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居民行为、城市商业行为。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程度、政府管理行为、管理模式及等等。城市居民行为既包括居民的道德行为,文化活动,社交礼仪等等。城市商业行为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其实每一城市,每一区域,特定的行为效应总是会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否则,上海人所谓的“精”,北京人所谓的“侃”,广东人所谓的“灵”,都是城市个性的体现。
城市视觉系统。城市是财富的容器有时文化与艺术的容器。现代的城市建设已不局限在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包括对城市形象的建设方面。以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为核心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已经引起许多城市的高度重视。我们每天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城市。因此,城市的视觉系统是城市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的交通道路,城市广场,城市主题公园等等。

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城市形象的各个子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形象系统的构建就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就要对城市自身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符合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的城市理念,并用它作为规范城市行为,建立独特完善的城市视觉系统,是城市各方面协调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整体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的构建途径

首先,要进行城市定位。在构建城市形象之前,一定要对城市进行定位分析。离开了城市定位的城市形象塑造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更不可能对城市形象进行成功的塑造。要对城市形象定位,首先要对城市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城市也都有自身的特点。香港位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南侧,维多利亚湾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避风港致意,而它位与远东主要贸易航线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宽广的海面可同时容纳百艘以上的百吨巨轮。这里的气候使海港常年不结冰,香港正是凭借自由港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发展成为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和世界首要集装箱港。因此香港给自己定位为“自由之都”、“购物天堂”。此外大连将自己定位为“北方香港”广州将自己定位为“南园之都”等等。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导思想是:突出杭城的特色意识。任何时期,在杭州城市建设中,要永远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突出杭城的生态意识。使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不断改善杭城的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突出杭城的多核组团意识。不能继续按照城市单核向心的城建方针,充分利用钱塘江的优势,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突出杭城的经济强市意识。因此,只有充分的了解城市自身的特点才能将城市进行很好的定位,从而塑造成功的城市形象。

第二,提出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理念。精神理念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创造出城市个性化理念,在理念的推广中寻求城市的整体价值,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

也是城市向健康方向发展的表现。一个寻求发展的城市必须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理念。理念是对于城市构建的层次、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理念必须是被大众认同的,只有正样才能规范城市行为,成为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不准确、不恰当的城市定位很容易导致城市形象的偏差,还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等的浪费。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根,一个城市之魂。正如*xxx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把握趋势,顺时应变,在创新整合中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把握趋势,顺时应变,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的竞争力,不仅是经济的竞争力,而且是文化的竞争力;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文化的发展,更进一步说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纵观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文化的支撑,城市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发展。

当今世界已找不到没有文化概念和符号的城市,文化优势正在成为城市间经济竞争的环境优势和比较优势,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软环境。据统计,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发挥优势,赢得发展先机。gg开放以来,武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市委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着眼于“揽一流文化人才,建一流文化设施,创一流文化品牌”。因此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大发展。青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和谐,卓越”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时,正是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建立了良好的城市视觉系统,在青岛的许多广场上都能看到帆船造型的遮阳棚,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现代都市形象。

第三,规范城市行为。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知与评价。因此,政府行为对塑造城市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行为包括以下几点:1.制订合理的政策。一向政策的提出,必须考虑到它是否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否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2.建立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在对城市发展和居民进行管理时,一定要与市民进行沟通,作到政府与市民的信息对称性。对于居民的意见,要认真进行分析,并适当进行管理的调整。3.优化城市政府的管理效率。决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因此,如何用最小的开支取得最大的成效就应成为城市政府的主要目标。
规范市民行为。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市民,或者说是市民的行为,市民的行为是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市容市貌,也就是城市形象。“文明”一词就是从拉丁语中的“市民”引申而来的。行为的形象效应,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既有生活的,也有职业的;既有百姓的,也有官员的;举手投足之际,言谈话语之间,都是城市形象的一种反映。对市民行为的规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充分运用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大宣传、大发动。分别在市有线电视台、市人民广播电台上设立“建文明城、当文明人”、“文明窗口大家评”、“讲文明、树新风”以及“城市管理”等专栏。2.大力宣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纲要,对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突出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曝光,并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踩街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环境卫生意识和依法守法意识,营造了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氛围。3.深入开展“三德”教育,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规范城市商业行为。外省市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判断,多数是通过窗口行业的服务状况实现,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也是通过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等体现出来的,因此抓好窗口行业形象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加强窗口行业的治理整顿,规范窗口经营作风,提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形成爱岗敬业、维护郑州形象的良好风尚。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的商业行为也是构件城市行为的重要因素。公平合理的商业行为,不仅可使城市内部的经济细条发展。还会直接吸引外部投资和找那人才。规范行业行为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公平竞争。2.遵守个行业的行为规范。3.公开监督。4.实行各行业的奖惩制度。

第四,城市视觉系统建设。视觉系统的建设是进行城市形象系统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几下几个部分:

城市建筑。城市留给人民最深的印象莫过与鳞次皆比的房屋建筑。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造型优美独特,内蕴文化审美价值,展示城市发挥咱的表字兴建住。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精品。他象征着城市的精神,审美价值,所以城市建筑是反映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一个城市是否有其独特的吸引里,和她的建筑有无自己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富有地方特色的没的建筑是构成城市美丽景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说城市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如上海的外谈,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都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首要象征。城市建筑要有自己的特点,还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给予城市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n

bsp; 交通道路。城市的交通道路,是城市与外界的交往手段。是城市的”动脉“。如果道路不畅通,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城市道路宽广程度、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道路留给人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因此宽广整洁的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发展方向。

公共绿地。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绿化工作的主旋律。确立生态优先的准则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视觉的欣赏,要作为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核心,贯彻生态优先的准则。青岛在绿化方面远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倾倒是人大常委通过了《青岛市全民义务植树条理》后,全市人民共植树8.9万亩,861.2万株。全民植树唤起了人民心中对绿色的向往。植绿、兴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光彩事业林”、“高和林”、“海军林”等遍布各地。一个年轻的充满火力的生态文明城市正在走进绿色奥运。

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深圳的生态纲常,绿色的草坪,人造湖泊。湖面上间隔架设木版,给游人充分与水接近的空间,成为人鱼自然交流的媒介。能让人民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方静土。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2. 地方特色原则。3.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而规划建造的有特别环境和游乐项目的新型公园,主题公园开发与城市品牌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也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1955年美国人Walt Disney在洛杉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开创了主题公园的先河。19*9月21日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的开业,标志着中国主题公园的诞生。并在短期内国内主题公园的数量迅速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1997年全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2500座,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主题公园不仅对城市品牌的发展和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主题公园借助其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领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并由此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扩充城市的文化内容,增强城市品牌的辐射力。

第五,城市形象的推广。在对城市形象进行构建之后,还要将它进行对外的推广,传播。打造自己的城品牌。城市形象的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企业品牌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必须要有一大批名企名牌支撑才有着力点。为此重庆市提出了“五名”方针,即名牌产品、名人、名厂、名企业家、名地。企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企业品牌是城市的视觉窗口,城市形象将提升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可塑造城市形象的风格,城市环境将铸造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可以将城市形象做实、做广、做深。城市形象只有深入人们生活才可以深入人心。一个城市要做好城市形象,就有必要将企业品牌做精、做特、做大。

