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 龙玲

gg开放以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步伐日益加快,极大地促进

了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形式呈现出蓬勃生机。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无一套完

整的涵盖全社会的零售商业业态统计资料,不能为政府调控零售市场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

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根据各种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建立健全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无论是对进一步

探索零售业态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还是对零售业态的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都是一项前提性

和基础性的工作。

一、零售业态的概念

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

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

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

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

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

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

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

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

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独立商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1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

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

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

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

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零售业态的分类

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

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

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

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

,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为具

体的业态形式,比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事实上,

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对

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2、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

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1998

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

处的生命周期。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

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

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

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大卖场),而1994年以后

真正规范的连锁超市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当上海的便利店已发展到1998年的2000家左右时,中西部地区对

此业态还相当陌生。二是统计上的可操作性。现行零售贸易统计是对零售行为主体进行统计,而一些新兴业

态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如邮购零售业务,在我国已有2-3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服饰制造行业,通过

邮寄方式出售其产品,统计操作就十分困难,无论是统计出售方还是购买方均不易实施,因此,统计归类时

要考虑大部分地区的业态发育情况和统计实践性。按照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在国际通行的业态分

类总体框架下进行必要的合并,把零售业态分为四大类进行统计,即: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

店和其他。
百货商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集中了若干专业的商品部并向顾客提供多种类、多品种商品及服务的

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是:①商品结构以经营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品为主,种类齐

全;②以柜台销售为主,明码标价;③注重店堂装修及橱窗展示。

这里的百货商店,不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日用百货零售业”,而是指经营多品种、多门类的综

合性商店,包括大中小型综合经营的商店。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及服务

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以经营食品、副食品、日用生活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

电器等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为主;②采取自选销售方式,明码标价;③结算设在出口处统一进行。

这表明超级市场首先是自助服务的零售商店,毛利低、销量高,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种类繁多。统

计时将各种类型的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式超市列入该类。

专业(专卖)店,是指专门经营某类商品或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满足消费者对某类(种)商品多样性

需求的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专业性较强,各种不同的规格、品种及品牌汇集,选择余地大

;②销售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提供充分服务;③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

将专业店和专卖店归为一类统计仅仅是为了统计操作上的方便,其实专业店与专卖店有本质的区别,前

者专门经营某种或某类商品,如时装店、鞋店、食品店、药店、书店、电器店、珠宝店等;后者则专门经营

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如海尔电器专卖店、李宁牌体育用品专卖店、格力空调专卖店、苹果牌休闲装专卖店

等。

其他业态,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业态形式(如便利店、折扣商店、杂货店、邮购商店等)。

3、关于连锁店和购物中心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零售业态分类中,我们排除了连锁店和购物中心这两种形式,这是因为:

连锁店是西方国家零售商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经营方式。一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百货店、

超级市场、方便店、折扣商店等都是独立于其他类型的零售业态,而连锁店则不同,既有便利店连锁,也有

超市连锁,专业店连锁等。随着市场细分化趋势的加剧,不仅在零售商业,在餐饮业、服务业也都广泛存在

着连锁经营的形式,如我国目前发展较快的超级市场和品牌专卖店,一般都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又如台湾除

在上述行业实行连锁之外,还在旅馆业、电脑资讯业、外语及才艺补习班等行业都实行连锁经营。一般而言

,连锁商店是指在核心企业或总店的领导下,由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零售企业,

通过规范化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济联合组织形式。连锁商店应由若干个分店组成,其特征是:①经营

同类商品;②使用统一商号;③统一采购配送,采购与销售相分离。

购物中心也不能作为独立的零售业态。购物中心是一组零售商店及有关的商业设施的群体组合,其间有

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美容美发店、彩扩店、饭店、快餐厅、游戏厅、小影视厅、画

廊等,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和其他服务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较大,有些建筑面积达10-50万平方米,

与商业街和我国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类似,属于商业集聚组织形态。其特点是:①众多业主共同组成一个市场

或商场;②自主经营,自由定价,不受购物中心制约;③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大多为物业管理,自营商业部

分很少。

连锁店和购物中心不作为零售业态分组,并不意味着对它们不进行统计。实际上,大多数新型业态店都

选择连锁经营方式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故把连锁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单独列入统计报表中;而对购物中

心,目前的统计方式是将其视为商品交易市场,由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或工商所负责统计上报。

