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恒大地产住宅建筑统一设计要求:结构篇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恒大地产住宅建筑统一设计要求:结构篇

  (一) 总则

  1 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最经济的原则进行全面控制。

  2 结构设计应执行国家规范、地方规范,规范中强制性条文(包括"应"执行的条文)应严格执行,规范中建议性条文(如"宜""可"执行的条文)应视实际情况执行,地基基础规范中当国家规范与地方规范不一致时按地方规范执行。

  3 本设计要求及标准均采用建筑标高系统;即:楼层标高H均指建筑标高。

  (二) 基础部分

  1钻探要求

  1.1 工期许可的条件下,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如下:

  1.1.1 有邻近《地质勘察报告》参考时,可取消初步勘察,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1.1.2 无邻近《地质勘察报告》参考时,宜优先进行初步勘察,再进行详细勘察。

  1.1.3 初步勘察布孔原则:根据地形复杂情况,布孔间距采用100~200米。

  1.2 详细勘察基本要求如下:

  1.2.1布孔间距:(1) 在当地规范和规定允许情况下,取国家规范的中间值。

  (2) 别墅布孔时,在当地规范和规定允许情况下可布置1栋1个钻孔。

  1.2.2钻孔深度:根据初勘结果或当地经验合理确定钻孔深度。

  广东地区按以下要求:多层及11层以下一般性钻孔可入强风化3m,控制性钻孔可入强风化5m。高层一般性钻孔可入完整微风化3m,控制性钻孔可入完整微风化5m。

  1.3 复杂场地施工勘察(超前钻)要求如下:按照当地规范和当地验收要求执行。

  说明:布孔及勘察要求必须报集团设计院审批。

  2基础选型

  2.1 基础选型应根据结构状况、地质条件、施工条件三个方面从技术上初步确定两个及以上比较合适的方案。

  2.2 对初定的两个基础方案进行经济及工期比较。

  2.3 将该两个方案的比较数据及相关图纸资料提交集团设计成本质量控制中心,并明确当地总工室的基础选型意向,报集团设计成本质量控制中心审批。

  (三) 地下室部分

  1柱、梁、板

  1.1 地下车库框架柱尽量设计为扁长柱,柱长方向为车长方向,柱净距须满足车位净距要求。

  1.2 尽量做宽扁梁,力求梁高均匀。不建议做反梁,因个别梁较高而影响地下室层高,且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可考虑将该梁局部上反。

  1.3 当厚板需要直通筋时,直通筋按构造最小值配置(受力计算需要除外),支座需要时另加短筋。

  1.4 地下室车库结构顶板应采用结构找坡排水。

  2外墙

  2.1 当外墙厚大于等于300mm时,可不设扶壁柱。

  2.2 外墙顶部、底部除计算需要外,原则上不设暗梁。

  2.3 外墙受力筋采用长、短筋交错放置。

  2.4 墙厚应根据最经济配筋率确定。同一地区、相同条件地下室墙厚应统一。

  3地下室构造

  3.1 不设伸缩缝。

  3.2 超长地下室可根据当地经验合理设置后浇带、加强带。

  4剪力墙暗柱、柱纵筋的插筋在基础内锚固要求

  仅将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末端弯折长度取6倍钢筋直径,其余插筋及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锚入基础内总长度取LaE。

  (四) 地上部分

  1结构选型

  1.1配套公建:以普通框架结构为主,特殊情况可考虑框架剪力墙。

  1.26层以下多层住宅及别墅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建筑需要及抗震要求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

  1.36层以上12层以下小高层住宅楼需设置钢筋砼电梯井,优先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可根据建筑需要及抗震要求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

  1.412层以上20层以下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1.520层以上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

  1.6采用结构转换层原则:尽量避免采用转换层;如商住楼裙楼或地下室需要大空间,且采用结构转换层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转换层增加的工程成本时,可申报采用结构转换层。

  1.7大跨度的屋盖视实际需要可采用钢结构或其他新型结构。

  1.8除满足建筑要求外,剪力墙、柱布置应做到经济合理,结构侧向刚度不得过大,

  柱轴压比在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尽量均匀且不得过小,尽量少采用短肢剪力墙,以免增加配筋量。

  2梁布置

  2.1 大堂顶部完整空间内不宜露梁,以保持大堂顶部空间完整。特殊情况设梁时,梁高不得大于450mm。

  2.2 公共空间部分不露梁:结构梁不应突出楼梯间,电梯厅内无梁。

  2.3 户内梁布置时,梁不应穿越客餐一体厅,客厅、餐厅、房,以保证各功能空间完整及美观。独立客厅与独立餐厅间的梁,高不得超过400mm。

  梁不宜穿越厨、厕、阳台,如有穿越的梁,高不得超过450mm。

  2.4 户内梁不露出梁角线的优先顺序:客厅-餐厅-主卧室-次卧室-内走道-其它空间。

  2.5 卫生间做沉箱时,梁高统一取450mm,即周边次梁梁底平沉箱板底。

  2.6 有覆土的空中花园及大露台处:

  考虑结构沉箱,周边次梁及沉箱内反梁梁底平沉箱板底;沉箱内尽量少做梁,以满足园林设计需要,沉箱内上反的主梁面标高不得高于H-0.15m,次梁面标高不得高于H-0.3m,反梁应预留套管排水。

  2.7 门窗洞口顶处梁底标高不得低于门窗洞口顶面标高。

  2.7.1 飘窗梁底标高、设排气孔的卫生间窗顶梁底标高、厅出阳台门顶梁底标高必须等于门窗洞口顶标高,即非反梁时,梁高均为700mm;电梯门洞顶梁底标高必须等于电梯洞口顶标高。

  2.7.2 其余位置门窗洞口处梁,梁高按以下取用。

  (1)结构计算梁高与窗(门)顶距离≤200mm或无法做过梁时,结构梁直接做到窗(门)顶面。

  (2)结构计算梁高与窗(门)顶距离>200mm时,结构梁高按计算确定,中间距离用窗(门)过梁处理。

  2.7.3 户内门洞设计要求详见《建筑篇》第二部分(三):"1.2 户内门洞设计要求" 。

  2.8

户内走道上方梁高尽可能小,不得大于600mm。

  2.9阳台封口梁≤400mm(同时满足结构计算、建筑要求)。

  2.10 楼梯梯级处梁高注意不得影响建筑使用。

  3板布置

  3.1 各功能空间结构面标高及建筑完成面标高关系:

  详见《建筑篇》第二部分(一):"3 各功能空间标高设计"。

  3.2 如大堂、厅、房顶部须有局部沉板时,只局部沉板,不必为了保证整个板底水平而全部沉板;沉板边梁不得突出沉板底。

  3.3 变压器房顶板需做双层结构板,填充保温隔热层。

  3.4 结构板厚度:

  板厚应尽量与板跨相匹配,以适用经济配筋率,同时参照下表选取:

  位置结构板最小厚度(mm)

  电梯前室150

  户内板厨、卫、房、阳台100

  厅120

  屋面板高层、别墅120

  其他100

  3.5 斜屋面水平梁板的设置

  (1)原则上不设水平梁板,建筑要求除外;

  (2)如结构计算需要设置水平梁时,可考虑设置斜屋面下水平梁,水平梁的设置位置应协调建筑确定,尽量设置在有墙处;

  (3)如结构计算需要设置水平板时,则必须上报集团设计成本质量控制中心审批。

  3.6 窗台板等飘板转角处应设置放射筋。

  3.7 屋面、露台由建筑找坡。

  4剪力墙、柱布置

  4.1 剪力墙、柱尽量扁平,不突出砖墙面。

  4.2 剪力墙、柱收截面, 外围墙柱原则上收室内边。

  4.3 剪力墙、柱布置时,如靠近窗口位,且距离窗侧小于100mm时,剪力墙、柱端延至开窗侧端。

  4.4 转角凸窗窗端如必须布置剪力墙端柱或框架柱时,柱外边线必须对齐凸窗台外边。

  5伸缩缝设置

  5.1 伸缩缝间距在满足结构平面规则性要求条件下尽可能按规范要求最大值设置。

  原则上每栋之间均设伸缩缝,如两栋连体后结构平面规则且总长在规范要求伸缩缝间距最大值之内时,则两栋设伸缩缝。

  5.2 伸缩缝宽按规范要求最小值设置。具体详下表:

  注:伸缩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伸缩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1)六度抗震区:

  房屋高度

  结构类型≤15m15-20m20-35m35-55m55-100m

  框架70mm100mm150mm200mm

  框架-剪力墙70mm70mm100mm150mm300mm

  剪力墙70mm70mm80mm100mm220mm

  (2)七度抗震区:

  房屋高度

  结构类型≤15m15-20m20-35m35-55m55-100m

  框架70mm100mm180mm280mm

  框架-剪力墙70mm70mm120mm200mm350mm

  剪力墙70mm70mm100mm150mm250mm

  (3)八度抗震区:

  房屋高度

  结构类型≤15m15-20m20-35m35-55m55-100m

  框架70mm120mm220mm

  框架-剪力墙70mm80mm150mm250mm450mm

  剪力墙70mm70mm120mm180mm320mm

  (4)九度抗震区:

  房屋高度

  结构类型≤15m15-20m20-35m35-55m

  框架70mm120mm

  框架-剪力墙70mm80mm200mm320mm

  剪力墙70mm70mm150mm250mm

  6其他

  6.1 无地下室首层室内部分做钢筋砼结构板。

  6.2 飘窗台飘板配筋大样

  6.3 防水渗漏控制措施:

  (1)卫生间隔墙处做200高(从隔墙处梁面开始算起)素混凝土反槛,宽同墙厚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2)厨房、卫生间内管道井壁做200mm高(从结构面开始算起)素混凝土反槛,宽同墙厚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3)出屋面和露台的墙体设置150高(从屋面完成面开始算起)的钢筋混凝土反槛,且与梁板一起浇筑;

  (4)出屋面管道井壁设置150高(从屋面完成面开始算起)的钢筋混凝土反槛;

  (5)女儿墙底部设150高(从屋面板完成面开始算起)素混凝土反槛。

  6.4 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五)裂缝控制措施

  1住宅

  1.1 板厚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厚度不得小于100mm,一般取跨度的1/30~1/35,板跨≥3.6m的楼板厚宜取上限值;

  所有屋面、露台楼板厚度≥120mm;

  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楼板及异形板宜适当加厚。

  1.2 配筋要求

  1.2.1 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双层双向钢筋),通长筋配筋率≥受力筋最小配筋率,不足处另加短筋:

  (1)当房屋平面有较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

  (2)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3)板跨≥3.6m的楼板;

  (4)板厚≥150mm楼板;

  (5)露台、裙楼顶、房屋顶层的屋面板;

  (6)受剪力墙约束较强的楼板。

  1.2.2 阳台、厨房、厕所楼板设置通长面筋, 通长筋配筋率≥受力筋最小配筋率,不足处另加短筋。

  1.2.3 设备管线敷设在楼板内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并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各加设一道Ф4@100宽600mm的钢筋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1.2.4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

温度收缩钢筋。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

  1.3其他

  1.3.1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地下室设计按30~40米间距设置后浇带,如不能设后浇带处可设加强带。

  1.3.2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且不宜大于C40。

  2公建

  2.1 建筑方案设计时尽量避免不设伸缩缝的超长建筑;结构配筋时,超长建筑(伸缩缝间距超过60m)纵向另加0.15%的通长筋。

  2.2 临外墙阳角部分楼板按双层配筋;核心筒周边楼板按双层配筋。

  2.3 设井字梁的板负筋适当加长,即伸入板内≥L/4,L指整体板跨。

  2.4 单向板平行于长边方向负筋适当加长。

  2.5 板厚超过150mm楼板设双层双向通长筋,通长筋配筋率≥受力筋最小配筋率,不足处另加短筋。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万科地产设计结构设计管理创新

  万科地产设计的结构设计管理创新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管理对房地产公司的贡献:

  1、保证结构设计进度满足项目总体开发要求;

  2、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结构成本。

  对结构设计管理认识的几个误区:

  1、建筑方案一经确定,结构成本基本就确定了;

  2、结构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导致结构安全储备的下降;

  3、结构成本可以不断降低。

  深圳公司结构设计管理现状:

  深圳公司的结构设计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过程:通过建筑方案设计的前期介入,提供专业建议、扩初设计时的结构多方案比较优化、施工图阶段的精心设计,以及全过程中与施工图审查单位的及时沟通等工作。在结构成本控制上处于当地行业领先水平。

  以多层、小高层住宅标准层为例,根据金地香蜜山、东莞格林小城、金地梅陇镇、渔农村等项目的统计,每平米建筑面积用钢量比行业平均水平约低5-8公斤,对于一个20万平米的小区,结构成本约低500-800万元。

  第二部分.深圳公司结构设计管理创新简介

  结构设计中与设计管理相关的几个主要特点:

  1、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没有唯一解。各设计公司、审图公司、甚至同一公司中的不同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常常也不一致。而这些理解上的差异会对结构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设计院因与地产公司看待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其成本意识往往达不到我司的要求,设计常偏保守;此外,因图计算和绘图方便省事,也会造成设计中的一定浪费;

  3、设计修改,尤其是设计中后期的修改给结构设计增加的 工作量较其它专业更多。

  结构设计管理中的管理创新:

  1、选择优秀的结构设计负责人,并在扩初设计前期通过具 体的专题设计进行验证,如果认为不合适,就果断更换;

  2、营造一种与设计人员进行坦诚技术交流的氛围,利用每 次沟通向设计院反复灌输成本控制的意识,促进其换位思考;

  3、通过设计限额强化设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4、将每个结构设计过程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各阶段之间为关键控制节点。在每个关键控制节点对上阶段的设计成果进行审核,并和设计院就下阶段设计的技术条件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然后再进行下阶段的工作。这样对每个阶段的设计都实现了“事先控制”,对整个设计而言则实现了“过程控制”。设计院基本不需返工,设计质量、进度、成本三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通过考察、沟通,选择容易沟通且服务意识较强的几家施工图审查公司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在项目设计开始时尽早确定审图公司。这样在设计过程中随时把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与施工图审查公司事先沟通,达成共识,保证将来施工图审查时一次通过,不需改图;

  6、在遇到对规范的理解不一致,或其它有争议的技术问题时,可以利用广泛的外部资源,听取各种解释,从中选取对公司最有利的做法。

  结构设计管理中的技术创新:

  1、小高层的结构体系:通常设计中,对于小高层住宅结构,在满足结构侧向位移和轴压比的条件下,剪力墙基本上都是墙肢长度较短的短肢剪力墙。按规范应为短肢剪力墙结构,需要提高抗震等级及加强配筋构造,剪力墙配筋很大。为避免这种情况,结合建筑隔墙布置和框架梁的跨度,将部分剪力墙墙肢加长为普通剪力墙,结构转变为普通剪力墙结构,全部剪力墙仅按构造配筋,大大降低了结构造价,节约造价约8元/平方米;

  2、局部转换:在与建筑专业充分沟通,满足建筑地下车库车道或底层商业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需要转换的剪力墙,达到仅局部少量结构转换,只提高转换构件的抗震等级,其余部分仍按一般剪力墙结构设计。避免了整体结构成为转换结构而提高抗震等级,进而增加造价;

  3、剪力墙侧向位移限值取1/800:剪力墙结构水平位移限值一般取1/1000,是为避免位移过大而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倾覆弯矩,对于剪力墙结构侧向变形为弯曲形,当其中的有害位移小于层间位移值的50%时,层间位移角限值可取1/800。如梅陇镇二期33层塔楼,经计算侧向位移限值取1/800,剪力墙墙肢长度及数量可相应减少,节约造价约5%;

  4、基础埋深:基础埋置深度规范没有作强制性要求,只是建议取总高的1/15~1/18,基础埋深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及抗滑移),故只要验算满足整体稳定性,即可以。如香密山及梅陇镇项目建于坡地上,在满足整体稳定性的情况下,地下室有一面或二面开敞,并没有完全埋于地下。土方及地下室造价节省约40%;

