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小南海水库天然坝体帷幕灌浆设计施工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摘要:小南海水库系1856年地震山崩堵塞溪流形成的一座中型天然水库,天然坝体结构松散,渗漏加剧,为加强天然坝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库渗漏,采取帷幕灌浆进行大坝防渗整治。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坝防渗整治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方法。由于地震崩塌堆积天然坝体防渗整治,国内无先例,国外罕见,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小南海水库天然坝体帷幕灌浆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其成功经验对类似工程的防渗整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南海水库地震崩塌堆积体帷幕灌浆施工

1、工程概况

小南海水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境内,是1856年地震山崩堵塞老窖溪形成的一座中型天然水库。水库集雨面积98.8km2,大坝防渗整治前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670.5m,总库容7087万m3,有效库容2930万m3.由于天然坝体结构松散,渗漏加剧,多年平均渗漏水量约1000万m3,致使坝体产生管涌渗透变形,危及大坝安全。为了确保坝体安全,加强天然坝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库渗漏,保护地震遗址,在设计多方案论证基础上,经主管部门批准,采取帷幕灌浆进行大坝防渗整治。由于地震崩塌堆积的天然坝体中帷幕灌浆属“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没有经验可借鉴,亦没有对应规程规范可遵循,因此,帷幕灌浆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1.1 天然坝的形成及分布范围
天然坝形成于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地震崩塌堆积体堵断老窖溪形成小南海天然水库。天然坝体长约1000m,坝高一般60~70m,部分达80~100m,顶宽度为100~230m,坝底宽度为1200~1300m,坝体总体积约为4000~4600万m3.

1.2 工程地质条件
⑴天然坝体主要由地震崩塌堆积的页岩及粉砂质页岩块碎石夹孤石,以及堆积、风化或沉积碎屑组成。
天然坝体物质结构在垂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横向上差异不明显。高程633.40~659.00m以上坝体孤石含量为28.09~56.52%,孤块碎石粒径明显比下部大,孤石最大直径达10.0m以上。该部分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结构。钻孔注水试验测得渗透系数为39.38~176.31m/d,属强—极强透水层。

下部坝体高程633.40~659.00m以下至高程608.47~622.41m之间,孤石含量为0.00~17.96%,块碎石含量较上部坝体增加,孤块碎石粒径明显较小,部分被粉细砂或粘土充填,基本无架空现象。钻孔注水试验测得渗透系数为6.53~60.80m/d,属较强—强透水层。

⑵地震崩塌堆积体之下掩埋了原河流及Ⅰ级阶地堆积物。

⑶天然坝体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群(S2Lr1)第一段灰色及灰绿色页岩,并夹有介壳灰岩透镜体。钻孔压水试验测得,基岩强弱风化带岩体透水率为2.3~3.3Lu,新鲜岩体透水率为1.7~3.3Lu,均属弱透水岩体。

⑷坝体渗漏点主要位于大坝右侧天然溢洪道内,分布在不同层面的三个高程带上;天然坝右半部上游坝坡分布有管涌入口,一般呈圆~椭圆状,直径一般0.10~0.30m,大部分位于块碎石与孤石的接触部位。

1.3 施工时段及完成工程量

2、帷幕灌浆设计

⑴根据天然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帷幕灌浆试验,结合水利部专家组咨询意见,设计帷幕轴线长748.138m,三排孔,相邻2排排距有1.5m、2.0m两种,孔距有3.0m、3.5m两种,设计帷幕孔724孔,帷幕孔深入坝基岩体1.0m.
⑵设计灌浆压力:两边排Ⅰ、Ⅱ序孔灌浆压力为0.2~0.8Mpa,两边排Ⅲ序孔灌浆压力为0.2~1.2Mpa,中间排各序孔灌浆压力为0.3~1.4Mpa.
⑶灌浆材料及浆液配比:灌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粘土为主,遇大漏浆及大通道时使用砂子和水玻璃。
灌浆浆液采用水泥粘土浆。边排孔采用水泥:粘土为1:0.6,中排孔采用水泥:粘土为1:0.4的水泥粘土浆,水固(水泥+粘土)比采用3、2、1三个比级,即灌浆浆液重量比水泥:粘土:水为1:0.6:1.6,1:0.6:3.2,1:0.6:4.8,1:0.4:1.4,1:0.4:2.8,1: 0.4:3.2共六个比级。

⑷质量标准:因坝体防渗帷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渗漏,确保坝体安全,故根据坝体结构特征不同区段选取不同的防渗标准:帷幕灌浆试验区桩号坝0+ 409.100~0+394.130m、坝0+644.631~0+626.631m坝段透水率<10Lu;桩号坝0+752.638~0+ 644.631m、坝0+626.631~0+409.100m和桩号坝0+394.130~0+4.500m坝段透水率<15Lu.