以环境创新提升城市品牌 。大连可谓国内城市品牌体验建设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风光独秀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规模大、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标新立异,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规划、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打造环境优美的国际名城,首开环境竞争之先河。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大连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城市广场星罗棋布,女骑警风采、魅力市长、花园式绿化、规范的城市管理、服装节、足球等标识鲜明,使城市新形象璀璨夺目。“城市环境名牌”战略的实施,迅速提升了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连环境品牌吸引海内外商家来城市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游玩和购物,也使大连从东北传统工业基地的重负下快速走出来,带动了大连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花城”是广州一个极具潜力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据悉,广州已把“花城”品牌的开发纳入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城市”的城建规划中。纳入“花城”这一品牌概念,是要增强“山水城市”的个性内涵。西湖是杭州市的知名品牌,其秀丽风光和特殊文化,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为了加快杭州市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迎接新经济的挑战,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提出和实施了“住在杭州”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让优秀的人才享有优秀的生活,突出了城市的人性化内涵,由此成为了杭州城市品牌的新“亮点”。

以产业强市开发城市品牌。大连由于成功地建造城市环境,并以举办服装节来打造城市品牌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创造了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工业品牌,从中收益非浅。正是意识到了品牌巨大的综合效应,青岛是在1999年以来秩序开展了“窗服务品牌,树青岛形象”活动。由此涌现出海尔气团“真诚到永远”,交运集团“情满旅途”等11个服务品牌。这些品牌的出现,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青岛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形象。广东东莞市,gg开放20多年来,其成绩和变化令人惊叹:1978年以来,该市GDP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如今,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在东莞崛起,使东莞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IT产业大市。

据悉,在那里,电脑整机东莞已把“IT产业立市”作为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产业基础。20**年,浙江温州市政府也以迎接中国入世的挑战为契机,改变观念,开始了发展服装、鞋革业为主的“穿在温州”的宏伟工程。

体育培育城市品牌。20**年10月7日,举国同欢的不眠之夜,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记住了中国足球的福地—沈阳。中国足球健儿44年的执着,梦圆沈阳,让沈阳的足球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无可比拟。足球正在成为沈阳的一种城市形象,成为沈阳树立城市品牌的切入点。再加上沈阳有得天独厚的足球优势:辽宁有3支甲A劲旅,令全国球迷瞩目;历史悠久的足球传统和全民对足球的喜爱和狂热,是它坚实的人文基础;20**年奥运会,沈阳作为足球比赛的分会场,势必进一步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国足球在沈阳走向世界,足球让沈阳走向世界。

以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城市品牌14年前,河北新唐山在世人惊喜的目光中从废墟上崛起时,就开始铸造文明城市的品牌战略。灾难曾给唐山人民留下弥久难消的伤痕。从废墟上站起来的新唐山,不失时机地把城市“软件”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拉开了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为主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帷幕。从1993年起,唐山开办了460多所文明市民学校,对市委书记和普通市民都系统培训和考试。对家庭,连年开展以“守法星”、“敬业星”、“和睦星”、“文化星”、“卫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和评比活动。对社区,开展让楼道“净起来、白起来、亮起来”,让小区“绿起来、美起来、齐起来”活动。目前,该市80%以上的社区建有老年人活动站、幼儿园、保健站,建起便民服务设施2600多个,提供60多种文化娱乐和服务项目。新唐山的崛起不但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唐山”;而且还证明了社会主义不仅能创造物质文明的奇迹,更能创造精神文明的奇迹。

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城市形象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起着不可限量的推动作用。有些城市非常成功的构建了自己的形象,但是,也有些城市在构建城市形象的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只是在简单的效仿其他城市,因此构建的城市形象缺乏独特性。还有些城市认为修几条公路,建几座高楼就是构建了城市的形象,其实,城市形象的构建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有完整的规划和周密的实施计划。,还要有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高质量的施工队伍”,才能最终将城市塑造成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城市品牌。

采编:www.pmceo.cOm

篇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在城市规划文献里,我们看到comprehensive plan、general plan 和master plan 三个术语是作为同义词使用的,意思都是 “总体规划”。如今,comprehensive plan最为常用,这里用其代表上述三个词。城市总体规划,是指用于指导城市社区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特点是在地理范围上包括整个城市社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规划时限一般在20年。从第五章的介绍,我们知道,制订规划可能是城市社区的自愿选择,也可能是州政府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goals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由于城市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下面列出的规划目标并不能穷尽一切,也不是每一项目标都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城市社区。由于规划目标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所以,其他学者可能不是这样排列这些目标的,但是规划目标包含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请注意,可能除最后一项外,下列所有目标都与 “健康”、“安全”和“公共福利” 这些在前面与“治安权”一起被引用过的词语所表达的主题相符合。

1.健康。实现一种保护公众健康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一项得到确认的规划目标。一个方面可能是禁止对过载的给排水设施构成威胁的土地开发强度。在没有 公共给排水设施的地区,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让住宅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以防止化粪池的渗漏物污染井水。也可能是将产生有害健康物质的工商业活动与住宅区分开,甚至是在整个城市地区禁止某些类型的产业经营活动。

2.公共安全。这一目标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可能是要求在新的住宅小区内道路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和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过。为了使人们不在洪水泛滥区建房,很多城市都有洪泛区区划。在社区层次上,保护公共安全的目标可能意味着规划一条街道,其几何形状可以让儿童从家里到学校不必穿越通衢大道。在高犯罪率地区,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在设计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时,不能提供容易发生行凶和抢劫的较为隐蔽的场所。

3.交通。为城市社区提供能满足需要的交通条件,几乎是总体规划的一个最普遍的目标。这一目标意味着提供使机动车和行人有序、高效、快速通行的街道系统,或许还有停车设施。在许多城市,这一目标也意味着提供足够的公共交通。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密切,将在第十三章详细讨论。

4.公共设施设备的提供。多数总体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确定诸如公园、休闲娱乐区、学校、社会服务、医院之类公共设施设备的位置。除直接规划公共设施设备之外,规划有利于提供警力、消防、给排水等公共设施设备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土地利用方式将影响提供公共给排水设施的可行性与成本。居住地与学校的相对位置,将决定孩子可以步行上学还是必须乘坐校车。

5.财政健康。在开发方式和城市的财政状况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任何形式的开发都将增加城市的某些成本(消防、警力保护、交通、教育等等)。同样,实际上任何开发都将为城市社区带来某些收入(不动产税、销售税、使用权费以及其它种种费用)。有些土地利用方式将带来剩余价值,而另外一些将产生赤字。一般说来,预测哪种利用方式将产生哪种结果并不困难。事实上,这方面的文献相当丰富。

许多城市将对限制不动产税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规划。但是,这有局限性。城市有权力实行“财政区划”吗?也就是说,城市有权力运用土地利用管理手段,将那些为城市提供更多服务但成本可能高于收入的居住或经济活动类型排除在外吗?一个城市或社区能够限制建设多少多户住宅和独户住宅以控制成本吗?就这一问题,法院没有完全一致的说法,许多律师因代理这方面的官司而赚取了丰厚的收入,过着舒适的生活。

6.经济目标。对许许多多城市社区而言,促进经济增长或维持现有经济水平是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和财政目标之间存在着联系,但还有其它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因而,一个城市可能会寻求一种提供商业和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努力使这类用地具有良好的通达性和公共设施。一个城市可能采取的其它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将在第十四章进行讨论。

7.环境保护。这是一个古老的目标,但是,正如第十六章提到的那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目标更为人们普遍所接受。环境保护可能是限制在湿地、陡坡地或者其它具有较高生态价值或生态脆弱性的土地上搞建设,也可能是保护户外空间、制订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的条例、禁止或限制降低空气质量的工商业活动等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环境保护是与规划整体的土地利用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8.再分配的目标。某些政治上左倾的规划师可能会置疑于将财富和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同时向下分配这一规划目标。只在数量不多的城市中,规划师已经能够将规划过程转至这一方向。第七章引用的Pierre Clavel 的著作对这方面的例子有描述。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comprehensive planning process)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总体规划过程由一个小组颁布一项规划转变为