  5、剪力墙www.pmceo.com厚度:对于剪力墙结构,一般采取加长剪力墙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增加结构的侧移刚度(减小侧向变形)和竖向荷载承载力。剪力墙厚度一般满足平面外稳定即可,剪力墙厚度一般按层高的1/16(一、二级抗震等级)或1/20(三、四级抗震等级)取,基本满足墙体的稳定要求。架空层层高较高,按经验来取,墙厚较厚,经过验算,大部分墙厚不需比标准层加厚或加厚一点即可满足稳定要求,节省造价约15% ;

  6、其它或大或小的技术创新诸如优化埋管布置地下室顶板 局部降板、同一承台下不同直径桩的混合使用等等,也节约了 可观的成本。

  第三部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面临的挑战:

  1、项目设计周期缩短;

  2、公司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稀释;

  3、经济型住宅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

  对策:

  1、管理方法的固化。通过管理方法的固化使结构设计管理从现在的“手工单件制作方式”变成“标准化的批量生产”,降低结构设计管理的难度,加速人才的成长;

  2、积累技术创新知识,形成并不断更新知识库。利用知识库可以加速设计管理中的技术决策,在将来更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证结构设计品质。

  第四部分.总结

  结构设计管理创新的关键是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技术创新则是正确管理方法下的自然成果;

  结构设计技术虽然纷繁复杂,且不断更新,但管理方法却可相对固化。管理方法的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的一部分,正是结构设计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专业之道,惟精惟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所有开发项目的结构成本在满足建筑要求的情况下合理最低,通过专业的结构设计管理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

篇3:建筑工程设计通病解决措施(建筑/结构/设备篇)

  建筑工程的设计通病及解决措施(建筑/结构/设备篇)

  第一篇建筑篇

  1、 消防设计

  1.1 存在问题:消防车道没有4米宽、没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园林种树影响消防车辆。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消防车道宽度执行规范,消防车回车场如果上部做草坪,

  下部构造设计必须符合消防车通行要求,园林总图应经建筑设计人员审

  核,并报消防部门通过。

  1.2 存在问题:电梯前室开窗面积不够3平方米。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不够3平方米可加设加压送风井。

  1.3 存在问题:各栋楼之间防火间距不够。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

  1.4 存在问题;楼梯间首层与地下室没有隔开。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

  1.5 存在问题:发电机和消防水泵不在第一期,拖延第一期验收时间。

  解决措施:在一期应考虑完善配套,裙楼不装修、暂时不使用也应先设计消防系统,待施工完成后方可验收。

  1.6 存在问题:消防水泵房没有直通安全出口。

  解决措施:按规范执行。

  2、 设计通病与措施

  2.1屋面防水

  2.1.1 存在问题:广州地区911防水材料质量不稳定

  解决措施:1)选用防水卷材,根据国家规范确定厚度。

  2) 北方地区的别墅,按二级防水等级做两道卷材防水。

  2.1.2 存在问题:保温隔热层隔热层设置位置不明确。

  解决措施:1)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

  2)北方地区先做保温,后做防水,南方先做防水,后做保温。

  2.1.3 存在问题:天面女儿墙底裂缝渗漏。

  解决措施:300mm以下做混凝土女儿墙。

  2.1.4 存在问题: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渗漏。

  解决措施: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

  筋混凝土防水反梁,平屋面标高定于最高完成面以上250mm,

  坡屋面为完成面250mm。

  2.1.5 存在问题: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处渗漏

  解决措施:按规定选用和埋设套管;套管处要用沥青麻丝和防水油膏充填。

  2.1.6 存在问题:屋面西班牙瓦的施工方法设计有两种做法,一种为挂贴,一种为卧贴。但按挂贴施工的别墅屋面大部分有渗水现象。

  解决措施:改为卧贴工艺。如确实因屋面坡度太陡时,卧贴工艺中应增加挂

  网等加强措施,或将卷材防水层加厚(30mm以上)再采用挂贴工艺施工。具体做法均以各公司地区规范为主。天津地区参照2-5节点。

  2.1.7 存在问题:别墅部分户型设计有暗天沟,但由于设计时此处未采取加强措

  施,许多屋面出现暗天沟漏水现象。

  解决措施:统一改为明沟,采用 2-5节点(附图)。

  2.2室内防水

  2.2.1 存在问题:沉箱式卫生间无侧排地漏,使得沉箱内容易积水而形成渗水隐患。而准备补加侧排地漏时,又由于管井面积不够,无法增加立管。

  解决措施:加侧排地漏,北方地区因安装困难可适当加大管井。

  2.2.2 存在问题:沉箱管道井防水套管安装,卫生间设置管道井时,管道井壁(沉

  箱内部分)厚往往只有8~10cm混凝土墙或者采用砌砖,无法较好地安装防水套管。

  解决措施:建议沉箱管道井壁厚12cm,并且应为钢砼结构,沉箱内部架空,

  不回填。

  2.2.3 存在问题:浴室墙面渗漏。

  解决措施:柔性防水上返300mm高,以上部份做防水砂浆。北京地区墙根部

  砼上返120mm。

  2.2.4 存在问题:安装卫生间设备时无法固定且易渗漏。

  解决措施:卫生间墙体建议全部采用实心砖。

  2.2.5 存在问题:室内给水管被打穿。

  解决措施:水暖管道尽量避开门口经过,而从门侧穿墙过,剪力墙预留套管。

  2.3外墙防水

  2.3.1 存在问题:外墙裂缝渗漏。

  解决措施:外墙是涂料的掺抗裂纤维水泥砂浆。

  2.3.2 存在问题:墙体材料。

  解决措施:同意广州试用加气蒸压混凝土砌块,但应增加相应的抗裂措施

  (如内外墙批荡挂网,抹灰层加抗裂纤维)。

  2.3.3 存在问题:窗楣、窗台处漏水

  解决措施:窗楣要做滴水线;外窗台要低于内窗台,做足排水坡度;铝合金窗下框要有泻水结构;铝合金窗外边要打防水胶密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

  2.3.4 存在问题:GRC外装饰构件多,而部分外墙GRC线脚上没有设计挑檐,容易造GRC构件与外墙交接处出现渗漏水现象,而且GRC构件之间的连接也极易产生裂缝。

  解决措施: 1)尽量减少使用GRC,并减少GRC线条的样式。

  2)选定供应商后,及时将安装节点提供给设计单位。待设计确认

  后方可安装。

  3)设计院在图纸中要对装饰线条的排水坡度、滴水槽及不同材料

  搭接的防裂措施有所标注。

  4)设计部定板中要考虑线条泛水、渗水的问题。

  5)工程部要认真审核装饰线条的施工方案。

  2.4地下室防水

  2.4.1 存在问题: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

  解决措施:采用卷材防水,防水等级及设计执行国家规范。

  3、建筑节点通病及解决措施

  3.1门窗

  3.1.1 存在问题:出天面门采用木门,规范不允许。

  解决措施:出天面门禁用木门。

  3.1.2 存在问题:采用塑钢门出阳台梁处理不当。

  解决措施:将该梁顶标高降低2-3cm,南方地区采用此节点。

  3.1.3 存在问题:门窗尺寸1)大样分格尺寸不详。

  2)交楼标准中门尺寸与建筑图不符。

  3)主体完工后,门窗位置尺寸更改。

  4)门窗开启扇高度,宽度与规范不符

  解决措施:按标准图统一,窗扇尺寸应满足国家

规范。

  3.1.4 存在问题:有些楼盘的防火窗设计为上悬窗形式,但按要求必须有自动关闭装置,多次招标厂家均表示做不了。

  解决措施:结合方案考虑,尽量采用固定窗

  3.1.5 存在问题:由于甲方考虑成本因素,准备取消一些楼盘的门窗钢附框,但取消钢附框后,会导致结构完成后门窗洞口无法及时收口,对工程进度影响极大,而且也极易造成铝框的污染、破坏。

  解决措施:总承包核算费用后,报总部审批。

  3.1.6 存在问题:当电梯在首层,秋冬季风力很大时,电梯厅门关不到位,需要外力才能关上;设计时应考虑大堂电梯避风,电梯门开关自如。如:绿洲小区塔楼的电梯,在大堂打开门时会出现此种现象。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2栏杆

