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划分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一)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1.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2.小型或技术简单的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可按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转入施工图设计的两阶段进行。

  (二)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有关规范和规定

  1.建设部[1992]102号文版发的行业技术管理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

  2.上海市标准dbj 08-64-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

  (三)设计文件编制原则

  设计文件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是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地产项目设计阶段做好成本优化

  地产项目设计阶段如何做好成本优化

  一、设计中的成本控制原则

  设计在整个项目的成本投入上占比不大,却影响75%的项目成本和项目盈利。从设计优化来优化成本,一方面不能不计成本盲目追求设计效果,另一方面要避免成本不合理导致品质下降。

  取得设计单位配合:应做好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工作,着力取得设计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给予最好的配合,并在设计合同中,将需要设计单位给予的工作配合事项和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清晰、明确地表述在设计合同中。

  1.总平面

  (1)初始设计-总平面

  设计描述:地块共设置四个出入口

  (2)优化设计-总平面

  设计描述:地块出入口减少为两个。

  总结和启示:在满足规范及物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应控制出入口数量,同一地块的车库与人行入口宜归结到一起,便于物业减少管理人数,以控制项目后期的运营成本。

  2.经济技术指标

  案例1

  (1)停车方式(高层)初始设计

  设计描述:当地要求所有地下车库均需按人防标准建造,成本偏高;地下车库埋深较深,层高较高,土建、设备和施工成本都较高。

  (2)优化设计-停车方式

  设计描述:半地下室车库可不按人防标准建造,成本较低(需要与政府部门沟通是否可行);半地下车库埋深较浅,层高较低,可自然通风采光,土建、设备和施工成本较低。

  案例2

  (1)初始设计-停车方式(联排)

  设计描述:别墅区域地库顶覆土较浅,对景观种植带来困难;别墅主体下方地下室底板报建层高不足2.2米,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验收风险;地下室顶板标高超过周边城市道路平均标高1.5米,不符合当地规范等。

  (2)优化设计-停车方式(联排)

  设计描述:别墅区域覆土1.5米,基本不影响景观种植和绿地率计算;别墅主体下的地下室-3.0米标高部分,埋深未超3米,不需缴纳人防异地建设费;地下室顶板标高符合当地规范。

  案例3

  (1)初始设计-地库

  a.地库按机械车位设计,面积11225平方米,总车位430个,其中机械车位421个,普通车位9个,层高4.5米;

  b.停车效率26.1平方米/车位。

  (2)优化设计-地库

  a.停车方式由机械停车调整为普通停车。优化后地库面积10586平方米,总车位328,其中普通车位237,子母车72个,微型车26个,层高3.6米。

  b.停车效率32.2平方米/车位。

  地库优化前后数据比较

  总结和启示:

  a.应根据项目定位、成本控制要求,并结合当地规范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选择最适合各项目高层区域的地库形式;

  b.在项目定位较高、成本指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全地下停车方式;

  c.在中等定位项目、成本指标较低的情况下,除必建人防区域外,推荐采用半地下停车方式,但半地下停车方式需要获得政府有关部门审批通过。

  总结和启示:提高停车效率的关键措施

  (1)地下室轮廓线应平直方正,无用的面积一定要剔除;

  (2)柱网布置应符合车位及行车道模数,达到紧凑布置;

  (3)避免行车道靠地下室外墙布置;

  (4)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

  (5)设备房及非机动车库不允许挤占行车道两边的停车位;

  (6)设备用房勉强够用即可,不能有富余;

  (7)人防口部设施应布置在不影响停车的地方。

  3.平面布置篇

  确定建筑方案时,要尽可能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建造成本,尽可能减小建筑专业的不合理布置带来的结构成本的增加。

  (1)当厨房、卫生间等房间需要通过凹槽采光时,凹槽宽度不小于1.8m,深宽比不大于4。

  4.节能设计

  (1)体型系数

  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为满足节能和成本控制要求,根据国家及地方节能规范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避免凹凸过于复杂的轮廓设计,体型系数尽量小于0.35。)

