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届高考工作总结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11

  20**届高考工作总结

  **高考已经结束,在校领导和全体高三教师坚定的信心和团结协作中,我们再一次实现了低入高出,用事实证明十一中学教师队伍素质过硬,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高三成绩】

  在**年的高考中,报名总数841人,共二十个班级,理科总人数588人,文科总人数253人,其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平均分均已超过一批重点本科分数线,十七个班级的平均分超过二批本科分数线。

  一、进线率提升:

  我校进线率真正实现了100%,本科率达到了93.54%,一本重点率更是创

  建了近五年新高。

  二、全学科进步:

  高三所有学科名次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数学学科,入学时排名全市第21,高考时我们理科平均分87.44,攀升了5个名次,全市第16名,文科平均分91.11提升了6个名次,全市第15名,语文学科理科平均分107.19,文科平均分111.44,文理各提升一个名次,英语理科平均分97.65,提升了一个名次,文科平均分104.46,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综合平均分167.22,提升了两个名次,文综合平均分184.70,提升了两个名次。理科全体平均分459.49,超出理科二批分数线442分17.49分,文科全体平均分478.33,超出文科二批分数线465分12.33分。

  三、实现率突破

  在**市学业增值测评这一新增评价体制中,我校被评为**市十佳单位,我们再一次实现低入高出:

  我校一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197%,其中:

  文科一批实现率为342.86%,前三名:8班,2班,7班。

  理科一批实现率为176%,前五名:14班,13班,11班,12班,20班。

  二批本科总体实现率为93.04%,其中:

  文科二批实现率为78.03%,前三名:8班,2班,6班。

  理科二批实现率为102.56%,前五名:16班,17班,14班,12班,20班。

  三批:文科1班,100%;6班,100%;

  四、平行班撑起半边天

  在文理各成立两个实验班的前提下,平行班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单科前三名:

  成绩的取得与真诚的付出息息相关,数据的上升与理智的抉择紧密相连:

  【高三历程】

  一、校领导运筹帷幄

  在潘校长的指导下,一系列的成才教育得以展开,国学讲堂、诗歌鉴赏、博爱之声音乐会、三心三力细致解读、感人的成人仪式,尤其是到了高三,潘校长经常深入高三了解情况,经常与高三学生谈心,了解教情和学情,亲自指导并召开一轮复习学法指导大会、二轮复习学法指导大会、百日誓师大会、高考考前学生家长会。给予高三老师和家长科学的指导,有了这明确的指导,高三始终按部就班,在很强的节奏感中前行。

  周校长从准高三暑期补课开始,就与我们战斗在一起,深入各高三各班听课,与备课组一起评课,严把教学质量这一高三生命线,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专题研讨课,示范课、研讨课让老师们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得到收获。她还及时指导全体高三教师正确把握高考复习中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各环节,提高了复习效率,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学习课改省高考说明,吃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省里的各类高考总结会、分析会、信息会、学习方法指导会、填报志愿指导会等等,周校长都亲自带队参加,回来和老师共同研究领会会议内容和精神实质,制定方法对策,使会议中的指导性意见得到很好的落实。

  王书记每天到高三巡视,对高三工作给予精准的帮助和指导,号召中层干部进入高三各班为高三师生解决疑难,让党员与学困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左校长为高三的平稳航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每天多次的高三巡视,每天与体育班学生的交流,对高三班主任工作的耐心指导,几乎每天都在为高三站岗值班;陈校长为高三的后勤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什么事高三优先,高三无论有什么事,陈校长给我们的回答就是:没有问题,可以办。

  高三成绩的取得同样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各部门没有怨言,始终为高三创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确保高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在此,我谨代表**届高三全体师生对关注高三的学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教师团队尽显搏爱

  高三工作最重要的是队伍和谐团结、思路定位准确、指导及时到位,缺少了计划、沟通和及时的指导是万万行不通的,谁能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及时,谁就会更加靠近成功或是取得成功。现将几项工作简要说明:

  1、第一次在假期补课模式上实现了突破,从**年7月20日,对所有高三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每天只有六节课,却有了每天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学生自习时间,班主任为假期的补课付出了太多太多,换来了学生能力上质的飞跃,我们惊喜的看到,学生真的能学的很好,自习课交头接耳,东张西望的想象已不存在,曾几何时,我们渴望的千人自习,鸦雀无声,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20**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20**年高考我校又创新高,又一次实现了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觉得成绩来之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优化管理、系统协调、科学指导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得益于学校依托新课改,因材施教,优化课堂,以教研促备考,优化资源整合;得益于高三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真情奉献,群策群力,努力拼搏,是西中全体师生不甘平庸,锐意进取,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结果。

