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感恩师院,永远!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4-16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感恩师院,永远!

  20**年,z师范学院建校整整60年,对于一个人,甲子之年或已有些苍老,但60岁的师范学院则正值青春壮年。从当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事业腾飞,我有幸见证了她的蜕变和成长,而她也见证了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人民教师的最美年华。

  屈指算来,从1992年9月到z师范学校上学,到20**年8月正式调入天津美术学院工作,整整25年。在这25年里有太多难忘的记忆......

  圆梦师范(1992年-20**年)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长大要当一名老师。1992年我如愿以偿考入z师范学校,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三年的师范生活,校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无尽的关爱,尤其是恩师翟洪昌老师,引领我走上了书法篆刻学习的正道,使我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没有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z师范学习期间,我对书法篆刻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训练。为了支持我学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特殊的关爱:翟老师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练字,即使深夜全校都熄灯了,唯独我这扇窗的灯可以长明,有时班里组织的课余活动我可以不参加......有了更宽裕的时间进行书法篆刻学习和训练,我取得了快速的进步。1995年5月毕业前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岁的我在z市农展馆举办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个人展览--“吕铁元书法篆刻作品展”,展出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和篆刻作品一百多幅,引起社会关注,为我的专业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当年毕业后,学校领导决定让我留校任教,就这样我成为z师范学校的一名书法教师,儿时的梦想成真!

  师范学校为我铺就了书写人生的舞台,工作后我用努力工作来回报学校的厚爱。我认真研究书法(三笔字)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2000年5月,我带出的第一批书法特长生在沧洲市展览馆举办了“吕铁元师生书法篆刻展”,展示了学校书法教学的水平和实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继续提高我的专业水平,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9月我到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进修学习书法篆刻。正是这次对我最重要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创作意识,对我书法篆刻专业的提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z师范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九年时间,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青年书法教师,那个面积不大,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师范校园见证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承载了我太多的青春回忆。

  20**年,学校老校区置换给了开发商,虽然当时住在师范家属院与老校园一路之隔,但从搬出后就再也没有勇气走进去--不忍心看着曾经那么熟悉的建筑和一草一木都被铲为平地,心里真是有万分的不舍和留恋。

  曾经的师范校园没了,但老师和学生还在,师范精神还在。师范学校是我们历届毕业生永远美好的回忆。

  执教师专(20**年-20**年)

  20**年7月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归来,正逢z师专、z师范学校、z农机化学校、z教师进修学校四校合并。合并后,我在z师专美术系任教,教授书法和篆刻课程。由于四校合并,各种关系复杂,人心涣散,直接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也是z师专历史上一个艰难的特殊时期。记得有一年美术系只招来十几名学生,很多老师都感到学校的前途渺茫,更有很多优秀教师纷纷调离,另寻出路。当时学校的处境令人痛心,为了学校能够重振旗鼓,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煞费苦心。这一时期,我一面认真教学,一面努力钻研专业,消化在中央美院所学知识。我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重要展览中获奖、入展,在个人艺术成就得到肯定的同时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我于20**年到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的专业学习让我收获很多。20**年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文艺最高奖),20**年破格评为副教授。

  厚积而薄发,书法专业学习需要长期不断地学习积累,z师专也在慢慢积累,等待重新上路!

  感恩师院(20**年-20**年)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20**年7月,以学校党委书记陈西峰同志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积极为师专的发展谋求出路,并决定要以升本来改变师专的命运!

  升本是当时每个师专人共同的梦想,大家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于是在升本迎评的日子里,全校师生各尽其力,各司其职,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那段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全校师生空前的热情。