城市居民公开参与制订规划的过程。下面的内容就是介绍参与性规划制订过程。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一过程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某些共同的要素。

1.研究阶段。如果人们对事物的现状及其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没有认识的话,就不可能做出规划。因此,很多总体规划工作从资料收集和预测阶段开始。

2.城市目标和目的的阐述。在规划过程中某个阶段,当然早些为好,必须就规划打算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这并不是说这些一致意见永远是绝对的一致。

3.规划编制阶段。

4.规划实施(plan implementation)阶段。

5.规划再审视与修订阶段。

尽管是作为一个序列提出来的,这些项目之间肯定有交叉。在研究阶段获得的认识可以揭示影响城市实现目标的问题。但是,目标的选择将影响一个城市关于自身应该了解些什么。所以,调查研究和目标形成过程有同时进行的趋向。关于人口发展趋势的研究可能会导致形成增加500英亩公共用地的目标。然而,这就提出了另一个研究问题。根据城市的收入和应还财政债务,购买这么大规模的土地是否现实?由此看来,第一和第二两个步骤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

编制规划往往与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当人们编制规划的时候,需要知道现实情况和对未来的预测。研究结果修正规划,编制规划的需要设定研究日程。规划的编制进而也有助于调整目标。详细规划可以使概括性目标的真正含义明白化;到那时目标可能需要做些调整了。一个城市可能提出“供应足够数量经济适应住房”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很难让人反对的,没有人会公开表示赞成以昂贵的价格提供数量不足的住房。但是,当仔细审视这一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不像目标的含义那样轻松了。将价格降至可承受水平,可能意味着以高于目前居民希望的密度建设小于居民想要的住宅单元。降低价格也必然要求住房供应有较大的增长,伴随这种增长的将是交通堵塞的加重和学校孩子们的拥挤。简而言之,当开始仔细考虑规划目标可能带来的结果时,人们可能会决定调整这些目标。实施规划的时候可能也会引起一些调整,因为到那个时候,什么能实现,什么不能实现,已经非常清楚。

下面我们详细讨论上述五个步骤。

规划研究

多数规划机构(planning agencies),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大拥有自己的研究力量的规划机构,都做相当多的规划相关研究。一种常见的研究是“人口预测”(population forecasting)。如果不知道规划是为谁而做,就无法做出规划,也就是说,规划师需要了解所规划的城市将有多少人口。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100名65岁以上老人的需求将不同于100名小学生的需求。

预测人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队列存活”(cohort survival)法,这种方法是按照现有人口年龄的增长从数学上计算将来的人口数量。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预测死亡率的作用,现有人口的每一个年龄性别组或者说“队列”都将向人口金字塔的上方移动。未来的人口数量需要根据净迁移人口(移入人口减去移出人口)和出生人口数量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提供一个人口结构的详细画面,而不仅仅是对人口总数的估计。相对而言,数学计算很简单,但是想获得良好的预测结果却是另外一回事。在城市、县或镇的层次上,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率之间的较大差别主要是由于净迁移人口数量的不同。准确预测净迁移人口数量是很困难的。目前,与其说这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规划和预测之间也有交叉,这容易使人产生混淆。例如,在很多郊区住房存量是限制人口增长的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净迁移人口数量,但是,我们如何将这些预测数据结合到第二年即将颁布的土地利用管理条例对人口的影响中去?而且这些条例可能会受到今年人口预测的影响。在理想的状况下,编制规划和进行预测应该是相互关联的。然而,规划和预测之间的这种协调是不容易达到的。

另一种基本的研究是“土地利用详查”(land-use inventory)。这种研究通常从绘制现有土地利用(居住、工业、商业、教育和娱乐等)图开始。这种研究也揭示城市中未开发土地对不同用途的适宜性。最基本的工作是准备一系列标明土地地形、是否洪泛区、土壤排水良好还是不畅等各种特点的地图。在很多情况下,土地利用研究包含某些土地产权的信息,一般至少要区分公有、私有和机构所有。也可能做进一步的区分,如确认较大的土地私有或机构持有人。这种研究可能也确定某些基础设施特别是给排水设施的特点;确定诸如区划类别等法规方面的特点,尽管这些特点不像前面提到的其它要素的特点那样持久。

近些年来,用于记录土地利用研究成果的传统纸质地图已经由通常称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电子制图系统进行了补充。在GIS中,资料以数码形式进行存储。例如,若要在系统中储存一条等高线,技师沿着地形图上的这条等高线移动数字转换器,数字转换器经过的路径就转换成了数字形式并储存在计算机的内存中。评估价值、区划类别

、人口数据等信息也可以作为数字或字母输入计算机。电子数据库可用于快速制作各类地图、计算和制表等。需要一名手工制图员花费数天时间才能完成的一张地图,用GIS只需几分钟就能做出来。

在区域尺度上,目前GIS利用的是卫星摄影资料。卫星摄影提供数码形式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影像,这些影像可以被输入GIS数据库。可从数字信息画出地图的资料有植被、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温度和某些地质特点。对小块土地而言,精确度一般不够,但是,对大范围工作而言是相当精确的,而且花费的成本只是采用传统方法获得同样成果所需成本的一小部分。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研究以外,还有许多其它可以作也可以不作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否进行主要取决于规划的需要和拥有的资源。如果经济发展是问题,那么就要进行经济基础研究。研究的深度可以简单到只列出现有企业的名录,也可以复杂到请专业顾问建立极其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几乎所有的总体规划都包括交通要素,那么,现有交通网络交通流特点的研究可能就要在总体规划过程的早期进行。在规划的早期阶段,还要根据未来人口的预测数据对交通流和就业情况进行预测。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个地区的开发规模是进出这一地区交通流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可通达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里会有多大规模的开发。所以,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编制应当一起进行。

有关基础设施的研究也常见。给排水设施是形成增长区域开发模式的关键因素。为了确定潜在的可以提供排水设施的地区和可以发展公共给水系统的地区,常常需要进行研究。在无法提供公共给排水设施的地方,就要对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研究。

现在该提到对土地特点进行认真研究了。无论什么原因,如果一个地区没有排水设施,可以进行的开发规模就可能受限于土壤安全吸收住户化粪池排出污物的能力。这种吸收能力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沙性、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可以安全地允许在每英亩土地上建造好几栋房子。另一方面,含有大量粘土或基岩接近地表的土壤,为了住户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可能要求每栋房子占用一或两英亩土地。随着土壤中水的含量的变化而发生收缩和膨胀等土壤的特点将影响可建设的建筑类型。土壤的吸水能力将关系到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这是在选择本地区合适的开发类型和开发强度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

很多城市将娱乐研究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研究人口、娱乐偏好、现有设施等。总体说来,这类研究将盘点现有设施和服务供应。未来的需求,将结合城市的预测人口,运用一些标准(比如每1000人需要多少公共用地)进行估计。现状与所预测的需求之间的缺口将用于确定基本的规划目标。未得到满足的娱乐需求,也可以通过调查进行估计,调查时可以简单地询问居民们经常使用什么设施,还希望增加些什么设施。

近年来,总体阶段的规划越来越多地进行了财政预算。很多城市发现自身处于很大的财政压力之下,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各样的。在很多中心城市和一些小城市,支出不断增加,而税基却保持不变。在其它一些案例中,税基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仍面临着对税基增长强烈的抵制,第五章提到的“加利福尼亚的第十三项提案”(California's Proposition 13)即是一例。

财政研究主要是分析支出、收入和税率的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测。也可能做一些研究,以预测资本需求和资本成本。财政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让城市将规划的其它要素与实施规划可能需要的财力相匹配。事实上,如果不了解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很难说其规划是否现实。

