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安置房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安置房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

  1、质量目标

  若我公司中标,对本项目的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及设计标准,并一次性通过验收。同时,确保本项目不发生质量事故。

  2、项目质量控制原则

  2.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的原则。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

  2.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同时严格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必须以数据为依据、按照合合同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2.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原则。质量控制人员在监控和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3、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

  3.1项目建设管理策划

  项目建设管理策划。项目建设管理策划属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管理计划的编制和项目实施计划的编制。项目策划应综合考虑技术、质量、安全、费用、进度、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应满足合同的要求。项目建设管理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3.1.1明确项目目标,包括技术、质量、安全、费用、进度、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目标。

  3.1.2确定项目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1.3制定技术、质量、安全、费用、进度、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程序和控制指标。

  3.1.4制定资源(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的配置计划。

  3.1.5制定项目沟通的程序和规定。

  3.1.6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4、质量管理体系

  为确保项目按政府批准的项目内容、标准要求和设计文件建设完成,保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和要求,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将从总体上构建参建各方(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商等)在内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方在各建设阶段的质量职责和义务,并建立健全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在各建设阶段督促、检查各方及其人员对其职责和义务的履行。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4.1项目建设管理质量计划

  项目建设管理的质量目标是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建设管理质量计划必须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作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建设管理质量计划应充分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要求;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合同要求,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分析项目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确定项目管理的各项原则要求、措施和进程。项目建设管理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4.1.1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质量要求。

  4.1.2业主对项目质量的特殊要求。

  4.1.3项目的质量保证与协调程序。

  4.1.4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4.1.5实施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应采取的措施。

  4.2设计阶段建设管理质量计划一般应包括:

  4.2.1有关批准文件、合同文件、设计基础资料、国家及行业规定等。

  4.2.2项目费用控制指标、设计人工时指标和限额设计指标。

  4.2.3设计进度计划和主要控制点。

  4.2.4设计与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接口关系及要求。

  4.3施工阶段建设管理质量计划一般应包括:

  4.3.1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4.3.2对施工质量、进度计划的要求。

  4.3.3对施工技术管理计划的要求。

  4.3.4对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计划的要求。

  4.3.5对资源供应计划的要求。

  4.3.6对施工分包商的要求。

  4.3.7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重大变更审批程序的要求。

  4.4竣工及保修阶段建设管理质量计划一般应包括:

  4.4.1对竣工验收制度的要求。

  4.4.2对工程交接后的工程保修制度的要求。

  4.4.3对工程回访工作的要求。

  5、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5.1组织措施。

  落实项目经理部中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具体控制任务和管理职责分工;确定质量工作制度,包括质量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协调会议的参加人员等;对影响质量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5.2技术措施。

  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案或方法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5.3合同措施。

  拟定合同质量条款,确定质量标准和检查依据,确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以及质量奖惩条款。

  5.4经济措施。

  严格按照不合格工程不进入进度款拨付项目,坚持只有监理检查或验收合格的项目才予结算,对不合格的项目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处罚或者扣减工程款。

  5.5信息管理措施。

  进行项目分解并建立质量体系,将质量目标与实际质量状况进行动态比较,定期地向业主提供比较报告。

  6、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6.1设计阶段质量目标的事前控制

  6.1.1比选设计单位。

  推行工程设计方案竞赛及招标,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质量一个很好的途径,应从设计方案的优劣、设计进度的快慢、设计单位的资历、社会信誉等作为中标的依据,不能单纯仅以设计费的高低或设计方案的优劣来确定设计单位。在评选设计方案时,可邀请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担任评审委员。评审时,尤其要注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规划、环保和造型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相应结构和设备等专业方案的合理性,因为工程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总体目标达到最优。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按国家及各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制订的工程设计标准合同进行。

  6.1.2编制设计控制计划。

  设计控制计划应在项目初始阶段由负责设计管理的人员组织编制,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的总工程师办公室评审后,由项目经理批准并经业主确认后实施。设计控制计划必须充分体现业主的设计意图,满足业主的要求。它应包括如下内容:有关项目批准文件、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规模和质量标准,设计进度计划要求、技术经济要求,即设计人工时指标、限额设计指标和项目费用控制指标,根据具体工程设立项目设计执行效果测量基准。

  6.1.3设置设计质量控制点。

  设计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设计人员资格的管理,设计技术方案的评审。如从事本工程的设计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经验和资格,结构专业中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是否合理,软基处理方案是否合理,新工艺是否可靠并符合规范要求等等。对这些目标控制点应预先提出,并制定预控措施,避免事后出现问题而引起返工。

