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碳纤维加固工程 2. 建设单位:*** 3. 施工单位:**** 4. 工程加固说明:本工程采用UT70—30 东丽碳素纤维布,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

  二、施工方案

  1.胶粘剂的配置 :

  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2)、 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

  3)、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

  2.基底处理

  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

  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

  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³ 10mm)。

  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EC高强度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

  3. 涂底胶

  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用整平胶料找平

  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5、粘贴碳纤维布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

  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

  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4.4、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1:2水泥砂浆(掺5%107胶,为保持新旧砼接缝处结合好,掺用UEA膨胀剂)即可,地面面层用铁抹压光恢复。

  6、质量保证措施:

  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

  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碳纤维片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

  目前,国产碳纤维片与进口碳纤维片之间从质量、性能及生产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的作用;若才只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材料的匀质性问题,是目前国产碳纤维片提高质量所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的。其作用是使纤维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多、浸渍过厚,却无益于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是靠上www.pmceo.com涂及下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复渗透来完成的。如果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过多,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比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国产材料在控制低预浸树脂含量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碳纤维的段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μm,极易出现段丝。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纤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国产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国产原丝的杂质多,是导致碳纤维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碳纤维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 (引自[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20**年第2期) (单位:10-6)生产厂 Na K Ca Mg Fe 小 计 日本T300 10-15 1-15 10 2 1-5 24-27 日本T700 7.4 1.0 24.6 3.8 23.5 60.3 日本T800 10.1 3.5 18.5 3.4 35.5 国内甲厂 14 26 24 11 53 128 国内乙厂 95 22 105 17 101 340 (注:T300为文献值,其它为实测值)为确保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本公司使用的碳纤维片是性能质量优异的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

  7、安全施工及场容:

  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

  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

  4)、配置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

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

  8、工程验收:

  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

  2)、 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施工结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用小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以回声来判断粘结效果,如出录,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

  3)出现空鼓等粘贴不密实现象,应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0%,则判定为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仙村涌堤围加固工程施工方法

  仙村涌堤围加固工程施工方法

  A13#桩基施工完后,即可进行堤围加固施工。其施工顺序为:抛填片石施工-→浆砌片石护岸-→护岸填土-→6%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水泥砼面层施工

  1、抛填片石施工

  仙村涌左右岸迎水面水位以下要抛石防护,共要抛30号片石19356m3。由于抛石的位置离岸不远,最远处只有25米,对于仙村涌西岸堤围,拟用汽车运输片石至堤边,然后用人工配合钩机将片石修整成形,对于仙村涌东岸堤围,拟用船运片石至堤边,然后用人工配合钩机将片石修整成形。

  2、浆砌片石护岸

  水位以上用浆砌片石修建护岸,护岸约6692m2。

  护岸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及所有实验数据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放样-→坡面整修-→开挖基础-→基底整修及检测-→测量标高-→砌筑-→勾缝及填塞沉降缝-→回填-→验收。

  在护坡浆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凡坡脚与砌石基础相接时,应将相接的基面打毛并坐以砂浆。

  (2)砌体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大平整的石块并略加修整。

  (3)在土基上浆砌片石护坡和锥坡时,第一层石块可不坐浆,从第二层起均须坐浆。

  (4)浆砌片石时,不可大批平铺,石块应彼此交错搭接砌筑,石块嵌缝紧密,砂浆饱满。

  (5)施工时须设坡度架和挂线,从下往上在坡面上边铺砂砾垫层边砌筑,边坡较高时应搭设脚手架施工并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3、护岸填土

  堤岸背水面、堤顶须换填土:填土前若发现有淤泥及腐植物的杂填土和耕土,须换掉,换填透水性较好的砂土,分层压实,分层厚30厘米,路槽底0~80cm范围的密实度要求大于95%。路槽底80cm以下密实度要求大于93%。

  4、6%水泥石屑稳定层

  堤顶共有路面2675㎡。填土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稳定层的施工。

  水泥碎石稳定层施工前须对相关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碎石颗料粒径最大不超过31.5mm,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组成,并为较平顺的曲线,其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物,若集料中0.5mm以下的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混合料中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的(宜在6小时以上),标号较低的水泥。混合料组成设计前应进行水泥的标号和初凝时间的测定。

  在水泥碎石基层施工中所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水泥碎石混合料拌和机、自卸汽车、平地机、压路机。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厂拌法、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铲车配合平地机进行摊铺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为:稳定层下承层验收合格-→下承层辗压-→测量放样-→厂拌水泥碎石混合料-→自卸汽车运到施工场地-→平地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养护及验收。