三、零售业态统计的发展和完善

批发零售贸易业1998年年报,首次增加了零售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统计试行表,相应地在1998年的基本

单位统计报表中增加了有关指标和分组。按经营方式分组为:独立商店、连锁总店、连锁分店和其他;按业

态分组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其他商店。并设计了法人企业数、活动单位数、营业面

积、从业人数四个指标。试行表的意义在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零售业态统计的概念和连锁经营的概

念,促使社会关注零售行业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多样性变化。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调查限额以上口径,

不能反映连锁经营和各业态的总体单位数;同时所设指标过于单一,无法进一步了解其他情况。

在1999年批发零售贸易、

餐饮业统计制度中,把连锁经营和业态统计调整到限额以上财务状况年报表和

季报表中,一是增加了连锁商店和各业态的财务指标,丰富了业态统计内容,便于观察连锁经营和各种业态

的成长发育情况;二是对经营方式重新分组,强化了连锁商店统计。即将原按经营方式分为独立商店、连锁

总店、连锁分店和其他商店归并为连锁商店与非连锁商店两种。由于财务表是由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填报,所

以在这里,连锁商店是指连锁商店总店和限额以上具备法人资格的连锁分店(即限额以上独立核算的特许加

盟店和自由连锁店);非连锁商店指除连锁商店以外的其他所有法人商店。同时还规定连锁商店总店,还要

上报其所拥有的全部连锁门店数(无论限额上、下),为全面掌握连锁商店的情况提供了系统资料。

无论是试行表或是正式表,目前的局限性在于仅能统计限额以上部分,对限额以下有可能存在的连锁总

店和分店无法掌握,且以上指标均是附在其他报表中,无法体现业态统计的特殊性。设想今后可以根据情况

单独设置连锁商店表和零售业态表,并将调查普及到全部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零售企业。设想建立非定期报

表来增加反映经营活动情况的购销存指标;反映资本结构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指标;反映基本设施的配送中

心状况、营业面积、运输能力、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点个数及分布;反映提供就业机会的从业人数或吸收下

岗人员数。另外,还将考虑根据餐饮业连锁经营的普及,增加餐饮业连锁经营活动统计。

四、零售业态统计的分析意义

零售业态统计分析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对各种业态的跟踪观察,掌握零售业和零售市场的发展动态,

推动生产与消费步入良性循环。

1、所有制结构分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已承诺开放国内零售市场,允许外国商业企业设立分销机构,这无疑将有利于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但是短期内对我国民族商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何在开放的同时保护民族商业发

展,使得开放带来的利益能够大大超过开放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使这种风险始终掌握在我们能够有效控制的

范围内,这就需要各种零售商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信息。而外国大商业集团如美国沃尔。马特、法国家乐福

、荷兰万客隆等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普遍以超级市场作为切入点,采用连锁化低成本扩张战略,并且这种方式

也为国内大多数商业企业接受和效仿,因而及时跟踪和反馈各种零售业态商店的登记注册类型资料,就可以

清楚地勾划所有制结构比例,特别是民族商业与外国商业的比例关系,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基本依据。
2、财务状况分析

各种业态商店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经营过程中所占用和耗费的劳动量与所取得的经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

系。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可以反映各种业态店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百元商品的毛

利率和费用率以及劳动效率,进而了解各种业态的生存和发育情况,为行业管理和规范提供依据。

3、市场份额分析

通过各种业态的购销存资料,尤其是销售额所占比重,反映各种业态的市场份额及其竞争潜力,为企业

发展提供基本数据。例如,1988年香港的超级市场有800余家,其中居于垄断地位的惠康超级市场和百佳超级

市场,分别有连锁分店138家和130家,占全香港超级市场总数的33%,而销售额却占到50%以上。北京市

1998年商业普查资料显示:1998年百货商店数占全市商业机构个数的比重为12.3%,而零售额则占全市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1%;超级市场个数占1%,零售额占2%;专业店个数占28.5%,零售额占8.6%;便利

店个数占16.5%,而零售额占1.7%。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香港的超级市场已成为零售业的主导业态,并且

集约化程度较高;而北京市的零售业态仍以独立经营的百货商店为主导,连锁经营还不普及,因而总成本偏

高,而超级市场、专业店和便利店尚未成为北京市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参考文献:
1、哈佛商学院MBA教程《零售学》,1999年中文第1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黄桂芝:《零售营销》,1998年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于淑华:《对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的研究》,载于国内贸易部连锁商业办公室1997年编印的《最新