城市目标的阐述

从理想的角度讲,规划目标的阐明应基于对基本现状的了解、对城市运作限制条件的认识和城市可选择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得到这些认识是上述各项研究的最终目的。目标确定过程是为了形成一定数量的目标,这些目标彼此之间不能有矛盾,而且应获得公众和政界的足够支持,以备目标提出来以后能顺利获得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规划机构的作用是开设论坛进行讨论(组织会议,请媒体进行报道,建立咨询委员会),提供事实并摆出可选方案,综合讨论和评议的结果。确定目标的过程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与规划过程之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市民和团体不应被排除在外。这不仅是公平或法律要求的问题,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那些曾经参与形成一项规划的人们可能比没有参与过的人们更支持这一点。

最近一些年,由于计算机模型方法的发明,这一阶段的工作范畴已经大为扩大了。例如,采用“加利福尼亚城市未来模型” 进行工作的规划师们能够为同一个城市提供三种极为不同的远景方案——常规性规划(目前趋势的继续);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紧凑型城市。提出这样的方案,并非一定要使用计算机,但是,计算机使我们在合理的时间内产生大量一般详细程度的方案成为可能,而且扩大了公众参与讨论和考虑的范围。

规划编制

当做完基础研究并就规划目标达成一致意见时,编制规划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在较大的城市中,规划通常由市政府的规划机构起草。在小城市中,常见的做法是由规划顾问起草规划,呈送市政府批准。
编制规划的第一步通常是摆出各类可选方案。例如,假设一个规划目标是缓解中心商务区的交通堵塞,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选方案

之一可能是加宽或拉直主干道;方案之二可能是建一条辅路;方案之三可能是建设一处停车设施,杜绝主干道上的沿街停车;方案之四可能是将双向行驶的道路系统改为单行线;方案之五可能是以上某些方案的结合。

当所有合理的方案都摆出来以后,就应该开始考虑每个方案的成本和价值了。这个过程有时被称为“影响评价”。需要考虑的一个项目是成本以及成本对城市的税率和负债结构意味着什么。这种研究可能不是只看可选方案的直接成本,而且要看预期对销售税收入和不动产价值产生的影响等间接因素。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项目是物业征用和建设期间交通干扰所影响到的住户和企业数量。规划师还需仔细比较每个方案预期改善交通流的程度。美学和城市设计上的问题也要认真进行考虑。影响评价完成以后,就可以选出最优方案了。请注意,让物业的所有人、居民、企业人士等有关各方都参与到影响评价和方案选择过程中来,常常是一个好主意。首先,他们有可能做出有益的贡献。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各政治派别的一致赞同,规划不可能得到实施,而政治是一种“折衷的艺术”。最好是早一点在会议桌旁将分歧解决,而不要等到在法厅上或媒体上解决。

可以就规划的每一个主要因素进行这种影响分析。然而,为了知道全部成本是否可控,有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成本不可控,就要对规划目标重新做出选择了。

规划实施

正如前面提到的,从实体上实施规划的两个最有力的工具就是资本预算中所要求的资本投入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在道路、公用设施设备方面的资本投入为开发创造基本的条件,然后,由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形成和引导开发。从理想上讲,资本投入和土地利用管理应该彼此协调一致,并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如果缺乏协调,结果很可能令人失望。例如,如果资本投入对总体规划明示为低强度开发地区产生了强大的开发压力,这一阶段就会一直处于诉讼和争议之中。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与城市所设想的情景有很大不同。

再审视与修订

几乎不可避免,城市不会完全按照总体规划的设想发展。规划还远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而是一门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艺术。发展的模式也是由各种力量形成的,这些力量不是城市自身所能控制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预测的。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后,城市不会完全处于规划所设计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做些再规划的工作。就像一名航海员不断地记录方位,并相应地在图上再标出其航线,一个城市经常审查自己的状况,并调整规划。不过,这个比喻不是完全准确。对航海员而言,目的地是保持不变的。对城市而言,随着城市内部和外部现实事物的变化,目标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为了使规划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有效性,定期对规划进行再审视十分必要。从理想的角度而言,再审视适合所有主要的规划要素。首先,它适用于数据库。人口、收入、支出、住房存量、就业情况等等必然不会严格按照预测的那样去发展。较大的差距很快就会显示出来。设想一下,以资本支出的成本预测为例。资本支出成本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借贷资金的成本,即利息。1981年,长期债券的利率是1995年利率的两倍。在为城市做资本预算的人当中,1981年的时候没有能预测到利率会下降的,现在也没有人能预测出几年以后利率会如何变化。

除了更新规划赖以为基础的数据库以外,有必要更新目标和战略。最好是由市政府承担定期修订规划的义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规划就失去了与现实的联系。如果政府工作人员和市民将规划视为静止的、越来越不相干的文件,规划很快就会失去其政治威力。修订规划的行动,可以使规划保持相关性,使政府一直对规划承担着义务,同时,也使城市内部的规划工作制度化。

让城市居民始终关心规划过程,是任何规划机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公共关系是成功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这项工作包括规划领导者对Rotary 俱乐部作演讲,在高中公民课堂上出现,定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明城市、镇或县正在制订的有关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共用地、经济发展、住房或市中心商业区复兴等方面的规划。在一个南方小镇,规划机构的工作人员曾出现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里,带领6岁和7岁的孩子们简单进行了一个居住社区的设计。这种策略可能不会在四分之一世纪里都取得成功,但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结论

城市总体规划包含整个城市,规划时限较长,一般在20年左右。城市制订总体规划过程的目标可能包括健康、公共安全、交通、公共设施设备的提供、财政健康、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某些再分配目标。
自总体规划开始流行的20世纪20年代以来,规划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规划通常是由一个“非政府”小组制订,政府的作用是用合适的立法和资助支持规划。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划过程更具参与性。现代规划师更可能推进全市范围的规划过程,为之提供技术支持,而不会只是制订一份规划,让城市接受之。

总体规划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规划研究

2.阐明城市目标和目的

3.编制规划

&n

bsp;4.实施规划

5.再审视与修订

尽管是作为独立的步骤列示的,这些步骤之间有许多重叠的地方,因为在一个步骤中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调整在前一个步骤确定的内容。例如,详细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揭示实现一项具体目标需要付出的真正成本,从而可能要求对城市规划的目标重新进行考虑。我们也注意到,对问题和进展情况的周期性审视和总结以及随后对规划进行的修订,都对规划是否将持续影响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编者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篇4:呼唤白话景观白话城市


以新文化运动的名义:呼唤白话的景观与白话的城市
作者:俞孔坚 李伟

八十五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命,给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建设以许多启迪,作者呼吁中国当代设计学,特别是景观设计学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继续接受五四精神的洗礼,必须怀抱两大危机意识:民族身份危机和人地关系危机。现代设计学必须抱有“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设计和创造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这种新伦理体现在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以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

1.关于新文化运动与现代设计学

关于设计学科(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的现代化问题,建筑学方面的讨论已经有不少了。但在景观、或者说风景园林方面的,还远远没有引起重视。也难怪,生在今日的中国,做一名景观设计师是幸运又痛苦的: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有以往几代人都没有的实践机会;痛苦的是,这个时代的变化是如此的剧烈,在混乱的学科定位面前,在如过江之鲫的流派、风格、理论面前,我们又很难把握。思考的高度、时间和深度都局限着理论的总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笔者深信,立足本土,扩大视野,站在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潮流,早日实现设计学科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五四”开始,八十五年过去了,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20世纪一切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的事物和新的人,都自五四始”(张静如,1999)。“五四”精神,关于新的文化、新的语言、关于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永远值得追怀。正如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青的人自愿为它而推动。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不完的事业”(周策纵,1999)。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现代化的目标只在白话文里得到最完全的体现,我们的小说,我们的散文,我们的诗歌是最早实现了现代化的模范。

