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施工常见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摘要] 针对先简支后连续的组合箱梁设计、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本文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组合箱梁 质量 缺陷 防治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形式由于其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普遍使用,但这种结构桥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或质量缺陷,应引起重视。

1.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预制、安装

1.1 箱梁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发生漏浆、不密实,出现孔洞、冷缝、水波纹等现象。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梁体在腹板局部出现不密实或沿底层波纹管方向出现一层水波纹。

防治措施:

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斜向循环渐进浇筑工艺,基本同步浇筑,振捣腹板波纹管以下混凝土要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施工时塌落度,必要时对粗骨料进行过筛。

1.2 预应力箱梁张拉后反拱度过大,影响桥面系施工。在桥面系施工中,经常发现反拱度偏大,特别是组合箱梁边梁有时反拱度甚至达到4~5cm,导致桥面系施工困难。这主要是因为:①边梁与中梁相比,预应力筋较多,而且边梁不存在负弯矩张拉。②组合箱梁正弯矩张拉时,由于龄期等原因,弹性模量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引起张拉后跨中反拱过大。③储梁期过长,从正弯矩张拉结束到负弯矩张拉时间间隔太长,甚至超过60天。常常引起桥面铺装层开裂,此后带来桥面水毁等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①注意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弹性模量。②严格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③及时张拉、出坑,减少存梁期,及时安装,并进行湿接头、湿接缝施工。

1.3 箱梁翼板、张拉孔未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埋环形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少筋、错筋现象经常发生,浇湿接缝、张拉孔混凝土时,未严格按施工缝处理,即扳正、焊接顶板预留钢筋,老混凝土面凿毛,新浇混凝土前须洒水润湿。湿接缝、张拉孔等处混凝土粘结强度差,不能保证箱梁间混凝土受力的连续性,直接影响桥梁总体安全。

防治措施:

①加强检查,张拉孔(特别是大的张拉孔)预埋筋千万不能少埋,梁预制成型后及时凿出扳正。②湿接缝施工时,顶板环形锚筋要对齐焊拉。③封闭张拉孔及湿接缝施工时要专人跟班检查其凿毛程度、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洒水润湿。

1.4 组合箱梁安装不能保证每片梁下4个临时支座或永久支座均匀受力。由于组合箱梁支座顶面难以保证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有可能因梁底不平造成受力不均,特别是端跨梁因永久支座与橡胶支座变形不一样,更易造成受力不均,甚至脱空,直接影响以后桥梁使用。

防治措施:

①定期检测梁底模板支座处平整度,控制在1m以下。

②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③临时支座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期间临时荷载作用,并进行超载预压,使用前密封保存。

1.5 一联内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顺序没有按设计要求对称施工。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期过长造成的。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一联内组合箱梁完成体系转换时,施工顺序要求从联端向中间对称施工,而在实际施工中有时受工期制约,往往按安装顺序施工湿接头,这样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组合箱梁从简支变为连续时,梁长收缩、温度应力均与设计时考虑有差异。

防治措施:

如果不能做到一联内湿接头对称施工,一联内负弯矩分两次张拉,张拉负弯矩时,相邻墩湿接头混凝土均已浇筑,张拉时先张拉短束,待一联内湿接头混凝土均浇筑完成后再张拉长束,完成体系转换。

2.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2.1 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其主要原因:①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熏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摆动。②千斤顶校验方法有缺陷。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③计算理论延伸量时,预应力钢铰线弹模取值不准。一般弹

模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铰线出厂时虽然能符合GB要求,但本身弹模离散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

①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②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③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④扩大钢铰线检测频率,每捆钢铰线都要取样做弹模试验,及时调整钢铰线理论延伸量。

2.2 应力孔道压浆不及时、压浆不饱满。施工规范规定:预应力张拉锚固到压浆这段时间最多不超过14天,这主要是防止预应力筋锈蚀,但有些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序衔接不好,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压浆,由于张拉后预应力筋毛孔已张拉,比原始钢材碳素晶体间歇加大,水分子及不良气体极易浸入,锈蚀明显加快,引起预应力损失加大。

防治措施:

张拉后及时压浆封锚。

2.3 负弯矩钢束压浆不密实,这除了设计时波纹管尺寸选择过小外,从施工角度看可能是由于压浆时压力不够(许多工地压浆机无压力表)或操作不当,漏掺膨胀剂或水泥浆流动度过大,向低处流淌,导致孔道压浆不饱满,降低了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防治措施:

