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把观鸟活动引入中小学环境教育及思考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12

  把观鸟活动引入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广东教育学院廖晓东)

  观鸟活动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行为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娱乐休闲活动。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观鸟之风也渐入佳境。

  观鸟活动一般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在尽可能避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对野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纪录。观鸟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迁徙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一定区域内鸟类种群的动态变化等等。

  笔者自20**年起至今,参与广东教育学院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WWF(HK))的《新世纪环境教育行动》合作项目,开展以观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为主线的环境教育活动,旨在把观鸟活动引入广东教育领域。经过多次的摸索,普遍认为开展观鸟活动有利于丰富中小学环境教育,如能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更会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观鸟活动起步要求不高,各项条件基本成熟,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完全可以在中小学得到逐步的推广。

  一、开展观鸟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中小学开展观鸟活动首先就得回答“有没有必要带学生进行户外观鸟活动?”这个根本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关于自然界中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负责的态度。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加涅在他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中,从学习的结果出发,把学习所得的知识与技能分成五种不同类型,主张对于不同的类型应该遵循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他把涉及到情感、观念、态度方面的学习独辟一类,指出“即便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更细致的语言说服,对于改变观念和态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观念和情感的变化,与榜样的作用和人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密切相关。”

  虽然传统的小学自然课、中学生物课的教学及爱鸟周、环境日等环境教育活动所采用的讲座、图片展览、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方式,在传授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方面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兴趣难以持久,在情感培养、观念和态度转变等方面更是作用甚微了。

  “身临其境,观察体验”,是观鸟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大自然是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的审美对象。观鸟活动遵循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强调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去发现、观察、欣赏自然状态下的鸟儿,感受自由生命所展现出的绚丽多姿以及鸟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观鸟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遵循与野生鸟类保持一定距离,最大限度地避免惊扰鸟类的原则,把观赏鸟类的审美情趣建立在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之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态度。观鸟活动内容丰富,涉及到许多综合性科学知识,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如生态学实验研究,文学创作,绘画,电脑多媒体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等。通过有组织的观鸟活动还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合作、诚信竞赛、自觉维护自然环境清洁等优良品质,使学生经受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升,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观鸟是一种科学探求与审美相统一的课外活动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环境教育方式在情感、观念、态度培养和转化方面的不足,为环境教育填补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观鸟活动师资的基本要求与培养

  指导中小学生开展观鸟活动,并不要求教师掌握高深的鸟类学知识,但由于观鸟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户外活动组织能力和野外实践能力,如了解本地观鸟地点的分布和生态条件,熟练地使用望远镜,正确地辨别鸟种等等。现有中小学师资普遍缺乏相应野外观鸟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师的起步培训成为活动开展的关键。

  深圳市福田区采用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环保部门、大专院校、民间观鸟团体多方合作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20**年到20**年,由深圳福田教育局、广东教育学院、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WWF(HK)、深圳福田区环保局在福田区联合举办了《新世纪环境教育行动》专题讲座和户外观鸟培训。邀请骨干教师参加《新垦观鸟及竞赛》、《香港观鸟大赛》等活动。

  20**年《深圳观鸟会》成立,把师资培训工作做得更为细致,他们为中小学编印了《华南常见鸟类》图谱折页,组织专家和志愿者,深入到中小学指导,分期分批为各校师生作鸟类知识讲座和野外观鸟技术训练。20**年10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福田区中小学观鸟比赛活动中,有多达26间学校组队参加,各参赛队的教师和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野外观鸟基本技术素养。在20**年12月3日岳阳东洞庭举行的全国观鸟大赛上,由深圳福田区的教师和深圳观鸟会联合组成五个参赛队,他们以大赛为媒,和来自全国的观鸟爱好者们进行学习和交流。万事开头难,深圳福田区依靠社会合作进行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把观鸟活动引入中小学环境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三、可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以鸟类观察为主线的环境教育活动,在可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明显占有优势。鸟类适应能力强,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泛,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绿化条件较好的校园、居民小区、村庄、公园,田野、湖泊、海滨、湿地,各类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作为开展观鸟活动的自然资源。

