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推销术:降伏精明客户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6

  推销术:如何降伏精明的客户

  精明的客户分为两类:“尽责型”和“执着型”。针对他们的具体的销售方法应该因人而异。

  进行电话推销或与潜在客户初次接触时,要将自己想像成驾驶着战斗机在浴血奋战。你要在瞬间处理大量的信息,要么抓住了时机打赢了,要么粉身碎骨、饮恨长空。同样道理,在销售行业里,因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差而丢掉生意的风险时刻存在。如果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糟糕,那么你差不多已经丢掉了这笔生意。

  在所有潜在客户中,记住千万不要给那些精明的客户留下坏印象。这种客户极度谨慎和理智,也十分挑剔。他们比其他人更在乎细节。他们对准确度、细节、事实和数据十分关心。他们在意真相,事实上他们只在意真相。他们会留心商家的可信度,他们不断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

  上述特征注定这样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会慢条斯理而且小心翼翼。因此,销售人员留下好印象以后,要将他们争取过来还得花大力气。如果在他们面前,你有一种被置于显微镜下的窘迫感的话,那么请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这种显微镜下的检查吧。

  多数的公司买家属于这种精明的客户。精明的客户分为两类:"尽责型"和"执着型"。虽然在本质上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针对他们的具体的销售方法还是应该因人而异。

  对"尽责型"客户:你讲得越清楚越好

  多数买家和财会人员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共同的表现为怀疑、挑剔、善于分析问题。就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的雇主才

  会聘用他们。因为他们难对付,因此有必要先对他们做一个分析,一旦把握了他们的心理,那么就会知道如何才能打动他们。对待这样的客户,应该尽量使他们有安全感、让他们相信你,让他们明白你会认真倾听、分析他们的要求。

  不要在销售会议上刻意煽动狂热的气氛,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激发这类客户购买欲望的唯一办法,就是营造出一种一切都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的氛围。对销售人员,他们希望不管是看起来、听起来、还有感受起来都要符合他们的要求。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你接触到的每一位谨慎的客户,不管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对你来说都是"会下金蛋的鹅",是你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坚实基础。若你想靠这只"会下金蛋的鹅"长期赚钱,那么你就要对它好。你不能对它撒谎,不能强迫它买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妄想通过夸大其辞来掩盖事实真相,不然,它迟早会看透你的。

  "尽责型"的客户喜欢同冷静、细心、做事有条不紊的人打交道。任何细节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会留心你的着装是否得体,会在意你公文包里的文件是否放置得很整齐。他们希望所接触到的人和产品,都要具备他们所期望的准确、精确和效率。

  他们对玩笑持怀疑态度。所以,销售人员的推销风格必须要严谨,说话缓慢、清晰,当面记笔记,询问他们的需求。他们喜欢销售人员"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在他们面前,你无论做多少次"详细说明"都不过分。他们想听,希望你说。如果你不说,他们就不会喜欢你。这一类的客户最厌恶那些一见面就想促成交易的销售人员,这样会显得做事不细心。再者,这种行为强烈暗示着,销售人员对于"详细说明"有关情况毫无兴趣。

  至于向公司客户推销,事先最好有个思想准备,在达成最后交易前至少要开四次商业会议。这四次会议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次用来说明情况,这样的会议至少再召开两次,然后是最后的细节说明和签字。和"尽责型"客户达成协议与其说是一件事,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步一步通过各种会议,全面地展示公司的能力、背景和声誉。

  上述针对"尽责型"客户的基本策略同样适用于有"执着型"的客户,但还是有些特别的技巧。

  对"执着型"的客户:不要太过着急

  与"尽责型"客户相似,"执着型"客户做事也倾向于稳重和仔细。他们忠诚守德。即使他们能够容忍别人在道德和立场方面的瑕疵,他们并不愿意和那些道德水准低下的商人打交道。向这样的客户推销产品,要确保他们从中能获得附加的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有保障,觉得已做出的决策没有风险。不要给他们压力。表明你的计划或产品已经从买方的角度替他们考虑周详了,让他们相信如果买了你的产品或服务,他们绝对不会需要重新买过。商家要对自己的历史记录要多留点心。记住,这一类的客户会仔细地审视你的。他们很少从陌生人那里买东西,更愿意从有多年交往经历并十分信任的人那里买东西。