连锁经营文件资料汇编》。
4、《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载于国内贸易部连锁商业办公室1997年编印的《最新连锁

经营文件资料汇编》。
5、陆满平:《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载《中国商贸》杂志1999年第一期。
6、孙元欣,周锡樵:《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及国际转移》,载《中国商报》1998年7月。
&nb

sp; 7、美国:贾格迪什.谢特等《零售业出现的新变化用其未来趋势》,载《参考资料》1998年12月15日。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零售业态概念分类

一.业态概念
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独立商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1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业态分类
(一)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
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1998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生命周期。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大卖场),而1994年以后真正规范的连锁超市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当上海的便利店已发展到1998年的2000家左右时,中西部地区对此业态还相当陌生。二是统计上的可操作性。现行零售贸易统计是对零售行为主体进行统计,而一些新兴业态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如邮购零售业务,在我国已有2-3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服饰制造行业,通过邮寄方式出售其产品,统计操作就十分困难,无论是统计出售方还是购买方均不易实施,因此,统计归类时要考虑大部分地区的业态发育情况和统计实践性。按照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在国际通行的业态分类总体框架下进行必要的合并,把零售业态分为四大类进行统计,即: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和其他。

百货商店:
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集中了若干专业的商品部并向顾客提供多种类、多品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是:①商品结构以经营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品为主,种类齐全;②以柜台销售为主,明码标价;③注重店堂装修及橱窗展示。
这里的百货商店,不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日用百货零售业",而是指经营多品种、多门类的综合性商店,包括大中小型综合经营的商店。

超级市场:
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以经营食品、副食品、日用生活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等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为主;②采取自选销售方式,明码标价;③结算设在出口处统一进行。
这表明超级市场首先是自助服务的零售商店,毛利低、销量高,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种类繁多。统计时将各种类型的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式超市列入该类。

专业(专卖)店:
是指专门经营某类商品或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满足消费者对某类(种)商品多样性需求的零售形态

。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专业性较强,各种不同的规格、品种及品牌汇集,选择余地大;②销售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提供充分服务;③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
将专业店和专卖店归为一类统计仅仅是为了统计操作上的方便,其实专业店与专卖店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专门经营某种或某类商品,如时装店、鞋店、食品店、药店、书店、电器店、珠宝店等;后者则专门经营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如海尔电器专卖店、李宁牌体育用品专卖店、格力空调专卖店、苹果牌休闲装专卖店等。

其他业态,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业态形式(如便利店、折扣商店、杂货店、邮购商店等)。关于连锁店和购物中心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零售业态分类中,我们排除了连锁店和购物中心这两种形式,这是因为:
连锁店是西方国家零售商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经营方式。一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百货店、超级市场、方便店、折扣商店等都是独立于其他类型的零售业态,而连锁店则不同,既有便利店连锁,也有超市连锁,专业店连锁等。随着市场细分化趋势的加剧,不仅在零售商业,在餐饮业、服务业也都广泛存在着连锁经营的形式,如我国目前发展较快的超级市场和品牌专卖店,一般都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又如台湾除在上述行业实行连锁之外,还在旅馆业、电脑资讯业、外语及才艺补习班等行业都实行连锁经营。一般而言,连锁商店是指在核心企业或总店的领导下,由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零售企业,通过规范化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济联合组织形式。连锁商店应由若干个分店组成,其特征是:①经营同类商品;②使用统一商号;③统一采购配送,采购与销售相分离。

(二)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
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为具体的业态形式,比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对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三)购物中心也不能作为独立的零售业态。
购物中心是一组零售商店及有关的商业设施的群体组合,其间有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美容美发店、::彩扩店、饭店、快餐厅、游戏厅、小影视厅、画廊等,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和其他服务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较大,有些建筑面积达10-50万平方米,与商业街和我国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类似,属于商业集聚组织形态。其特点是:①众多业主共同组成一个市场或商场;②自主经营,自由定价,不受购物中心制约;③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大多为物业管理,自营商业部分很少。
连锁店和购物中心不作为零售业态分组,并不意味着对它们不进行统计。实际上,大多数新型业态店都选择连锁经营方式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故把连锁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单独列入统计报表中;而对购物中心,目前的统计方式是将其视为商品交易市场,由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或工商所负责统计上报。