  鸟类的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彊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差异、气候差异、植被类型差异等十分显著,对鸟类区系的影响非常显著。受动物进化发展历史及现代生态条件的影响,我国动物区系分属古北和东洋两大界,再细分可划成7大区,19个亚区,不同区域鸟类的组成有显著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域,由于地形地貌、植被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生境里,鸟类的组成也有明显差异。在同一观鸟地点,鸟类的组成还受到鸟类季节性迁徙和天气因素的影响。鸟类天性活泼,游荡性强,观鸟点的鸟况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有这些构成了观鸟活动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地自然环境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对本地自然环境中鸟类资源状况的熟悉程度,包括适于开展活动的观鸟点分布,如学校附近的公园、或交通方便的郊野、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甚至某种鸟偏爱的某些特殊地点。观鸟点的地形地貌、生境特点、鸟类群落在不同季节的组成,鸟的活动规律、观鸟时机和交通条件等。

  四、观鸟活动信息的特殊性与获取途径

  就中小学开展观鸟活动来讲,参考合适的鸟类资源信息资料,能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信息资料在内容上针对性强,突出本地特点。在形式上要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师生们可以按图索骥,方便开展活动。开展观鸟活动与在实验室人为控制实验条件下做实验不同,由于观鸟活动所处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鸟类组成的差异性,不要说全国使用统一教材,即使是在各省内统一教材也很难做到方便实用。因此获得中小学生观鸟指导的信息资料必须另辟蹊径。

  中国民间观鸟活动开展虽然不到十个年头,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观鸟爱好者已经遍布全国,他们利用现代网络互动合作,已经积累下了大量宝贵的观鸟信息资源。国内最为著名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中国网站的观鸟论坛。该论坛()网站,建成于20**年底,注册人数达2189人,现已积累了来自全国近千个地点,5393多份详细的民间观鸟报告。在观鸟活动开展较好的北京、广州、深圳、厦门、上海、武汉、杭州、苏州、西安、天津等大城市,观鸟者已经访遍市区及市郊适于观鸟的地点,在《全国业余观鸟记录中心》留下了各个观鸟点的生态环境、鸟类组成、交通条件等详细资料。

  网上的鸟类图谱资料更是相当丰富,在WWF中国网站()通过捡索可以查寻到中国全部1225种野生鸟类的绘图及相关描述。中国鸟类学会《中国野鸟》鸟类图库网站()

  收藏了977种鸟,近8957幅彩色照片。WWF中国鸟类图库()集浙江观鸟会、厦门观鸟会等网站的鸟类彩色照片,有774种,17462幅。另外。所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只要用于推广民间观鸟活动而不涉及商业经营,都可以申请免费下载使用。通过这些网站,中小学教师们可以很方便地收集和编辑开展活动所需的资料。广州、深圳、上海、武汉等地,利用网上资料分别制作了适于本地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使用的观鸟光盘资料和常见鸟类图谱折页,方便携带方便使用,实践表明使用效果很好。

  注:本文已于20**年2月在《广东教育》杂志发表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小学环境教育工作总结1

小屯小学20**-20**年第二学期

环境教育课程工作总结

环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中小学要利用活动课教学时间,组织好环境保护活动,通过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一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十分关注环保问题,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日常工作中。

一、健全领导机构,完善科学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内有关职能部门成员、师生员工组成主要成员的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少先大队辅导员直接分管该项工作,积极组织指导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把环境教育纳入教育和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平时有检查、有督促、有整改措施、有总结,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共同搞好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二、渗透环境教育思想。

我校一直着力宣传环境教育,不仅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要求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语文、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学生反映良好。学校每学期都能组织2次以上的环境教育教研活动和环境专题教育;学校团队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都能适当安排环境保护内容;每学期,学校还积极组织不少于2次的环保班队会,德育部门专项负责,切实做到课内教育有计划、有安排、有课时、有教案、有成效。

三、环境教育过程的渗透。

1、学科的渗透

学校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关于环境教育的渗透,老师们也注意到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将环境教育纳入合适的教学环节。基本上学校内所有学科都能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中渗透环境教育,不少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及赛课中任教的老师们都自觉的加入了有关环境教育的环节。如成陈发琼的《只有一个地球》、王远萍的《清清的泉水》、刘育艳的《假如没有灰尘》、郭正厅的《两步运算的应用题》等。我们的经验是:第一、结合原有课程内容,在适当的环节注意有意识的添加环境教育。第二、环境教育的渗透做到“合情合理”,不随意插入或硬搬有关环境教育,做到渗透的自然,环境教育的渗透是“随时随地”的,而不能影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活动的渗透

