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活动方案 导航

再谈对心理健康认识(1)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03

  再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美国的一位医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病人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或者是找我看病,然后问我说,医生,我有病吗?我可以很好回答他,有或者是没有,也还可以直接对他说,你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然而,如果是这样来问我,医生,我现在这样是不是还算健康的?那我就难以回答他了。”其实,对于后面的一个问题却正是去医院看病或者是作体检的当事者所最盼望能够得到医生的答复的。医生不仅仅是做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不单是做疾病的预防或使人免于患病;他更应该去考虑到如何保障人类的健康,包括心身的健康。人们去医院体检或者是看病,关键还是想获得身体健康的保障这也是所有的人的求医之初衷。

  美国在针对心理健康的具体做法方面,在上一篇博客已经作了阐述,就不再赘叙了。我仅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中国与美国对于心理健康概念上的一些观点。

  何谓心理健康,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更没有一个权威的并为人们所公认的界说。

  在美国,对于心理健康,还是更加侧重于对于每一个个体人的心理衡量;他们认为,心理健康还是相对于适应能力良好的个人,是属于能够达到自我充分发展境界的人(A.H.Maslow----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可以表现为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爱与性的关系。具体说,有以下的几方面:

  1对于现实环境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而不加以歪曲。热爱自己,他人和环境的实际情况。虽然主要生活在当前的环境之中,但是却能够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学习,也能够为将来做出计划。

  2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并由此提高自尊心理,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够了解改变与进步的必要性,而不会完全受所在的文化环境约束。

  3能够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意见,感受与行为,情绪反应与刺激环境相适应配合,能够做到既适当表露情绪又能够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4行事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同时有着健全的自我观念,正确地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

  5有时需要离开别人,单独思考,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对整个人类持认可的态度,认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6与人相处,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会从新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与事物,而不是一直采取一成不变的态度。具有民主的价值观念和态度,能够尊重他人而无成见。可与少数人建立密切而亲近的关系。

  7具有明确的是非和道德观念,能够辨别方法与目的。

  8具备无恶意的幽默感。有一定的想象力,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奇妙而丰富的经验。

  ......其实,有关人的各种各样论述与评论,包括人的品格,思想,人格,性格,习惯,品质等等无不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极大影响。一种文化环境可能有利于某一种的人的品质的发展,而对于其他某些方面的品质的发展与表现却可能会起到拟制或者是阻碍的作用。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同样如此。

  中国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与深入的研究,缘由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并没有很长的时间。但是追根溯源,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是对中国的心理健康之认识有着深刻的烙印。比较全面深刻地阐述儒家思想的经典可谓是“四书”,这是一本在中国广为流传,极具影响力的一部传世之作。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四书”在过去几乎已经成了凡识字者的必读之书,这部书对于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影响是极为普遍而深入的。当然,“四书”当中并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这个概念,但是对于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和健全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却是有着很多的记述。在“四书”当中,将具备良好和健全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人称之为“君子”和“仁人”或是“大人”与“成人”。

  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思想推崇做人有以“君子”和“仁人”为楷模。拿儒家思想来讲,儒家思想是以君子和仁人作为人们修养的最高境界。

  一是能够以仁道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与人相处,是心理健康者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儒家所谓天下之达道,就是说明如何建立当时社会上的五种基本人际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思想将“仁”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种与人交往之道,甚至将是否“仁”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仁者,寿也”。另外,在儒家思想当中,处理人际关系还强调一个“伦”,将人与人在社会当中的相互关系属于有着特殊关系的就列入“伦”的关系,意为此人与其相关者占有一种特殊的身份,在这种特殊身份之下,便持有一种相应的“名份”或“理份”,也可以说,拥有特殊的义务或者是需要担负起特定某种角色的责任。儒家思想认为,人人都必须尽其角色或名分的责任,将有特殊“伦”的关系中,确定了一定的规范性,这里亦便限制了某种程度上的个人自由与个人意志,如儒家思想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到极尽处,只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以毫感激居功念头。如施者视为德,受者视为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在儒家思想当中,“恕”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其根本要义就是要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又深入一层,要求“仁者”要“爱人”。这种爱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切的爱。“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充分表达出一种敬爱的关系;是一种“恒爱”。这一切都在“仁”的含义之内。所以说,中国的心理健康首先要表现在与人的关系上,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能否与人为善是学会做人的第一要务。

