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钢筋砼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钢筋砼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本工程1#科研楼与2#轻型厂房、动力站部分上部结构为钢筋砼框架结构。2#重型厂房为钢结构另外分章说明。其中1#科研楼地上十层,一层至二层的柱为C50,三层至六层柱为C40,七层以上柱为C30,一层至三层梁板为C40,四层以上梁板为C30;2#轻型厂房地上三层、动力站地上二层梁、板、柱均为C30。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更好地组织流水施工,对本工程地上结构部分以后浇带为界划分施工段。施工段的工艺流程:

  放线→绑扎柱、墙钢筋→支柱墙模、搭满堂架→浇筑柱砼→浇筑墙体砼→支梁底模→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板底模→绑板钢筋→浇梁板及柱头砼→转入下施工段。

  1 钢筋工程

  1)本工程地上主体结构的钢筋大多在Φ20 以下,对框架柱及剪力墙暗柱的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对主、次梁的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为主,搭接为辅;板钢筋以搭接为主;剪力墙的竖向筋和水平筋均采用搭接,大于Φ20 的用直螺纹连接。

  2)所有钢筋的接头均必须可靠,满足设计要求。接头数量在规定的区域内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坚持"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绑扎程序。由于梁板部分模板工程量较大,为便于各工序在工作面上衔接进行,计划在满堂脚手架搭设及梁板底模支设这一时间内完成墙、柱钢筋施工,施工顺序为:柱、剪力墙钢筋绑扎→框架梁钢筋绑扎→楼板钢筋绑扎。

  4)其他有关问题见3.4 地下室结构工程中钢筋工程的相关内容。

  2 模板工程

  地上±0.00 以上模板工程,剪力墙模板及梁柱板模板支撑体系,梁、柱加固体系同地下室模板施工相同,不同的是剪力墙穿墙对拉螺栓不能影响水电予埋,梁柱尺寸有变化。

  1)梁、板模板施工时,首先用仪器测定柱高和梁的中心线和梁的底标高及板的底标高,以水平标高测定模板上每层的梁、板底标高,梁的中心线在柱模施工完后。进行梁模施工,先铺设梁底,绑扎钢筋,立梁帮加固校正、固定,较浅的梁可先支梁模,后绑钢筋,然后支平台模板按板底标高架设龙骨,次龙骨,铺竹胶板,经有关部门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绑扎楼板钢筋。

  2)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底模采用竹胶板、木龙骨,踏步侧模采用木板配制,表面包铁皮。按照楼梯的宽度、高度和长度,踏步的步数来配制。

  3)筒模施工要点

  在墙柱模板施工的同时,电梯井筒模与其同步施工。电梯井筒模采用交接筒模,分为底座、支架、模板三大部分,其中底模起爬升与固定作用,支架为模板的依靠,施工时用塔吊吊提升,提升到位后,底座支腿伸入到下层已施工好的预留洞中,使整个筒模固定到位。在此之后,调节模板到位,校正对拉螺栓,固定。拆除时,松开对拉螺栓,摇动丝杆,退出交接,并清理模板表面,准备下道工序使用。

  其放操作程序为:

  收缩筒模→塔吊吊起模板→就位校正→穿对拉螺栓→浇捣→松螺栓→操作脱模器脱模→塔吊吊装就位→清理模板面刷脱模剂→备用。

  入模时要收缩到最小位置,以便模板提升。模板就位处可用木板垫平。脱模器要从上往下依序操作,当砼强度达到10%后,即可进行拆模操作。筒模就位后,整体形状的控制参数为:测量两边板面长度,每边板面长度误差正负保持一致,或两误差值不大于10mm 时,对角线长度差不得大于10mm,见筒模施工示意图地下室施工方案。

  4)预留洞口支模

  剪力墙有较多的预留洞口,这给支模带来难度。由于本工程10 层以下预留洞口尺寸及种类基本保持一致,这为定制模板提供了条件,模板及可调支撑将由工厂按实际尺寸制作。对于少数异型洞口,由现场用木模配制拼装而成。各种洞口规格的模板需要各配制三套。预留洞口模板示意图地下室施工方案。

