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导航

建筑风水法则论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9

建筑风水论

有专家认为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风水之所以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如果片面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生态建筑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让笔者简称他们为:"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一致"派吧。

"风水里大部分是迷信,但也内蕴某种科学"

有的专家在认真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与风水学的关系后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富有哲学思辩色彩的或科学合理的东西,都被有意无意地披上一层巫术的外衣,推衍数千年之久,至今仍然阴魂不散的风水,则是典型。风水里大部分是糟粕,但也内蕴着某种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如果将这一部分的意义和作用无谓地夸大,则会曲解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空间思考的真实内涵。

风水与风水巫术,是中国古代诸多的巫术观念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延伸,是古代中国人与超自然力之间的一种交往沟通形式,是有宗教巫术色彩的。在西方,人们信仰宗教,可以到教堂去祷告,而对中国平民姓而言,要对超自然进行解释,惟有求助于风水了。

风水学可分成两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势派关注建筑空间,如山形水貌,藏风纳气。用现代建筑学阐释仍然有一定合理性。而理气派则有明显的方术色彩,把什?quot;宇宙场"和个人起居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对这第二种著作观点,笔者简称他们"区别对待"。

"风水绝对是伪科学,是祸害。"

更多著作及学者认为 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而是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

古代科学不发达,迷信与科学揉杂在一起,这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特点。

风水是建立在易学的基础上。易经里有很多智慧的东西,但两千年前的一本书,管得了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吗?至今一些农村两姓氏还为争风水而大出打手,一打几代人,这就是愚昧,这也是民族的悲哀。有人已把易学歪曲了,什么算卦,看相都美其名为"易学"。

还有风水书里头一些道理,属常识性东西,不是什么风水,比如"坐北朝南"之类,其实连蚂蚁、老鼠也懂要坐北朝南嘛。四合院里的水不能直流出去,要拐两个弯,这就是风水上的讲究。但用现代建筑理论来解释,水拐两个弯再出去根本就是多余,还造成排水不畅呢,这类风水害人不浅呢。

持上述观点者,笔者简称他们为"反对派"。

上述三种意见我相信还会争下去。理越辩越明,这不是坏事。

不过有趣的是:当一些人认为"风水"一词已过时,应向西方靠拢,采用"建筑与环境"、"地理与环境"、"居住与环境"等等新词时,一些有识之士却愿意回归或要还中国"风水"之本来面目,为中国"风水"*、正名呢。

建筑风水原则:

屋外环境成功法则

屋外环境法则一:电磁波会干扰人的思维。电磁波:高压电塔、高压电线、电站、变电所、长期在这些地方居住,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

屋外环境法则二:直面而来的路会给人造成不安全感。如果有一条大路直接向住宅冲过来,就好象所有的车辆随时向住宅冲过来一样,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安全、不稳定感。

屋外环境法则三:尖状物体会给人心理造成“危险”的暗示。如果住宅周围有大楼的角或尖状的物体冲射到住宅,就会使人产生危险的暗示。

屋外环境法则四:光污染是人类的“杀手”之一。光污染:大楼玻璃幕墙、水面、白色地面等在阳光照射下的反射光。

屋外环境法则五:天桥是人类的“杀手”之一。住宅在天桥旁边,并且低于天桥高度的住宅,更易受汽车噪音和尾气的危害。

屋外环境法则六:住所不要被四周的高层建筑包围。

屋外环境法则七:住宅两侧的建筑物,右边不要高过左边

屋外环境法则八:不要在施工工地旁安居

屋外环境法则九:不要在高污染地区居住

屋外环境法则十:不要在铁路的两旁居住

屋外环境法则十一:不要在火车站旁居住。火车站旁负面磁场紊乱。

屋外环境法则十二:不要在菜市场内居住。菜市场内,杂气太多,太混乱。

屋外环境法则十三:住屋不要在死巷尽头

屋外环境法则十四:庭院内的状况就是主人运势的反映。庭院杂草丛生、景象衰败,也会带到主人的工作和心情中去。

屋外环境法则十五:不要让住宅围墙爬藤缠绕

屋外环境法则十六:庭院内和住宅内的植物一但枯萎要马上剪掉屋外环境法则十七:好风景不一定是好环境。好环境与风景之别:好环境的地方风景必佳,居住其间,令人神清气爽。但风景美丽的地方,环境却未必好。比如美国的大峡谷,风景绝佳,就环境而言,却是标准的穷山恶水。

