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鲁班奖创优项目装修工程细部工艺细则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鲁班奖创优项目装修工程细部工艺细则

  一墙面抹灰

  基层处理:

  1.砖墙基层处理:将墙面清理干净,抹灰前用喷雾器均匀湿润。

  2.混凝土墙基层处理:采用脱污剂将墙面油污脱除干净,用喷雾器均匀湿润,涂刷或机械喷涂聚合物水泥浆进行毛化处理,也可涂刷有效的混凝土界面剂。

  3.加气混凝土墙基层处理:对松动及不饱满拼缝或梁、板下的顶头缝,用砂浆填塞密实,墙面清理整修后,用喷雾器均匀湿润,涂刷或机械喷涂聚合物水泥浆进行毛化处理。

  4.用于毛化的聚合物水泥浆应进行洒水养护。

  5.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采用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或磨平工艺,抹灰前,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抹灰:

  1、管线开槽处应分层抹灰,防止管根部和开槽处抹灰空裂。在两种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及墙面管线开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网布做加强处理,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2、当抹灰厚度大于30mm时,应按规定增加钢丝网固定。

  3、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层间间隔以基层初凝为宜,以防收缩影响质量,面层抹灰时,要求抹压平整,抹痕一致,严禁撒干水泥收面。

  4、对于建筑物室外墙面及厂房大墙面(高或边长大于5米)设计采用涂料装饰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设置无设计要求的,施工前必须绘制效果图,报监理、业主批准后方可施工。分格缝使用黑色塑料条或软木条设置。分格缝位置原则上位于混凝土与砌体交界处及窗洞的上下边。粉刷后的分格缝应做到棱角整齐,横平竖直,环向闭合,交接处平顺,深浅宽窄一致。

  5、建筑物室外墙面抹水泥砂浆时应按比例掺加一定量的抗裂纤维,可有效防治室外墙面空裂。

  6、室内砼墙、柱、加气砼砌块墙面及顶棚,推广使用石膏砂浆粉刷,可减少或杜绝墙面空裂现象。

  二内、外墙涂料施工

  1、涂料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墙体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严禁有空鼓、开裂现象;基层表面应平整,阴阳角方正、顺直;细部处理(窗套、腰线、滴水线、滴水槽等)符合要求。

  2、腻子、底层涂料、面层涂料等原材料的品种、颜色、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大面积施工前应按预定的施工工序要求先做样板,经质量技术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4、严格控制刮腻子工序质量,腻子的粘结性、弹性要好;基层表面过分光滑的范围要砂毛,涂刷一层粘结液,增加腻子的附着力并控制刮腻子的厚度。内墙腻子参考配比:乳胶:滑石粉(或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1:5:3.5(重量配比)。厨房、厕所、浴室用耐水性腻子为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泥:水=1:5:1(重量配比)。涂料外墙腻子参考配比: 2.0%腻子粘结剂,40%Po.42.5黑(白)水坭,27%重钙粉400目,10%灰钙粉,20%石英砂120-160目,1%早强剂,搅拌均匀后加入适当的水做成腻子。

  5、大厅、楼梯间等主要部位内墙与顶棚交界处宜加设石膏装饰线。

  6、外墙涂料必须涂刷与面层涂料相配套的底层涂料,防止面层咬色、泛碱。

  7、外墙涂料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使用时不得随意加水稀释。

  8、涂料涂刷时,要求做到横向、竖向纹路一致。

  (三)地板砖粘贴

  1、地板砖粘贴前应进行排版,避免出现非整砖,若无法避免时,非整砖应布设于边角部位,宜对称布置,并应大于1/3。

  2、施工前,要对地板砖进行几何尺寸、变形、色差等方面的筛选。

  3、在墙柱阴阳角处采用整块砖切割,如房间四周有色带,在墙柱阴阳角处均采用45°割角拼接工艺。

  4、地板砖与钢隔栅、沟道相交处须加角钢保护沿。

  45°割角拼接工艺地砖排版

  地砖排版地砖对称铺贴

  (五)水泥砂浆地坪

  1.有坡度要求的楼地面,必须满足设计或使用功能要求。

  2.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严格控制水灰比,严禁使用细砂。在终凝前采用原浆收光,严禁撒干水泥或刮纯水泥素浆收光,同时加强养护。楼地面抹平压光建议推广使用地面抹光机,既节省劳动力,提高功效,又能保证施工质量。