  5)模板拆除

  对竖向结构在砼浇注48h 后,待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方可拆模。梁板等水平结构早拆体系模板。结构部位拆模时,应通过同条件养护的砼试件强度的试验结果,结合结构尺寸和支撑间距进行验算来确定。模板拆除后,应随即进行修整及清理,然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转使用。

  为方便施工,在施工时,楼板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早拆支撑体系,数量为三套交替上升。在支撑体系顶部安装由早拆支撑头与支撑杆组成的可调式分支撑,由支撑头支撑楼板重量,砼达到拆模强度后再拆除养护支撑头及其余支撑杆。

  6)模板施工时注意事项

  (1)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过程中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的承受所浇注砼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2)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组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腹核验收。

  (3)地下两层模板支撑体系比较复杂,必须按方案要求进行确保模板施工质量及安全。

  (4)浇注砼时专门派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5)钢筋绑扎及模板施工穿插进行,电梯筒模板需用塔吊,吊升就位。必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时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同地下室结构工程中的模板工程。

  7)其他有关问题见地下室结构工程中的模板工程。

  3 混凝土工程

  本框架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为C50、C40、C30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1)混凝土的试配与选料

  为确保工程质量,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用级配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的砂石材料,水泥选用同品种、同标号产品,以同一生产厂家为好。

  进场后,立即组织对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并参考以往的施工级配,按照施工进度可能遇到的气候,外部条件变化的不利影响,优化配合比设计,并作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2)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及养护同地下室砼施工。

  (3)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每施工段均一次浇筑完毕,垂直施工缝只设在后浇带和伸缩缝处,水平施工缝设在各层楼面和顶梁板下10~15cm,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先将施工缝处湿润清洗干净,并铺5c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同配比的水泥砂浆。

  (4)记录

  混凝土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写好混凝土施工日记。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并及时将到期混凝土试块送往实验室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及时整理试验报告。

  (5)其他有关问题见地下室结构工程中的砼工程。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主体结构续建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主体结构续建工程的施工方案:模板

  1、模板工程

  由于本工程为续建工程,很多部位为凿除后以及新增的结构,所以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在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工程质量 ⑵施工进度 ⑶经济。

  1.1 总体模板方案选择:

  具体详见下表

  部位材料支撑体系

  梁板采用 18mm 是一夹板,顶板搁栅采用 50mm×100mm木方。48 ×3.5

  钢管

  墙模十一夹板+木方+钢管+穿墙螺杆

  1.2 新增柱模

  1.2.1 工艺流程

  1.2.2 施工要点

  1.2.2.1 柱模安装前,必须在楼板面放线、验线,放线时应弹出中心线、边线、支模控制线,安装模板时进行校正和支撑固定,这是保证柱子垂直度、防止轴线位移的关键工序。

  1.2.2.2 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支模前应在楼面柱子根部用1:2水泥砂浆找平。

  1.2.2.3 柱模安装时,先要在柱根部对角留出清扫口,柱模安装完毕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办理柱模预检。

  1.2.3 质量保证措施

  1.2.3.1 支模前校正钢筋位置,使其不发生偏扭,在柱顶部拉通线,校正模板位置,安装斜撑、吊线找垂直,使柱模不扭向、不偏移。

  1.2.3.2 成排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立中间各根柱模。柱模四面与满堂架连成整体,保证每根柱子垂直和位置准确。

  1.3 梁、板模板

  1.3.1 工艺流程

  1.3.2 施工要点:

  1.3.2.1 严格控制梁板模板的起拱率,跨度L≥4m 板,支模时跨中起拱L/400。

  1.3.2.2 直梁模板定位要拉线通长控制,以保证梁的顺直。

  1.3.2.3 所有模板接缝处均加海绵条,严防混凝土漏浆。

  1.4 墙摸板

  1.4.1 地下室墙模板采用穿墙螺杆+Φ48×3.5 钢管+木龙骨+十一夹板的支模方案。穿墙螺栓:均采用M12穿墙螺栓,穿墙螺栓基本间距横向600mm,纵向600mm。地下室穿墙螺杆需放止水环。