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运动,它起初试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个性的解放和社会的公平。广义上讲,是一场知识分子领导的思想革命,倡导全方位现代化(周策纵,1999)。既然如此,我们当然期望它也推动了设计学科的现代化。八十多年前的1910-20年代,中国的设计学还在痛苦的草创之中,在现代建筑被动输入的情况下,一切还处于一片蒙昧。只是在“五四”这“铁屋中的呐喊”过后,中国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们才浮出海面,不能说他们没有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时间的阴差阳错、建筑文化的特殊性使他们选择了多种不同的道路,一些人探索继承传统建筑,一些人探索中国的现代建筑,还有一些人则开创性地整理和保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详参邹德侬,20**,1-40)。无疑这些工作都是当时迫切需要进行的,正是先辈们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形成今天设计学科的成就和发展。回顾历史,先辈们的伟岸身影仿佛在召唤我们去完成他们未竞的事业。

八十五年过去了,从新文化运动的宏伟目标来看,就我们所关心的设计学科成就巨大,但是,也应该有更多的期待。特别是中国的园林,几乎没有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而成为封建士大夫文化和精神的最后避难所(在此申明,决不是要砸烂这些园林,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本身是现代设计学的重要精神)。我坚信,真正的实现全面文艺复兴机会是在当代中国,而在设计学中尤其如此。我们有理由继续高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边缘时代。

2.认识危机是复兴的起始,当代中国面临两大危机:民族身份与人地关系

传统上,我们这个行业是不喜欢有人谈时代背景、谈理论的。我们习惯的是一上来就画,就展示一点徒手能力,“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好的图画”,但面对中国这样一张饱经沧桑的纸张,我们仅仅有一点工程师的知识、有一点美术功底恐怕是不够的。如果说五十年代陈占祥先生提出不要让建筑师变成描图机器(陈占祥,1957,参杨永生,20**,147-148),是呼吁回到设计学科本身的话,在设计人员的自由度大大增加的今天,恐怕更需要一种大的、不局限于设计学科本身的视野。

那么,对于设计学科来说,这样的大视野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所处的时代。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首要的认识是中国是正处在一个边缘上的大国,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边缘,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边缘。正是一个蓬勃发展而又有危机的时代。“危机”二字在中文中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同在。没有危机意识就不可能有复兴。处在这样的时代、处在这样的中国、在这样的剧烈变化的边缘中,如果不是愚昧无知的话,看不见前景和机会无疑是悲观主义的,而装着看不见危险则显然是不道德的。

基于“危机”与复兴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上曾经有两大文艺复兴,一个是在欧洲的本来意义上的文艺复兴(1350-1600),来源于包括黑死病在内的危机和恐惧,从而使人类摆脱了宗教的蒙昧,开始走向科学与人性时代,最终成为工业革命和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第二大文艺复兴是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来自与法西斯独裁的战争、冷战和核武器的恐惧和危机,从而有了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将人的创造力与创业精神体现到了极致,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见

Winslow,1995)。就“五四”和与之几成同义词的新文化运动而言,当年中国知识界的危机意识是根本的基础。可以说文化的落后、社会的黑暗、民族的危亡、国家的积弱造就了那一代人的危机意识。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意识的驱使下,陈独秀才追求脱离羁绊的“解放”,李大钊才要求冲破历史的网罗,创造青春之中华。鲁迅才弃医从文,胡适才倡导《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到1918年由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创办的《新潮》(the Renaissance),中国的文艺复兴,或者说新文化运动,便在知识界浓重的危机意识下拉开了序幕。

与当年相比,当代中国也面临两大危机,认识这两大危机足已产生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三次文艺复兴,真正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在设计学中尤其如此:

2.1 第一大危机,中国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所谓民族身份或文化认同(identity)即是梁启超所谓的中国民族与文化“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的个性和特性(1995)。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identity被视同为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从政治学上讲,它是形成国家、建立国家和现代化、民主政治过程的政治资源,现在国家的核心情感和象征。(见张汝伦,20**)。作为现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Identity在文化景观与人文地理学中的含义是一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地理特性,是对场所精神的适应,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由自然的和文化的一切现象所构成,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通过认同该地方,人类拥有其外部世界,感到自己与更大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Seamon,1980;Relph,1976; Norberg-Schulg,1979,1984,俞孔坚,20**)。如果说景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和符号的话(Cosgrove,1984),那么,我们有理由说景观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身份证。

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在当今中国尤其令人担忧。在200年以前或者150年前我们可以说中国有一种明确的民族身份,或者说不存在文化认同问题。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了,大家都认同这个民族,黄种人,黄皮肤,认同于我们的祖先黄帝;地理空间上,我们认同于“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整体环境;无论夷夏,我们认同于华夏文化,这个民族的身份鲜明地表现在封建帝王的大一统下,我们认同于乾隆大帝,认同于康熙大帝,认同于唐太宗,甚至认同于秦始皇;我们的身份证便是帝王们的紫禁城甚至于他们挥霍民脂民膏建设的离宫别苑、士大夫们的山水园林、无数同胞血汗构筑的长城, 无数劳役开凿的大运河。古典的、封建的帝王的中国,这种民族身份是很鲜明的,所以世界的其他民族会把中国人称作唐人或者宋人,或者叫汉人,正因为认同了一种独特的民族特征,独特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翻开到20**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但作为现代中国人,难道还要继续这种古典的认同吗,或者别的?我们当代的文化认同是什么呢?用什么来作为现代中国人的身份证?

综观近百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危机的发生有其历史性,是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开始就有了的,文化认同的危机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因。两次*战争的失败,使得洋务派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有了“器不如人”、“技不如人”的反思;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事实反差,使得“五四”先贤们意识到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使得他们从“器”与“技”的局部思考转而向海外寻求民族解放和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因此“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成了五四的标志性口号,以至于一些学者对于“五四”彻底颠覆传统文化长期以来耿耿于怀。但即便如此,“五四”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封闭多年打开国门之后,西方世界和我们自身的落差再一次凸现在我们面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认同的危机,包括对新的由“五四”和建国以来形成的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危机,在知识界再次发生。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新国学热”,“后现代热”,“新市民文化热”,以及各种知识分子话题的讨论,多少都表现了寻找文化认同和民族身份的焦灼心理(陈思和,1996)。

与此同时,作为民族身份证的中国建筑文化在今天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包括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下地域文化的失落、城市大建设高潮中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撞击等等(吴良镛,20**)。这种建筑文化危机正是又一次文化认同危机的结果,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贪大求洋、欧陆风的兴起无不是这种危机的表现。

