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说吧,记忆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4-16

  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感言:说吧,记忆

  不止一次,在我的某些讲座中,以及开学的第一课,我都以“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谈论文学给予我和我们的,我愿意由它来开始。文学能带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丰厚了,我愿意我的朋友们能够了解它、理解它和珍视它。20**年,我应邀去z师范学院,用的依然是这个题目,“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我的母校,在讲座的过程中我突然想换一个题目,那就是当年的z师范学校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几次,我都有脱离开原有标题来谈我的z师范学校生活和我在那里的得到、学到的冲动,我想告诉我的师弟师妹们,我在你们的这个年龄......在我的母校,按住这样的冲动可是颇费了些力气。

  现在,开始说吧。

  不过我承认,“记忆从来都是混乱的、繁杂的、多重的,它们相互纠缠,时有粘接时有断开,有时沉在水底有时又浮出水面。即使浮出水面,它们也和另外的一些事、物相混杂--现实的、过去的、虚构的、想象的、误解的、不经意修改过的或者故意修改过的,表面的、不融于水的、比水要轻的,有吸附性的、染有颜色的......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引自拙作《镜子里的父亲》)”--所以需要一个支点,或者一系列的支点才行。我决定,把我的记忆分成若干的小项,来说。当然有些丑事、错事、坏事或多或少还有隐瞒,那些内容,留给我的同学们来书写,“我和李浩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可真不愿意他们写出来。

  一,在z师范学校的日子里,我最大的收益还不是知识上的,而是敞开,带有“振聋发聩”感的敞开,在那里,我意识到外面的外面是多么地阔大丰富,我原来所带过来的观点观念和习见又是多么地狭隘、错谬和无知......在来到z师范学校之前,我学国画,学繁体字,读古诗,“封建思想很重”的父亲都称我为“满清遗少”,足见我是......在那里,我遇到了师姐陈红霞,绿地文学社。必须承认这一“相遇”的最初并不那么愉快,因为陈红霞的现代诗,北岛、杨炼、欧阳江河我都看不懂也看不出好来,有时我还会因为观念的碰撞而让我愤怒。感恩我的这位师姐,她的耐心讲解让我终于窥见了现代诗的好,进而喜欢,着迷,进而追溯它的源头。那也是一个敞开和不断敞开的年代,新思想、新思潮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旧有的那些坚固其实很容易被击碎,我和我们甚至都有充当“时代的弄潮儿”的冲动和野心。现在,我依然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依然画着国画,写着毛笔字,但我“不问东西”,对各种的文化文明都尽量有所吸纳,希望让它裨益到我。“理解他人、理解别样的文化和别样的观点”已成为我的自觉。当时,我是美术班,学习绘画,同班同宿舍有个同学叫乜冠华,他天天捧着一本尼采来读,然后用“尼采”攻击我们,我反击他--反击他就需要一个支撑,我记得当时我找到的“资源”是康德与费尔巴哈。说实话现在想起来我们并不懂得尼采也不懂得康德,我们断章取义,指鹿为马,信口雌黄,但那种思维训练却是让我一生受益。我也想和我的学生、我的师弟师妹们说一句,在这个年龄,在上大学期间,最好我们读一些我们读不懂的、艰难的艰涩的书,最好。它未必马上变得你的智慧,未必马上给你带来增长,但它潜在的益处却永远也用不完。

  二,在那段时间里,我开始学习怀疑,学习争辩,学习反思--如果不是z师范学校和那样的时代环境,我也许不会是现在的自己。那时候,我们咏颂着北岛的“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咏颂着“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现在看来这首诗有些口号化,有些凌空蹈虚的感觉,但当时,对我那样的年龄来说,它在我内心里激起着巨大的回响。现在,我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如果给我一个道理,一个公式,一种理念,我会先确信它,体味它,然后再努力寻找它的反证。如果它有一两个反证,则它是片面深刻,是局部真理;如果它有三个反证或者更多,则它是局限的,适用性并不特别强的;如果它有十个或更多的反证,则它是伪道理、伪真理,更值得怀疑。

