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大厦核心筒大型钢模板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大厦核心筒大型钢模板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本工程核心筒为剪力墙结构,标准层层高4000mm,为确保对业主的承诺-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为此,我公司在核心筒墙体处采用定型全钢大模板。

  1 模板结构

  1.1 模板结构设计

  1)模板设计参数: 设计侧压力F=60KN/m2

  2)模板组件材料选用:

  (1)面板.模板选用t=6mm 厚钢板,材质Q235 。

  (2)左、右、上、下边框选用8#角钢,材质Q235。

  (3)竖肋.选用8#槽钢,材质Q235。

  (4)横龙骨.选用10#槽钢,材质Q235。

  (5)装饰条.选用面板t 的厚度,材质Q235。

  1.2 模板结构:

  1)大钢模板

  (1)竖肋布置: 竖肋布置是从两端往中间以间距为 n×300mm 布置,余数尺寸留在中间。

  (2)横龙骨布置:横龙骨成对10#槽钢背对背布置四道在竖肋上,两槽钢之间留有对拉螺杆位置,其尺寸不小于55mm。横龙骨两端开有20×40 长孔,其用途是为了安装"专用"的模板连接板。来保证模板拼接刚度和拼接缝的凹凸量。竖向间距从下往上布置四道龙骨,间距为300mm、700mm、800mm、900mm。

  (3)边框布置:左、右、下边框冲有模板联接孔(17×30mm)。

  整体钢模结构详附图。

  2)角模结构

  (1)角模种类:角模分为阳角模板、可调阴角模板、固定阴角模板。

  (2)角模结构图详见附图。

  2 方案设计

  2.1 流水段划分

  流水段划分:配置半套模板,核心筒流水施工。

  2.2 配板原则

  1)配板选型

  (1)配板高度的选用:

  内、外墙模板采用相同的设计高度,模板设计高度:h=层高-顶板厚,选用3910mm,用"导墙"方式进行施工。

  本工程从地下三层开始使用模板至地上30 层,层高有多次变化,我公司模板以标准层为准进行设计,其他变化层采用上延板的方式处理。

  (2)模板设计以假企口型式考虑,即模板边框与8#槽用螺栓连接。外墙模板拼接按零间隙考虑,内墙留2mm 间隙。这样可防止墙面与角部错台发生。

  (3)模板均按墙的实际尺寸配置,端部选用堵板处理。

  (4)支腿、走台及附件数量配置根据模板宽度设置一个或多个。走台设置时,只考虑一侧墙体就行。支腿、走台布置数量为小于2.1m 布置1 个,2~4m 布置二个,4~6m 布置三个计算 。

  外挂架配置:数量按外墙长度1 个/(0.9-1.8)m 计算.

  (5)角部处理

  阴角模:阴角模与大模板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正常使用时,由于搭接处留有2mm 间隙,粘连混凝土会产生相应的凸台,施工时,应随拆模随用扁铲剔平;为了防止角模向内倾斜,应用钩头螺栓钩住角模,拉结在大模板上。

  阳角模:角模与大模板采用直接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并带有龙骨,角模与平面模板之间用模板连接板连接,防止涨模,加强角部的刚度。

  (6)对拉螺栓部位处理:本工程可选用带锥度的螺杆,拆模时只需从一侧轻打螺杆,就很容易退出。配备PVC 管,使用塑料套管,既节省了人力,又保证重复利用的次数。最上一排预埋PVC 套管在墙体中,用于挂架安装。

  (7)丁字墙部位处理:本工程丁字墙处理采用补板型式,为防止涨模,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模板连接板加强拼处的刚度。

  3 大模板施工

  3.1 施工准备

  1)熟悉模板结构和模板平面布置图。

  2)安排好大模板堆放场地,由于大模板体积大,重量大,应堆放在塔式起重机半径范围之内,以便于垂直吊运。并把大模板的堆放场地平整好。

  3)在钢筋办完隐蔽工程验收后,大模板安装前应做到: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口线,及标高线,将楼面清理干净,检查墙体中心线、边线、模板安装线,并检查钢筋网片固定情况,电线管、电线盒与钢筋或大模板固定情况,门窗套内部安装完好,凡与砼相接触的预埋件,其表面均应刷涂脱模剂,门窗模的侧面与模板相接触处也相应要粘上海绵条。

  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在墙体主钢筋上点焊一根与墙体厚度相等长度的钢筋,以保证墙体厚度、钢筋和模板位置的准确。同理在墙体阴角处,应焊好定位钢筋,保证上下至少有一个定位块,防止角模的位移。

  3.2 剪力墙模板安装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模板装拆工序:模板清理→刷涂脱模剂→弹好控制线→砂浆找平 安装角模→安装内模→安装对拉螺栓→安装外模→调节模板垂直度→浇注砼→拆模→模板清理→刷涂脱模剂→二次施工

  1)模板安装

  (1)涂刷脱模剂:在模板、阴、阳角模、穿墙螺杆等表面上刷涂脱模剂, 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涂,便易于脱模。

  (2)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门洞口中间位置插入200mm的短钢筋头,用以在安装门洞口模板时加固防止位移;在墙体钢筋间适当位置插入短钢筋头,在支模前焊上等于墙体厚度的钢筋梯子铁(该梯子铁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两端涂刷防锈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有效控制墙体截面尺寸。

  (3)门窗洞口模板就位后,根据垂直控制线及位置线进行调整,用钢筋上的500mm 水平线挂线调整门窗洞口标高,并用木楔临时固定。

  (4)绑扎或焊接模板顶筋,防止门窗口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变形或位移。

  (5)纵横墙壁交接处,模板安装顺序为先立阴角模,底部需粘贴海棉条,并给临时固定,再支设大模板。

  (6)安装模板顺序:按照先横后竖原则,将模板吊至在模板平面布置的位置。 再用撬杆移动模板到墙位线上。用支撑架调节模板的垂直度,安装好对拉螺杆。

  (7)为了防止漏浆,在门窗洞口模板与大模板接触面、大模板下口与地面接触面用401 胶(稀释后)粘贴5cm 宽的海绵条;为保证楼层混凝土接槎处不出现错台和漏浆,在混凝土外墙外侧凹槽内用401 胶粘贴橡胶条及海绵条。