屋外环境法则十八:不要把住宅建在悬崖边上。环境充满险象,不宜居住。

屋外环境法则十九:不要住在河水往外流的房子里。河水宜“S”形流向最好。

屋外环境法则二十:屋前绿化越多,房子的正面磁场越大

屋外环境法则二十一:要住在背靠山,前有水的地方。水可以是街道,山可以为高楼大厦。

屋外环境法则二十二:要住在被大路环抱的地方

屋形环境成功法则

屋形环境法则一:有凹凸锐角的大楼不宜居住。大楼以住家为主时,最好平整为宜。

屋形环境法则二:不要住在瘦长的房子内

屋形环境法则三:不要住在圆形的房子内。圆形给人以动感,只适合做商场和社交场所。

屋形环境法则四:不要住透明之屋。四面透明的玻璃帷幕建筑只适合做无私密性的办公室。

屋形环境法则五:不要住在歪歪曲曲有缺角的房子内。如果房子内歪歪曲曲有缺角,可摆放一些圆形的瓷器、盆栽等装饰品解决缺陷。

屋形环境法则六:方方正正格局的才是好房子。长方形或正方形房间最好。

屋形环境法则七:弧形的住宅最好。弧形也可以是门前的圆形水池、绿化带。

住宅大门成功法则

大门环境法则一:住宅门不要面向电梯门

大门环境法则二:住宅门不要面对向下的楼梯

大门环境法则三:大门不要直对别人的大门

大门环境法则四:大门不要对着地下停车场入口

大门环境法则五:门不要开圆形或拱形

大门环境法则六:大门围墙不要一高一低

大门环境法则七:不要把门开在距离高大建筑物太近的地方大门环境法则八:开门立即见山不好。所谓的“见山”并非远山,而是近距离之山。若大门数百公尺以内面对着一座大山阻挡,气的流通受此山阻碍,难免有一种压迫感存在。

大门环境法则九:门前不要有垃圾堆积

大门环境法则十:不要开门就看见庙宇、医院、殡仪馆

大门环境法则十一:大门近距离不要正对大树

大门环境法则十二:大门近距离不要正对电线杆

大门环境法则十三:大门面对铁路容易心理紊乱

大门环境法则十四:不要在窄巷中开门。如果开的门在巷道之中,近距离内对着的不是墙壁就是别人的大门,压迫感十分严重,视野打不开。

大门环境法则十五:房子大门不要冲着笔直而来的马路。从视角上看,所有车辆、行人都笔直朝着自家大门而来,到了门口才向左右转弯,会造成有可能发生车祸的心理恐慌。

大门环境法则十六:进门要舒畅,不要有障碍

大门环境法则十七:大门不要直对窗子。大门进入之后直对着窗户,可摆圆形的物体或用植物摆在窗前。

大门环境法则十八:厨房和厕所不要冲着大门。可以在厨房或厕所门前摆屏风、竹帘、植物。

大门环境法则十九:大门要配合朝向来选择颜色。

1、 门在东方:青、绿、黑、兰

2、 门在东南方:青、绿、黑、兰

3、 门在南方:青、绿、红、紫、橙

4、 门在西南方:黄、啡、橙、紫、红

5、 门在西方:黄、啡、金、白

6、 门在西北方:黄、啡、金、白

7、 门在北方:金、白、黑、兰

8、 门在东北方:红、紫、橙、黄、啡

大门环境法则二十:大门要配合朝向来选择图形。

1、 门在东方(直线、长方形、波浪形、梅花形)

2、 门在东南方(直线、长方形、波浪形、梅花形)

3、 门在南方(直线、长方形、三角形、尖形)

4、 门在西南方(三角形、尖形、四方形)

5、 门在西方(四方形、圆形、半圆形)

6、 门在西北方(四方形、圆形、半圆形)

7、 门在北方(圆形、半圆形、波浪形、梅花形)