(1)积极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等纪念日,大规模进行宣传,组织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使师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新认识。(本年度校园广播站广播环保小知识等时间超过25个小时)

(2)通过相关的竞赛。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小制作”、“环保小报”等评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定期制作环境教育展板、横幅,让学生进入学校后随时能看到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能使学生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先后学校制作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宣传。

3、环保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

(1)定期与不定期的利用周一升旗仪式的时间宣传环保小知识及各种环保倡议。

(2)每班设置“环保节能小卫士”,随时随地的注意各班节电、节水、电池回收情况。

(3)相关纪念日期间组织各班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如“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变废为宝”、“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

4、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有关环保教育的竞赛

5、投入一定资金改善校园环境

本学期末,学校加强环境教育及宣传,标志着我校环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这与师生长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宣传活动,环保意识增强、学校的大力宣传与重视是分不开的。今后学校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教育工作与活动,争取在以往基础上做到更大的提高。

篇3: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忧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准则。为此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而帮助当代中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通过他们宣传、感染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环境教育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2、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实施措施:

1、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加强环境教育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是落实环境教育的保证。加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管理力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项项工作有落实,项项工作出成效。

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加大绿化资金的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总务处的职能,整理校园苗圃,添置校园各类花草树木,实行树木名称分类挂牌,使校园绿化布局更加合理,做到鲜花四季常开,树木绿色成荫。使校园环境这一隐性课程更具教育人、陶冶人的功能。

3、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完善学科渗透管理。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导处要在教师教学中渗透环保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教研力量,完善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系列。使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渗透更具系统性、操作性和检测性。

4、开展劳动实践,增强学生护绿意识。校园绿色基地,一方面是营造美好校园需要,同时是培养师生环保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团队要结合年级特点,把绿色园地合理分配落实到班,充分利用班会及空余时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加强环保节日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团队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

“植树节”等节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6、创新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每学期以校为单位,结合区里环境教育活动主题,开展绿色教育活动。改革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融环境知识问卷调查、环境知识竞赛、绿色家园绘画、环境征文演讲等于一体,使环境教育富有生命的活动。

7、各班强化垃圾收集处理,净化校园。团队把该工作纳入平时的检查中,使之能正常有效地运作。

8、加强校园卫生的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卫生包干责任到班,打扫职责明确;卫生检查拓宽时限;检查的内容形式更具操作性;班级自主管理更加强、更到位。卫生检查促重视,以检查促重视,以重视促落实,使学生的卫生习惯更上一个台阶。

9、组织教师环境培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由教导处负责,以级部为单位,就绿色学校的内涵,环境教育常规知识,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形式等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育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环境的育人水平。

四、工作安排:

1、本年度校园环境以净化洁美为主,积极倡导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用电。

2、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组织环境教育讲座,开展教师培训,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国旗下讲话渗透环保知识,黑板报上辟出环保知识专栏。、组织开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普及教育,各班级完成一期环境保护宣传园地。

、组织环保知识橱窗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开展环保实践,培养能力。

、组织社会调查,了解梳洗河的污染和整治情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写好调查报告。

、组织学生举行“环保绘画比赛”。

、美化校园,包干到班,责任到人。

4、走进课堂,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采用各学科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学习一些环境知识,掌握一些环保技能,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编排体现的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对这部分内容不能擅自省略,要按课标要求认真上好课。

、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备好课。在教案检查中我们将重点检查该项内容的落实情况。

、各教研组的教研计划中要体现出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每班的黑板报必须有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版块

围屏中心学校20**年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对推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创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责任性,以创建

绿色学校为载体,加大力度,认真落实20**年环境教育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使环境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织,书记任副组长,以及学校行政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结合研究学校工作,对环境教育工作,要及时总结,认真分析,落实措施,使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的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

要加强实施环境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论文评比、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对各学龄段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要合理安排环境教育的必要时间,确保各年级的环境教育课与环境教育活动课时。

各年级组要求选择好每学期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撰写教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或班团队活动的,要写好每次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活动总结。