如果说殖民建筑、“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式的公园,以及对传统中国建筑的模仿,是“五四”时代第一次文化认同危机在设计学领域的体现的话,“城市化妆运动”正是当代第二次文化认同危机为城市景观建设带来的恶果(俞孔坚,20**)。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应该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的进步。而决不应让“城市化妆运动”背后的落后思想遮挡设计学的现代化,特别是景观设计领域民主和科学的现代化之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到底何在,是什么?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该回答的问题。法国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非常宏伟巨大,它跟圆明园是同时代的,这是西方巴洛克的民族身份;中国的紫禁城,是中国封建帝国的经典,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当年希克斯图氏五世(Sixtus V)和相继的多位罗马教皇,通过向信徒们卖“赎罪卷”,营造了一个圣比德广场,而我们的教科书却把它当作宝典,顶礼膜拜。从古希腊,罗马帝国,再到法兰西,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形式、甚至同样的精神,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最终来到了中国的城市,成为当代许多中国人主动或被动的认同。几乎每一个城市至少有一个大广场,几乎所有这些广场的模范就是凡尔赛宫前的广场和模纹花坛,或是罗马圣比德广场,或者是北京太和殿前的广场:我们在认同古典欧洲的君主和教皇、或者认同于古典中国的帝王和士大夫。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认同于所谓“最现代”的建筑和景观,杰出的例证是国家大剧院,它是法国建筑师在中国首都的杰作,它将迫使未来的中国人去认同。另一个例证是中国央视大楼,在传媒时代央视大楼相当于一个民族最权威的象征,一张不可误认的民族身份证,这是中国人正在准备要认同的。我本人不试图从建筑学本身的角度来评论它们,它们可能都是了不起的建筑。但是这种建筑的背后,作为接受了这种建筑的人们,实际上是用一种“暴富”的心态来接受一种“帝国”的建筑。当今,任何一个经历过现代化发展的国家都不可能再盖这种建筑,因为,它们违背了基本的现代精神——理性、科学与民主、功能服从形式:而是在用十倍、甚至更昂贵的花费,在造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展示建筑。正是在当代的中国,那些“帝国”建筑师们实现了他们的“帝国”梦想。我似乎重新听到了100年前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中建筑师Daniel Burnham的一句名言:“不做小的规划,因为小规划没有激奋人们血液魔力……要做大规划,……一旦实现,便永不消亡”(见Pregill and Volkman, 1993,p540);我也回想起英帝国主义建筑师Edwin Lutyens和Herbert Baker在他们的的新德里的宏伟设计被采用时的兴高采烈和手舞足蹈,高呼:帝国主义万岁,专制万岁(见Hall, 1997,p186)。所幸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大大加速了中国真正走向一个理性、科学、民主和平民化时代的进程,“帝国”建筑的短命是可以预见的。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更应当深刻领会中央的改革与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的进步。而决不应让“帝国”建筑,遮挡民主和科学道路的前景。

边缘上的中国使我们的文化与民族面临身份的危机:是古典的西方帝国?封建的中国古典?还是帝国的现代西方?

2.2 第二大危机,中国人地关系的危机

回忆新文化运动当年的危机,当时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还没有生态危机,人地关系危机还没有今天严重,广大的乡村还被西方人士描写成“诗情画意般的”(Boerschmann, 1906)。而我们这个时代又多了一层危机,就是人地关系的危机。

去年中国人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神州5号遨游太空,这是了不起的,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的欢呼。中国人得以亲眼看到中国大地的全貌。我则希望这张祖国母亲的影像能唤起一个期待复兴的民族的忧患意识:那是一幅何等辽阔而又如此枯黄的土地!与她的邻国相比,她的绿色是何等希缺。我似乎看到年迈多病的母亲在向贪婪的儿女们济尽最后的乳汁。而如果我们将这影像在某一点放大,就可以看到湖南山中的一座吊脚楼前,三五位老乡正用被几代人使用过的锄头,将一株百龄老樟树,从祖先的坟旁连根挖起,砍掉茂密的枝叶,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大树收购商手里接过60元人民币,眼巴巴地望着拖拉机将那断了枝叶的祖先手植树拉往城里……当她们再次出现在城市景观大道旁边或高档别墅区里时,已是生价万计,而留给土地的不仅仅是那个黄土坑,还有那黄色的溪流;失去的也不仅仅是茂密的枝叶,还有包括那棵树上的昆虫和地下的蚯蚓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以及那庇护家园的“风水。”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美化和绿化,在搞所谓的房地产建设和城市建设。而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多半是个帮凶。

关于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许多学者都有论述(如吴良镛,20**; 胡序威,2000; 周一星、曹广忠,1999等)。据研究,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吴良镛,20**; 胡序威,2000; 周一星、曹广忠,1999)。同时,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也已经开始,并日益严重(周一星,孟延春,2000)。以北京1984年和20**年的影像对比为例,可以发现城市无节制的蔓延是多么的快速,大地景观的变化是多么的剧烈和让人生畏。我们在远离土地。再看未来北京CBD的电脑模拟图,和国际大都市的另一位竞争者——上海的电脑模拟图,它们对纽约与香港的认同程度昭示了未来中国居民的身份和处境。再看那被填去、污染的、和被硬化的河流……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空前的危机。

人地关系包括人对土地的依赖性和人所具有的主动地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有时会违背自然规律,酿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苦果(郑度,1994)。当代中国的人地关系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这一矛盾。而尤其不能原谅的是没有善待土地,在无知与无畏的态度下,虐待、糟蹋有限的土地(俞孔坚等,2000,20**)。

高速城市化扩张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包括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来的农田、自然林地、草地等多种多样的土地镶嵌体都变成了单一的城市建成区。大地景观正在发生着“五千年未有”之变化,其影响无疑是根本性的。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民族生存空间的危机、国土生态安全危机是史无前例的。

3.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

在一个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始走向国家强盛的时代,面对严峻的民族身份和人地关系这两大危机,继续新文化运动,重新认识“五四”运动提倡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和反帝反封建,完成八十五年前没有完全实现的文艺复兴的使命,对设计学可的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学革命和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最巨大的成果。回顾和对照一下当年对文言文的批判,再来认识我们现在城市景观建设领域的某些思想意识,就会发现历史是何其惊人的相似。

在当时,由于历史造成的分离,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早已脱离普通民众,脱离日常生活,仅仅作为一种上层身份的标识存在于正式的通电、文告之中。因此,白话文倡导者们提出要打倒和废除这些“死文字”,因为“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胡适,1981)。而在旧派人士,却一定要维护文言文这“天下至美”的文字,维护士大夫与“引车卖浆之徒”相区别的一种身份。所以,鲁迅曾讲,“我们中国的文字,对于大众,除了身分、经济这些限制之外,却还要加上一条高门槛:难。跨过了的,就是士大夫,而这些士大夫,又竭力的要使文字更加难起来,因为这样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鲁迅,1982)。”胡适当年尖锐地批判到:“我曾仔细研究: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正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198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所以他宣告:“死言决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要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也许他是偏激了,但他关于白话文的奋力呼唤难道不值得当代中国设计学的聆听吗?

作为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标志的五四运动已经过去近80多年了,而中国的城市,特别是中国的园林,除了将“拆”旧建新外,却似乎并没有受新文化运动的真正洗礼。相反,暴发户加封建帝王式的城市景观成为当今城市化妆运动的主角(见俞孔坚等2000,20**)。一向被奉为国粹的封建士大夫园林却成为中国五千年封建意识形态的最终庇护所,挥之不去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与横行于中国城市的化妆运动相杂交,再交配西方巴洛克的腐朽基因,附会以古罗马废墟和圆明园废墟的亡灵,生出了一个个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的怪胎。这是作者对中国目前城市景观、城市的建筑、特别是城市的园林和建设的一种危机感。

为什么中国设计学,特别是景观设计会落后呢?简单的讲有以下几大原因:

第一个方面,五四之后,从思想文化本身来讲,新文化运动没能继续走向深层,几千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仍然存在于社会深处;

第二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阴差阳错,很多杰出的设计师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开展现代景观设计研究和实践,而层出不穷的政治动荡,和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批判,最终都使中国设计界在国际现代设计思潮最活跃的时代,失去了参和交流的机会。

第三个方面,gg开放后,在已经全方位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文化认同上的混乱导致了两种反差极大的设计思潮,一方面是崇洋运动,误解现代设计的精神,而把西方设计的形式当作现代;另一方面是国粹运动,所谓夺回古城风貌运动,这两者实际上都是现代化的敌人。而所有这些方面,最根本的是体现在景观设计教育上的落后,其中包括全民设计美育上的空白。

