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中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计划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12-05

  启东市中医院

  20**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计划方案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加强中医院护理管理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护理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结合我院特点,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临床护理人员达到熟练掌握运用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论知识,在方案指导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护理技术操作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39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力争全院至少有15个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病例数在100例以上。

  三、培训及方案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秘书:

  组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

  四、方案培训形式

  1、大内、大外科对片区内护士组织统一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规定为每一个病种的学习为2学时,授课者要求为中医专科毕业的护士长、护士骨干。对培训期间因值班不能参加者,课后进行自修,以达到临床护士人人都参与本次护理方案的培训学习。

  2、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对涉及到科内的专科中医护理方案进行集中培训,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首先进行培训,每两月进行一次,每次学习1个中医护理方案,为1学时。要求授课者为护士长、中医护士,科内出勤率达到100%。

  五、方案实施方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2、临床各科认真开展实施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做好优势病种的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按照方案内容填写评价表,在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向科护士长汇报,并予解决指导,从而规范我院护士中医护理行为,从根本上提高我院中医护理质量;

  3、各科对每月开展优势病种方案的效果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汇总统计,于每月底将工作量及方案情况分析向护理部上报本科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进展情况,护理部对临床各科方案的应用情况进行信息汇总,年终各科室及护理部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总结报告。

  六、考核方法:

  1、理论考核:科室内每季度组织一次相关理论考核,每次考核成绩与科内奖金挂钩。

  2、方案实施考核:各护理单元于每月底将工作量报至财务科进行考核核算,与奖金挂钩。

  启东市中医院护理部

  20**年1月29日

采编:www.pmceo.cOm

篇2:医院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2)

  20**年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总结

  这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心病科主任大力支持及各护士密切配合下。我科护理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紧密结合20**年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护理部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按时组织科室护士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并有记录。每节培训完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核一次,并有评分记录。到现在共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9节课,中医药基础理论考试4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2次及考试2次,理论与操作全部合格。科室组织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及操作,使护理人员不出门就能学到先进的知识及新理论、新技术。

  二、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情况

  1.开展耳穴埋豆,2月以来操作了2390例,

  艾灸2月以来6例;拔罐89例,中频56例,红外线2月份以来21例。中医护理操作偏少,明年加强心病科开展项目;科室基本能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实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相应护理及提供常规的健康指导。

  三、开展中医护理病历书写,2月以来科室完成了辩证施护病历。科室每月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一次,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各制定了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科护理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相应的教育与支持、护理工作负担重等因素导致护理科研一片空白,中医中药治疗率不够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中医护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人民。

  心病科护理

  20**.1.3

  20**年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总结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真实需求,找出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护理工作,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20**年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科室随机调查10到20位病人。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每月调查一次。

  20**年第一季度满意度平均为:98.6%,

  第一月满意度平均为:96%,

  第二月满意度平均为:96.4%,

  第三月满意度平均为:95.4%,

  第四月满意度平均为:97%,

  第五月满意度平均为:97.4%,

  第六月满意度平均为:98.4%,

  第七月满意度平均为:96%,

  第八月满意度平均为:98.5%,

  第九月满意度平均为:95.6%,

  第十月满意度平均为:98%,

  第十一月满意度平均为:96%,

  第十二月满意度平均为:95%,

  全年满意度平均为:96.64%。

  总的来说,住院病人对我们的护理工作基本满意,但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1、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入院宣教时,讲解不详细。

  2、有些病人不认识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交代不到位。

  2、输液时护士不能经常巡视,有病人自己换药的情况。

  3、护士在回答病人问题时态度冷漠,不主动热情。

  原因分析:

  1、部分护士入院宣教不详细,不到位,病人没有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责任护士向病人做自我介绍时,交代的次数少,要反复交代,让病人认识自己。

  3、护士主动服务、巡视病房意识不强。

  4、由于护士的工作量大,只顾埋头干活,与病人交流少,态度不够热情。

  基于在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与科护士做了交流,并一起分析了原因,凡在本科存在的问题都做了相应的改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我们的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是我们未来一年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平时要注意与病人多沟通,多交流。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病人满意。

  在我的带领下,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理论上,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相关知识和护理常规,以便给病人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

  心病科护理

  20**.1.2

篇3:中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2)