8、 门在东北方(三角形、尖形、四方形)

客厅环境成功法则

客厅环境法则一:要住在 客厅窗外有水的地方。水为环抱式弯水,不能反弓。

客厅环境法则二:要住在 客厅窗外有海、有山的地方

客厅环境法则三:要住在 客厅能看到游泳池的地方

客厅环境法则四:要住在 客厅能看到喷水池的地方

客厅环境法则五:要住在 客厅内能看到公园的地方

客厅环境法则六:要住在 客厅内能看到停车场的地方。停车场里车水马龙。

客厅环境法则七:要住在 客厅内能看到对方天台的地方。天台为四方形或长方形最好。

客厅环境法则八:客厅要明亮,房门宜暗,反之则不好

客厅环境法则九:客厅不要与厨房连在一起,要有隔墙

客厅环境法则十:进客厅的斜对角位是窗户不好

客厅环境法则十一:主沙发不要背向大门

客厅环境法则十二:主沙发背后一定要靠墙

客厅环境法则十三:保险箱不要放客厅

客厅环境法则十四:客厅的右方不要放太多电器

客厅环境法则十五:鞋柜不要超过门高度的1/3。如超过,最上层不要摆鞋。

客厅环境法则十六:鞋柜在进门的右方比较好。旧鞋放下面,新鞋放上面。

卧室环境成功法则

卧室环境法则一:卧室的电视不要正对着床

卧室环境法则二:床不要正对窗户

卧室环境法则三:床不要直接对房门。可移动床位或是摆屏风或柜子档住。

卧室环境法则四:床上不要有梁

卧室环境法则五:床下不要摆东西、堆放杂物

卧室环境法则六:床头不要留空位,要靠墙面

卧室环境法则七:床头后面不要有窗

卧室环境法则八:床上方不要有吊灯、吊风扇

卧室环境法则九:床头不要背对着门

卧室环境法则十:床头板不要用三角形

卧室环境法则十一:床不要用圆形

卧室环境法则十二:不要睡在地下室

卧室环境法则十三:不要睡双层床

卧室环境法则十四:不要打地铺

卧室环境法则十五:不要在楼梯下设床

卧室环境法则十六:床头柜应低于或与床沿平行

卧室环境法则十七:床后不要有厕所

卧室环境法则十八:自己的床不要让别人睡

&n

bsp;卧室环境法则十九:床最好在门的斜对角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床头与洗手台不要用同一面墙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一:梳妆镜不要照床头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二:梳妆镜不要直对门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三:梳妆台一定要紧靠墙壁,不要有空隙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四:厕所或厨房不要改建为卧房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五:厕所下不要做卧室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六:厨房上不要做卧室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七:卧室门不要与厨房的门相对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八:主卧室不要紧临厨房

