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商业地产发展中四大误区四点建议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商业地产发展中的四大误区、四点建议

  四大误区

  对于目前商业地产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荀培路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1、商业地产开发商对商业特性的把握存在着偏差,在对商业规律的认识上存在着问题。不少商业地产商是由住宅地产商转变过来的,没有看到商业地产与住宅开发的根本区别,盲目套用住宅开发的模式。商业地产属于复合型产业,要求地产商、投资商、经营者、物业管理者要有机结合起来。在现实中这四方面还是不规范,并因此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

  2、经营者在经营思路上有偏差。大多数地产商都抱着"卖房子就走"的经营思想,这就不可能对商业地产完善规划和长期运营。有的商业城包括商业街,出现销售火爆的场面,但是地产商走了以后,商业城和商业街日渐萧条。最近我们到东北进行考察,就看到一个商业步行街没有人。所以,对商业街采用这种操作手法是非常危险的,开发商一旦撤离以后就很难实行统一的经营,很难获得成功。

  3、商业地产开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特别是大型商业设施的依赖性更强,它投资大,动作急,动辄十几亿元或者是几十亿元。一旦出现商业经营差、利润下降,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就会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银行金融风险。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些地方金融部门按照央行的要求,开始控制这方面的风险,不少银行已经将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提高到30%以上。前几天在央行论坛上,商业地产专家们认为购物中心这样大型的商业设施,自有资本金的比例应该达到80%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能低于50%。

  4、商业银行贷款中存在着形象工程。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步行街。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大型商业设施确实具有较强的市政效果,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就不顾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进行建设,并在建设中又过于重视城市景观的要求,为此,项目招商往往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四点建议

  针对商业地产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地产开发商对商业特性的把握存在着偏差、经营者经营思路上有偏差等主要问题,荀培路提出了几条应对之策:

  1、实现商业与地产紧密联手,降低投资风险,这也是中国的特色。保证商业地产科学协调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地产商的意志。商业地产的主体就是商家,要想实现商业地产开发,商业网点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地产商和商业地产的经营至关重要。实现商业、地产的联手,一方面地产商、建筑商的品牌效果能有效促进商业的租售,零售巨头的加盟,能吸引客流、带来商气得到保证,避免商家建设新店的原始投资,成为地产项目中的一个很好卖点。另外一方面,经营商成为商业地产商的合作伙伴,又使其联盟合作伙伴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2、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这是上述两者整合的空间,商业模式不能是住宅的销售模式,应该进行重新定位,要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大连万达提出来预先与世界500强的企业签订合约然后再开发,这样的营销模式其优势是显然的。不仅分散了投资风险,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项目的知名度。此外,商业与地产商做到强强联手,通过各种品牌的组合,产生经营优势,又有效控制和降低了经营风险。从去年开始,大连万达广场的一些项目出现了问题,但不能简单否定订单式商业模式。

  3、商业地产模式一定要定好位。由于商业地产与市场需求关系紧密,地产商在开发商业地产的时候,定位非常关键。前面所讲到的同质化经营,只能给土地资源、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的浪费。要抓好定位先要调查好市场,从市场规律出发,走适合自己的路。市场细分是商业定位的前提,尤其是商业聚集区,要让商业地产多赢利,必须要细分,也就是说要错位经营。

  4、主题经营要凸现特色。小型商业在经营定位时一定要避免与大型商业设施等发生正面冲突,要做到专、精。大的商业设施对小的商业设施影响很大,或者说杀伤力非常大。所以,小的商业设施一定要以自身的特色吸引消费者。

编辑:www.pmceo.Com

篇2:商业地产项目招商流程建议

  商业地产项目招商的流程建议

  一、邀请相关咨询顾问公司协助进行商业测算和市场调研

  邀请顾问公司进行前期的商业调查,也可能在项目拿地前,也可能在拿地之后,但都需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

  1、市场条件成熟度调查

  项目初期,首先对项目拟选择地区的市场条件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该判断可以称之为初判断:不进行针对项目微观角度的分析,仅从所在地区的市场状况及潜力入手判断该城市或地区发展相应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对该项目的定位有个宏观的思考。因为商业房地产的形式种类比较多,而且各种商业房地产形式都存在市场成熟性的问题。