  居住在北卡罗来那州东部的人们,经常谈论一个"三年规则"。意思是说,如果你搬到北卡罗来那州东部的某个小镇上,开间店铺做销售,除非你资金充足,可以挨过开业的头三年,否则趁早改行。因为在头三年里,周围的人们都在仔细地观察你,看你是否能够达到如下的要求:你是否可靠?是否能够一诺千金?对社区关心够不够?你是否有责任感?愿意尽义务吗?对家人是否友善?待人是否真诚?能按时付帐单吗?是否言行一致,脚踏实地?如果在三年观察期里,你在某些方面没有让他们满意,那你最好打起铺盖卷,哪来回哪去,因为没有人会从你那里买东西。如果你通过了"考试",那么你将融入社区,人们就开始惠顾你的店铺。实际上,如果他们认为你是忠实可信的,那么即使你的商品或服务价格稍高一些,他们也愿意到你这里消费,而不会选择其他陌生人。

  仔细分析你的推销活动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类客户的上述行为,可能对你更有帮助。一旦你获得认可,即使你不去挨家挨户推销,仍可顺利地向这些客户销售你的产品。

  维护与这一类客户关系的重要原则是:不要太过着急。

  不要过于着急地促成交易。允许客户反复比较,不要在背后说其他产品或供应商的坏话,否则这些"执着型"的客户会对你产生反感。他们不愿意听你批评别人或他们的产品,只想知道为什么你的产品或服务会比别人的好。

  少讲空话,留给客户一个可靠的印象。要表现出忠诚和敬业。不许无法实现的诺言,不作模棱两可的保证。"执着型"的客户天生讨厌别人弄虚作假。销售人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完全掌握这些原则。需多年的磨砺,才能自如地与不同类型的客户打交道。

  推销术就是利用所掌握一切有关人的天性和人的心理的知识,以最好的方式将自己和自己的事业在目标群体中树立起牢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销售技巧:排除客户疑义成交法

  销售技巧:排除客户疑义的成交法

  销售是一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游戏,销售就是要成交。没有成交,再好的销售过程也只能是风花雪夜。在销售员的心中,除了成交,别无选择。但是顾客总是那么“不够朋友”,经常“卖关子”,销售员唯有解开顾客“心中结”,才能实现成交。在这个过程中方法很重要,以下介绍排除客户疑义的几种成交法:

  1、顾客说:我要考虑一下。

  对策:时间就是金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询问法: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对产品感兴趣,但可能是还没有弄清楚你的介绍(如:某一细节),或者有难言之隐(如:没有钱、没有决策权)不敢决策,再就是挺脱之词。所以要利用询问法将原因弄清楚,再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如:先生,我刚才到底是哪里没有解释清楚,所以您说您要考虑一下?

  (2)假设法:

  假设马上成交,顾客可以得到什么好处(或快乐),如果不马上成交,有可能会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将痛苦),利用人的虚伪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对我们的产品确是很感兴趣。假设您现在购买,可以获得××(外加礼品)。我们一个月才来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销活动),现在有许多人都想购买这种产品,如果您不及时决定,会……

  (3)直接法:

  通过判断顾客的情况,直截了当地向顾客提出疑问,尤其是对男士购买者存在钱的问题时,直接法可以激将他、迫使他付帐。如:××先生,说真的,会不会是钱的问题呢? 或您是在推脱吧,想要躲开我吧?

  2、顾客说:太贵了。

  对策:一分钱一分货,其实一点也不贵。

  (1) 比较法:

  ①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如:市场××牌子的××钱,这个产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质量还比××牌子的好。

  ② 与同价值的其它物品进行比较。如:××钱现在可以买a、b、c、d等几样东西,而这种产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现在买一点儿都不贵。

  (2)拆散法:

  将产品的几个组成部件拆开来,一部分一部分来解说,每一部分都不贵,合起来就更加便宜了。

  (3)平均法:

  将产品价格分摊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对一些高档服装销售最有效。买一般服装只能穿多少天,而买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较,买贵的名牌显然划算。如:这个产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计算,××月××星期,实际每天的投资是多少,你每花××钱,就可获得这个产品,值!

