实质性的接触减少,建筑师又将致力于给人们提供会面场所的建筑努力,由此又将形成智能化设计之后的建筑设计思潮。

历史似乎在重复,但内容和本质发生了变化。20世纪是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时代,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21世纪是将人们尽情享受信息革命成果的时代,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