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5-08

  小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学习型校园,满足当地人民对优质教育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按照“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原则,结合我镇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立和建全第二课堂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科教办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辅导员和中心教研组骨干为成员的第二课堂督导评估小组。要求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副组长由主任以上的校领导担任,领导组以下设立各项活动的指导小组,小组长一般由科组长或有特长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组员由本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各校领导组和指导组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如会议制度、汇报制度和检查制度。要求每学期都要制订出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整体计划和各项目计划,并定期检查、落实。

  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活跃全校师生身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2、在发展全体师生个性和特长的基础上,促进各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办出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3、在多元化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而广泛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会学习,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建设。

  (二)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1、解放思想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各校领导和师生的主体性,要求各校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解放思想,实现四个“更”:开设更多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项目;创造更多方法提高每项活动的质量;形成本校更鲜明的活动特色;取得更高的活动实效。同时加强引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选择和科学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和强项,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发展自己的特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必须使第二课堂的每次活动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乐而忘返。但并不能为兴趣而兴趣,必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共处,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

  4、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加一项以上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一项以上活动。活动负责老师必须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争取在镇以上的比赛获得较好成绩(各类常设性活动参照附表3)。在活动中,负责各项目的老师必须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考勤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三、加强管理,务求实效

  (一)项目设置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可塑性强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镇的实际,立足校情,学校可选择以下项目成立各活动组。

  1、全镇特色项目

  (1)书法(2)乒乓球(3)舞蹈(4)学具乐器

  书法、乒乓球、舞蹈及学具乐器(可选择竖笛、口风琴或口琴等一项或多项)将作为全镇教育的特色项目,各校自选一项以上,进行普及型推广和开展。

  2、校级项目

  供选择、参考的项目有:(1)合唱团

  (2)舞蹈队(3)

  器乐队(4)

  田径队

  (5)篮球队

  (6)电脑组

  (7)乒乓球

  (8)书法组

  (9)绘画组

  (10)文学写作组

  (11)演讲组(12)摄影组(13)武术队(14)健美操队(15)中英文打字

  (16)Flash动画制作

  (17)电脑程序设计

  (18)航模小组

  (19)科技小发明兴趣组(20)英语会话组

  以校队活动组形式,在全校范围开展。学校安排固定专业的场地,落实专业辅导教师,定时开展,每周活动1小时以上。

  3、班级项目

  供选择、参考的项目有:(1)

  奥数班(2)手工制作(3)编织组(4)烹饪组(5)讲故事组(7)阅读组(8)手工组(9)英语兴趣班(10)棋牌组。

  未参加校队活动的学生集中在本班课室,以班组活动形式开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班在自选组中选择1-2项,与校队同时开展,每周活动1小时以上。

  各校要充分开发利用场地设施,共享校内外师资资源,积极开发各种活动项目,多组建琴棋书画、网球、羽毛球、排球、游泳、国际象棋、N人N+1足竞速等新的活动项目。同时,要结合本校重点特色项目的开展,争取编写校本教材,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1、第二课堂活动,在新学期的第二周开始组建,从第三周开始起正常活动,平时检查评分,期末进行验收评估。各校可把第二课堂活动安排在校本课程里,在确保每星期集中开展一小时以上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活动的时间,其他时间各校根据实际自行安排。

  2、第二课堂活动的班级项目在各班教室或教师选择地点,校级项目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各专用场室进行。

  (三)加强辅导

  1、辅导教师要树立跨世纪意识,着眼未来,坚决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

  2、辅导教师对学生的特长辅导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新学年初要制定出本年度的辅导计划,使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3、辅导教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本着学中有乐、乐中求学!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德融课堂》少先队活动方案征集要求

  《德融课堂》学生活动方案征集要求

  《发挥少先队活动的课程价值和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黄凤华

  1)一年级教育主题:小苗初长爱我家——做神气的小学生。

  教育目标是:迈好学习成长的第一步,以养成教育和守纪教育为主,关心班级,认识小岗位的作用,在小岗位建设中培养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礼貌、有自信,热爱自己的“家”。