卧室环境法则二十九:不要用不规则屋做卧室或书房

卧室环境法则三十:卧室内不要放鱼缸

卧室环境法则三十一:进门不要直接看到卧床

卧室环境法则三十二:卧室不要有两扇对外的门

卧室环境法则三十三:卧室不要开天窗

卧室环境法则三十四:卧室不要用玻璃门

厨房环境成功法则

厨房环境法则一:厨房一定要有窗户,通风一定要好。厨房不要在完全封闭的房子里。

厨房环境法则二:不要用不规则屋做厨房

厨房环境法则三:厨房的形状要方正,最好不要三角形

厨房环境法则四:厨房柜子的门不要正对厨房的门

厨房环境法则五:厨房柜子的门不要正对火灶

厨房环境法则六:餐桌不要对着厕所的门

厨房环境法则七:火炉不要在梁下面

厨房环境法则八:火炉不要跟水龙头连在一起

厨房环境法则九:火炉不要正对着厨房门

厨房环境法则十:火炉不要正对冰箱

居家环境自然法则 自然规律

一、 屋外环境

二、 屋形环境

三、 住宅大门

四、 客厅环境

五、 卧室环境

六、 厨房环境

七、 卫生间环境

八、 书房环境

九、 色彩环境

十、 旺位环境

十一、 宠物环境

十二、 山形环境

十三、 买房环境

十四、 朝向环境

旺位环境成功法则

旺位环境法则一:鱼缸应放对位置。

1、坐北朝南:北方、西南方

2、坐南朝北:南方、东北方

3、坐东朝西:东方、西北方

4、坐西朝东:西北方、东南方、南方

5、坐东北朝西南:西北方、东北方

6、坐西南朝东北:东方、西南方

7、坐西北朝东南:西方、西北方、北方

8、坐东南朝西北:东南方、西南方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传统风水建筑对称美学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南北延伸相对称。中轴线的北端依次有隆恩殿、方城等主要建筑,一律坐北朝南。中轴线的顶端是横行的山脉,组成丁字形。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如望柱、壬午,彼此呼应。比如清东陵整个陵区的山川景物,皆由从昌瑞山到金星山的神道(中轴线)所左右,大小数十座建筑物沿神道排列配合有序,蔚为壮观。

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中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即现在的*)。承天门内有端门,端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又叫五凤楼。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内外两城最重要的建筑群,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以及太庙和社稷坛(即如今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进入午门之后,所有建筑物都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及内廷后三宫──干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且每座大殿上的蟠龙宝座,都座落在中轴线上。

解放后,作为人民首都的北京城,打破了旧的格局,新扩建的*广场,已成为人民首都政治生活的心脏,而旧日雄居全城之中的紫禁城,则已退居到“后院”的位置。但是,新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XX纪念堂,仍然保持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我国许多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

对称,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蜜蜂等)皆呈左右相对。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也多是左右对称的。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

篇3:以历史发展观看待建筑风水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建筑风水也不例外。建筑风水可分为有形的建筑(自然观)和以主要用来指导理念的思想观(人文观),其自然观部分集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等于一体,是中国古建筑理论精华;其人文观部分含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如吉凶、寿夭等应该祛除,同时阴宅也应该坚决祛除。批评者以阴宅“气”的原理为依据,进而推广批判城市、园林和民居等建筑风水,没有抓住二者的根本区别,显得牵强附会。

建筑风水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古建筑;其许多实例有许多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展示在世人面前,如明孝陵、故宫、平遥等。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所以我们认识应该用发展的、科学的观点重新建筑风水。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我所说的建筑风水是以风水理念为基础的古都城、城市、园林和民居等建筑,而不是指阴宅。

谈起建筑风水,大家想得最多的肯定是其“迷信”成分,这从古今历史中可以找出许多否定的,但也有许多肯定的。但无论对与错,建筑风水在封建王朝之前一直在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看看否定与肯定者的主要观点就明白了。如下是批评者的主要观点:

“风水”是宋代一本托名晋代郭璞的《葬书》中新提出的巫术,其核心内容是所谓“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即认为葬地中的“吉气”或者“凶气”可以进入死者的尸骨之中,由于气类感应的机制,可给其家人带来福佑或危害。比如将先人遗骸葬在“风水宝地”,子孙便可以升官发财。这完全是一种幻想出来的巫术迷信.

“风水”中所说的“风”和“水”,指的不是建筑学上的风和水,而是能够使“吉气”不散的风,使“吉气”集聚的水。其地形要求也不是背风向阳、依山傍水,而是所谓“青龙”“白虎”“仰刀”“卧剑”之类的地形。“风水”一直是选择葬地的巫术,“风水先生”是选择葬地巫师代名词。“风水”和建筑学完全没有关系,是一个有特定含义和特定内容的巫术概念。因此,我们党的各种有关文件,与学术界出版有关权威辞书,都把风水认定为迷信。这是完全正确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批评者是以晋代郭璞的《葬书》为理由,而其反对的主要对象是阴宅,而对于以都市、城市、园林和民居等为基础的建筑风水就显得苍白无力,其批判的理由是由此及彼,但是真的能引申吗?从地下到地上是有根本区别的,阴宅与建筑风水有本质区别的。

对阴宅我不想多说,我也持批评态度;但我对批评者找出的理由无力而感不可理解:其主要是通过地质考察得出的观点,如“我的老师李文达,擅长也喜欢写科普文章,1948年他在三联书店出版过一本小册子《风水新谈》,是用地质学的知识去破除风水迷信”,但古人真的那样认为吗?显然不是那样的,古人最明显感到的是地磁场/微波的生气,中国四大发明的“指南针”,正为其找出方位提供了方便。如果要批评,最好找出古人选择那样特点地形的地磁场/微波分布,以及判地磁场/微波大小的生物作用与危害,这样才有说服力。地磁场/微波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那才是产生永久“生气”的本源,也就是常说的“神秘之气”,光凭地质学能说明白吗?