  (2)外墙门窗

  总结和启示

  (1)节能计算中门窗的选型,一般北面的要求会相对较高。对于各个朝向的门窗方式,须让设计院反复计算几轮,直至权衡计算的值尽量接近50%。

  (2)门窗的成本控制中,采用塑钢中空即能达到断桥铝合金+low-e的效果,在成本管控的今天,推荐使用塑钢门窗。

  (3)在塑钢窗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塑钢窗的中间的承钢必须满足变形计算,因为塑钢的门窗较重,对塑钢门窗开启扇的大小需要有规定,一般宽度不大于750,高度不大于1500;

  b.平开门尺寸较大,不建议采用塑钢材料;

  c.推拉门塑钢门对五金件要求较高,现场施工需要注意。

  5.层高选择

  (1)初始设计

  设计描述:高层住宅层高为3米。

  (2)优化设计

  设计描述:高层住宅层高全部改为2.9米。

  总结和启示:

  (1)应综合市场取向,产品自身的定位,同时考虑长期的取暖及制冷的能源消耗,选择合适的层高;层高每增加0.1m,造价增加该层造价的约3-5%。

  6.公建配套

  (1)外立面设计

  初始设计:a.基座部分三层,局部四层,全部为干挂石材;b.每四层设计有横向线条;c.线条全部为GRC材质。

  优化设计:a.基座部分改为两层,局部三层,材质为仿石涂料,只在门头近人尺度使用石材;每四层的横向线条取消;线条尽量采用混凝土浇筑。

  总结和启示

  建筑风格在符合项目定位的同时应尽量简化,建议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控制立面装饰线条和装饰构件的数量、裙房的层数、立面造型或构架的复杂程度、阳台和门窗上下口线条、玻璃幕墙和异形玻璃的使用,并选用成本较低的栏杆、百页做法等。

  (2)会所

  设计描述:会所建筑面积约2500平米,且占地面积较大。

  优化设计:将临时售楼处置于商业内,极大地降低了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营成本。

  总结和启示

  (1)会所的位置应根据开发顺

序与样板示范区统一考虑,并考虑便于控制样板区(特别是临时样板区)面积和成本的方案。

  (2)会所的功能设置应根据项目定位与相关部门共同确定,同时考虑会所的后期运营成本。

  (3)应根据项目的开发规模、项目定位、成本控制目标等因素,对会所的面积进行合理控制。

  三、设计变更控制策略

  设计变更签证率=由设计原因导致的签证总金额/工程合同金额

  (通过对施工图阶段设计成果质量的控制,来减少由图纸和材料的失误和不完善而带来的额外费用的发生。)

  很多项目由设计失误所带来设计变更占总建造成本的3-10%,其中重复性错误占相当比例。

  四、后期运营篇

  1.在车辆频繁通过的道路上尽量避免采用石材铺装,如坚持采用,则石材的厚度必须满足车辆的荷载,同时预留伸缩缝,避免后期破损,既影响美观,又造成成本投入的增加。

  2.设置于架空层的智能信报箱需注意雨水飘入后主板烧毁的问题。

  3.别墅、类别墅项目室外的门口机安装箱上需设计维修检修口,同时注意防水、防晒,以延长使用寿命。

  4.排水口:(1)应考虑排水量,避免开口较小;(2)应考虑物业对内部的清洁,需设计为可开启形式;(3)从损坏后能及时维修及时更换的角度,建议要采取市场上能采购到的款式而不应设计过于复杂的图形。

  5.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地下车库(尤其是在有采光天井的节点周围),以及小区内景观的照明系统,应分区、分组、分灯型进行回路控制,并应采用新型节能灯具。

  6.公共部位的照明系统应避免采用翘板开关,以免业主可随意开启或关闭,做不到“人走灯灭”,既不利于管理,也造成能耗浪费。

  7.单元门禁锁具如采用电插锁的形式,地弹簧容易偏位,需要经常调整地弹簧。地弹簧调试次数过多后,复位精确度就大大下降,最终导致难以关闭,建议采用磁力片锁为宜。

  8.木平台在设计时应做好下水处理以及防腐措施,防止下雨后积水导致木材腐烂,增加后期维修成本。

  后期运营启示:

  (1)减少电梯和智能化系统的品牌数量,兼顾长期的使用和经营管理的成本;(2)小区内景观尽量少用容易损坏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避免后期过高的维护成本;(3)物管收费处、值班室、消防和安防控制室宜统一设置在物业管理用房内,以方便业主办事并节省物管人手。

  五、成本效益最大化的一些途径

篇3:项目设计管理:各阶段质量管控要点(规划单体主线)

  项目设计管理:各阶段质量管控要点(规划及单体主线)

  设计管理:进度、质量(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合约、文档;其中质量管控是专业性最强、也是设计管控的核心;

  质量管控分布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各阶段控制的重点:

