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的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防水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涂膜防水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要求

  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有机反应型防水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并应进场后抽样送检复验,其技术性能必须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2.1.2 二甲苯或醋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1.3 水泥、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保护层。

  2.1.4 中砂:圆粒中砂,粒径2~3㎜,含泥量不大于3%;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防护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电动搅拌器。

  2.2.2 手用工具:搅拌桶、小铁桶、小平铲、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毛刷、弹簧秤、消防器材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地下防水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涂刷防水层前,应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处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操作标高以下300㎜,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

  2.3.2 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2.3.3 涂刷防水层前应将涂刷面上的尘土、杂物,残留的灰浆硬块,有突出的部分处理、清扫干净。

  2.3.4 涂刷聚氨酯不得在淋雨的条件下施工,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操作时严禁烟火。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 涂刷底胶 → 涂膜防水层施工 → 做保护层

  3.2 基层处理:

  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 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3.3.1 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3.3.2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左右,涂刷后约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3.4 涂膜防水层施工:

  3.4.1 防水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规定。

  防水涂料厚度(㎜)

  防水

  等级 设防道数 有 机 涂 料 无机涂料

  反应型 水乳型 聚合物

  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渗

  透结晶型

  1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2级 二道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3级 一道设防 - - ≥2.0 ≥2.0 -

  复合设防 - - ≥1.5 ≥1.5 -

  3.4.2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 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4.3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3.4.4 涂膜防水层施工

  1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2 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膜。

  3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左右,即用量为1.5㎏/㎡。

  4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5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6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的石碴,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3.5 涂膜保护层: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的规定:

  1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 侧墙宜采用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4 涂料防水层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4.1 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2 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3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20㎜实样用卡尺测量。

  4.6 侧墙涂料的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穿过墙体的管根、预埋件、变形缝处,涂膜施工时不得碰损、变位。

  5.2 已涂好的涂膜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堆积物品,以免涂膜防水层受损坏,造成渗漏。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气孔、气泡: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6.2 起鼓: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6.3 涂膜翘边: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6.4 破损: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应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划伤。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防水涂料应有产品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资料。

  7.2 地下涂膜防水基层清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 地下涂膜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方案

  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实施方案

  本标段工程甲供材料、设备部分为进口材料、设备,并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为确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顺利地实施,我公司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1)施工前,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和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和培训,使所有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本标段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验、试验方法等,并只有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进驻现场进行施工。

  2)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力度,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立科研攻关小组,选定攻关项目,由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作业班技术骨干参加。

  3)组织"样板工程"的施工,以"样板工程"为手段,做到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工程每道工序均有样板,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共同验收通过的样板工程为标准,然后进行推广。

  4)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前,制定施工工艺和方法,并通过现场示范操作,使施工人员正确掌握施工要领和作业程序。

  5)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进程严格按工艺、工法要求,把好工序、材料设备检验、质量监控等各环节。

  6)项目经理部成立专门的调试试验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专业主管工程师任副组长,技术人员、工班骨干参加。按照调试试验的标准和要求,逐项进行测试试验。

  7)设专人负责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技术基础工作,为竣工文件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8)加强与业主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密切配合做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篇3:教学楼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教学楼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保证工程质量,结合本工程特点,拟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1节新技术、新工艺

  1.1粗直径钢筋竖向连接采用自动电渣压力焊,水平粗直径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可节约钢材,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合格率必须达到100%,降低工程造价。

  1.2采用钢模竹胶中型模板,取代普通钢、木模板,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环节,节省抹灰材料。采用钢框竹胶模板,可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混凝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振捣,使混凝土结构无蜂窝麻面、露筋和明显气泡。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降低工程成本。

  1.3本工程的给排水管材全部采用硬聚氯乙稀管材,取代传统的镀锌钢管,节省钢材,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第2节新材料

  2.1在楼板钢筋中,推广应用冷轧带肋钢筋。经设计单位审核验算,出具变更。利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提高的特点,取代现浇板的普通I级钢,可节省钢材40%左右,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和法向力,提高楼板的强度刚度,冷轧带肋钢筋不做弯钩,可简化施工工艺,节省钢材,减少制作和运输量,缩短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2.2在砌筑砂浆中掺入一定数量(按配合比)粉煤灰,增加混凝土砂浆的和易性和密实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篇4:模板安装工艺要求

  模板的安装工艺及要求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1.1.模板施工中施工使用的槽钢、胶合板、木材、脚手钢管、扣件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1.2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1.3模板安装、支撑加固施工完成之后应确保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的自重或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4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得影响后续工种的施工作业。

  1.5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1.6模板必须定期维修、保养。

  (2、梁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弹立杆位置线→安装顶板碗扣架→安装梁底通长钢管→安装梁底短向钢管→安装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帮模板→梁底附加立杆

  ①、在下层地面放完建筑1米控制线,并清理垃圾杂物后,按照顶板支撑立杆排模图(为了便于加固梁侧模板,立杆距离梁侧的距离控制在250mm左右)弹立杆位置线,要注意立杆位置的准确性,保证上下层立杆位置对应,按梁底模板支架间距支钢管碗扣架立柱,并根据梁线调整好标高。