  2)二年级教育主题:快乐集体齐创建——做会合作的小伙伴。

  教育目标是:迈好守纪合作的第一步,以养成教育和守纪教育为主,知常规、守纪律,能组建小队,在岗位建设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3)三年级教育主题:自主管理做主人——做能干的小精灵。

  教育目标是:迈好文明和理想的第一步,以爱的教育和礼仪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懂礼仪、惜时间;小干部学会主动策划活动,学会分工合作,学会管理,争做班级小主人。

  4)四年级教育主题:成长路上齐步走——做负责的辅导员。

  教育目标是:迈好责任和理想的第一步,以责任教育和礼仪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懂礼仪、有责任。

  5)五年级教育主题:学会感恩扬美德——做合格的小龙人。

  教育目标是:迈好人生成材的第一步,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教育少先队员要讲功德、自立自强、健康生活。

  (注:1、分年级目标参考下发电子稿。

  2、活动方案可以是以前开展过得,也可以是本学期准备开展的。

  3、各年级的活动方案避免重复,年级组长进行协调。)

  格式:

  活动方案名称

  活动设计:(姓名)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不需要表格式)

  五、活动反思:

  (500字以上,围绕活动主题写本次队活动的感受及后续的活动设想)

  页面设置:上下各3,左右各2.5

  字号:五号

  行距:最小值

  标题:黑体,四号,文章之间空三行,姓名:小四,楷体

  其他:宋体,五号

篇3: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国外

  “做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三、课题界定

  数学操作活动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供给学生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

  1、验证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2、探索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

  3、创造性操作活动

  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文献研究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

  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负责人曾参加过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题,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都在教育第一线,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质保证。

  3、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已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有关学具制作和使用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任务、方法、过程、价值取向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4、学校网站上《教育科研》栏目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问题讨论、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年4月—20**年5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年6月—20**年5月)

  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完成中期成果报告,积累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期间学习林昌华编著

  《学校教育评价》

  李志宏着《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

  刘兼着《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孔企平着《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等四部专着,完成四篇读书笔记,2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3、总结提高阶段

  (20**年6月--20**年10月)

  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周冬英

  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撰写研究方案

  姜小红

  搜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毛明慧

  搜集资料、

  上研讨课

篇4:学为中心素养课堂改革研讨活动方案

  中学“学为中心“素养课堂改革研讨活动方案

  第一次活动

  1、时间:**年7月5日中午12:30-2:00

  2、地点: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3、对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4、议程:主持:谢**

  (1)周校长讲话

  (2)陈**副校长组织学习“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的经验和案例。

  (3)谢**布置研讨任务:本次课堂改革的核心思想:学为中心

  课堂教学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任务驱动

  课堂改革的目的:有效学习,提升素养。

  本次需要研讨的问题

  ①根据本学科特点对课堂40分钟时间进行分段任务设计(明确各时间段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

  课堂40分钟任务设计:第一环节:0-前5分钟:组织课堂,新课引入,当堂完成预习检测

  关注点:预习检测卷如何编写

  第二环节:5-15分钟:提出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关注点:问题如何来(教师如何预设问题,学生的问题如何收集和展示)

  第三环节:15-25分钟:小组展示,相互补充

  关注点: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以何种形式组建,小组的位置如何安排,课堂内小组如何分工管理,班级中小组间的评价制度如何跟上,学校中如何加强对学习小组的集体评价。

  第四环节:25-35分钟:教师小结,方法提升,解题指导。

  以上第二、三、四环节可以穿插进行,体现精讲原则。

  第五环节:35-40分钟:当堂巩固练习。

  ②适合新的课堂模式的作业布置、批改和课余时间的管理模式,体现精练原则。(布置什么作业,什么时候批改?如何批改?作业中的问题什么时候解决?以何种方式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③设计出适合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集体备课模式(备什么?怎么备?什么形式的作品?)