  二是能够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要朝夕与其他的人相处,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能够做到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须大家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适当的约束。当然,社会上的法律规范,单位部门的规章制度,都是具有约束作用的;但是儒家思想强调要做到内在的约束作用,要求“仁人君子”应该特别注重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使原本是一种好的行为,不合乎礼也是不相宜的,“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对社会,对别人,讲“义”则是为人之正路,大家都应该遵循的途径。我们的社会是一种群居的社会环境,遵循礼仪就能够达到能够尽可能满足各个个体的需求,增加大家的便利,又可以减少冲突矛盾。与人与己与整个社会都有利。所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应能够察见社会上的这些规范之必要性,也便乐意接受适当的自我约束。这是一个人应该能够做出的基本判断。

  三是能够保持情绪平衡。情绪与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们经常会说,情绪决定行为,情绪决定格局,情绪决定成败等等。便将情绪的重要性概括的非常透彻。情绪对个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确实很大。在儒家思想思想当中,提出“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人们经常会发生由于“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情绪干扰,而对其他人产生偏见,成见。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够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由此儒家思想强调“正心”,保持情绪平衡与稳定。使其不致于引起行为方面的歪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能够“不忧不惧”维持平衡。不过,儒家也决非主张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只是希望能够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境界。这一点在中国历史来讲,包括到现在我们还是一直非常强调的。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面,只有汉族人不太喜欢热烈的情感活动,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传统节日里,都有热烈的庆典方式。汉族是不喜欢情绪的过分表达的。我们可以看到,最让人觉得还不错的情感表达是西北的腰鼓,然后就是舞龙舞狮子,比较豪放一些。其他的相对来说很少。中国人比较重视的是一袭长衫,背着手,拿着把扇子,在竹篱前看着月亮花瓣。这就是一种内心的平和。这也是中国儒家君子仁人所追求的这么一种境界。有这么一句话:君子用则行,不用则藏。就是指君子,如果有人要用你,你就要有充分的发挥;如果不用的话,你千万不要表现出来你有能力。这是为什么呢?也是要求你不要太张狂了。所以这些都特别强调一种情绪的平和。“坦荡荡”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四是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中的事物。这是儒家特别强调的,从穿衣进食到治国安邦平天下,都需要学习。人对事物的正确地认识来自于孜孜不倦的学习。一个人要做到能够健全地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就必须对环境中各项事物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求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儒家认为,以格物,致知为诚意,正心乃至于治国平天下之本。“学而时习之”,“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将学而不厌视为君子之良好的品德之标志。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要想对一些被歪曲了的事实和似是而非的观念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强化学习的精神。

  五是通过反省来增加对自身的了解。这里特别强调自我了解是良好适应的重要条件。《论语》里有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三”是指三个问题,“与人谋而不忠乎?”你帮别人做事是不是忠于你做的事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你跟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有没有信誉;“传不习乎?”你学到的东西,老师教你的东西,或者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做过练习。第一个问题是对人,第二个问题是对事,第三个问题是对自己。这是通过反省来认清自我,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心理健康者应该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达到“自反而仁”与“自反而礼”的更高境界。

  六是能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心理健全的人常具有积极生活的态度。《论语》里讲的君子就具备这样一种态度,君子不尚空谈,他们“纳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素其位而行“,做其所当做的事情。既不怨天,复不尤人,而且都是以“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行事方式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得去做事情的。“君子应当先行其言,君子力行近乎仁”。面对现实身体力行也就跟“仁”差不多了。

  七是以“止于至善”作为发展自我的目标。人是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性。要生长,要把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本能和特质都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行为动机属于世人皆有。这里面存在一个如何才能够做到是最完美的自我实现,最充分的自我发展。儒家思想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有良好的自我修养。怎么去加强修养?不断反省,不断学习,最终的目标是“止于至善”。把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充分发展。