  20**年中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

  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贯彻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精神,贯彻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结合我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定20**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1、护理部继续实行二级管理体系,实施岗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管理体系。

  2、调整护理质量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与质控职责分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部分管理岗位及护理岗位,以期达到协调统一,高效精简,提高执行力。

  3、随着护理管理精细化要求不断深化,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增加质量管理的权重,主要以完成工作量为基础,完成以质量指标为标准,完善二次绩效及三次绩效分配方案,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护士长实行个性化责任目标管理,个性化签订护理目标责任书,加大对护理管理者的目标考核,细化考核条目,争取目标考核基金。

  4、进一步做好护理绩效考核方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以工作数量、质量、满意度、收入、成本管理为主要考核纬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公正的原则。

  5、根据中医院护理发展需要做好人才招聘计划,设定标准要求,按中医护理指南要求,招聘一定比例中医护理专业护士。根据护理能级及岗位配备护理人员做好护理人员能级晋升考评工作。

  6、进一步做好精细化管理,加强耗材、物资管理,规范护士长库房管理及物资请领流程。

  6、制定护理管理人员人才培养计划,积极组织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院外各级护理管理学习班,选送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更新管理理念,制定护士长管理的培训计划。

  7、配合感控科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8、修订护理常规、质控标准、应急预案。

  9、完善护理技术并发症的处理流程

  10、加强临床各类护理评估表单使用和管理

  11、拟定今年管理创新项目,运用RCA对不良事件进行管理。

  二、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

  护理部在总结20**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围绕《二级甲等等级医院持续改进细则》切实落实“护士岗位管理”,加强护士分层培训,强化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士实践能力及中医护理方案的执行能力

  1、护理部制定具体培训方向和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定期培训。根据各能级护士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并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定期培训考核。科室根据护理部培训方向和自己科室特点制定具体培训计划要求。改变护理培训模式,注重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下病房现场培训、考核、督促规范执行力,每月一次护理查房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落到实处。

  2、开展多种培训形式,做好外出进修学习计划及考评条件,做好护理管理岗位的培训计划及学习计划,提搞管理协调能力;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定年轻护士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化培训计划和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计划,每月一次护理查房以护理方案为主。根据计划方案落实培训措施,并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价;计划安排重点科室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外出进修(3个月);

  所有护士长达到每年外出短期学习或培训1-2次。选送护理骨干到省内外参加短期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学习,以管理知识、专科知识进展为主。

  3、护理部将采取多种渠道,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护士参加自学、成人教育、专科护士考试,提高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4、落实实习生带教计划及培训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提升实习生带教质量。

  三、提升护理质量控制能力,加大质量控制力度

  1、修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继续实行以护理部、质控小组、科内质控构建护理三级质控网络,各层级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制定不同的质控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

  2、护理部、质控小组、护理单元根据职责、质量控制目标制定全年质量控制计划,计划要有明确的质量指标,制定护理质量指标汇总表与病区质量数据汇总表,质控重点有覆盖周期。

  3、落实好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质控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整改措施。护理部对护士长每月一次绩效考评。考核结果纳入护士长绩效测算。

  4、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环节质量是重点。护理部规范科室各环节管理。

  5、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每月对护理管理指标及质量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6、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工作制度,护理部每月进行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将检查情况汇总,反馈,整改。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记录体现辩证施护,提高中医护理方案的执行力。提高护理人员辨证施护能力。

  8、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纳入常规质控考核。做好特殊单元的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改进。

  9、规范新生儿科的管理和发展成长,建立品牌护理单元(血透室特色);继续提升妇产科护理质控,扩展、延续护理范围;提升外科专科护理水平(骨科、肛肠)选派护士进修外科专业;两层内科病区加强与健康管理中心协同,开展好慢病和老年病的护理,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护士(选派护士进修培训);手术室、急诊选派护士进修学习,进一步规范流程,提升服务能力,制定各科外出进修计划表。

  四、长抓护理安全,杜绝护理隐患

  护理安全工作长不懈,充分利用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体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病人安全。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每月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每半年一次全院护理安全事件分析讨论会议,以典型护理不良事件为重点,特殊紧急事件随时讨论,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护理核心制度纳入培训中,在各层级培训考核中均加入护理核心制度内容,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各科室每月一次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4、继续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间环节为护士长夜查房重点。