  (8)根据模板外边线用撬棍调整模板平直和标高,用磁力线坠检查并对称调整地脚螺栓来调整垂直,校正无误后,拧紧穿墙螺栓,在拧紧时,模板上口要加顶杆防止上口偏小。

  (9)紧固角模与大模板间的连接螺栓及勾头螺栓,使两者间接缝严密、连接牢固;拧紧大模板间的连接螺栓,以加强整面墙体模板的刚度。在墙体呈丁字形处,应进行加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

时侧压力过大造成外涨。

  (10)模板的安装就位后,检查模板拼缝处是否严密,竖向边框是否垂直,为防止漏浆。底部若有空隙,应用海棉或橡胶条塞严,但不可将其塞入墙体内, 以免影响墙体的断面尺寸,检查合格后,才能浇注砼。

  (11)平面模板之间联接时,先将两块模板对接处边框孔位边缘对齐,上、 中、下用三个M16×40 螺栓预紧,然后把模板联接板放入横龙骨中,在其中一块模板横龙骨的第四孔位插入一块楔板,再将另一块楔板插入另一模板横龙骨的第一孔位中,用锤子向下敲打楔板,使模板之间达到紧密相联,而后分别将楔板插入到各龙骨的第四孔和第一孔最后再把边框上孔位用螺栓全部拧紧。

  (12)平面模板与角部模板连接时,先将模板就位后,每个阴角处用三个阴角连接器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横龙骨附近处,拧紧螺栓即可。阳角处在模板边框与角模边框孔位上安装螺栓拧紧。

  (13)砼浇注进程中,应有有关人员进行监视,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汇报。

  (14)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因墙模高而产生离析现象,如采用布料杆时,下端必须加"串筒"或者是"软体导料管",以免因浇筑砼时下料高度较高,对模板的侧压力过大,造成涨模。并在下料时,应避免在墙体中间下料,尽量在墙体的交接处进行下料,下料速度不宜过快,应均匀进行。

  (15)浇注砼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施工。

  2)模板拆卸

  (1)大模板的拆除应根据JGJ20-84《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条文6.5.5 中要求进行。当墙体混凝土强度大于1N/mm2 时,方可拆除大模板,但在冬季施工时应视冬施方法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拆模时间。拆模原则是先浇先拆,后浇后拆,与浇注顺序一致。单片大模板拆除顺序,先拆平面模板,后拆角模。

  (2)每块大模板的拆除顺序是:应先将穿墙螺栓等连接件拆除,再松动支撑架的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面脱离。当局部地方有吸附时,可在模板下部用撬杆松动,但不得在墙上晃动或用大铁锤进行敲砸。拆下的附件应及时进行清理,放入工具箱中,以便周转使用。

  (3)穿墙螺栓的正确拆除方法是:当要拆除大模板时,可松动楔板,同时将另一方向的螺母向里紧两扣,使螺杆与混凝土界面脱开,然后可将穿墙栓轻松卸下。切不可用铁锤敲打,以免螺杆折弯。

  (4)角模的拆除:由于角模的两侧都是混凝土,吸附力较大,因而当拆除平面大模板时应立刻松动角模,使角模与混凝土界面脱开。若时间过长会造成角部模板拆模困难,因而在拆除角模时应注意其拆模时间,不要太长。当拆模较困难时,可先将模板外表面的砼清除,然后再用撬杆在模板下部撬动,但不得在墙上晃动或用大铁锤进行敲砸。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砼应及时进行剔除,凹口部位应及时用等强砂桨修补。

  (5)脱模后在起吊大模板前,要认真检查穿墙螺栓等附件是否全部拆完,与其它模板有勾、挂、兜、绊的地方,同时应检查模板吊环的焊缝是否开焊,有无裂纹,起吊时,吊环应落在模板重心部位,并应垂直缓慢提升无障碍后,方可吊出,吊运时不得碰撞墙体。大模板起吊前,还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牢靠,然后将吊钩挂好,解除一切约束,稳起稳吊。

  (6)大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角在75-80°。模板及其配件拆除后,应及时将模板上的混凝土及水泥浆用扁铲或钢丝刷、砂纸进行清除干净且刷好脱模剂以备下次使用。在楼层上涂刷脱模剂时,要防止将脱模剂溅到钢筋上。

  (7)大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

  3)模板保养

  (1)大模板进场后,穿墙螺栓和地脚螺栓等应刷好机油。

  (2)模板面板正面必需刷好脱模剂。脱模后应将模板板灰渣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后待用。

  (3)在使用过程中及堆放时应避免碰撞,防止模板倾覆。

  (4)模板多次使用后检查有无过大变形及损坏,并及时维修。

  3.3 检验质量标准

  1)制作质量标准

  表10-1

  项目质量标准检测工具与方法

  1.平面尺寸0~-2钢卷尺测量

  2.板面平整度≤2MM2M 靠尺,塞尺测量

  3.对角线长3MM钢卷尺测量

  4.模板翘曲L/1000放置在平台上,对角拉线用直尺检查

  5.孔眼位置±2MM钢卷尺测量

  6.模板边平直2MM拉线用直尺检查

  2)大钢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表10-2

  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每层垂直度3MM用2M 托线板

  2位置2MM尺量

  3上口宽度2MM尺量

  4标高5MM拉线和尺量

  5表面平整度2MM用2M 靠尺或楔形塞尺

  6墙轴线位移3MM尺量

  7予留管,予留孔中心线位移3MM拉线和尺量

  8予留洞中心线位移10MM拉线和尺量

  9予留洞截面内部尺寸10MM拉线和尺量

  10模板接缝宽度1.5MM拉线和尺量

  11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MM拉线和尺量

  3.4 常见质量问题与防止措施

  表10-3

  序 号质 量 问 题防 止 措 施

  1内墙墙底砼烂根模板底部缝隙处加设木条或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桨和烂根现象发生。