  1.4.2 工艺流程

  1.4.3 施工要点

  1.4.3.1 墙体模板放线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便于模板安装和施工。

  1.4.3.2 墙体支模前,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边线用1:2.5 水泥砂浆找平,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下口严密、不漏浆。

  1.4.3.3 先将一侧模板安装就位,然后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两侧模板同时校正垂直后支撑固定,以满堂架固定后,拧紧穿墙螺栓。

  1.4.3.4 墙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1.4.4 质量保证措施

  1.4.4.1 模板组拼、加固严格按模板方案执行。

  1.4.4.2 模板应刷脱模剂,便于脱模。

  1.4.4.3 模板根部用砂浆找平,两块模板拼缝处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1.5楼梯模板

  1.5.1 模板设计

  1.5.1.1 楼梯踏步模板采用定型封闭式木模板,由我项目部自行设计加工,楼梯底模采用木模板加木方背楞(木方两面刨光,并刷清油两遍),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1.5.2 工艺流程

  1.5.2.1 楼梯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程序见下:

  1.6 留洞口模板

  予留洞模必须几何尺寸准确,连接紧固,每隔500mm 一道横撑并加设剪刀撑,利用洞边加筋控制其位移,直径或宽度500mm 以上的预留洞模板下口设混凝土出气孔,以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

  1.7 模板拆除

  1.7.1 墙、柱模板拆除

  墙、柱(包括梁侧模)模板拆除必须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并能满足同条件拆模试块试压强度常温施工不低于1.2Mpa、冬期施工不低于4Mpa时,方可拆除。

  1.7.2 梁、顶板模板拆除

  梁、顶板模板拆除要待梁板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100%(根据结构跨度确定)后并经项目总工同意后,方可拆除楼板模板及木方。悬挑梁、板底模板拆除须同条件混凝土养护试块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

  1.7.3 后浇带模板拆除

  本工程结构从下到上设有后浇带,将梁板予断开,断开的梁板无法承受结构自重及上部施工荷载。为此,需在该断开梁板下设置后浇带支撑,该支撑采取独立钢管脚手架,该脚手架与满堂架形成一个整体,相对独立,不受其他脚手架的拆除影响, 脚手架宽度为3米,后浇带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每层均设。该脚手架在后浇带浇筑后达到强度后方可拆除。

  1.7.4 模板的维护与保养

  1.7.4.1 拆模时严禁生拉硬拆,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1.7.4.2 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进行清理、校正,刷上脱模剂,分规格堆码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1.7.4.3 处理好的模板按规格堆码整齐。

篇3:主体结构续建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

  主体结构续建工程的施工方案:混凝土

  3、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3.1 浇筑前准备工作

  3.1.1 浇筑混凝土前对该部位的模板、钢筋、预埋管、预埋件、预留洞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做好隐检验收记录,办理好土建与水电等其它专业的会签手续。

  3.1.2 提前24h 向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提交混凝土浇筑申请单,申请单由工长认真、准确填写,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搅拌站接到申请单后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试验室下发混凝土浇筑通知单,试验室接到通知单后,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3.1.3 梁、板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点,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图布设输送泵管,泵管要用铁马凳架设抬高,严禁直接架设在顶板钢筋上,同时铺设混凝土浇筑时的操作面、操作面需用木脚手板搭在铁马凳铺设而成,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钢筋,操作面可随浇随拆随铺,能保证施工使用即可。

  3.1.4 重点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在开盘前半小时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一般部位的现场交底由工长主持。交底内容要包括主要施工方法、技术要点、过程控制、质量标准、注意事项以及成品保护等。技术交底要全面且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3.2 混凝土浇筑