  (4)赞美法:

  通过赞美让顾客不得不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时很注重××(如:仪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会舍不得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

  3、顾客说:市场不景气。

  对策:不景气时买入,景气时卖出。

  (1)讨好法:

  聪明人透漏一个诀窍:当别人都卖出,成功者购买;当别人却买进,成功者卖出。现在决策需要勇气和智慧,许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气的时候建立了他们成功的基础。通过说购买者聪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讨好顾客,得意忘形时掉了钱包!

  (2)化小法:

  景气是一个大的宏观环境变化,是单个人无法改变的,对每个人来说在短时间内还是按部就班,一切“照旧”。这样将事情淡化,将大事化小来处理,就会减少宏观环境对交易的影响。如:这些日子来有很多人谈到市场不景气,但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说不会影响您购买××产品的。

  (3)例证法:

  举前人的例子,举成功者的例子,举身边的例子,举一类人的群体共同行为例子,举流行的例子,举领导的例子,举歌星偶像的例子,让顾客向往,产生冲动、马上购买。如:某某先生,××人××时间购买了这种产品,用后感觉怎么样(有什么评价,对他有什么改变)。今天,你有相同的机会,作出相同的决定,你愿意吗?

  4、顾客说:能不能便宜一些。

  对策: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便宜无好货

  (1)得失法:

  交易就是一种投资,有得必有失。单纯以价格来进行购买决策是不全面的,光看价格,会忽略品质、服务、产品附加值等,这对购买者本身是个遗憾。如:您认为某一项产品投资过多吗?但是投资过少也有他的问题所在,投资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为您购买的产品无法达到颁期的满足(无法享受产品的一些附加功能)。

  (2) 底牌法:

  这个价位是产品目前在全国最低的价位,已经到了底儿,您要想再低一些,我们实在办不到。通过亮出底牌(其实并不是底牌,离底牌还有十万八千里),让顾客觉得这种价格在情理之中,买得不亏。

  (3)诚实法: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机会花很少钱买到最高品质的产品,这是一个真理,告诉顾客不要存有这种侥幸心理。如:如果您确实需要低价格的,我们这里没有,据我们了解其他地方也没有,但有稍贵一些的××产品,您可以看一下。

  5、顾客说:别的地方更便宜。

  对策:服务有价。现在假货泛滥。

  (1)分析法:

  大部分的人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通常会了解三方面的事:第一个是产品的品质,第二个是产品的价格,第三个是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这三个方面轮换着进行分析,打消顾客心中的顾虑与疑问,让它“单恋一支花”。如:××先生,那可能是真的,毕竟每个人都想以最少的钱买最高品质的商品。但我们这里的服务好,可以帮忙进行××,可以提供××,您在别的地方购买,没有这么多服务项目,您还得自己花钱请人来做××,这样又耽误您的时间,又没有节省钱,还是我们这里比较恰当。

  (2)转向法:

  不说自己的优势,转向客观公正地说别的地方的弱势,并反复不停地说,摧毁顾客心理防线。如:我从未发现:那家公司(别的地方的)可以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又提供最优的售后服务。我××(亲戚或朋友)上周在他们那里买了××,没用几天就坏了,又没有人进行维修,找过去态度不好……

  (3)提醒法:

  提醒顾客现在假货泛滥,不要贪图便宜而得不偿失。如:为了您的幸福,优品质高服务与价格两方面您会选哪一项呢?你愿意牺牲产品的品质只求便宜吗?如果买了假货怎么办?你愿意不要我们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务吗?××先生,有时候我们多投资一点,来获得我们真正要的产品,这也是蛮值得的,您说对吗?

