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店长每天怎样去管理专卖店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9-04-06

  店长每天怎样去管理专卖店?

  答:(1)开门

  (2)组织员工10分钟活力澡,确保员工良好精神面貌接客

  (3)员工仪容,精神面貌检查

  (4)店卫生:地面,货架,墙体,收银台,办公设备,货物等

  (5)了解产品及库存数量,便于推销心中有数

  (6)准备接客

  (7)客人进店,笑脸相迎,有欢迎声,让客人先自主挑选一遍,然后适当根据客人情况加以推荐,争取进店客人下单,客人走时候有迎送声,争取进店客户为其办理贵宾优惠卡

  (8)客人结帐收银,防止其用假钞,所有钱出收银机前,必须经验钞机检验。如果客人有几个同时进店,防止其偷东西

  (9)空余时间,组织服务员网络学习销售技能,提高服务水平

  (10)中午吃饭,要避开人流高峰期,在10点多或12点多吃饭,可轮流也可以集中。如涉及服务员轮流做好交接班

  (11)时刻留意收银台,保管好现金及服务员衣包等重要物品

  (12)工作时,时刻留意服务员形象,处理好与员工/客户关系

  (13)下班前,统计当天销售额,并形成营业额日报表报老板

  (14)下班前,核对当天库存数量,有无出现被盗等现象

  (15)下班前,将需要订货产品规格、数量拟报老板(有的店货是老板自己进,有的店货老板会告诉你跟那厂联系订,订货单事先给老板审核过)

  (16)及时将店里发生事务短信或QQ发给老板,让其对店里情况了如指撑,放心店里事,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电话向老板汇报

  (17)遇重要节假日前,提前一周跟老板沟通好如何促销,叫老板或你自己到广告公司搞张海报出来贴店面

  (18)收集周边同行信息,并将信息反馈老板

  (19)每月发工资时间快到,提前二天提醒老板

  (20)关店门前检查,电源是否都关闭,大门门锁有无锁牢

  新员工进来,拿店制度给她培训,叫其注意上下班途中安全,并代表店与其签订试用合同,明确待遇,试用期多长,工资多少,社保什么时候可以做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酒店营销部资料管理制度(三)

  酒店营销部资料管理制度(三)

  1.资料管理内容。营销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和接触的资料很多,包括酒店宣传小册子、基本情况介绍、宴会和会议室宣传册、餐饮促销资料、房价表、明信片、销售袋、营销手册、信件、电传、传真、协议书、合同副本、客房档案、重点客人档案、记事本、人员销售记事卡、各种报表、销售报告表等等。

  2.资料分类。可分为经营表格类,宣传资料类,协议、合类,业务通信类,内部通知、启事、文件类,客户档案类,重点客户档案类,团队客人类,零散客人类,长包房客人类和其他。

  3.建立资料档案。营部应有专门的资料档案柜,经常查用的档案按一下的顺序进行排列。

  客户档案内容包括:房间种类、所住房号、抵离店日期、生日、实收房价、特殊爱好、禁忌、投诉、宴请次数、规格等。潜在客记档案内容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背景、法人姓名、生日、个人爱好、拜访次数、拜房结果、需求等。

  4.资料的保管和使用。公用资料、不涉及保守商业机密的资料,如内部报表、宣传岫等,由销售代表领取、使用和保管;俣同书、协议书等文件由秘书保管,本部门人员查阅在当天必须归还,不得带出办公室;外部门人员借阅有关资料,须本部门经理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重要资料必有及时归还。

篇3: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一、进行经销商利润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各个行业的厂家对于渠道和网络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随着渠道精耕、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经销商的地盘被越划越小,厂家对经销商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资金、运力、诚意、管理、人脉一样都不能少;销量、陈列、促销、推广、分销,每件工作都要做。

  经销商的投入越来越大,回报却并没有相应的增长。不做超级终端是等死,做超级终端是找死;不做渠道精耕没销量,做渠道精耕没利润;不做促销推广没销量,做促销推广没利润。随着市场精细化运作的进行,原来被掩盖在大区域、粗放经营情况下的厂家要量和商家求利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出来。在开发客户和签合同的时候,厂家的业务员虽然给经销商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仍然是完全从做销量的角度出发,一味的收款压货,不顾经销商的死活。即使是某些所谓进行“顾问式营销”的所谓业务精英,能够帮着经销商做个策划、搞个方案的,也是琢磨着怎么能够利用经销商的资源把厂家的品牌和销量炒作起来。