  施工程序与施工要求:

  1)在拌和过程中,根据计算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每个工作段和每个工作班都应检查各种材料的用量(水泥剂量、含水量等)。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2)确定合适的流水作业段,一般以100米一段为宜,摊铺时在纵向要求敷设标高控制桩,以10米为一断面。

  3)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头两遍可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且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通过适宜的碾压遍数,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档(1.5~1.7km/h)为宜,复压和终压用2档(2.0~2.5km/h)。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的快,则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如有松散、起皮、蜂窝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使其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4)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或喷洒沥青乳液及稀释沥青透层进行养生。养生期内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5、路面水泥砼面层施工方法

  稳定层密实度要求95%以上,七天抗压强度R7=3MPa,才可做水泥砼面层。面层砼为30号砼,20cm厚。

  水泥混凝土所选用材料中,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细集料细度模数宜在2.5以上,粗细集料级配和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技术规范要求。

  在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中所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混凝土拌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摊铺机、插入式(平板式)振捣器、锯缝机、滚槽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在现场集中布置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运到摊铺现场,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插入式(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侧模板采用定做的定型钢模板。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下承基层验收-→测量放样并设控制桩-→钢模板安装并验收-→厂拌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到施工现场-→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插入式震捣器震实-→平板式震捣器震平-→D100mm滚筒起浆并进一步整平-→人工铝合金刮尺精平混凝土面-→滚槽、锯缝-→养护。

  混凝土面层施工程序与施工要求:

  1)在施工前应把详细施工方案、组织计划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段施工,并在试验路段施工时收集相关的试验和施工控制数据。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在少雨季节施工,并做好防雨棚等防雨措施。

  3)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路面的纵坡、横坡和表面平整度,适时抹面及做防滑构造,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质量要求。

  4)摊铺好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农用薄膜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

  5)混凝土强度在没达到规定要求之前严禁任何机械在其上通过,以防混凝土开裂破坏。

  6)每一施工段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平整度等质量自检,及时反馈提高质量水平。

篇3:桥梁建设加固方法

  桥梁建设加固的方法

  一:体外预应力加固:

  加固措施:通过体外预应力索施加反向荷载的方法对该桥进行加固,此外考虑箱梁两侧腹板出现大量的斜剪裂缝,为了约束斜裂缝进一步发展,加强对腹板混凝土的约束,增强腹板抗剪承载能力和刚度,采用腹板内侧粘贴钢板。预应力施工工艺1.锚固端部横梁与跨中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的施工2.钢绞线下料与穿束3.钢绞线张拉4预紧5.高应力张拉6.压浆

  缺点:

  1.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长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后加预应力对原预应力的影响,很难确定。

  2.施加预应力索加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合理的加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后加固的预应力钢筋对已经存在的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3.体外预应力钢筋松弛、断筋等失效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二.体外预应力的加固另外的加强措施

  1弯曲加强

  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预应力筋布置应符合优化布置原则,即加固筋外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结构时,体外预应力筋多采用折线形连续筋,以充分发挥加固筋的抗拉强度.体外筋的灵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补强加固不同受力情况的简支梁和连续梁.若连续梁中仅有个别跨需要加固,则可采取在这些跨上单独布置预应力筋进行局部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差,则可用各跨布置给予整体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弱,但个别跨更弱,则可采取通长布置与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加固.

  2剪切加强

  梁的剪切强度可通过外部加设扁钢!钢板和钢箍等方法来提高.扁钢通常箍在构件上用后张法拉紧并已开发了一种后张不锈钢钢箍的方法.后张法能使新材料平分恒载及活载,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新增材料.提高剪切强度的另外一种方法为采用后张的附加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加在垂直和倾斜方向上,而且既可安装在梁腹板内,又可安装在箱内.施加预应力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结构某些部分出现超限应力.若构件中存在裂缝,一个好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加预应力之前,先在裂纹上注射环氧树脂.