三、以各项环保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质量

为了推进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发扬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将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学校以实施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将环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组织师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实践活动。

各年级要组织师生积极投身到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创建活动中去,要树立先进典型,并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辐射作用。要针对自身特点,创新工作,创建经验,为创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作出新贡献。

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爱鸟周”和我市、县基层创建等各类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年级定期开辟环境教育黑板报,报导重视环境保护的典型经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先进事迹,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要加大投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保护环境的设备设施建设,搞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20**年学校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对推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创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责任性,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加大力度,认真落实20**年环境教育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使环境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织,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以及校务会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结合研究学校工作,对环境教育工作,要及时总结,认真分析,落实措施,使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的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

要加强实施环境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论文评比、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

素质。

对各学龄段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要合理安排环境教育的必要时间,确保各年级的环境教育课与环境教育活动课时。

各年级组要求选择好每学期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撰写教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或班团队活动的,要写好每次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活动总结。

三、以各项环保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质量

为了推进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发扬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将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学校以实施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将环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组织师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实践活动。

各年级要组织师生积极投身到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去,要树立先进典型,并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辐射作用。要针对自身特点,创新工作,创建经验,为创建绿色学校作出新贡献。

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爱鸟周”和我市、县基层创建等各类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年级定期开辟环境教育黑板报,报导重视环境保护的典型经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先进事迹,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要加大投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保护环境的设备设施建设,搞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年3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年9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年9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年9月

20**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年,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中心工作

努力争创绿色学校

继续绿化校园,使校园绿化覆盖率高标准超省标。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宣传阵地宣传环保知识,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绿色学校”。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请进来。请环保局领导、环保组织来校辅导。

c.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d.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e.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我校是一所老校,在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的同时,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学校占地面积3029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0005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3%,生均绿化面积达11.14平方米。校园清新静谧,四季飘香。学校要根据自身财力,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发动师生挂植物铭牌,树环保警句,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环保教育工作计划及有关活动方案。

2.各班黑板报要有环保内容。

3.用好环保教材

4.学校大队部、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认真实践<中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5.各中队组织学倡议书,明确环保身边小事内容。

三月份:

1.广泛开展为环保做好身边小事活动。

2.用好环境教育渗透参考材料。

3.3.12植树护绿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种好一棵树、栽好一盆花。

4.“3、22”世界水日宣传教育活动。

5.环保小卫士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活动。

6.要求各科教师在教育中进行环保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7.开展环保征文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社会实践活动

2.纪念“4、22”地球日活动。

3.“4.20-4.26的爱鸟周活动。

4.学校环保小卫士评选。

5.少先队给街道酒家、饭店发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倡议信。

6.对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管理。

五月份:

1.利用世界无烟日上街宣传。

2.组织五年级学生自制环保小报活动。

3.“自己动手变废为宝”小制作评比。

4.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

5.继续开展以“绿色希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6.5、31”世界无烟日,开展“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活动。

六月份:

1.6.5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签名活动。

2.环保教育课堂渗透常规检查。

4.评比班级环保小卫士活动。

5.制定“暑假环保公约”活动计划

~

21

~

篇4:教导主任参加培训体会与思考

篇一: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全市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活动。这次培训节奏安排得十分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走上教导主任工作岗位已有两年了,但参加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我还是第一次。我和很多参训的教导主任一样,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与嘱托,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且学以致用,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这次培训学习中,通过聆听优秀教导主任的经验介绍以及对万源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视野变开阔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可行的做法,收获很大,我感觉自己在今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还有许多事要做,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时也对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的收获

  华天成主任主讲的《青年教师队伍的打造与建设》,让我懂得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最重要支撑力量,教师队伍的打造与建设直接决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所以,抓教师队伍打造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文红主任主讲的《课堂教学评价及如何有效组织听评课》,就怎样听课、评课作了细致的指导,为我们开展教学评价和组织听课评课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受到了很多启示,我将在今后工作中借鉴运用。

  邹文明主任主讲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使我再次深刻领会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对我们的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使我们对常规教学、学校教学及科研计划、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新的思路。

  李秀美主任主讲的《怎样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就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开展的背景和现状、如何开展校本教研这一块作了细致的分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找出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并就校本教研的有效做法,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对万源中学校实地参观后,我们更是从校本教研、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学习到了很多优秀做法,也使自己认识到在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很多。