  “厂家的那些业务员,有哪个是站在我的角度,真心帮着我做生意赚钱的?”这个问题成为了经销商和厂家业务员打交道时的梗在心头的一根毒刺。这种心态使得经销商在与厂家合作的时候总是缺乏信任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合作者总是怀着一种戒备心理,厂家业务做起事来自然也是束手束脚。又怎么能够指望有良好的业绩回报呢?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各个行业的利润率都在下滑,如何保障客户在经销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成为摆在各个厂家之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对于经销商利润管理的正确认识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现在一提到经销商利润管理,很多业务人员往往就只想到如何提升经销商利润!于是乎,出现了很多不符合我们厂家人员立场的做法。归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对于经销商在市场上的违规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为了销售返点,主动帮助经销商利息冲货渠道;二是屁股坐在经销商板凳上,眼睛死死盯着厂家,提前泄露厂家信息,帮经销商向厂家讨价还价申请额度外资源。

  要真正做好对经销商的利润管理,兼顾好厂家和经销商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首先要对与经销商的利润管理有正确的认识:

  第一:正确对待经销商的不同利润。

  经销商的利润从来源途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厂家合作中的正常利润;一种是在市场操作中的不正当利润。正当利润是指经销商在和厂家的合作过程中,通过提升销量,运作市场,达到一定的销量目标和市场操作要求所获得的经营利润和厂家奖励,这部分又叫做显性利润,包括:淡季投款补息、投款奖励、提货奖励、月返、季返、年返、网点数量奖励、卖场形象奖励、销售差价等;或者是在市场操作过程中遵守厂家的各项制度,按照厂家要求运作市场,所得到的厂家的费用补贴和奖励,这部分又叫做隐性利润,包括:厂家的仓储补贴、运输补贴、场地费、客户激励、模糊奖励、市场保护费用、终端促销赠品、报广支持等。 不正当利润是指经销商在和厂家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违规操作、扰乱市场、截留政策等违背厂家要求的方式获得的利润,包括:截流政策,虚报费用、谎报工程、异地冲货、挪用资源、违反厂家价格政策、倒卖赠品、残次充正品等。

  作为厂家业务人员,帮助经销商提升利润水平肯定是在保持厂家销量和市场的稳定和增长,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占家厂家业务员的角度来讲,所谓的经销商利润管理指的是两个方面内容:既要帮助经销商的合理利润实现增值;又要坚决制止和打击经销商的不正当利润,维护市场的稳定和销量的健康成长。

  第二:经销商利润应该来源于市场而不是厂家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销售人员圈子里一条公认的“铁律”,指的是谁擅长于内部沟通,能够获得领导的理解降低销售目标,或者从领导手里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谁就容易出业绩。这话本来不错,拥有高明的内部沟通能力,能够获得厂家的支持,自然容易开拓市场提升销量,从而使经销商获得更大的利润。厂家的资源本来是启动市场的“助推器”,劈开市场壁垒的“利斧”,钓起销量“大鱼”的“香饵”;可是现在有很多的业务人员却把这本好经念歪了,他们和经销商一起把助推器当作车自己开走了,把利斧当作柴塞进自家的灶膛里了,把香饵当成大鱼吃进了肚子里。厂家启动市场的资源变成了经销商直接的利润来源,市场自然是不温不火,销量不见起色,利润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厂家的支持自然是要大力整取,但厂家资源就像是“年三十的饺子--有他要过年,没他也要过年”,必须要让经销商认识到:利润,是来源于市场,而不是来源于厂家;厂家的资源是帮你带来销量的,而不是给你带来利润的。

  作为厂家的一分子,帮助经销商进行利润管理,从堵住经销商不正当利润来源方面来讲,是为了维护市场和渠道的稳定,保证品牌和销量的健康成长;从帮助经销商正常利润的增值方面来讲,是为了提升经销商的忠诚度和销售积极性,从而提升产品的销量快速提升。帮助经销商进行利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厂家品牌和产品的提升,这是每一位厂家业务人员要牢牢记住的。