  2、项目位置可发展调查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位置选择问题对于项目的成功将是决定性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

  的地方都适合做商业房地产的开发,只有某个地方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后,才可以做。一个住宅社区,一幢写字楼所要解决的客流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但商业房地产的客流会随着经营状态的变化,会发生倍增或锐减。当一个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客流发生倍增的时候,项目所在位置能否适应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3、可发展规模调查判断

  在完成商业房地产项目选址工作后,需要针对特定项目地址进行市场前景及可发展规模的可行性分析。将确定该项目的市场基础,周边商圈覆盖人口的情况,可能的客户流量,客户流产生的项目营业额及项目的可发展规模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例:位于北京崇文门的新世界商场一期可出租面积达74000平方米,二期可出租面积达43000平方米,一期1998年投入运营后,生意兴隆,但二期2000年开业后,二期长期经营状况不佳,管理商开始认为是因为商品组合不同的原因,但一、二期商品组合调整后二期依然经营状况不良。直到最近,二期经营状况才得到改观。其实新世界二期运营不佳的原因在于市场规模判断不准确:崇文门地区在2000年尚不足以支撑面积十多万平方米的商业,这说明开发商对市场可支撑的发展规模的判断不够准确。

  在做完市场咨询及可承受发展规模的研究后,需要依据项目特定位置、市场潜力、商圈分析等资料对项目的客户定位进行阶段性判断。虽然在此阶段完成该项工作有存在偏差的可能性,但需要做初步确定,同时在后面的环节中可以作出丰富和调整。

  二、依据市场调研确定商业类型及详细定位方案

  商业房地产按照行业类型可以分为批发物流功能房产、零售功能房地产、娱乐功能房地产、餐饮功能房地产、健身服务及休闲功能房地产等。零售功能房地产又可以分为诸如百货商场、超市、家居建材、商业街房地产、商品批发商业房地产等功能房地产,以及将上述多功能集于一身的大型购物中心和SHOPPING MALL类型的商业房地产。娱乐功能房地产包括用于电影城、娱乐城、KTV等运营内容的商业房地产。有些采取独体模式,有些与其他类型的商业房地产融合发展,其发展呈现大规模、复合度高、时尚化的特点。餐饮功能房地产现呈现独体形式和融合发展的经营特点,健身服务类商业房地产和休闲类房地产首先在国内大城市发展两者在项目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此众多的商业类型的确定基础依托于所处地域、当地经济状况、行业发展以及商业需求类型等,所以要仔细分析优劣并确定项目的类型。

  三、项目组织确定和工作次序的建立

  地产公司在项目地块取得后要针对项目建立项目公司,确定专案组主要执行人员。项目公司主要执行人员是各个工作单元的纽带,是项目进展的主要执行者,需要对项目执行、商业操作、地区形势和政府公关等等都有一定能力。因此合理有序的工作次序是项目进展的基础。

  四、确定主力商或核心并略微提前进行主力户的招商洽谈

  项目进行到设计,就可以提前与意向合作的类似超市、百货店等主力商户进行联系,一方面了解合作意图,一方面了解对方的工建要求,并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更多的招商工作中去。

  五、研究项目的微观及合作伙伴、项目融资渠道的确定

  确定项目的主力定位布局后即需要解决项目的核心和整体的布局(即项目微观),彻底的,细致的研究分析项目的目标客户,市场定位,产品形式,特点,启动策略,财务测算等相关问题。此步骤是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定位出现偏差,则项目没有成功的可能。反复探讨,反复修改定位,定位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市场。同时将此研究作为招商销售的重要参考。在此阶段要依据自身的开发实力、现金流量考虑和目标客户群所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项目融资或邀请合作伙伴进行协作。邀请合作伙伴需要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和合作协议。类似商业管理公司和融资伙伴要及时参与到项目设计中去。