  3.2.1 存在问题:铁艺、铁花、防护栏杆大样不齐不能做为施工依据。

  解决措施: 1)由韩建提铁艺铁花大样图库资料供,设计人员选择。

  2)设计公司设计大样图。

  3.2.2 存在问题:栏杆高度小于1100。

  解决措施: 按规范执行。

  3.2.3 存在问题:阳台栏杆的预埋件在主体施工时因没有栏杆的立杆间距而无法预留,在安装时又不允许打膨胀螺丝,造成要打掉结构。

  解决措施:设计确定间距及大样图。

  3.2.4 存在问题:阳台镀锌钢管油漆脱落、生锈。

  解决措施:设计必须明确相匹配的油漆(瓷漆)

  3.2.5 存在问题:室内飘窗台护窗栏杆的设置问题。

  解决措施:由标准化设计小组统一制定标准图。

  3.2.6 存在问题:根据住宅设计规范: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8米时,应设有防护设施,所有窗台高度低于0.8米的开启窗,应设置安全护栏。现管辖小区,飘窗内的护栏高度偏低,儿童易撞碎玻璃摔下,建议增高护栏高度。

  解决措施:按规范执行。

  3.2.7 存在问题:天台、平台各户型之间设有防护栏杆,防止外来人员穿过确保安全;由于窗户推拉门不能封闭,也没有防盗装置,多个楼盘均出现,从业主家平台推拉窗处进入室内,造成失盗的事件。

  解决措施:同意,设计中充分考虑。

  3.2.8 存在问题:小区的景观水池边,应增设防护栏,以防儿童及老人滑倒摔下。

  解决措施:不采用其做法。

  3.3装饰细部

  3.3.1 存在问题:走道管井门面贴磁砖。

  解决措施:由装饰专业出大样,确定颜色。

  3.3.2 存在问题:室内木质柜与墙体接合处理不当。

  解决措施:由装修处理。

  3.3.3 存在问题:卫生间、厨房墙面地砖的规格太大,易空鼓、损耗大。

  解决措施:建议墙砖不宜太大,应不大于500×500,且不用玻化砖。

  3.3.4 存在问题:墙面地面砖采用斜贴,损耗大。

  解决措施:在交楼标准中,明确尽量不使用斜贴。

  3.3.5 存在问题:橱柜验收不合格,导致煤气工程验收不合格。

  解决措施:执行规范。设计和施工时在煤气软管和煤气表放置的封闭空间预留透气孔,安装透气板。

  3.3.6 存在问题:电梯的门坎应高于地面,门坎与地面应有一个合理的坡度,防止水倒灌入电梯井内,影响电梯的运行。

  3.4屋面工程

  3.4.1 存在问题:斜屋面坡度太大。

  解决措施: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缓坡度。

  3.4.2 存在问题:单体采暖预留管道:由于楼板厚度限制,使得预留采暖管道高出混凝土保护层管道交叉处,高度超高,不得不剔楼板。

  解决措施:采暖管道留槽走明管,并且给行销部一个合理

  的解释。

  3.4.3 存在问题:是否采用混凝土天沟---品牌成品集水系统。

  解决措施:结合立面局部使用。

  3.4.4 存在问题:施工单位经常提出屋面找坡材料的变更要求。

  解决措施:由韩建提出几种材料做法,由设计公司选定。

  3.5抹灰工程

  3.5.1 存在问题:多联排别墅露台分户墙因雨水和灰尘的影响形

  成“泪痕”。

  解决措施:设计要增设滴水线。

  3.5.2 存在问题:我司地下室顶棚的设计做法基本是选用88J1-1图集的棚61做法,在保温板上直接刮2mm耐水子,很容易产生质量隐患(仅限北京地区使用)。

  解决措施:需设网格布,新建工程室内地下保温顶棚做法:

  参照88J2-9,棚26-W。

  3.5.3 存在问题:我司室内顶棚做法一般都选用88J1-1图集的棚

  8B、棚9B做法,为水泥石灰砂浆抹灰,这种做法现在很少用,很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事故。

  解决措施:采用刮腻子抹平,取消抹灰做法。

  3.5.4 存在问题:外墙石材铺贴的构造做法是否结合北方地区的保温做法。

  解决措施:同意。

  3.5.5 存在问题:已交付使用水泵设备房的地面、地面均为水泥毛坏墙面、地面。应按卫生防疫站核发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的标准设计(应将墙面、地面、排水沟内铺设墙、地砖),避免再次进行设备房的改造时,影响正常供水,并污染水泵房设施。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6墙体工程

  3.6.1 存在问题:有些地下室的隔墙也设计为轻质隔墙板,但由于地下室的层高(特别是地下一层)都较高,均大于3.3米,而轻质隔墙板的高度不能超过3.3米,否则会造成裂缝甚至断裂的危险。

  解决措施:建议地下室隔墙考虑改为砌块。

  3.6.2 存在问题:有的剪力墙门垛设计过小,造成门套无法安装。

  解决措施:以后的门垛应不少于10公分(但应保证结构需要的尺寸)。

  3.6.3 存在问题:剪力墙与窗侧边的距离太小,但是图纸仍然设计砌体结构,增加施工难度,又容易产生裂缝。

  解决措施:参见结构篇1.1.4条

  3.6.4 存在问题:GRC轻质隔墙板裂缝。

  解决措施:除板缝铺设玻纤网格布加强外,还需满铺玻纤网格布。

  3.6.5 存在问题:电气预埋图纸尺寸应尽量留余量,如配电箱等,由于有时招标时间较土建进度滞后,

如不综合考虑各厂家设备尺寸提供相应预留尺寸,将造成浪费。

  解决措施:同意。

  3.7楼地面结构

  3.7.1 存在问题:非沉箱卫生间的降板原来均为3cm,使得卫生间内外高差不足,造成卫生间地面找坡很难施工,特别是门口处,很容易与外地面平甚至高于外地面,如果要保证有高差,又容易造成坡度不够,产生积水。

  解决措施:地漏旁边楼板可再降低,具体在结构图中加以标注。

  3.7.2 存在问题:单体采暖预留管道:由于楼板厚度限制,使得预留采暖管道高出混凝土保护层管道交叉处,高度超高,不得不剔楼板。

  解决措施:采暖管道留槽走明管,并且给行销部一个合理的解释。

  3.8综合类

  3.8.1 存在问题:住宅厅房应考虑各室的空调机位,便于室外机的安装、维修、机座应考虑容积宽阔,大功率室外机也可以安装。室内机和室外机平台相距过远,避免室外连接管路过长,影响楼宇的外立面美观。

  解决措施:同意,设计中充分考虑。

  3.8.2 存在问题:烟道设计时,应考虑厨房内管线的避让;现管理

  的楼盘有管路在烟道的出风口处通过,造成无法安装排风管。如:帝景、骏中区的户型均有此现象。

  解决措施:同意,设计中充分考虑。

  3.8.3 存在问题:别墅平台、平台应预留太阳能热水器的机位。现管理小区的业主自装太阳能热水器具越来越多,也符合国家节能趋势,为便于管理,建议设计时考虑机位统一放置。

  解决措施:不采用其做法。

  3.8.4 存在问题:设备设备房应预留承重钩(如:水泵房、消防泵房、采暖机房、锅炉房、电梯机房等设备的天花内预埋挂钩),便于重型的机械设备拆装维修。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由设备专业提供土建设计条件,由结构专业出图。

  3.8.5 存在问题:消防中控室、闭路电视监控室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应安排在首层,且同一个房间内,便于管理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值班人员,降低运行成本。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6 存在问题:小区各户型内的管道竖井,应预留检查口,减少维修时对业主的影响,方便维修。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7 存在问题:小区的路灯基础应考虑梯形墩设置,一来稳固,二来避免周边混凝土高出路灯基座,绿化无法覆盖。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8 存在问题:现管理的小区,有车通过的路面、广场采用广场砖铺设,应重后砖频繁跷起、破裂,维修率较高。

  解决措施:设计时应考虑铺设较大的、负重的道路专用砖。

  3.8.9 存在问题:燃气控制阀应设置在专用设备房内,以免造成人为的停车故障。如:帝景小区各楼内的燃气阀,被安装在公共通道开放外露。

  解决措施:执行燃气设计规范。

  3.8.10 存在问题:各楼栋大堂玻璃门采用对角装饰夹,配廉价地弹簧,不适合北京地区风大的使用环境,被损率达到60%,应采用类似麦当劳大门设计方案,既带框玻璃门配优质的闭门器。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11 存在问题:配电室现安置在地下室,地面应高于楼道的地面或在室内门口制作防水台阶。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12 存在问题:空调孔板设计不详。