3、帷幕灌浆施工

帷幕灌浆前对坝顶帷幕轴线部位进行开挖平整,浇筑宽6.0m、厚0.3m的压重混凝土(竣工后作为坝顶公路),先钻灌第1、2段,再镶铸长4.0m的孔口管,以保证灌浆效果。

3.1 灌浆方法
采用小口径无芯钻孔、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的方法进行灌浆施工。根据天然坝体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稀泥浆护壁钻孔,解决了成孔难的问题,且帷幕孔灌浆段成孔后,不进行清水冲洗和灌前压水试验。

3.2 施工顺序及灌浆段长划分
帷幕灌浆孔施工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先施工下游排,再施工上游排,最后施工中间排。同排中先Ⅰ序孔,后Ⅱ序孔,再Ⅲ序孔。
第1、2段段长2.0m,第3段段长3.0m,第4段及其以下各段均为5.0m,最大段长不超过8m.

3.3钻孔
钻孔主要采用300型地质钻机,φ60mm金刚石钻头无芯钻进,终孔入基岩时换用φ56mm的金刚石钻头取芯钻进。采用K*P-1型测斜仪进行孔斜检测,所有钻孔均没有孔斜超出设计要求。

3.4 水泥粘土浆变换标准
每段灌浆前用灌浆浆液置换孔内钻孔泥浆,记录仪打出的第一介读数不作为变浆依据。当水固比为3:1的浆液注入量达500L,而灌浆压力和浆液注入率无明显变化时变浓一级。当水固比为2:1的浆液注入量达800L,而灌浆压力和浆液注入率无明显变化时变浓一级。当浆液注入率大于40L/min,灌注量达 800L后压力和注入率无明显变化时越一级变浓。钻孔时,孔口一直不返浆的灌浆段,可直接灌注最浓一级浆液。

3.5 抬动观测
每个单元均设有抬动观测孔(桩),在灌浆过程中及时进行抬动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生抬动现象时,通过降低灌浆压力或注浆速率等措施,使抬动值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6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
灌注水泥粘土浆时,在设计压力下,当浆液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30min或浆液注入率不大于2L/min时,继续灌注40min结束;灌注水泥粘土砂浆时,在设计压力下,浆液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稳定3—5min即可结束。
终孔灌浆结束后,用最浓一级的水泥粘土浆置换孔内稀浆,用终孔段的灌浆压力机械封孔,上部空余部分人工封孔。

3.7 钻孔和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由于天然坝体物质组成和物质结构的特点,在坝体内形成架空和“砂窝”层(“砂窝”指天然坝体内孤块石之间及其架空空洞内堆积的风化页岩碎屑层),这是帷幕灌浆钻孔、灌浆及其质量检查的难点。

钻进中遇到架空且长时间护壁泥浆漏失时,立即停钻并提钻,根据架空段高度投入碎石,然后压塞灌浆。钻进中若遇到不架空但长时间不返泥浆的孔段,立即停钻,采用水泥粘土浆进行灌注。

由于架空段和不返泥浆段的耗浆量大,灌浆一般难以结束,需采取如下措施:

⑴灌浆过程中出现大漏浆时,优先采用无压、低压、浓浆、限流、间歇灌浆方法;
⑵按上述第⑴条原则操作,若浆液注入量累计达2000L后,仍不能回浆或升压力时,采用机械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粘土砂浆,直至结束。
⑶水泥砂浆灌注难以结束时,采用掺水玻璃的办法灌注直至不进浆结束。

4、灌浆质量检查
灌浆质量检查,采用钻检查孔分段压水试验的方法。

为保证检查孔注水试验的准确可靠性,设计特别强调钻孔禁止用泥浆护壁。因用清水钻检查孔时总是发生缩径和塌孔事故,使检查孔施工曾出现一度受阻无策,成为本工程重要的关键技术问题。经两次多位专家咨询及先后5种不同工艺试验,最终选用“分级跟管护壁、小孔径清水回转钻进超前导孔、静水头分段压水试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灌浆质量检查问题。

5、帷幕灌浆效果分析

共完成帷幕灌浆孔736孔,帷幕灌浆钻孔总段长51497.46m,灌浆总段长50961.76m,灌入水泥14350.26t,粘土7424.68t,平均单位耗干料(水泥+粘土)427.28kg/m.