  2墙体钢筋移位外露采用塑料卡环进行保护和定位,或使用定位钢筋撑

  3墙体垂直度偏差或不平度超差模板变形,应进行修复;支模时应加强坠吊检查。

  4墙厚不一致采用定位钢筋分布在墙体钢筋内,支模时顶在大模板的竖肋位置。

  5阴角不垂直、不方正检查角模是否变形,变形应及时进行修复。阴角两侧粘贴海绵条。

  6阳角不垂直检查角模是否变形,变形应及时进行修复。

  7砼脱模粘连脱模剂涂刷均匀,完整;脱模时间过早,砼强度达到1MPA 方可拆模。

采编:www.pmceo.cOm

篇2: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1 控制网布设原则。

  考虑到控制网的形状及控制范围,交叉施工时的抗干扰性,以及竖向贯通性,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运用轴线法在核心筒内设6 个点,外框有钢结构时设6 个点。

  控制点布设详见: B3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16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

  2 控制网布设方法

  根据市政测量导线点,采用轴线法布设建筑方格网,1-3 为轴线,用极坐标法先放样得出4、5、6 三个网格点,并通过这三个点之间的边角关系验证正确后运用轴线法分别放出其余网格。初放结束后,在12 个网格点上分别进行边角测量,角度测量4 测回。

  边长测量4 测回,观测值用秩亏自由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平差,运算得出归化数据,并在实地钢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本控制网投入使用前,请第三方进行复测检查。观测所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1",1+1ppm),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l/3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5",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高层钢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便于网格点的长期保存,在网格点处预埋100mm×100mm 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定点,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洋冲眼,钢板以外的混凝土面上放出十字延长线,施工过程中将网格点加上护盖。方格网每安装3 节柱(6 层)进行一次复核、校准。

  3 平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底层建筑方格网不断向上投测就是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格网的竖向传递根据它的功能,可划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种。

  大厦总高度超过140m,各施工层形状、面积变化不一,框架结构不断调整,光学垂准仪有效施测距离有限,因此选择了地下3 层、首层、16 层作为控制网阶段性传递层,以分别控制B3~1 层、1~15 层、15~30 层。

  使用仪器为TOPC0N V5 一AL 光学垂准仪,精度为1/200000。在首层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准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到到16 层,由控制网点点位预留孔(300mm×300mm)处设置的一块有机玻璃光靶接收。每个基点上垂准仪全圆周旋转施测四个点(0。、90。、180。、270。),在光靶上接收四个点组成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即为本基点的投测点。所有控制网点投测完毕,在16层架设全站仪检测控制网点的边角关系,进行平差计算并归化改正后,16 层控制网可投入阶段性使用。

  本工程的首层控制网,依据设在地下室底板上的控制点投测并进行精测平差而得,作为主体施工的基准控制网;其余楼层的阶段性传递及1~16 层的工作层传递均以此为准。其他工作层传递以阶段性传递的控制网为准,严禁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向上传递。

  4 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5 标高控制

  标高起算点为市政水准点,在施工围墙内增设一固定水准点,连同B3层50 线采用AL32 型水准仪按三等要求施测并平差。1~30 层标高均以首层50 线为基准进行标高传递。传递方法是采用水准仪配合钢尺施测。

  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控制和设计标高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钢结构安装,每安装一节柱以后,引测实际标高复核设计标高,将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逐渐趋近设计标高。

  控制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柱与柱之间的焊缝间隙来控制,并考虑焊接收缩量。

  柱顶标高及梁的水平度控制,均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

  6 钢结构安装测控

  钢结构安装精度的控制,由单节柱的垂直度和总体垂直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钢柱吊装就位后,要求柱中心错位值最好为零,然后对每根柱进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毕即可做临时固定。安装梁时,对柱垂直度进行全过程监测。当柱垂直度不超标时,可作施工记录。但实际安装时往往由于梁制作长度的偏差或节点孔距的偏差,引起柱的垂直偏差,为了不影响以后的安装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在进行柱垂直度测控时必须预留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以避免钢梁焊接后造成柱垂直度超标。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视梁翼缘板厚度而定,一般为1~2mm。

  安装梁时,临时固定后应进行水平度测控,其水平度应控制在梁长的l/1000 以内,且不大于10mm。

  在同一节钢柱所有的梁-梁、柱-梁节点焊接完成后,应作本节钢柱安装竣工测量(包括垂直度和标高)。

  7 校正工艺

  1)校正的主要内容

  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在柱吊装到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调校,扭转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跟踪观测。这样进行校正就确保了每根柱垂直度的独立性,梁安装形成框架后不再进行整体校正,提高了工效。

  2)工艺原理

  要求在深化设计时在柱接头的上下临时连接耳板间留有15~20mm 的间隙,以便于安装时插入钢楔;耳板和连接板的栓孔直径要大于螺栓直径4mm,以增加标高的调节量。

  如果未考虑,为实现其控制标准可在现场进行扩孔。

  (1)柱的标高调校: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

  但不夹紧,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节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

  与设计标高值进行对比,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标高偏差调整至+5mm 内。

  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

  (2)柱的扭转调整:柱的扭转偏差是在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扭转的存在对钢柱垂直度的校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垂直度校正前要尽量消除扭转的影响。通过高精度的经纬仪(2"以上)配合30m 钢尺(经过鉴定,并作温度修正),以标准拉力施测,实际操作时应将轴线在钢柱的三面(或四面)标出。假定沿* 方向钢柱一侧偏移值为a,另一侧轴线偏移值为b,实际上钢柱中心沿* 方向的轴线偏移值为

  Δ*=(a 十b)/2,柱顶扭转值为(a 一b)/2。当柱的四面标出轴线时,沿y 方向的轴线偏移值为Δy=(c+d)/2,用同样方法算出扭转值。如果只能施测三面轴线,则Δy可根据y 方向偏移值及柱顶扭转值计算而得。(详见柱扭转分析图)。在柱的上下的耳板在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再上连接板拧紧大六角头螺栓来调整扭转。每次调整扭转在3mm 以内,若