  解决措施:1)客厅出阳台空调孔与阳台水落管冲突,必须

  孔边距墙边200。

  2)空调出阳台出墙或空调出厨房后阳台,各距

  墙边100,转弯半径不够。

  3)客厅空调板宽1000,应为≥1100。

  3.8.13存在问题:燃气热水器设计不详。

  解决措施:1)挂热水器部位800宽墙均应实墙砌筑。

  2)阳台安装燃气热水器时一下要挂热水器的实墙600宽。

  3.8.14存在问题:家具布置

  1)每一个房间均需布置(工人房、杂物房经常漏画)。

  2)厨房灶台及洗菜盆,排烟井布置随意。

  解决措施:设计充分考虑。

  3.8.15存在问题:预留孔洞不全。

  解决措施:1)建筑图标明楼梯间正压送风口。

  2)强、弱电箱预留孔必须标出。

  3)各种排水管,雨水管必须标出。

  4)燃气热水器直排孔必须标出。

  3.8.16 存在问题:复式有退台时,则复式下层室内层高不定。

  解决措施:复式有退台时,则复式下层室内层高应为3.2米。

  3.8.17 存在问题:飘窗台100厚侧墙应为砼墙,图示应深黑。

  解决措施:同意。

  3.8.18 存在问题:转换层

  1)卫生间沉箱易出问题,转换梁偏出卫生间墙。

  2)各种下水管与转换梁冲突。

  3)有室外露台时,需考虑解决室内高差问题。

  解决措施:设计充分考虑。

  3.8.19存在问题:小区园林道路由于路牙与路面平齐,且绿地高于路面,很容易被绿化用水污染路面。建议设计时提高路牙。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20存在问题:地下车库的电梯大堂要与首层大堂一起进行装修设计,车库与地下大堂应整洁,明亮,与小区整体的档次相合。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3.8.21存在问题:车库的坡道长、面积大、拦水沟少;雨季来临时,易造成雨水涌入车库。

  解决措施:设计考虑增加拦水沟或阳光棚。

  第二篇结构篇

  1、 因施工原因造成问题

  1、1部门、专业间配合类

  1.1.1存在问题:女儿墙、沉厕管井侧墙、屋面天窗壁等,大多是在钢筋砼板上为砌筑的砖或砌块墙体,砌体和砼两种不同材料界面处易形成裂缝,造成漏水。

  解决措施:所有建筑要求做泛水处,均采用现浇砼泛水,泛水高度如建筑无特定要求的,按200高。

  1.1.2存在问题:梁与板砼强度等级不同,施工不便。

  解决措施:同时浇筑的梁、板砼强度等级应一致。

  1.1.3存在问题:地下室后浇带要在至少60天后方可浇筑,但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及基坑回填工程却需要先行施工,如

何处理。

  解决措施: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在外侧设一通高预制钢筋砼板,该板置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内侧,建筑设计需考虑该处的防水 做法,结构设计需考虑该板在后浇带尚未浇筑前用于拦挡回填土。

  1.1.4存在问题:有些墙垛的尺寸太小,不便于砌筑且质量不宜保证。

  解决措施:与砼墙、柱相连的墙垛尺寸≤120×120或某一边长小于120时,采用现浇砼墙垛。

  1.2解决现浇砼楼板裂缝类

  1.2.1存在问题:屋面板砼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屋面结构砼强度等级尽可能≤C25级。

  1.2.2存在问题:地下室底板砼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施工周期较长的大体积砼(如地下室底板、外墙等),设计时宜考虑砼的后期强度,可采用不少于60天龄期的砼强度。

  1.2.3存在问题: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后浇带新旧砼界面处易产生裂缝,经常出现渗漏。

  解决措施:后浇带接缝处应做成企口;主筋在后浇带处按断开处理;采用膨胀止水带。

  1.2.4存在问题:现浇砼板内预埋PVC电管时,砼板经常沿管线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钢筋砼板中预埋PVC等非金属管时,沿管线贴板底(板底主筋外侧)放置300宽φ1.0×10×10钢丝网片。

  1.2.5存在问题:现电梯间前室有大量设备管线暗埋在砼板内,造成结构隐患,易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预埋管线非常多的板(如高层建筑电梯前室等),板厚宜按结构设计所需板厚+30。

  1.2.6存在问题:屋面等有防水要求的砼板,对裂缝控制要求较严,如何控制裂缝。

  解决措施:有防水要求的屋面板结构砼内添加抗裂纤维。添加量由招标中心或总承包提供中标产品参数,由设计单位确定。

  1.3防止首层地坪沉陷类

  1.3.1存在问题:首层隔墙自身发生沉降,墙身出现沉降裂缝。

  解决措施:首层隔墙下应设钢筋砼基础梁或基础,不得直接将隔墙放置在建筑地面上,不得采用将原建筑地面中的砼垫层加厚(元宝基础)作为隔墙基础的做法。

  1.3.2存在问题:室外踏步、花台等发生沉陷、变形。

  解决措施:建筑室外配件设计时,应考虑其地基及基础的设计。

  1.3.3存在问题:室首层地面回填土较厚,回填质量不易保证。

  解决措施:回填时,监理必须到位,加强质量控制及自检措施,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回土填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可采取以下加固措施:

  (1) 当回填砂、石、沙等低粘聚力大粒径材料时,不另行加固。

  (2)当回填土厚<500时,不另行加固。

  (3)当回填土厚500≤且≤2000时,地面长跨小于3000的,在建筑地面做法的砼垫层底部放置φ6@200双向钢筋网片,网片应锚入或搁置在周边结构上;地面短跨≥3000的,除按上述要求增加钢筋网片外,在垫层底部增设地垄墙,地垄墙与周边结构形成的网格边长不大于3000。地垄墙做法由设计单位出具,地垄墙材料宜采用砌体,与上部的砼垫层的支承关系应有保证。

  (4)回填土厚>2000时,采用预制钢筋砼或现浇钢筋砼地面。

  2、因设计原因造成问题

  2.1部门、专业间配合类

  2.1.1 存在问题:有时隔墙、填充墙强度不好。

  解决措施:非承重墙的墙体材料强度等级在图纸中应予注明。

  2.1.2 存在问题:钢结构、地基处理等需进行二次设计的由何方负责。

  解决措施:钢结构、地基处理的二次深化设计由总承包负责完成,设计单位必须全力配合,保证工作的衔接

  第三篇 设备篇

  1、 给排水专业 (带下划线的为施工问题,其他为设计问题)

  1.1 存在问题:车库应考虑冲洗车辆的给水阀

  解决措施:设计考虑给水龙头并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

  1.2 存在问题:各地块应设计量总表,各支路也应设计量分表,以便寻找漏水点

  解决措施:由市政设计考虑加设水表。

  1.3 存在问题:水表型号要考虑防水防潮问题

  解决措施:设计选用符合要求的产品。

  1.4 存在问题:应重视水表计量问题,做到绿化、清洁及各地块均有表计量

  解决措施:应加强园林设计,设置必要的计量设施。

  1.5 存在问题:沉箱式卫生间无侧排地漏,使得沉箱内容易积水而形成渗水隐患。而准备补加侧排地漏时,又由于管井面积不够,无法增加立管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加大管井的面积,沉箱式卫生间设计侧排地漏。

  1.6 存在问题:沉箱管道井防水套管安装,卫生间设置管道井时,管道井壁(沉箱内部分)厚往往只有8~10cm混凝土墙或者采用砌砖,无法较好地安装防水套管的问题。

  解决措施:沉箱内部架空,沉箱管道井壁厚12cm。

  1.7 存在问题:室内给水管被打穿的问题

  解决措施:水暖管道尽量不从门口经过,从门侧穿墙过。

  1.8 存在问题:室内卫生间、阳台排水地漏使用钟罩式地漏,水封易干涸,反冒臭气,传染疾病等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设计明确取消钟罩式地漏,采用带存水弯加普通地漏方式。