经设计单位或业主同意,略加大波纹管内径;压浆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检查,控制灰浆压力,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时应达到孔道另外一端饱满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3.箱梁顶面调平层

由于箱梁张拉起拱,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箱梁顶面调平层厚度不均匀,箱梁顶面调平层特别是负弯矩区桥面调平层纵、横向产生不规则裂纹。由于组合箱梁桥面调平层只有50~60mm厚,在中墩支座处是负弯矩区,上缘受拉,有的设计要求调平层与箱梁顶板必须按施工缝处理,这样即使桥面铺装与组合箱梁形成整体后,铺装层参与受力,按三角形应力分布图式,越是距中性轴越远的地方,应力越大,越容易开裂,而且箱梁是预应力混凝土,调平层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5cm厚的混凝土调平层开裂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有的设计考虑将5cm调平层改为6cm调平层,也有人提出在调平层中掺聚丙烯纤维,但究竟如何避免调平层开裂,尚需进一步研究。

4.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本人认为组合箱梁结构如能在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例如底板、腹板适当加厚,波纹管尺寸略为加大,施工方面合理选择粗骨料粒径,优化施工工艺,同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就能消除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的质量通病,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使得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型式得到更大的推广应用。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综合楼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综合楼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一、现场情况

  由我单位施工的**公安边防指挥中心综合楼工程,在一层顶楼板混凝土施工时,因操作不当,造成⑥-⑦轴间后浇带处上部钢筋保护层偏大,明显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经我公司领导及项目部有关人员现场勘查研究后决定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二、原因分析

  1、后浇带留设时没有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马凳钢筋高度不够,后浇带模板支设时保护层明显偏大。

  2、成品保护不到位:模板支设完毕后,对后浇带没有进行必要的保护,作业人员随意踩压,导致保护层超过要求。

  3、跟踪检查不到位:混凝土浇注时,钢筋工、木工没有进行跟踪值班,管理人员缺少跟踪检查。

  三、质量缺陷分析

  本工程主体1-6层均为办公楼结构体系,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可知楼面恒载和活载基本一致,因二层⑤-⑥轴之间存在较大洞口,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整个楼层的整体抗震刚度,故采取局部整体刚度增强措施(增加混凝土厚度和楼板钢筋配筋)。根据《塑性极限平衡法理论》可知板跨中主要依靠下部钢筋来承受弯矩(在跨中L/2板跨范围内),上部支座钢筋来承受剪力(在支座处L/4板跨范围内)

  现场后浇带处(板跨中间)上部钢筋保护层明显变小,通过分析支座钢筋放在梁钢筋的上部,可以保证其在支座处受力位置能满足要求,但是跨中钢筋混凝土整体抗震刚度则被削弱。为保证其整体稳定性,经研究决定在后浇带底层钢筋上部南北方向通长设置5根 12钢筋(HRB400),将其原来的单向板受力形式变更为双向板受力形式,进而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四、处理方法及保证措施

  (一)处理方法:

  1、 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开始准备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凿毛并剔去表面的松动石子和浮浆层,露出坚硬石子;并根据主体模板技术交底和模板施工方案有关要求进行模板支设,经验收合格后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冲洗。在后浇带处每间距60cm设置一个马凳钢筋和垫块,保证上下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要求。

  2、在后浇带底层钢筋上部南北方向通长均匀设置5根 12钢筋(HRB400),钢筋端头直锚至框架梁底层钢筋上部。钢筋在板跨中间1/3L范围内搭结,搭结长度55cm。(具体设置见后附示意图)

  2)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比原楼层混凝土提高一级)进行混凝土浇注,浇注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浇筑时振捣要细致,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浇注完24h内覆盖进行成品保护,并定期浇水养护。

  (二)、保证措施:

  1、混凝土浇注时加强管理、严格监控,把好质量关。在振动棒振捣后,用平板振动器进行纵横操作,控制拖动平板的速度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加强过程控制和成品保护,严格进行跟踪检查,技术员、质检员及各级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的过程检查控制,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逐项落实,确保没有任何质量隐患。

篇3: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专项技术方案(5)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专项技术方案(五)

  一、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麻面

  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上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暴露的现象。它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润湿不足、漏浆、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以及养护不好所致。

  2、混凝土的露筋

  露筋即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主要是由于未放垫块或垫块位移、钢筋位移、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等使钢筋紧贴模板,以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所造成的。有时也因缺边、掉角而露筋。