  偏差过大可分2~3 次调整。

  (3)垂直度校正:采用无缆绳校正法在柱的偏斜一侧打入钢楔或用顶升千斤顶,采用三台经纬仪在柱的三个方向同时进行观测控制方法。在保证单节柱垂直度不超标的前提下,注意预留焊缝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将柱顶轴线偏移控制到规定范围内。最后拧紧临时连接耳板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至额定扭矩并将钢楔与耳板接固定。

  (4)垂直度跟踪观测:为保证每一根柱垂直度的独

立性不被破坏,以及安装时如实掌握垂直度的动态,梁安装时用两台经纬仪对柱垂直度进行跟踪观测,保证各项指标受控。

  (5)梁的水平度校正:用水准测量的方法从每一层标高传递点开始,施测本层梁的水平度,并将实际标高与设计值比较,确定校正值及校正方法。当螺栓孔直径余量不满足校正要求时,可采取更换连接板或扩孔的方法处理。

  (6)每节柱所有构件的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且梁-

  梁、柱-梁节点焊接完成后,复测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后组织中间验收。

篇3:主厂房区域建筑结构施工方案

  主厂房区域建筑、结构施工方案

  ①基础部分:

  主厂房基础及地下设施施工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模板使用普通钢模,钢管支撑,砼用

  泵车输送。鉴于公司几个工地土建同时为高峰期,质量好的模板难以满足需要,使用旧模板时,在模板缝内加入薄海绵条,以减少漏浆。

  主厂房基础施工,按照常规由深到浅的顺序依次施工,#1、#2机的基础分两次施工完。因主厂房上部结构为现浇,但根据工程的特点,A、B、C列、固定端、扩建端基础均施工至▽-0.5m,上部结构另行施工。

  锅炉基础施工按地脚螺栓安装要求,需分二次施工。第一次从▽-7.5m施工至▽-4.2m,待其安装完地脚螺栓后,第二次施工到±0.00m。

  ②主厂房上部结构

  A排柱、梁施工时搭设整体排架,并以纵梁为界面分层施工到顶。

  主厂房结构施工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关键,除氧煤仓间框架在运转层以下两台机组同时施工,运转层以上分两个流水施工段,先施工#1机组部分,再施工#2机组部分,两个施工段错开一层,各施工段采用分层施工法,通过合理安排,使施工做到均衡、有节奏。除氧煤仓间框架及楼层设计均为现浇结构,搭设钢管排架作为支撑体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施工,框架与楼层同步施工。在B、C框架的扩建端搭设"之"形跑道,以便人员上下及小型材料运输,材料上下运输主要依靠汽机房内的8t塔吊。

  施工分层按结构层分为9.0m、16.5m、28.2m、34.5m、以及⑾~⑿轴38.5m、43.0m、48.5m层。施工顺序为9.0m运转层框架、钢梁、混凝土楼板→16.5m层框架、钢梁、混凝土楼板→28.2m层框架、钢梁、混凝土楼板→34.5m层框架、钢梁、混凝土楼板→顶层框架、钢梁、混凝土楼板施工。

  1)整个主厂房上部为混凝土现浇结构,主厂房框架全部采用竹胶大模板。柱模板安装前先在基础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四周线,固定小方盘,在小方盘面调整标高,立柱头板,小方盘一侧留清扫口。先安装固定端与扩建端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再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预埋件要求表面要平整不得翘曲变形,型钢铁件端部要平整,防止安装时出现缝隙。所有预埋件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在钢筋场集中制作,现场绑扎,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柱子主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搭接连接。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公司第三层作业文件"钢筋材质跟踪程序"进行,钢筋碰焊接头按规范分批次检验。

  钢筋模板等施工完毕,会同有关机务专业人员详细核查预埋件,预埋管及预埋螺栓位置、尺寸、规格型号、垂直度、中心线及标高等,确认无误后,依次提交验收。

  3)分项工程验收签证完毕,砼统一由搅拌站配料送料,采用泵车和砼拖泵共同浇灌主厂房框架结构砼。

  现场布置一座2×HZS50型搅站,负责全厂的砼供应,砼的质量控制严格按公司"砼质量跟踪程序"进行,砼浇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侧模在砼强度达到30%后方可拆除。构件叠浇时,在两构件砼的接触面上应涂抹脱模剂。

  4)汽机房梯型钢屋架及吊车梁的主吊机具为150t履带吊。屋架及钢支撑等在钢平台上进行制作,并涂刷好油漆,运至吊装现场进行单榀组合吊装,自固定端开始依次逐跨吊装。汽机房屋盖吊装过程中可穿插行车的安装工作,以便为汽机基础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④固定端、扩建端施工

  根据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图纸的到位情况,确定固定端在A列框架施工到顶后,便开始施工固定端梁、柱。固定端抗风支架▽7.2m层在梁、柱到顶后用8t吊车进行安装,以上部分的抗风支架待汽机房屋架安装前进行吊装。

  扩建端施工安排在汽机房屋盖吊装完毕一次性施工到顶。

  ⑤汽机房屋盖

  汽机房屋盖为钢屋架、钢支撑、压型钢板结构,屋架及支撑体系由加工场负责制作安装,压型钢板采购成品,吊装时与钢屋架同步进行。

  ⑥汽机基础

  汽机基础上部为框架结构,地脚螺栓为预埋套管式。上部结构施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施工到5.0m层,待固定地脚螺栓的样板架安装好后,第二次施工至9.0m层。基础施工采用钢管排架支撑,模板拟用竹胶大模板,现场组装,柱子立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其它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地脚螺栓直埋采取样板架外加套管的方法固定及找正。砼浇灌采用两台泵车,砼供料由搅拌站集中供料。

  由于汽机基础本身的重要性,其内在、外观质量均要高度重视,尤其地脚螺栓的直埋难度大,要求精度高,所以要求施工前准备一把50m钢卷尺,并按1m为单位进行校验,施测时严格按精确测量方法进行。模板须经认真翻样,严格挑选,严禁随意配模。