  从儒家思想对仁人君子的规范描述来看,这些都是属于一些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表达。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面讲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另外,在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里也提出了很多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第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要经常保持乐观的心境;第二,不为物欲所累;第三,不妄想妄为;第四,意志坚强,凭理智行事;第五,生息有劳有逸,生活合乎规律;第六,心神宁静,不是心潮澎湃;第七,热爱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八,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第九,涵养性格,陶冶气质,不断完善自身,做到结阴阳而调刚柔,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所以中国人做事一定是中规中矩的。中庸者,什么事都是中庸,不要太刚也不要太柔。太刚了就是冒头,太柔了又会吃亏,要刚柔相济。

  心理健康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的,其必然会受到人们的价值观的限制,美好与丑陋,真实与虚伪,善良与凶残,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判断;其次,心理健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品质,而应该是人的品质的集合与综合,所谓集合就是一些品质表现可能是相互独立,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较高的相关联系。所谓综合就是某些品质表现相互之间有着很密切的相关联系,互为因果。

  人的心理状态是相当具有个性化的,表现与发展都是多元化,可都是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但是个体差异却非常的大;所以说心理健康并没有一个大家都是一个样的标准。

  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可,人从健康到疾病之间是存在一个连续递变的过程,称之为“亚健康”,心理也是如此。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个连续递变的过程可能时间也很长,也可能会在某一种诱因的触发之下忽然表达出来;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亚健康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理健康的标准时一种理想状态,每个人与这些标准相比较,都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的标准视为每个人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讲,智商超过130属于超常,90以上属于正常,70-89属于偏低,70以下属于低下。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指的是情绪的产生由适当的原因引起,情绪的变化随主客观影响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主流是愉快的,积极的,稳定的。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

  4,人格统一完整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里特征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具有一定关系的整体,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一是正确是个体心里健康的核心标准。它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包括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

  6,人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相互接纳,尊重,对人真诚,善良,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他人。

  7,生活平衡积极

  心里健康的人能享受学习,工作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他通常乐于工作,不会吧工作看成负担与痛苦。

  8,社会适应良好

  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跟着社会进步而进步,能够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该正对现实,积极进取,而不是选择逃避的方式。

  9,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行举止等心里行为表现要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

篇3:女性心理健康和情感问题

  一、女性的心理健康

  女性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看来,身体没有疾病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其前提是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身心、事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处于十分和谐是状态,并由此产生一种幸福感。那么,女性如何使自己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呢?

  第一、有积极向上的心境。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表现在对事业、生活充满信心、情趣,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兢兢业业工作,并由此产生责任心、成就感、荣誉感,基本上没有心理障碍,在繁忙的工作和艰苦的环境中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第二、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自信而谦虚谨慎,宽容大度,举贤任能,对别人的成功不存嫉妒之心,能和别人分享快乐,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合作精神,有正义感和献身精神,不具有性格上的缺陷。如美容问题的争议。"女为悦己者容"那么有人认为女性美容是为了给男性看的。但我认为美容可以增强自信心,为什么是给男性看的呢?

  第三、有坚强的意志。有为达到目标不懈努力的心态,有恒心,在逆境中坚持进取。人的心理行为的基本过程是由需要引起动机,形成紧张感,又引起行动,导致满足或挫折。当人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它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因此,要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成绩时不沾沾自喜,有遇挫折时时不垂头丧气,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开始新一轮的追求。