  1.拿地立项阶段:产品定位、强排、对标;

  2.规划阶段:

  周边道路情况、指标、产品布局(利润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入口周界、内外部交通组织、资源利用和创造、竖向分析(参见:龙湖七把剑,分析的很透彻)、日照、消防;

  管线综合:周边市政条件、管线是否合理排出引入、与室外标高、建筑标高的配合;

  3.方案阶段:

  地上部分—— 各类产品(面积配比形态、卖点、划铺)、各层平面图(标准层与非标准层差异、公共区域)、立面(风格、材质、窗、空调机位、单元入口、屋顶、可实施性及成本合理、阳台是否封闭);

  地下部分——结构布置(顶板形式的选择、柱距、层高)、车位布置、设备机房布置、人防方案;出地面风井位置对地面景观及住户的影响;

  4.施工图阶段:

  地上部分——

  建筑:户门开启方向、内门洞口的高宽预留是否合理、厨房卫生间布置是否合理(煤气管道、排气道等设置是否合理)、窗户开启与栏杆是否合理(尤其是网点楼梯区域);墙身大样是否合理(尤其窗台、线条、空调机位的做法);公区消防管及消防箱布置;电梯配重位置是否与厂家一致;

  结构:是否有梁与墙不对齐存在错缝;网点结构是否转换;

  设备:电气点位布置(开关插座强电箱弱电箱)、暖布置(点位是否与暖气片打架、暖气片、阳台是否盘管)、水点位布置、防水做法、空调点位;是否存在上部住宅结构及设备管线影响楼下网点的布置;

  地下室——

  坡道排水做法、顶部管线排布、车位排号、储藏室设置、排水道集水坑对车位的影响;

  夹层是否设置坡度地漏(避免夹层管道漏水导致设备用房渗水);

  (*审查过程中的变更及时反馈给销售的各部门部门)

  5.厂家二次深化设计:

  电梯:提设计条件(梯速、提升高度等)、电梯是否与坑道条件符合;

  门窗:技术标准(型材)平面与大样核对、控制开启扇的规格、避免通风面积不足、是否存在安装空调开启不便;

  栏杆:型材选择(室内室外、连廊、百叶、各部位雨棚)、细部容易漏项、一楼室内可不设栏杆;

  单元门:与智能呼叫系统配合;开启扇把手与信报箱是否存在冲突;

  信报箱:安装位置(室内还是室外、室外需景观配合)、样式选择、排号;

  标识牌:样式、数量(易漏项);

  交通系统:地下车库地面画线(热熔还是冷涂、黄色还是白色、是否做地坪漆),墙面柱面标识(基本标识还是升级设计配置),顶面导视系统(是否LED背光),车库坡道出入口导视(是否LED背光、墙面是否特殊设计);地面道路及车位画线(热熔线、选颜色);

  6.市政设计:

  室内——

  燃气设计:燃气立管位置,燃气表的安装高度(高位/低位),室外燃气立管一层入户美观;

  室外——

  雨污水:是否存在局部积水现象,需要加设排水沟;雨水篦子设置方式(道路/广场/宅地)及是否设置合理;排水坡度;排水出口是否存在大高差(要事先排查,如存在要砌井道填土,避免管线冬冻,或者前期调整出口位置);

  自来水等需要入住宅设备井的管道:是否存在中间有商铺,无法直接从地库如住宅井道的情况;

  管井盖:位置布置是否美观(与道路的关系/单元出入口处是否布置过多);

  管线集中处是否空间足够(尤其是景观主出入口);

  7.施工过程:(主要是制度管理,并及时的现场巡查)

  图纸会审:因施工图外部审查涉及办证时间,图纸精度一般不足,建立会审制度(外审通过后1个月内完成,设计院、建设方、施工方分别会审/集中会审)及设计单位限时责任制(设计单位自审1个月,后期出现图纸问题返工,设计单位全责)

  设计变更:建立变更台帐,严格记录变更收发时间,变更原因凭证;

  返工索赔:对于因设计原因产生的返工,对应的变更及费用建立管理台帐;

篇4:项目前期物业管理规划设计阶段介入工作指引

  项目前期物业管理规划设计阶段介入工作指引

  1规划设计评估准备

  1.1规划设计评估需要获得的资料。

  1.1.1报批报建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详规》及批复、项目选址意见书、《勘测定界报告》、配套条件明细资料、扩初批复。