  砼浇灌应一次连续性完成,严禁在要求的5.0m层留设水平施工缝外出现任何施工缝。基础底板及运转层在砼浇灌前埋好测温孔管,砼浇完后,要按规定进行测温,并做好记录,当砼内外温差超限时,及时加强砼的保温措施。

  ⑦主厂房建筑施工

  主厂房建筑工程施工安排总体思路是先#1机后#2机,先做墙体砌筑粉刷、门窗安装,再做楼地面、顶棚,最后涂料和油漆。屋面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

  主厂房封闭按楼层分段施工。每一层做为一个施工段,原则上从下到上逐层施工。内墙也以每个楼层做为施工段,从下到上依次进行;外墙粉刷从上到下分层施工。楼地面原则上从上到下逐层施工,门窗安装随砌筑、粉刷进度同步进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随设备安装情况,个别调整施工顺序。

  现场材料、水平运输以50拖拉机为主,人力小推车为辅。垂直运输以3t卷扬机为主,在除氧煤仓间固定端、扩建端各安装一座门型架,其它吊车配合为辅。

篇4:双曲线冷却塔施工方案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方案

  本期工程两台机组共配置两座双曲线钢筋混凝土自然通风冷却塔,塔高85m,淋水面积为3000m2,进风口标高5.8m,半径31.476m,壁厚500mm;喉部标高68m,半径17.9m,壁厚140mm;环基半径34.315m,底标高-2.5m,倒T型基础,底宽度4.5m。

  1总体施工流程主要的施工顺序

  环基施工→池壁→人字柱→筒壁

  土方开挖→地基处理→杯口基础及中央竖井→池底板→淋水构件预制淋水构件吊装→淋水填料安装→竣工清理。

  冷却塔筒壁采用SC200/200D型垂直升降机、YDQ26×25-7液压顶升平桥和附着式三角架翻模法施工方案,先施工#1冷却塔的筒壁,将垂直升降机从#1冷却塔拆除后,再移至#2冷却塔安装好,用于#2冷却塔的筒壁施工。布置于冷却塔内的垂直升降机揽风绳采用分层拉设,固定于冷却塔的筒壁上,筒壁施工前先将垂直升降机的揽风吊环进行详细计算,并在筒壁施工分节图中标注出来,施工时加以埋设。筒壁到顶后安装爬梯、电气、避雷装置等。

  2土方开挖

  施工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辅助明沟排水。

  土方开挖机械选用反铲式挖掘机,并用自卸汽车将土运至弃土场。土方采用大面积开挖,边坡系数一般为1:1,先用挖掘机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处,余土采用人工清基,确保不扰动原土层。在水塔基坑外侧留设两条施工坡道,作为土方运输及基础施工材料的进出通道。

  3 毛石地基处理

  经地基验槽结束后方可进行毛石地基施工。砌筑石材须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经实验室试验强度合格后方可砌筑。石块表面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采用铺浆法砌筑,控制好砂浆稠度,随气候变化调整。严格控制砂浆标号,既应防止浪费,又要保证砌筑质量。轴线偏差小于20mm,标高偏差在±25mm之间,厚度偏差小于30mm。

  砌毛石地基在双面拉基准线,第一皮按基础边线砌筑,以上各皮按基础准线砌筑。第一皮选用有较大平面石块,先在基坑底铺设砂浆,再砌毛石,毛石大面朝下。毛石分皮卧砌,并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允许先砌外面石块后中间填心,石块间较大孔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不允许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灰缝厚20~30mm,砂浆饱满,石块间不得互相接触。每皮毛石每砌两块设一道拉结石,采用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阶梯处上阶石块至少压砌下阶石块长的1/2,相邻阶梯毛石错缝搭接。最上一皮选用较大的平毛石。转角处、交接处用平毛石砌筑。有高低台阶处的毛石基础,从低处砌起,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基础高度。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必须留茬时留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斜槎高度,斜槎面毛石不得找平,继续砌时将斜槎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米。毛石砌筑12小时后,进行养护。每天不少于4次。

  由于毛石砌筑工程量大,施工队伍多,砌筑质量好坏关系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与否,需重点处理好队伍间协调,交接处及接槎处砌筑严格按规程进行,监督砌筑过程,严格控制质量。

  4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采用素土回填,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基础边角处及打夯机打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进行夯实。每填完一层,做一次试验,压实系数、干容重、含水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回填下一层。机械夯回填每30cm一层,人工夯回填每20cm一层。

  5环梁以下部分施工方案

  环梁以下部分包括:环基、杯口基础、池底板、池壁、中央竖井及压力管沟支墩、人字柱及环梁等。

  1)环基施工方案:环基钢筋为空间网状布置,沿底板间隔布置架立钢筋网片将钢筋骨架连成一个整体。绑扎时先绑扎下层环向及径向钢筋,再绑池壁连接筋,然后架立钢筋网片,绑扎侧面及顶面主筋。模板以定型标准钢模板为主,木模为辅,为防止漏浆模板间可加海绵条。砼施工采用两辆泵车同时浇灌方案,竖向不留施工缝,环向与池壁交接处做成凸形施工缝。混凝土浇注完及时覆盖草苞并浇水养护。

  2)池壁施工:池壁施工施工前搭设环梁排架,然后绑扎环向钢筋。模板用对销螺栓及围檩加固。砼采用泵车分层浇灌,每段内不留竖向和水平施工缝。考虑到淋水构件的吊装,在冷却塔的一侧留出4.5m通道,待淋水构件吊装完毕,再施工此处的池壁。

  3)水池底板施工:按设计要求将池底板分格,分格缝内预设止水带。垫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待垫层干燥后施工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防水层及保护钢筋网片,每格用泵车一次浇灌完成,随浇随抹,一次压光成型,或根据设计要求抹防水砂浆。池底伸缩缝应在池底板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处理。

