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物业法规 导航

乐山市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2014年)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06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20**)

  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乐山高新区管委会、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健全我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少数身份不明或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53号)以及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人社〔20**〕1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渠道筹资建立专门基金,对在乐山市境内发生的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其在医疗机构接受紧急救治后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予以补助的制度。

  20**年,全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全面启动;20**年,全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稳定运行,特殊困难的急重伤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全市疾病应急救助工作规范有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急救急为主。疾病应急救助解决符合规定的疾病患者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对救助对象急救治疗发生的救治费用,应先按程序通过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其他渠道予以支付。

  --合理确定救助水平。疾病应急救助专项基金应坚持多渠道筹集,量入为出,包干使用的原则,当年如有结余,滚动第二年使用。结合筹集资金规模和实际发生的应急医疗救助费用补助需求,合理确定救助比例,确保基金平稳运行。

  --责任共担协同推进。建立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既要注重政府财政投入引导,又要注重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既要满足需紧急救治患者的医疗需求,又要解除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建立并不断强化责任共担与多方联动的运行机制。

  三、基金筹资机制

  (一)基金设立。全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设立在市级。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向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

  (二)资金筹集。每年根据当地人口规模、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治发生情况等因素,确定当年基金筹资规模。财政部门根据基金运行和财力情况安排资金补助并纳入财政预算。扩权试点县(市)由省财政补助单独算账,合并拨付给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境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

  (一)基金管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遵循公开、透明、专业化、规范化原则,采取“上级补助、市级管理、分级审核、缺口市县分担”管理模式。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形式的挪用、挤占和抵扣。市县医保经办机构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经办机构。募集社会捐赠资金和基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研究,另行制定。

  (二)基金监管。成立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监管委员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察、审计、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群众代表等组成。基金监管委员会负责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预决算执行情况,基金支付、使用情况以及应急救助者身份确认等事宜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示检查结果。审计部门对基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实行定期审计,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

  五、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和范围

  (一)救助对象。在市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相应急救医疗费用的患者为救助对象。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

  (二)救助基金支付范围。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用于支付救助对象的急救医疗费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范围,按另行制定的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六、疾病应急救助申请和审批程序

  (一)救助申报。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应急医疗救助后,应对患者有关情况进行初步筛选评判,及时采集填报有关患者身份等信息。每季度第一个月内,各医疗机构应将上一季度符合规定的疾病应急救助患者发生的应急救治费用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报同级医保部门并由其进行审核后,再上报到市级医保部门。各医疗机构提出救助费用申报时,需填报《疾病应急救助患者确认审批表》和《应急救助患者医疗费用审核支付表》,并附患者住院票据、费用清单和应急救治病历等材料。

  (二)救助审核。各地对疾病应急救助资金的申报实行联合审核制,审核参照省级审核规定执行。联合审核以资料审核为主,对情况特殊的患者救助申请,应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必要的现场审核。联合审核工作应在收到医疗机构申报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公安部门要积极协助对患者身份信息等进行审核。疾病应急救助金的审批和发放既要强调规范,也要着眼于便捷、高效。

  (三)资金拨付。部门联合审核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符合应急救助的资料上报,经市级相关部门复核后15个工作日内,市财政局应将核准的医疗费用及时直接拨付至相关医疗机构。对经常承担急救工作的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可采取先部分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减轻医疗机构的垫资负担。

  七、建立工作机制

  (一)部门职责。卫生部门负责制订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严格监督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规范救治行为,防止过度医疗。财政部门负责筹集财政资金,加强救助基金财务管理,按季度向医疗机构支付应急救助医疗费用。民政部门负责协助基金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对患者有无负担能力的鉴别工作,主动按

  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救助。公安机关负责积极协助医疗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核查患者身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医保制度与应急救助制度的衔接,保障参保患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审计部门负责依法对疾病应急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医疗机构职责。乐山市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为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必须及时、有效对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施救,严禁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诊治。医疗机构应尽责查明患者身份,及时追讨身份明确患者欠费,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协助救助对象按程序向医疗救助机构等申请急救后续救治费用救助。医疗机构应建立疾病应急救助信息通报制度,发生收治应急救助患者情况后,马上通过网络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单位报告并在短期内进行公示,由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单位确认是否属于收治应急救助患者。各医疗机构向同级医保部门提供应急救治费用等信息应采用发送电子信息并提供纸质材料的形式。鼓励各类医疗机构主动减免无负担能力患者救治费用,核销救助对象救治费用。