篇3:购物中心模式分类和特点

一.按购物中心的商场面积规模分类
巨型/超级购物中心SUPER MALL/CITY MALL
面积在24万平方米以上。 如曼谷西康广场Seacon Square、马尼拉SM MEGAMALL和香格里拉广场SHANGRILA PLAZA、吉隆坡Midvally Megamall购物中心、台北京华城、新加坡义安城和新达城广场Suntec City、上海正大广场、香港海港城。

大型购物中心
面积在12至24万平方米之间。 如广州天河城和中华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和新玛特。"摩尔" 就是巨型或大型的购物中心。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大多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分步进行投资,分为一期二期工程兴建,因此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中型购物中心
面积在6至12万平方米之间。 如上海友谊南方商城、成都摩尔百盛、广州中泰百盛、北京东方广场、北京中友百货、上海九百城市广场太平洋百货。购物广场一般也是中型购物中心。

小型购物中心
面积在2至6万平方米之间。 如乐购上海七宝店、JUSCO吉之岛青岛东部店。生活购物中心、社区购物中心也是小型购物中心。

二.按购物中心的定位档次分类
真正的"摩尔"由于面积巨大,故定位于家庭(全家/全客层)的一站式购物消费和一站式休闲享受。 故商品高中低档必须齐备,::以保证商品品种齐全;理想的比例为:高3∶中5∶低2。当然由于所处商圈不同,各购物中心的高中低档比例可以有所调整。

以高档商品为主
如香港时代广场、上海恒隆广场、马尼拉GLORIETTA PLAZA、香格里拉广场SHANGRILA PLAZA、台北京华城。(但如果70%的以上比例经营高档商品,则这个购物中心一般最大只能作到10万㎡。开在国内的话,其集客能力将很有限,一般为购物广场,故也称不上摩尔购物中心MALL)

以中高档商品为主
即高中低档比例协调(在高3∶中5∶低2左右)。如广州天河城、马尼拉SM MEGAMALL,台北大远百、马尼拉ROBINSONS PLACE、上海正大广场。

以中低档商品为主
如马尼拉EVER摩尔。但低档商品不能超过60%,否则就成为大型跳蚤市场、小商品市场或批发市场,称不上摩尔购物中心MALL了。

三.按开发商背景及购物中心经营管理的模式分类
物业型购物中心
物业型购物广场SHOPPING PLAZA/SQUARE/CENTER:
一般由大房地产商开发建在市中心黄金地段,实行的是租赁制。特点:面积一般在5至1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面积还不够大,故其定位还必须突出某一目标顾客群体,所以入驻的业态一般不齐备即业态业种的复合度不够(通常定位于高端市场,大租户以高级百货为主,许多业态没有引入),还称不上真正的摩尔购物中心MALL。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
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普通摩尔的物业所有者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优势互补,既可保证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使摩尔以一个统一的社会形象面对消费者,同时由于摩尔内的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这种购物场所的组织和构造形式,包含着一种促销思想,即要让消费者在购物场所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由大房地产商按MALL的要求设计开发建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或城郊居民聚居区,实行的是租赁制。特点:面积比购物广场大许多,一般在15至30万平方米左右;业态业种的复合度高度齐全,一般为全业态全业种经营。
物业型购物中心在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的很多, 其代表有:香港时代广场、海港城、太古广场、又一城,新加坡义安城Ngee Ann City、莱佛士城Reffles City、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先得坊Centre Point,菲律宾马尼拉GLORIETTA PLAZA和香格里拉广场SHANGRILA PLAZA,马来西亚吉隆坡刘蝶购物中

心(LOW Yat Plaza)、燕美购物中心(Imbi Plaza)、乐天购物中心(Lot 10),泰国曼谷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暹罗广场(Siam Center)、River City、The Emporium,台湾的京华城、中华城、台茂购物中心、厦门"SM城市广场"。海外的著名SHOPPING PLAZA/SQUARE一般都只租不售, 以便保持购物中心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管理力度。
国内的代表有:香港九龙仓投资的:上海时代广场、北京时代广场,香港和记黄浦投资的:上海梅龙镇广场、北京东方广场,香港嘉里投资的:上海嘉里不夜城、北京国贸中心。