  5、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特殊家庭的护士做好人文关怀,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6、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值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7、进一步做好各病区抢救室、换药室管理工作。做好患者安全目标相关指标的落实,如不良事件上报、查对制度执行、陪检危急值制度执行情况。

  五、转变护理观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1、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措施,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加强服务意识,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2、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做好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处方,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

  3、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要求》的内容,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每个科室至少开展4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围绕中医护理方案,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20种,突显中医特色。

  4、优质护理继续在第三阶段努力,优质护理人文关怀和沟通上提升培训力度,和效果评价。

  六、完成具体护理质量考核指标

  1、护理技术(中、西医)操作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文书合格率≥90%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住院患者满意度≥90%

  7、护理三基考试合格率≥9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回访率>95、知晓率>90%,

  9、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项目≥4项

  10、全院执行中医护理方案20种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率100%

  12、院内难免压疮发生率低于0.5%

  13、感控病例漏报率0%

  中医院护理部

  20**年12月15日

篇4: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阴两虚证:心中悸动,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短气,咽干,口干烦躁。舌红少苔。

  (二)心虚胆怯证:心悸怔仲,善惊易恐,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

  (三)痰热内扰证:心悸,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胸闷或胸痛。舌红苔黄腻。

  (四)气虚血瘀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胸闷心痛阵发,面色淡白,或面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心悸

  1.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重症患者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患者出现呼吸不畅、面色苍白、大汗或自觉濒死感时,报告医师并留置静脉通路,遵医嘱予吸氧、药物治疗,配合做好急救工作。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尽量减少搬动患者;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减少探视。

  3.遵医嘱中药泡洗。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内关、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伴失眠者可配交感、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伴汗出者可加合谷穴。

  (二)胸闷胸痛

  1.密切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服药后症状缓解程度。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内关、膻中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

  4.病情稳定时可遵医嘱中药泡洗。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神门、心俞、膻中等穴。

  6.遵医嘱艾灸治疗,取心俞、膈俞、膻中、足三里、内关、气海等穴;气虚血瘀者,给予隔姜灸,取心俞、膻中、关元、气海等穴;也可给予艾条灸,取足三里、内关等穴。气阴两虚、痰热内扰病证者慎用此方法。

  (三)气短乏力

  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减少探视。

  2.加强巡视和生活护理,做好患者安全防护。

  3.遵医嘱中药泡洗。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内关、神门、关元、气海等穴。

  (四)夜寐不安

  1.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适宜,避免噪音。

  2.遵医嘱穴位按摩,睡前按摩神门、三阴交、中脘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脾、神门、三焦、皮质下、肝等穴。

  4.遵医嘱中药泡洗,每晚睡前半小时遵医嘱予中药泡足。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气阴两虚型、心虚胆怯型及气虚血瘀型中汤药剂宜热服;痰热内扰型中汤药剂宜温服;利水药需浓煎空腹或饭前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

  (1)严格按医嘱调节输注速度,可选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2)严密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如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绿视心律失常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3)其他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5.艾灸:应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避免应用(其他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协助患者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不宜晚睡,睡前不宜过度兴奋。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卧床休息或短暂睡眠的时间,以30分钟为宜。

  2.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注意预防感冒。

  3.发作期静卧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活动量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为度,活动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如有头晕、气促、汗出、胸闷痛等症状要停止活动,休息缓解,严重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指导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保持排便通畅。

  (二)饮食指导

  1.气阴两虚证:宜食补气、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花生、山药等。忌食破气耗气、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的食品,避免煎炸食物。

  2.心虚胆怯证:宜食滋阴清热养阴安神的食品,如柏子玉竹茶。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3.痰热内扰证:宜食清化痰热,补中益气,滋养心阴的食品,如荸荠、甘蔗等;也可选用薏苡仁、大枣、山药、莲子等熬粥食用。

  4.气虚血瘀证:宜食补气、化瘀通络,行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菱角、荔枝、葡萄、鲢鱼、鳝鱼等。也可食用桃仁、油菜等活血祛瘀的食品。忌食破气耗气、生冷酸涩、油腻厚味、辛辣等食品。