  各学科组在独立研究期间,组长牵头,学科组研讨两次,形成共同方案。

  第二次活动

  1、时间:**年7月26日-7月29日

  2、地点:待定

  3、对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每个成员带笔记本电脑)

  总务处(后勤安排)

  信息技术处(提供投影仪)

  4、议程:7月26-27日:各小组研讨,形成初步方案,上交电子稿。

  7月28日:各小组完善方案、各小组展示本组方案(ppt形式),相互探讨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本组方案。

  7月29日:各小组完成本次方案,把成果电子稿上交。

  第三次活动

  1、时间:**年8月25日-8月30日

  2、地点:学校各会议室

  3、对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全体老师

  4、议程:1、学习课堂改革新模式,集体讨论完善模式。

  2、组内分工,集体备课

  3、领导小组成员审核各集体备课小组的成果。

  后续工作,各备课组根据学校课堂教学新模式,完善提升。

篇5:课堂德育活动方案

  课堂德育活动方案

  为了推进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实效化,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全面贯彻落实总校八届四次职代会精神,实现德育课程化,提高德育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行为养成教育为主体,以常规德育和校本德育为两翼,以生活化、实践化、自主化为特色,以德育课程目标、内容、路径、评价推进为体系,以行为规范、班级建设、课程融合、实践探索、全员合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求真务实,创新增效,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二、工作目标

  争创甘肃省德育工作示范校。

  1.管理: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体系。

  2.队伍:打造一流的德育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

  3.成效:学生行为自律、礼仪自修、心理自助、安全自护、学习自主,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为做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成立“德育课程化”领导小组。

  组长:张岩

  副组长:郑绥伟、金钟

  领导小组成员:佟圣文、佟艳阳、曾茜、孙丽妍、王刚、全体班主任老师。

  四、基本举措

  1.优化德育内容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德育课程标准要求,通盘规划初中学段3个年级的德育教育内容,保证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完整全面的德育,“学习三年,影响一生”。

  2.规范常规德育

  规范升旗晨会:整肃升旗纪律,搞好晨会策划,把升旗晨会开发成以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的班级形象展示平台。

  规范一日常规:检查与反馈并重,开发其激励和矫正功能,从宏观上引导校风班风好转。

  规范主题班会:班会必须每周举行,不得挪用。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组织主题班会研讨课,提升班会课水平。

  3.丰富德育形式

  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专题教育、校内庆典,追求德育活动的多样化、情境化、生活化、实践化。运用“短平快”的形式,组织好课余文化活动和兴趣活动,在体育、文化、科技方面各形成3-5个拳头项目,培养健康情趣。

  4.探索主体德育

  建立和规范学生会干部值日、升旗晨会反馈、校园值周班、班干部轮换等制度,逐步实现学生自治自理;评选学生自治示范班。

  五、工作原则

  1.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行为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正面教育。班主任应注重运用榜样和集体的力量教育影响学生,慎用惩罚教育,特别不能采用体罚、辱骂、示众等违法方法。

  3.知行统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行为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和个人修养。

  4.学生自治。把行为素养教育的参与权、选择权还给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能力。

  六、实施途径

  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行为素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一)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利用《思想品德》、班会课、专题校本课程讲述行为素养内容。

  (二)日常管理。行为素养训练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校园文化。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采取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展板等宣传行为素养教育活动,推介好典型、好做法,营造浓厚的行为素养教育氛围。

  (四)社会实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行为素养,践行行为素养。

  (五)教师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规范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通过教师和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行为素养的养成。

  七、实施策略

  1.分级管理。建立校长、分管校长、学生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五级管理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校长负责宏观指导;分管校长主抓超前谋划、队伍培训。学生处主抓常规管理、全校协调、处突维稳。年级组应打造学生教育管理职能,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学生依法独立行使教育管理权。

  2.理念先行。用先进理念武装德育队伍。

  3.典型引路。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推动德育课程化建设深入开展。

  4.家校联动。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