  “亲历升本”成为我在z师院最难忘的事情。一晃学校顺利升本马上就九个年头了,但现在回想起学校升本迎评的那段日子,我仍然心绪难平。在那段日子里,全校领导师生一起为了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团结拼搏,共同见证了学校发展中这一重大的转折。值得欣慰的是,我也有幸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学校顺利升本做出自己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多年来的培养之恩。当时为了确保升本成功,让评估专家对我校的情况加深了解,20**年12月学校领导决定派出12路人马,冒着大雪奔赴首都机场,带着学校的介绍资料到全国各地拜访评估专家。我接到任务,和时任教务处处长的范小振同志赴贵阳、成都和西安三地拜访那里的专家们。20**年1月17日,教育部评估专家齐聚广西南宁投票评选升本的院校,1月15日,我和学校办公室赵振岗主任带着学校升本评估的全部汇报材料送达到广西省教育厅。两天后,校领导陈西峰书记、刘树桢校长和财务处韩云辉处长赶到南宁。我有幸跟随校领导赴南宁近距离、第一时间感受到等待升本结果的紧张煎熬和1月21日升本成功的激动喜悦。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

  顺利升本让学校破茧成蝶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每位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校升本后,把“孜孜以求、团结奉献、精益求精、敢于胜利”的升本精神升华为师院精神。大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为之改变:领导班子团结奋进,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校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新学校大门、艺术楼、洪昌美术馆、齐越楼、体育馆、新学生宿舍楼一栋栋拔地而起,为教职工盖起的教学保障区家属楼解除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教学环境好了,老师们工资高了,干劲足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学生的考研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学校也好事连连,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大家感慨万千。

  紧随学校发展的步伐,我们每个人也在不断进步。在z师院这七年,我有幸当上了美术学院副院长,参加了河北省青联,当选了河北省政协委员,20**年评为教授,在专业上也取得了很多成绩,这要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培养。

  整整25个春秋,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z师院度过,在我的心里,师院是家,是根!我从未曾想过要离开他。所以,当天津美术学院的调动机会摆在我面前时,我没有一丝欣喜,反而心里是犹豫和不舍。但校领导的一席话让我放下了顾虑,校领导们表示,从情感上不愿意放我走,但是能调到天津美术学院这样的全国著名院校,也是z师院的骄傲。z师范学院永远会尊重和支持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学校的态度让我吃了颗定心丸,也让我异常感动。学校的开明大度再一次成就了我,这种恩情怎能忘怀!

  调走后,虽然现在我的身份变为了z师院的客座教授,但我对师院的感情却没有一丝改变。我深知,没有师院的培养也没有我的今天,我会永远一如既往地、像在师院工作时那样不遗余力地为母校服务,尽己所能地回报母校。

  感恩师院,永远!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我一辈子都是师院人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我一辈子都是师院人

  我于1959年毕业留校,是z师院第一批学生,也是第一批留校工作的学生之一,有幸见证了师院发展至今的全部历程。

  1958年z师范学院建校,那时候z还没有建市,学校被称为天津第二师范学院,建校可谓是白手起家,天津市支持了一部分教师和仪器设备,没有校舍就借用沧县师专的一隅上课,条件很艰苦。1959年学校扩大招生,商业局腾出来两座楼给我们做教室用,学校建立了中文、数学两个系,物理、化学两个科,还有一个预科班,大概有六七百个学生,一帮老师带着一伙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劳动建校,大家热情都很高涨。1960年,学校教学楼建起来了,师生陆续搬到新校区,学校得到大发展,教职员工猛增,招生也达到了一千人。1961年调整招生,大专生提前毕业,1962年z师范合并到师专,正式改为z地区师范学校,开始招中专,每年招12个班,同时,招收干部培训班和教师培训班。1970年1月,泊头师范学校、z师范学校和劳动大学三校合并,搬至泊头,名字还叫z地区师范学校,1974年师专恢复,大部分教职工回到学校,我留在那里担任了教务主任。1976年,我回到z,先在地区教育局招生办工作,后到教师进修学院也就是教育学院工作,1984年担任副院长。由于教育学院部分课程设置与师专完全一样,层次也无差别,遂于1990年并入师专,我也随之回到学校,担任工会主席,直到 1995年退休。虽然其中有几年我不在学校工作,但我一直认为我和我们学校关系密切,事实上,当时泊头师范教职工骨干也主要是我们师专的,可以说是师专的延伸,而教育学院也是师专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以师院人自居,可以说一辈子没出过校门,一辈子都是师院人。学校发展到现在,我由衷地感到自豪。现在我也很喜欢去学校看看,有时一个人骑车子遛弯,骑着骑着就骑回去了,看到现在学校的教学高楼林立,人才辈出,感觉学校现在变化太大了。我老了,可是学校发展正年轻。