5.1 检查孔静水头压水试验成果
每个单元工程均设一个检查孔,共作检查孔18个,静水头压水试验66段次,孔段合格率100%.其中帷幕灌浆试验区布置2个检查孔,透水率值最大为 4.7Lu(防渗标准为10Lu)。除试验区以外的其余坝段布置16个检查孔,透水率值最大为14Lu(防渗标准为15Lu),全部满足设

计要求。

5.2 灌浆成果分析
注入量随孔序加密呈递减规律。下游排帷幕孔单位干料(水泥+粘土)注入量为528.27kg/m,上游排为476.49kg/m,中间排为 283.48kg/m,上游排比下游排减少9.8%,中间排比上游排减少40.5%.下游排Ⅱ序孔单位干料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12.3%,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22.2%;上游排Ⅱ序孔单位干料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5.5%,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24.0%;中间排Ⅱ序孔单位干料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12.5%, 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18.7%.

5.3、开挖检查分析
溢洪道施工,在桩号坝0+668.231~0+605.900m范围内开挖深度7.0m ,从开挖揭露的灌浆后坝体地层结构看,大孤石裂隙以及较松散的堆积体中均被水泥粘土浆结石充填密实,浆液结石最大宽度达25cm,浆液在地层中扩散延伸长度达20m余。
溢洪道闸室段开挖右边坡垂直深度5米处的灌浆结石照片

5.4 渗流量观测系统观测资料分析
灌浆施工期所建渗流量观测系统位于坝下游河床,渗流量观测从20**年7月22日至今,实测灌后最大渗流量为30.0L/s(相应库水位高程669.48m),是灌浆前库水位高程668.24m的渗流量5.2%,正常蓄水位670.50m的3.54%.
备注: 847★为设计根据多年观测资料计算值

综上所述,小南海天然地震堆积坝体帷幕灌浆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质量控制科学,防渗加固效果明显。

6、结语

在小南海天然地震堆积坝体中作帷幕灌浆防渗加固工程,目前属国内唯一的先例。设计施工过程中,对钻孔、灌浆技术参数,灌浆材料、浆液配比、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灌后质量检查方法等多项技术与工艺进行了较多的试验探索,并取得成功经验。

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搅拌桩帷幕施工技术要求

⑴ 浆液配制
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为15~18%, 桩体强度不低于1.5MPa。浆液水灰比为0.5~0.55,使用砂浆搅拌机制浆,每次搅拌不少于3min;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停置时间过长,超过2h应降低标号使用;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送浆前。
⑵ 施工流程及要求
桩机就位→钻进喷浆到底→提升搅拌→重复喷射搅拌→重复提升复拌→成桩完毕。
a. 桩机就位:利用起重机开动绞车移动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 为保证桩位准确,必须使用定位卡 , 桩位对中误差小于5cm;导向架和搅拌轴应与地面垂直,垂直度的偏差小于1%。
b. 喷浆成桩: 开动灰浆泵,证实浆也液从喷嘴喷出后启动桩机向下旋转钻进喷浆成桩;要求连续喷入水泥浆,钻进速度为1.0m/min,转速60r/min左右,喷浆压力控制在1.0 ~1. 4MPa, 喷浆量控制在30L/min;钻进喷浆成桩到设计桩长或层位后,原地喷浆 0.5min,再反转匀速提升;深度误差小于5cm。
c.提升搅拌: 搅拌头自桩底反转匀速搅拌提升,[[直到地面;搅拌头如被软粘土包裹时,应及时清除
d. 重复钻进搅拌: 按上述b)操作要求进行,如喷浆量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只需复搅不再送浆,否则应继续喷浆。
e. 重复搅拌提升: 按照上述c)操作步骤进行,将搅拌头提升到地面。
f. 成桩完毕: 连同c)、d)、e)共进行3次复搅, 即可完成一根搅拌桩的作业;开动灰浆泵清洗管路中残留的水泥浆;桩机移至另一桩位进行施工。
⑶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a. 机具下沉搅拌中遇有硬土层阻力大,下沉慢且搅拌钻进困难时,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成桩。不宜采用冲水下沉搅拌,凡经输浆管冲水下沉的桩,喷浆前应将输浆管内的水排尽。
b. 桩机操作者应与搅浆施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保证搅拌机喷浆时连续供浆;因故需停浆时,须立即通知桩机操作者; 为防止断桩应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位置以下0.5m(如采用下沉搅拌送浆工艺时,则应提升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h,应拆卸输浆管进行彻底清洗管路。
c. 设计要求搭接成壁形桩,应连续施工相邻桩, 施工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h;为保持帷幕的整体性,相邻桩的搭接厚度应大于10cm。
d. 施工中设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机下沉或提升每米的时间、 供浆与停浆的时间,记录深度误差小于5cm,时间误差小于5s;在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均应加以记录并说明。
⑷ 质量检验
抽样用轻型触探(N10) 做桩与天然地基在相同标高处的对比试验,当桩的1d龄期N10大于15击或7d龄期N10大于原天然地基土N10值1.0倍以上时,桩身强度可以满足1.5MPa的设计要求; 抽样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

