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主要建筑思潮建筑流派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4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www.pmceo.com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著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20世纪是各方面变化迅速的时代。相隔50年左右,70~80年代的西方社会同20~30年代的情况相比,变化巨大。文丘里的建筑观点反映着这一改变,他说出了许多人想说未说,或说不清楚的建筑艺术观念,他把事情挑明了,从而推动了20世纪后期建筑思潮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建筑思潮源远流长,建筑领域的新古典主义也是频仍出现的思潮,人们甚至创造出新新古典主义之类的名称,以示不同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在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新古典主义建筑仍大量出现,即在现代主义建筑极盛时期,各国各地区形形色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仍是不绝如缕。各类新古典主义建筑最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在当代新建的房屋中有意识地保持历史上流传的古典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50年代以前,美国首都华盛顿建造的许多公共建筑也属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30年代的德国和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也风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北京的友谊宾馆、人民大会堂等,也可以算作中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例子。

高技术派
国外不时有一些民用建筑以其形态类似工业建筑或看来像是某种工程构筑物而引起人们的注意。1977年巴黎蓬皮杜国立文化与艺术中心落成时引起一阵轰动,至今这座炼油厂人似的公共建筑仍是巴黎旅游的一个热点。80年代末落成的香港汇丰银行和伦敦劳埃德大厦,同样以其高技术派的建筑风貌名噪一时。 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

新理性主义
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酝酿、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主要成员包括C.艾莫尼诺、G·格拉西、A·罗西和卢森堡的R·克里尔、L·克里尔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它与诞生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
新理性主义又称坦丹萨(Tendenza)学派,是从两本特别具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发端的,这就是罗西1966年的《城市建筑》和格拉西1969年的《建筑的逻辑结构》。
新理性主义基本上承袭了2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理性主义。1926年"理性主义"运动的宣言中指出:"新的建筑、真正的建筑应当是理性和逻辑的紧密结合……。我们并不刻意创造一种新的风格……。我们不想和传统决裂,传统本身也在演化,并且总是表现出新的东西。"理性主义的建筑往往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但却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孕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因此,理性和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构成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与现代主义有着重要的区别。
阿尔多·罗西对新理性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罗西不同,克里尔兄弟在类型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城市形态学方面的理论。 新理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同时诞生在本世纪60年代,他们都针对已逐渐教条和僵化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修正,而且同样主张回到传统中去学习,从传统中寻找失去的意义。

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J·德里达的代表性理论,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解构和解构主义等。
后结构主义否定结构主义把语言当成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有明确含义的结构体系,认为语言的含义不在语言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比较和差异之中。
由于建筑现象的复杂,加上人为的复杂表述,解构在建筑中的含义很不容易确切表达,许多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作品,与解构理论之间并无直接关系。概括地说,建筑中的解构(或解构主义建筑)是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反映。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建筑物分类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www.pmceo.com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剪力墙结构体系、桶式结构体系。

四、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篇3:中西建筑风格概述

随着gg开放,各种特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耸立起来。从建筑风格上来看,有新颖、豪华的现代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风格以及西式建筑风格等。
一、中式建筑特点:
1、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中轴线上采取横向构图,把重要的建筑物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则对称地列于中轴线两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2、讲究色彩的搭配。中国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很讲究色彩的搭配,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色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装饰具有多样性:中式建筑物的窗是装饰的重点。窗的形状有方、圆、椭圆、花形、扇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纹及种类更是多得无法统计。如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的安徽黟县西递村中,举目皆是用青灰色石料雕制而成的漏窗或花窗,多姿多彩,将一栋动楼舍装点得古朴典雅。
4、建筑物具有明显的等级规定:一般可从建筑物的屋顶式样和檐来区别。
庑殿式建筑:最高级,只有皇家重要建筑、宫殿或大殿才使用。它是四面斜坡、一正脊、四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屋角、屋檐向上翘起。
歇山式建筑:采用四面坡和二面坡的结合,即东西两侧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下部仍为斜坡。
攒尖式建筑:平面是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多见于坛、阁、亭、塔之顶。
悬山式建筑: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有正脊一条和垂脊4条。
硬山式建筑:规格最低,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脊同悬山式。