  八、认真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合理安排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补助以及经办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支出。基金管理部门要落实专门人员和办公场所,所需人员编制由基金管理部门向政府申请,确保工作有序开展。自20**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二)探索完善,确保长效。各地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发现的新问题,逐步完善政策。要不断强化责任共担与多方联动机制,不断提高疾病应急救助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确保此项制度积极稳妥建立、长效持续运行。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年5月20日

采编:www.pmceo.cOm

篇2:嘉兴市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积金暂行办法(2014年)

  嘉兴市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积金暂行办法(20**)

  嘉公积金〔20**〕31号

  第一条 为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民生保障作用,改进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政策,减轻患重大疾病职工家庭的经济负担,根据建设部、财政部、中华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5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嘉兴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第三条 提取条件

  (一)职工家庭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重大疾病;

  重大疾病须符合下列规定:

  1.社保部门发放《嘉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病种门(急)诊专用病历》的病种(以下称规定病种)。目前规定病种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恶性肿瘤放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抗排异、重度精神病、肺结核辅助性治疗、儿童孤独症、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10种。如遇规定病种作出调整的,以新的规定为准。

  2.其他重大疾病连续住院自行支付医疗费达到5万元以上的。

  (二)职工及配偶均无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

  (三)仅限于提取职工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积金。

  (四)20**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自行支付的医疗费用。

  第四条 提取需提供的资料

  (一)规定病种提取需提供的资料:

  1.嘉兴市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

  2.住房公积金龙卡;

  3.职工本人身份证;

  4.属配偶患病提取的需提供结婚证;属未成年子女患病提取的需提供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5.《嘉兴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病种门(急)诊专用病历》;

  6.社保部门出具的一个年度内自行支付医疗费用的证明。

  (二)其他重大疾病提取需提供的资料:

  1.嘉兴市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

  2.住房公积金龙卡;

  3.职工本人身份证;

  4.属配偶患病提取的需提供结婚证;属未成年子女患病提取的需提供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5.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并加盖医院印章的《诊断证明书》;

  6.加盖就诊医院印章的《出院记录》或《出院小结》;

  7.加盖就诊医院印章的出院医疗费结算清单。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需提供社保部门出具的《嘉兴市基本医疗保险、离休干部医疗专用拨付单》。

  上述(一)、(二)要求提供的资料,除嘉兴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住房公积金龙卡外,均需查验资料原件,留存复印件。

  第五条 提取办理时限及可提取金额规定

  (一)规定病种每年提取一次。每次提取金额为一个年度内实际发生的应由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

  (二)其他重大疾病自住院治疗出院之日起一年内办理提取手续。提取金额为当期实际发生的应由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

  以上可提取金额实际办理提取时以职工个人(含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为限,取至百元整。

  第六条 提取办理程序

  (一)职工持相关资料报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如单位根据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或其他有关规定给予报销部分医疗费的,请单位在审核可提取金额时予以把关。

  (二)职工持相关资料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窗口提交申请资料。

  (三)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提取的决定并通知职工。

  第七条 各分中心所在地社保部门出具的有关凭证与市区不一致的,以当地的为准。

  第八条 本暂行办法由嘉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年7月1日起实施。

篇3: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指引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指引

  1)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2)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将操作中所有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暴露源均列为有潜在危险的传染源,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3)各科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隔离衣、标准利器收集盒等,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数、定时检查。

  4)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黏膜或与可疑被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5)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飞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时,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

  6)预计有大面积血液、体液飞溅的可能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凡是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9)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帽;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时或操作后,尽快将使用过的暴露源丢弃在专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箱中,将锐器物放入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中。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12)护理人员自身带有皮肤伤口、皮炎或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如口腔溃疡)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

  13)护理人员应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熟悉上报制度和流程。

篇4: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篇5: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制度

  1、建立社区社会人口学(35周岁以上人口分年龄组构成、主要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肿瘤现患病人分年龄组构成)登记,掌握社区居民的社会人口学分布状况。

  2、建立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个人健康档案,进行长期的动态管理。

  3、35周岁以上社区居民每次就诊必须测量、记录血压。

  4、对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和生活行为因素定期监测。

  5、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各种相关资料的汇总、分析,并及时将年度总结和汇总资料上报给上级业务部门。

  6、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并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