  三、如何进行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厂家业务人员在帮助经销商进行利润管理的时候,所能够发挥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作为厂家的业务人员,首先必须遵循厂家的各项价格政策和规章制度,对于厂家强化终端、渠道精耕的大政策肯定是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而这些动作的执行,必然导致费用的上升,利润率的下降;而且在按照厂家规定把经销商的不正当利润卡掉之后,经销商的利润下降几乎成为必然。而要想保持经销商的种程度和积极性的办法就是改善利润状况,而最有效的帮助经销商改善利润的办法就是降低运营费用。

  作为一个厂家的业务人员帮助经销商降低运营费用的办法无外乎三条:1、依靠降大的产品组合和渠道规划能力,提高经销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任何一个经销商的产品和网络组合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总有自己比较强势的产品和

  渠道。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或者规划渠道的时候,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作为厂家业务员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经销商做出合理的选择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案例:经销商老甲操作统一饮品多年,有良好的网络基础。随着生意的发展,打算扩大规模,再选择一支乳品,现在有两个品牌待选:妙士和蒙牛。经销商考虑到统一饮品虽然在传统渠道比较强势,但是价格透明,利润较低。出于利润的考虑,倾向于选择妙士。可是当他咨询到统一饮品的业务员小张时,小张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为小张很清楚甲老板选择新产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渠道、人力和配送资源,对于原有网络的补充和加强;而不是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进入新的领域。而妙士和蒙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之间的渠道,妙士主要走的是餐饮渠道,如果接妙士的话,老甲就要开发全新的渠道,增加人员和配送的车辆,而且餐饮渠道基本上都不是先进操作,还有一定的资金风险,会导致运营成本大大增加;而蒙牛和统一饮品则基本上走相同的渠道,如果运作蒙牛的话,只要用原班人马和现有网络就可以了,基本上不用增加太大的投入。衡量一下进入新渠道的巨大费用和风险,妙士所增加的那么一点利润根本就不经济。反之如果是妙士的经销商想选择饮品,则同样侧重餐饮渠道的汇源全果汁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渠道的相容性使得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老甲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欣然采纳了小张的建议。在之后的几个月的运作中,完全印证了小张的判断,在成本上升极小的情况下,蒙牛迅速上量,给甲老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通过内部沟通获得厂家支持。

  虽然我们在前文中刚刚阐述了不能把眼光盯在厂家上的观点,但是市场开发与拓展毕竟不仅仅是经销商的事,而在于厂商间的密切配合。作为厂家的业务人员,除了一味地向经销商催款压货之外,分析当地市场情况及经销商经营状况,和厂家高层进行沟通,争取对市场的支持,自然就能够帮助经销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利润。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何谓会哭呢!现在很多的业务人员只会抱怨市场难做,公司价格高,没有产品力,广告做得少诸如此类。一味地向公司抱怨,却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除了让领导觉得无能之外,自然不会下发资源给你运作。要不到资源,经销商会觉得业务在厂里没地位,说话没分量,在市场方面的配合意愿更低,导致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经销商销量上不去,利润降低,进入恶性循环。

  真正会“哭”的业务人员,除了反馈市场的问题和困难之外,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同时会列出经销商准备投入的资源和需要的厂家支持,本方案的投入和产出比,本方案对于市场和经销商的长期效果。领导看到投入的有价值自然就容易做出决策。

  在行业利润迅速下降的今天,经销商的大部分利润都被高昂的运营费用吃掉了,如果我们能够为经销商争取到一定的费用支持,经销商的利润自然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3、定期生意回顾,进行量本利管理。现在很多的经销商是笼笼统统做生意,含含糊糊做产品,没有一个定期梳理产品,盘点经营状况的意识和习惯。每笔生意认为只要有合适的毛利就做,可是到了年终季末一盘点,却发现手里只有一大把库存和应收账款。这种情况自然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的利润。

  作为厂家的业务人员,应该帮助经销商导入厂方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和经销商就产品的运营状况定期进行回顾。在生意回顾时,应重点回顾其所经营产品的“量、本、利”,这三个指标是其生意的核心,所有的经营行为,就是为了使量本利变得更加合理化。只有通过对各产品量本利数据的分析,经销商才清楚各产品对自己生意的贡献度,才清楚自己生意的重点及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最后确定合理的产品组合。

  在做生意回顾的时候重点关注以下几组数据:1)产品进销存量;2)现金流量(进货、回款、应收);3)毛利(单品、平均、整体);4)费用(人员、配送、管理、市场);5)与前期的同比环比;6)活动的投入产出比;7)分销渠道分析。