  1.1.2企划文件

  市场调研、产品定位、目标客户定位、目标客户资料。

  1.1.3设计文件

  总说明、修建性详规规划图、建筑〈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图)〉、结构设计说明书、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书、电气设计说明书、弱电设计说明书、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说明书、动力设计说明书、交通分析、绿化分析、经济指标等。

  1.2地产需组织项目说明会,会同其所属项目、设计、工程、营销、物业等相关部门专题介绍项目情况并解答疑问。

  1.3物业公司组织对项目宗地状况、类似典型楼盘,周边配套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2项目评估细则。

  2.1总体评估。

  2.1.1住宅区规划功能区分合理,居住私密性和社区交流协调。

  2.1.2住宅区道路交通规划合理,车流人流组织兼顾,停车位充足。

  2.1.3建筑与自然和谐,采光、通风充足,环境优美。

  2.1.4生活便利,基本生活配套齐全,出行便捷。

  2.1.5设备、设施保障充分,水、电、煤、电信、广播电视、电梯、污水处理等可靠完善。

  2.1.6注重环境生态,使用环保、节能等环保材料、设备设施。

  2.1.7安全防卫设计完备,运用先进技防手段,安全及消防配置充分。

  2.1.8智能化配置先进,网络资源充分,便于数字化小区建设。

  2.1.9便于物业组织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2.1.1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类住宅区中水平领先。

  2.2分类评估

  2.2.1安保布局

  a)便于安保管理区域分割,消除管理死角。

  b)便于安保管理视线的巡查,避免管理的盲点。

  c)人员及车辆各级出入口设置清晰,便于动态管理。

  d)安保设备设施配置齐全,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e)安保技防措施完备,形成多层次的安保体系,信息汇总通畅,反应快速(详见2.2.6智能化设备)。

  2.2.2消防布局

  a)消防设备、设施配置(灭火器、消防箱、室内(外)消防栓、消防泵、烟感、自动喷淋等)充分合理,使用可靠。

  b)消防车道设置合理,其位置及转变半径符合国家规范。

  c)消防登高面(场地)设置合理,其位置及面积符合国家规范。

  d)消防通道、门、墙、避难区设置合理,符合国家规范。

  2.2.3交通布局

  a)各级道路的功能分配充分合理,有层次感,线路清晰,便于分流管理。

  b)主要道路和出入口人车分流,在设计和设施配置上考虑到限速要求及回车余地。

  c)机动车位配置充分(一般住宅不少于户数的2:1、另加访客车位占车位数的5%,联排别墅等高标准住宅应按户数1:1,另加访客车位占车位数的10%)。非机动车位配置充分(一般住宅不少于户数1:1.5),便于停放。

  d)有条件,宜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应符合国家规范。

  2.2.4生活配置

  a)根据小区周边(1公里范围)市场、商业配套状况设置充足市政、商业用房。

  b)一般应考虑超市、菜市场、医疗、教育、邮政、银行、餐饮、美容美发、建材、文化娱乐、交通等的配套服务功能。

  c)如住宅区设置商业配套,宜独立集中,并事先规划商业功能的划分和商业经营的配套条件,应尽量避免产生干扰。如利用住宅层设置营业场所,出入口或楼梯须与住宅分开。

  d)如住宅区设置会所,宜独立设计。会所面积、活动项目宜根据住宅区面积、档次、经营方式合理配置。例如:一般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宜设置项目:健身、乒乓、阅览、儿童活动室、棋牌、桌球、多功能厅等;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住宅区建筑面积每增加10万平方米会所面积增加200平方米。

  2.2.5设备配套

  a)水、电、煤、电信、广播电视、污水处理等的设计容量应能满足使用需要,并留有适当扩展余地。

  b)配电、水泵、电梯、中央空调的设备定型成熟可靠。

  c)沟、管、渠、井的设置合理,便于维护保养。

  d)公共照明、楼道照明配置合理。公共照明数量、亮度、位置合适,宜采用节能装置。楼道照明十层以下住宅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十八层以上高层住宅宜应设疏散诱导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e)配电房、水泵房、电梯机房、中央空调机房等设备房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水泵房不应设在住宅建筑内,给水泵房内不应有污水管穿越,电梯井不应紧邻卧室,紧邻书房及起居室时,应采取隔音措施。