  3.大面积水泥砂浆地面,必须设置分格缝。室外地坪伸缝纵向间距≤30m,纵、横缩缝间距3-6m(总长度均分);室内地面、楼面(独立小面积房间除外)纵、横向缩缝间距3-6m,按进深、开间尺寸长度均分。要采用专用机械切缝,切缝应平直方正,用防水油膏等材料灌缝。切缝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地面终凝后进行,不宜过晚,否则,会形成不规则裂缝和空鼓现象。

  4.严禁在成品楼地面上拌和砂浆、揉制油灰、调制油漆等,防止地面污染受损。

  (六)塑胶地坪

  基层应平整、密实,无裂纹、无空鼓、不起砂、无油脂,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对表面油污、破损等缺陷均需进行处理,基层采用水泥自流平找平地面,水泥自流平施工前用3m靠尺检查地面,平整度偏差较大的地方用磨光机磨平。塑胶板面层应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严密,顺直美观,无胶痕。

  塑胶板面层

  (七)踢脚线

  踢脚线为面砖时,粘贴前应对面砖进行排版设计,使房间四周拼砖一致。踢脚线与地面的拼缝要一致。在阴阳角处均采用45°割角拼接工艺。

  水泥砂浆踢脚线突出墙面为5~6mm,上口平直,用专用捋子捋光,与墙面结合紧密,出墙厚度均匀、四周交圈。

  踢脚线应出墙厚度一致,且出墙厚度应小于踢脚板厚,踢脚板上口不应有污染。踢脚板的粘接砂浆不得抹在混合砂浆基层上,以避免空鼓、脱落。

  面砖踢脚线割角拼接

采编:www.pmceo.cOm

篇2:花园住宅楼创优工程细部质量控制重点

  花园住宅楼创优工程细部质量控制重点

  我司根据近几年对优质工程复查发现的质量问题,经过整理和分析后,针对一些重点或出现频率较高的质量问题编写了本章节,其目的是为准备较高级别创优的工程提供借签和参加参考标准,使创优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尽量减少工程竣工后的整改。

  本章节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是通过对规范实质的分析,帮助更好地理解把握规范,准确应用规范来予以控制;一方面则是在规范要求基础上,再进行提高、深化细化,从改进具体操作方法、措施上下予以解决。

  工程实体部分如下:

  一、主体部分

  分部分项工程通病名称造成原因防治技术措施

  1、模板a、构件断面鼓出、漏浆、蜂窝麻面。

  b、柱偏扭。a、模板系统刚度不足。

  b、支撑间距过大.

  c、模板底口加固不牢固。a、适当加密对拉螺杆,并选用直径不小于φ12的圆钢。

  b、支模前应将构件位置兜方找中。

  c、底部焊外包框。

  d、模板的拆除必须经预留试件试压。

  2、钢筋a、露筋。

  b、插筋移位。

  c、板面负筋塌落。a、钢筋保护层垫块太少。

  b、双层配筋的撑筋和拉结筋太少。

  c、插筋底口加固不牢固。a、梁、柱钢筋垫块应最少每侧布置两行,每行的垫块间距不大于80cm,垫块应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

  b、钢筋支撑牵拉筋应梅花型布置,间距不大于1m。

  c、插筋底口应加焊一道箍筋,使之与其下部纵筋焊牢。

  d、所有负筋中部均设垫筋,且在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面铺人行走道板。

  3、砼a、蜂窝。

  b、掉皮。

  c、踩塌。a、商品砼和易性降低。

  b、拆模时间过早。

  c、砼养护不足,强度不足,人员走动损坏砼。a、商品砼运输时间内,预留砼塌落度损失值超限。

  b、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c、加强成品保护措施,及时测验预留试决的强度,待砼强度达到1.2N/mm。后,才允许上人操作。

  4、砖砌体

a、游丁走缝。

  b、砂浆厚薄不一。

  c、灰缝不饱满。

  d、竖向通缝。a、未认真立皮数杆。

  b、未做到每皮砖拉通线。

  c、砌砖动作不标准。

  d、未认真检查砖的规格,未进行预排石专的工作。

  e、组砌方法不当。

  a、严格执行每个转角、每个门洞及窗部位加立皮数杆。

  b、严袼执行每层砖拉通线,控制砖的水斗和缝厚。

  c、严格检查每层砖砌完后是否认真执行了对竖缝的刮浆寒缝工作。

  d、每道墙组砌之前,均要进行砖决的预排工作,严格禁止随意砌石争。

  二、外檐

  1、面砖切割量较大。

  (1)主要原因:是施工前期对外檐面砖的排列缺乏总体、细致的排列设计,造成较大的施工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外檐的观感质量。