  六、项目规划进行设计

  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其中,尤其以方案设计为重中之重:方案设计可以称之为宏观设计,将决定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外部布局、内部功能、土地的利用效率、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商铺出租的价格潜力、室内空间的合理动线布局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可以称之为微观设计,即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纯建筑工程角度的深化、细化。

  七、设计方案的多方讨论

  地产投资商将建筑师的概念设计方案提供给商业房地产市场专家或商业策划公司,由市场专家或商业策划公司针对此概念设计提出基于市场角度的修改建议,并且三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必须经过几次循环,才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最终设计方案的市场化理念,具有市场准确度。无论是百货店、超市、专卖店或任何业态都对商业房地产里面的合理布局、客流有效引导有需求,如果商业房地产的设计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商户的功能需求,那么商户最简单的选择就是不选择该项目,所以任何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必须遵守市场需求。建筑师的最大的长处是通过其建筑美学思路有效创造美学空间,而且不同建筑师将展现不同特点及风格的美学空间概念。必须注意是要把一个建筑艺术品转化为商业产品必须将市场概念、功能概念融合进去,否则该项目将面临空前的市场压力。

  如何确定最合适的格局,需要让政府、商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建筑设计院共同参与。

  八、项目设计、市场调整方案及财务方案的系统化整合

  在完成项目设计、市场调整方案及财务融资方案后,需要就以上方案进行调整,即系统整合问题。通过调整整合,判断项目规模和投资回报的关系是否合理;判断项目投资规模和企业自身资金、资源背景是否符合投资规律;判断投资商自身资金、资源和其对股权的期望之间是否合理可行等。如果上述判断的结果存在问题,那么需要回到设计阶段进行相关调整,并再循环进行市场调整方案及财务融资方案,验证确定最终可行方案。

  九、项目方案的政府许可

  项目的进展需要周详的准备和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商业地产不同于普通住宅,商业地产往往存在投资额度大,投资收益回收时间长,购买行为少,承租行为多的情况,为规避商业风

险和规范城市发展格局,现在很多城市政府都引进了项目听证制度。

  完成项目方案的系统化整合后,需要向政府计划部门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向规划部门提交方案设计,向交通部门提交交通方案,向消防部门提交消防方案,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评估报告,向供电部门提交项目用电方案,向天然气、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理部门提交相应方案以及向其他主管部门提交别的文件,并得到上述部门认可批准的过程。项目方案的政府许可过程,常规来讲需要至少近半年的时间,需要认真对待。

  在上述政府许可的各项内容中,可行性批复、规划审批、交通审批、消防审批及市政审批是比较核心的部分,影响到项目的最终规划,项目的交通条件保证,项目的方案能否满足消防规范,以及项目是否有足够的电力、其它市政配套条件。上述任何审批发生较大的变化都会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预测。在项目可行性审批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与政府的公关活动。

  十、依据商业定位确定政府支持政策和项目操作管理单位

  政府在讨论听证后都会依据城市整体情况对方案反馈意见,在此阶段我们可以依据项目本身提出部分需要的政府支持,类似政府税收、工商管理、工建要求等。地产开发公司一般都不是商业操作公司,为让项目获得可持续发展可以聘请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进行合作。聘请商业管理公司需要在项目开展初期就要介入。优秀的商业管理公司可以在方案设计、招商销售和长期的商业管理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十一、项目招商的工作一般步骤

  1、提前招租项目内的大型主力户

  主力店市场定位和业态定位等设计前进行商业调查定位,并将其作为招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掌握正确的招商程序,并在规划设计前完成主力店租赁工作。具体的程序如下:商圈分析→市场定位→业态定位→主力店租赁→ 规划设计→ 实施建设(主力店部分可在项目的条件下按主力店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

  2、品牌商家的引进和规划

  按拟定的市场定位和业态定位确定初步品牌主力店条件。通过相关网站、展览会、研讨会等各种渠道接触、了解符合条件的零售商或其他服务商,并掌握其拓新店的计划,最后再确定品牌主力店目标名单,并依据品牌号召力将其设立成高级、中级、普通级目标群,便于后期的规划安排。

