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购物中心管理和信息化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购物中心的管理和信息化

标准的购物中心是统一管理的,因此,购物中心的信息系统 也要反映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理念。

由于各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形态不同,所以购物中心定义也不 完全一致,但有些基本要素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即“购物中心是 由一组零售商及其相关的所有服务性、商业性设施共同组合而 成。其土地、建筑及相关服务内容必须经过完整的规划、开发及 一致的经营管理,附设等量的停车场,而其所包含的商业业态的 数量必须大致满足其所将服务到的临近地区。

购物中心的主要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Shopping Center,这是一种主体性购物中心,它是以 某一大型商业业态为主体再辅以其他的一些商业业态和服务业 态。主体性购物中心又分两种,一是以大型超市为主体,它的竞争优势是,能够进入居民社区,能够弥补大型超市 在商品线上的不足,并可通过出租场地增加附属的一些商业业态和服务业态,既可降低经营成本又可增强对社区的 服务功能;二是以大型百货商店为主体的购物中心,往往成为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但一般很难在社区里生存。

还有一种是Shopping Mall,这种购物中心是综合性和超大型的,与主体性购物中心不同的是,这种购物中心里 的商业形态是以三种商业业态为鼎足之势,即百货店、超市和许多专业专卖店,再辅以餐饮娱乐业的店铺,它可以 涵盖所有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内容。购物中心已经不是一种商业业态,而是一种商业的组织模式,甚至于已经作为城 市整体规划中的一种基本构成,与机场、公园、体育中心等城市设施类似。

购物中心不完全是商业行为,应划归为商业地产范畴。由于购物中心投资巨大,涉及到的规划设计、主题营造 等都要求极高,所以会充分地考验投资者的智慧和耐力;此外,项目建成之后涉及的管理运营在国内尚无成功的经 验可供借鉴。因此经营购物中心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前期的规划,二是后期的商业运营管理。

虽然购物中心的模式较多,导致其运营管理方式花样繁多、异常复杂,但是,一样有规律可循。首先,购物中 心的主题一定要是一个卖场,购物功能所占的比例一般情况下不能低于50%,要以购物为主,而不能以餐饮或娱乐 为主,如果餐饮或娱乐占多数,那就只能叫饮食中心或娱乐中心,不是购物中心。所以,购物中心首先应当是一种 零售组织模式。其次,购物中心还要是一个无差别的消费中心,能够适合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如果全部都是面向 高端或者低端的,就不可能吸引所有的消费者,因此应以中档占多数,而且要有停车场。第三,要采取“只租不 售的运营管理方式,国际上通行的正规购物中心都是如此,而不能像国内很多购物中心在管理运营上采取的分割 商铺出售的方式,这种运营方式只能导致购物中心变成小商品市场。“只租不售,才能实现购物中心良好的整体 管理和整体营销。香港的太古城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它拥有一批专门做商场的地产人员。首先他们的商 铺坚决不卖,长期持有,以长线投资为主,另外他们有强有力的规划和招租队伍。

在后期,发展商还必须成立专门的商业管理公司对购物中心进行管理。对于购物中心发展商来说,开发商铺是 前提,但仅仅开发是不够的,只有成立专门的商业管理公司对购物中心进行管理,才能长久发展。目前国内商铺购 买者有很多是依靠收取租金,归还银行商铺按揭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商对购物中心的管理更为重要。如果购 物中心商业管理不力,影响商铺业主的租金收益,业主不能归还按揭贷款,最终风险还是要落到发展商的头上。纵 观国外购物中心,发展商成立商业管理公司管理购物中心是一种通用的模式。

遵循统一运营管理的模式,购物中心的信息系统也要反映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理念。一般说来,除了主力 卖场自带的零售管理信息系统外,购物中心最好能对所有商户采取统一收银管理,建立购物中心统一的零售信息系统。

购物中心信息系统应包含以下子系统(子系统间是相互关联的):购物中心统一收银子系统,主要功能:商品 编码、商品销售、销售管理。购物中心自营部分零售管理子系统(如果有自营部分),主要功能:商品进销调存管 理。购物中心招商及租户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招商审核、租户登记管理、租约管理、应收款管理、收款管理。 购物中心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子系统,主要功能:市场信息收集、市场信息挖掘分析、市场信息共享发布。购物中 心一卡通子系统,主要功能:消费一卡通。购物中心财务管理子系统。购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购物中心信 息系统与其他外挂系统的接口子系统。