  和乜冠华争辩,和刘树允争辩,和于焕强争辩,和王永刚争辩,和陈红霞争辩,我们也和老师们争辩,和那些被我们请来的作家们、专家们争辩,甚至故意“刁难”他们,让他们不敢轻视--现在想来,我们的“刁难”有强烈的故意成份,也许问题很弱很片面,但我依然“尊重”那样的方式。现在我是教师,我时常会鼓励学生“刁难”我,反驳我,因为你试图刁难和反驳的时候一定会开动脑筋,一定会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让它活跃起来--我看重的是这一点。在那个改革和开放的年代,在那个全民都看重知识、思考中国往何处去、世界往何处去的年代,我们的争论一直受到鼓励,老师们和专家们也尽是如此,他们的鼓励甚至让我有些“膨胀”。

  我们尊重一切的好,无论是谁拥有这样的好;我们也指责一切的不好,哪怕这所谓的不好只是我们的偏见,哪怕这种不好出在我们喜爱和敬重的人身上。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谈论某位我们喜欢的作家的一篇新作品,兴高采烈、兴致勃勃,但几个人认为他有个词用得不好,太俗,别人也用过,他不应该--于是我们写了一封信给《人民文学》,说出我们的赞赏和不满。至于作家能不能收到这封信,我们并不在意。

  三,那时,z师范学校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大环境,那就是大家都在“拼命”地读书,都在“拼命”地让自己增长知识,作为一个美术生我的阅读或多或少有“被裹胁”的成分,现在我异常异常地感激那个“裹胁”,真心感激。没有谁肯落在别人的后面,没有谁不希望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追得上时代甚至超越这个时代。多年之后,我的老师冯晏宁在一个酒局上谈及,他的手上还有诸多朋友写给他的信,信的开头往往是:某某你好,最近好吧?你现在在读什么书?我正在读的是某某某、某某某。我认为,中国的形势是这样的,世界的形势是这样的......

  那时候我们也是,我和我的朋友们通信,和在书籍上印有地址的写作者通信,其中谈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如此。是的,那时我并不具备怎样的哲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无论是历史、文化都了解甚少,但不妨碍我愿意和朋友们这样谈论,在谈论的过程中我暗暗补充,吸纳,努力让自己“像我以为的那个自己”。在那时,我用一种特别笃定的方式判断,它当然有先于理解之前的错谬和愚蠢,不过我不会把它当做脏水泼掉。我珍视这种训练,这种思考,虽然它从粗陋甚至愚蠢开始--没有一个初生的婴儿会貌美如花,如果我们羞愧于谈论我们所不熟知的,怯懦于谈论高于我们目前的事物,那我们则永远会,留有缺憾。

  愿意回忆那段时光和那个年代,还有一点儿是我特别特别愿意提及的,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个人提到一本你所不熟悉的书,没读过的书,它会立刻让你感觉羞愧。你会暗暗地记下书名,当天晚上--如果可能的话,因为当时图书还是“稀缺资源”,未必当天晚上找得到--就想办法找来读,尽快地读,以便下次聚会和聊天的时候能参与到对话之中。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是每个人,几乎每个人。而且不止是我们学生,老师们也如此。你能明显感觉大家都在拼命地读书,拼命地思考,谁也不肯让光阴虚度--在那样的环境中,谁好意思每次都落在后面?何况我还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上学期间,不是我读书最多的时期,但却是让我爱上读书、爱上知识和智慧的开始,我对它有着特别的怀念。

编辑:www.pmceo.Com

篇2:z师范学院筹建校史馆方案

  z师范学院筹建校史馆方案

  修史撰志,旨在述古鉴今。20**年、20**年,我校分别撰写出版和充实了校志,20**年,为筹备建校50周年校友会,我校建立了校史馆,但规模小、内容少,没能很好地展示学校的历程和成就。经过几届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的艰苦努力,20**年3月,我校如愿升本。升本以来,在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发扬“孜孜以求、团结奉献、精益求精、敢于胜利”的升本精神,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在办学、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展现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学校将充实完善并重新筹建校史展馆。为认真谋划、高质量地建好新的校史馆,特制定如下筹建方案。

  一、成立校史馆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zz

  副组长:zz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主 任:z(兼)

  成 员:zz

  二、开展校史文献及有关资料的征集活动

  (一)征集内容

  1.学校历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书记、校长)的照片(标准照)及在任时间。

  2.学校名人的照片(标准照和工作照)。(学校名人主要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省重点课题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授)

  3.杰出校友的照片(标准照和工作照)、佐证个人成就的实物材料以及他们所撰写的反映在校期间学习、工作和生活情景的文章、回忆录等。(杰出校友主要包括校友中的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小学特级教师,社会各界、各领域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校友)。