  3、充分掌握客户需求

  召开主力店招商恳谈会,邀请前期已掌握的相关目标群所有的客户参加,恳谈会的内容主要是征求他们对项目主力店合作的条件、可能性及其他方面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均可用于制订合理的招商条件和政策。召开恳谈会时,可邀请当地政府相关领导或职能局的领导参加,并请他们在会上介绍当地的投资情况和表示支持的态度。当然,最好能邀请当地有影响的媒体派记者参加恳谈会。

  4、多渠道进行招商沟通

  从总量来看,项目的商铺数量是巨大的,有可能依靠当地的现有商家去填补是很困难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引进新的业态和更多的未到当地投资过的客户群体。招商建议从生产地、主要投资客户来源地区、ROADSHOW、招商会、媒介宣传、地产交流、博览会、发布会、节日促销、新闻事件行销等入手。

  5、商户确定

  视招商恳谈会的情况,在会后逐个向分层次的目标群进一步介绍项目情况及合作条件,采用每隔2~3天沟通一次的跟踪办法专人跟进。而且,要重点对第一层目标群的各个管理层进行充分的沟通,加快其投资决策的步伐。

篇3:商业地产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议

  商业地产前期策划关于建筑设计的建议

  随着商业地产开发的不断成熟和理性,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从当初以住宅开发模式做商业地产开发的套路中转变过来,甚至对后期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销售。而在前期策划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支持,包括整体规划、物业形态、建筑风格、商业建筑要求、人流动线等。

  本文从后期经营、招商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商业经营模式对前期商业建筑设计、配套设施的要求。以期在项目初始的策划阶段能够对建筑设计和布局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减少后期的改动与损失。

  一、规划设计创造高质量的商业空间

  1、商业项目设计总体原则

  商业物业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空间形式:

  (1)室内大开间。无街道,商铺间没有完全隔绝;(如百货、大卖场)

  (2)露天步行街。上空无顶棚,空间开敞的步行街;(如吴江路步行街、梅川路步行街等)

  (3)回廊式步行街。步行街的两侧或一侧为回廊,步行街局部遮盖;(如西郊百联购物中心)

  (4)室内步行街。步行街在室内,完全遮盖。(如港汇广场、正大广场)

  由于步行街是一种线状的建筑空间,能更利于消费者的购物、休闲、交流、娱乐,更能感受到繁荣的商业氛围,也利于商场的经营管理,因此,步行街购物中心是最受欢迎的空间形式。

  商业项目在追求宽敞舒适的空间的同时,对得房率K(实际使用面积/销售面积)也要控制,不能过小。室外步行街的得房率K能达到80——90%,而室内购物中心的得房率要小得多,因中庭、过道(街道)、休闲区等公共部位面积都属于公摊面积,一般在得房率在55%——65%之间。

  内部布局规划方案是在总体上考虑了商业业态的总体平衡,使通过所有承租户的人流通行量达到最大,达到购物中心的整体人气平衡,避免产生绝对的死角死铺。在规划设计上常用手法有:

  (1)以主力店引导人流。

  一般大型购物中心都会引进主力店来吸引人流,并对人流起到引导作用。通常会将主力店安排在整个人流动线体系的终端,即尽量靠里,尽可能的延长购物中心的人流通过路线;例如很多大卖场会设置在相对比较靠里的位置,人流进入大卖场必须要经过较长的一条通道,通道两边通常布置专卖店。或者将大卖场设置在二楼,让消费者必须要从二楼经过。

  (2)以局部的造景、中庭聚集人流;

  景观、中庭是现代商业中心的必要元素。不论你是哪种形式的商业,景观和中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不仅仅是购物环境、消费档次的符号。

  景观和中庭在商业建筑中起到的是疏散和聚集人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景观和中庭吸引聚集人流集中、停留;另一方面,通过通透、宽敞的视觉可见性,消费者非常容易寻觅到自己的消费目的地,迅速有针对性地引导人流。

  (3)以餐饮休闲娱乐区引导人流;

  餐饮业态已被验证为是最能够吸引人流、聚集人气的商业业态。不管是综合性商场、休闲步行街还是社区底商,餐饮都应该作为主力业态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流动人流较少的住宅区,普通零售、百货服装等对人流依赖较大的业态难以生存,而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型业态却能够很好的吸引人流。