  三.粘贴碳纤维法与钢板粘贴加强法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均是将其增强材料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形成整体,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达到补强的目的

  粘贴碳纤维法

  碳纤维加固桥梁构件的部位:用粘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有序地缠绕粘贴于构件表面,实现对构件变形的约束并因此提高构件的极限强度和承载能力。在桥梁加固运用中,可粘贴在混凝土梁的顶面或底板上,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截面强度和刚度:也可粘贴在梁的腹板上,以提高其抗剪强度

  具体的施工工艺:

  1.处理结构混凝土表面,涂敷基底树脂并整平

  2.涂刮整平胶并对其表面作砂光处理

  3.滚刷粘结剂粘结碳纤维

  4.对已贴的碳纤维作压面处理

  5.表面整饰(如抹砂浆等)

  粘贴钢板(碳纤维)法:(1)对结构抗弯和抗剪加固效果明显,但对结构静刚度影响不大(静刚度包括等直杆件扭转刚度、受弯梁的弯曲强度、薄板受弯曲载荷作用、薄壳变形计算)。(2)在借用桥面铺装层参与受力时,新老混凝土的可靠连接,始终存在问题如粘结剂的老化问题

  此外粘贴钢板法存在以下自己特殊的缺点:(1),钢板面积大,刚度大,适型性差,很难与原结构紧密粘接,此外,自重很大,加上锈迹等原因,底、侧粘贴很易脱落(钢板易受腐蚀或脱落)(2)对于大跨度梁来说,钢板的重量可能太重

  粘贴碳纤维法存在以下自己特殊的缺点(1碳纤维的抗剪强度低,延展性又不好,所以,其受力的不均匀性必须充分注意(2)碳纤维用于桥梁加固,其老化问题不容忽视。

  四.体系转换法: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以减少梁内应力,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这是一种‘变被动加固为主动加固’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对原结构的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对其承载潜能进行正确评价,用周密、细致、可靠的汁算分析确定体系转换的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以达到加固修复病桥的目的。一般可通过简支梁下增一设支架或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加以连接,使结构由简支变为连续等。

  施工工艺:(1)揭开桥面铺装层.将梁顶保护层凿除.使主筋外露.沿梁顶增设纵向受力主筋,数量根据计算决定。

  (2)浇注端头混凝土

  (3)拆除或改变原有支座

  (4)重新做好桥面铺装

  该加固方法主要对于大、中简支梁桥的加固,将多跨简支梁的梁端连接起来,变为多跨连续梁,,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但不适合连续刚构桥的后期加固

  五.桥面系减载。对大跨度连续刚构而言,恒载在总重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减小桥跨内桥面的恒载重量诸如变碱桥面铺装为沥青碱桥面铺装、变碱栏杆系为钢质栏杆系、减薄人行道铺装厚度等能有效地减小跨中的下挠量。

  六.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该方法虽然能提高结构承载力,但也会因而加大结构自重。自重加大产生的内力增量会消抵部分或全部结构承载能力的提高。且新增结构面积或体外施加的预应力与原结构体的界面能否良好结合

  此外(1)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2)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使其减小受力;(3)以新的结构代替旧的应力不够的结构这三种方法均不能用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

  总结:增大截面、粘贴钢板(碳纤维)、体外预应力等加固方法都属于二次超静定受力结构。加固前原结构已经承受荷载(即第一次受力),特别是当承载能力不足时,加固前原结构的截面应力、应变水平一般都很高。新加固部分加固后并不立即承受荷载,而是在新荷载(即二次加载)下才开始受力。从而导致整个加固结构在其后的第二次受力过程中新加部分的应力、应变始终滞后于原结构的累计应力、应变,这决定了此时混凝土结构加固计算分析不能够完全按普通结构概念进行。加固结构的承载力与新旧两部分的应力差值或应变差值直接相关,与原结构的极限变形值有关,与两部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有关。

篇4:钢管加固搭设拆除措施

  钢管加固搭设及拆除措施

  1、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小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

  2、构造要求

  1)脚手架构架

  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材料堆放区现浇板底的立杆纵横向间距为600×600,梁底的立杆间距为300×300;施工道路的现浇梁、板底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600×600;水平杆步距均为不大于1500,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

  2)纵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浑身是胆间断;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材料堆放场地及施工通道的顶撑加固的架体纵向剪刀撑跨越立杆5~7根,应连续设置;横向每隔6~10m设置一道剪力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不大于9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严禁将外径A 48与A 51的钢管混合使用。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A48或A51)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脚手架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拆除程序事先报项目部安全主管审查通过。

  3)作业主管负责人出据作业安全交底,详细将拆除顺序、临时拉结加固措施等交代给每名作业工人。

  4)架体必须由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架体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过两步。

  6)拆除中注意事项:

  ①拆除的物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②拆除的物件应随拆随运,避免堆至楼面,造成吊运困难。

  ③拆除的物件及时清理、分类集中堆放。

篇5:钢管加固支撑检查事项

  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事项

  1、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进行检查:

  1)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施加荷载前;

  3)达到设计高度后;

  4)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2、进行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的相关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专项方案)及变更文件;

  3)技术交底文件。

  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超载。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