我们看批评者如何对建筑风水的理解,“建筑住宅也讲风水,可以和生存环境挂上钩了,但其追求的目的仍是福、禄、寿三星高照,要找的是那种存得住“气”的场所。帝王的都城、皇宫更要求建在有“王气”“天子气”的地方”。

追求“福、禄、寿”本无可厚非,现在大多数人也不会住在环境差的地方。但批评者认为建筑风水之气就是阴宅的“气”,那显然是偷换概念,没有做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阴宅的弹丸之地和建筑风水的大面积地域,其气还会是一样吗?比如,地质之气在大面积的建筑风水中还起主要作用吗?显然是不起很大作用的。而代之而起的是山清水秀、山环水抱适合人住居的最佳建筑风水,其结果必然体现出支持者的观点“风水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其气更主要的是指自然之气包括“空气、水气”和无形之气包括“温度场,天空中的电磁场/微波等”等。但反对者仍停留在古老阴宅的“气”和“福、禄、寿”等理念上批判建筑风水,就显得力不从心,自然就形成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对立,各有各的道理。

批评者以阴宅的“气”,经过类推而批建筑风水,显然是站不脚的;其以“福、禄、寿”为目的,阴阳、五行等理念的建筑风水,其产生的许多非合理因素,这才是批判的核心。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风水虽然地域结构特点与阴宅相似,但实际上是本质的有别。山清水秀,山环水抱的地域结构特点是建筑风水的核心,是有形的实体,这就是我称之为“建筑风水的自然观”;支持建筑风水的大多学者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这也是古人所谓的“地人合一”的简单叫法。

其实与建筑风水的自然观有关的许多东西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进行阐释的,建筑风水学中的许多不可理解的东西如“反弓水/风和两高楼之间的天斩煞”,经江湖风水说的多么可怕,其实就是强风、水的凉气对人的冲击。这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定湿度、温度、强度的风对人的健康长期影响如何?有没有一定的标准,这也是现代家居建筑应该考虑的。

所以批判者要跟上建筑风水的发展,不要以不变的“阴宅之气”来批建筑风水的“气”;建筑风水的“气”实际上是批判者类比引出的气,不是建筑风水所特别强调的。如果批判者应要把二者说到一

起,那承认二者有共同点,即我认为的“空气、水气”等自然之气和“温度场,天空中的电磁场/微波等”等无形之气,因为它们在空间和地下都一定程度存在,难道还有什么另外之气?

建筑风水的发展更注重的是山形与水的大小、分布等,“山管人丁、水管财”是其主要的设计理念,这可以许多书中找到答案,其理念是以易经的阴阳、五行和先天/后天八卦等为基础的。这个时期,由于引入了时间观念即“风水轮流转”,使建筑风水从空间概念转变为空间、时间等概念而更加完善。这方面的情况较为复杂,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展开谈论。

所以,风水的概念虽然由阴宅引入,但与发展中的建筑风水的“风水”概念是本质不同的。阴宅“风水”重“气”,建筑“风水”重“人丁与财即人员兴旺与财源滚滚。所以,批评者以批阴宅的方法和理论来批建筑风水,往往没有抓住要害,反而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正如“把古老的生气比喻为中国发明的火药”,以火药为基础发展了“枪炮、火箭”;建筑风水的发展也一样,虽然经过“生气火药”的发展过程,但经过唐宋,建筑风水就如“枪炮”一样从本质上经历了大发展;以至于其后来和早期的概念有根本区别的“火箭”式发展。如果要找出其迷信成分,此时不是从火药里找而是要从火箭里找,虽然火箭里含有火药,这样才能抓住本质。但阴宅风水确实变化不大,只不过火药的成分、强度变化罢了。