  餐饮业态有带动人气的作用

  (4)出入口数量和位置的设置调节人流量均衡;

  出入口是吸引人流的关键所在,但并非入口越多就是越好。过多的出入口也会导致人流的流失以及商业动线的混乱。通常商业项目的出入口会有主入口和次入口之分,主入口1~2个,次入口2~3个,视项目的具体面积而定。

  出入口的位置通常是设置在通行方便,人流量较大,曝光率较高的明显位置,如街角。

  商业街、商场的出入口设置比较

  购物中心的室外、外立面和室内的处理,要处理讲究建筑的个性风格,同时要追求商业气氛和娱乐性。比较常用的是店招和标示两种方式。

  (1)屋顶和外立面的合理处理店名招牌广告位,既满足经营期购物气氛的营造,又能取得可观的广告位出租收入。

  (2)建筑细节中溶入标志和图示,也能完美的将建筑美和商业味融合。

  5、商业项目的无障碍设计

  商场应为残疾人、老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平等的购物环境,在建筑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自动步道的运用、平进平出出入口、自动门、有高差处设坡道、残疾人专用电梯、专用厕所、专用停车位等。

  6、商业项目的景观设计

  丰富的绿化能营造舒适休闲的购物空间和温馨气氛,给购物者购物赏景的感觉。如同其他设计一样,景观绿化设计在项目开始时就要拿出方案来,比如对种植花树的荷载的考虑、与空调出入口的关系、现场植被的围护问题、浇灌系统的设计、避免强光光源的影响等等因素。

  7、公共部位的灯光照明设计

  商业灯光照明对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极其重要。如突出商品立体感和质感的重点照明;注重情调表现,用在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区域的装饰照明等等。良好亮度的商业灯光照明还能明显改善空间感。在室内空间感较小的购物中心尤其要采用良好的灯光照明,使室内空间显得宽敞。要达到良好的购物中心室内灯光效果,在设计时要处理好照明的色温、照度、显色性与室内装修的质感、色彩的关系,使灯光和装饰相映生辉。

  二、平衡多样化的业态与复杂的功能流程之间的矛盾是商业项目设计的最大挑战。

  在大型商业项目中,其业态种类趋向于更加多样化。既有不同规模、档次的业态组合,如大型卖场、百货店、精品店、商业街等;也有不同经营特色的业态组合,如文化、娱乐、休闲、运动、购物等。其服务内容和功能结构已经超出了常见的特定建筑类型范畴,而是一个组织精密、结构复杂、形态丰富的以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如何平衡多样化的业态与复杂的功能流程之间的矛盾,是商业地产项目设计中最大的挑战。

  在商业运营与建筑设计之间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仅从商业设施的运营与使用出发而确定的功能流程和空间布局,会影响到建筑结构及造型的技术合理性,甚至会产生关系到建筑物能否成立的问题。因此,在商业项目设计中,一方面要追求技术的进步、重视对新型结构形式以及技术设备的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更新的商业业态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在进行业态规划和商业空间布局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三、人流系统规划设计

  人流系统是一个商业项目能否经营成功的基础条件,失败的人流规划就会造成动线混乱、人流行走不畅、商业死角(死铺)等现象,直接影响商业经营业绩。

  商业建筑的外部人流系统规划

  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虽然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人流及聚集人流具

有重要的意义。

  1)人流规划符合易达性

  畅旺的人流、车流是商业经营之根本。外部交通的易达性和人流组织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商业项目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易达性。

  位于公交换乘站点、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过宽的主干道或者有护栏阻隔的道路两边,不利于人流的穿越和引导。

  通常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如下设计:

  *将商业主入口设置在路口或靠近车站的位置

  *在商场地下一层设置通道与地铁车站相通

  *设置过街人行天桥

  *设置规范、准确的引导标识系统

  2)停车体系

  现代商业对停车要求越来越高,除要确保停车位数量的基本条件外,车流的组织以及停车后的人流动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车分流已经成为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满足条件,越来越多的新建商业都会考虑专门的出租车上下客区。