  6、顾客讲:没有预算(没有钱)。

  对策: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

  (1)前瞻法:

  将产品可以带来的利益讲解给顾客听,催促顾客进行预算,促成购买。如:××先生,我知道一个完善管理的事业需要仔细地编预算。预算是帮助公司达成目标的重要工具,但是工具本身须具备灵活性,您说对吗?××产品能帮助您公司提升业绩并增加利润,你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预算吧!

  (2)攻心法

  分析产品不仅可以给购买者本身带来好处,而且还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处。购买产品可以得到上司、家人的喜欢与赞赏,如果不购买,将失去一次表现的机会,这个机会对购买者又非常重要,失去了,痛苦!尤其对一些公司的采购部门,可以告诉他们竞争对手在使用,已产生什么效益,不购买将由领先变得落后。

  7、顾客讲:它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对策:怀疑是奸细,怀疑的背后就是肯定。

  (1)投资法:

  做购买决策就是一种投资决策,普通人是很难对投资预期效果作出正确评估的,都是在使用或运用过程中逐渐体会、感受到产品或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既然是投资,就要多看看以后会怎样,现在也许只有一小部分作用,但对未来的作用很大,所以它值!

  (2)反驳法:

  利用反驳,让顾客坚定自己的购买决策是正确的。如:您是位眼光独到的人,您现在难道怀疑自己了?您的决定是英明的,您不信任我没有关系,您也不相信自己吗?

  (3)肯定法:

  值!再来分析给顾客听,以打消顾客的顾虑。可以对比分析,可以拆散分析,还可以举例佐证。

  8、顾客讲:不,我不要……

  对策:我的字典了里没有“不”字。

  (1)吹牛法:

  吹牛是讲大话,推销过程中的吹牛不是让销售员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讲价话。而是通过吹牛表明销售员销售的决心,同时让顾客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让顾客认为您在某方面有优势、是专家。信赖达成交易。如:我知道您每天有许多理由推脱了很多推销员让您接受他们的产品。但我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可以对我说不,说不的我们最后都成为了朋友。当他对我说不,他实际上是对即将到手的利益(好处)说不。

  (2)比心法:

  其实销售员向别人推销产品,遭到拒绝,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感受讲出来与顾客分享,以博得顾客的同情,产生怜悯心,促成购买。如:假如有一项产品,你的顾客很喜欢,而且非常想要拥有它,你会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而让顾客对你说不呢?所以××先生今天我也不会让你对我说不。

  (3)死磨法:

  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在推销的过程,没有你一问顾客,顾客就说要什么产品的。顾客总是下意识地敌防与拒绝别人,所以销售员要坚持不懈、持续地向顾客进行推销。同时如果顾客一拒绝,销售员就撤退,顾客对销售员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总结]

  方法是技巧,方法是捷径,但使用方法的人必须做到熟伦生巧。这就要求销售员在日常推销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现场操练,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当顾客疑义是什么情况时,大脑不需要思考,应对方法就出口成章。到那时,在顾客的心中才真正是“除了成交,别无选择”!

篇3:营销服务:赢取客户心智

  营销服务:如何赢取客户的心智

  在营销过程中,大家都熟悉几个常规的定律:开发一个新客户比留住一个老客户要多花掉5倍的费用;你的20%左右的客户带来了你80%左右的收益;要想赢得客户,就要赢得客户的心:互利互惠是买卖双方得以长期合作的最高准则;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我们人人都是客户,客户不总是对的,但他们都永远都是第一的。在这个客户制胜的时代,赢客户心者赢天下,那么,如何赢取客户的心智呢?