  4)杯口基础施工:杯口基础内模用木模包铁皮的杯口芯子,制作一批周转使用。每个基础一角预埋φ14的吊环,为淋水构件吊装拉缆风用。

  5)人字柱施工方案:采用一次支模分组对称现浇方案。

  该部分施工前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所有计算经审核批准后再进行施工。

  6)中央竖井:先施工弯管部分,弯管以上按照牛腿标高分两次施工。施工缝内插止水铁

  片,由于井壁为圆形,模板用P10系列普通钢模拼接。

  7)环梁施工方案

  排架支撑系统同人字柱。底模采用竹胶模板、侧模采用筒壁定型钢模板,用三角架固定。钢筋下料、绑扎与筒壁相同,砼浇灌用泵车由一点背向赶浆法分层浇灌。

  6筒壁施工

  冷却塔筒壁施工采用SC200/200D型垂直升降机、YDQ26×25-7液压顶升平桥和附着式三角架翻模法。垂直升降机中心与冷却塔中心重合,主要负责筒壁施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垂直运输,以及施工人员的上下,液压顶升平桥作为水平运输通道。

  (1)筒壁施工顺序

  →装内模→绑钢筋→清理施工缝→穿对销螺栓

  拆竖铁→拆对销螺栓→拆内外模→

  →堵螺丝孔→刷防水涂料→翻吊篮→拆三角架

  (装砼垫块)→装外模

  →验收→浇砼(留凹槽)→进入下一循环

  →装内外三角架→装栏杆

  2)主要施工方案

  冷却塔筒壁施工的模板采用筒壁专用钢模板,其标准尺寸为外模650×1015、内模650×1005。模板安装时拼缝严密,U型卡满上并打紧,模板接头处无凹凸现象,上口平齐,模板每周转一次,应对模板进行修整,清除板面的泥浆,修整好的模板用脱模剂均匀涂刷表面,以确保筒壁砼表面平整。

  冷却塔在施工过程中每施工一节,均需要进行中心找正和半径测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前先作出模板分节图,内模半径的计算应准确,模板分节图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筒壁的施工。筒壁中心找正使用天地仪,中

心找正时,中心器的中心、天地仪中心和水塔中心三者应在同一中心,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三者中心点是否相符。筒壁半径测量由专人负责,半径控制采用四把计量检验合格的50m的钢卷尺配拉力器拉斜半径控制,测量时拉力应均匀并保持同一平面,以减少测量误差,中心器每两节升高一次,不得随意变化。

  为保证筒壁厚度,预先用高一个标号的砼内配φ6的钢筋根据筒壁不同厚度做砼六角支撑,六角支撑的中间插φ18的对销螺栓,在内外模板之间上下各固定一道,根据不同壁厚,随时加以调整。内外模板拆除后即可进行筒壁的清理和对销螺栓孔的封堵,对销螺丝孔堵孔材料为石棉膨胀水泥,用专用的铁勺和铁钎进行堵塞,螺栓孔堵塞时从筒壁内、外两侧同时对捣密实,筒壁外侧用1:2水泥砂浆抹平,封堵后的颜色与筒壁保持一致。

  冷却塔筒壁钢筋在钢筋场集中制作,用垂直升降机垂直提升上料。筒壁竖向及环向钢筋采用绑扎连接,钢筋接头应错开,竖筋接头每节模板内不超过三分之一,水平筋同一截面内接头率不超过四分之一,钢筋根数、规格、间距及搭接倍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沿筒壁环向设置拉钩。钢筋绑扎时应躲开对销螺丝孔,为了防止竖筋的摆动,在离模板上口1.3米处绑扎一圈水平环筋。

  筒壁15米以下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站供料,由搅拌车送料,筒壁15米以上混凝土主要采用现场的750L搅拌机供料,搅拌站不忙时由搅拌站供料。用垂直升降机垂直运输到筒壁三角架平台上,然后采用人力推车运料浇灌,筒壁浇灌时可分为两点背向浇灌。砼采用分层振捣,振捣厚度不得大于50cm,振捣点间距不得大于30cm,且插点均匀,同一节砼浇灌施工一次完成,筒壁竖向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节模板间留设的水平施工缝,用50×50方木压入浇灌好的砼内,壁厚大于300mm的压入两根,小于300mm的压入一根,在砼初凝时启出并对砼表面进行拉毛处理,筒壁较薄时,采用埋设通长止水片法进行处理。在筒壁翻模前对水平施工缝的进行处理,先清除凹槽内的浮浆、松动石子等,用塑料袋装好运至地面,再用空压机对施工缝进行吹扫干净,并用高压水对施工缝表面浇水湿润,筒壁砼浇灌前在施工缝处进行接浆处理,在水平施工缝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筒壁砼内的砂浆成份相同。

  沿曲线电梯向上引一上水钢管,接高压水泵用于筒壁砼的养护,在筒壁砼初凝后进行浇水养护,每节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冷却塔内壁的防腐涂料材质应合格,有试验报告和原材出厂证明,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及企业标准,配制底漆、面漆时应严格按说明书配制,厂家指导,涂料采用冷却塔专用防腐涂料,施工时先将模板接缝处的浮物清除干净,然后进行底漆和面漆配料,用滚桶刷进行筒壁内壁防腐涂料的施工,涂刷时应纵横交错进行,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涂,并在每道水平施工缝上下20cm范围内多涂一度底漆和面漆,以加强施工缝处的防水。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塔筒周围30m设一圈防护栏杆,筒壁外侧搭一圈10m×10m的安全网,塔筒内在10~15m设两层满堂安全网,走道栏杆外侧挂设一周安全网,并在三角架两侧挂兜底安全网。

  7 垂直提升电梯安装、拆除

  7.1垂直提升电梯安装与试验

  基础部分安装:将升降机底架安放在基础上,进行基本找平,然后安装三节标准节(每节长度1508mm),采用力矩扳手拧紧,安装缓冲架,将两个吊笼缓缓套入标准节,置于缓冲弹簧上,再加一个标准节,安装吊笼驱动系统。