总之,现代购物中心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主题 和资讯平台之上。

采编:www.pmceo.cOm

篇2: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高频考点: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要求

  
  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高频考点: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要求
  一、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
  2.技术管理制度内容
  技术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施工图纸会检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材料和设备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技术组织措施制度、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等。
  三、施工技术交底管理
  1.施工技术交底组织
  技术交底应分层次展开,直至交底到施工操作人员。交底必须在作业前进行,并有书面交底资料。在工程开工前界定重要项目,对于重要项目的技术交底文件,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或批准,交底时技术负责人应到位。
  2.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技术交底是有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交底应在开工前进行,并贯穿施工全过程。施工技术交底有: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变更交底等。
  (2)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与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其他要求等。
  (3)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交底的重点:设备构件的吊装;焊接工艺与操作要点;调试与试运行;大型设备基础埋件、构件的安装;隐蔽工程的施工要点;管道的清洗、试验及试压等。
  (4)安全技术交底要点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项目提出技术性的安全措施。其主要包括的项目有:大件物品的起重与运输、高空作业、地下作业、大型设备的试运行以及其他高风险的作业等。
  (5)技术交底人员应认真填写表格并签字,接受交底人也应在交底记录上签字。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交底人或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竣工后作为工程档案进行归档。
  四、设计变更管理
  2.设计变更审批手续
  (2)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单,经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审签后,送交建设(监理)单位审核。经设计单位同意后,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书并经建设单位(监理)会签后生效。
  (3)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研究、论证后,提交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一步论证、审核,决定后由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图纸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还应附有工程预算变更单,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会签后生效。
  六、工程建设工法
  1.工法的对象和类别
  (1)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2)工法按类别分为三类,即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安装工程三个类别;工法又按级别分为三级,即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三个级别。
  七、机电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管理
  (一)机电工程新技术
  1.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1)实现深化设计优化,多专业有效协调。
  (2)实现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高效,现场布置优化。
  (3)进度优化,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
  2.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1)工厂模块化预制技术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和调试深度结合集成,实现建筑机电安装标准化、产品模块化及集成化。
  (2)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建筑机电工程建造成本,减少现场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减少污染、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全过程绿色施工。
  5.金属圆形螺旋风管制安技术
  可用于送风、排风、空调风及防排烟系统;用于送风、排风系统时,采用承插式芯管连接;用于空调送回风系统时,采用双层螺旋保温风管,内芯管外抱箍连接;用于防排烟系统时,采用法兰连接。
  11.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通过螺纹、弹簧片,以及螺旋钢丝等机械方式,对导线施加稳定可靠的接触力。能确保导线连接所必需的电气连续、机械强度、保护措施,以及检测维护4项基本要求。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1kV及以下、直流1.5kV及以下建筑电气细导线(6mm2及以下的铜导线)的连接。
  (二)信息化管理
  信息管理要求:
  建立技术信息管理体系,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应用。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运用互联网收集外部有关技术信息。建立技术信息快存快递的机制,避免信息过时失效。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平台有:项目管理系统(PMS)、协同办公系统、二维码以及基于BIM成本管控平台等。
  八、施工科技情报与施工技术档案管理
  2.(2)施工技术档案归档的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及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规程、规范、标准和工程所需其他技术文件和资料;主要原材料、构件和设备出厂证件;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代用记录;施工技术记录(按验收规范要求的内容);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验收签证;材料的检验、试验记录;重大质量事故处理情况记录;竣工图纸;有关工程建设的和运行单位生产所需的有关协议、文件和会议记录;工程总结和工程音像资料;其他为积累经验所需的资料。
  (6)施工技术档案的移交
  1)施工技术档案按照规范要求及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汇编,在工程结束后,经建设、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移交给运行单位。
  2)施工技术档案除分发、移交运行单位外,应移交技术挡案管理部门一套用以长期保管使用,若份数不足,应优先满足工程移交的需要。
  【案例1H420**0-1】
  一、背景