  一、洞察和了解客户的需求:

  了解你的客户,包括细致全面的信息资料;你必须了解客户真正或主要的需求是什么,其中有隐性的和显性的需求,对于隐性的,需要引诱,对于显性的,需要迎合;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这需要及时沟通和关注,与此同时,还得了解客户的未来发展计划。

  二、赢取客户的信任:

  信任是营销忠诚的关键,要先把自己和企业推销给客户,让客户更多了解;不断增加在客户心中的分量;采用不同而适当的方法和不同类型的客户打交道;让客户知道你有能力帮助他;随时付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客户提出的或者是发现的与业务无最近关系的事,你要尽力而行,不能办到则需及时解释;只有先取信,才有成交的可能。

  三、与客户共成长:

  在营销的过程中,要风险共担,给客户更多安全感;责任共负,给客户更多的信心;利益共享,给客户更多激励;遵守契约,履行合同,就能更多的获得更多的预期回报。以客户为尊,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服务好客户,先把你的同事也当成客户对待(要使客户满意,先让同事满意);要建立详尽的客户档案,心中装着客户;组建一支高绩效的销售团队,协助客户不断发展;对大客户要给予特殊的激励政策;要帮助新客户进行效益比较,给客户看得见的利益;要把买卖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并不断增加感情储蓄;永远记住;投入和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多。

  四、不断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完善售前,售时,售后服务体系;耐心聆听客户建议,不断收集整理市场信息,抢占市场空缺或制高点。

  五、处理好和竞争者的关系

  不要敌对,不要诋毁;不打价格仗;对方处于困难时,不要落井下石;客户投向另一个竞争者,不是客户的错,也不要责怪竞争者,你只能自身找原因;要塑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和竞争者区别开,让客户作出选择。

  当然,要想赢取客户的心,只有把产品做得更好,把服务做得更周到,把营销政策做到更能激励员工和客户,才能真正赢得客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篇4:客户需要你(销售员)26个待遇

  客户需要你(销售员)的26个待遇

  1.只要告诉我事情的重点就可以了:我不要又臭又长的谈话,等你对我稍有了解以后,请有话直说。

  2、告诉我实情,不要使用“老实说”这个字眼,它会让我紧张:如果你说的话让我觉得怀疑或者根本就知道那是假的,那么你就出局了。

  3、我要一位有道德的推销人员:因少数的几个没有道德良心的害群之马、而使推销人员背上莫须有的罪名。能够为你的良心做证的,是你的行为,而非你所说的话(把道德挂在嘴上的人,通常都是没有道德的人)。

  4、给我一个理由,告诉我为什这项商品(这个项目)再适合不过了:我必须先清楚它给我的好处。

  5、证明给我看。

  6、让我知道我并不孤单,告诉我一个与我处境类似者的成功案例。

  7、给我看一封满意的客户的来信。

  8、我会得到什么样的售后服务,请说给我听,做给我看。

  9、向我证明价格是合理的或利润是可观的(我捡了便宜)。

  10、告诉我最好的购买方式。

  11、给我机会做最后决定,提供几个选择:假如这是你的钱,你会怎么做。

  12、强化的我决定:我会担心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让我觉得买得很有信心,以这些事实帮助我,坚定我的决定。

  13、不要和我争辩:即使我错了,我也不需要一个自作聪明的推销人员来告诉我(或试着证明);他或许是辩赢了,但是他却输掉了这笔交易。

  14、别把我搞糊涂了,说得感愈复杂,我愈不可能购买。

  15、不要告诉我负面的事:我希望每件事都很好,不要说别人(尤其是竞争对手),你自己、你的公司或者我的坏话。

  16、不要用瞧不起我的语气和我谈话:推销人员自以为什么都懂,把我当成笨蛋;不要告诉我你以为我想听的话,如果嫌我太笨了,我想我还是与别人合作好了。

  17、别说我购买的东西或我做的事情错了。我喜欢那种得意洋洋,深感自己很聪明的感觉;要是我错了,机灵点儿,让我知道其他人也犯了员样的错误。

  18、我在说话的时候,注意听:我试着告诉你我心中想做的生意,而你却忙着把你的生意推销给我。

  19、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如果我要花钱,我要花得开心,这全要仰仗你的言行举止。