  1.9 存在问题:楼面给水采用压槽工艺,最大压槽深度1.5cm,而管件最大直径4.5cm容易造成过度压深,压低负筋,引起板开裂的问题。

  解决措施:①有采暖的北方地区,增加板面找平层至5cm

  ②无采暖的南方地区,管线集中处局部降板处理,户内管管径较小,采用压槽。

  1.10 存在问题:设计图纸未说明塑料给水管压力等级的选用问题。

  解决措施:塑料给水管压力等级较多,应根据设计工作压力选用,选用塑料管时,应

  注意压力等级,并选用合适的压力管级。压力等级过高,会造成造价偏高,建议选用的管材压力等级应略高于工作压力,但不应超过一个压力等级范围。

  1.11 存在问题:卫生间地漏排水采用多通道地漏;因为多通道地漏自身高度较高,25CM左右,安装后有可能影响下层吊顶的高度,且多通道地漏是集中排水,容易堵塞 。

  解决措施:建议不采用多通道地漏,选用一般地漏加存水弯的排水方式。

  1.12 存在问题:设计高层建筑排水立管材质采用三管式U-PVC实壁排水光管;据分析,内螺旋消音管可以满足18层以下

高层建筑排水压力要求且减噪效果较PVC光管好。

  解决措施:建议18层以下高层建筑排水立管管材采用两管式UPVC内螺旋消音管,       相对综合成本降低。

  1.13 存在问题:水表井设计院未考虑排水系统,结果是容易造成维修管理上的不便。

  解决措施:水表井应增加排水设施。

  1.14 存在问题:各户型内的厨房没有地漏,为考虑防水问题,一旦由于水源安装质量或阀门渗漏,就会造成下面的厨房天花漏水;建议厨房地面作防水处理。

  解决措施:为业主安全考虑,防止煤气泄露,建议不设地漏。

  1.15 存在问题:电梯底坑与旁边的积水坑相通,常常造成水倒流。

  解决措施:设计师应考虑积水坑内的启泵排水水位在电梯底坑地面以下,并由设计确认水位控制器型号。

  1.16 存在问题:锅炉房内电缆沟与排水沟相通,造成电缆沟积水。

  解决措施:电缆沟不应与排水沟直接连通,电缆沟单独设置集水坑排水。

  1.17 存在问题:部分集水坑内的污水泵,未使用带绞刀或未加装过滤网,造成水泵堵塞烧毁。

  解决措施:设计根据具体要求采用代绞刀的污水提升泵或加设过滤网。

  1.18 存在问题:部分地下车库的排水设施不够。

  解决措施:应根据地下室出入口,平面排水情况计算设计。

  1.19 存在问题:某小区未考虑地热水回水管,易造成温泉水浪费,且供热效果不好。

  解决措施:建议改用局部双管系统。

  1.20 存在问题:温泉水系统末端温控阀未考虑专门公用电源。

  解决措施:由设计单位的水电专业协调,采用专用公用电源。

  1.21 存在问题:给水管道施工基础施工处理随意,以留下隐患。

  解决措施:施工时应按规范进行。

  1.22 存在问题:毛胚房交楼阳台和露台的排水地漏是按最终完成面设计,但在业主没有装修前地漏与阳台面还有一定高度,这样雨水不能有效地排除。

  解决措施:工程部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地漏的标高。

  2、采暖通风(带下划线的为施工问题,其他为设计问题)

  2.1 存在问题:水暖图纸中的设备表基本上都没有详细列明设备的所有参数,招标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找甲方或设计沟通,但往往会拖延好久才解决,严重影响招标工作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及时进行设备选型,列出设备表并标明详细的设备参数。

  2.2 存在问题:部分变配电房的风道、风口小,风量不能满足室内的换气要求。

  解决措施:设计需根据不同房间的通风要求,增设排风装置。

  2.3 存在问题:部分管井内的各户暖气分支路较多,供热效果较差。

  解决措施: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供暖分之路,必要时增加立管系统。施工中做好管道的清洗工作,初运行时做好系统的调试。

  2.4 存在问题:北方采暖地区的别墅要考虑冬季无人使用时的泄水装置。

  解决措施:设计加设泄气阀,采用吹气工艺泄水。

  2.5 存在问题:室内管径小,容易堵塞。

  解决措施:按规范施工,并须进行管道清洗程序。

  3、 强电部分 (带下划线的为施工问题,其他为设计问题)

  3.1 存在问题:区内路灯灯杆内未设保险。

  解决措施:设计须说明设置短路及过载保护装置。

  3.2 存在问题:(京津新城)大市政与小市政接口处电力工井做法不明确,前期工程均设置手孔井,造成高压电缆进出各块施工非常困难,很难通过。

  解决措施:大市政与小市政接口处电力工井根据现场情况按照天津市05系列建筑标

  准设计图集05D4中选用不同规格人孔井。

  3.3 存在问题:消防风机、水泵电气控制柜安装,二次控制电路不详细的问题。

  解决措施:消防风机、水泵的电控柜内的二次控制电路应说明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如何

  接口。

  3.4 存在问题: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规格尺寸未标注清楚的问题。

  解决措施: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规格尺寸几标高需标注清楚,不能漏标。

  3.5 存在问题:卫生间等电位连接设计不清楚的问题。

  解决措施:卫生间的等电位连接应根据卫生间的实际布置情况,在平面图中或卫生间大样图中将等电位线路连接表示清楚并画出系统图。

  3.6 存在问题:双电源转换开关(ATS)电路设计前面加两只断路器不统,转换开关没有用PC级产品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双电源转换开关前面取消两个断路器;按消防要求采用PC级产品,

  不选用CB级产品。

  3.7 存在问题:IC卡电表设在管井里,不便业主使用,且管井太小的问题。

  解决措施:IC卡电表装在业主便于观察的公共部位,管井空间要考虑设备安装、使用。

  3.8 存在问题:部分园林路灯及车库照明未考虑不同时段的照明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解决措施: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多路控制方式及夜间值班照明回路。园林照明应采用定时控制器控制。

  3.9 存在问题:户内的总开关比管井内的电源开关容量大,如果用户内电器短路故障时,造成电器开关越级跳闸,造成恢复困难,业主投诉。

  解决措施:户内总开关整定值不应大于上级开关,户箱总开关选用断路器。

  3.10 存在问题:部分户外的配电箱、柜未具备防水功能。

  解决措施:设计应注明IP防护等级,采购时严格按照设计定货。

  3.11 存在问题:电缆线埋深大部分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措施:加强监理工作力度,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 存在问题:草坪灯、地灯施工埋深较浅,穿管采用PVC防护效果差

  解决措施:施工时需按设计要求并采用重型PVC线管。

  3.13 存在问题: 部分线管预埋处的楼板开裂。

  解决措施:凡是PVC线管通过的地方,板筋下用钢丝网加强,防止开裂;尽量避免线管集中布置,尽可能间隔一定距离。

  3.14 存在问题:地埋管线接头多,易发生故障且难寻找。

  解决措施:保护管内电缆不允许有接头,需做接头时须按施工规范施工。

  4、弱电部分 (带下划线的为施工问题,其他为设计问题)

  4.1 存在

问题:规划设计时应避免弱电箱(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在业主院内

  解决措施:在确定规划平面后应及时进行其他专业的设计,规划时预留公共设施的安装位置。

  4.2 存在问题:红外系统在使用中受到庭院围墙中绿化的遮挡,不能达到其真正功效

  解决措施:弱电系统专业公司在设计中红外探测装置设置位置与景观相关专业在施工图出图前进行沟通并确认。以避免外围绿化植物遮挡,保证红外装置防范功能。

  4.3 存在问题:消防报警系统,有些线路没有线号回路编号的问题。

  解决措施:对于总线回路、电源回路、电话回路、广播回路、多线联动控制回路等,每个回路及分支回路均需设计线号,以便于安装调试及维修查线。

  4.4 存在问题:消防梯、客梯轿厢内的紧急呼叫系统,不能作为三方通话使用,现轿厢内的应急电话,因数部应急电话通过一条消防电话线路连通,通话质量不能保证;电话无编码定位,无法确认求救源,并不能实施快速救援;应启用电梯内的紧急呼叫系统,采用屏蔽线路与监控中心或消防中心对号连通,并准确定位,确保通话质量,达到快速救援目的。