  某机电工程施工单位承包了一项设备总装配厂房钢结构安装工程。合同约定,钢结构主体材料H型钢由建设单位供货。根据住建部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本钢结构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按照该规定的要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编制了专项方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
  钢结构屋架为桁架,跨度30m,上弦为弧线形,下弦为水平线,下弦安装标高为21m。单片桁架吊装重量为28t,采用地面组焊后整体吊装。施工单位项目部采用2台吊车抬吊的方法,选用60t汽车吊和50t汽车吊各一台。根据现场的作业条件,60t吊车最大吊装能力为15.7t,50t吊车最大吊装能力为14.8t。项目部认为吊车的总吊装能力大于桁架总重量,满足要求,并为之编写了吊装技术方案。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下列情况:
  钢结构屋架吊装若不计索吊具重量,吊装方案亦不可行。
  钢结构用H型钢没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也无其他检查检验记录。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表示,材料质量由建设单位负责,并要求尽快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认为H型钢是建设单位供料,又有其对质量的承诺,因此仅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质量检查后就用于施工。
  项目部在材料管理上有失控现象:钢结构安装作业队存在材料错用的情况。追查原因是作业队领料时,钢结构工程的部分材料被承担外围工程的作业队领走,所需材料存在较大缺口。为赶工程进度,领用了项目部材料库无标识的材料,经检查,项目部无材料需用计划。为此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改。
  项目部整改后,加强了管理,整个施工过程中,配备了工程所需的人员,项目如期完工。工程竣工后,项目部在公司的领导下进行了施工技术档案的移交。
  二、问题
  1.除厂房钢结构安装外,至少还有哪项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实施前应由哪些人审核签字?
  2.通过计算吊装载荷,说明钢结构屋架起重吊装方案为什么不可行?
  3.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供应的H型钢放宽验收要求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施工单位对这批H型钢还应做出哪些检验工作?
  4.针对材料管理失控现象,项目部材料管理上应做哪些改进?
  5.项目部主要应配备哪些工程所需的特种作业人员?
  6.施工技术档案的移交有哪些要求?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除了钢结构安装外,至少还有钢结构屋架起重吊装工程。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交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2.计算不计吊索具重量的最小载荷Qj=k1k2Q=1.1×1.1×28=33.88(t)
  而两台汽车吊的最大吊装能力分别是15.7t和14.8t,按起吊能力最小的计算,即两台吊车抬吊重量14.8×2=29.6<33.88,所以本题钢结构屋架吊装起重方案不可行。
  3.不正确。因为进场材料均要按照材料检验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受,严禁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
  验收内容除了数量和质量外,还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证件等。
  还应进行的工作:做好验收记录和标识;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检查取样送检证明报告。
  4.针对材料管理失控现象,项目部应建立材料需用量计划体系;严格执行材料使用限额领料制度;库存材料建立台账;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材料不得发放。
  5.本工程涉及的作业范围所需特种作业人员有: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放射线作业人员等。
  6.施工技术档案的移交的要求:
  (1)施工技术档案按照规范要求及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汇编,在工程结束后,经建设、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移交给运行单位。
  (2)施工技术档案除分发、移交运行单位外,应移交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一套用以长期保管使用,若份数不足,应优先满足工程移交的需要。
  【案例1H420**0-3】
  一、背景
  某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一大楼空调工程及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安装调试。监控设备、材料有直接数字控制器、电动调式阀、风门驱动器、各类传感器(温度、压力、流量)及各种规格线缆(双绞线、同轴电缆)。合同约定:设备、材料为进口产品,并确定了产品的品牌、产地、技术及标准要求,由外商代理负责供货,并为设备及运输购买了保险。
  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大楼空调工程承包商及时提供了空调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及通信接口,并配合监控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依据空调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监控设备、材料的到货日期,编制了监控设备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监控设备安装调试中,发生了以下情况:
  监控设备、材料在开箱验收及送检后,有一批次的双绞线传输速率检验不合格(传输速率偏低),系统工程公司项目部对不合格的双绞线进行了处理及保存。
  监控设备(进口)的安装中,因施工作业人员对监控设备的安装方法、质量标准掌握不够稳定,造成部分门驱动器、传感器安装质量不合格(偏差过大),项目部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返工后验收合格。空调设备监控系统按合同要求完工,交付使用。
  二、问题
  1.选择监控设备产品应考虑哪几个技术因素?
  2.监控设备、材料开箱验收时应有哪几个有关单位参加?
  3.如何实现进口监控设备的可追溯性?
  4.验收不合格的双绞线可以有哪几种处理方式?并如何保存?
  5.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有哪些?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监控设备产品应考虑的技术因素有: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等信息;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
  2.因监控设备、材料为进口产品,并由外商代理负责供货,故应由外商代理、保险公司和商检局、海关、报关代理、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开箱验收。
  3.对设备做出唯一性的标识;建立设备资料跟踪单,应有齐全的合格证、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数量、出厂日期、生产厂家、质量证明、性能试验报告;设备经手人、设备负责人;领用人应办理设备领用手续,并妥善保存跟踪资料;设备资料按归档分类存放,建立台账。
  4.对验收不合格的双绞线处理方式有:更换、退货、让步接收或降级使用。保存前要注意做好明显标记,单独存放。
  5.本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监控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与方法,风门驱动器、传感器安装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其他要求等。
  相关推荐:

篇3: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1)

  关于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讨(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深入开展,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其信息化实施已经成为建设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而工程承包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实施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确切说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可能实施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没有信息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

  对于工程承包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名称定义,有人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也有称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对于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来说,有时又称为信息化施工,也有人提出“数字工地”的说法。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范畴看,管理信息化应当包括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鉴于我国还没有走向成熟的设计施工一体化阶段,现实中大多数工程的设计施工还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对于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另外讨论,本文只讨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信息化)。

  一、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目标

  现代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能用于不同管理方式的工程管理之中,差别在于不同的工程管理方式应用信息技术的目标、方法和效果完全不同。对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建设企业来说,首先要明确企业与项目现代化管理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才能确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目标。抛开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放眼国际,可以发现现代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通行的管理方式是“集约化”管理,但国际承包商与工程的管理方式又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的建筑企业中使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充分总结了多年从事国内外工程承包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了符合“集约化”管理理念的 “法人管项目”的工程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国际通行工程管理方式并适合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一种符合现代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法人管项目”模式下的“三集中”管理过程:集约化管理管什么,这是现代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必须面对并必须明确的问题,从项目运作资源管理的重点看,劳动力资源、费用资源、物料资源是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资源,因此集约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并利用好这几种要素资源,为此,人力资源集中管理、财务资金集中控制、物资材料集中采购供应就成为法人管项目的三个重要管理过程。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生产存在生产地点不固定、产品不重复的不可改变特性,因此建筑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多采取收取一定管理费或上缴利润而放权给项目经理的做法,结果是企业失去对项目的控制,企业承担了风险但得不到应得的效益,项目经理得到了实惠,宁愿当项目经理不愿意当企业总工、“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在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的建筑企业中广泛存在,国内外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大量工程管理案例实践证明,凡是“三集中”管理过程实施严格的工程项目,其工程管理效果都比较好,反之就容易出现漏洞导致项目管理效果不理想。

  “法人管项目”模式下的两个中心:实施“法人管项目”时,企业既要承担项目的风险,又要有措施保障企业经营项目应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环境和社会效益。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管理项目的授权代表,项目经理必须按照企业的管理程序实施对项目的管理,企业对项目经理必须有有效的约束机制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企业要制订项目经营管理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项目经理不能逾越管理制度、不能脱离管理流程,项目经理要为企业争取最大的项目经营利益,企业也要用制度保障项目经理的利益和合法收入,“三集中”的合理有效实施加上规范透明的项目管理程序有助于实现企业法人对项目的过程控制。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来自于项目,但企业管理项目时不能将项目作为“利润中心”,而应当将企业作为“利润中心”,企业的利润来自项目,项目只能是“成本中心”,因此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于现代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来讲,集约化管理针对的一定是多项目管理,只有多项目管理才能体现项目是“成本中心”、企业是“利润中心”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成本的处理重点在于三个过程的集中处理控制,而项目管理的计划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都是与成本管理相关联的、保障项目成本的业务管理过程。

  现代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目标:实施人力资源集中管理、财务资金集中控制、物资材料集中采购供应是法人管项目的重点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的有效实施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因此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实施目标就是三集中过程的信息化,在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或集成制造系统(ERP)的研究实施中,这三个过程的软件系统也是ERP的核心模块。

篇4: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2)

  关于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讨(2)

  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范畴和主要内容

  确定了人力资源集中管理、财务资金集中控制、物资材料集中采购供应是法人管项目的三个重要过程,那么人力资源集中管理、财务资金集中控制、物资材料集中采购供应的信息化实施就成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图略)如下:

  前面提到在集约化项目管理的理念下,项目管理信息化针对的一定是多项目管理,即信息化管理是站在企业法人的角度进行项目管理,所以其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都是建立在企业级的,有必要分阶段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下:

  1.项目管理协同工作平台;

  2.项目管理商业智能系统;

  3.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系统;

  4.项目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管理系统;

  5.项目财务资金和成本管理系统;

  6.项目物资材料采购供应系统;

  7.项目进度计划、质量管理系统;

  8.项目安全、环保管理系统;

  9.项目合约文件图档管理系统

  上述每一项内容在实施后都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每套系统中还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其处理运行将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数据库,本文不再详述。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和关键线路

  传统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无论是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还是针对单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管理方式还是处于报表处理的管理方式,即企业法人了解或拿到的项目数据资料主要还是通过要求项目填报报表的方式获得,这种方式的弊病是明显的,突出的表现是时间的不及时和数据的失真,实践证明只要是采用报表的管理方式采集项目管理数据的,无论报表指标制订多么详细严格,因项目在向企业填报各种报表特别是项目成本报表时,大多要经项目经理或有关管理人员对填报数据进行人为的调整,这种调整站在项目的角度可能是合理的,但也不排除项目经理对有些数据进行有目的的调整,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结果是因拿不到工程项目及时真实的数据,企业也就不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和过程控制,只能事后算帐,实现企业是“利润中心”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企业管理的缺位,企业把项目管理权利全放给项目经理,形成项目经理管项目的模式,企业只承担风险却不能保障应得的利益。这种项目经理管项目的方式最大的问题还有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并堵塞漏洞、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产生,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项目管理人员。总体上看,项目经理管项目方式产生的结果是企业无法从制度上、程序上对项目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控制。

  “法人管项目”模式下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企业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应首先建立明晰合理的机制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项目经营机制管理制度是指项目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的选派、项目管理架构的组建和调整、项目管理人员的权利待遇和义务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等,项目业务管理制度是指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材料采购使用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人力劳动力使用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现场管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计划进度管理制度和流程等。

  依据企业对项目经营管理所制订的机制和业务处理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就可以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在信息化实施成功的情况下,项目的各种数据实现了一处输入,全系统有序共享,项目管理人员无法修改已经输入计算机或经计算机处理过的数据资料,企业直接采集项目中没有经过人为调整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企业已经不再需要项目填报各种报表,反之企业可以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为项目提供各种真实的统计汇总报表。

  对于企业与项目管理的决策者来说,没有能比快速掌握项目真实(不管是亏盈)的数据更重要的了。建立在项目机制管理和业务流程处理基础上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对多项目的管理,将传统的项目管理特别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后算帐变为过程控制,将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保证了项目管理数据的及时性、透明性和真实性,甚至通过商业智能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可以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预测预警,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多项目提供强有力的工具,这是解决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最关键最有效线路。

篇5:总承包实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总承包实行信息化施工的管理

  信息化是指用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造、革新和重组,从而达到一个比工业化时期更先进,更高效的新的人类文明水准。企业信息化将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优化组合企业生产要素,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信息化施工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采用相关的软件搜索、整理、传送、处理和反馈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从而及时、准确的实施决策,并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确保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1电视监控系统

  施工现场设置数码摄像机,对施工过程实施24小时监控,结构施工阶段,电视监视平台安装在塔吊上,装修阶段将安装在室内重点部位。施工信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展等)将及时传送到监控室,业主和监理在办公室就能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

  采用了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工程施工沿着既定目标进行。

  2工程文档和合同管理系统

  使用文档和合同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文档管理体系。所有文件、合同、协议等通过输入或扫描手段存入微机,使各种来往的文件、信息以文字、图片或声音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操作者或使用者可以快速查询,做到信息的完整和有序。

  3施工管理

  3.1采用梦龙网络计划管理、Project2000项目计划管理软件,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并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关键工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施工工期达到预期目的。

  3.2采用广联达的钢筋下料、工程量计算及项目成本管理软件,对施工进行综合管理。

  3.3使用用友财务软件,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处理,减少信息处理时间,使项目和总部对项目财务状况有详细的了解。

  4网络及应用方案

  通过国际互联网或LAN(企业内部信息网)技术,使企业和工程项目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现场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情况,以及资源需求情况可及时向总部汇报并取得支持。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