  从学校成立到现在,在人才培养上一直都是桃李满园,硕果飘香。学生给予我很多感动,我以我的学生为骄傲。我留校时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60年我带学生到沧县村里插秧,劳动强度大,一天劳动十个小时,但吃的却是野菜棒子面窝头。秋天的时候,三分之二的学生帮助秋收,三分之一的学就去打马齿菜,打回来的马齿菜煮熟了放盐就是师生的主食,每到开饭前,一人先吃一大碗马齿菜,才给窝头,以马齿菜为主,窝头为辅。等到马齿菜没了,我们就去南大港打捞水藻,晒干后掺到棒子面里。记得1961年有一个月,我们去南大港插秧,五月的天气还偏冷,师生们每天在水里泡十个多小时,男同学负责插秧,女同学负责拔秧,在水里泡时间长了,再遇风以后腿上受伤就裂开小血口子,学校拿来凡士林给学生抹上,即使这样学生们仍然认真劳动,6月初,太阳就毒了,南大港没有树木遮挡,学生背上晒出了大包,依然毫不退缩。好在当时南大港属于大型国有农场,每插一百亩稻秧,会给学校五亩的产粮,我们一千个人赚了近十万斤稻谷,可把师生们都高兴坏了,我们靠自己劳动吃上了大米饭。艰苦的环境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师生在劳动的同时也求知若渴,人人以认真读书为荣,以踏实劳动为荣,老师们也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以这一部分师生大都成长成才,成了各地方各部门的干部骨干,无论在哪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有地奠定了我校明德博学,知行日新的校园精神。

  我始终认为当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有成就。赵榆就是我最早的一个学生,我当了他两年班主任,对他印象很深刻。赵榆家庭困难,但是成绩优异,他在学校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在当时两个班近300人里,他是发展的唯一一个党员。在校期间,很多老师学生对他帮助很大,他毕业时恰逢z建市,团市委向学校要人,考虑到成绩、思想、文笔等各方面因素,我推荐了赵榆,之后他调入了团中央,又去了文物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与他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他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候我专门去看过他,他也经常回来看我,在学校讲座也邀请我去听,他成功以后不忘母校和老师,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现在经常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咱们师院的报道,学校越来越好了,学生也越来越优秀了,我们老师院人也与有荣焉。

  如今学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都取得很大成功,作为z地区高校的代表,我们为z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我始终认为,无论在什么年代,讲精神、讲贡献是永不过时的,我们师范专业要以培养好的教师为己任,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学生。我对学校有浓厚的感情,也抱有很大的希望,愿我的母校,愿我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能够继往开来,永创辉煌。

篇3: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读书向学,这是一种信仰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读书向学,这是一种信仰

  每每这句话一出口,我感觉那个意气风发的我又回来了。但是第一次能这样意气风发地说出这句话,那时还是刚刚进入母校的日子。

  z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以致于从哪里说起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曾经试着把很多事情一件件罗列出来,把永不会再来的日子串成一串,构成我生命中那些朴素而坚实的痕迹。然而,这种努力时常以失败告终,因为,总有那么多舍不得的情节,被岁月和生活磨去了精确的日期,组成一种旷世的混沌,时刻都有被忆起的可能。在这些回忆中,有一个场景永远鲜活:那就是在男生宿舍楼,一群平凡的人构成的一个学术的世界--我觉得这是母校最伟大的精神。

  那段时间,我在当时的学长,现在已是地方小有名气的学者的同乡好友吕永森的带领下,从外面回来,到他们宿舍去观摩一场辩论赛。路上,他背着手,说着读书向学之类的话,不知不觉就穿过了母校那几条街,穿过人声嘈杂的晌午。这个宿舍有几位至今我能清楚记起的容颜,但是却喊不出名字的人。他们那次团坐在一张放着热水瓶的桌子旁,提出的一个话题:该不该集体执笔给社科院写一封信,论证任丘一带的某个村落是我中华龙山文化的发源地。我必须承认,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社科院、学者、教授、论文、考古证据、社会学等一系列的名词还是来自一个非常陌生的世界,即使从幼时我就开始诵读经典。可是,这就是这个宿舍那天讨论的话题中最核心的词汇。姑且不论学术上他们提出的结论是否成立,因为数年后我也有幸参加了一些学术研究,发现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但是,没人否认母校当时具有的三大追求学术的气质。

