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活动方案 导航

二小预防学生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5-22

  义仰二小预防学生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z

  副组长:zz等

  成员:z和各班班主任及生活老师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和午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早晨和中午的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教师上报到学校办公室;

  2.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小学预防手足口病方案

一、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手足口病在局部地区流行,省、市、区和镇各级领导班子对预防手足口病极为重视。为此我校也专门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小组:

  组长:王春喜

  组员:罗建青张慧马灵君常立刚王金红程海

  疫情上报人:王金红

二、预防手足口病措施

  全体教职员工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具体措施有:

  1、学校通过校讯通、宣传条幅、展板等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务必使全体教职员工、同学和家长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充沛认识其危害性。

  2、班主任老师通过班会、队会、*等多种途径,宣传和讲解有关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同学的自我维护意识。

  3、后勤处切实做好全面消毒工作。每天下午5:00,由赵水成负责组织后勤人员并请工作人员协商在校内开展一次集中全面消毒活动。

  4、各班做好晨检、晨报工作,若发现有疑似症状(发热、呕吐、手足出现水泡、口腔溃疡等)必需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至疫情上报人。

  5、每周开展一次大清洁,每天做好保洁工作,每天教室要开窗通风,开窗要求对流,每天早晚进行检查。

  6、各班在近期开一次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重点教育同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7、此项工作要防患于未然,内紧外松。既要做好预防工作,也要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8、平安重于泰山。以上措施必需严格执行,使之成为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实施。

篇3:北京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北京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一、背景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北京市20**年开始对手足口病进行网络直报,20**年制定了《北京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开始对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监测。20**年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下发了《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手册》,为我市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奠定了基础。20**年安徽省阜阳市发生肠道病毒EV71感染,卫生部发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年版)》,并于20**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为了科学、规范、依法、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防制工作,在原工作方案和工作手册的基础上,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年版)》,特修订完善本工作方案。

  二、目的

  及时掌握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动态,规范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健康教育和疫情处理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最大限度降低手足口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危害。

  三、病例定义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四、疫情报告

  (一)自20**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暴发疫情标准: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以上患病,并有手足口病相关症状。出现暴发疫情时,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疫情处理工作,并于2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三)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

  七、病原学监测和检测

  (一)病原学检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手足口病网络实验室(东城、丰台和崇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暴发疫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各区县发生暴发疫情时,按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送相应实验室检测。如有重症病例,应由医疗机构专家会诊后,采样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

  (二)病原学监测: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北京市儿童医院设立散发病例的病原学监测,首都儿科研究所对其门诊病例采样,开展实验室检测。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儿童医院对门诊病例进行采样,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八、疫情处理

  (一)职责

  幼托机构或学校:疫情报告人和第一责任人应在地段保健科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及时采取措施,并协助地段保健科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调查和处理。

  地段保健科:协助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暴发疫情调查和控制。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理,书写疫情初步调查报告、进展报告和结案报告,及时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学校疫情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地段保健科、幼托机构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暴发疫情手足口病例样品采集工作。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疫情小分队,负责辖区内疫情处理工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记录汇总全市多、暴发疫情发生、处理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各区县报告或发布手足口病防制信息;协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手足口病例样品检测工作。按照卫生部要求,每周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疫情小分队,负责指导或协助各区县疫情处理工作。

  (二)暴发疫情预防控制措施

  1.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暴发疫情均需对每个病例进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每个病例接触史、临床表现等特征,并深入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特点;另外,对于暴发疫情,应尽早采集每一个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掌握病原体分布和变异情况。

  2.传染源的管理:医疗机构要积极救治病人,特别是有并发症的危重病例,严格病例隔离制度,患者或患儿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幼托儿童、学校学生复课需有地段保健科复课证明;流行期间要加强晨、午检制度,尤其注意观察儿童体温、口腔、手、足等的疱疹和溃疡发生情况,以便及早发现患儿,及早隔离;流行期间,接诊手足口病患者的医院需实现预诊、分诊,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要候诊分开、就诊分开,医疗用具、检诊器械分开,减少交叉感染。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专病诊室。学校、幼托机构达到暴发标准时,应建议相应班级停课。

  3.划定疫点、疫区,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对患者有可能污染到的餐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特别是患儿家长对疾病的了解和相关的预防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九、培训

  按照属地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市卫生局组织对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

  市卫生局与市教委联合组织对全市幼儿园园长和保健教师进行培训,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小学负责人和校医的培训。

  十、健康宣教

  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纸、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持久、深入、广泛地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健康宣教的重点内容包括: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