一、西式建筑风格特点:
1、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重厚、敦实,其中有一部分最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如天津老西开教堂,它的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的塔楼3座。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色彩对比鲜明。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
2、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也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线条圆浑的风格恰恰相反,它以动式取胜,统贯全身、直刺苍穹的垂直线条,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超凡入胜的宗教情绪的集中表现。如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南岗尼古拉教堂,为哥特式全木结构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两根交叉曲线复杂结合,线条轻快的尖拱形拱门,内部具有庞大的空间,顶上是巨大的苍隆,光线通过彩色玻璃窗射入,变作血红、紫石英和黄玉的华彩,造成一种向上的、天国的神秘幻觉,从而突出上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3、复兴时期的建筑:此类建筑是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流行欧洲的建筑风格。其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其意表。如矗立在上海外滩的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大理石外墙,古典式圆柱、半圆形拱穹,以拱穹为中心的对称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庄重、华贵、典雅的审美趣味。建筑物的内顶及回音壁上有展示宗教故事的作品,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
4、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着意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变化的效果。如上海和平饭店,就具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它圆形屋顶,柱子很多,在不同的光线下产生各种明暗变幻。色彩运用也十分大胆,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调。更值得注意的是窗子,不仅式样多,而且呈现波浪式曲线,使整个建筑物充满了活力。
5、西式现代建筑:以新型的高层摩天大厦为代表。这些高楼大厦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塑料、预制构件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割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比例的美。如深圳的国际贸易大楼,它高160米,有53层楼面。外形线条简洁、明快、挺拔流畅,象征着这座新型城市的开拓精神。大厦设有观光电梯,即使是在乘坐电梯的片刻也能欣赏到室外风光。
6、庭院式建筑:是指运用几何图形,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化的最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建造成各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庭院式建筑物。如北京香山饭店是庭院式建筑物的代表。这座拥有325房间的大饭店,因山就势,由5座式样不同的斜顶楼群构成,最低的一层楼高,最高的只有4层。屋顶采用中国式的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墙面上的窗子仿照中国江南的花窗、漏窗建造。灰瓦白墙,色彩淡雅别致,多走廊,拥有精巧的庭园,充满了江南书卷气息。它的内部设施却很现代化,如溢香厅,上用透明玻璃顶,充分运用电脑、空调、光感应等新技术。走进饭店,江南秀气扑面而来;踏入房间,又能得到最现代化的享受。

二、中西合璧
把西式建筑风格和中式建筑风格揉和在一起所建造的建筑物,如坐落在上海西区的龙柏饭店就是典型。它的外形运用参差不齐的几何图形组成。主楼周围是一片绿色的大草坪,上面有数只白色的躺椅,供旅客休憩。主楼旁还建有水池、静中有动,生机盎然。大楼的北侧,有一幽静小道通向"小村"。在"小村"中,有许多栋小巧别致的日本式乡村别墅,充满了东方情调。

篇4:建筑专用术语

1)城市规划术语
A)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B)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C)城市用地
①城市用地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
②居住用地
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③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④工业用地
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⑤仓储用地
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⑥对外交通用地
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⑦道路广场用地
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⑨绿地
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⑩特殊用地
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⑾水域和其它用地
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
⑿保留地
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D)居住区规划
①居住区规划
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②居住小区
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③居住组团
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建筑面积密度
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3)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4)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5)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6)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7)建筑间距
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8)绿地率
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在居住区用地范围内指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www.pmceo.com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9)占(基/用)地面积:
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界线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积。
10)总建筑面积:
也叫"建筑展开面积"。建筑物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项。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在居住建筑中的使用面积也称"居住面积"。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有效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11)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篇5:房地产策划师教程:建筑规划基本知识

  一.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房屋是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与人们关系密切。将一幢拟建房屋的内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饰、设备等内容,按 照有关规范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地画出的图样,称为“房屋建筑图”。它是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又称为施工图。

  (一).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根据其专业内容或作用不同,一般包括:

  1.图纸目录:包括每张图纸的名称、内容、图纸编号等,表明该工程施工图由哪几个专业的图纸及哪些图纸所组成,以便查找。

  2.设计总说明:主要说明工程的概况和总的要求。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依据(如设计规模、建筑面积以及有关的地质、气象资料等);施工要求(如施工技 术、材料、要求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做法说明)等。以上各项内容,对于简单的工程,也可分别在各专业图纸上写成文字说明。

  3.建筑施工图: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表示建筑物的内部布置情况,外部形状,以及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

  4.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情况,构件类型,尺寸大小及构造做法等。

  5.设备施工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表示上、下水及暖气管线布置,卫生设备及通风设备等的布置,电气线路的走向和安装要求等。

  (二)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

  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效率、表达统一和便于识读,我国制订了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简称“标准”),其中几项主要的规定和常用的表示方法如下:

  1.定位轴线

  在施工图中通常将房屋的基础、墙、柱和梁等承重构件的轴线画出,并进行编号,以便施工时位纺线和查阅图纸,这些轴线称为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采用细点画线表示。轴线编号的画圆用细实线,在画圈内写上编号。在平面上水平方向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依次编写。垂直方向的编号, 用大写英文字母自下而上顺次编写,英文字中I、O及Z三个字母不得作轴线编号,以免与数字1、0及2混淆。对于一些与主要承重构件相联系的次要构件,它的 定位轴线一般作为附加轴线,编号可用分数表示。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

  2.标高

  在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上,经常用标高符号表示某一部位的高度。各种图纸上所用标高符号,以细实线绘制。标高数值以米为单位(不标单位),一般标注至小数后三位数(总平面图中为二位数)。

  标高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绝对标高:我国把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都以它作为基准,在总平面图中的室外地面标高中常采用绝对标高。

  相对标高:除了总平面图外,一般都采用相对标高,即把首层室内主要地面标高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并在建筑工程的总说明中说明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的关系。如室外地面标高-0.45表示室外地面比室内首层地面低0.45米。