  6.2设计阶段质量目标的事中控制

  6.2.1参与各专业设计方案的定案工作

  首先应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使其与设计纲要及设计目标相符,然后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对各专业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比选时,不仅要从技术先进合理性方面审核,而且还要进行多方案的经济分析,要符合设计纲要的要求,各专业之间要相互协调并积极鼓励设计人员采用新技术

,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初步设计的审核,应侧重于工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审核项目设计概算是否超出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限额,进一步落实投资的可能性。

  6.2.2定期对各专业目标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

  由于设计产品的可修复性,使得设计过程中间各专业子目标检查构成了“预防为主”的重要内容。进入施工图阶段后,监理人员按各自专业分别进行中间检查和监督,主要是分析检验各专业之间设计成果的配套情况,从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路线、设备选型,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价所采用的设计成果;审查依据资料的可靠性、计算数据的正确性、与国家规范及标准的相容性;落实各专业出图计划,核查设计力量是否切实保证;根据专业或分项工程确定投资分配比例,进行造价估算。检查的方式有阶段性验收检查、半成品抽查及经常性检查。

  6.2.3协调设计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

  一般大中型工程项目往往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成,可能由多个设计单位参与设计,一个单项工程的设计又由若干个专业构成,因此做好各单位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是保证设计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设计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应根据设计的进展情况,通过定期召开设计协调会议来完成。在协调会议上落实任务和分工,确定重大设计原则,统一设计标准,研究控制投资的措施,明确各专业互提条件的深度及时间,进行各专业之间的进度协调。

  此外还要加强与外部的协调工作,配合设计进度,提供基础性资料,协调设计与主管部门的关系,主要协调与规划、消防、人防、防汛、环保、供电、供水和供气等部门的关系;协调设计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关系。

  6.3设计阶段质量目标的事后控制

  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计划的要求,除督促设计单位按时完成全部设计文件外,还应准备或配合设计单位办理设计图纸和资料的提交工作,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将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审。

  7、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7.1施工阶段质量目标的事前控制

  7.1.1 比选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

  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范围、内容、要求和资源状况等,合理划分施工标段或按专业实行施工分包,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工作。在评选设计方案时,可邀请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担任评审委员。在投标评审时,代表业主参与评标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认真审核投标单位的标书中关于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施工方案,择优选择承建商,将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作为选择承建商的重要依据。承包商确定或后及时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备案、施工安全监督备案、建设项目报建费审核工作。

  7.1.2编制施工控制计划。

  施工控制计划应在项目初始阶段由负责项目管理的人员组织编制,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的总工程师办公室评审后,由项目经理批准并经业主确认后实施。施工控制计划必须完全体现业主拟定的质量目标、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并满足业主的特殊要求。它应包括如下内容:对施工质保体系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计划、进度计划的要求,对施工技术、资源供应及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当施工采用分包时,应在施工控制计划中明确分包范围、分包人的责任和义务,分包人在组织施工过程中应执行并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

  7.1.3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

  施工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系统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阶段性验收。每一分部工程的实体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在计划的分部工程阶段性验收时间之前,如果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发现有的分部工程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质量要求,必须督促承包商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交验。

  7.1.4 组织设计会审。

  为了避免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失误,同时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进行有效的预控,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正式开工之前组织设计会审,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以及有关施工监督管理和物资供应等人员参加。为了保证设计技术会审的质量,在设计会审前项目经理应组织管理人员先行预审,进一步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文件对施工的技术、质量和标准要求。首先核查设计人员选用规范、图集的时效性与适用性;其次核查设计图纸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最后核查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7.1.5 做好施工交接工作。

  交接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场地红线及自然地貌情况、四邻各类原有建筑物的详细情况。包括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持力层,施工时间及质量情况,建筑物主体结构类型,层数,总高,承包商及工程质量情况等。二是,水源电源接驳点及其管径、流量、容量等,如已装有水表电表的,双方应办理水表、电表读数认证手续。三是,水准点坐标点交接。四是,占道及开路口的批准文件,具体位置及注意事项;地下电缆,水管等管线情况;交待指定排污点及市政对施工排水的要求;提醒承包商注意可能碰到的地下文物的保护。五是,按合同规定份数向承包商移交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技术资料。

  7.1.6确认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确认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现场管理、组织协调、竣工验收、考核评价及回访保修的内容提出优化改进意见。