  3、混凝土的蜂窝

  蜂窝是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但小于保护层的蜂窝状缺陷。它主要是由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子多,或搅拌不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合理,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产生。

  4、混凝土的孔洞

  孔洞系指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的孔隙,局部或全部无混凝土。它是由于骨料粒径过大、或钢筋配置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挡住,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分层离析,振捣不实,混凝土受冻,混入泥块杂物等所致。

  5、混凝土的缝隙及夹层

  缝隙及夹层是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产生原因是因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中含有垃圾杂物所致。

  6、混凝土的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使强度降低,以及拆模时棱角损环或拆模过早,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环。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

  1、蜂窝、麻面、露筋、孔洞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

  (2)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要清除掉,钢模板要满涂隔离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

  (3)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4)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宜设塑料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

  (5)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

  2、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防治措施:

  (1)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

  (2)严格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3)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其内外温差较大,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适当放慢施工速度。

  (5)严格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模时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别,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

  (6)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而致损坏。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首先是对缺陷状况准确描述,由建设四方(指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下同)现场确认;然后是对缺陷修补的打磨、凿挖和清理;最后是对修补工艺、材料、修补结果进行验收。

  四、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技术:

  1、表面抹浆修补:

  (1)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再用1:2~1:2.5的水泥砂浆填满抹平,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

  (2)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并用水泥浆抹补;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润湿,先用水泥浆刷第一层,然后用1:2~1:2.5的水泥砂浆涂抹2~3层,总厚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

  2、细石混凝土填补:

  (1)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2)对于孔洞,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突出的石子剔除,并凿成斜面避免死角;然后用水冲洗或用钢丝刷子清刷,充分润湿后,浇筑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宜在0.5以内,并可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分层捣实并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效果检查

  主要通过目检、锤击、拉拔检测进行表面检查;内部通过打检查孔取芯、压水、无损检测等手段进行检查,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验收。不给工程留下任何隐患。

篇4:T梁外观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T梁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一、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1、梁腹侧表面、T梁端头锚固截面有蜂窝、麻面现象,马蹄上口斜面气泡较大。

  2、梁端头第二道横隔板下耳板附近、腹板变厚处、马蹄上口斜面有“狗洞”。

  3、马蹄根部、侧模拼缝、堵头模板两侧处跑浆较多,有“烂边”、“烂根”现象。

  4、梁腹表面有明显的层印。

  5、模板拼缝处有“错台”,个别梁有“跑模”现象。

  6、T梁张拉起拱后,梁两头马蹄底部缺棱掉角。

  7、T梁翼板顶面板收缩裂缝较多。

  8、腹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白斑”和“黑斑”,混凝土表面花脸,颜色不一。

  9、桥面连续预埋钢板下砼不密实。

  二、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修补方法

  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

  [原因分析]

  (1)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2)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3)用小料水平分层浇注完马蹄后,浇注腹板时误开平板振捣器,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塌落度损失比较大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4)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5)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预防措施]

  (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砼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时间过长未初凝砼可拉回拌和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和,放灰时剔除结硬灰块。砼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3)T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砼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

  (4)浇注砼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5)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修补方法]

  砼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方法如下:

  Ⅰ、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Ⅱ、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mm。

  Ⅲ、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Ⅳ、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Ⅴ、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蜂窝

  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原因分析]

  (1)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

  (3)砼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4)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预防措施]

  (1)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3)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砼振实的五点表现。

  (4)砼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

  [修补方法]

  小蜂窝可按麻面方法修补,大蜂窝采用如下方法修补。

  Ⅰ、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

  Ⅱ、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Ⅲ、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到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Ⅳ、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Ⅴ、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篇5:大直径管桩施工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处理

  大直径管桩施工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大直径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是:

  一、桩身出现裂缝;

  二、桩顶发生破碎;

  三、桩端达不到设计标高,即通常所谓的“超高”;

  四、桩位偏差。

  一、施工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1.由于桩身质量存在隐患

  (1)管节成型时的质量问题

  由于管节预留孔拉杆两端的螺帽用人工拧紧时,拧紧力不足或用力不均,以致在管节成型过程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拉杆向外弯曲,至管节成型后混凝土尚未产生足够强度时拉杆又因其自身弹性而向内回弹,有可能造成管节内壁产生纵向裂缝;在A型管节环向中因拉杆较细,更有可能产生此种裂缝;

  管节成型后混凝土尚未产生强度,当钢模吊入卧式蒸养坑时,由于混凝土自重作用,在管节环向上部大约三分之一圆周范围,其内壁易产生纵向裂缝;