  3.2.1 柱混凝土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水泥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模板外挂振动器。柱高 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混凝土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之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必须停歇,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2.2 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 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后度,混凝土振捣完毕,先用2m 长刮尺,按设计标高找平,待混凝土沉实后,用木抹子进一步搓压提浆找平,搓抹两遍,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抹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度控制在3mm之内。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滩混凝土。

  3.2.3 墙体混凝土浇筑: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摸内。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边同时振捣。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表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2.4 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地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施工缝位置: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

  3.2.5 混凝土振捣

  梁、柱墙、梁采用HZ-50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当遇有梁重叠部分钢筋较密,HZ-50振捣棒无法插入时,可选用HZ6*-30振捣棒;当板厚小于200mm时,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当板厚≥200mm时,先采用插入振动棒振捣,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防止因平面面积大而振动棒漏振。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及插点排列应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且最大不超过50cm,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按浇筑顺序有规律地移动,不得漏振,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 的1.5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按300mm考虑,则插点间距不得大于450mm。同时振动棒插入时,不得接触模板,离模板的距离也不应大于150mm,且应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预埋管等。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或出现空洞,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可通过对浇筑混凝土表面变化的观察进行控制,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泌出灰浆为准。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时,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一定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要成排一次进行,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应有1/3平板宽度的搭接,以防漏振。

  3.2.6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12h 后即进行浇水养护,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不得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内掺加抗冻剂,浇筑完毕初凝后,在混凝土板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阻燃稻草被蓄热保温。养护时间防水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每天的浇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准。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人加载。

  3.3 混凝土输送泵操作工艺

  开始泵送混凝土时,泵车操作人员应先使混凝土泵低速运转,并应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的具体情况,待工作正常能顺利泵送后,再提高运转速度,加大行程转入正常的泵送。在连续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中的混凝土料面应始终保持在搅拌轴的上面(约为受料斗高度的2/3),防止混凝土输送泵吸空。在泵送过程中如出现混凝土泵送困难,泵的压力急剧升高和输送管线产生较大的推动等异常情况时,不宜勉强提高压力进行泵送,宜用木棰敲击管线中的锥形管、弯管等部位,将泵进行反转或放慢泵送速度,以疏通泵管内的堵塞部位,如仍不能排除故障,拆除下部泵管进行清理后再进行泵送,重新泵送时,要待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才能将卸过的管段接头拧紧。

  在浇筑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试验人员应随时进行现场坍落度的测试,当测试的实际坍落度大于或小于规定要求2cm时,立即退回搅拌站,严禁往受料斗内加灰、加水。混凝土在操作面下料要分散开,不应太集中,防止因堆料太多

而使模板体系变形。每次混凝土泵送结束后,需立即将残留在混凝土缸和管中的混凝土清理和冲洗干净,冲洗完的水要先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进入下水道,严禁冲洗用水直接注入下水道。

  3.4 混凝土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关系工程整体结构质量,从选料,搅拌到浇筑,养护均由公司派驻现场的质检员严格把关,质检员直接向公司总工负责,不受项目约束。混凝土质量要求严格执行企业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混凝土配合比添加剂精确计量,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层层把关,作业班组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且固定。

  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对比表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

  国家标准内控标准

  1轴线位移柱,墙,梁85

  2标 高层 高±10±5

  全 高±30±20

  3截面尺寸基础梁+8,-5±5

  柱墙梁+8,-5+3,-3

  4柱、墙垂直度每 层85

  全 高2515

  5表面平整度(2m 长度内)83

  6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55

  7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10

篇4:主体结构续建工程施工方案:钢筋

  主体结构续建工程的施工方案:钢筋

  2、钢筋工程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目标为合格,钢筋工程的质量对于结构工程质量关系很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强调过程控制,对本分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检查预控,检查的重点在于:锚固、接头、抗震规定、钢筋到位、保护层、审图把关。

  2.1 进场检验

  本工程全部钢筋均采用热轧I 级光圆钢筋及II、III 级螺纹钢筋及LL550 级冷轧带肋钢筋。钢筋进入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