  一是有着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

  朱子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多年后,我总在小心翼翼地试着对自己提几个问题:在今天的母校,倘若有人提出这样的一样问题,你会不会把他当作疯子?我从来不敢期望答案,或者说我没有面对答案的勇气,毕竟当时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幸运的是那时的我已经懂得了另外一件事,无论是谁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只要是学术的,就无愧于他读书的这段年纪。那时母校的图书馆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那里面经常出现很多老师和同学的身影,我曾记得还有一些彻夜不眠的人,为了他们未来的学术人生而奔波,毕竟世界上没有一座大学是只靠大楼成为名校的。这种自上至下,饱含着共识的包容,对于学术研究,这是一种最可真贵的氛围。

  二是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学术实践。

  狭窄的宿舍,简单的食宿条件,今日回想起来这是当时宿舍给我们带来的具有那个时代精神的印象,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就可以从此褪去理想的荣光。我当时听着他们的讨论,就在那窗外北风肆虐的大地上,感到冬日暖阳般的普照。包括青县的李春建,他们讨论了信的一些细节问题,力求每一条都有大量的证据,他们的读书笔记里夹着的那些切割得整齐的小卡片,都是学术的一种具体而生动的印象。当家在任丘的那位名叫宋宇的仁兄忙完了这封信的整体设计,躺在下铺时露出一种释然的表情,是我一生都羡慕的表情,也是母校历史上真正的表情包。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声胜有声。

  三是有着一种读书为学术的自觉。

  博尔萨斯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是博尔萨斯,芸芸众生还是多数,在这一方水土上,没有多人能抗拒生活的压力,我们曾经彻夜高唱着黄家驹的《海阔天空》,因为我们懂得生活击碎理想有一万种可能或者方式,可是我们击败生活的武器却不多。在z的时候,尽管人在母校,但多数人不得不为另一件事考虑太多,那就是走出学校后,我们到底能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有没有养家糊口的资格。但是,就在这些艰难的日子,君子乐而忘忧,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精神面貌,才是读书人真正的斯文。回看今天的中国,再对比那种情境,不由得心生感慨。一个当时并非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但是它却代表了中国的一些现代性的本质意义,也就是随后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时,感到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原因。也许这只是几个火种,不能马上燎原,但在没有火种的地方孕育出火种,功莫大焉。

  世间诸般事,回望已多年。现在,有人称我是学者,有人还说我是作家,然而我总是不好意思去承认,如果让我必须承认一个身份,那就是我是母校的学生,依然故我。当年的那种学术氛围,即使我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作家,也永远没有堕落的理由--读书向学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篇4: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学校四十年回眸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学校四十年回眸

  我1978年3月份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学校大门口的牌子是“z师范学校”,中专。我们是z后恢复高考第一届大专班,也是学校唯一的大专班,其余都是中专班。当时打倒“z”,结束“z”才一年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学校根本还没有学校的样子。两栋小楼,两排平房,据说是计划给地委盖的办公楼,改做学校用房。教室、宿舍跟现在比可以说样样不像样。我们大专班被安置在学校西南角一个本打算做仓库用的大屋子里。两个班的学生挤在一个屋子里,只好叫做“文一、二班”,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一直留在我们的校史上。什么大教室、小教室、自习室根本没见过,也没想过。吃饭是铁饭桶抬粘粥,大簸箩架窝头,到教室同学们分开吃。上课没教材,更不用说参阅书籍或资料。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刻板油印老师的讲义。一些“*”前出版的旧书也很难找到。我就曾和几个同学分开用垫蓝纸抄写过《论语》。那时学校虽然比当年的“抗大”条件好些,但与一般人想象的大学相差甚远。