  4.国家、省、市领导以及重要外宾来校视察、参观、访问或慰问、表彰杰出校友的相关照片、文稿、题词、录音带、录像带、批示、手迹和相关报刊等。

  5.学校在初创时期形成和使用过的有史料价值的教材、教案、试卷、教具模型、学生证、借书证、工作证、毕业证、班级毕业照片、纪念册以及徽标、印章等实物。

  6. 反映建校以来学校教学、科研、党建、育人等方面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实物,如:奖杯、奖状、证书、奖牌等。(获奖级别要求:建校初期至“*”前的市级以上奖项;“*” 至1984年的市级一、二等奖以上奖项;1984年后至今的国家级奖项和省、市级重要奖项)

  7.学校师生员工在参加省内外重大活动(包括社会活动、学术会议、重要比赛等)中形成的文稿、证书、奖杯、奖牌、纪念品和照片等。

  8.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照片、实物。(主要包括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徽、纪念章,反映学校发展变化的文件档案、新闻报道、声像资料,标志性的实验仪器及相关设备,早期校报,有代表性的教师的教材、讲义、专着、各种辞书、课件、纪念性文章,学生的学习笔记、日记感想、自办刊物、印刷品、书画作品、工艺品等)

  9.我校历史上各个学校(校区)的校牌、校匾,主要建筑物的奠基石,各个时期楼宇牌、道路标识牌等。

  10. 历届校友的简介、通信联系方式,以便编印校友录。

  11、其他有史料价值的资料和实物。

  (二)征集要求

  1. 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友积极参与校史资料征集工作,并提供征集线索。

  2.校内征集以各院(系)部处室科为单位,由系部书记、机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工作,另安排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所属单位教职员工的资料征集和保管工作;老干部处负责向离退休老同志征集有关资料,校友征集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各单位配合实施。

  3. 各单位应对征集资料进行分类,填写《z师范学院史展资料征集清册》,并将资料实物和清册(加盖公章)一并交党政办公室。

  4.学校将对征集到的全部图片和实物开具接收单并妥善保管;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实物,个人有保存意愿的,学校在复制、翻拍后将原件归还本人。

  (三)征集时间:截止至20**年6月30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党政办公室 zz

  电话:z

  传真:z

  电子信箱:z

  三、校史馆内容筹备分工

  校史馆内部设计由后勤处、美术学院负责;校史馆内容部

  分拟由办公室、宣传部统筹策划;校史内容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同时结合内容拟分工筹备

  (一)前言部分 办公室负责

  (二)薪火相传(历史沿革部分) 组织部负责

  (三)亲切关怀 办公室负责

  (四)办学条件

  1、管理队伍 组织部负责

  2、教师队伍 人事处负责

  3、基础设施 后勤处、教务处负责

  (五)教学科研

  1、教学管理 教务处负责

  2、学术交流 教务处负责

  3、科研成果 科研处负责

  4、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 教务处、科研处负责

  (六)继续教育和国际交流

  1、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部负责

  2、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与教育中心负责

  (七)七彩校园

  1、学生管理 学生处负责

  2、文体活动 团委负责

  (八)桃李芬芳(优秀毕业生部分)学生处负责

  (九)美好愿景 宣传部负责

  (十)结束语 办公室负责

  框架初稿由图书馆z同志负责,统稿由工会z同志负责。

篇3:毕业感言:毕业,我们不散伙

  毕业感言:毕业,我们不散伙

  又是一年毕业季,我所带的20**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四年前她们穿着军训服,顶着烈日训练的情景历历在目,转眼间她们要毕业了。我的内心激动而惆怅。这即将是我送走的第五届毕业生,想象她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我是期待的;想象着她们初入社会将面临的困难、彷徨,我是担忧的。

  上个学期,对于备战考研的同学,每天超负荷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疲惫不堪;外出找工作的同学,在一次次投递简历或是面试的过程中,他们体会了找工作的不易;已经就业的同学,他们时常告诉我,压力很大。

  有学生跟我说,我一直都那么努力的备战考研,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的。我说没有关系,你们还有时间,振作起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有学生跟我说,现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社会竞争太激烈。我告诉他,这才是真实的社会。你们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踏入社会,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唯有改变自己。

  在公司实习的学生跟我说:老师,原来上班之后是这样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团队,他们对我不友好,我已经很努力了,却得不到认可,我很灰心。我告诉他,社会本就是适者生存,你们必须学会独自面对这个社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独立而坚强。