百货公司型购物中心
由大型连锁百货公司发展或扩建而成。面积一般在10至15万平方米左右,由于面积还不够大,故其定位也还必须突出某一目标顾客群体,入驻的业种一般很齐备但业态的复合度还不够(通常定位于高端市场,以自己的百货公司为主,虽然百货公司自身的超市一般也很大很有特色,但一般没有引入大卖场、家具城、玩具反斗城大卖场等业态),仍称不上真正的摩尔购物中心MALL。但随着百货公司型购物中心不断扩建及兴建2馆/别馆等,不同业态也正被引入百货公司型购物中心内,迈向真正的摩尔购物中心。如亚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型购物中心--新光三越百货台南新店,面积达16万平方米,引进了几乎所有的业态,已经称得上真正的摩尔购物中心MALL了。
百货公司型购物中心比纯物业型购物中心有一定的优裕性。体现在百货公司由于信誉佳、客户关系多、营销促销管理水平高;故招租招商较容易,且业绩一般也较佳。其代表有:台湾远东百货集团的大远百购物中心、台湾新光三越百货的台南购物中心和台北信义2馆、东京高岛屋百货、汉城乐天百货总店,内地的代表有:北京庄胜崇光SOGO百货、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厦、武汉广场等。

连锁摩尔购物中心MALL
由专业的连锁购物中心集团开发并经营,特点:自营比例较高(50%至70%左右)。连锁摩尔购物中心是指:由专业连锁购物中心集团开发并经营,自营比例较高(自营百货公司、超市、影城、美食城等),业态业种的复合度极度齐备,商品组合的宽度最宽深度最深,定位于家庭(全家/全客层),能满足全客层的一站式购物消费和一站式文化、娱乐、休闲、餐饮享受的特大型购物中心。专业连锁购物中心可解决购物中心的招租难题, 可迅速实现购物中心的全面开业, 且管理促销的力度和号召力比普通购物中心高许多。对我国而言,由于国内的商品的品种和各类专卖店只有国外的30%左右,购物中心的招租就更难, 所以专业连锁购物中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购物中心经营模式。但专业连锁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的要求和难度比其他业态更高, 且国内仍没有出现专业连锁购物中心;所以最好能引入外资的专业连锁购物中心集团。如菲律宾的SM SUPER MALL集团(自营SM百货公司、SM超市、SM影城、SM玩具反斗城大卖场、SM美食城)和ROBINSONS集团(自营ROBINSONS百货公司、ROBINSONS超市、ROBINSONS影城、ROBINSONS玩具反斗城大卖场)、泰国正大集团的THE MALL集团(自营易初莲花超市)、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属下之百盛购物中心(自营百盛百货公司和超市)。

四.按购物中心的选址地点分类
都会型购物中心
东亚日本、香港、台北一带多为都会型购物中心,位于市中心黄金商圈且连通地铁站。 一般楼层较高:营业楼层达到地下2至3层,地面8至12层。 地下3至5层为停车场。如马尼拉SM MEGAMALL和香格里拉广场SHANGRILA PLAZA、台北京华城、新加坡义安城和新达城广场Suntec City、上海正大广场、香港时代广场。

地区型购物中心
位于市区非传统商圈,但交通便捷

城郊型购物中心
欧美多为城郊型购物中心,位于城郊高速公路旁。一般楼层较少:营业楼层为地下1层,地面2至4层。室外停车场巨大,达到1000车位以上;甚至还有1000车位以上的大型停车场附楼。但菲律宾的SMMALL购物中心较为美式,且同时经营着都会型和城郊型2种购物中心。城郊型购物中心: 如马尼拉24万㎡的SM NEDSA MALL、SM SOUTHMALL,上海的17万㎡的莘庄购物中心。
社区购物中心

位于大型居民社区内。 社区购物中心一般面积较小。

五.依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的分类
按商圈辐射范围分类:1邻里型购物中心、2社区型购物中心、3区域型购物中心、4超区域型购物中心(业态复合度最高,是真正的"摩尔")
按入驻商家的主要业态和行业分类: 5时装精品购物中心、6大型量贩购物中心、 7主题与节庆购物中心 8工厂直销购物中心。
这是1994年ICSC(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分类出的八种不同的购物中心。这八种购物中心共通的特点是:有一致而整体的建筑设施规划、完整的交通道路系统、足够的停车空间、多元性商店业种与服务、统一的经营策略及店面管理、独立个性的购物环境。就整体而言,密闭式购物区(Mall)通常是购物中心的主体,采用密封式设计,并且将店面两两相对的每条商店衔接,以中央温度调节系统的消费购物通道加以连接,形成四时四季都很舒适的购物环境。