  (三)情志护理

  1.对心悸发作时自觉心慌恐惧的患者专人守护,稳定情绪。

  2.指导患者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

  3.告知患者诱发促脉证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加强自我保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五、护理难点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疾病复发率高。

  解决思路:

  1.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甄别房颤节律,一旦疾病发作时能够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建立促脉证患者自我疾病认知调查档案,对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协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逐步实施。

  3.针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监控,出院后15天、30天、60天。随访内容为:用药依从性、生活起居规律性、自我疾病管理的自律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促脉证(阵发性心房纤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纤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证□

  心虚胆怯证□

  痰热内扰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心悸□

  1.病情观察□

  2.体位□

  3.氧疗□

  4.用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5.其他: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请注明,下同)

  好□

  较好□

  一般□

  差□

  胸闷胸痛□

  1.病情观察□

  2.氧疗□

  3.生命体征监测□

  4.用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4.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5.艾灸□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6.其他: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气短乏力□

  1.体位□

  2.安全防护□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其他: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夜寐不安□

  1.生活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4.其他: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较好□

  一般□

  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

  艾灸

  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中药泡洗

  健康指导

  ///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附录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

  2.护理评估

  (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

  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

  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

  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

  7.观察

  (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

  (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

  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二、艾灸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2.护理评估

  (1)施灸的皮肤情况。

  (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

  (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剂量。

  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的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三、拔火罐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2.护理评估

  (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

  (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

  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

  5.拔罐过程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

  6.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

  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9.操作完毕后,记录拔罐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

四、刮痧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刮痧治疗,根据部位选择适宜的刮痧用具。

  2.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体质和皮肤情况,体型消瘦者慎用,局部皮肤瘀斑、水泡、疤痕、炎症、破溃、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者禁止刮痧。

  (2)评估患者证候表现,遵医嘱辨证选择刮痧油及刮痧方向。

  (3)评估患者耐受能力,确定手法轻重。

  (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

  3.室温保持在22~24℃,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

  4.刮痧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发红或有紫色痧点为宜,但不强求出痧,禁用暴力。

  5.刮痧时不可过饥过饱,宜饭后1~2小时后刮痧。

  6.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痧时间相对较短。

  7.糖尿病患者皮肤耐受性差,血管脆性增加,刮痧的力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太长。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刮。

  8.刮痧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现象称为晕痧,应立即停止,迅速让其平卧,饮一杯糖盐水,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告知

  (1)操作前:刮痧时局部可有疼痛、灼热感。

  (2)操作中: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

  (3)治疗后:刮痧部位可出现痧点或瘀斑为出痧,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刮痧后局部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风寒,3小时内避免洗浴。

  10.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

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穴位按摩。

  2.护理评估

  (1)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

  3.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4.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5.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按摩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6.操作完毕后,记录按摩穴位、手法、按摩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

  2.护理评估

  (1)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2)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

  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理。

  6.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

  7.操作完毕后,记录贴敷的穴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穴位注射。

  2.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护理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尖应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操作完毕后,记录穴位注射的部位、药物、剂量及患者感受。

八、药熨法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药熨法。

  2.按医嘱准备药熨所用药物,并将其装入布袋中,制作成温度为60~70℃的中药热奄包。

  3.护理评估

  (1)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

  (2)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3)对热的耐受程度。

  (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腹部禁用。

  4.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5.选择合理体位。

  6.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一般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袋温度不宜超过50℃,以免发生烫伤。

  7.观察患者反应及皮肤情况,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红疹、瘙痒、水泡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8.操作完毕后,记录药熨的温度、部位、实施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九、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保留灌肠。

  2.护理评估

  (1)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2)有无药物过敏史。

  (3)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

  (4)近期有无实施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有无大便失禁。

  3.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4.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必要时遵医嘱先行清洁灌肠。

  5.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

  6.抬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0~15cm。采用直肠滴注法时,药液液面距肛门约30~40cm,滴速60~80滴/分钟,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

  7.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药液灌注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提高疗效。

  8.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加,需注意对肛周皮肤的观察及保护,必要时可局部涂抹油剂或膏剂。

  9.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深呼吸,可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处理。