必须强调的是,白话的建筑、白话的景观和白话城市,决不等于西方现代的形式,而是理性与科学、民主和平民化的精神。陈志华先生说得好:“我们中国,不论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看上去很'现代'的作品,但是,如果我们用民主性和科学性去衡量,它们未必有很高的现代性。这就是说,它们仿了西方现代建筑的外形,却并没有获得现代建筑的本质(1999)。”我们城市街上看到很多的现代建筑,甚至我们看到央视大楼也是极其现代的,我们看到的大剧院也是现代形式的,但是它不是现代建筑的本质,它没有现代建筑内容,它只是形式。哪怕是最现代的形式,如同旧传统和古典的形式一样,如果没有现代精神,实际上都只能是封建士大夫意识、封建帝王意识、以及帝国意识的体现。一百个国家大剧院或一千个“央视大楼”这样看似“现代西方”的建筑,一万条“世纪大道”、十万个巴洛克式的“市政广场”,和百万个以展示政绩为目的和移植堆积大树而形成的“中央公园”,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和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愈来愈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愈来愈远。因为,它们是古典西方君主意识和暴发户意识以及古典中国封建士大夫意识的幽灵附体。最多是幼稚的城市或景观现代观的体现。特别是园林,我们还在摇头晃脑陶醉于我们的国粹园林,当然我决不是置疑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但是如果还是用它的原则,用它的理念来造现代中国广大城市居民日常需要的城市景观,重新拾起士大夫的精神,那显然是大错特错。

过20多年,或者说在gg开放后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经验和教训积累,而更重要的是,现代精神日益在中国社会中被领悟,我们终于有了实践和实现现代设计的土壤。所以说,我们有条件来继续新文化运动没能完成的使命,将新文化运动进行到设计领域,呼唤景观设计的白话运动,来建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的、日常的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这个“白话文”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 20**)。它是对中国面临的民族身份和人地关系两大危机的应对:

(1)所谓足下文化,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平常和当代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华民族自己的身份,“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以界他时而自立于当代。它的对立面就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的古典中国、巴洛克式的西方古典、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西方现代。那些强调形式主义和纪念性的、无病呻吟的城市化妆,是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

(2)所谓野草之美,就是回到土地:尊重、善待和适应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回到完全意义上的土地而不是片面的经济或其他意义上的土地。重新认识土地是美的、土地是人类的栖居地、土地是需要科学地解读和规划设计的生命系统、土地是充满意味的符号、土地是人人所以之为归属和寄托的“神”—土地之神。只有如此,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

早在四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两个学生就发出了《我们要现代建筑》(蒋维泓,金志强,1956)的呼吁,可惜时代的错误却让他们怀壁其罪。几十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还他们以公正。“能够表达我们时代的建筑”曾是他们的出发点,景观何尝又不是如此呢?能够表达我们时代的景观,提倡城市景观的“白话文”,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让城市平民化、地方化,生态化,正是科学与理性,自由与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体现。这是一种现代设计学必须抱有的新的社会和土地的伦理。正是平民的、日常的、适宜技术的景观,正是尊重和适应土地及土地上过程的设计,构成城市景观的“白话文”。设计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无疑是中国现代设计学,特别是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艰巨而令人激动的任务。

参考文献:

Boerschmann, E ,1906 , (trans. L. Hamilton), Picturesque China,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Based on travels in China.
Boerschmann, E.1906 , (trans. L. Hamilton), Picturesque China,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Based on travels in China.
Cosgrove, Denis, E.1998,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dison, Wisconsin, USA.
Hall, P., 1997. Cities of Tomorrow. Blackwell Publishers. Malden, MA. USA.,PP186
Norberg-Shulz, C. 1979. Gehius Loci: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Pregill, P. and Volkman, N. , 1993, Landscape in History.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1987,p540
Relph, E.1976, Place and Placeless. London: Pion。
Seamon, D.1980.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London, England: Croom/Helm.
陈思和,1996,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3:8-16
陈占祥,1957,建筑师还是描图机器?见杨永生主编,20**,1955-1957建筑百家争鸣史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志华,1999,《北窗杂记》,中国建筑的困境与展望,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P.413。
胡适,1981,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胡序威,2000,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1):16-21.
蒋维泓,金志强,1956,我们要现代建筑,见杨永生主编,20**,1955-1957建筑百家争鸣史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梁启超, 1995年版,中国道德之大原,《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王德峰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P.127.。
&nbs

p;鲁迅,1981,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吴良镛,20**,面对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 (2):9-14.
吴良镛,20**,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城市规划,(27) l:12-16
俞孔坚 20**,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新建筑,5:17-20
俞孔坚,20**,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2:45-48。
俞孔坚,吉庆萍,2000,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中国园林,1:27-33. ;2:32-35
俞孔坚,李迪华,20**,城市景观之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静如,1999,“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32-38
张汝伦20**,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大学学术讲演录》丛书编委会,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PP。283-293。
郑度,1994,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地理学报,(49)5:481-489
周策纵,1999,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
周一星,孟延春,2000,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174~194..
周一星、曹广忠,1999,gg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划, 23(12):8-14.
邹德侬,20**,中国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5:新时期深圳城市规划理念策略

深圳要发展成为国际性大城市,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增长模式,制定可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观的提出,在空间上和内容上拓展了资源的范围,开拓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深圳要在区域经济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必须从更高的视点和更宏观的战略入手,跳出国内城市同质化竞争的旋涡,在全球经济循环中找准城市定位,通过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利用城市品牌的复合资源价值,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网络,内外辐射,增强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拓展深圳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党的重点工作。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深圳20多年来发展的经验,提出在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下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转型,破解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

深圳城市转型需要在***的指导下,对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再认识、再评估,要树立新的资源观。深圳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认为,“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按照落实***、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凡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树立新资源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软科学建设,大力提升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深圳实现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圳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深刻认识新资源观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社会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革新,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在它发展的不同时期,资源观念也不尽相同。

新资源观将资源分为传统要素资源和新要素资源。传统要素资源是以具体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是有形资源,是硬资源。新要素资源是无形资源,是软资源,包括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制度资源,是一种更动态、更宽泛、多维度、立体化的资源,具有衍生性、复制性、柔性与组合性等特点。新要素资源必须作用于传统要素资源才能发挥价值,二者的充分结合,对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效益等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随着人类对传统要素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利用,传统要素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制约将越来越弱,新要素资源将成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导资源,新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未来人类社会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向,未来经济社会的竞争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竞争和智慧的较量,是观念、制度、经济结构的比较决定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新资源要素的开发、创新使用与配置,加强传统资源要素的挖掘、高效循环利用程度,通过二者充分结合,发挥新要素资源的创新特性,可以利用更少的传统要素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突破资源瓶颈和增长极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新资源观是一个资源战略。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制定一个科学的城市资源战略是保障城市发展的基础。在gg开放初期,深圳由于政策优势,国内外资源大量汇集,刺激和保障了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gg开放的不断深入,深圳自有资源不足以支撑业已形成的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和不断发展,深圳城市发展的资源问题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紧约束。主要表现为行政区域内有限的土地、水资源等不能满足深圳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的内部资源紧约束;二是资源配置不科学。

资源市场配置和行政配置的界限不清,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社会矛盾增多加深了资源配置的矛盾;三是资源产出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源问题是深圳城市发展的软肋,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深圳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制定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城市资源战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为深圳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是深圳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问题,也是新资源观所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新资源观是一种动态资源观。

资源具有时间价值,要以一种发展的、动态的观念来认识资源,今天的废物,或许就是明天的资源,没有不能用的资源,只有用不好的资源,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将会影响到资源价值的改变。从动态的角度认识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城市生产生活中的资源循环利用。促进资源的再生循环和回收循环,变废为宝,将资源一次性利用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二是重视和充分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通过改造、科技创新等手段,促进城市沉淀资源再利用;三是重视未开发资源的保护和促进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竭泽而渔。