  ②、在支梁模前需先支好柱头模板,然后将两端梁模插入柱头模板内。再将中间梁模支上,注意拼缝后面加方木堵浆。

  ③、根据梁底边线,安装梁底模,安装底模时注意跨度大于4米的梁必须按照跨度的3.0‰起拱。

  ④、绑扎梁钢筋。

  ⑤、根据梁侧边线立一侧梁模,合上另一侧梁模,穿对拉螺杆拉紧两侧模。

  ⑥、顶部用顶模撑顶紧梁模用斜撑调整梁垂直度。

  ⑦、梁底附加立杆:宽度小于或等于700mm的梁侧帮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梁底部加一排立杆,梁宽度大于700mm的在梁底部加2排立杆,顶部加U托与梁底木龙骨顶紧,附加的立杆用钢管、卡子与顶板碗扣架立杆连成整体。

  ⑧自检:检查梁的起拱度,对拉螺栓是否拧紧,梁顶拉通线,清理现场。备好

  大卷尺报质检员和项目部验收。

  (3、顶板模板艺流程:

  弹立杆位置线→安装顶板碗扣架→调整碗扣架→安装U托→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铺设木胶板

  ①、调整碗扣架:碗扣架安装完毕后,调整碗扣架,使碗扣架立杆保证垂直,纵横方向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平行于轴线,模板支模前先在四周柱主筋上弹好板面50cm控制线,拉线调整U托标高,跨度大于4米的板按3.0‰起拱(只是中间部分起拱,四周不起)。

  ②、铺设主龙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1200mm,铺设时要求主龙骨居U托中间,不得偏心受力,且保证主龙骨在垂直其铺设方向不得有可移动现象,严禁出现探头龙骨。铺放主次楞时,尽量利用木胶板的纵向强度。铺木胶板前先将顶板套方。所有的缝均不允许贴不干胶带而采用硬顶。四边边龙骨挤顶处使用海绵密封条粘贴顺直且与上口平齐,防止漏浆。次龙骨采用搭接接头,搭接范围内必须有一根主龙骨。

  ③、铺设次龙骨:次龙骨为50*100mm方木,间距300mm。拉通线找标高,该方木必须全部紧贴梁侧模或板模板,且根据放样图,在每块木胶板缝底附加一方木。

  ④铺设面板:面板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铺设时从一边开始顺序铺贴,第二张板两边分别与前面两张板顶死,要求硬碰硬。根据放样图,实测顶板长宽尺寸,铺裁木胶板,要求拼缝严密。顶板上禁止使用胶带来防止漏浆。

  ⑤、在梁模顶、柱头模顶及木胶板边钉50mm铁钉间距600mm。

  ⑥、检查顶板的平整度和起拱程度,检查梁侧模的平直度,检查顶板与梁侧模的结合程度及相对位置。清理顶板上的铁钉、木胶板块等杂物,报验。

  (4、模板拆除

  (4.1拆除条件:

  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且混凝土棱角不因拆模发生损坏。根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予以拆除模板,根据混凝土的强化过程,日平均温度≥10℃时,预计一般24小时后即可拆除模板(具体拆模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混凝土强度报告制定)。

  (4.2拆除工艺:

  技术部通过试块强度报告下发拆模通知后,工程部方可通知施工队拆模,没有通知不得擅自拆模。先拆除斜支撑,而后拆除模板承台箍,然后再拆除模板。

  (4.3模板清理、堆放:

  模板拆除后,应先将模板上的水泥浆等杂物用小铲刀铲掉,清理干净后涂刷脱模剂,集中堆放,堆放整齐,堆放场地要平整,且不能堆放过高,以免模板变形。

  (4.4梁板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要求

  模板拆除时间参照下表

  序号部位跨度条件备注

  1板≤2m砼强度必须达50%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2m,≤8m砼强度必须达75%

  >8m砼强度必须达100%

  2梁≤8m砼强度必须达75%

  >8m砼强度必须达100%

  3悬挑构件>2m砼强度必须达100%

  (4.5梁模、顶板模板拆除

  1)梁模、顶板模板拆模流程如下:

  ①、砼浇注完2天后松开梁卡具和梁斜撑;

  ②、拆除卡具下的顶托,拆除梁卡具中间的无缝钢管;

  ③、拆除梁侧模;

  ④、12d后拆除梁边主龙骨,梁底次龙骨,梁底模;

  ⑤、松开板底U托,分区域拆除碗扣架及板下的主次龙骨和木胶板面板,每隔

  2m回顶梁底及板底。

  2)质量保证措施:

  ①、拆顶板模时,需特别注意保护木胶板,不可用撬棍硬砸,所有拆下的横钢管、卡子、碗口立杆、方木、木胶板都需有人递送,严禁向下抛扔,特别是梁侧模、底模需两人抬着走,木胶板面上的砼碎块当时清理,按型号搬至指定地点。