  2.2 钢筋加工

  为保证科学组织,合理下料,提高钢筋成材率,从而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本工程钢筋加工、成型全部在现场钢筋加工棚进行。现场设专用钢筋堆放场,场地平整,铺设垫木,防止钢筋变形,成型钢筋按规格、使用部位整齐码放,挂牌标识,作到整洁清楚,一目了然,方便使用。长钢筋吊运时,应进行试吊以确定吊点,防止吊点距离过大,钢筋产生变形。

  2.2.1 钢筋除锈

  钢筋在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盘圆钢筋除锈通过其冷拉调直过程来实现,螺纹钢筋除锈使用电动除锈机,并装设排尘罩及排尘管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2.2 钢筋调直

  采用卷扬机调直钢筋,其调直冷拉率:I 级钢不大于4%,II、Ⅲ级钢不大于1%,经过调直工艺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2.2.3 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时根据其直径及钢筋级别等因素,确定使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长料不用短尺量,防止产生累积误差,工作台上应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必须切除,硬度与钢种不符时,必须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钢筋断口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时,必须重新切断。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5mm。

  2.2.4 钢筋弯曲成型

  弯曲成型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

  2.3 成型钢筋检查及验收

  I 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箍筋135°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段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II 级钢筋末端的9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2.4 钢筋的连接

  2.4.1 钢筋连接形式及接头位置

  ⑴楼板受力筋采用搭接连接,板底筋受力钢筋应伸过梁中心,且进入支长度不小于160mm;板面筋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搭接,在同一截面不得超过受力钢筋的50%。

  ⑵楼层梁的受力筋直径小于22mm 的采用闪光对焊,环向框架梁应采用等强直螺纹机械连接。

  ⑶框架柱主筋采用等强直螺纹机械连接,对直径小于22mm 的采用闪光对焊。

  ⑷搭接长度L 为1.2LaE(特别注明除外)

  ⑸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⑹接头位置

  a. 柱主筋连接位置(见下图)

  b.梁板筋接头位置(见下图)

  2.4.2 钢箍形式和钢筋锚固要求

  ⑴梁内箍筋均为矩形封闭式双肢箍或四肢箍,四肢箍由一个外部箍和一个内部箍组成。箍筋肢数:当梁宽b≥350mm时,四肢箍;当梁宽b<350mm时,双肢箍。

  ⑵梁柱中矩形封闭箍(端头)均弯折不小于135°的角度,形成弯钩。

  ⑶附加单肢箍端部须做成180°弯钩。

  ⑷除设计注明外,所有框架梁在各跨的两端1.5 倍梁高加500mm 范围内钢箍均加密,钢箍直径与梁其他部位相同。

  ⑸锚固做法

  钢筋锚固长度 LaE (单位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备注

  I 级钢筋

  (Φ)II 级钢筋

  (Φ)III 级钢筋

  ()LL550 级冷轧 带肋钢筋(Φ)钢筋直

  径>25 锚固长 度增加 5d

  C2030d40d45d40d

  C2525d35d40d35d

  C30,C3520d30d35d30d

  ≥4020d25d30d25d

  2.5 钢筋绑扎顺序

  2.5.1 框架柱钢筋的绑扎

  2.5.1.1 工艺流程

  2.5.1.2 操作要点:

  ⑴框架柱接头形式采用等强直螺纹机械连接(直径≤22mm 时也可采用闪光对焊),每根钢筋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⑵框架柱的主筋立好后按柱箍间距尺寸画好箍筋分档线,按实际个 数套好箍筋,将柱箍绑扎到梁底部位后,加密区部位暂时不绑(已套好)穿梁下铁,梁筋就位后再绑扎加密区柱箍筋。

  ⑶绑扎柱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柱筋绑扎完毕后,在模板上口用垫块将钢筋垫正,以避免柱钢筋位移。

  2.5.2 框架梁钢筋绑扎

  2.5.2.1 施工顺序

  2.5.2.2 操作要点:

  ⑴绑扎梁钢筋时,先用钢管搭设专用操作架,然后由专业绑扎人员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穿筋,在穿筋的同时进行接头部位的冷挤压连接,连接完毕后,按照箍筋间距的要求在主筋上做好标记,进行箍筋的绑扎。绑扎箍筋时应避免顺扣以防梁筋滑动。

  ⑵梁骨架绑扎完后进行PVC垫块绑扎。

  ⑶梁主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5.3 楼板、楼梯绑扎

  2.5.3.1 施工顺序

  2.5.3.2 操作要点:

  ⑴顶板模板支好后,在顶板上按图纸间距要求弹出顶板钢筋线。

  ⑵框架梁就位后按照"先铺长向,后铺短向"的顺序绑扎顶板下铁钢筋。

  ⑶在绑扎上铁的同时架设Ф10 间距1000mm 的钢筋马凳。

  ⑷钢筋绑扎成型后派专人看守,禁止直接在钢筋上面行走,并派专人负责检修。

  2.6 闪光对焊与直罗纹机械连接

  2.6.1 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工艺分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

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三种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等选用。

  ⑴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是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见下表所列是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

  150Ⅰ 级 Ⅱ级 Ⅲ级

  25  22 20

  100Ⅰ 级 Ⅱ级 Ⅲ级

  20 18 16

  75Ⅰ 级 Ⅱ级 Ⅲ级

  16 14 12

  ⑵预热闪光焊

  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其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钢筋端面的间隙中即发出断续的闪光,而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而成。

  ⑶闪光-预热-闪光焊

  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是与热均匀。其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钢筋较粗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与闪光-预热-闪光焊。

  ⑷对焊参数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器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a.伸长度

  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机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与钢筋的品种和直径有关,应使接头能均匀的加热,并使钢筋顶锻时不致发生旁弯。调伸长度取值:Ⅰ级钢筋为0.75~1.25d,Ⅱ~Ⅲ级钢筋为1.0~1.5d;直径小的钢筋取大值。

  b.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

  闪光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中,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的热量均匀,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闪光留量取值:连续闪光焊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10mm;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两钢筋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近于零,然后约1mm/s,终止时达到1.5~2mm/s。

  c.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

  预热程度由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来控制。预热留量的选择,应使接头充分加热。预热留量取值:对预热闪光焊为4~7mm,闪光-预热-闪光焊为2~7mm(直径大的钢取大值)。预热频率取值:对Ⅰ级钢筋宜高些;对Ⅱ、Ⅲ级钢筋宜适中(1~2 次/s),以扩大接头处加热范围,减少温度梯度。

  d.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端压力

  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结束,将钢筋压紧时因接头处挤出本金数而缩短的钢筋长度。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完全密合并产生一定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宜取4~6.5mm,级别高或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顶锻速度应越快越好,特别是顶锻开始的0.1S 应将钢筋压缩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交以6mm/S 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而且还要使邻近接头处(约10mm)的金属产生的塑性变形。

  e.变压器级次

  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其级次要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一级。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少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倾向。采用弱参数,可减小湿度梯度和冷却速度。

  f.半自动对焊和自动对焊参数

  采用半自动或自动的150 型对焊机进行粗直径钢筋焊接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用UN2-150 型半自动焊接直径25mm 及以上钢筋时,与手工闪光对焊相比,调伸长度约增加20%一次闪光留量可适当减小,预热程度稍有提高。其具体参数为:预热留量3-4mm,二次闪光留量15mm,顶锻留量6-7mm,变压器级数13-14级,凸轮转速1.96R/min。对焊注意事项:

  ⑴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 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锡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

  ⑵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⑶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售货员自行修正。

  ⑷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⑸焊接穿针引线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衡地取出钢筋,以锡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应在焊后趁势将焊缝周围毛刺打掉,以便钢筋穿入预留孔道。