  2.2.6智能化配置

  a)安保智能化一般可配置红外线周界防越系统、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小区巡更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车辆道匣管理系统、室内紧急呼叫系统、电梯内紧急呼叫系统、居家安防系统等,并与中央控制中心联网。

  b)网络智能化一般

可配置社区宽带、电子公告牌、社区物业管理网络平台、家电远程控制系统。

  c)设备管理智能化一般可配置公共照明管理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电梯运行状态管理系统、消防管理系统、配电及给排水管理系统、家庭表具管理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等,并与中央控制中心联网。

  d)中央控制中心位置宜设于管理部内,或与管理部相邻相近,布线系统应分考虑与中央控制中心的距离和由此造成的信号衰减。

  e)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应考虑技术先进性、设备标准化、网络开放性、系统可靠性及可扩性,采用成熟产品。

  2.2.7房屋单体

  a)屋面应充分考虑到防水及隔热效果,可上人屋面及屋顶花园满足其特殊要求。

  b)墙体应充分考虑到防水、隔热、隔音效果。

  c)楼板厚度与隔音符合国家规范。

  d)住宅分户门宜采用统一制作的安全防卫门。

  e)住宅外窗应考虑开启方便,尺度(安装空调要求),隔音防水效果好,不宜近距离直接面对其他住户的门窗。

  f)厨房设计应遵循洗、切、炒流线,操作面长度宜在2-3米,燃气热水器位置合理,灶宜避开窗口设置。

  g)卫生间不应直接开向起居房,餐厅或厨房不应布置在下屋住户厨房、卧室、起居房和餐厅上层,有上下水的洁具宜尽量避开卧室墙面布置。

  h)厨房、卫生间隔楼板及墙身应充分考虑防水隔声设置,地漏位置合理,便于检修。

  i)管道、管线布局合理、互不干扰碰撞,尺寸符合国家规范,管道井检修孔应设置合理,便于检修。

  j)宜采用垂直烟道,断面尺寸充分(一般不少于250mm),应有防止油烟回流和串烟措施。出屋顶口高度适中,高层宜安装无动力风帽。

  k)底层地坪应充分考虑防潮措施。

  l)房型设计应考虑生活习惯,不宜引起装修时的大改动(敲墙、再次分隔等)。

  m)有上部屋面阳台或管道可直接下至下一层屋面(阳台)时,应考虑防盗措施。

  n)阳台栏杆或栏板高度合理(一般不少于1.10M),宜采用垂直杆件,杆件距小于0.10M,防止儿童攀爬。

  2.2.8室内配置

  a)室内空调机位设置合理,应与家具布置一并考虑。卧室内宜避免对床直吹。

  b)室外空调机位应考虑外墙美观、设置统一机座、安全隐蔽。

  c)室外空调机位应考虑安装及维修便利。距离过近而对吹的室外机应相互错开,与邻套住宅机座相邻时,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d)空调机冷凝水和隔霜水应设专管排放,或接入阳台排水系统。

  e)室内空调洞位置合理,应靠近室内机位,管中应距地2.2米左右,向外倾斜10度左右。

  f)当户型或厅房过大时,应考虑柜式空调的要求。

  g)如使用小型中央空调,层高应大于3.3m,并留有室外机位置。

  h)室内各类插座、开关位置合理,应与家具布置和使用习惯一并考虑。配电箱配出回路设计分配合理。

  i)电视、信息(电话和数据)插座宜在主卧、起居、书房分别设置,且不宜并行设置。

  j)联排别墅及跃层宜在二层设置进户对讲。

  k)高档住宅宜考虑居家安防系统的配置及扩展功能。

  2.2.9绿化配置

  a)绿化布局合理,乔木、灌木、花、草的配置层次丰富,数量品种充足,造型优美。

  b)绿化率、集中绿地率设置合理,分布均衡,集中绿地位置适中,便于人流自然汇聚。

  c)绿化品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以变色观叶植物为主,茂盛期长,成活率高,抗病虫性好。