  10.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保留时间及患者排便的情况。

十、中药全结肠灌洗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全结肠灌洗,正确配制结肠灌洗液。

  2.护理评估

  (1)是否有肠道疾病、肠道手术史等。

  (2)药物过敏史。

  3.患者宜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4.灌洗前做好肠道准备。遵医嘱先清洁灌肠,后结肠灌洗。

  5.灌洗置管深度为50cm,置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腔。

  6.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

  7.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及感受;治疗结束后观察排便、肠功能情况。

  8.指导患者加强肛周卫生,防止出现破溃或湿疹。

  9.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置管深度、药量、排便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一、中药离子导入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离子导入。

  2.护理评估

  (1)评估离子导入部位皮肤。

  (2)孕妇、婴儿慎用。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离子导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做相应处理。

  4.操作环境宜温暖,暴露治疗部位,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为患者保暖。

  5.遵医嘱选择处方并调节电流强度,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电流强度。

  6.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置。

  7.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离子导入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二、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泡洗。

  2.护理评估

  (1)评估中药泡洗部位的皮肤,有皮损者慎用。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4)评估患者下肢对温度的感知觉。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泡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泡洗。餐后立即泡洗可因局部末梢血管扩张而影响消化。

  5.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注意为患者保暖及隐私保护。

  6.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7.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考虑病种的差异性,以防烫伤。

  8.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泡浴后以浅色毛巾轻轻拭干皮肤,注意拭干趾间皮肤,趾甲长者给予修剪。

  10.患者实施中药泡洗后,嘱患者饮200ml温开水。

  11.操作完毕后,记录泡洗的温度、时间、泡洗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三、中药塌渍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塌渍。

  2.护理评估

  (1)皮肤感知觉,迟钝者掌握适宜的温度。

  (2)皮肤对中药过敏者或婴幼儿慎用。

  (3)治疗部位皮肤有水泡、疤痕、破溃、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3.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宜的药垫,药液均匀浸泡,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

  5.药液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度,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若药液已冷,可再加热后浸泡。热塌、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

  6.治疗中注意巡视和观察,如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泛红或水泡时,应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的感受等。

十四、中药湿敷注意事项

  1.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实施中药湿敷。

  2.护理评估

  (1)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

  (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3.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

  4.用5~6层纱布浸透药液,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注意药液温度,一般以38~41℃为宜,防止烫伤。

  5.操作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遵医嘱对症处理。

  6.如有特殊专科用药,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

  7.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8.操作完毕,记录湿敷部位、时间、温度及患者感受等。

十五、中药外敷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外敷。

  2护理评估

  (1)评估中药外敷部位皮肤的情况。

  (2)评估患者对温度的感知觉。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4)婴幼儿患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外敷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师,予以相应处理。

  4.操作环境宜温暖。

  5.充分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6.遵医嘱确定敷药部位,敷药面积应大于患处。

  7.中药涂抹厚薄均匀,保持一定湿度,外固定敷料松紧适宜。

  8.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外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及患者的感受等。

十六、中药熏洗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熏洗。

  2.护理评估

  (1)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坐浴及外阴部熏洗。

  (4)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熏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

  5.暴露熏洗部位,注意遮挡,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6.熏蒸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7~40℃时,方可坐浴、冲洗,以防烫伤。

  7.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8.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节药液温度。

  9.中药熏洗后要休息30分钟方可外出,防止外感。

  10.操作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有不适,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处理。

  11.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熏洗时间、温度及熏洗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七、中药熏蒸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熏蒸。

  2.护理评估

  (1)观察熏蒸部位的皮肤情况。

  (2)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熏蒸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

  5.暴露熏蒸部位,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及注意保暖。

  6.熏蒸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

  7.熏蒸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8.熏蒸时在熏蒸部位加熏蒸罩,以免蒸汽流失,影响疗效。

  9.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节药液温度。

  10.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置。

  11.熏蒸完毕时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着衣,30分钟后方可外出,防止汗出当风。

  12.操作完毕后,记录熏蒸时间、温度、熏蒸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八、中药药浴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药浴。

  2.护理评估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肺脑疾患、严重贫血、妇女妊娠及月经期、软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疾患的患者禁用。

  (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药浴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药浴。

  5.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室内要通风。

  6.注意药浴温度及水位的控制。

  7.药浴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对汗出较多者,可嘱其饮温盐水,以防虚脱。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8.药浴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9.当药浴结束后,应嘱患者动作宜缓,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10.年老体弱者进行药浴时,应专人全程陪伴。