篇3:CGM灌浆料施工技术方法

  CGM灌浆料的施工技术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了正确使用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和加快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技术方法。

  第2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施工不仅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的规定,尚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及《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名词、术语

  第3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以下简称CGM灌浆料

  第4条 自重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利用该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5条 高位漏斗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仅靠其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提高灌浆的位能差,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6条 压力灌浆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采用灌浆增压设备,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三章 CGM灌浆料的适用范围

  第7条 CGM灌浆料适用范围(见表1)

  型号 适用范围 最低施工温度(℃)

  CGM-1(普通型) 地脚螺栓锚固、栽埋钢筋,灌浆层厚度30mm<δ<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有抗油要求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0

  CGM-1(加固型) 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有抗油要求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0

  CGM-2(普通型) 灌浆层厚度30mm<δ<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td>5

  CGM-2(加固型) 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 5

  CGM-4(超流态) 灌浆层厚度在2mm<δ<30mm的设备基础及钢结构柱脚板二次灌浆;混凝土梁柱加固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缝隙灌浆。/td>-5

  (表1)

  第8条 CGM灌浆料的施工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 施工前的准备

  第9条 CGM灌浆料施工前应准备:

  1. 机械搅拌: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

  2. 人工搅拌:搅拌槽及铁铲若干;

  3. 水桶若干;

  4. 台秤若干;

  5. 高位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

  6. 流槽;

  7. 灌浆助推器(尺寸可视现场情况而定,见图1)

  图1 灌浆助推器形式

  8.模板(钢模、木模);

  9.草袋、岩棉被等;

  10.棉纱;

  11.胶带

  第10条 CGM灌浆料的验收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CGM灌浆料的常规物理性能

  型号 抗压强度(MPa) 竖向膨胀率(%) 流动度(mm) 坍落度(mm)

  1天 3天 28天

  CGM-1(普通型) ≥30~50≥45~60≥65~85≥0.02≥300/

  CGM-1(加固型) ≥30~50≥45~55 ≥65~85≥0.02/ ≥270

  CGM-2(普通型) ≥22~27≥38~45≥55~65≥0.02≥270/

  CGM-2(加固型)≥22~27≥38~45≥55~65≥0.02/ ≥270

  CGM-4(超流态) ≥18~25≥32~38≥45~55≥0.02≥ 350/

  (表2)

  CGM-1灌浆料对钢筋的锚固强度

  钢筋直径 (KN)设计拉力 D (mm)标准拉力 (KN)极限拉力 (KN)埋设深度≥15D,24小时后的抗拉力 (KN)

  10 24 26 40 ≥40

  12 35 38 58 ≥58

  14 48 52 78 ≥78

  16 62 67 102 ≥102

  18 79 85 130 ≥130

  20 97 105 160 ≥160

  22 118 127 194 ≥194

  25 152 164 250 ≥250

  28 178 206 302 ≥302

  32 233 269 394 ≥394

  36 295 341 499 ≥499

  40 364 421 615 ≥615

  (表3)

  说明:

  Ⅱ级钢筋 钢筋直径D:10~25 fy=310N/mm2 ;fyk=335 N/mm2 ;fs=510 N/mm2; 钢筋直径D:28~40 fy=290N/mm2 ;fyk=335 N/mm2 ;fs=490 N/mm2

  第11条 CGM灌浆料的验收以实验室检验为标准,检验项目应包括流动度或坍落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检验方法除执行现行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 CGM灌浆料的配制

  第12条 CGM灌浆料的配制

  1. CGM灌浆料拌和时,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对于地脚螺栓锚固和栽埋钢筋,用水量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它水源时,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 CGM灌浆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严禁使用手电钻式搅拌器)。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

分钟,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3. 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地点,距离不宜过长。

  4. 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4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

  5. 冬季施工时,CGM灌浆料及拌和水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6.现场使用时,严禁在CGM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第六章 地脚螺栓锚固及钢筋栽埋

  第13条 地脚螺栓常用形式见-图2

  第14条 钻孔或预留孔,根据螺栓直径应符合表4的要求。

  螺栓直径(mm)螺栓表面至孔壁的距离(mm)