20**年我校高考成绩与**年年相比,又有很大的突破,重点上线102人,增长25%,二本上线335人,增长26%,王宁山同学以684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区理科状元,徐洁同学以572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县文科状元,理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7名,文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9名。

20**年高考已落帷幕,现将我校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管理,精心部署,抓好高考备考系统工程

历经高考备考多年,与兄弟学校一样,我校在高考备考工作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20**年备考伊始,学校就多次召开高三年级科任教师研讨会,认真分析高考命题趋势,正确定位高考备考目标,落实精细备考原则,确立了“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的高考策略。要求各学科备考既要处理好基础与能力以及三轮复习之间的关系,更要深入研究考纲、试题及高考动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以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备考质量。同时,各学科认真研究高考信息导向以及我校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考前训练的实效性。各学科力争在原有备考措施的基础上,启用新招,以实现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的奋斗目标。

1、优化三个管理

抓好高三备考教学的管理,这是近年来西中备考的常规做法。本届高三,我们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工作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学校制定了《年级组备课制度》《西中教学常规要求》《高考奖励方案及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备考的各项工作。在复习教学的管理上,让每位教师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坚持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专题讲座、高考信息报告会。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重点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高备考效率。我们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做好“三个统一”,即教学进度、训练、讲授内容的统一;“三个贴近”,即贴近高考目标与高考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三个突出”,即突出知识基础、突出解题规范、突出能力培养;“三个加强”,即加强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尖子生的心理调适,加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三个研究”,即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信息,探求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三个训练”,即信息追踪的训练,纠错重组题的训练,模拟重组题的训练。在抓好复习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对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经常组织召开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议,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共同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比常规管理更难,怎样使每位学生的备考状态和学校的期望值保持一致,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我们注重全程跟踪。从校长到教务主任,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把高三学生的状态调控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通过状态调控,个别扶植等措施对每位高三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心理、情感等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以保证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备考状态。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除了强化“有形的管理”,也要关注那些“无形的调节”。如学生群体氛围的调控、个别学生的心态调节、学生应试心理调适等,都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问题,有时又很难用固定的模式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做好学生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能轻装上阵。另外,从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都非常关注各个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每次模拟考试后,尤其第二学期一模后及高考前,及时对应考对策、答题技巧、科学饮食、心态调适、劳逸结合、注意安全等作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缓解紧张的情绪,消除学生身心上的“高原现象”。

2、做好三方面的沟通

西吉中学历来以学风优良著称,一方面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来自农村的优秀学生勤奋朴实,与城镇学生优势互补,你追我赶,形成了班级和学校的良好学风。另一方面学校把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使之“看得见,摸得着”。学校加强了领导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坚持开好备课组长会议,及时反馈了解教学情况,做到超前计划,提前部署、及早安排,以最大限度发挥领导和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要求教师做到深入学生,多倾听学生的呼声与意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思想上开导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在学习上鼓励他们,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专心致志地投身到备考中去。对于临界生,要求负责承包的教师每星期必须与之谈心两次以上。加强家校联系。在高三学年里,我们召开全校性的高三学生家长会,使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备考计划、复习及要求,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如何做才能为考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等。“三沟通”使教育教学工作紧密协调,形成合力,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3、协调五种关系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科抢时、学生偏科现象较突出,往往造成内耗,成为制约高考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等状况,听取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教学反映,着力分析学情,打破瓶颈,减少内耗,协调好“五种关系”,注意各学科争抢时间的问题,协调学科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注意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的矛盾,协调指导与主导的关系;注意教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协调好培养优秀生与转化学困生的关系;注意师生关系中情感、人文关怀的缺失,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注意学生“开夜车”、打疲劳战的现象,协调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篇3: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

  (一)语序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分析】第一句缺主语,第二句缺谓语,第三句缺宾语。

  2、句子成分赘余

  【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句】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分析】不同的标点分隔有三重意思。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句】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分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个其他人才。

  3、主客倒置

  【例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分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

  4、否定不当

  【例句】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一面对两面

  【例句】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分析】“会不会”“能不能”是两个方面,后面提高是一方面。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