  11.药浴室内应配有抢救药品、物品。

  12.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13.操作完毕后,记录药浴的温度、时间、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九、中药涂药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涂药。

  2.护理评估

  (1)既往史及过敏史。

  (2)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涂药前清洁局部皮肤,遵医嘱执行涂药次数。

  4.水剂、酊剂用后须塞紧瓶盖;悬浮液须先摇匀后涂擦;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摩擦,使之渗入肌肤。

  5.局部涂药不宜过多、过厚,以免堵塞毛孔。

  6.面部涂药时防止药物误入口及眼睛。

  7.局部皮肤如出现丘疹、奇痒或肿胀等,应立即停用,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二十、中药雾化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雾化吸入。

  2.护理评估:病情、药物过敏史。

  3.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用口缓慢吸气,用鼻缓慢呼气,以使吸入的雾粒在气道沉降。

  4.观察患者吸入药液后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5.操作完毕后,记录雾化吸入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篇5: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20**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一)

**年护理部工作计划将围绕医院工作目标,在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为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现计划如下。

工作重点:

1、内科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迎接“二甲”检查

一、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丰富护理服务内涵,。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工程”活动的积极开展,我们仙居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该项工作。

1.拟定内科病区首先开展优质护理

2.成立医院创建“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3.试点病房对临床护理服务薄弱环节进行自查,对照有关要求认真加以落实。

4.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全程进行督导检查;广泛收集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引入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5.未开展“优质护理”病区根据科室特色开展一项优质护理服务项目。

二、根据卫生部十大安全目标,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一)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1、完善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重点加强护理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管理及网上申报工作,为此制定了新的护理入院评估单并投入使用,每季进行护理过失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预防跌倒图文宣教基础上,要求科室进行针对化宣教,并用视频引起重视。

2、防止错误的手术部位、手术病人、手术操作。

3、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药品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4、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要求每日医嘱大查对,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静脉输液要求按规范核对,医嘱执行有严格核对程序,控制静脉输注流速等,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

5、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各科室每月上报风险事件,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并改进。

6、加强危重及手术病人转运安全管理。医技科室备用抢救物品,院内统一要求填写危重病人转运记录单。

7、护士长分两人一组每周夜查房两次,对存在问题汇总并反馈。

8、认真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提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每季度汇总反馈。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检查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变动情况,包括压疮质控小组等。

2、由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督促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护理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反馈、整改和评价并由护士长做好上报工作。

3、每月由护理部质控组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每月行政查房2次,护理部负责每月每季度检查结果汇总并及时反馈。

4、坚持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委员会,对全院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如1压疮、跌倒、坠床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5、护理病历:进一步规范护理病历书写,按浙江省中医护理病历质量检查标准,体现专科水平及动态变化,在护理病历书写中,要求

“写我们所做的”、“做我们所写的”,病历书写与临床不可脱节,以更好地进行循证护理。对现病历及归档病历进行检查并反馈。

6、规范出院随访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7、实施目标管理,要求全院护理质量达到以下指标:

1)、住院病人满意率90%

2)、基础护理落实率100%

3)、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100%

4)、病历书写符合率95%

5)、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6)、护理事故数为0

7)、护士基本理论平均成绩85分

8)、护士基本技能平均成绩90分

三)做好紧急人力资源调整预案及相关人员培训

1、成立项目小组,制定名单

2、相关培训

四)、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效应

1、采取中医护理措施,体现辨证施护,并能正确应用中医术语,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

2、积极开展中医操作,加强宣教。

3、科室每季度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护理部针对全院中医护理操作情况每季度予以评估。

4、中药帖敷治疗压疮自制1号方,2号方,效果明显病人反映良好,积极在全院推广。

5、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操作及理论水平,邀请院内专家理论培训,理论考核1次,要求全院护士考核通过。

五)加强在职教育,重视内涵素质:

1、加强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护理管理人员培养:选派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学习,回来后制作ppt汇报;

(2)年轻护士培养:选派手术室,骨科、外科骨干护士台州医院进修

(3)完成**继续教育登记工作

2、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

(1)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每季护理部组织疾病查房一次(中医疾病查房2次),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2))对全院中级职称人员进行护理体检考核。