  (2)基本措施:在主体施工前即对外檐面砖的排列进行精心设计,并作出外墙面砖装配图,必要时应洽商设计单位订外檐的洞口、横竖线脚等影响面砖排列的相关尺寸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方便是施工,降低成本,提高观感质量的效果。

  2、外墙面砖勾缝质量普通不精,堪称“精品”的较少。

  (1)缝隙的深浅、宽窄、顺直、密实、光滑等各方面总有不尽人意之处。

  (2)基本措施:认真对待面砖勾缝,将这一分项工程作为外檐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采用的统一勾缝工具来施工。

  3、铝合金门窗

  (1)安装大部分都不符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的有关规定。第一,墙体与窗框未全部实现软接角,也就是说墙面抹灰与铝合金窗框之间未留缝隙,而是用砂浆勾缝台仅在表面抹了一层密封胶;第二,密封胶施工粗糙,胶缝宽窄不匀,表面不平整;第三,有些仅有外侧打胶,内侧未打胶。

  (2)基本措施:

  1)水泥砂浆对铝合金材料的腐蚀性极强,应切实避免这两种材料直接接触。

  2)铝合金与现有的墙体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相关较大,所以必须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密封胶密封,否则无法避免铝合金与墙体之间开裂,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密封性能。

  3)铝合金与墙体之间是最好采用发泡剂填充后再利密胶。

  4、散水

  施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散水的功能受到影响,散水与主体之间断流处的嵌缝油膏施工质量较差,竣工时间不长就出现老化、开裂等现象;散水本身的分隔缝设置的位置不对,散水下的回填土密度未达标,造成散水断流;散水混凝土支模及材料不规范,造成散水混凝土外观线条不顺直。

  5、各类滴水

  做法不够规范,未把滴水线当作一道工序安排施工,未做明确的技术交底。大部分工程的外露明梁的底面未做滴水处理,致使梁底放雨水污染严重,一是影响建筑物的观感,二是影响梁底涂料或面砖的耐久}生;窗洞口滴水槽施工较粗糙。三是端部通致到侧墙面受到污染;鹰嘴的坡度偏小,边线不够尖锐,致使雨水向后倒爬。

  6、沉降观测点

  制作相糙。沉降观测,点在同—建筑物上出墙面的距离不等,夸起的高度不等,顶面未做成半球形,防腐处理不认真致使竣工时间不长就已生锈,且有些顶面被砂污染影响观测点精度;特别是_些外檐装饰为干挂石材、铝板等时,沉降观测点覆盖,致使沉降观测点无法继续进行。

  7、室外接地电阻测试点

  制作不规范,目前利用建筑物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的做法比较普遍,但接进电阻测试点的位置普遍偏低,应在1.5~1-8m高度;测试点安装时预埋的盒子过小,测试时无法操作;接地电阻测试点的标志不清晰;接地电阻测试点的镀锌扁钢上应配M8×20的镀锌螺栓及一支平垫和一支弹簧垫片。

  应该强调的是,防雷接地电阻测试点必须设置,并应制作规范。因为设置了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受雷击的机率要高于不设置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所以防雷接地电阻每年进行测试。

  三、屋面

  屋面工程应该严格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规定施工。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是:

  1、突出屋面的各类天沟和基层的根部的泛水处理不好。一是高度不足250mm,有的保温层排汽管本身的高度就偏低;二是这些部位的防水材料的口未进行有效的固定易开裂,形成了渗漏的隐患;三是这些部位的防水材料水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上人屋面,应采取刚性保护。

  2、屋面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墙体之间未按规范要求做柔性连接。

  3、刚性保护层的分格缝间距偏大,造成刚性层开裂。

  4、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的坡度未能达到5%的要求,主要是由于水落口杯留置的标高偏高,使得其周围无法加大坡度。

  5、水落口箅子应采用定型铸铁产品,如自行制作时应将箅子做成半球形,以防止堵塞。目前较多工程水落口箅子制作粗糙,或使用室内地漏箅子代替,使得水落口被杂物堵塞至使屋面产生积水。

  6、天沟坡度偏小。

  (1)有些屋面的天的沟较长或转弯较多,由于天沟坡度偏小使得排水不畅,同时天沟较长时沟底亦较难做得很平整,造成了沟内积水。

  (2)基本措施:天沟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其纵向坡度不宜小于3%(规范规定“不应小于1%“)。