  二、我的思考

  一天的培训时间总觉得太短,几位优秀主任精彩的讲座可谓旁征博引,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教学管理的意蕴”,还是研讨“教育科研的有效管理”,无论是思考“反思教学”,还是关注“集体备课”……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我一些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才能当好教导主任?静下心来,展望自己今后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们的工作:

  (一)教学管理的切入点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由教师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设计;教学模式由封闭型转转向开放型;教学顺序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教学活动由以教师活动为主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手段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化;教学质量评价由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培养良好习惯为重点。教导主任自己要做到:1、走出去听,走入老师,学生和家长中去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看法;2、静下来读,每天应该安排一段时间读书;3、坐下来研,自己要带头搞教学研究;

  4、潜下心写,要勤于动笔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

  (二)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管理。

  1、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要明确。也就是教学“六认真”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让教师对每个环节的要素都心中有数并能有效完成。

  2、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1)改变备课检查内容和方式。检查内容和方式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准则,有实效性,注重备课内容的实质性管理,善于发现教师的个性展示和教学得失。

  (2)坚持有效地听课与评课。听课要做到六听:一听教师怎么讲的,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是否有创新的地方;六听课后学生的反馈。评课要做到六思考:一是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于里教

  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二是对教师成功和不足的地方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三是思考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四是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五是思考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七是思考这节课是否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三)教学管理的生长点是教学质量的管理。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教导主任要做到:

  1.首先要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

  2.严肃考风考纪,认真组织每一次测试、竞赛,提高考试信度。

  3.考核评价要实事求是,认真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确保考核的全面和公正。

  (四)教学管理的策略是管理艺术。

  1、尊重原则。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每一位教师才能赢得每一位教师的尊重。

  2、服务原则。教导主任在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要力争做到的“八多八少”:多一点自律,少一点他律;多一点认同,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自主,少一点限定;多一点指点,少一点领导;多一点示范,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搭台,少一点懈怠;多一点诚信,少一点成见;多一点师生,少一点自己。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态创造性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导主任要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

篇二:教导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导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教导主任必须有"前瞻意识",这要求你提前进行学习,广种薄收,主动了解吸收前卫的理念和思想,指导实践,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和规划。下面是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11月1日至11月8日,北流市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在北流市市区开班。我作为其中一员,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导主任培训学习,参加讲课的老师有八位,他们分别是:石维有、谢章杰、杨有超、潘冠海、梁钊华、陈朝新、何薇、黄健云等。他们当中有博士、教授、教育局领导和小学特级教师。课程一共十个专题。通过他们的精彩讲学,我收获很多。

  首先,通过培训,让我对教导主任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学校教学中,教导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在执行教育方针,宣传教育思想,组织教学活动,协调教师关系,进行教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教导主任在学校里,要扮演好优秀教师的角色,要是教学的引路人,是教学管理的行家,还要是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更要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导主任,要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应该怎么干,增强角色意识,对工作对自己的发展都很重要。

  其次,通过本次活动,我聆听了诸位教授、博士、前辈、专家们的讲座,特别是北流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章杰的《教学的五认真》一课,让我更懂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真是多么的重要。也让我对"教导主任"这四个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又教又导。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校本教研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的保障,所以校本教研要常开展,坚持开展,既要标新立异,有要因地制宜,凝聚老师们的智慧开展,才能让教师们的教学更活,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学校的科研氛围更浓,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做一名学习型的老师,以前并不十分理解什么叫学习型教师,认为只要上好那几节课就是好老师。现在明白其实不然,教师也只有在教研活动中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通过教研活动这个平台,积累自己的有个性的教学经验,汲取同事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多想,多研究,多反思,创造

  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老师,一名学习型教师。活到老就学到老。

  我们所学习的每一个专题,都有联系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让我觉得建立在丰厚的文化氛围、浓郁的科研环境中的,要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如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何薇的《绽教学研究之花 结教育科研之果》,能生动地都会了我将如何在学校里开展课题研究。就课题研究而言,我们小学还真是小学生,虽然我们也在积极的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磨、集体备课、上研讨课、撰写教案、反思和论文等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材料,也从研究中获得一定的喜悦,但是通过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我们还真是蹒跚学步的孩子。而今天,新的校本科研形式"集体备课"又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更应该鼓足干劲,加快前进的步伐,以师为本,以校为本,坚持走"科研兴校"的道路。