所以,批评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精通易经、古建筑、地理、环境、物理、化学等才可能把建筑风水根本上批倒,才能象批“阴宅风水”那样批臭,才能把中国古建筑风水理念批下去,重振西方的科学建筑。其实,批建筑风水再怎么厉害,至多是把其人文观批倒,建筑风水的自然观部分大部分都成文化保护遗产了;总不会象八国联军一把火把圆明园烧掉那样把建筑风水的自然观部分也烧了吧。

如果进一步思考,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建筑风水的自然观部分很大程度和现代科学相符合,这在我的“建筑风水与现代科学”中有简单的阐述;建筑风水的人文观部分是其设计的理念和魂魄,总不能苛求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且古人和我们现代建筑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即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现代人更多的是满足居住,而古人在满足居住的同时还要人丁与财源兴旺,所以古建筑风水才有自己的特色、对山、水有特殊的要求,才显得那么复杂。

综上所述,建筑风水广义上可分为有形的建筑(称之自然观)和以主要指导理念的思想观(称之人文观)。现代建筑也不例外的分为自然观和人文观两个部分,只不过其人文观主要是以科学理念为基础,考虑更多的是客观需要;建筑风水自然观和人文观考虑的更多是人的需求,所以二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篇4:城市规划建筑风水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

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二、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

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以水为血脉,本身就是有机的。《黄帝宅经》的观点更为明确:“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亦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底蕴,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王充《论衡·书虚》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

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灵人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难怪乎人们会孜孜以求地追求合理组合的山水环境。

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城市美化运动”,英国出现了“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要求与环境和谐、重归大自然的愿望。“田园城市”一度付诸实践,其思想启迪了不少城市规划学家,大多新的城市设计方案就是从这里受益的。中国在50年代提出“城乡园林化、绿化”的对策之后,又于1993年2月召开了中国“山水域市讨论会”,钱学森先生指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应该是集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为一体的“山水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镐先生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吴先生独具慧眼,认识到了风水说在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山水构图中的重要作用;也启示我们,风水说关于山水空间的有效组合,一定能在“山水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5:漫话建筑风水

摘要: 说起风水,也许你会想起算命的, 掐指算出生辰八字; 想起相面的, 夸人天庭饱满,有福相贵相; 替人看宅的,手持罗盘仪宅前屋后地趴在地上定方位。确实,风水学作为古老的一门学科,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会掺杂进一些封建迷信和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我们应该研究挖掘其精髓的一面,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 风水

诸葛亮草船借箭,得益于他有夜观天象,预知三天内江面有大雾的能力,他的先知先觉能力,是与他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基础及细心的观察分不开的,在当时,孔明先生除了是个好军师外,也是一名优秀的风水大师 。六岁就写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优美诗句的诗人白居易,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造园家, 他把对自然、山水、花草与美的理解融汇贯通,营造出一座座曲径通幽,秀美别致的中国园林,令游客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他同时也是一名造园的风水大师。

事实上,风水学是一门古老的环境科学,它来源于古代人民对天体运行及地球四季更替的理解,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作业和择地筑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支变得复杂,并与各地的民俗揉合在一起,有些还掺入迷信的成份,其影响力也进入各个领域,如择地建屋、婚嫁迎娶、出行、经商、仕途、生老病死等。本次我想与各位探讨的,也就是风水学在建筑上的应用,这也是古老的风水学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其不朽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在港、台、澳、新等东南亚地区,有比较多的这方面的书籍,和一部分有精深造诣的高级从业人员,主要帮助大的业主择地、建楼盘,指导小业主安家置业、装饰与乔迁新居。从以后的篇幅中可以知道,风水师主要考虑内容也在于地形地貌、周边环境、污染影响情况、季风、采光、地质稳定等情况,其目的也是让居住者能得到自然界的支持并享受自然。