  7、女儿墙内侧墙面抹灰未做分格缝,由于墙面一般均较长,所以出现较多裂缝。

  四、室内

  1.踢脚

  水泥踢脚上口欠光滑,空鼓量较大;块材壤贴的踢脚普遍偏厚,个别工程中达到20mm左右,由于踢脚太厚,上口很难处理得美观。块材壤贴得踢脚空鼓亦较多。

  2、面镶贴

  (1)卫生间等墙、地面的面砖镶贴普遍不够精细。第一,镶贴前未能进行细致的排砖,小于半砖现象比较普遍;第二、面砖镶贴后平整度较差,缝隙处理粗糙,阳角处出现瞎缝;第三,墙、地面上孔洞的套割普遍不够精细,面砖切割后边缘参差不齐,圆孔与管道、地漏及卫生器具等不吻合。

  (2)基本措施:室内面砖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的排砖设计。第一,如果墙、地面的面砖规格相同,侧墙、地面的面砖缝隙应贯通,不应错缝。否则不宜强调墙、地面的不同规格的面砖对缝,因为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对缝;第二,面砖预排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非整场现象,如确定无法避免时,应将非整块的面砖排在较隐蔽的阴角部位;第三,如果在一个墙、地面上出现无法避免的小于1/2块的小条砖时,应将小条砖加l块

整砖的尺寸平均后切成两块大于1/2的非整砖排列在两边的阴角部位。

  (3)面砖镶贴的平整度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应从材料关把起,镶贴前应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以控制每块砖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面砖的擦缝应密实、干净、顺直,不应出现瞎缝和空鼓。

  3、初装修

  (1)目前初装修竣工的工程较多,但初装修并不等于“粗装修”。目前很多粗装修工程的质量确定比较“粗”,为后续工程的施工不是创造了条件,而是制造了困难。

  (2)所以室内的墙地面仍应达到粗装修的相应标准。比如,标准定为三级抹灰,其质量就要达到三级抹灰的标准,表面平整,阴阳角线条顺直挺括,且要工完场清无污染。如果墙地面为水泥砂浆细拉毛,拉毛的深浅、宽窄要均匀。抹灰层不压出现空裂。

  4、楼梯

  楼梯的踏步的边沿若没有做挡水处理的话应在其下边沿做滴水线,且滴水线应沿踏步、平台底贯通。做滴水处理的楼梯板和平台的侧面级滴水线不应刷白色涂料。

  5、交叉污染

  墙面涂料污染吊顶的边龙骨或踢脚,顶棚的涂料污染石材墙面,水泥沙浆污染铝窗,密封胶污染墙面、铝窗,土建装饰涂料污染设备、管线等等。

  污染必须清除。但主要是应在加强成品保护上下工夫。特别应注意对铝合金材料的保护,因为铝合金材料一旦被水泥砂浆污染,其痕迹将无法彻底清除。作为“精品”工程,污染是最不应该出现的。

  五、设备安装

  1、管道工程

  (1)管道丝扣连接

  1)接的管道安装完毕后外露的螺纹过多,有些达到5~6扣;

  2)管道安装完毕后麻头未清理干净或根本就没有进行清理。

  (2)管道防腐处理

  1)管道在套丝加工或组装时被机具夹伤的部位及丝口部位未进行防腐处理:

  2)明装管道靠墙面(背面)防腐处理不彻底,防锈漆和面漆漏刷的现象比较普通;

  3)面漆的涂刷粗糙,刷痕明显,透底、流坠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

  (3)管道标识及固定

  1)标识不清管道的用途、介质的流向无法确定。

  各种管道应有明确标识,以标明管道的用途、介质的流向,特别是在阀门附近。管道的种类应以颜色区分,除有特殊要求外。消防管道均应涂红色油漆或红色色环。当以色环作为标识时,色环的间距、宽度应致,位置应醒目。

  2)管道固定的方法、数量或位置不正确。

  雨落管管卡在墙体上用木楔固定;小直径的管道的管卡数量不足或位置不正确;立管营卡装在楼板上面楼层之间就没有管卡固定;排水立管的管卡不在承插口上。

  (3)地漏安装

  地漏安装的高度不标准,达不到低于周边地面3~5mm的要求,有的甚至高于周边地面。

  2、消防工程

  (1)消防栓口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均为公安部主编)的要求为距楼面1.1m,《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42-82(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编)的要求为1.2m,且允许误差为20mm。这两种规范都是国家标准,所以栓口高度应为设计为准,并应尽量减少误差量,绝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栓口高度,造成消火栓无法正常使用而成为安全的隐患。