  ⑹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5。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⑺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旱,因两者钢号、强度及直径不同,焊接比较困难,宜事先对螺丝端杆进行预热,或减小螺丝端杆的调伸长度。钢筋一侧的电极应调高,保证钢筋与螺丝端杆的轴线一致。

  ⑻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锡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2.6.2 等强直罗纹机械连接

  2.6.2.1 施工工艺

  2.6.2.2 加工要点

  ⑴丝头:

  a.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或 曲,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

  b.镦粗头的基圆直径应大于丝头螺丝外径,长度应大于1/2 套筒长度,过度段坡度应小于1:3。

  c.镦粗头不得有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

  d.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

  e.加工钢筋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

  f.钢筋丝头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GB197 的要求。

  ⑵套筒

  a.套筒内螺纹的公差应符合GB197。

  b.套筒内螺纹的公差应符合GB197。

  c.套筒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d.套筒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带及精度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要求。

  ⑶外观质量要求

  A.丝头

  a.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 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b.外形尺寸,包括螺纹直径及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B.套筒

  a 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

  b 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c 套筒两端应加塑料保护塞。

  C.接头

  a.接头拼接时用扳手拧紧,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b.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另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是否满足要求。

  ⑷现场检验

  接头性能检验分型式检验和现场检验,型式检验应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应出具实验报告和评定结论。接头现场检验按收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进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实验,当3 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 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试验不合格,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

  2.7 钢筋位置控制

  所有钢筋必须绑扎到位,从放线开始检查,从审图放样开始计算,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接头多,钢筋绑扎时必须首先保证柱子立筋位置再安排梁主筋位置,箍筋相应调整,才能确保钢筋到位,箍筋贴牢受力筋。

  2.8 钢筋骨架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

  国家标准内控标准

  1板钢筋网间距±20±10

  2柱、梁箍筋外包尺寸±5±4

  3柱、梁主筋间距±10±8

  排距±5±4

  4柱、梁箍筋间距±20±10

  5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梁±10±5

  梁柱±5±3

  墙板±3±3

  钢筋绑扎完毕后严格按照钢筋工程质量检查规范中的列项进行检查,实行质量三检制,检查标准为企业标准,该标准略高于国家标准。闪光对焊、直螺纹等强机械连接接头,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2.9 钢筋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2.9.1 绑扎墙筋时应搭设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2.9.2 承台钢筋绑扎时上下层钢筋之间支撑马凳采用通长马凳,防止操作时踩踏变形。

  2.9.3 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2.9.4 各种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踩踏、掰动、攀爬钢筋。

  2.9.5 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板面标高以上300mm范围内的柱插筋需缠塑料膜保护,防止钢筋污染。

篇5:游泳馆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交底

  游泳馆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交底

  出席人员:

  交底地点:经理部会议室交底时间:20**年*月*日

  1.施工中加强测量放线控制

  根据平面控制网线,在垫层(包括防水保护层)上放出底板控制轴线。板(包括底板)砼浇注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包括底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2. 剪力墙模板

  采用整体式大钢模板,面层钢板厚δ=6mm,竖肋(副龙骨)为8#槽钢布置(中距300mm),横背楞(主龙骨)为并排两根10#槽(中距1000mm),并与副龙骨焊接成整体,竖向布置四道横背楞(见方案附图5)。

  模板后部配置堆放、支撑用的钢斜支架,长度≥2m(≥5m每块配置三套)每块配置两套斜支撑,长度≤2m每块配置一套斜支撑(见方案附图6、7、8)。

  阴角模结构形式、材料与大模板相同,阴角模不与对面角模、模板拉接,与大模子母口搭接20mm,并留2mm空隙(见方案附图5、9);其它阴角模见方案附图10、11。较长直墙处模板用子母口接缝,先用螺栓(M-16)联接,后用直芯带加固校直(见方案附图12)。