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建筑师的职责吗?是的,建筑师也可以是风水师,或者称为风水建筑师,但风水师的知识领域远比建筑师广,看问题的高度高,虽然他的某些方面的专业性不如建筑师。各位应该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求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皇城,风水师根据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的原则,在朱元璋起兵至主要活动的西起安徽,东至浙江绵延几百公里的中华大地,选中现今南京市这一傍山依水的宝地,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在筑城的过程中,也基本奉行了这一原则。(左青龙指现南京市龙蟠路以东、紫金山脉一带; 右白虎指现南京市虎踞路以西至河西一带; 上朱雀指现南京市夫子庙朱雀桥以南一带; 下玄武指现南京市的城北玄武湖和小红山、幕府山一带,上述老城墙的范围,至今仍是南京的老城区)。至此风水师的事情可以算完成了,至于一城一宫的设计营造,那主要是建筑师的职责范围,可见建筑师的考虑层面是比风水师低的,但这并不排除一名优秀的风水师同时是位优秀的建筑师的情况。本人作为南京一市民,在此想就南京多说两句: *也称南京市为虎踞龙蟠之地,龙离不开水,南京离不开长江,可见南京还是很有灵气的。孙中山先生走遍大江南北,来到南京,被其灵气所吸引,不仅临时总统府设在南京,他去世后也葬于紫金山南麓。

风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从自然界得到支持,让人们生活舒适。现代人学习风水学,仍然有其必要性。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各种污染材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自身的健康造成持久的伤害,一方面 ,我们的探索进入了半世纪前我们不敢想像的太空,另一方面,我们却容忍我们居住的地球被不断污染,不断有物种一遭受绝灭的命运,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方法来缓解现代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这方面,风水学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有些人会说: 政府不是有 房产局,规划局,环保局等专业负责机构人员吗?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加强参政议政的意识,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向市民开放规划方案,主动征求公民意见,毕竟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和唯一的生活家园,保护它,人人有责。我也有发现西方人研究风水之道的,并有著书立说,我们作为风水的起源地,更应该学习它,不能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败给外国人。

风水对环境的诠释,人们用不同的方法探知大自然的能量,并利用它为我们服务。如地形地貌法则,从人的食物和遮风避雨基本需求作为出发点,观察该地的主要风向,在背风处安家; 水源很重要,安家时要考虑靠近河流,取水方便,要注意河岸的朝向,不要被洪水袭击。罗盘仪法实际上就是指南针,是测方向的辅助仪器。还有各种古代书籍对不同的山形,水流和支流的形态均作了详细的描述。

风水之道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一、天时,地利,人和。古代人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可附见“天圆地方人三角”形状图。

二、“道 ”,道家是中国的一大学派。“道可道,非常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人与人、人与环境融洽相处的学问。

三、“阴与阳”,阴和阳表示矛盾中不断变化的两股势力,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转化。正负电荷相斥,正负电荷结合又使能量释放;刚中有柔,柔中带刚。静静流淌的小河属阴;当其遇到悬崖峭壁形成瀑布,水势跌荡起伏,水花飞溅,或遇到山石暗礁,形成旋涡急流,则属阳; 当其汇入湖泊,恢复一池静水,则又属阴。两者相互依存,没有“冷”,我们就不能正确描述“热”,从一个极端可怜走向另一个极端,冰能致火,中暑的人可以打摆子,我们的目标是取得两 者的平衡,阴阳对立面还包括下列方面:天与地,黑暗和光明,冬与夏,动与静,雌与雄,软与硬

,峰与谷,高山和流水,花园绿地与建筑,睡眠与清醒等。

四、“ 气”,是东方哲学中特有的述语,它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篷勃向上的源动力。中国人打太极拳,就是促使人体内“气”的流畅,针炙法可以打通人体内气淤滞塞之处 ,中医疗法讲究理气通脉,活血化淤。当建筑与周过道路绿化环境协调,体量相匹,人与自然融汇贯通,积极向上的“气”就会形成。当“气”流过建筑物时,居住者的生活会变得轻松自如,花园内的植物长势良好,同时花园也成为各种动物的乐园,哺乳类、鸟类、昆虫及无数看不见的微生物又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相互支持的生态系统; 当“气”流阻滞时,该区域建筑物内居民会心情不好,他的花园内 会阴暗潮湿,生态失衡,形成虫灾。在办公室内,气流顺畅时,职员就心情愉快,感到踏实,任务能及时完成,员工 压力减轻; 当气流不畅时,环境就不和谐,事业无繁荣。

综上所述,现代风水学是有其丰富的内涵的,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研究的,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