  心理学博士申荷永夫妇提出公式: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压力+身心疾病)/(心理应付技巧+自信心+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和身心疾病是威胁女性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心理压力来自于事业上的挫折、家庭关系的紧张、人生的挫折、突发事件的产生。心理压力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如何加大分母?社会支持包括设立妇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妇女热线咨询服务、妇联系统信访、维权服务机构、,以及社会政策、法律、道德上将性别意识纳入主流,促进男女平等,使女性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汕头大学校女职工委员会进行了《汕头大学女教职工压力及减压》的问卷调查,总体情况良好,如性格特征,以含蓄温和和外向开朗为主。调查显示,中年女性多数感到压力较大,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其次是子女大家教育。采取比较正确的减压方法,最常用的减压方法是向家人和朋友倾诉,积极交流和沟通。这说明我校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女性的情感问题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情感问题。女性为什么会产生情感问题?1998年美国发表"全国妇女组织情感宣言",可见,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这是因为有些妇女的情感问题这个纯个人或私人领域问题已经变成了社会问题。如影响社会的安定、家庭的质量、下一代的培育、妇女的社会地位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的进步状态。提出这类问题也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因为在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的时代,我们是不可能坐在这儿座谈女性情感问题的。妇女情感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妇女的智商、情商、心商。智商,(IQ):智力年龄/生理年龄,是一个人学习、事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情商(EQ):情感智力,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婚姻、家庭、职业生涯,凡此人生大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情商的高低,情商高的人了解自身感受,具有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理事件的能力,面临各种考验都能保持乐观状态,有学者认为,智商20%,情商80%;心商(MQ):人的成功除智力因素、非智力的情商因素,还有心理健康、潜心能因素,人的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有学者甚至认为,普通人的大脑只用了一部分,大部分处于沉睡。情感问题具有依附性。它不仅仅是情感问题,它受到社会环境、个人性格、自身的经济地位等等的影响,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氛围。一般而言,社会流行或崇尚什么,妇女的情感就依附什么女性完整的情感理论包括事业情感、夫妻情感、儿女情感,分事业型、兼顾型、生活型。我比较认可事业、生活兼顾型。分析女性产生情感问题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心理:

  一是托付心理。在婚姻恋爱中将自己所有的希望、要求、需要、快乐寄托于对方的身上,处处依赖对方,以为我的健康幸福全系于你,如果我不快乐了,一定是你的"责任"-你没有"照顾"好我!于是,抱怨连天、怨声载道,大叹命苦、遇人不淑,典型一个"受害者"的苦难形象。这种"托付心态"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不足"--是其在成长的过程里没有培育出良好的自信、自爱与自尊。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社会教化女性,要"三从四德",要做个"贞洁女子"、"贤妻良母"。诸如此类的宣导已在女性的潜意识深处刻下了"我只要成为他的人,我一定会得到幸福快乐!"的信念。还有满大街飘动的流行情歌在信誓旦旦:"爱你一万年!"……这些流行的时尚加上文化在骨子里的渗透,令许多女性迷失了自己,颇以为只要"嫁个爱我的人",我便可幸福快乐一辈子!事实上,这是对女性的极大"伤害",暗示了女人只要依附于某个男人,或者依附于婚姻,就一定会快乐幸福。无论在婚姻内,还是婚姻外,每个人的幸福与快乐,都必须依靠自己才能拥有及幸福长久,每个人都有十分的力量照顾他人生的快乐,假如一个人为了爱你而照顾你,给了你五分,他只剩五分来照顾他自己。如果你不去学习照顾自己,你的能力只有五分,全凭对方给你的五分来照顾自己,一年、二年、三年,如你还没有成长到八分、十分的能力,对方因为要照顾他自己的人生,而收回或减少对你的照顾,那么将是你痛苦的来临日!这种对伴侣、婚姻、家的关切度远超过了对自我的关爱,忘却了对自己的关心与爱,即是对伴侣的爱、对婚姻的爱、对家的爱!--因为"你"就是婚姻和家的主体之一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去爱别人的!因为那样的"爱"没有品质、没有内涵、没有深度!被你"爱"的人终久会被"爱"得窒息或逃离而去!存有"托付心态"的人,等于把人生快乐的"遥控器"交给别人,注定要被动受苦!