  (2)走廊内的喷淋头

  应居中布置,并应成一直线,且喷淋头的方向应一致;大开间的房间内的喷淋头应纵横成线,且方向一致;有造型吊顶的房间的喷淋头的位置应认真设计,在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均匀、美观。

  从目前的情况看,走廊内的喷淋头基本符合要求;而大开间和有造型吊顶的房间内喷淋头的布置尚不够细致,有的是纵成线而横不能成线,有的是满足了间距的要求而忽略了美观,而有的布置在吊顶灯池的上边,使灯池的边沿遮挡了喷洒的范围,影响了喷淋的功能。

  (3)防火门的安装质量

  相对其他门的、安装质量明显不够精细,除管道井、电缆井的防火门一般不经常开启外,其他通道上的防火门均是经常开启使用的,目前从工程复查的情况看,建筑物投入使用不久,防火门就已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损坏,这其中有防火门本身生产质量的问题,同时更有安装质量的问题,常闭式双扇防火门没有安装闭门顺序器,使防火门无法保持在严密的关闭状态,闭门器质量较差,损坏率较高。

  (4)基本措施

  建筑物防火是保证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很多项目的消防工程都是业主分包或消防部门指定施工单位,使总包单位对工程的全面质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包单位应能够发现材料或施工的质量问题,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业主和分包反映并督促其及时整改。

  3、电气安装工程

  (1)屋顶避雷带

  ①常见问题

  1)不够顺直;

  2)支撑高度不够,特别是当檐口女儿墙的厚度厚时,不足以保护檐口的外边沿及拐角部位;

  3)支撑位置不在女儿墙的中间;

  4)搭接长度不够,搭接处为单面焊。焊接质量较差,焊口欠光滑,夹渣、咬肉现象比较普遍;

  5)用钢筋栏杆兼作避雷带时,钢管在拐角处的弯曲半径偏小,当钢管为不锈钢材料时,往往管壁较薄,与引下线的焊接困难;

  6)防腐处理粗糙,特别是焊口部位,由于焊接质量差,防腐很难彻底。

  ②基本措施

  1)用圆钢做避雷带时,安装前必须进行冷拉调直;

  2)避雷带支撑高度应企150mm~200mm为宜,不应底于150mm。当女儿墙较厚或避雷带外侧有需要特殊保护的设备、设施时,避雷带应适当加高或采取其他切实有效的隔防雷措施。

  3)避雷带一般应安装在女儿墙顶面的中心线位置,除非设计有特殊要求或当女儿墙很厚,檐口的外边沿难于受到保护时,避雷带可偏向女儿墙外例。

  4)采用圆钢作为避雷带时,其圆钢的直径以12mm为宜,以便避雷带尽可能保证顺直,其搭接焊的长度应不小于80mm。当采用扁钢作为避雷带时,扁钢宜立放,截面尺寸以40*4mm为宜,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圆钢必须为双面焊,扁钢必须为三面焊。焊缝应光滑、平整、无夹渣、咬肉,必要时应焊缝进行打磨加工。

  5)当采用钢管的栏杆兼避雷带时,在拐角处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钢管直径的4倍(R=4d,R为栏杆的弯曲半径,d为钢管的直径)。当采用不锈钢钢管时,其管壁不宜太薄,否则与引下线无法正常焊接。

  6)除采用不锈钢材料外,普通热轧钢材或镀锌钢材的焊接处,必须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特别是焊接的部位,若焊缝表面不够平整时,应进行适当打磨,以保证防腐的质量。

  (2)明装电线管的布置

  一般来说都比较随意,很少有工程对电线管的布置进行认真的设计,穿线钢管或PVC管的布置比较随意,软管、硬管纵横交错,有的管是半明半暗。

  (3)明装金属软管问题

  ①有些金属软管由于长度较长且无中间固定点,在管内电线加上软管等重量的作用下,造成端都与桥架或暗埋线盒的连接点处自动脱落的现象;

  ②金属软管或半硬波纹塑料管与线盒、器具的连接未采用专用的连接附件,而仅用普通绝缘胶带包扎,不能达到可靠、耐久的要求;

  ③软管接长未采用套管或专用的连接件。

  (4)金属电线软管的接地保护

  ①漏接地线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当仅止局部采用金属软管时。

  ②基本措施:

  1)当仅在局部采用金属软管或金属软管与塑料管混用时,在TN-S,TN-C-S系统中,金属软管应与PE线可靠连接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金属软管不允许作为设备外壳的接地导体。

  (5)穿线钢管的连接

  仍有采用对焊的方式,这是绝对不应采用的方式。穿线用钢管的连接只能采用管箍丝接线或套管焊接的方式。而且应该注意到,禁止对镀锌钢管进行任何焊接作业,无论是跨接线还是套管连接。所以,对于镀锌穿线钢管只能以管箍丝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超跨接线应采用卡子进行固定。

  (6)金属配电箱、柜的门有时没有进行接地处理。其原因主在是由于选用的金属箱柜的门没有接地的连接地点。对于金属配电箱、柜在选用前应进行认真的考察,不应选用箱、柜无法接地的产品。

  (7)电线管的管口缺少护口或护口从管口上脱落。电线和护口未能得到重视和细致认真的检查。

篇3:厂房钢屋架制作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厂房钢屋架制作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第1节钢结构制作

  (1)所选用的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原始资料,进场后必须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选择性能良好,使用功能齐全的加工设备。

  (3)焊条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报告,要求电焊条使用前应用烘干箱进行烘干,使用埋弧焊接选用的焊丝及焊剂必须与所用的母材相配套。

  (4)钢构件制作完成后需进行除锈,除锈后24h之内涂上底漆,保证油漆的漆膜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5)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内容执行,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为保证制作精度,钢构件下料时要预放收缩量,预放量视工件大小而定,根据本企业类似工程经验及符合规范要求。

  (7)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当几种焊缝要施焊时,应先焊收缩变形较大的横缝,而后焊纵向焊缝,或者是先焊对接焊缝而后再焊角焊缝。

  (8)焊接型钢的主焊缝应在组装加劲肋板零件之前焊接。主焊缝的焊接顺序应按焊后变形需要考虑其焊接顺序而交错进行。

  第2节钢结构安装

  (1)钢结构吊装过程严格执行《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

  (2)吊装前必须对基础纵横轴线及水平标高、钢构件外形尺寸、焊接质量进行复验合格后施工。

  (3)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4)施工时特殊工种上岗人员必须有劳动局颁发的上岗证书。

  (5)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定为合格方可使用。

  (6)施工中坚持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严格工序质量检验。

  第3节压型钢板安装

  (1)在运输及吊装许可的条件下,应采用长尺寸的板材以减少接缝,提高保温性能和防水效果。

  (2)压型钢板固定,在横波每两块板有一波搭接,搭接面用密封胶条密封,再用防水密封膏密封,并用自攻螺钉与檩条固定。

  (3)每块板端部不少于3个螺钉,中间支撑处在大于3m檩距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自攻螺钉连接。

  (4)板材搭接于檩条上,保证搭接长度要求,搭接部分用拉铆钉连接并施以防水密封膏,外露钉头涂密封膏。

  (5)包边钢板的搭接尽可能背风向,搭接长度大于20~50mm,拉铆钉间距小于500mm。

  (6)自攻钉拉铆钉设于波峰上,并进行防水处理。

  (7)一旦彩色涂层划伤或锈斑时,应采用相应系列涂料补刷。

篇4:地下高分子合成防水卷材工艺标准

  地下高分子合成防水卷材工艺标准

  地下高分子合成防水卷材防水层

  (各种基层处理剂:聚氨酯底胶、C*-404胶、丁基胶粘剂、聚氨酯涂膜材料、聚氨酯嵌缝膏)

  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冷粘法铺贴地下防水层工程施工。

  2、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合成高分子合成防水卷材,其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应符合下两表的规定。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项目 质量要求

  折痕 每卷不超过2处,总长度不超过20mm

  杂质 大于0.5颗粒不允许,每1m2不超过9mm2

  胶块 每卷不超过6处,第处面积不大于4 m2

  凹痕 每卷不超过6处,深度不超过本身厚度的士30%;树脂类深度不超过15%

  每卷卷材的接头 橡胶类每20m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3000mm,拉头处应加长工50mm;树脂类20m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硫化橡胶类 非硫化橡胶类 树脂类 纤维增强类