  7.1.7核实工程开工条件。

  监理单位签发的开工报告,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核实后转报业主批准。对已具备如下开工条件的工程方可开工:项目法人已经设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项目经理和管理机构成员已经到位;项目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已经批复;项目资本金和其他建设资金已经落实;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或控制性工程)的承包商已经通过招标选定,施工承包合同已经签订;项目业主与项目设计单位已签订设计图纸交付协议;项目征地、拆迁的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有关外部配套生产条件已签订协议;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连续施工的准备;需要进行招标采购的材料,其招标组织机构落实,采购计划与工程进度相衔接。

  7.2施工阶段质量目标的事中控制

  7.2.1监督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监督承包商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BT/T50326-20**)实施施工,及时向业主汇报。

  7.2.1.1承包商在施工前应组织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文件对施工的技术、质量和标准要求。

  7.2.1.2承包商应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加强对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识别与质量控制,并应保持质量记录。

  7.2.1.3承包商应加强对供货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按规定进行复验并保持记录。

  7.2.1.4承包商应监督施工质量不合格品的处置,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7.2.1.5承包商应对所需的施工机械、装备、设施、工具和器具的配置以及使用状态进行有效性检查和(或)试验,以保证和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7.2.1.6承包商应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明确改进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7.2.1.7承包商应根据项目质量计划,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和控制目标。通过施工分包合同,明确分包人应承担的质量职责,审查分包人的质量计划应与项目质量计划保持一致性。

  7.2.1.8承包商应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应提出意见或发出指令,以确认其符合性。

  7.2.1.9承包商应组织施工分包人按合同约定,完成并提交质量记录、竣工图纸和文件,并对其质量进行审。

  7.2.1.1

0承包商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规定组织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巡检,掌握安全信息,召开安全例会,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7.2.1.11承包商应建立和执行安全防范及治安管理制度,落实防范范围和责任,检查报警和救护系统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7.2.1.12承包商应建立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管理网络和责任系统,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并检查职业健康服务和急救设施的有效性。

  7.2.1.13承包商应根据总承包合同变更规定的原则,建立施工变更管理程序和规定,对施工变更进行管理。

  7.2.2监督检查监理规划的执行情况,监督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建立规范》(GB50319-2000)实施监理,及时向业主汇报。

  7.2.2.1监理单位应审查并签认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补充或变动。

  7.2.2.2监理单位应检查工程采用的主要设备及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用于工程。

  7.2.2.3监理单位应按照现行规范、标准以及设计图纸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控。

  7.2.2.4监理单位应主持召开工地例会,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7.2.2.5监理单位应督促检查承包商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实施,参与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督促事故处理方案的实施及效果检查。

  7.2.2.6监理单位应组织分部分批工程检查与竣工初验,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督促承包商归整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有关单位。

  7.2.3对如下接口的质量实施重点控制,即对项目所有输入的信息、要求和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控制,确保项目质量输入正确和有效。

  7.2.3.1在设计与采购的接口关系中,应对请购文件的质量、报价技术评审的结论、供货厂商图纸的审查、确认实施控制。

  7.2.3.2在设计与施工的接口关系中,应对施工向设计提出要求与可施工性分析的协调一致性,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的组织与成效,现场提出的有关设计问题的处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设计变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实施控制。

  7.2.3.3在采购与施工的接口关系中,应对所有设备材料运抵现场的进度与状况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现场开箱检验的组织与成效,与设备材料质量有关问题的处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实施控制。

  7.2.4定期收集质量报表资料。质量报表是反映工程实际质量状况的主要方式之一。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和报表内容,定期填写质量报表。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收集进度报表资料掌握工程实际质量情况。

  7.2.4.1收集的数据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与质量目标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7.2.4.2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质量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应常驻现场、随时检查质量目标的实际执行情况。

  7.2.5定期召开现场质量工作会议。参建各方必须定期参加现场质量工作会议,对工程的质量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同时提出质量改进措施。

  7.3 竣工及保修阶段质量目标的事后控制

  7.3.1参与单位工程的预验收。当单位工程基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承包商应在自审、自查、自评工作完成后,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应及时督促监理人员对承包商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同时对工程实体的质量要进行检查;针对这两个方面存在问题,要求并监督施工承包商限时进行整改。

  7.3.2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单位工程全面完工后,承包商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组织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和质检部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单位工程实体质量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观感质量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资料均符合要求,则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如果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还存在少数工程质量缺陷,应立即督促承包商限时整改。

  7.3.3参与保修阶段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督促监理企业要安排有关监理人员对业主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记录,并对施工承包商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签认保修金的支付。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宿舍楼装饰项目工程质量控制

  宿舍楼装饰项目工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认真做好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组织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认直学习设计图纸及说明,学习相关的施工规范,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方法,对重要部位,要认真理解设计中的技术要求。