  10~14≥8

  16~22≥15

  24~42≥20

  48~64≥30

  76~100≥40

  >100≥50

  (表4)

  第15条 螺栓锚固及栽埋钢筋的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螺栓形式见图2,推荐埋设深度:≥15d (d:螺栓直径)

  第16条 施工准备

  1.采用CGM灌浆料进行地脚螺栓锚固和栽埋钢筋,其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2. 地脚螺栓成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20MPa,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3. 地脚螺栓的油污和铁锈必须清除干净。

  4. 成孔后,应除去孔内杂物、检测孔的深度,并用水充分湿润孔壁。灌浆前应清除孔内积水。

  5. 螺栓插入后应校正其水平位置及顶部的高度,并予以固定。

  第17条 CGM灌浆料的配制应按本施工技术方法第12条规定进行。

  第18条 CGM灌浆料锚固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将拌和好的CGM灌浆料灌入螺栓孔中,灌浆过程中严禁震捣、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调整螺栓。

  2. 灌浆施工不易直接灌入时,宜采用流槽辅助施工。

  第七章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第19条 CGM灌浆料二次灌浆,其工艺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第20条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本规程第2章的规定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

  第21条 施工准备

  1.设备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清除积水;

  2.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胶带等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3.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4.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5.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第22条 CGM灌浆料的配制应按本施工技术方法第12条规定进行。

  第23条 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参见附录D图附D01-1、图附D01-2),应采用分段施工。即采用跳仓法施工。 第24条 用高位漏斗法灌浆,从设备底座中央或一侧开始灌浆(参见附录D图附D02-1、图附D02-2)。

  第25条 CGM灌浆料进行二次灌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CGM灌浆料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 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 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CGM灌浆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4.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后3~6小时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斜角(见图3 )以防止自由端产生裂缝。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应在灌浆后3~6小时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图3 示意图

  第26条 当灌浆层厚度超过150mm时,应采用CGM灌浆料(加固型)。

  第27条 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CGM灌浆料(加固型)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第八章 混凝土结构加固和修补

  第28条 混凝土梁、板、柱的加固应采用CGM灌浆料(加固型),混凝土梁、板、柱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的要求。

  第29条 CGM灌浆料(加固型)配制,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第12条的有关规定。

  第30条 CGM灌浆料(加固型)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拌和好的CGM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

  2.灌浆过程中允许适当振捣或适当敲击模板;

  3.拆模时间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表5的规定。

  第31条 用CGM灌浆料进行混凝土孔洞修补时,其孔洞的处理、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孔洞周围已松动的混凝土剔除;

  2.材料的配制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第12条的规定;

  3.施工准备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第21条的有关规定;

  4.施工方法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第30条的有关规定。

  第九章 养 护

  第32条 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第33条 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第34条 CGM灌浆料达到拆模时间后,可进行设备安装,具体时间可参见表5。

  日最低气温(℃) 拆模时间(h) 养护时间(d)

  -10 ~ 096 14

  0 ~ 572 10

  5 ~ 1548 7

  ≥ 1524 7

  (表5)

  第35条 在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如有要剔除部分,可在灌浆完毕3~6小时后,即灌浆层硬化前用抹刀或铁锹等工具轻轻铲除。

  第36条 不得将正在运转的机器的震动传给设备基础,在二次灌浆后应停机24~36小时,以避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  第十章施工验收

  第37条 施工验收应按设计要求及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A 检验内容及方法

  根据本施工技术方法第12条规定检验项目应包括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0.1 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现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GB177)中第3章的有关规定。

  A.0.2 灌浆料流动度及强度检验方法

  a.流动度的检验应按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中第11章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对11.3.1条第1款修改为搅拌35秒。对11.3.1条第3款修改为一次将料装入试模并取消用捣棒插捣。对11.3.1.4修改为取消跳动30次。对11.3.1条第6款~11.3.4条第4款仅保留11.3.4条第3款;

  b.抗压强度的检验应执行现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GB177)中的有关规定,但取消4.2及4.3条。对4.4条修改为搅拌35秒。对4.5条修改为取消振动成型,将材料灌入试模。对6.1条将7天龄期修改为1天龄期,强度试验应在1d±1h内进行。采用其它类型试模时试验数值比40mm×40mm×160mm试模的大约低10%~30%。具体数值参见附录A表A.0.4。

  A.0.3 加固型灌浆料坍落度及强度检验方法

  a.坍落度检验:坍落度试验依据GBJ8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b.强度检验:强度检验应依据GBJ8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A.0.4 竖向膨胀率的检验应执行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中附录三第二节的有关规定,但对第二节第1款中振动成型修改为将材料灌入试模。取消第二节第4款的内容。