六.按购物中心的业态复合度的程度分类
业态复合程度极高,如面积又超过12万㎡, 即可称真正的摩尔购物中心MALL。 如泰国曼谷西康广场/施康广场(Seacon Square)、菲律宾马尼拉SM MEGAMALL等。
业态复合程度较低,(如只有大型百货公司,而没有大卖场;或只有大卖场,而没有大型百货公司;或没有大型影城) 就称不上摩尔购物中心MALL。

七.按摩尔购物中心的外观分类
美国式简洁的外立面,粗看如同特大型仓库或工厂:如菲律宾SM MEGAMALL、 厦门SM城市广场、美国MALL OF AMERICA。
童话般的的欧洲古城堡式外立面:如台湾的台贸购物中心、菲律宾ROBINSONS
豪华高贵的现代派,如同特大型百货公司:如上海正大广场、台北京华城、菲律宾ROBINSONS PLACE、菲律宾SM ASIA-MALL、::菲律宾香格里拉MALL
分散的多个商业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如香港黄浦新天地、菲律宾TUTUBAN CENTRE、菲律宾FILVEST SUPERMALL、宁波天一广场
购物乐园式的摩尔:如韩国汉城乐天乐园世界内的LOTTE摩尔(乐天百货集团投资)
交通综合枢纽--换乘式综合摩尔购物中心, 具有内地特色的购物中心
美国式的小型购物中心:如青岛佳世客JUSCO
附带写字楼的摩尔:如北京百盛、北京新世界中心

篇4:商铺分类知识

商铺:是经营者为顾客提供商品交易、服务及/或 感受体验的场所
1、按照开发形式进行分类
(1)、商业街商铺
(2)、市场类商铺
(3)、社区商铺
(4)、住宅底层商铺
(5)、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
(6)、商务楼、写字楼商铺
(7)、交通设施商铺

2、按照投资价值分类
按照商铺的投资价值对商铺进行分类,便于投资者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去判断投资方向,以及投资目标
(1)、"都市型"商铺--绩优股
(2)、"社区型"商铺--潜力股
(3)、"便利型"商铺--冷门小盘股
(4)、专业街市商铺--高科技股
(5)、其他商铺-"一般股票"

3、按照商铺的位置形式分类
按照商铺的位置形式可以将商铺分为铺面房和铺位。下面就其概念及区别进行介绍。
铺面房,www.pmceo.com是指临街有门面,可开设商店的房屋,俗称店铺或街铺。铺位,一般只是指大型综合百货百货商场、大卖场、专业特色街、购物中心等整体商用物业中的某一独立单元或某些独立的售货亭、角等,俗称店中店。由于物业本身属性的不同,必然导致其差异性的存在。
(1)、唯一性差异
(2)、商业业种业态局限性差异
(3)、营业时间差异
(4)、行业规划调整风险差异
(5)、物业运行费用差异
(6)、物业出租选择范围差异
(7)、投资风险差异
(8)、炒作难易程度差异

4、我国商业街的类型
(1).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区域中心的商业街步行街
(2).专业商品街和服务性街区
(3).旅游观光休闲街
(4).室内商业街