  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便捷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外部周围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这就需要从地下停车库到商场内部的动线必须便捷、直达;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卸货区及出租车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相互干扰的影响。

  大型商业设施通常较为多见的是将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或二层。以家乐福(碧云)为例,其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与家乐福卖场同一楼层,不用走电梯就直接通向超市内部。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也增加了商家的商业机会。

  3)广场

  许多大型的商业项目都有设置广场,广场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它也可以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大型商业的广场,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

  室内广场中庭;是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

  室外广场的大小则视地块规划要求而定,通常会设置在主入口或项目红线。以溧阳项目为例,政府要求其建筑红线距离人行道要退界60米,建设市民广场。

  一般广场的用途主要有:

  *设置地面停车场

  *设置绿化、道路景观

  *设置消费者休憩空间

  4)外立面设计

  形象鲜明、设计突出的商业项目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满足顾客的视觉享受,吸引它们前往,同时也是本项目区别于其它项目的显著标致之一。

  从外立面设计的角度来看,符合产品、目标客户定位是关键。通常一般的社区型大型购物中心的外立面不应设计的太过高档或另类,而是以暖色调、简约风格等较有亲和力的设计更为贴切普通大众的审美观点和消费心理。

  四、商业建筑的内部人流系统规划

  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物理因素、建筑设计因素、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一)物理因素

  即人流系统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如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庭、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上规划设计。此类要求最好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明确下来,特别是大型商业项目,其主力店的建筑规划要求应当尽早明确,以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建筑设计因素

  1、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根据经验,在人流视野范围内的商铺,具有高租金的价值。但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可以规划几个类似于小中庭的前凸或后凹形式,以提升局部商铺的租金。

  小中庭通常设置在较为靠里的位置,用于对人流的疏散引导。此外,小中庭也有利于增大一些商铺的开间和可视性,增加内部商铺的价值。

  2、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占用黄金铺面的损失。

  3、如果商场面积过大,必须存在若干主次通道,那么除了保证若干通道间的畅通及联系外,还应该在商铺前后都设立出入口,既方便顾客快捷的往返前后通道,又能缓解人流的拥堵,提升人流平均到达率。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流畅通,有时会将两条通道之间的商铺设计为前后通铺,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游走于两条通道之间,加速人流行走。但是这样的设计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商铺的面积增大(原本可以划分为两间商铺)

  4、人流通道尽量采用围绕中庭的双环回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的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

  适当的连廊设计会起到很好的人流引导作用,连廊可以比作为室内的天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而且连廊也是很好的纵览这个商场格局的位置,从而有效提高人流行走的效率。

  5、在楼层之间设立的台阶式手扶电梯上下部分应分开设计或设计成剪刀式,以增加人流上下楼时光顾店铺的数量。

  此种电梯和楼梯的设置在百货商场里较为常见,这样可以让消费者多绕半圈中庭,起到延长行走路线的作用。

  五、业态

  1、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的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2、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大型餐饮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

  3、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大型书店等就是典型。

  4、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六、顾客生理、心理因素(缓解顾客购物疲乏感和不适感)

  1、每层楼的人流过道数量,一般1主2辅便可。简单易梳理的人流动线,可以使消费者更加轻松的行进,而不会产生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从而丧失了再次光顾的情绪。

  2、商铺采用玻璃墙体,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使顾客不产生压抑感和不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流光顾店铺的数量。

  3、在中庭小广场设立休息区域,对不同的顾客进行分流,同样,顾客短暂的休息可以提升人流的店铺光顾数量。

  4、应该在人流通道头尾端等地方给予显著的区域和功能标识,方便顾客辨认,避免了消费者认为商场像迷宫难逛,而产生下次不会再来的想法。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的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

  总结

  以上从后期招商、经营的角度考虑了规划设计对商业地产的成功有哪些关键因素、商业建筑的人流系统规划、时至今日最好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主要对商业规划设计关键点;人流系统规划设计进行了着重的研究分析,注重在细节方面的要求,经营中问题的改进,招商实践中难点的建议。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