  创业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放弃创业重新开始找工作了,他们深感创业不易。一个团队从组建、壮大,一份事业从校内做到校外,无一不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由于成员的一时疏忽,让公司几乎要触犯到法律的边缘。我告诉他,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翻过这一页,依然是美好的一天。若干年后再回忆,或许会觉得现在的磨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然也有学生喜不自胜的告诉我,她们顺利通过研究生复试被录取了,他们顺利通过公务员的层层选拔被录取了。也有学生跟我说趁年轻,他们要出去看看,他们要出国了。

  他们是真的要离开了,而我还会在这里。我希望他们自信而独立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我希望他们在入职之初韬光养晦,谦虚谨慎,待到羽翼丰满,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所向披靡。我更希望他们离开学校之后,不要忘记同窗之情、师生之情,常回学校看看。总之,希望他们快乐而坚强,懂得努力、懂得付出、学会感恩。

  毕业,我们不散伙。

篇4:大学生军训感言:军中绿花

  大学生军训感言:军中绿花

  转眼间,15天的军训圆满结束。但是军训所带来的东西却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军训是大学的第一课。首先,军训体现出的“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总是让我深深难忘。军训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可以成功。教官让我们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军训铸就了我们刚强的意志。

  第二,通过军训使我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起步正步踏步,无一不渗透着团结的力量,如何走出整齐的步伐?单靠一个人远远不够,即使个人把动作做标准了,排面不齐、臂线不齐,整个队伍也是散乱、不规范的,大家一起配合,才能做出一样的步伐。

  第三,军训是培养人际关系和结交朋友的好途径。同学们在军训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自然就培养出了一分难能可贵的友谊。

  第四,军训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训练时有苦有泪,但是在闲暇时间,同学们与教官一起聊天唱歌,不经意间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五,军训也是一份难忘的甜美回忆。军训期间大家总是盼望着军训结束的那一天,然而,等军训真正结束我们心里却空落落的。教官离开时,同学们围在教官们乘坐的汽车旁哭得稀里哗啦。梦醒时分,我耳边总是回响教官沙哑的口令声,霎时间,咸咸的泪水强忍不住地滴落下来。也许,但是军训绝对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军训使我们放弃了依赖,学会了自主;军训使我们放弃了懒惰,学会了勤奋;军训让我们知道,做事要雷厉风行,而不是拖泥带水。军训增强了我们的国家责任感,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在心中涌现出对军人的崇高敬意。军训虽然短暂,但是它让我们体会到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前进,克服困难,披荆斩棘,方可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5:大学生军训感言:将军训收获化为永恒

  大学生军训感言:将军训收获化为永恒

  “一二一,一二一!”嘹亮的口号声撕裂了夜幕,一个整齐划一的连队迎面而来,十几天的军训虽短,但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离开了舒适的空调房,抛开了父母的温暖呵护,我们已然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穿戴好戎装,整理好行囊,我们本可能处于长久的陌生与尴尬,但军训却给了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相知相识,融洽相处的机会。无疑,这十几日的军训所能赋予我们的东西绝非言语可统而概之。

  骄阳似火,阳光晒黑了我们的肌肤,但不变的却是我们的热情与决心;汗如雨下,汗水模糊了我们的视线,但无法抹去的是我们不曾想过放弃的坚持。飞扬的神采,整齐的队列,正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证明。

  忘不了,第一日站军姿时,短短数十分钟内几位同学经历了久违的耐力考验;忘不了,第三日齐步走时,七零八落的脚步声;忘不了,第五日踢正步时,难以站稳,东倒西歪的我们。看今朝,经过锻炼的我们站立如松,笔直坚挺;看今朝,经过历练的我们整齐划一,步伐坚定;看今朝,我们的脚步声铿锵有力,震撼山河。

  数十日的军训,要说谁是真正最辛苦的人,非教官莫属。面对身体不适的同学,他悉心关切,细致入微;面对始终学不会动作的同学,他不厌其烦,耐心以待;面对疲惫不堪的我们,他幽默风趣,热情鼓励。请允许我在此向最可爱可敬的他们道上一声“感谢”。

  军训不仅是行为的规范,更是精神的洗礼。它教会了我们“十年饮冰,热血难凉”的斗志,教会了我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忍不拔,更教会了我们“集众思,广公益”的群体智慧。这份责任与担当之重,这份互帮互助的有爱回忆,定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度过四年大学时光!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