  断裂拉伸强度 MPa ≥6 ≥3 ≥10 ≥9

  扯断伸长率(%) ≥400 ≥200 ≥200 ≥10

  低温弯折( ℃) -30 -20 -20 -20

  不透水性 压力(Mpa) ≥0.3 ≥0.2 ≥0.3 ≥0.3

  保持时间(min) ≥30

  加热收缩率(%) <1.2 <2.0 <2.0 <1.0

  热老化保持率(80℃,168h) 断裂拉伸强度 ≥80%

  扯断伸长率 ≥70%

  2.1.2 聚氨酯底胶:用来做基层处理剂(相当于涂刷冷底子油),材料分甲、乙两组份,甲料为黄褐色胶体,乙料为黑色胶体。

  2.1.3 C*-404胶:用于卷材与基层粘贴为黄色混浊胶体。

  2.1.4 丁基胶粘剂:用于卷材接缝,分A、B两组份,A组为黄浊胶体,B组为黑色胶体。使用时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用。

  2.1.5 聚氨酯涂膜材料:用于处理接缝增补密封,材料分甲、乙两组份,甲组份为褐色胶体,乙组份为黑色胶体。

  2.1.6 聚氨酯嵌缝膏:用于卷材收头处密封。

  2.1.7 其他材料:

  1 二甲苯:用于浸洗刷工具。

  2 乙酸乙酯:用于擦洗手。

  2.2 主要用具:

  2.2.1 基层处理用具:高压吹风机、平铲、钢丝刷、笤帚。

  2.2.2 材料容器:大小铁桶。

  2.2.3 弹材用具:量尺、小线、色粉袋。

  2.2.4 裁剪卷材用具:剪刀。

  2.2.5 涂刷用具:滚刷、油刷、压辊、刮板。

  2.3 作业条件:

  2.3.1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铺贴防水层前,应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处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底标高300㎜以下,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

  2.3.2 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必须将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疙瘩和其他尘土杂物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陷。

  2.3.3 基层应保持干燥、含水率应不大于9%;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3.4 防水层所用材料多属易燃品,存放和操作应隔绝火源,做好防火工作。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 基层处理剂配制 → 涂刷基层处理剂 →

  特殊部位进行增补处理(附加层)→ 卷材粘贴面涂胶 卷材晾胶 →

  基层表面涂胶 晾胶 铺贴防水卷材 排气、压实、接收头处理

  做保护层

  3.2 基层处理

  3.2.1 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不合格的基层上杂物、尘土清扫干净。

  3.2.2 基层处理剂配制,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刷施工。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必须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3.2.3 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大面积涂刷施工前,先在阴角、管根等复杂部位均匀涂刷一遍;然后用长把滚刷大面积顺序涂刷,涂刷底胶厚度要均匀一致,不得有露底现象。涂刷的底胶经4h干燥,手摸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3.2.4 特殊部位增补处理:

  3.2.5 增补剂涂膜:按所选用的涂膜的要求,按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在地面、墙体的管根、伸缩缝、阴阳角部位,均匀涂刷一层符加涂膜,做为特殊防水薄弱部位附加层,涂膜固化后即可进行下一工序。

  3.2.6 附加层施工:设计要求特殊部位,如阴阳角、管根,可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铺贴一层处理。

  3.3 铺贴高分子卷材防水层

  3.3.1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下表的规定。

  防水卷材厚度

  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单层:不应小于1.5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1.2mm 单层:不应小于4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3mm

  2级 二道设防

  3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1.5mm 不应小于4mm

  复合设防 不应小于1.2mm 不应小于3mm

  3.3.2 铺贴前在基层面上排尺弹线,作为掌握铺贴的标准线,使其铺设平直。

  3.3.3 卷材粘贴面涂胶:所选用胶粘剂必须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上,用长把滚刷蘸胶粘剂涂匀,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晾胶至胶基本干燥不粘手。

  3.6.3 基层表面涂胶:底胶干燥后,在清理干净的基层面上,用长把滚刷蘸胶粘剂均匀涂刷,涂刷面不宜过大,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然后晾胶。

  3.6.4 卷材粘贴:在基层面及卷材粘贴面已涂刷好胶粘剂胶的前提下,将卷材用φ30㎜、长1.5m的圆心棒(圆木、或塑料管)卷好,由二人抬至铺设端头,注意用线控制,位置要正确,粘结固定端头,然后沿弹好的标准线向另一端铺贴,操作时卷材不要拉太紧,并注意方向沿标准线进行,以保证卷材搭接宽度。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

  1 卷材不得在阴阳角处接头,接头处应间隔错开。

  2 操作中排气:每铺完一张卷材,应控制胶粘剂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用干净的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横向用力滚压一遍,以便将空气排出。