  20、让我笑:让我有好心情,我才能购买;让我笑意味着我对你的同意,而你需要我的同意才能完成推销。

  21、对我的职业表示一点兴趣;或话它对你一点儿也不重要,但它却是我的全部。

  22、说话要真诚:假如你说谎,只是为了我的钱我看得出来。

  23、当你说你会做到什么时,要做到,别让我失望。

  24、帮助我决定,不要出卖我:我讨厌被出卖的感觉。

  25、当我无意购买时,不要用一堆老掉牙的推销技俩向我施压,强迫我购买:不要用推销员的口气说话,要象个朋友——某个想帮我忙的人。

  26、我更希望你能在其它生意上帮助我。这更会令你成为我的朋友,但这需要你有足够的知识水平。

  现在,我们开始检讨,标出自己曾犯的错误。告诉大家,并决定改正。

  个人观点:

  我们推销员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就需要相应的处理方式.但,一定要考虑客户的感受,同样是人,同样的有情绪.把他当朋友对待不好吗?真诚,真诚.公司,公司.利益,利益.这样的要求从客户的角度和推销员的两个角度都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篇5:你目标客户住在哪里:居住地细分方式

  你的目标客户住在哪里--居住地细分方式

  通过本文,我们将介绍一个新的细分变量——居住地,并以这种细分方式来细分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有一个更好地了解,也给商家一个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消费群体的迅速膨胀,“居住地”在客户细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无论是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当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多起来之后,选择到哪里去居住就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表明自己身份和价值的手段。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就像品牌一样,能将地位和身份赋予它的居民们。如纽约的曼哈顿(Manhattan)、伦敦的汉普斯特(Hampstead)、巴黎的“左岸”(LeftBank)或是悉尼的南部市郊,以及北京的建国门、上海的华山路、广州的天河北路都可以找到。

  根据以上现象,创立了“地域人口统计细分系统”(geo-demographicsegmentationsystem),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划分客户群。该系统根据消费者居住地的类型,并结合“人口统计”细分系统,将消费者划入不同的居住类型。由于划分标准琐碎而复杂,类似于铺设地面用的马赛克瓷砖,因此将划分出的居住类型成为“马塞克族群”(MOSAICGroup)。

  商家可以借助“地域人口统计细分系统”来改善他们的营销资源投放,从而一个更少的成本占有更多的市场,并且改进同现有客户的沟通效果,还可以在设计和开拓新业务上使用。

  下面根据由北京、广州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统计数字(包括17349个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构成的行政区域),将中国划分为34种居住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归为10个组群。详见下面的“中国的34个马塞克组群”(编者注:在参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来源和该细分的适用性)。

  中国的34个马塞克组群:

  国之精英

  1.金融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行政人员,绝大部分人在政府部门或大公司工作,22%以上从事金融业。50%以上属新移民。良好的经济状况容许他们购买较好的住房,通常基础设施较好,有热水供应。

  2.外地贵族: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0%以上是专业技术人员。50%以上属新移民。有良好的生活方式。70%拥有商品房或公房,空间很大,基础设施良好,分布于整个城市。

  3.科研专家:有多年长的科学家,30%以上工作在科研领域。通常居住在位于国家或当地科研机关和研究中心,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比较好的住房中,75%已经从单位购买公房。

  4.高档社区:受过高等教育,服务于众多领域,以医疗卫生为首,通常有较体面的头衔或职称。50%以上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常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90%以上居住在空间较大、设施较好的住房内,50%以上的住房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5.文教学者:大多数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过非常高的教育,50%以上拥有大学学历,超过其他任何一组,为学院机构工作的教授式研究员。居住在离大学较近的自己购买的住房中。

  中产阶段

  6.年长福足:40岁以上者居多,多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公务员或公共服务专业人员。是经济改革初期所建公房的主要购买者,698%的人拥有公房。80%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住房中。

  7.安享晚年:60岁以上退休人士居多,占20%,是“中产阶级”组群中受教育程度和职位最好的。通常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二居室中。

  8.小康之家:社会中层,从事各种白领或文员工作,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60%的人购买工作单位的公房,分布于整个城区。

  老区风貌

  9.中级干部:中等级别的中老年公务员。高密度居住于市中心,但较“小康之家”稍微远离市中心,66%租住公房。

  10.旧城旧巢:教育水平参差,没有工作的人相对多一些。通常是无孩子的中老年夫妇。高密度居住于城区内历史文化中心,商铺众多。90%的住房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无基本设施,面积较小,一居室较多。