  二是自我封闭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大多是从婚后的开始的,尤其是有了孩子或与父母一起生活,又承担较多的家务的女人为甚。这时的女人,已俨然为标准的家庭主妇的生活模式。每日奔波于睡觉、做饭、照顾孩子或老人、工作这四点之间。这些为"爱"而放弃自己的"生活空间"--朋友、爱好、事业的女人们,她们生活的快乐吗?幸福吗?充分的资料显示,她们过得并不幸福、快乐。封闭自我的女性学会了沉默、服务、罗嗦、焦虑、等待、闭谈感受,与先生的感情在微妙的发生变化。这些女性因为婚姻和家的存在,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家和老公的身上,忽略了、甚至不惜放弃终爱的事业、喜欢的爱好、亲密的朋友,甚至委曲求全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因为结婚,因为爱,而统统的放弃了!家成了生活的全部,婚姻则是生命的重心。因为这样的选择,她们在老公心目中的感觉在悄悄的"变化"着:变的婆婆妈妈、不再可爱、小心翼翼、对老公的吸引力锐减,于是,婚外恋等现象可能发生了,而女性自己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我们究竟可以学习并提升的又是什么?

  三是自我心理。在婚姻生活中,二人在理念、价值观及需要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固执已见、不肯退步,坚持"我是对的"之观点,如果另一方稍加施压,便反唇相讥。在婚姻的二人世界里,难免会有认知及价值观的差异,争吵与冲突也是正常现象。问题是,有没有清晰冲突的最终目标是要达成"一致","一致"的结果是满足二人的需求。盲目的坚持"我是对的"或"我就是这样的"之观点,是把自己摆在比对方高一头的位阶上,一幅不合作的态度。其实,心理学研究发现,凡缺少弹性,坚持"认死理"--"我是对的"的这类人,内心大多是恐惧的、自卑的,其实害怕别人的不认可,而保护自己,往往赢了"小我",输掉"我们",得不偿失啊!

  以上这三种心理,我们应如何应对?其一,对自己负责,积极的自我成长,建立自信,生涯规划,主宰自己的生活及选择,信任用自己的力量来分享生命的价值;其二,婚姻、情感只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命中一道绝美的风景线,是一个重大的抉择。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完整与丰富还需要其它重要的因素,朋友、成长、事业、心灵等内涵,幸福人生的秘诀在于"整体平衡"或"平衡式的成功",即在事业、婚姻、学习及朋友当中综合平衡,而不厚此薄彼。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其三,不固执己见,学会放下"自我",善于"让步",才会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柔软与可爱。同时,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命的成熟!

  当然,最重要的是正确等待家庭、婚姻、道德。托尔思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走进婚姻家庭情感的女性,当昔日的激情与火热,由平淡如水的亲情代替时,需要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用道德约束自己。我认为,人的生活总需要阳光些吧!我还认为女性需要相对独立我非常欣赏当代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篇4: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其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少年儿童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导致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十、心理耐受力

  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因为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其可塑性强,应及早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耐受失败、挫折的坚强意志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其有利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文章来源

篇5:做一个心理健康班主任

  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丽霞曾说:“在纷繁的世界中,你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没有人注意你;在汹涌的人潮中,你就像空气一般不引人注意,但你要坚信,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即使没有人注意,空气依然是每个人生命的必须。”“你还要涵养健康的心态,学会从容地面对朋友和他人的成功;你要习惯于被人忽略和遗忘;你要具有在寂寞中前行的坚定和执着;你要懂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所有的收获都是意外。”

  说的多好啊!一位教师,平平淡淡;一位教师,普普通通;一位教师,做的也只是自己本分的事;一位教师,注定一生不可能轰轰烈烈;一位教师,注定一生只能为他人做嫁衣……然而,一位教师,有时生活在现实中的,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你就不能做好一位优秀的教师,更别指望你成为一位有方的班主任!

  选择了教育你就选择了平平淡淡,你做的就是鸡毛蒜皮之事。一个班主任,你不仅要教好本身所承担的课程,你还要关注班级动向,你还要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你还要管他们的起床、午休、就寝,你还要管他们的学习、生活……你似乎比别里科夫还要细心谨慎,但你又比别里科夫还要令人讨厌。你怕出事,但事情纷至沓来,你期望的美事难来,来了也是他人的功劳。你担心的事情偏偏接踵而至,明明不关你的事,明明不是你的责任,但你就是第一责任人。忍着吧,总不能说,一个国家里有一个人犯了法,就要追究最高领袖责任的道理吧!事实上,我们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我们也不会这么做。这不就得了,你一个小兵,就必须明白:平平安安就是大福,平平常常就是大富,平平淡淡就是大贵。你还求什么呢?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你时时与人相比,处处与人计较,事事与人争执,你还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备课,从容地走上讲台教授知识,践行品行吗?

