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联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施工监测措施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联合工房建筑高大支模施工监测措施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高大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支架监测项目:立杆垂直变形、支架整体水平位移、支架沉降(本工程支架支撑在楼板上,不设此项)。监测点布设见平面图示。

  (5)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大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

  表三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大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序号项目搭设允许偏差变形预警值检查工具

  1立杆钢管弯曲3m<L≤4m 4m<L≤6.5m≤12mm ≤20mm//

  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mm//

  3立杆垂直度全高绝对偏差≤50mm10mm经纬仪及钢板尺

  4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相对值≤H/60010mm吊线和卷尺

  5支架沉降观测<10mm8mm水准仪

  6支架水平位移/10mm经纬仪及钢板尺

  (6)当监测数据超过上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模板工程施工监测措施

  模板工程施工监测措施

  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

  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4、仪器设备配置

  名称规格数量精度

  电子经纬仪DT202C1

  精密水准仪1±2"

  全站仪一台Rxt-2321±2" ,最大允许误差±20"

  自动安平水准仪2千米往返±3mm

  红外线水准仪1

  激光垂直仪DZJ22h/40000

  对讲机3

  检测板手1

  5、监测说明

  (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3)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1)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篇3:大厦基坑支护施工监测应急措施

  大厦基坑支护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底板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一)监测内容

  土钉围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1)围护体的位移及沉降;

  (2)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3)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4)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二)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2)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30m。

  (3)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监测点的设置详见附图。

  (三)监测次数及方法

  (1)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一次为宜,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2)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3)位移观测用Et-02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

  (四)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

  (五)报警值

  根据设计规定,报警值如下:

  (1)1-1剖面坡顶水平累计位移40mm,连续3日位移速率大于3mm/d,并且有发展趋势。

  (2)其余剖面坡顶水平位移累计60mm,连续3日位移速率3mm/d,并且有发展趋势。

  (3)地面沉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

  当位移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或建筑物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流砂、涌土、隆起、陷落等)时,应立即报警,确定可能采用的应急措施,排除险情。

  (六)应急措施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土钉墙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墙体水平位移,土钉墙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3)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4)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5)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1)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1)坑外卸荷,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2)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3)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

  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4)必要时可采取增加或加长水平土钉的措施,可酌情在松动的围护体内设置竖向土钉(注浆)。

  (2)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1)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2)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

  (3)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

  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1)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2)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4)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1)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2)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七)深层监测

  1.监测方案依据及内容

  (1)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之总平面布置图;

  2)业主提供之综合地下管线图;

  3)业主提供的基坑围护方案及相关图纸;

  4)有关相类似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实例。

  (2)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和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础施工安全。综合业主提供的资料,基坑围护方案中对施工监测的要求及本工程特点,考虑本监测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的监测内容:

  1)周围地下管线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3)深层土体位移(测斜)监测;

  4)围护墙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2.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1)地下管线监测点

  模拟点埋设方法为:在地下管线相应上方开挖约30cm深洞,将顶面刻划"+"的钢筋埋入其中,并用混凝土将其固定;间接点法埋设即直接将顶面刻划"+"的道钉打入地下管线对应上方路面。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宜做到闭合或附合,并符合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位移测量采用小角度法。

  (2)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埋设:建筑物监测点直接用冲击钻在外侧墙体上打洞,并将道钉打入或用

  "L"形钢筋用水泥砂浆固定。测量方法:同地下管线监测。

  (3)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

  埋设:采用钻孔埋设。将面包裹工业滤网的PVC水位管放入钻孔内用中砂回填至密实,再用混凝土封口,以免地表水渗入影响观测,水位孔深度均为10.

0m。测量方法:直接量取监测孔内地下水位距水位管口的距离。

  (4)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埋设:采用钻孔埋设。在埋设点上用钻机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逐段安放测斜管,顶底封闭,接头处用自攻螺钉拧紧,并用胶布密封。安放完毕后用膨润土及黄砂回填,直至钻也隙密实为止,并用混凝土封口,孔深根据基坑深度确定。测斜管内的十字导槽必须有一组垂直于基坑边线。

  测试方法:先以测斜孔底为起测基准,以0.5m点距由下向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处理时均用经纬仪测得的测斜管口的位移值进行测斜成果的修正,经计算处理产生测斜曲线及数据报表。

  3.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报警值

  (1)技术措施

  1)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检定。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2)水准测量宜采用闭合或附合路线观测方法。

  3)尽量做到测量定人,定仪器;观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测量数据有疑问时,因做至反复观测寻找问题原因。

  4)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或到达报警值时,应及时发出预警报告或报警,并提请业主及有关单位注意。

  (2)报警值1)地下管线监测报警值由专业管线公司给定,具体报警值为累计变量≥±10mm,日变量≥±3mm。

  2)其他有关监测内容报警值敬请设计单位确定,一经确定,我司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4.施工及组织

  (1)监测频率基坑开挖至底板完成其间,地下管线变形监测2次/d、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1-2次/d、深层土体位移监测1~2次/d、围护墙顶面变形监测1-2次/d。

  地下室结构至±0.00其间,地下管线变形监测1次/3d、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1次/3d、深层土体位移监测1次/3d、围护墙顶面变形监测1次/3d。

  (2)提交的测试成果

  建立监测成果及时汇报制度。正常情况下当天的监测成果第二天呈报业主和有关部门,叙述监测点(孔)当次及累计的成果动态及有关注意问题。如遇报警情况,先当场口头通知同时4h内提交正式报警资料。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