  试车:加4节标准节后,与排架进行可靠连接,接好电源,试车,安装上下限位、极限和减速碰块,根据试车情况进行位置调整,确保各保护开关动作位置符合安规和说明书要求。

  吊杆安装:用吊车将笼顶吊杆安装到位,通过销轴与驱动架联结,固定在吊笼顶部的底座内,并固定锁牢。

  正常接高标准节安装:标准节采用吊笼顶的吊杆进行安装。每次可以安装2节。采用吊笼将标准节上运,吊笼升到接高部分时,应采用检修速度上升,驱动架上方距待要接高标准节止口距离约250mm时停止吊笼运行,将翻门搭在施工层上,将标准节推至翻门上,用吊杆吊起,转动至标准节接口正对,慢慢放下,穿好螺丝并拧紧,然后进行下节接高。给标准节止口涂黄油以防生锈。

  正常接高附着架的安装:附着架首次安装高度为9米,以后每6米安装一道,最上面一道附着架以上导轨悬出高度不得超过12米。附着架与附着排架紧固良好,确保牢固。先将后连接杆用V形螺栓与导轨架连接,在地面将小架与前连接杆用扣件连接,将联柱管用双扣件与脚手架连接,用吊杆将小架和前连接杆吊起,一端与后连接杆相连,另一端与联柱管相连。附着架安装时,对导轨进行垂直度测量,确保垂直误差满足要求。附着架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得大于8o。

  电缆滑轮系统安装:为了减少动力电缆的电压降和防止电缆受拉力太大损坏,采用滑车导向系统,安装过程严格按要求进行。

  各部位调整:将所有滚滑、背轮间隙进行调整,保证吊笼运行平稳。

  吊笼坠落试验:吊笼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首次安装后进行吊笼额定载荷的坠落试验,使用期间至少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入设备档案。制停距离0.25~1.2米,结构件无永久变形及损坏。在升降机正常工作时,安全器自发制停或发出异常噪音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生产厂家。试验过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并进行详细记录,发现制动距离过大,安全器必须更换。试验完毕后,按照要求将安全器复位。

  空载试验:在安装结束后,吊笼内不加荷载,上下运行至少三趟,检查启制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响。试验结果必须合格。

  满载实验: 在安装结束后,吊笼内装100%额定荷载,上下运行至少三趟,检查启制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响。试验结果必须合格。

  超载试验:在安装结束后,吊笼内装110%额定荷载,吊笼上下运行至少三趟,检查启制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响。试验结果必须合格。

  静载试验:超载试验结束后,在吊笼内装125%额定荷载,吊笼升起一米后制停,停留10分钟,检查吊笼是否有下滑,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结构件是否有永久变形。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

  7.2垂直提升电梯的使用

  升降机安装调试完毕,在使用前进行以下检查保养,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各螺栓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及时拧紧;检查电气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各交流接触点吸合及导线接头情况;检查各种安全限位开关动作是否灵活,各限位碰块有无位移;检查吊笼运行轨道上是否有突出物,确保吊笼安全运行距离大于等于250mm,检查各部位润滑情况,即使加注润滑脂,新减速机在使用一周或50运转小时后清洗并更换润滑脂;给齿条加润滑脂,给滚轮运行的导轨架主弦管加润滑脂,检查吊笼进出门,防护围栏门等开启灵活与否,检查各限位开关动作情况;检查各滚轮、背轮的调整间隙及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间隙是否正常,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在每次安装结束后及在使用中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防坠安全器动作情况(对安全器进行坠落试验),实验完毕后必须对安全器进行复位。

  升降机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各项要求进行,并由专人负责操作。每日使用前、后,均由专人对升降机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报上级部门处理,不得盲目和带故障运行。

  运送混凝土前,将吊笼下混凝土挂斗放在地面以下,将放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放到混凝土挂斗内,每个挂斗容积为1m3。吊笼提升到施工高度后,将挂斗内混凝土转到施工平台上的集料斗内,再用小车分批运至施工地点。

  在吊笼内设有专用装置进行钢筋运送。根据钢筋长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冷却塔筒壁施工主要采用4.5m和9m两种形式。其中4.5m长采取水平放置,两端固定,9m长采取竖向放置,上部用钢筋卡固定,下部插入钢筋架下部小框内,运至施工高度后借助吊笼上部吊杆人工运至施工平台。

  7.3垂直升降机维修保养

  对于施工升降机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是要加强日常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小故障率。每日做好使用检查记录。

  维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机械和电器知识,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升降机各部分详细了解。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各项要求,由专人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填写定期保养、维修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位:滚轮的更换、背轮的更换、减速器驱动齿轮的更换、减速器的更换、齿条的更换、安全器的更换、电动机的更换、侧滚轮的调整、上下滚轮的调整、背轮的调整、制动距离的调整、各部分的磨损极限。

  7.4垂直升降机拆除

  按下述步骤进行:

  拆下钢筋运送装置和混凝土运送装置→用吊竿拆除最上面一道附着架以上的标准节和电缆护架→拆除附者架→重复上述步骤→电缆滑车及升降机本体依次拆除

  升降机拆除完毕后,将吊笼、底架分开并放到安全地方,各部件整理收拾好,并按要求进行保养后入库,准备下一次使用。

  8 塔芯淋水预制构件吊装

  塔芯淋水构件预制吊装部分包括淋水梁、淋水柱、主水槽、分水槽等。

  根据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淋水梁在构件预制场叠浇预制,水槽预制采用砖砌胎模,外侧用钢模进行预制,胎模及钢模上涂刷隔离剂,并配一台龙门吊负责倒件工作。

  吊装顺序为:柱→主梁→次梁→主水槽→分水槽→配水槽。

  淋水构件主吊机具选用50t汽车吊和25t汽车吊各一台,汽车吊驶入冷却塔内,并用另一台25t汽车吊配合倒件,并用25t平板车水平运输淋水梁和水槽等构件,吊装从一端开始,两部吊车同时吊装,最后在池壁预留缺口处汇合,由25t汽车吊吊完最后的构件。吊装主水槽的同时将盖板吊到主水槽上,待两端水槽安装完后及时将该位置的配水管安装就位。