  2、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并作好施工技术交底。

  二、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要把工程建成优质精品工程,除施工管理及操作者技术能力外,施工材料质量十分重要。组织材料应按审核后的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材料进场按规定分别堆放整齐。水泥、地砖、龙骨、石膏板等装饰材料在运输存放时,须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出厂证明、合格证书必须对口、齐全、不能混堆,注意污染和损坏,所有进场材料必须试验合格后方能用于本工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本工程。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施工工程规范进行施工,除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外,应认真履行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向各级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交底,让作业人员真正必须做到心领神会,施工中准确无误。

  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严格按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设

  计图纸要求施工,减少和避免返工现象,抓好一次成优。

  ①地面地砖、花岗石工程:铺贴前应根据标高线确定地砖铺设的高度,作好标志块,按规范要求进行铺贴,考虑到铺贴面积大,在一定宽度应留伸缩缝。按规范要求验收。

  ②天棚吊顶工程,施工前必须找好标高线,确定天棚高度,按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施工。变更和隐蔽的项目做好工程变更通知单和隐蔽记录,待监理、甲方签字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③木作工程:任何木作工程都必须做好防水、防腐处理,面层做好成品保护,必须按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施工。

  四、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

  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从作业组织入手,组织建立班组型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成立"QC"小组,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均按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值进行严密的动态跟踪,保证各分项工程竣工验收时达到优良标准,为此,各施工单位作业班组均应做到:

  1、保证本工程的所有各分项工程各检查项目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各施工班组均应建立和完善班组内部的自检制度,做到工程质量在班组内的控制,有检查,有记录,实行持牌施工,必须实行质量一票否决,返工重来,决不姑息。

  3、在公司所属质监部门经常性检查的情况下,项目质检员每天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跟踪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返工。

篇3:工程项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的关键工序是电缆的中间头和终端的制作。对其质量控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接续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接续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领,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电缆中间头、终端头制作实行挂牌作业,同主管工程师做好原始记录,确保质量的可追溯性。

  3)严把接头材料质量关,按进货检验试验程序要求做好接头材料和检验;使用前再次进行测试和检验,保证合格的接续材料用于工程,同时做好检验记录,实现接头材料的可追溯性。

  4)操作人员严格按中间头和终端头的操作工艺进行施工。室外施工不安排在雨天,室内施工保证环境符合要求。

  5)中间头或终端头做完后及时进行电气特性的测试,保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6)接头测试完成后及时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固定中间头时理顺两侧预留电缆,确保接头处不受任何张力。

篇4:城市立交工程重点项目质量控制(1)

  城市立交工程重点项目的质量控制(1)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实现质量目标,我公司计划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

  1、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本标段台背回填是本次道路施工的一个重点。在本工程中,我单位将重点加强台背回填质量控制,避免出现台背跳车现象。

  台背回填的质量是消除桥头跳车的关键所在,为保证台背回填质量,各个作业队都配有足够数量的蛙式打夯机。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

  回填前,将基坑内的建筑垃圾及材料全部清除干净,如果有积水和淤泥,将积水抽干,淤泥挖除,并进行基底处理,换填50cm 级配碎石,分两层夯实,使基底压实度达98%以上时,方可回填。

  采用换填砂砾材料时,对称分层填筑,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台背死角范围的夯实采用专业打夯机--"美国史丹利液压夯机"以及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距桥台1.5m 外,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压实度达98%,回填表面平整、密实,均匀一致,排水良好,路拱合适,不得有翻浆、软弹、松散等。

  2 混凝土质量控制

  ⑴商品混凝土管理

  项目部每月提供月生产计划,以书面形式向搅拌站提供混凝土需用量计划及混凝土浇注形象进度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使用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技术要求、使用时间及数量。

  混凝土使用前24 小时,向供应商提出具体用料计划。要求供应商必须按共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生产,并在使用前提供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每辆混凝土运输车必须有配料单和混凝土使用部位及性能的相关资料,到施工现场后由项目部试验人员、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浇注工作面。

  同时要对每车混凝土的数量、坍落度、和易性、含砂率、混凝土运输时间及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查,若不能满足要求不予签收。定期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及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及计量的准确。根据规范及施工要求,制取混凝土试件作强度试验。

  ⑵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①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组长的混凝土浇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②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工艺、数量合理安排人员及配备设备。成立混凝土浇注作业班,并对作业人员的职责作明确分工。混凝土浇注时,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等部门派专人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施工工艺、机电维修、浇注质量控制等工作,监督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等细部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及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安全注意事项。