(3)全年三基理论考试两次,中医理论考核一次,操作技能考核一次。

(4)护士长每季对本科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考试一次,护理部定期抽考。

(5)毕业分配人员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对工作三年内护士每月安排一次理论或操作培训考核。

六)、实习生带教工作:

1、20**毕业生于3月份正式结束。

2、妥善安排**年实习生各项工作:包括接待实习同学、、制定临床实习带教计划、安排实习科室轮转等。

3、每月理论培训一次,

4、规范教学查房,提高教学查房质量及带教水平。组织者精心准备、逐步分析讲解;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图文并茂、授听互动,使学生对专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易掌握。

七)其他

1、举行“5.12”护士节庆祝活动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在总支、院办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2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为主要内容,以确保护理安全为目标,强调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创优质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领导满意。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使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3、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继续开展全程优质无缝服务活动,创优质服务效益。

三、工作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专科护理合格率90%

4、技术水平合格率9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病区管理合格率95%

9、年压疮发生次数0

10、健康教育病人覆盖率100%、病人知晓率80%

11、医疗安全管理合格率90%

12、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质量管理合格率90%

13、年护理严重差错、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4、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8%

15、护理人员培训率达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16、每年在州级以上学术会议或刊物上交流,发表论文8篇

17、年工作计划完成率95%

四、工作措施

(一)人员管理

1、在护理人员配置上,尽早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比例。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为基础,遇特殊情况按实际工作量尽可能在院内作适当的调整,制定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避免造成护理资源的浪费。

2、努力争取逐步做到分层次使用护士:

(1)、新进人员及低年资的护士认真完成本班护理工作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病人的生活护理,护师及主管护师应做好指导工作;

(2)、主管护师、护师在完成本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承担质控、带教、讲课、制订护理计划、科研等工作;

(3)、把病人满意的护理骨干用到临床第一线,如静脉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可以考虑安排治疗班,以保障护理服务的“优质”,成立静脉治疗小组,解决全院疑难穿刺问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评,护理部及科室认真做好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4、加强护士长的管理,做好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认真落实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合理、科学、弹性排班,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质量管理

1、认真学习湖北省卫生厅、巴东县卫生局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落实首问负责制,开展全程优质无缝服务活动。

2、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和护士长会议制度,建立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护士长、质检员为成员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抓好二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每季度有信息分析。护士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知晓率达100%,护理措施落实率达90%以上,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3、落实护士长夜查房、节假日查房制度。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

(三)安全管理

1、组织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考试,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2、建立和完善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加强护理缺陷管理。护理部统一规范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记录本,发现缺陷及时记录,科室每月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发现差错及时记录并上报护理部,科室组织讨论、定性,有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3、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规范。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安全专项检查内容,各层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查隐患、定措施、促改进。

4、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每月召开工休会,向病人征求意见,及时为病人解决问题。对损伤性治疗或特殊检查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5、继续开展医疗安全月活动,查找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写出自查自纠报告上交护理部。

(四)业务管理

1、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理念,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注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制度,流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2、建立和完善危重、疑难病例护理会诊、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制度,强化业务查房效果,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护理业务查房1次,科室每年至少组织5次护理业务查房。

3、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撰写护理论文,鼓励积极投稿。要求护师以上职称者每年至少完成1篇论文。

4、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认真搞好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创建特色中医医院。

5、在职培训

(1)选派2~3名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新技术(picc)、新业务。各科室派送年轻护士到宜昌中心医院进行轮训3个月,为搬进新大楼打好基矗

(2)护理业务学习要求:全院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讲课,各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有记录、有讲稿。

(3)护理理论培训内容: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专科护理常规、应急预案、急救知识等;

(4)护理技能培训重点:

①基础护理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特别做好新员工及年轻护士的培训;

②常用急救知识和技能。

(5)积极参加盛州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种短训班,不断增进新知识、开展新业务,带动全院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

(6)请院外护理专家到本院进行护理业务知识专题讲座1~2次。

(7)鼓励护理人员在职继续学习,通过自学考试等方法提高学历,提升知识层次,改善护理队伍智能结构。

五、积极参加医院和社会组织的其他活动。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