  成型的管节若长期堆放在露天、高温或暴雨和急剧降温的环境,易使管节内壁产生纵向干缩裂缝;因此,对长期不用的管节宜放在日温差较小或经常保持潮湿的环境中;

  管节表面或端部混凝土如局部存在蜂窝等缺陷,将影响管桩拼接接缝质量;

  (2)管桩拼接时的质量问题

  例如管节端面处理不符合工艺要求,粘接剂涂刷不均匀或发生流淌,张拉布符合工艺顺序要求等等,都会导致张拉过程中接缝处产生纵向微裂缝,以致打桩过程中接缝处出现跑气、漏水等现象;

  (3)灌浆时的质量问题如灌浆压力不足,浆体不密实,漏浆或灌浆有空隙等,均会影响钢绞线的握裹力。

  2.由于地质、地形上的原因

  当土层的标贯击数较大,或遇孤石、抛石等情况沉桩贯入度已很小时,如仍继续锤击,将会产生断桩或桩锤受损等事故;在水域施工,如遇水下陡坎、斜坡等常会影响桩的正位率或造成蹩桩;或因桩身剧烈抖动而造成断桩;

  3.由于打桩船机设备原因

  (1)打桩船的抗风能力差,打桩时遇一定风力打桩船即会发生作用摇摆或晃动,此时若陆上地笼或锚力不够,常会引起走锚现象,致使打桩过程中桩、替打和桩锤不在一条轴线上,于是发生偏心锤击,造成桩顶破裂或桩身断裂;

  (2)现场观察获知,桩顶裂缝的部位大多出现在靠近打桩船龙口的一侧,虽有少数桩在远龙口的一侧也有裂缝,但此时其近龙口的一侧必也有裂缝,而且近龙口一侧的裂缝必多于远龙口一侧,这一规律表明,裂缝的产生常与锤击压应力不均匀有关。特别是由于下桩及压锤后船体上浮,引起打桩架后仰,致使桩身、替打和桩锤的中心不在一条轴线上,从而使替打面和管桩顶面不能全面平行接触,其结果往往使桩顶近龙口的半面受偏心锤击,应力最大的集中点是最接近龙口的管桩边沿;

  (3)桩垫材质差、弹性差,或不及时更换桩垫,以致不能对作用于桩顶的锤击应力发挥其调整作用,便会使局部混凝土受到过量冲击而发生裂缝或破碎;

  (4)桩锤自重大,锤击力大,打桩时锚缆所受冲击力也大,如施工区水域狭窄,抛锚长度受限制,锚位时有走动,也会造成断桩。

  二、质量缺陷防范措施

  主要是:

  1.消除管节存在隐患,包括增强管节孔道成型拉杆的刚度;拧紧拉杆螺母,应用测力扳手拧至规定值,并应对称顺序进行,以减少拉杆的变形,防止受力不匀;

  2.严格控制管节混凝土制备质量;

  3.钢模脱模剂必须涂刷均匀;混凝土布料必须往复均匀,不间断的一次布完;

  4.管节蒸养宜采取立式放置,并应控制好升温、恒温和降温的速率如下:

  30℃干燥温度—→45℃堂室温

  蒸汽加温1h

  4 5。C

  蒸汽加温1h

  蕊坐4之七翔

  5.管节端面涂刷粘结剂应均匀饱满;管节合拢后要贴上胶带纸,以防粘结剂流淌

  6.钢绞线的张拉应严格按照二次张拉-I-_艺的顺序和要求进行,张拉应对称同步缓慢进行;

  7.孔道灌浆前要用清水冲洗,灌浆时要保证规定的压力和时间,要防止端部漏浆造成引起灌浆不足,影响握裹力;

  8.管桩制作中要在桩顶适当位置范围内预留排气孔,以减少锤击过程中桩管内产生动水压力过大;

  9.选择打桩船应注意船体大、抗风能力强,以避免一遇风浪便影响正常施工或造成偏心锤击;

  1 O.施工中要随时注意地笼和锚缆的变异情况,防止走锚现象;

  11.掌握地质特点、根据土层变化,控制锤击冲程,控制停锤标准,发现桩身剧烈抖动或贯人度突然增大、桩身严重倾斜时应立即停锤进行研究处理;

  1 2.及时更换锤垫桩垫,防止桩顶破损;

  1 3.凡遇风力6级以上应停止打桩。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