  十年后,19*初,我调回来母校工作,学校就已更名为“z师范专科学校”,经过十多年奋力拼搏,学校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建起了图书馆、体育馆、学生餐厅,更建起了一个五层的教学大楼,两侧跨带阶梯教室。这是我们做学生时没有也不敢想的。

  我在自己的母校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20**年退休。从中层副职干到中层正职,从讲师干到教授,不仅亲眼目睹,更是亲身参与了学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简直是突飞猛进。1996年我去中文系任职时,中文系只有一个专业6个班252名学生,5年以后学生就超过了千人。教职员工队伍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也是快速壮大,新生力量不断充实,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越来越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各个方面都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学校硬件设施更是逐步加强,特别是20**年从旧校区搬到新校区,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规的大学的样子,而不是一个中专或中学扩充的面目。现在的学校,特别是20**年新一届学校党委、学校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全校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于20**年升本,学校又正式更名为z师范学院。看现在的z师范学院,十几个二级学院,从软件到硬件,特别是全校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都是焕然一新,蒸蒸日上。此已众所周知,不必赘述。

  我为我z师范学院的今天欢呼骄傲。如果可能,我还愿意为学校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篇5: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师专二三事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师专二三事

  接到母校电话,约我给沧州师院60年纪念写点东西,内心温暖而又惶恐。温暖的是,沧州师专于我,犹如母体之于婴儿,生于斯长于斯,想到师专我有太多的依恋;惶恐的是,那么多让我感动感念感恩的人和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就梳理其中的二三事吧。

  我政治生命的起点是我大学时入党。我1985年7月入党,党组织也是我唯一一个在大学一年级加入的组织。我特别感念一个人,当时的学校党委书记周永泽同志,他在我们班“蹲点”,就是他联系的团支部,我作为团支部书记,耳濡目染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他送我的*《论共产党员修养》,我视若珍宝。记得当时和我一起宣誓的还有70岁的万里老师,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深深地震撼、感染着我,一直到今天,我都时刻提醒自己,“相比于那一代人,你做得还远远不够。”

  从学生到老师,我学业生涯的起源。1986年8月我毕业留校在中文系工作。我实现了登上讲台讲课这个我念念不忘的梦想。系主任王友恒老师和党支部书记曹年生老师对我非常支持,跟学校领导讲“我们宁可学生工作受些影响,也要支持她读书”。就这样,我在读了成人函授本科教育之后,又在北大中文系脱产进修了一年。这期间,党支部副书记张志栋老师和辅导员孔令升老师付出了太多辛苦的劳动。忘不了恩师刘适民老师讲授先秦文学的洪钟在耳,他老人家特别希望我能继承他的衣钵把这门课讲下去,望着他满书房的书,阿姨笑着说“刘老师将来都传给你”。陈贵琦老师说“元明清也是很有意思的”。曾记得我把本科毕业论文呈给商育英老师指导,他逐字逐句审读,连标点符号都帮我改过。当我在北大中文系进修回来,邓二为老师,骆惠玲老师夫妇俩把教案讲稿都留给了我......

  从学校老师到国家干部,我永远的精神家园。1995年底我离开工作了十年的母校到沧州团市委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忘不了朱宝琛副书记为我这个不知民主生活会为何物,楞是把生活会开成了给食堂大师傅提意见会的团干部,组织了一期全校的团干部理论培训班,忘不了张金龙副校长谆谆告诫“结婚了,一定要对公婆好”,忘不了徐天佑校长盯着每天上下班的人流问曹年生老师“小韩最近为什么总迟到?”忘不了班主任牛芙珍老师说“拿了篮球不要一个人玩儿,要记得传给别人”,忘不了辅导员王双库老师批评我“你是班干部,手指甲不要染得那么红”,忘不了陈西峰书记,刘树桢校长两位老学兄,为沧州师专升为本科学校披肝沥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让我温暖了很久很久。

  这些年沧州师院变化很大,新校园,新专业,新台阶,无论学校硬件还是质量内涵都有了大的提升,作为师专培养的学生,我欣喜感动于母校的每一点进步,也在内心时时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不辜负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所大学给予我的精神滋养与无穷力量!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