  3.尺寸线

  施工图中均应注明详细的尺寸。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点和尺寸数字所组成。根据《标准》规定,除了标高及总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外,其余一律以毫米为单位。为了使图面清晰,尺寸数字后一般不必注写单位。

  在图形外面的尺寸界线是用细实线画出的,一般应与被标注长度垂直,但在图形里面的尺寸界线以图形的轮廓线和中线来代替。尺寸线必须用细实线画出,而不 能用其他线代替;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尺寸线的起止点用45度的中粗短线表示,短线方向应以所注数字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倾斜。尺寸数字应 标注在水平尺寸线上方(垂直尺寸线的左方)中部。

  二.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

  根据材料来源不同,建筑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可分为墙体材料、地面材料和屋面材料等;根据材料功能不同,可分为结构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和吸声材料等。为了研究学习方便,一般按材料的化学组成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结构状态的主要参数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不含空隙或孔隙)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松散材料的体积密度一般称为堆积密度。

  (3)孔隙率:固体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4)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

  2.密度和体积密度主要反映材料的轻重,而孔隙率和密实度主要反映材料钟孔隙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材料孔隙率越高(密实度越低),则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吸声性能和吸湿性能越好,而材料的强度降低,抗渗透性能、耐磨性能、抗冻性能、耐腐蚀性能耐久性等均下降。

  (三)材料的力学性质

  1.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用材料在被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单位面积承受的力)值来表示。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主要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不同的材料,对其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水泥以抗压强度为主,钢筋以抗拉强度为主。

  弹性也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除去后,仍能恢复其原状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反之,当外力除去后,不能完全恢复其原状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大多数建筑材料都同时具有弹性和塑性,在外力不大的情况下,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的数值后,便出现塑性变形。

  2.韧性与脆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明显变形就突然破坏的性质称脆性,具有此性质的材料称脆性材料。材料在冲击、振动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尚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具有此性质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3.硬度与耐磨度

  材料抵抗较硬物体压入和刻划的能力称为硬度。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

  (四)材料的物理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指的是材料的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吸湿性、导热性、热容量、耐燃性与耐火性、吸声性与隔声性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构筑了建筑材料稳定性。

  (五)胶凝材料

  能将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称胶凝材料。胶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常用的胶凝材料,多数是无机矿物质粉状物,按其凝结硬化的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两大类。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常用的气硬性胶凝材料主要有石膏、石灰、水玻璃等。

  2.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这类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它的强度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产生的。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用途广泛,品种繁多。建筑中工程中常用的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的硅酸盐水泥。

  (六)混凝土及砂浆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骨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制成的伴合物,经一定的时间硬化后,成为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有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几种。

  砂浆是由胶凝材料合细骨料配合制的伴合物,凝结硬化后具有相应的强度,并可将块状材料胶结成整体。混凝土和砂浆是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砂浆主要有砌筑砂浆、抹面砂浆、防水砂浆、装饰砂浆等几类。

  (七)建筑钢材与木材

  1.建筑钢材

  建筑钢材的主要品种有:建筑用钢筋、建筑用型钢。

  2.木材

  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如用作屋架、梁柱、门窗、模板及室内装修等。木材按树种类划分,可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木材按加工材料分类,可分为三种:原条、原木、板方材。

  (八)防水、保温隔热及吸声材料

  1.防水材料:建筑物的防水是很重要,其常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沥青及其制品。

  2.保温和吸声材料

  (1)无机保温吸声材料:这种吸水材料主要包括蛭石及其制品、珍珠岩及其制品、矿渣棉及其制品、岩棉及岩棉制品、玻璃棉、泡沫玻璃。

  (2)有机保温吸声材料:这种材料通常吸声效果较好,主要有软木制品、木丝板、毛毡等。

  (九)墙体材料

  墙体及屋面材料石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大的材料之一。传统的建筑中,大量采用的墙体材料是粘土砖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墙体材料逐渐被广泛使用。现在普遍采用的墙体材料是粘土砖和砌块。

  1.粘土砖

  (1)普通粘土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而成的墙体材料。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240*115*53(单位:毫米)

  (2)粘土空心砖:与普通砖相比,粘土空心砖可减轻自重30%-35%,能改善墙体绝热、隔声性能,并且节省粘土原料,干燥时间短,烧成率高。

  2.砌块

  砌块有以下优点:适用性强、原料来源广、不占耕地节约能源、制作施工方便,由于砌块具有以上优点,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全国许多地方在推广。

  (十)装饰材料

  1.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及选用

  建筑装饰材料是用于建筑物表面,起到装饰作用的材料。对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颜色,光泽和透明性

  (2)花纹图案、形状和尺寸

  (3)质感

  2.常用建筑装饰材料

  常用的饰面材料(制品)主要有琉璃瓦、面砖、釉面砖、陶瓷锦砖、花岗石板、大理石板、水磨石板、塑料贴面板、木材、胶合板、石膏板。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