  学生不吃早餐,你得过问;学生回家乘车,你得过问;学生心情不好,你得过问;学生仪表不整,你还得过问……总之,学生的一切,你都得过问。

  不过问学生的班主任,肯定不是一个好班主任;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滴不漏地国文学生的班主任,也是不长久的班主任。你烦,你怨,你诅咒,都无济于事。有本事你改行,你不当教师,不坐班主任。可你又舍不得!既然如此,你就一定要明白,你是在塑造人的灵魂,这个工作要是不成功的话,是不允许重来的。工作中,由于你的粗心,由于你的浮躁,由于你的不关注,你就可能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再说,你又有什么资格误人子弟呢?别人与你无怨无仇,你无心中害了别人,回头想想,内心不能安定咯!

  既然你已经做了教师,担任了班主任,那你就选择了平凡,选择了琐碎。孩子是要你手把手教的,知识是靠你一点一滴传授的,品行使得你一刀一笔雕塑出来的。与其生气,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本职工作。想想学生给你带来的快乐,想想工作给你带来的实惠,想想大刊小报给你的荣誉吧。又是你甚至也可以这样想想,既然别人能干、也干得好,我又何尝不能呢?

  做学生的工作是琐碎的,虽然累,但是很充实;虽然苦,但是很有刺激性。平凡中有不平凡,平凡才是真。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汇聚而成的,等有一天,你的衣钵传人在弘扬你的“道义”之时,天下之乐莫大于此。把眼光看远一点吧!只要你在黑暗中,在痛苦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冀,你就会身轻如燕,你便不会为负担而负担,为憋屈而憋屈了。点燃你心灵内健康心理之灯吧,它使你焕然一新!

  不要总以为自己在奉献,不要总以为自己最优秀,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所谓付出。佛说,有因就有果。即使你没把他人育成正果,只要你真的付出了,至少也成就了你自身的正果。何乐而不为呢?

  你钻研教材教法,上课行云流水,学生津津有味地听,你的心情就爽了,你就年轻了;即使得不到领导的赞叹,但至少在学生中流传开来。你都不朽了,你还要什么?

  你天天起早摸晚,深入班级,与学生接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与学生交谈,探讨,理论,你的思维活跃了,你的人气指数提高了,你的学生优秀了,或正走在优秀的道路上,你会会心地笑开了!种甜瓜得甜瓜。没有你的辛勤付出,哪有这许多收获呢?你要明白,你的收获与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尽管你的物资生活不够富足,但你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啊!把这当成一种享受,你还会有什么抱怨呢?你还会不努力工作吗?

  你天天与学生一同出操,一同跑步,用魏书生先生的话说是你用公家的时间锻炼了你自己的身体,赚了多大的便宜啊!不说同学们夸你身先士卒,同甘共苦,领导说你以身作则,治班有方,要是你费一点小心,吧操组织得好一点,外界人士看到你的班做操做的齐,跑步跑的齐,为你办欢呼,为你办鼓掌,为你喝彩,你不就犹如大旱之年喜获甘霖,心中那个美哟,无法形容。又使你身体更加舒适!

  不要小看搞卫生,不要轻视迎接检查。谁不想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呢?你要是心理不健康,认为这是弄虚作假、是不诚实的表现,那你亏大了!首先,是你自己怄气,再使学生怄气,再次你的学生在你的不正确的误导下,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也总是以一种不以为然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时时吃亏,处处碰壁,回过头来反思反省,恍然大悟,一切都是你的错!想想吧,你罪孽深重啊!

  一位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就可以促使我们安居乐业;有了健康的心理,就可以促使我们与人为善;有了健康的心理,就可以促使我们奋进有为;有了健康的心理,就可以更好的促使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有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班级就有希望了;有一个心理健康的领导,单位就有希望了;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公民群体,社会就有希望了;有一个心理健康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啊!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