篇5:便利店商品分类

商品是零售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是获利的主要来源。便利商店作为零售企业的 一种形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经营什么商品,商品如何定位和组合,如 何制定和实施商品的开发策略等,构成了便利商店商品经营战略的主要内容。
商品分类
商品是概括一定范围内的集合总体,任何集合总体都可按照一定的标志和特征归纳成若 干范围较小的单元,直到划分为最小的单元。商品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目的,为满足某种 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和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不同的大类、 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品种,以至规格、品级等细目的过程。
零售商店的商品种类繁多,少则数百种,多则数万种,并且各种商品都有不同的特点和 作用。便利商店相对来说营业面积较小,商品种类较少,但也有2000至3000种商品。如何在 有限的营业空间里通过商品向顾客传递最具有"销售力量"的信息,是便利商店经营者必须 考虑的问题。
商品分类也可以说是将所有商品来源、生产方式、运输方式、销售方式、处理方式、陈 列方式、用途、功能、成分等不同的商品加以分门别类,并赋予一定代号,使其能系统、有 秩序地被管理的过程。一方面,从经营者的立场出发,商品分类要达到"易于管理","易 于统计、分析、决策"的效果;另一方面,站在顾客立场,要为顾客提供"选择购买方 便","消费或使用方便"的效果。
一套有系统的商品分类是商业信息化成功的前提条件。科学的商品分类有助于商店的采 购管理、陈列管理、销售管理以及较好地掌握商店的经营业绩。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的方法各种各样,根据不同方法,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商品类别。从商品营销学 的角度看,有意义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按商品之间的销售关系。根据商品之间的销售关系分类,商品可分为独立品、互补品、 条件品和替代品。独立品是指一种商品的销售状况不受其他商品销售变化的影响。互补品是 指一种商品销售的增加必然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销售的增加,反之亦然。::条件品是指一种商品 的购买要以另一种商品的前期购买为条件。替代品是指一种商品销售的增加会养活另一种商 品的潜在销售量,反之亦然。
按商品耐用性和损耗性。根据商品是否耐用和是否有形,商品可分为耐用品、非耐用品 和服务。耐用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能多次使用的有形物品。非耐用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一次 或几次使用就被消费掉的有形物品。服务是指提供出售的活动、满意等。服务的特点就是无 形性和变动性。
按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根据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商品(这里主要指消费品)可分为日用 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需品四类。日用品是指消费者通常购买频繁,希望一次有需要即可 购买的,并且只花最少精力和最少时间去比较品牌、价格的消费品。肥皂、糖果和报纸就属 日用品。一般来说,日用品都是非耐用品,而且多为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
消费者在购买前,对日用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和出售地点等都很熟悉,所以购买大多 数日用品时用较少的时间与精力。选购品是指消费者会仔细比较其适用性、质量、价格和式 样,购买频率较低的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选购品时,一般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信息 进行比较。特殊品是指消费者愿意花特殊的精力去购买的有特殊性质或品牌识别的消费品。 例如,特殊品牌和型号的汽车、定制西服等。
一般来说,消费者只愿意购买特定品牌的某种商品,而不愿意购买其他品牌的某种特殊 品,这与日用品不同。非需品是指消费者要么不知道,或者知道但是通常并不想购买的消费 品,绝大多数新产品都是非需品,直到消费者通过广告认识了它们为止。非需品的性质,决 定了企业须加强广告、直销和其他营销努力,使消费者对这些物品有所了解,产生兴趣,千 方百计吸引潜在顾客,扩大销售。
当然,商品分类方法不只上述几种,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例如,按商品档次划分,可 分为高档品和低档品;根据商品在商店销售中的作用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辅助性商品 和关联性商品。

商品分类原则
商品分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分类原则。一般来说,无论便利商店的组织或规 模如何,商品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将商店的商品,先确定大类属性, 再依次细分。

大分类的分类原则。
大分类通常按商品的特性来划分,例如水产品是一个大分类,属于这个分类的商品都与 水、海、河有关系,保存的方式、加工方式也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归为一类。在一个便利商 店中,大分类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10个,这样比较容易管理(在店内编码时,大分类的划分 一般只给一位数)。

中分类的分类原则。
中分类的原则可以按照功能、用途来划分,也可按商品的制造方法,或商品的产地等特 性来定,按商品的功能、用途划分。如在杂货类这个大分类中,可区分出家庭用品的中分 类,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要从家庭用品这个功能、用途来寻找,即可轻易找到。按商品的 制造方法划分。
有些商品的用途并不完全一样,统一按功能、用途划分有难度,就可按商品的制造方法 划分。比如"熟肉制品",作为中分类,火腿、香肠、腊肉、卤味等就可以归类在这里。按 商品的产地来划分。比如可根据商业圈内顾客的喜好,设置了"进口水果"这个中分类,那 么所有国外进口的水果就可都收集在这个中分类中了。在便利商店中,商品分类可以依次遵 循以上原则,即先按商品的功能、用途划分,再按商品的制造方法划分,最后按商品的产地 划分来进行分类管理。

小分类的分类原则。
小分类的分类原则,按照中分类的分类办法,再进行细分。分类依据可以是:功能用 途、规格包装形状、商品口味等。
上述商品分类原则可作为便利商店商品分类时的参考。作好商店的商品分类,最重要的 是根据市场购买需要和商店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于自身的分类系统。便利商店在编制分 类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实际情况为前提;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让顾客感到商品齐备和 丰富,增加顾客购买的方便性;分类方法简单明了,容易进行商品管理;分类充分体现商店 的个性特点;分类具备相当的弹性和发展空间等。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