  解决措施:设计预留管线,满足三方通话,增加带地址码手报并带电话扦孔。

  4.5 存在问题:小区出入口未设可视对讲机,小区入口保安与业主联系不方便,不便于安防管理。

  解决措施:小区出入口安装可视对讲主机,以便访客在小区入口与业主联系,并确认准

  许进入。

  4.6 存在问题:车库内进入各楼的门未设置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解决措施:增加相应的安防系统。

  4.7 存在问题:部分弱电系统(包括消防报警)未设专用防雷保护装置。

  解决措施:强弱电系统均增加浪涌保护装置,与防雷保护系统综合设计。

  4.8 存在问题:小区入户电话容量不够,竖井内各户只预留2个号码位,业主报增时无法满足需求。

  解决措施:公寓式建筑在总容量上按每户2.5个号码预留。

  4.9 存在问题:部分的中控消防、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包括摄象机未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只就近所取电源;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电源被人为拔掉,导致工作中断。

  解决措施: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设备系统应配备应急备用电源(双路互投)。

  4.10存在问题:住宅入户大堂和电梯轿厢要考虑增加视频弱电线路,可播放营销及其它广告。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4.11 存在问题:弱电管线施工质量不好,穿线困难甚至穿不过

  解决措施:施工时须按施工规范进行,管线的配件齐全。

  5、综合部分

  5.1 存在问题:防水——屋面中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处渗漏问题

  解决措施:按规定选用和埋设套管;套管处要用沥青麻丝和防水油膏充填。

  5.2 存在问题:设备房缺少大样图的问题

  解决措施:设备房、管井房提供详细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大样图。

  5.3 存在问题:水、电、通风空调专业管线冲突。

  解决措施:在地下室,通风空调的风管及管道、给排水管道、电缆桥架、金属线槽、母线槽等须标注其安装位置及高度。

  5.4 存在问题:有时设计选用的设备为独家生产的,如水箱自洁器,可能会加大工程成本或质量隐患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设计选用成熟的通用设备和产品,以利于形成竞争择优选用。

  5.5 存在问题:有的楼盘出现线管在厨房烟道口处通过,造成无法安装排风管。

  解决措施:在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时设计须标出管线的准确位置并避免冲突。

  5.6 存在问题:低压配电室内的配电柜,未预留基础座

  解决措施:应增设基础座,室内的电缆沟与排水沟分离。

  5.7 存在问题:水泵房(生活水房、中水房)内的排水沟,应满足水箱跑、溢水时的排水量。

  解决措施:设计应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排水沟断面尺寸。

  5.8 存在问题:部分水箱的液位控制系统经常出现故障,出现严重溢水情况。

  解决措施:选用可靠的液位控制系统,报警信号引到值班室。

  5.9 存在问题:电梯因停电出现困人现象,造成业主投诉。

  解决措施:增加自动平层功能(加应急EPS电源)。

  5.10 存在问题:旧楼盘的电梯均采用单控方式,增加了电梯的运行费用和业主的等候时间。

  解决措施:采用群控方式。

  5.11 存在问题:电梯机房夏天的室内温度很高,机房内的通风设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造成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机房内增加空调机。

  5.12 存在问题:设备房未预留承重钩,不利于重型机械设备的拆装维修。

  解决措施:设备机房内按需要预留承重钩(结构增加埋设件)。

  5.13 存在问题:施工破坏管道现象严重

  解决措施:各种管道应设置标志。

篇4:建筑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建筑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

  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

  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圈梁要浇圈闭合拉通,穿过中间走廊,并隔一定距离将截面加强。注意圈粱(包括地基圈梁)在外墙楼梯、入口等处可能被截断,应在相应位置附加一道并满足搭接长度。坡屋顶为双层圈梁。单层空旷房屋层高超过 4米宜在窗顶处增加一道圈梁。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的搭接及锚固长度。构造柱箍筋在上下端应加密。说明构造柱生根何处,当地面为刚性地面时,应将构造柱伸至基底。较大洞口两侧宜加构造柱(2.4米以上)。构造柱与下层相同的,可不标构造柱编号,但应在图中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宜采用一级钢筋。为减少圈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清水砖墙的立面效果,360外墙圈梁的外侧宜有120砖墙。设置构造柱后必须设置圈梁或暗圈梁。设置圈梁不一定设构造柱。斜交砖墙的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建筑四角包括阴角,考虑到应力复杂和应力集中,应增大截面和配筋。请参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娉芦GJ/T13-94》

  (4).过梁布置。核算圈梁下的高度是否足够放预制过梁,如果不够,则应圈梁兼过梁或圈梁局部加高。尽量采用过梁与圈梁整浇方式。此法方便施工并对抗震有利。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过梁配筋不得过小,以考虑地震时过梁上墙体出现裂缝不能形成拱的作用。当有大梁压在过梁上时,过梁一般用较大截面,兼梁垫用。过梁支承长度改360,并应验算过梁下砌体的局部承压。360墙可用一120矩形过粱加一120带挑沿过粱。现浇过梁荷载取值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5).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预制,与挑板的预埋件焊接。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阳台的门联窗处窗台应使用轻体材料砌筑,方便以后装修时凿掉。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6).楼梯布置。采用*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

  (7).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8).梁布置及其下的梁垫布置。也可在梁支座处将梁加宽至500来代替梁垫。

  (9).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 洞边加暗梁。

  (10).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1).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3.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部分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柔性基础。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上留洞、首层开大洞的洞口宽度大于洞底至基底高度时,如要考虑洞口范围内地基的承载力,洞口下基础应做暗梁。或将基础局部降低。

  (3).素混凝土基础下不必做垫层,但其内有暗梁时应注明底部钢筋保护层厚为70,或做垫层。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冬季施工时,不得做灰土基础。刚性基础一般300厚。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地下室内墙可采用砖墙,外墙宜用混凝土墙。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施工时材料堆积荷载。

  (5).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沟消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影响,地下墙体宜加厚。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

  (8).条形基础偏心不能过大,柔性基础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一般情况下,基础底部不应因荷载的偏心而与地基脱开。

  (9).当有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

  (10).基础圈梁在建筑入口处或底层房间地面下降处应调低标高。当基础圈梁顶标高为-0.060时可取消防潮层。当地基不均匀时基底应增设一道基础圈梁。

  (11).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2).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

  (13).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应控制建筑的总沉降量,在地基较不均匀地区应控制建筑的沉降差,砖混结构对差异沉降很敏感。因建筑的实际沉降和计算值是有差异的,很难算准,所以应从构造上入手,采用整体性强的基础形式。

  (14).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应注意,在使用砖混抗震验算菜单产生的砖混荷载生成基础图时,其墙下荷载为整片墙的平均压力,墙体各段的荷载差异较大时,荷载较大处的墙下基础是不安全的,应人工调整。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 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楼梯间和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基础留洞大于400的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首层有门洞处不能用挑砖支承沟盖板

  (6).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7).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5. 楼梯详图:

  (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

  6. 梁、柱详图:

  (1).梁上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

  (2).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3).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4).有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宜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5).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6).梁高大于300,并与构造柱相连接的进深梁,在梁端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宜加密。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

  (12).梁应按层编号,如L-1-**,1指1层,**为梁的编号。

  7. 关于墙体问题: 楼梯间的墙体水平支撑较弱,顶层墙体较高,在8度和9度时, 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设2φ6的通长筋,9度时,在休息平台处宜增设一钢筋带。顶层, 为防止墙体裂缝, 可采取如下措施: 保温层聚苯板由45加厚。为防止聚苯板在施工时被踩薄,可用水泥聚苯板代替普通聚苯板。圈梁加高, 纵筋直径加大。架设隔热层, 不采用现浇板带加预制板(为了解决挑檐抗倾覆)的方式。顶部山墙全部、纵墙端部( 宽度为建筑宽度B/4范围)在过梁以上范围加钢筋网片。构造柱至洞口的墙长度小于300时,应全部做成混凝土的,否则难以砌筑。小截面的墙(<600)如窗间墙应做成混凝土的。否则无法砌墙或受压强度不够。注意:在砖混结构中(尤其是3层及以下),可以取消部分横墙,改为轻隔墙,以减轻自重和地震力,减小基础开挖,也方便以后的房间自由分隔,不必每道墙均为砖墙。多层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过严,一般工程难以满足,在增设构造柱后可放宽。