  ②、拆顶板模时,应分轴线分区拆除,边拆除边清理、边搬运、边刷脱模剂、边堆放。

篇5:建筑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浅述建筑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一、序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日益走向高层化,人工挖孔桩以其特有的大承载力优势得到许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认可。确实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基础形式。

  二、人工挖孔桩的特点

  (1)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

  (2)单桩承载力高,可直接检查桩外形尺寸和持力层情况,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

  (3)可多桩同时进行,施工速度相对较快,节省设备投资,降低工程造价

  (4)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特别重要。

  三、适用范围

  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桩直径800㎜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含少量砂、砂卵石、姜结石的黏土采用,特别适于黄土层采用,深度一般10米左右,可用于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对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使用

  四、工艺流程

  五、操作工艺。

  (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开挖。

  (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开挖,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土质和设计而定,一般以0.9—1.2米为宜。

  (3)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为防止桩孔壁坍塌,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应设置护壁,种类有素砼和钢筋砼两种,以现浇钢筋砼护壁为优,与土壁能紧密结合,整体性和稳定性均佳,护壁厚度和砼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者角钢制作的钢圈作为内支撑,顶紧模板,防止模板应受张力而变形,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150--200㎜,护壁厚度比下面护壁厚度增加100--150㎜,便于挡土、挡水,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第一节护壁上口。

  (4)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护壁模板支好后应立即浇注护壁砼,人工浇筑,人工捣实,砼强度到达1.2Mpa即可拆模,护壁砼应根据气候条件,一般情况下浇灌完毕须经24H后可拆模。

  (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标高:在地面上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将桩控制轴线、高程测到第一节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作中心控制,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

  (6)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后,着手在桩孔口上架设垂直运输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7)安装提升设备、吊桶、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安装提升设备时,尽量使吊桶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以便挖土时能直观控制桩位中心和支模中心,桩口上设围护栏,当桩孔深大于5米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危害。桩孔上人员密切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互相呼应,桩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盖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伤人,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8)开挖第二节桩孔土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吊桶离开孔上方1.5米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桩孔挖至规定深度后,用尺竿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平顺。

  (9)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防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的砼浇筑口。

  (10)浇筑第二节护壁砼:砼用吊桶运送,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

  (11)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标高: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锤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竿检查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12)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上。

  (13)开挖扩底部分:桩底分为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分圆柱体挖好,再按设计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

  (14)检查验收:成孔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井壁垂直度等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做好施工记录。

  (15)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按设计制作、运输、吊装,应防止扭转变形,根据规定加焊内固定筋,钢筋笼放入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16)浇筑桩身砼:清除孔底积水,用溜槽向孔底浇筑砼,当高度超过3米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大于2米,桩孔深度超过12米时,宜采用砼导管浇筑,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浇捣密实,砼浇筑12H后进行浸水养护。

  (17)砼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六、质量控制

  (1)桩位定位控制: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经监理复查合格后。用竹片、ф6或ф8钢筋在石灰线四周外边埋设四个桩心控制点,便于在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时校正模板位置。

  (2)严格控制桩孔垂直度、中心位置,每节桩孔护壁做好后,必须将桩位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

,吊线锤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垂直平整度,井深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引测。

  (3)桩终孔要保证设计桩长和入岩深度,桩孔挖至设计深度后,必须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必须支承在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上。

  (4)桩身砼要分层连续浇筑,分层浇捣,每次浇筑高度不得超过1.5米,每层浇捣厚度不得超过0.5米,出料口到砼浇筑面高度大于2米时,必须使用溜槽或串桶,防止砼发生离析,砼坍落度宜控制在70--90㎜,在距桩孔口6米以下时,人工浇捣较困难,可以采用在砼中掺入水泥用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使砼坍落度增至150--180㎜,利用砼大坍落度下落时冲击力使砼自身密实,在距孔口6米以内时,砼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直至桩顶。

  七、安全技术措施

  (1)孔口围护措施:

  孔口四周必须浇筑砼护圈,并在护圈上设置围栏围护,围栏应高出地面1.2米,围栏应采用钢筋制作,焊接牢固,挖出的土方不得堆在孔口四周1米范围内。

  (2)防护壁坍塌措施:

  每节桩孔挖完后立即支护壁模板,浇筑护壁砼,一般情况下24H后方可拆除护壁砼,护壁可加配适量钢筋,上下护壁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上下护壁间搭接长度不小于50㎜。桩底如果设计要求扩底,若扩底高度超过2米,扩底部分应分段做护壁,防止扩底部分坍塌。

  (3)孔中防毒措施:

  地下特殊土层中往往含有CO2,SO2,H2S或其他有毒气体,故每次下孔前,必须对桩孔内气体进行抽样检测(可用快速检测管),发现有毒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清除至化学毒物最低允许浓度卫生标准,并采用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如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通风量不少于25L/S,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发生。

  (4)防触电措施:

  施工现场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施工现场电源、线路按“三相五线制”,TN—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分级分段保护,各孔井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敷设,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20米以上,孔内电线电缆必须采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空中操作工应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配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