篇4:钻孔和灌浆施工方法

  钻孔和灌浆的施工方法

  1.帷幕灌浆

  (1)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1)帷幕钻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钻孔的深度应达设计要求。

  2)帷幕钻孔均应全孔测斜,其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1/40 孔深。

  3)灌浆孔在灌浆前应进行孔壁冲洗与裂隙冲洗,冲洗到回水澄清为止。孔内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冲洗水压采用的80%灌浆压力,该值若大于1MPa 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

  4)灌浆孔的压水试验在岩石裂隙冲洗后进行。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可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各孔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其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若该值大于1MPa 时,采用1MPa,压水20 分钟,每5 分钟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 表示。

  5)帷幕灌浆时,坝体与基岩接触段应单独先行灌浆并待凝24 小时后,方可进行以下各段的钻孔灌浆工作。接触长不得大于2m,灌浆塞应塞于基岩面以上0.5m 左右。

  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灌浆压力过大造成灌区岩石破坏和建筑物抬动变形。帷幕灌浆的灌浆压力,当采用一般灌浆方法时,可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P=PO+mD,式中PO 为岩基表层段的允许灌浆压力,本工程取0.2MPa,m 为表层段以下每深入岩基1m 可增加的压力,本工程取0.15MPa/m,D 为灌浆段以上岩层的厚度(m)。

  6)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①按灌浆试验确定的监理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到300L 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7)灌浆结束标准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 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 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注法时,继续灌注时间应减少为30min 和60min,灌注即可结束。

  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群孔灌浆不大于0.8L/min 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8)其它按水利电力部《SL62-94》灌浆规范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

  (2)灌浆材料

  1)帷幕灌浆应采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通过80 微米标准筛筛余量<5%。

  2)灌浆用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者不得采用。水泥在使用前,必须对其质量作出鉴定,符合质量标准者方可使用。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灌进孔内。各类浆液掺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其掺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3)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不得少于3 分钟,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3)施工工艺及方法说明

  1)工艺流程图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2)钻孔

  ①根据施工控制点,进行现场测量放点,将每个帷幕孔的孔位都测放出来,并用木桩打入测放孔位处再用红油漆注明其桩号、孔号等,然后钻机就位,固定后,校正钻机立轴,进行钻孔施工。

  ②用液压回转式钻机(SGZ-ⅢA 型),配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开孔孔径为φ130mm,钻至基岩面以下2m,进行第一段灌注,然后用0.5:1浓浆换出孔内清浆,置入孔口管,待凝三天以上。然后采用φ110mm 钻具钻进以下各段至终孔。

  ③钻孔分段:初拟第一段2.0m(孔口管段)、第二段3.0m、第三段5m、第四段及以下各段5.0~6.0m。如遇特殊地段段长可适当进行调整。段长误差不大于10cm,钻孔中使用k*p-1 型轻便测斜仪校测钻孔孔斜,并及时纠偏,钻进中采取勤起下钻及加长钻具等方法,确保孔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钻孔时对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钻孔遇到孔内涌水、漏水、断层、洞穴、塌孔、掉块时,及时报告监理人分析钻孔和岩体情况,作出决定后方可进行处理或钻进。一般可先进行灌浆处理,而后继续钻进。

  ④钻孔取芯和芯样试验:

  a 灌浆先导孔、观测孔、检查孔以及监理人指示的其它钻孔,应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b 芯样的最大长度应限制在3m 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1m 或大于1m 的钻进循环,岩芯样获得率很低,应更换钻孔机具或改进钻进方法;

  c 在钻孔过程中,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人;

  d 根据监理人指示,对钻取的岩芯进行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和成果提交监理人;

  e 对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并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一并提交监理人;

  f 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

  ⑤钻孔保护:施工图纸所示的所有钻孔,在分段钻进结束或终孔钻进结束,均加盖保护,以防异物掉入孔内,直至下序施工或验收合格为止。

  ⑥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本工程灌浆孔均不进行专门裂隙冲洗。帷幕灌浆在灌前,对所有灌浆孔(段)进行压水试验。

  可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且不超过1.0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 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帷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并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10%)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4 附录A 执行。

  3)灌浆

  灌浆方法: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即“自上而下、孔口封闭、不待凝、孔内循环高压灌浆”工艺。灌浆采用3SNS 型灌浆泵。在灌前根据要求埋设抬动变位观测仪器,灌浆时允许变位建议暂按岩体抬动变位小于2mm 要求执行:

  灌浆过程中设

专人观测,并定时对围岩进行观测记录,变位大于规定值时立即降低灌浆压力,直至停灌待凝。

  灌浆次序:灌浆孔统一编号,并严格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灌浆孔分Ⅲ序,其施工顺序为Ⅰ序→Ⅱ序→Ⅲ序。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一律采用孔口回浆管的压力表值为准,读其中值。根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帷幕灌浆设计压力控制方法用一次升压法,最终灌浆压力的大小通过实验确定。

  浆液水灰比和变换标准:

  应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小时,或当吸浆量保持不变,压力均匀上升时,灌浆应持续进行,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级水灰比的吸浆量超过300L,灌浆压力及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浆液可加浓一级。变浆后如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时,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告监理人;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 时,延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 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灌浆孔封孔:灌浆孔(含先导孔)和检查孔结束后,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即用泵送0.5:1 的浓浆将孔中余浆全部顶出,直至孔口返出浓浆止,而后提升灌浆管,向孔内补浆,最后,在孔口进行纯压式封孔灌浆1h,仍用0.5:1 的浓浆,压力为灌浆最大压力。

  灌浆记录及监测:采用测记灌浆压力、注入率等施工参数的自动记录仪。

  (4)帷幕灌浆试验

  1)试验目的

  为探索出适合于本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合理的灌浆参数、有效的灌浆工艺、经济的工程投资进行灌浆试验。

  2)试验内容

  室内试验:原材料调研和取样、灌浆材料品质鉴定、浆液配合比试验;岩体变位观测;钻灌技术:验证“孔口封闭灌浆法”在本区的可行性。以确定灌浆孔、排距及灌浆压力;压水试验;帷幕耐久性试验;防渗帷幕底线的研究。

  (5)帷幕灌浆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a、尽可能及时恢复灌浆;

  b、中断超过30min,要立即设法冲洗,如冲洗无效,则在重新灌浆前进行扫孔;

  c、复灌开始要使用最大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吸浆量同中断前相近,即可用中断前的水灰比,如吸浆量减少不多,则浆液逐级加浓;如吸浆量减少很多,且极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认为该段不合格,需采取补救措施。

  2)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浓浆和降低压力等方法处理。

  3)当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a、如被串孔正在钻进,立即停钻;

  b、如串浆量不大,可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通入水流,使水泥浆不致充填钻孔;

  c、当串浆量大时,如条件可能,可与被串孔同时施灌,否则用阻塞器塞于被串部上方1~2m 处;

  d、如串浆沿裂缝串得比较远,可采用浓浆施灌。

  4)如串浆沿裂缝串得比较远,可采用浓浆施灌。

  a、灌浆结束后,采用原压力继续灌浆1h;

  b、灌浆结束后,迅速关闭进回浆闸阀后停机,进行闭浆;

  c、待凝时间不少于48h;

  d、有必要时在浆液中掺速凝剂;

  5)钻孔弯曲纠正措施

  对不符合钻孔偏斜规定的孔,应按下述办法处理。

  a、控制法

  控制法的主要出发点是保持钻孔已有的偏斜程度,使之不再增大。

  主要措施是增加粗径钻具的长度,在合理的钻进压力、给水量的配合下,纠正钻孔方向。

  b、扩孔法

  钻孔在变径时产生严重弯曲,一般是由于在钻具上未增加导向所致。这时可采用扩孔法来纠正孔斜,即采取加大与原一级钻孔钻进的同一直径钻具,用硬质合金钻头从钻孔变径位置继续打下去,这样可扩出与原一级钻孔偏斜相近的钻孔。

  c、变径钻进法

  在钻垂直孔且孔向偏斜过大时,如孔径还能符合变径要求,则用比原来小一级或二级的钻具进行钻进,利用重力作用,纠正孔斜。纠正前要捞净孔内岩芯。开始变径钻进时应用低压慢速钻进。

  d、改变钻机立轴方向

  当钻孔较浅(不超过30m)时,可采用改变钻机立轴方向的方法(垫钻机)纠正孔斜。钻孔往右偏时,垫钻机左侧,往机头方向偏时,垫钻机后部,反之亦然。

  e、利用导斜器纠正孔向

  在要作纠正的孔段中,根据孔斜方向要求,埋入废岩芯管或钢筋焊制的钻孔导斜器,并把要纠正的孔段用水泥砂浆回填,等砂浆达一定强度后再重新钻开。由于钻孔导斜器的作用,把钻孔的方向迫到设计要求的方向上来。

  (6)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1)帷幕灌浆检查孔应按下列原则布置:

  ①在帷幕中心线上;

  ②岩石破碎、有断层、洞穴及耗灰量大的部位;