  8. 重点注意: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大开间房屋,应注意验算房屋的横墙间距。小进深房屋,应注意验算房屋的高宽比。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建筑的走廊宽度不计入房间宽度。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要求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阳台、挑沿及挑梁的抗倾覆验算,挑梁入墙长度为1.2L(楼层)、2L(屋面)。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梁支座处局部承压验算(尤其是挑梁下)及梁下梁垫是否需要(6米以上的屋面梁和4.8米以上的楼面梁一般要加)。支承在独立砖柱上的梁,不论跨度大小均加梁垫。与构造柱相连接的梁进行局部抗压计算时,宜按砌体抗压强度考虑。梁垫与现浇梁应分开浇注。局部承压验算应留有余地。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较高层高(5米以上)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不能满足时增加一道圈梁。

  (6).楼梯间和门厅阳角的梁支撑长度为500,并与圈梁连接。

  (7).验算长向板或受荷面积较大的板下预制过梁承载力。

  (8).跨度超过6米的梁下240墙应加壁柱或构造柱,跨度不宜大于6.6米,超过时应采取措施。如梁垫宽小于墙宽,并与外墙皮平, 以调整集中力的偏心。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或构造柱。

  (10).问清配电箱的位置,防止配电箱与洞口相临,如相临,洞口间墙应大于360,并验算其强度。否则应加一大跨度过梁或采用混凝土小墙垛,小墙垛的顶、底部宜加大断面。严禁电线管沿水平方向埋设在承重墙内。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 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砖混结构的暖沟应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阶梯式、企口式或加金属止水片),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15).上下层(含暖沟)洞口错开时,过粱上墙体有可能不能形成拱,所以过粱所受荷载不应按一般过粱所受荷载计算,并应考虑由于洞口错开产生的小墙肢的截面强度。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构造柱应向下延伸一层,不得直接锚入顶层圈梁。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出屋面的烟筒四角应加构造柱或按97G329(七)P3地震区做法。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圈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圈梁。

  (17).砖混结构的长度较长时应设伸缩缝。高差大于6米和两层时应设沉降缝。

  (18).在地震区不宜采用墙梁,因地震时可能造成墙体开裂,墙和混凝土梁不能整体工作。如果采用,建议墙梁按普通混凝土梁设计。也不宜采用内框架。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20).较大跨度的挑廊下墙体内跨板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板荷载的一半。挑梁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22).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23).构造柱不得作为挑梁的根。

  9. 常用砖墙自重(含双面抹灰):120墙:2.86,240墙:5.24,360墙:7.62,490墙:9.99 KN/M2。

  10.关于降水问题:当有地下水时,应在图纸上注明采取降水措施,并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建筑及构筑物因降水不能正常使用(开裂及下沉),及何时才能停止降水(通过抗浮计算决定)。

  11. 进行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掌握如下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篇5: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重点漏点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重点、漏点

  地下室如果设计不当,对整体抗震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一般对于半地下室的埋深要求应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的高度,才能不计其层数,总高度才能从室外地面算 起。地下室的墙柱与上部结构的墙柱要协调统一。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变化处,当标高变化超过梁高范围时则形成错层,未采取措施不应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 部位,规范明确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应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结构计算应往下算至满足 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应从地面往上算,并应包括地下层。

  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半地下室埋深不够,房屋层数包括半地下室层已达8层,层数和总高度超过要求,违反GB50011-20**第7.1.2条。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而上部结构为二级,按GB50011-20**第6.1.3条地下室一层也应为二级等问题。

  2. 荷载取值与组合

  地下室外墙受弯及受剪计算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 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对于地面活荷载,同样应乘侧压力系数,许多设计中计算不对,HiStruct注,水压力若取最高水平,则一般按恒载设计,分项系 数的取值可参考地下水池设计规范。地下室底板的强度计算时,根据《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50009-20**)第3.2.5条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0。抗浮计算时,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为0.9[此 条可参考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应为静止土压力,根据土性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砂性土采用水土分算。

  如果地下室顶部没有房屋,是空旷场地,其荷载是否要考虑平时消防车荷载或大于消防车的可能荷载,实际中比较取起控制作用的荷载作为设计依据。另如某工程设 计在-1.55m标高处一层平面是地下室顶板,活载只考虑4.5KN/m2,未计覆土荷载,消防车荷载。地下车库活载取值6.0KN/m2,不满足 GB50009-20**第4.1.1条,未考虑消防车荷载,或者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载重车荷载,与消防车荷载比较取大值。 HiStruct注,尚应考虑施工堆载10kN/m2。

  3. 外墙计算模型

  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 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建 议: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 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竖向荷载(轴力)较小的外墙扶壁桩,其内外侧主筋也应予以适当加强。外墙的水平分布筋要根据扶壁柱截面尺寸大小,可适当另配外 侧附加短水平负筋予以加强,外墙转角处也同此予以适当加强。

  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即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侧壁底部弯矩与相邻的底板弯矩大小一样,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其厚度和配筋量应匹 配,这方面问题在地下车道中最为典型,车道侧壁为悬臂构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处也经常发现类似问题:标高变化处仅设一 梁,梁宽甚至小于底板厚度,梁内仅靠两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难以满足要求。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 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中部,应注意外墙承受车道底板传来的水平集中力作用,该荷载经常遗漏。

  4. 顶底板和楼梯

  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地下室顶板,板厚选用100mm,不符合GB50011-20**第6.1.14条;底板配筋Φ14@100,不符合 JGJ3-20**第12.2.4条;地下室顶板厚度、地下部分柱配筋不符GB50011-20** 第6.1.14条。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顶板、墙配筋不符合GB50010-20**第9.5.1条及GB50038-94第4.7.8条等。

  5. 地下水与抗浮

  地下水位及其变幅是地下室抗浮设计重要依据,实际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抗 浮不够出现局部破坏。另外,实际中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地下室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而地下室面积大,形状又不规则,加之局部上方没有建筑,此类抗浮问题 也相对比较难以处理,须作细致分析处理。

  常见设计问题如:地下水位未按勘察报告确定,或勘察报告未提供计算浮力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幅,违反了GB50007-20**第3.0.2条;斜坡道未进行抗浮验算,斜坡道与主体分缝处未作处理;抗浮验算不满足要求,GB50009-20**第3.2.5条等。

  6. 裂缝及控制方法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易出现收缩,受到结构本身和基坑边壁等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之内,其配筋量往往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

  工程中许多设计将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距调幅、有的下端按铰接、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地下室外墙在计算中漏掉抗裂性验 算(违反GB50108-20**第4.1.6条),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不合理,建筑物超长未设缝或留置后浇带(违反GB50010-20**第 9.1.1条),后浇带的位置设置不当,外墙施工缝或后浇带详图未交代,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相连处未设沉降缝等,导致违反设计规范,产生渗漏现象。某工 程地下室设计成一个大底盘,而该大底盘下的基础形式同时有天然地基、桩基、刚性桩复合地基(违反GB50011-20**第3.3.4条),此类基础即使 设置后浇带也仅适合施工阶段。

  地下室整体超长,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开展,采取的主要措施:①补偿收缩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渗入UEA、HEA等微膨胀剂。以混凝土的膨胀值减去混 凝土的最终收缩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即可控制裂缝。②膨胀带,由于混凝土中膨胀剂的膨胀变形不会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变形完全补偿,为了实现 混凝土连续浇注无缝施工而设置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带,根据一些工程实践,一般超过60m设置膨胀加强带。③后浇带,作为混凝土早期短时期释放约束力的一种技 术措施,较长久性变形缝已有很大的改进并广泛任用。④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混凝土应考虑增加抗变形钢筋,对于侧壁,增加水平温度筋,在混凝土面层起 强化作用。侧壁受底板和顶板的约束,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可在墙体中部设一道水平暗梁抵抗拉力。

  7.

保护层和垫层厚度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对防水混凝土结构规 定: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混凝土垫层,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工程实践表明如果结构厚度或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小于规范限值常常是引起渗 漏水现象的常见原因,因此规范修订以后对限值作了相应的提高,应引起注意。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