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特殊科室制度: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制度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9-10-28

  特殊科室制度

  (八)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制度

  1. 工作制度

  1.1 导管室工作由科主任领导和全面负责,护士长协助进行日常管理。

  1.2 进入导管室必须穿工作服、更换拖鞋或使用鞋套,戴工作帽及口罩。

  1.3 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1.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依据预约通知单和病人病历查对,给药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1.5 检查治疗进行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 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专人负责,每日清点。

  1.7 严格执行医院制订的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规定,贵重物品、毒麻药品建立登记本,专人负责,每日清点,一次性耗材账目清楚,使用后要毁形处理。

  1.8 保持导管室内整洁、安静,工作期间不许大声说笑。

  1.9 注意* 线防护,各类造影机器运转期间,室内工作人员应着铅衣。

  2. 消毒隔离制度

  2.1 凡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更换拖鞋或使用鞋套、戴工作帽及口罩。未经允许,谢绝参观。室内禁止吸烟及大声喧哗。

  2.2 导管室每天进行地面、手术床、墙壁及机器擦拭清洁二次,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每个工作日都要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3 无菌物品和未消毒物品应分别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混放。已消毒物品按要求标明失效期。

  2.4 每日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并更换无菌持物钳罐,每周一、周四更换消毒液。手术器械进行分类、浸泡、清洗、干燥处理,按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浸泡,分类消毒或灭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用后器械单独浸泡。

  2.5 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不可回收再用,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

  2.6 导管室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后的物品)做好记录。

采编:www.pmceo.cOm

篇2:特殊科室制度:病区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制度

  (七)病区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

  1.1 病区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1.2 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1.3 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3 次:夜班晨、上午、下午各一次。

  1.4 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1.5 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1.6 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1.7 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1.8 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1.9 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1.10 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1.11 值班医生24 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12 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13 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14 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15 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16 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1.17 对床位较多及住院患者流量较大的病区,可设副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监护室的日常运行,监护室护士应相对固定。

  2. 抢救制度

  2.1 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2.2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2.3 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2.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2.5 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2.6 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3. 消毒隔离制度

  3.1 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按规定着装。

  3.2 清洁及污染工作区域划分明确。

  3.3 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4 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都要洗手。

  3.5 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用品。

  3.6 监护室保持环境整洁、地面清洁,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病室环境应保持通风状态。遇有特殊污染及时消毒,房间在封闭状态下可应用气溶胶喷雾剂进行空气消毒;或用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1g/m3熏蒸2 小时。

  3.7 每天用消毒液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3.8 治疗室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 次,报告存档。

  3.9 每日清洁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随地乱丢,严禁在病室内清点被服。

  3.10 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

  3.11 无菌物品定期更换和消毒,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1 次,并有报告存档。

  3.12 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有定期清洁制度,无私人物品。

  3.13 专人专用物品包括下列各项:引流管、引流瓶、吸痰用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螺旋管、吸氧管、雾化吸入螺旋管、面罩、血压袖带、体温计、尿桶、量尿杯、暖壶、牙垫、止血带、餐具。

  3.14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3.15 呼吸机管道每48 小时更换1 次,消毒处理后备用。

  3.16 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 次。

  3.17 吸氧装置、病人床头盘、雾化装置、麻醉机螺旋管每周更换消毒,体温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3.18 尿桶、量尿杯、吸引器瓶每周更换消毒。

  3.19 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擦拭,长期住院病人每日擦拭1 次病床。

  3.20 定期或遵医嘱留取病人血、痰等培养,针对不同的细菌培养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3.21 传染病病人消毒隔离应做到:

  1)穿隔离衣进入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2)戴双层橡胶手套。

  3)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4)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消毒剂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0 分钟后倒入处置室的池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篇3:特殊科室制度: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制度

  (六)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

  1. 工作制度

  1.1 布局合理,病室规范。每日通风2-4 次,室温22-24℃,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

  1.2 对母婴实施整体护理,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每班床头交接班。

  1.3 新生儿入室后给予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30 分钟

  1.4 根据婴儿情况随时更换尿布,注意观察婴儿全身皮肤及脐带情况,产妇给予晨晚间护理。

  1.5 婴儿每日洗澡一次,常规消毒脐带及清洁眼部,婴儿包被、衣服每日更换。

  1.6 婴儿餐具一用一消毒。

  1.7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应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母婴同室护士负责处理婴儿医嘱。

  1.8 每日做好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挤奶,负责奶库的管理。

  1.9 母婴同室护士负责接待新入院、手术、分娩的产妇并执行医嘱。

篇4:特殊科室制度:分娩室护理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制度

  (五)分娩室护理管理制度

  1. 工作制度

  1.1 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更换手术衣裤、拖鞋、带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1.2 产妇进入产房后应有专人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

  1.3 产妇在产程进展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1.4 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1.5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6 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0~60%。

  1.7 凡无菌物品应有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各类物品要定物、定位、定量放置,由专人负责,随时整理、消毒及补充。

  1.8 每日检查抢救物品、药品,保证功能完好。

  1.9 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物手续。

  1.10 产后半小时内应进行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

  1.11 接产后由接生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1.12 产后观察2 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返休养室(母婴同室)。

  2.消毒隔离制度

  2.1 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应更衣,穿拖鞋,戴帽子、口罩。非产房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2 保持产房清洁、规范。产床、家具、台面等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

  氯含量500mg/L)擦拭,产房每日通风3 次。每次分娩后,产床、器械

  等要及时清洁、浸泡、消毒、灭菌;用后的垃圾分类放置;墙面,地面

  每2 周用消毒液刷洗一次。

  2.3 无菌物品消毒期限,每年10 月1 日-4 月30 日为两周,5 月1 日-9 月

  30 日为一周。产房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4 产包开启≥2 小时如仍未生产,应从新更换并再次消毒外阴。

  2.5 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 小时更换消毒一次。

  2.6 开启的无菌物品每24 小时更换消毒。铺好的无菌盘每4 小时更换消毒,并注明开启时间。

  2.7 每月做空气培养及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有异常及时处理。

  2.8 遇有急诊产妇(未知生化结果的),分娩后器械、被服等单独消毒处理;肝炎等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产房分娩。

篇5:特殊科室制度:急诊科/室护理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四).急诊科/室护理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

  1.1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首都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1.2 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1.3 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1.4 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1.5 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1.6 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2. 急诊分诊工作制度

  2.1 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协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行分科,安排就诊。

  2.2 呼叫各科医生,对5 分钟内不到岗或不回电话者要做记录。

  2.3 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及时报告医务处。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

  2.4 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2.5 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3.抢救室工作制度

  3.1 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3.2 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3 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3.4 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5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3.6 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3.7 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3.8 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3.9 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药品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3.10 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