  ③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④钻孔偏斜过大、灌浆不正常和灌浆过程中出现过事故等,资料分析认为对帷幕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2)帷幕灌浆检查孔数量按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3)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 天后进行。

  4)帷幕灌浆检查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五点法或单点法),坝体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以下段的合格率应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应超过设计规定数值的100%,且不集中,即可认为合格。否则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商量处理方案。

  5)帷幕检查孔应取岩芯,计算获得率,检查水泥结石情况,并加以描述。

  (7)帷幕灌浆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灌浆所用水泥须有厂家保书,且按规定复检合格,水泥要保持新鲜无结块,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得使用。

  2)造孔

  所有灌浆孔必须按施工详图的规定布孔,孔径、孔深、孔距、排距、孔斜及孔向偏差要符合施工详图及《水工建筑物水泥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中的有关规定;用万能角度尺反复校对立轴角度,正确选用人造金刚石参数;钻孔终孔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且终孔段岩石透水率不得大于设计值;每钻进一段,采用K*P-1 型测斜仪测斜一次,及时指导施工,终孔必须测斜,并作记录。

  3)冲洗

  孔壁冲洗和裂缝冲洗工作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冲洗和脉动裂缝冲洗结束标准应符合设计标准。

  4)灌浆压力

  灌浆时要尽快达到设计压力,并专人控制灌浆压力,以免灌浆压力过大产生抬动造成事故或灌浆压力过小而影响灌浆质量。

  5)串孔处理

  压水试验认真检查有无邻孔、特别是正在钻进的孔段,如果发现串

  通,正在施工的钻孔停钻、冲洗、下管阻塞。

  6)浆液搅拌

  严格按照灌浆要求的水灰比进行,对水泥、水进行称量并测量浆液比重。

  7)灌浆工作

  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必须马上处理,尽早恢复灌浆。

  8)各工序控制

  灌浆各工序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条款和《SL62-94》灌浆规范要求,以确保灌浆质量。

  9)特殊情况

  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将情况和处理措施与结果上报业主和监理。

  2.灌浆质量检查和验收

  (1)质量检查

  1)质量检查可以分为灌浆过程的中间检查和灌浆结束后的最终检查。前者是为灌浆质量控制而进行的阶段性检查,后者是为验收和鉴定提供依据。

  2)中间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按设计要求检查布孔,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各孔终止灌浆达到的标准,灌浆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

  3)最终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坝体内部的质量(泥墙厚度、密度、连续性、均匀性),坝面裂缝,浸润线出逸点,渗流量变化情况等。

  4)最终质量检查方法,主要是分析资料和进行观测,并配合钻孔,探井取样测定。钻探宜在灌浆结束1年后进行。

  5)质量检查应全面完整地搜集资料,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并应归入技术档案。

  6)质量检查由灌浆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施工单位应提出质量检查报告,并应接受工程管理部门和设计部门的监督和抽样检查。

  (2)验收

  1)灌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作好准备,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验收报告,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委员会(或小组)进行验收。

  2)验收委员会(小组)成员应由主管部门、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及财务部门代表组成。必要时邀请同行专家参加。

  3)验收应在灌浆结束1年以后进行。

  4)验收时,设计、施工管理单位应提出下列文件资料:灌浆工程竣工报告;技术总结;设计、施工文件及图纸;施工决算;物资设备消耗及移交清册;施工、观测的原始资料及整理分析成果;中间质量检查和最终质量检查报告;由管理部门提出的灌浆效果和效益证明。

  5)土坝坝体灌浆的验收内容:

  ①土坝灌浆是否达到设计效果。

  ②灌浆设计及施工是否合理。

  ③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④是否有遗留问题和其它问题。

  ⑤对移交和管理的意见。

  ⑥验收后提出验收报告书。

篇5:孔道灌浆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孔道灌浆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压浆前,必须认真检查压浆设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养或重新购置,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应加以核准。

  2.水泥浆应由精确称量的不低于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组成,水灰比控制在0.3~0.4之间,所用的水泥龄期不超过一个月。

  3.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应超过4%,拌和后3小时泌水率应小于2%,24小时后泌水全部被浆吸收。

  4.在灌浆前,先吹入无油份的压缩空气清洗管道。

  5.水泥浆的拌和先将水加于拌和机,再放入水泥,充分拌和后,再加入膨胀剂(铝粉),膨胀不超过1%,任何一次投配以满足一小时的使用即可,稠度应在18S左右。

  6.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小于三组立方体试件(70.770.770.7mm)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的质量评定依据。

  7.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在灌浆后两天应检查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进行处理。且有完备的灌浆记录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手续。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