  长者旧房

  11.简单生活: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程度,老年人口最多(65岁以上),居住在老城区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内,多数住房比较陈旧,有非常简单的基础设施,一居室或二居室多。

  12.落地生根:大多是年长者,14%的人年龄大于65岁。居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或二居室中。

  13.众口基层:人口年龄偏大,常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多属工人阶级。租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中,主要在老城区。

  14.中年势弱: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低,10%失业,20%购买了一居室住房,27%居住在自建的房屋中。

  新区中年

  15.丰衣足食: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高,多是专业人士或商务人员。有较高收入,从单位或商品市场购房,二居室居多,交通方便。这些住房多聚集于城区内,并迅速向郊区扩张。

  16.追求生活:40岁以上,平均教育水平,资历较浅。有些购买了经济适用房,面积较大,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远离城区。

  新区青年

  17.未来精英:20-30多岁年轻人居多,多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或专业人员。从单位或商品市场购房,面积较小,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小区中。

  18.绰绰有余:平均教育水平,多居住于二居室或三居室内,27%可负担购买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较宽敞的住房,。

  19.政府雇员:主要包括年轻的家庭,成人年龄由25-39岁,平均教育水平,13%为公务员。较多妇女为家庭主妇。居住在自购或单位购买的三居室内,集中于郊区甚至乡村。

  20.白手起家:与“政府雇员”同是年轻家庭组群,50%为新移民,平均教育水平。75%拥有商品房。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居室或三居室内,分布在郊区或市中心。

  外地民工

  21.个体劳工:20-29岁的农村移民,大多数出身于农业家庭。低于平均教育水平,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多居住在自己建造或租金低的住房内,分布在郊区或乡村。

  22.年轻劳工:定居于城市的时间少于6个月的年轻家庭,20-34岁。60%是新移民,低于平均教育水平,居住在环境恶劣、空间小、设施粗劣的商品房,分布在城区或郊区。

  23.渐趋安定:定居于城市的时间超过6个月的年轻移民群,生活环境明显比“年轻劳工”好。有些已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白领工作。仍然居住在环境恶劣、空间小、设施粗劣的商品房及商住两用楼内。


  转型农村

  24.劳动农耕:主要为蓝领工人或小生意人。居住在传统的一居室内。

  25.少数民族:主要为低学历的少数民族,拥有大家庭及家庭主妇。约2/3出身于农业家庭,并以务农为主。75%居住在自建的住房内,一般多为四居室。

  26.社会熔炉:约30%为少数民族,30%为农民,居住在设施粗劣的自建的住房内,分布在乡村。

  27.优化农企:低于平均教育水平,80%出身于农业家庭,但只有18%仍以务农为生,其他则在制造业、农工联合企业或旅游业工作。75%居住在自建的四居室内。他们可把自己拥有的土地卖给附近工厂。

  28.保守大户:低于平均教育水平,90%出身于农业家庭,大部分仍以务农为生。在当地已居住了好几代,孩子平均年龄为10-14岁。75%居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内。

  传统农村

  29.传统旧乡:户主年龄在45岁以上。多数从未上学或初小阶段已辍学。他们是农民,他们的孩子移居到市中心或别处。居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内,主要以木头生火。

  30.遗弃农村:成年人移居市中心后余下的老年人及小孩。50%以上从未上学或仅小学程度。居住在宽敞的自建住房内,主要以木头生火。

  31.年轻农户:接近25%年龄在14岁以下,比起其他住在乡村的人,他们有更多机会上学。在农业家庭长大,居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自建的三居室内。

  32.农舍新晋:超过25%年龄在14岁以下,许多人能够上学。在农业家庭长大,居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三居室内,没有自来水并用木生火。

  青年社群

  33.大学校园:多是大学生,18-24岁。居住在大学宿舍或者邻近大学的地方。1/3不是本地人。

  34.求学年华:正值学龄的青少年群。他们从更穷及遥远的地方来到大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租住在小的商品房或商住两用楼内。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