  3 滚压:排除空气后,为使卷材粘结牢固,应用外包橡皮的铁辊滚压粘结牢固,防止产生空鼓。

  4 接头处理:卷材搭接的长边与端头的短边100㎜范围,用丁基胶粘剂粘结;将甲、乙组份料,按1:1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用毛刷蘸丁基胶粘剂,涂于搭接卷材的两个面,待其干燥15~30min即可进行压合,挤出空气,不许有皱折,然后用铁辊滚压一遍。

  凡遇有卷材重叠三层的部位,必须用聚氯酯嵌缝膏填密封严。

  5 收头处理:防水层周边用聚氨酯嵌缝,并在其上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其宽度不应小于10㎜

  3.7 保护层:

  防水层做完后,应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护层,一般平面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为砌筑保护墙或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外做防水层的也可贴有一定厚度的板块保护层。

  抹砂浆的保护层应在卷材铺贴时,表面涂刷聚氨酯涂膜稀撒石碴,以利保护砂浆层粘结。

  防水层施工不得雨、风天气进行,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4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4.1 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石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2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3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 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6 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加强保护措施,从管理上保证不受损坏。

  5.2 穿过墙体的管根,施工中不得碰撞变位。

  5.3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墙。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接头处卷材搭接不良:

  接头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空鼓、接槎损坏;操作应按程序、弹标准线,使与卷材规格相符,施工中齐线铺贴,使卷材搭接长边不小于100㎜,短边不小于150㎜。

  6.2 空鼓:

  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洁净,易产生基层与卷材间空鼓;卷材铺设空气排除不彻底,也可使卷材间空鼓。注意施工时基层应充分干燥,卷材铺设层间不能窝住空气。

  刮大风时不宜施工,因在凉胶时易粘上砂尘而造成空鼓。

  6.3 管根处防水层粘贴不良:

  在这种部位施工应仔细操作、清理应干净,铺贴卷材不得有张嘴、翘边、折皱等问题。

  6.4 转角处渗漏水:

  转角处不易操作,面积较大。施工时注意留槎位置,保护好留槎卷材,使搭接满足规定的宽度。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防水卷材应有产品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资料。

  7.2 胶结材料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使用配合比资料。

  7.3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7.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篇5: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的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防水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涂膜防水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要求

  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有机反应型防水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并应进场后抽样送检复验,其技术性能必须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2.1.2 二甲苯或醋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1.3 水泥、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保护层。

  2.1.4 中砂:圆粒中砂,粒径2~3㎜,含泥量不大于3%;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防护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电动搅拌器。

  2.2.2 手用工具:搅拌桶、小铁桶、小平铲、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毛刷、弹簧秤、消防器材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地下防水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涂刷防水层前,应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处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操作标高以下300㎜,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

  2.3.2 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2.3.3 涂刷防水层前应将涂刷面上的尘土、杂物,残留的灰浆硬块,有突出的部分处理、清扫干净。

  2.3.4 涂刷聚氨酯不得在淋雨的条件下施工,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操作时严禁烟火。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 涂刷底胶 → 涂膜防水层施工 → 做保护层

  3.2 基层处理:

  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 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3.3.1 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3.3.2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左右,涂刷后约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3.4 涂膜防水层施工:

  3.4.1 防水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规定。

  防水涂料厚度(㎜)

  防水

  等级 设防道数 有 机 涂 料 无机涂料

  反应型 水乳型 聚合物

  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渗

  透结晶型

  1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2级 二道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3级 一道设防 - - ≥2.0 ≥2.0 -

  复合设防 - - ≥1.5 ≥1.5 -

  3.4.2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 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4.3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3.4.4 涂膜防水层施工

  1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2 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膜。

  3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左右,即用量为1.5㎏/㎡。

  4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5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6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的石碴,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3.5 涂膜保护层: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的规定:

  1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 侧墙宜采用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4 涂料防水层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4.1 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2 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3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20㎜实样用卡尺测量。

  4.6 侧墙涂料的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穿过墙体的管根、预埋件、变形缝处,涂膜施工时不得碰损、变位。

  5.2 已涂好的涂膜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堆积物品,以免涂膜防水层受损坏,造成渗漏。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气孔、气泡: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6.2 起鼓: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6.3 涂膜翘边: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6.4 破损: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应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划伤。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防水涂料应有产品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资料。

  7.2 地下涂膜防水基层清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 地下涂膜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