  d)绿化品种便于养护,养护成本节约。

  e)绿化布局不遮挡住宅采光,便于人行通行,宜考虑行走习惯。

  f)绿化品种宜无污染,兼具吸收有害污染功能(如尾气)。

  g)主干道两侧及集中绿地宜有大型树木。

  2.2.10景观配置

  a)景观装饰布局合理,宜处于相对而言对人流集中的区域。

  b)采用水景应考虑水系的水质、清理、保洁、排泄、补充、养护。

  c)水系岸床设计应考虑防渗漏效果。

  d)不宜在小区内设置深度超过1米的水系,并有防护或警示。如利用自然河道水系超过1.5米,,还应配置相应的救生设备、设施。

  e)景观装饰应便于清洁、养护,宜采用牢度较高、不易污染、损坏、变型、破旧的材料。

  f)泛光照明不影响住户,不造成光污染。

  2.2.11公共空间

  a)应充分考虑雨水排泄能力的设计,避免排泄不畅通。

  b)宜设置可开展社区活动的集中场所及避难场所。

  c)公共活动区域分布合理、均衡,位置适中,并尽量减少对住户的影响。

  d)绿化及保洁用水取水口设置合理(一般距离不大于150m)。

  e)各类表具、表箱设置合理,便于查看、收发。楼道内应设置公告栏,宜预留牛奶箱,休闲椅位置,室外信报箱应有防雨措施。

  f)楼宇入口处及公共场所宜考虑残障人员出入,宜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g)公共空间的道路、踏步、坡道应考虑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人员,宜设置相应保护措施。

  h)高层住宅通至屋顶平台宜为普通玻璃门。

  i)楼道、楼梯、过道便于家具搬运、人员不易碰撞。

  2.2.12生态环保

  a)住宅区内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性经营性项目。

  b)住宅区内污水处理排放符合国家规范。

  c)住宅区内无各类污染源。

  d)周边应无直接或间接严重影响住户的污染源。

  e)宜采用对太阳能、雨水、绿化枝叶等的再次利用技术。

  f)垃圾收集宜采用有害、有机、无机的分类收集,宜采用垃圾压缩或生化技术处理。

  g)垃圾房及变电房、煤气调压站或其他信号发射装置应选择隐蔽位置,尽量不影响住户及环境。

  h)宜在住宅区内形成自然生态链。

2.2.13管理用房

  a)物业管理处

  管理中心功能:经理室、接待区、资料室、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中央监控。

  作业用房功能:保安值勤室、用具房、维修清洁绿化工具房、员工休息室、员工生活用房。

  总面积:根据住宅区管理面积和功能配置。(各地法规要求不一样)一般:

  管理部用房面积=住宅区总建筑面积/100*0.2

  位置:住宅区中央,底层,管理本部及各作业面相对集中。

  b)业委会、居委会(根据当地政策)

  功能: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

  面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位置:和管理部相对接近,业委会与居委会可联合设置于一处

  2.2.14新材料、新技术

  a)应尽量采用较为成熟并有先例的新材料、新技术。

  b)试验性新材料、新技术应充分论证,先行试点。

  c)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应预留充足备品备件。

  d)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应充分考虑今后的维修养护便利及成本。

  2.2.15管理成本测算

  a)对规划应充分测算今后产生的管理成本。

  b)管理成本应与市场上类似住宅接近,如因规划设计原因造成差距过大,应知会地产共同协商,相应改进规划、设计。

  2.2.16与相似典型项目的比较

  a)相似点

  b)差异点

  c)优势

  d)劣势

  e)改进建议

  3规划设计评估的程序:

  3.1地产提前1个月向物业提出书面知会,要求物业参与某项具体项目规划设计的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3.2物业接到书面知会后,于3日内回复,由相关部门牵头组成评估小组,并向地产提交评估所需的开发资料目录。

  3.3地产接到资料目录后3日内向物业提供具体资料,对不能提供的资料,书面知会物业,并于一周内组织所属项目、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召开项目说明会,介绍项目情况并解答疑问。

  3.4物业接到开发资料后一周内,组织评估小组研究,完成项目及类似典型项目的实地考察。

  3.5评估小组根据开发资料中针对项目评估细则所列内容,及项目说明会、实地考察情况,于一周内详细编写完成《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并提交物业相关部门。

  3.6物业相关部门在评估小组提交报告3日内,组织公司评审组对《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3.7评估小组根据物业公司评审会议的意见,于3日内完成对《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的修改。

  3.8经修改的《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由物业公司相关部门组织相关评审组成员会签后,提交物业公司总经理审核签发。

  3.9物业公司总经理签发后,评估报告提交地产公司。

  4此阶段系统评估工作应以满足地产要求为目的,是属于地产委托物业管理业务关系类型,责任关系界定可参考《物业与地产相关业务操作指引》原则执行。若地产没有明确要提交《项目规划设计评估报告》的要求,物业可根据以上要点参与设计规划的评审,并提交意见,责任关系界定可按照《物业与地产相关业务操作指引》前期介入相关规定操作。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