  设专职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监督拌合站是否按配合比实施拌合,并协助组织运输。项目部派专人进行指挥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确保道路畅通、安全。实行终身质量责任制,项目部与混凝土供应商签定质量责任合同,混凝土的质量与浇筑施工有关人员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⑶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①混凝土拌合及运输

  将商品混凝土拌合站质量管理纳入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督促拌合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拌合站每次搅拌前,须检查拌合、计量控制设备的状态,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合。同时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运输路线方案,根据使用情况编排好拌合、运输计划,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运到现场,实现连续浇注。

  ②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把好测量关,做好检查复核工作。做好电力、动力、照明、养生等准备工作。分别制定每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浇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施工机具、浇注施工工艺交底及场地安排计划,配备适用的发电机以备急用。

  ③混凝土的浇注与振捣

  浇注工艺随不同部位予以相应调整。不能引起混凝土离析,自卸高度控制在2m 以内,大于2m 用串筒、斜槽、溜管等方式浇注。应在合理时间内浇注完毕,浇注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易使模板侧向压力增大,捣固不充分,造成混凝土不密实。捣固人员应认真负责,不得漏捣,也不得振捣过度而引起混凝土翻砂和粗骨料下沉,混凝土振捣以混凝土表面浮浆光滑且不再沉落为止,插捣间距不大于捣固棒作用半径的1.5 倍。底板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前,人工进行提浆、压实、抹光,消除初凝期失水裂纹和渗水通道,提高底板的防水能力,增加与防水层的凝结力。防水构造的细部,箱梁混凝土在浇注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振捣,保证箱梁浇注质量,防止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④养护

  编制详细的混凝土养护作业计划,报监理审核批准后实施。结构混凝土养护必须在浇筑完毕后12 小时以内进行。

  ⑤拆模

  拆模顺序须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较复杂的模板拆除须制定相应的拆模方案。拆模时间须视混凝土强度情况及结构类型而定,遵照招标文件和有关设计规范。

  ⑥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按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质量评定及检查外,还应执行以下规定: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得到监理的批准和认可。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工作班不少于二次。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等细部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监理检验认可。

  工程验收时须提供下列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进场检验与试验资料。混凝土强度、厚度、外观尺寸等检查和试验报告。

  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变更设计、工程重大问题处理文件。监控量测成果报告。其它业主、监理或城建档案馆要求提供的资料。

篇5:城市立交工程重点项目质量控制(2)

  城市立交工程重点项目的质量控制(2)

  3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隐蔽工程验收程序详见【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图】。

  (2)质量管理措施

  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以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施工班组在上、下班交接前须对当天完成的工程的质量进行自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

  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的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组织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交接意见,每个班组的交接工序都须当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每道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邀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做好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验收质量记录和检查签证资料整理工作。

  所有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未经签字认可的,禁止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项目,经返工自检和复验合格后,重新填写验收记录,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发出复检申请,经检查认可后,及时办理签认手续。

  按竣工文件编制要求整理各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验收记录,并按ISO9001-2000 质量标准《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分类归档保存。工序施工中的施工日志、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验收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等资料齐全。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其内容及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4 质量预防预案

  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教育,确定岗位责任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消除环境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合理组织,确保工序施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消除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施工纪律,按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方法得当。

  消除机械、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配置性能良好、配套的机械设备。定期对计量、测试设备进行周期鉴定,保证检验、测量、试验的准确性,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减少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消除材料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物资采购各环节的控制工作,实行定点、定量采购,确保材料质量。

  作好技术交底和质量记录,确保工序质量:

  项目总工程师须全面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掌握实用的各类规范,明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参加人员应履行签字手续,形成状态过程的可追溯性。质检工程师应熟悉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做好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负责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认,填写工程质量评定表,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处理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各隐蔽工程项目工序技术负责人,须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文件精神,搞好技术交底,并做好质量记录。

  5 收尾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⑴制定收尾阶段施工计划,对剩余工程数量、材料、机具、人员需求量作出具体安排,保证收尾阶段工程质量。

  ⑵工程将要竣工前,由经理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收尾工程进行自验,清点未完及需要修补的项目,采取措施一项一项加以落实。

  ⑶组织技术人员对竣工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编制装订归档,其整理标准按照甲方及监理工程师要求执行。

  ⑷在工程交工验收之后,项目经理部制定质量回访计划,对已完工程存在的缺陷负责保修。

  ⑸在工程交工验收之前,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关于工程质量保修的有关规定与甲方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确定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和内容,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保修责任。在保修期发生质量问题,我单位将全力予以整修,确保业主满意。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