  模板后上部操作平台架与竖向背楞连接,水平间距1.2米,用脚手板连成整体后铺跳板(见方案附图7、8)。

  用φ30大直径锥形穿墙螺栓(一端为螺母,另一端为销板),间距900mm,不加套管(见方案附图13)。

  3.其它墙体模板

  采用面层厚δ=15mm双面覆膜竹胶板、50×100mm2木方作竖向背楞(间距20cm)的拼装大模板,横背楞为2×φ48钢管(间距50cm)(见方案附图15、16、17)。

  采用φ48钢管作斜支撑,自下而上1500mm一道,上部不足1500mm也加一道(见方案附图16)。

  阴角模见方案附图18。

  穿墙螺栓采用φ14螺杆梅花型间距为600mm。

  地下室外墙及消防水池墙体,穿墙螺栓采用内直径φ20钢管内置φ14螺杆,并灌与砼同配比干硬性膨胀砂浆,外焊三道80×80×5止水钢板(见方案附图19);梅花型间距为60cm。

  4. 柱模板

  方柱钢模为400×400mm2 -1000×1000mm2截面可调钢模,每50mm设一调节孔,高4850mm;构造为:6mm钢面板,8#槽钢横肋,直径φ=16通扣拉接螺栓(见方案附图21)。圆柱钢模和方柱木模见方案附图22、23、24。

  柱模支撑同墙体模板支撑方法。

  5. 顶板、梁模板

  面板为厚δ=12mm(1200×2400mm2)单面覆膜竹胶板,截面50×100mm2木方次搁栅间距40cm,下方垂直其平铺的方钢管主搁栅间距为100cm。支撑为碗扣式脚手架和普通钢管(内直径φ48)脚手架相结合(见方案附图25、26)。

  6. 底板模板

  底板采用砖砌模(防水卷材外贴)和导墙模板相结合,后者用普通竹胶模板,见方案附图30。

  7. 模板支设

  梁板部分:支设前模板班组应事先依据图纸、本方案、洽商等画出本班组施工范围内梁板模板的拼板图(要有拼板编号),并据此加工好模板(在背面用白粉笔编号),需调整误差模板(梁中部模和板角部模)应留出1-2cm余量。安装模板时要依据编号支设。

  根据下层平面控制轴线,用钢卷尺、铅锤、水平尺等确定柱上口中心线,并把每边中心线标注在柱的四个侧面上;从钢筋上标高控制点用卷尺量出主梁底模(先确定背楞标高)竖向位置,并结合柱中心线固定柱端第一块主梁底模;依此类推固定多块柱端主梁底模;然后补齐柱网之间主梁底模(用刨子或无齿锯调整误差,减小接缝),并在底模上放出主梁中心线,依此和主梁底模标高用同样方法支设次梁底模。依据梁底模用钢卷尺量出板底标高,并固定第一块顶板模(最好不在每块板角部,应先确定背楞标高);依此标高向板角部铺模,待每块板大部分中间模铺好后,由专业测量人员(见本工程测量方案)用校核一次梁、板底模标高、平面位置。后结合柱中心线用钢卷尺、铅锤、水平尺等定出角板和梁侧模位置,并两者结合考虑(用刨子或无齿锯调整误差,减小接缝)完成顶板和梁的模板支设。

  主梁与次梁底标高不同交接处封堵12mm厚小块竹胶板。

  梁、板跨度≥4m时,在加工背楞时应起拱(要均匀),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

  背楞找平后,在能固定面板的情况下尽量少钉钉子。

  墙柱模板:依据控制轴线放出要支设模板表面的平面位置线。墙、柱都为大模板,必须按编号支设。

  将要支墙模房间的四个角模安装牢固后,再吊放墙体中部一侧大模就位(用斜支撑暂时放稳)及另一侧对应大模就位(外墙模增设临时承重架,待对拉螺栓栓好后再撤吊),并用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电梯井及2#楼梯筒体施工下层时,在墙上预留φ60洞作为上层模板支设的固定穿墙用。

  将一个柱的所有模板依据平面位置线初步吊装就位(给灯笼架附加斜支撑暂时放稳,且与对面模板用铁丝暂时拉接),利用柱箍及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