  淋水柱预制时在柱子上设吊装孔,吊装时将吊装销子插入吊装孔,并插入防滑销,将柱子吊到杯口基础位置上,用经纬仪两面找正,用揽风绳拉在杯口基础预埋吊环上,随着柱子的吊装及时进行二次灌浆。柱子吊装3~4根后,再吊装淋水主梁和水槽,槽梁随淋水梁一同吊装,水槽吊装好之后及时将配水管安装就位,配水管伸入水槽两端尺寸一致,安装完毕及时用水泥砂浆将配水管与水槽间的孔隙填充密实。

  9 淋水装置安装

  塔芯内预制淋水构件吊装好后,可进行淋水装置的成品安装,依次安装塑料托架、淋水填料装置、喷淋装置和除水器。如在淋水构件吊装时淋水填料等已到货,这时可将淋水填料等尽量放到水槽上层,便于下一步淋水填料的安装,若淋水填料不能及时到货,可在塔内安装卷扬机,利用卷扬机上料安装施工。

篇5:桩基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4

  桩基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4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建设集团***公司

  编制日期:20**年9月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一、工程基本概况:

  *************有限责任公司混煤仓内径21m,基础直径29.200m,基础埋深自场地平场以下为-4.5m。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257根。桩径700mm,有效桩长26m。

  工程桩桩身上部20.00m长度主筋8ф20,均匀配筋,下部6.0m主筋4ф20;锚桩桩身主筋16ф25;箍筋ф8@100~200mm,加劲筋ф16@2000mm,后注浆用钢管管径30mm2根可代替主筋;混凝土强度均为C35;灌注桩钢筋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桩端注32.5MPa普硅水泥量2.0T/根,浆液水灰比0.55~0.65。

  为了保证基础项目工程按施工计划完成及各项技术指标达设计要求,我们综合现场实际情况、特点,编制了该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的组织设计方案,用于指导施工。

  二、设计步骤

  1、现场勘察及初步设计

  本工程所在区域为正佳煤业矿区,施工现场范围内无通讯电缆、管道、线路及各种埋地物,矿区总配电房位于现场北侧高台,相邻绞车房,其供电完全可供现场使用。

  2、本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工作零、保护零分别使用。

  其中二级保护要求为首端漏电不大于80mA,主要保护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电缆漏电,漏电时间保护系数不大于0.1s。开关箱和流动电箱漏电不大于30mA,漏电时间保护系数不大于0.1s。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采用多元配电线路法将线路引向施工现场各用电点,做到配电合理,互不干扰,防止因电器故障影响施工。

  4、为保证现场用电达到规范化管理,在配电程序上采用两步配电法,解决现场开工初期用电混乱局面。

  (1)桩基施工以及土方施工阶段,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一条LYV150mm2电缆线,以满足现场用电需要。

  (2)桩基施工以及土方施工完工后,在回填阶段一次性电箱电缆沿地沟或电杆敷设到位。

  5、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使用机械用量统计如下:

  序号 名称 功率(kw) 数量 总功率(kw)

  合计 473(kw) 15

  备注 桩基以及土方施工阶段计划用电量为150(kw)

  6、用电线路架设:

  1)支线架设:本工程用一路主导线从矿区大电源引出,沿现场旁边布置,用电集中的地方需要在用电处用支线引出,施工场地的全部线路均架空或沿周边设置。

  2)木质电杆的材质,必须符合要求,其尾径不得小于130mm,在大开挖完成后埋设深度,转角杆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的十字横担,并在二个方向设置线杆拉线,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45゜之间,控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3×φ40拉线锚固物埋设深度不小1米。

  3)防火要求:电源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电焊机使用场地必须各配一台干粉灭火器。

  4)钢筋加工场必须固定安装线路,用绝缘套管保护、设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线不得与钢筋产生摩擦和轧压,以上条款为该工程用电安全及电气的防火保证依据。

  三、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制定安全用电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

  2按TN-S系统要求设置保护接零系统,实施(三相五线制)。

  所有接零、接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3电线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堆放构件、及其它杂物。

  4设置各级分配电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级分本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加门锁,并有专人负责。

  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

  2)电线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小于0.5M。

  3)总配电箱正面要有操作通道,不小于1.0M.

  4)各级配电箱通道不得堆放杂物。

  5)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

  送电操作: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

  停电操作:用电设备—开关箱—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6)各种电器应安装在绝缘电器板上。电器、熔丝规格必须与电流相一致。

  7)各级配电箱必须固定设置,统一编号。

  喷上电气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专业电工姓名。

  8)配电箱或线路维修时,应挂停电标志牌,停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

  9)设备与开关箱间距不大于3M,配电箱间距不大于30M。各级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单机所使用的漏电开关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10)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必须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于基础防雷接地线网,所有接地电阻值≤4Ω。

  11)保护零线的截面应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不得装开关或熔断器。

  1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2.5m?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作负荷线。

  13)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14)保护零线除必须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15)总配电箱应装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

  16)每台用电设备应有专用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一个开关接到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17)配电箱、开关箱,导线的进出线设在箱体底部,严禁设在箱体上顶部、侧部、后面或门处。移动式配电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18)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周检修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必须穿绝缘鞋、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19)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并且装有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不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Ⅰ类手持电动设备,必须作保护接零。

  20

)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RHS型防水橡皮套电缆,不得承受任何压力。

  21)在潮湿场所照明电源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2V。

  22)使用行灯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灯头无开关,灯泡外部有保护网。

  四、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火措施:

  1合理配置,更换各种保护电气,对电路和设备经常进行检查保护。

  2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物质,不得使用火源。

  3各级配电箱应配置干粉灭火器。

  五、电工操作规程

  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2现场施工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4熔化焊锡、锡块,工具要干燥,防止爆溅。

  5喷灯不得漏气、漏油及堵塞,不得在易燃、易爆场所点火及使用。

  工作完毕,灭火放气。

  6配制环氧树脂及沥青电缆胶时,操作地点应通风良好,并须戴好防护用品。

  7不得使用锡焊容器盛装热电缆胶,高空浇注时,下方不得有人。

  8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若来不及切断,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如:

  二氧化碳、1211、干粉和四氯化碳灭火剂或干砂灭火。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