(三)新资源观具有全球视野。

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资源观,通过强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让软资源和外部资源(包括区域和全球资源)释放最大价值,从而增强城市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城市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要素资源和传统要素资源的流动空间已经拓展到全球,因此对城市资源的配置和调控应站在全球资源链和资源网络的角度进行,顺应时代潮流,从更大空间谋划城市资源的获取途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组”和“资源整合”,使深圳融入到全球经济循环之中。

(四)新资源观的核心是合理配置和利用。

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出发点一是要在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实现公共资源的充分供给,二是要在对稀缺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其可持续利用。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保障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资源观的基础性问题。另外,人类社会总是面对各类复杂问题,用以解决问题的资源总是有限和稀缺的。稀缺决定了资源价值,但稀缺又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相同的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稀缺性会发生变化。

相对于其他资源,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往往具有不可再生性,其一旦发生破坏,修复是一个慢变量,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并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在既定的时期,我们总是要根据形势,对稀缺资源进行排序,确定轻重缓急,进而给出以稀缺资源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对于每一个城市,其资源政策与该城市的资源条件以及城市以往的发展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资源观要求城市政府用发展的眼光,在准确判断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城市稀缺资源,并加以战略性保护和科学利用。

深圳城市转型需要树立新资源观

(一)新资源观开拓了深圳发展的新境界。

新资源观的提出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来看,一方面资源稀缺,特别是能源的稀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各国在战略资源上的储备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源供给紧张程度;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制度和信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主要资源,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巨大价格落差将进一步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资源战略储备的加大,对各种资源的需要缺口将越来越大,从国际上购买资源将成为我国资源主要的渠道,加上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拓展,城市资源供给越来越紧张。具体到深圳来说,自建市以来,深圳资源供应严重依靠外部资源,随着深圳城市规模的扩大、国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如果仍然继续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资源短缺将阻碍深圳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之下,深圳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要发展成为国际性大城市,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增长模式,就必须制定可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观在空间上和内容上拓展了资源的范围,一方面丰富了深圳经济特区窗口的功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发挥窗口作用的两个扇面,为深圳的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把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确定为资源利用的重点,符合当前国际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为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开拓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二)新资源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循环经济条例》,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在深圳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并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的具体战略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狭义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资源利用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的根本变革,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传统的单方向的耗散型资源利用,将使城市很快达到“增长的极限”。而从广义上讲,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有极限增长到无极限增长,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从耗散式增长到循环式增长,使得城市由“有限城市”上升为“无限城市”。通过树立新资源观,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把循环经济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作为突破点,把提高城市资源综合效益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产业转型和城市结构的调整,实现“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根本转变;通过制订城市宏观资源战略,构建高效的城市资源配置体系,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从而获得城市竞争的比较优势,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领跑者。

(三)新资源观助跑深圳融入全球经济循环。

中国目前城市规模和数量位于世界前列,但国际影响力有限,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被动介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没有完全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由于不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资源的获取空间有限,加上城市自身资源的紧约束,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

深圳要保持既有优势,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就必须从更高的视点和更宏观的战略入手,跳出国内城市同质化竞争的旋涡,在全球经济循环中找

准城市定位,通过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利用城市品牌的复合资源价值,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网络,内外辐射,增强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拓展深圳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转变对资源的认识,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树立新资源观,发展循环经济,是深圳成为国际性城市的基本保证。

新资源观赋予城市规划新使命

(一)新资源观提升了城市规划的战略思维。

新资源观的首要问题是资源战略,更具战略思维的规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推手。在这方面,深圳已经做了积极的准备。今年7月,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就是一部新资源观的战略规划。《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认真分析了深圳城市发展遭遇资源“瓶颈”的现状,将深圳未来的城市功能定位应着眼于全球,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全球经济循环,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

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的资源战略针对深圳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资源特征,提出了高速成长、高效成熟、精明增长三个发展时序阶段。在高速成长期,开始城市发展模式的渐进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在高效成熟期,实现城市适度密集发展、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质量的提升,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方位转型;在精明增长期,通过资源的高效与综合利用,基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目前,深圳城市正经历着由高速成长期向高速成熟期的跨越,并为未来的精明增长做着积极的准备。《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以新资源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为主线,与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不谋而合,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第一部宏观战略规划,成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推手。

(二)新资源观催生复合规划、和谐规划。

新资源观拓展了规划领域,丰富了规划内容,催生了复合规划和和谐规划。复合规划是相对于单一规划而言。一直以来,由于部门分割和专业分割,规划部门侧重于空间规划,其他部门侧重于内容规划,而且单一的专项规划多,综合规划少。复合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主要载体,综合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信息的一种规划模式,实现了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统一,是各部门、各专业行政意图的统筹和行政的依据,目的是实现城市发展一张图和城市管理一张图,做到各部门、各专业的相互配合和行动统一。通过复合规划,可以有效地综合平衡各方要求,明确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向,制定统一的行动,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规划。和谐规划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求规划发挥平衡利益、调和社会关系的作用,要求加强规划之间的综合和协调。通过和谐规划来扩大和保障城市公共利益,提高城市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通过和谐规划,促进规划之间的协调和有机结合,包括硬资源规划与软资源规划、城市资源规划与区域资源规划、近期资源规划与远期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实现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和谐、城市规划对各类专向规划的统筹与协调。通过和谐规划,坚持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高效益的生产环境,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产、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城市创新水平;二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要营造便捷舒适、环境友好、文化多元、自由开放的城市氛围;三是高水准的生态环境,要保持优美的城市环境,打造适宜的公共空间,让葱郁的树木、纯净的空气和水成为吸引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因素。

(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

完善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系,关键是要重视和建立主干性政策,明确首位公共政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主干性政策缺乏、首位公共政策不明显等问题。规划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引导者,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协调功能越来越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资源调控综合性强,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规划又应该成为所有资源调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

发挥规划在资源调控体系中的首位公共政策作用,就是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主导和统筹配置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规划这一软资源在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发挥规划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调控管理平台,切实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控“双平台”,促进《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三吻合”,通过加强规划的综合统筹功能,促进资源调控的有序性和统一性。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要注重刚柔相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规划由于编制时间长、法定程度高,往往是刚性太足,灵活不够。在实践中,刚性太强容易造成规划实施困难,因此,有必要建立“双轨制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即控制性规划政策和调节性规划政策。控制性规划政策强调规划的刚性,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三个层次;调节性规划政策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包括发展策略——近期建设规划—

—年度实施计划三个层次。控制性规划政策(刚性政策)和调节性规划政策(柔性政策)刚柔相济、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而为了促进和检验规划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评价于一体的“规划实施监控系统”,通过建立城市运行仿真系统(包括土地仿真、空间仿真和交通仿真等)和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规划效能监察,对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四)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系。

在深圳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条件下,城市发展应该抓住空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规划调控体系。政府宏观调控类别包括内容调控和空间调控,内容调控是指资金、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供应等的调控,空间调控则是指土地、产业布局等的调控。内容调控最终要落实到空间,空间调控是促使政策落地、促进政策实施的主要途径,空间调控是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深圳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空间统筹内容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出发点。城市规划是空间调控的主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近期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因此,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使其成为统筹当前深圳发展的主要资源公共政策。同时,努力建立“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的城市发展综合调控体系,把空间、项目和财政资金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政策合力。

坚持新资源观,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局性和持久性的工作,迫切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来思考深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更加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谋划深圳的蓝图,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

制定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城市资源战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为深圳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是深圳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新资源观丰富了深圳经济特区窗口的功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发挥窗口作用的两个扇面,为深圳的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使其成为统筹当前深圳发展的主要资源公共政策。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