  最后三天,是教导主任到外地进行教育调研。通过到外地的调研,我们学习到了外面的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也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令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总之,这几天的培训让我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更激起了我工作的热情。最后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二: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8月2日至8月7日,我有幸参加教导主任培训,感谢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礼,培训让我找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导主任间的差距;懂得了什么是认真、执着以及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导主任。现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摆正位置,调正心态。

  通过培训,我深深地懂得了教导主任是一所学校的砥柱,是协调学校各种关系的枢

  纽。一方面,教导主任要上情下达。他要及时的将学校的决策和思想迅速的转化为作战的方案,并在各部门周密地部署,从而把战略变成作战的行动;另一方面,来自基层的情况,尤其是倾向性的问题,还要通过他及时的上传到集体内部,甚至是决策核心,以便于实事求是地调整行动的方略,从而制胜。因此,教导处实际是协调处,作战指挥处。而教导主任就是学校的协调员,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员。这就要求教导主任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正自己的心态。

  校长代表着一所学校,校长的决策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决策是民主后的集中。应该具有全面性、发展性和前瞻性。执行好这种决策会带来学校的发展与繁荣。而中层是协助校长的,因此必须具有正确的角色认知,要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应该怎样干。到位而不越位,通常是你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到位是指工作中要想得周全,干得认真;不越位则是要坚决贯彻执行校长的决策,不怀疑当然更不能凌驾于校长的位置之上。成功了是决策的成功,是大家的成功,功劳归功与集体,归功于成功的决策;失误了,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检查自己在细节和用人中是否有漏洞,做主动的自我批评,并将反思的结果经过你部下的思考讨论筛子,然后把问题直接的或间接的呈给校长。要知道邀功是愚蠢的,揽过是聪明的。钓来的荣誉不是鲜花,而是荆棘。经验也说明,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用心了,当一份荣誉到来的时候,校长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群众首先想到的也是你。

  然而在我们的视野中,因为不能正确的认知自己的角色,失败的中层并不鲜见。这些中层或者自认高明,感觉自己事事都比校长虑的深远,技高一筹,因而置校长的决策于不顾,我行我素,甚至跟校长对着干,你说东,我偏要说西,甚或拉一伙整一伙,搞山头,不行大义,最终让人感觉心存野心,无功有过,身败名裂而走;或者感觉手中无权,心中失落,在校长与教师之间终日无所用心,得过且过,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中层形同虚设。疏落了中间环节,桥梁和信息不畅,管理有了漏洞,管理绩效从何谈起?如此中层与其有莫如无。前者是做人的失败,而后者却是性格的失衡。这样的中层,由于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角色作用,不但不会给事业带来生机和生气,反而会阻碍事业的发展,甚至造成良好局面的破败。因此,作为教导主任,找准位置,增强角色意识,对工作对自己的发展都很重要。

  二、树立三种意识。

  教导主任的角色、作用和地位,决定了教导主任必须树立三种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前瞻意识。现在有句流行语:"领导就是服务",用在教导主任身上最能体现其实质和内涵。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唯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教导主任是管理者,也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负责人,因此有必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校发展和教学走向的脉搏。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业务能力。

  教导主任必须有"前瞻意识",这要求你提前进行学习,广种薄收,主动了解吸收前卫的理念和思想,指导实践,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和规划。

  三、增强终身学习意识。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对终身教育的论述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的科学论断。人类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竞争在加剧,人才之间实力和能力的打拼愈加激烈。不学习就不能提高,不学习就不会创新。据统计到20**年11月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达7800万,上网人数居世界各国的第二。据报道,克林顿总统曾经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三点要求:8岁以前能读写,13岁学会上网,18岁进大学。网络技术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已经学会了使用和利用这种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我们如果落后于自己的学生、老师、甚至是子女,我们的工作是否还具有说服力呢?必须用学习的心态去学习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学的多才能见识广,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领导的知识和本领,工作中才有领导力。

  据调查,美国接近成功的企业中层一年要读书100本,老总一年也要读50本,而中国一个城市的老总抽样调查每年仅为1.5本。学习量不同,学习力不同,做统帅的能力能一样吗?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管理者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人的视野和思想境界,而一个企业家视野的宽窄和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赢利能力,甚至是其所能达到的层次。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教育。

  总之,我将在以后的教导工作中多学习、多反思,将教导工作既抓实,又抓活,在实中体现活,这样,方能牢牢把握教导管理的主动权,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全

  体教师服务!同时也希望进修校以后多开展这样的培训活动。

篇5: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点。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教学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已从单纯要求纸笔运算、解题,转变到能有效地、恰当地使用技术,数学化地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正好为新时代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要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更好地理解信息带来的数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重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他们的信息素养,协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得以发展.具体到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于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方面去,将数学课程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数学课程评价信息化,使得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

  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并不是指技术与知识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

  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有力地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所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程的开发,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从而对数学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影响和作用,进而促进数学课程整体的变革.

  2.构建新型数学教与学模式

  2.1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化整合模式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是利用多媒体网络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义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象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形象的、接近实际的情境,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学习圆锥曲线定义以及结合图象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时都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的作用.

  2.2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式整合模式

  新课改提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提供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程正好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这些资源从量与质两方面来说都与传统学习资源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和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就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便快捷的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进行高效学习.

  基于资源的自主——合作整合模式是指教师提供一些资源索引,如一些资源库的网址、网页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获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已所用.这种资源也包括教师课前设计的虚拟学社(虚拟学社是指利用网上群体虚拟现实工具支持异步式学习交流的形式.它本来是为支持网上虚拟社会中的交际活动而设计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当中,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数学学习,并且同时与老师、同学开展合作学习,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实现数学学习的最优化.但是要想真正意义上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虚拟学社的构建是中心环节.它一般是由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设计,满足不同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导航,包含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步骤,并给出不同的学习建议,以便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此外,我们必须指出“自主”并不等同于“独立”,学生在虚拟学社获得有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同步向社区里的教师及同学提出问题、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总之,在基于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优质资源环境下,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分析、重组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一并得以发展.

  2.3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种教学观念.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体验作为探索者的快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教师提供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主题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个数学主题进行探究,并依据这一主题设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借助技术平台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对一些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整合方式.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意义构建

  的目的.基于主题探究整合模式实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整合方式,它是以上几种整合方式的综合体.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的主题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开放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利用信息系统,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开放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材料、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等内容,并根据任务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学生组建研究小组,通过研究相关教材,明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制定个性化的研究方案.在探索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网址、网页及搜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

  有效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组织学生小组之间竞争、辩论,最后整理、完善研究成果篡写研究报告、展示成果.教师可采取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方式,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整理、反思,并可将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校园网进行发布,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3.思考

  3.1完善信患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信息社会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整合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学生双方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课程整合中,要给教师充分的时间适应新的教法和教育观念,认识到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和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掌握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一切手段去组织、去开发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一切数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生动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中,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理解和探索数学的平台.

  对于学生来说,整合课大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他们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这种学习的经验,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这种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课堂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这种新型课堂,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和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师生备了整合课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3.2教师主导地位不容改变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说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包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合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相当大,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世界里迷失,很可能难于把握课堂重点,将时间浪费在非课堂教学内容中,

  致使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事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性地设计有关的课题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按照目标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更高效的学习.此外,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学生面临众多的信息无法选择,甚至会产生网络迷航现象,还有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易受不相关内容干扰,因而这时教师应该通过网络资源技术来实时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对学生的

  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时间加以引导控制,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促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保证整合课堂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保证开放的学习目标能全面顺利的落实.

  3.3注重整合的实效,把握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平衡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式中,多媒体演示的网络走进数学课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多媒体网络技术仅仅是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的简单代替,或者作为课堂的点缀,其使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承担了多重角色,既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工具、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探索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必须指出,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度”的问题.信息技术不能使用过量,不能什么情况都依靠多媒体网络.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如基本运算、直观想象、画表作图、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学生自己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依赖自身来完成,不提倡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完成.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增加,但过量的信息无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学生无法把握,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但我们不可过度依赖,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步学会把握新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一种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整合效果.

  以上仅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问题作了几方面的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