  例如: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分析经销商发现,甲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较大且稳定,市场增长空间较小,毛利率较低,但总利润还是不错。那么经销商下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降低这支产品的成本,比如减少本产品的市场投入。如果发现乙产品毛利率较高,市场份额较小,增长空间较大。但因销量较低导致总利润贡献率较低,那么经销商就要考虑如何增加一产品的总销量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比如进行市场推广,加大铺货力度。

  而通过生意回顾,也是业务人员和经销商共同探讨品牌未来运作方向的好机会。上例所说的甲产品往往就是厂家已进入成熟期的主打产品,价格透明利润极低,占据销量的绝大部分;而乙产品则是主推的新品,虽然有较高的毛利,但是还处于市场导入期,推广起来较为困难,经销商往往也不愿意主推,而是以销量较大的成熟产品为主。通过量本利的分析,以利润来引导经销商的思路,既可以使经销商提升利润,也可以潜移默化使经销商跟上厂家的节拍,主推厂家的新品,可谓双赢。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厂家的业务员只有真正站在经销商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帮助经销商做好利润管理,帮他赚到钱,才能够提升经销商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自己的业绩,实现自己的利润提升。

篇4:联想黄金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式

  联想“黄金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式

  联想双渠道模式

  联想手中的王牌,是其号称“黄金供应链”的渠道管理模式,即以最短的端对端、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供应链的运营。联想集团市场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考量“端到端”供应链成本占营业额的比重,联想只有1.4%,戴尔为3.0%,而惠普则为4.5%。这个数据,是联想在2000年实施“双渠道”模式之后取得的辉煌战果。

  所谓的双渠道,是指联想把客户分为“关系型客户”和“交易型客户”两种,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联想的“交易型客户”主要是指针对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零散采购,其渠道方式是传统的分销。1996年,联想与英特尔合作打造出“大联想体系”,依靠遍布全国区域市场的代理商,一举坐上国内市场销量的头把交椅。随后联想设立分销商,逐步健全渠道结构和销售网络,并在两年间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市场为主的区域发散中心,渠道开始走向专业化。靠这样一套适合中小客户的多级分销和区域销售业务模式,联想雄踞中国市场十几年。

  为了保持并扩大优势,20**年初联想开始在分销渠道内部实行分销商分区总经理负责制。明确分销商的定位,清晰界定分销商的产品、地域、客户,减少分销商之间的冲突。建立网格业务代表和渠道的“锁定关系”,明确职责等。新的渠道组织架构将原来7个大区合并为4个区域总部,并下设18个分区、108个网点。每个小点单独考核,每个分区的总经理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决策自主权。以便于贴近客户,扩大地盘。

  联想的“关系型客户”则与直销模式密不可分。随着2000年戴尔一跃成为中国市场上升最为迅速的国际电脑品牌。建立在直销商业模式上的戴尔,低成本配件供应与装配运作体系一度给联想造成很大威胁。戴尔通过“零库存”和“虚拟制造”提供了极为高速的资金流通率,库存期为7天,相当于一年库存周转52次。一旦戴尔用便捷的客户订制,使零售点变成多余,以此造成的差价就可以把消费者从联想手中轻松夺走。

  对此,联想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渠道转型,把服务和客户导向定为新的方向。“20**年联想的组织架构以产品为导向,分为PC 事业部、手机事业部、PA事业部等。后来以客户群划分部门,分为商用事业部和消费事业部,主要强调服务客户意识。”原联想集团技术部总经理李方回忆道。

  与此同时,联想的大客户模式开始浮出水面。这些“关系型客户”主要包括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客户,对于这些客户,联想可以大批量、成规模定制生产。这种模式主要服务于特定客户群体的直销。随后几年,联想通过参与国家政府机关面对厂商的招标,拿到了不少大客户。如20**年6月初联想中标的卫生部疾控中心项目,首期的电脑订数就为16500台。

  与戴尔不同的是,在联想的客户直销中,只有10%的重要客户属于大客户经理直营直销。另外90%的行业客户还是以单层代理的形式,由拥有客户资源的代理商进行操作,而这些代理商以各行业系统集成业务为主。

  联想在大客户直销模式方面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IBM个人电脑业务进行整合的一个必要铺垫。原因在于,联想、戴尔都属于低端个人电脑,面对大众。而IBM的个人电脑价格更高,一直针对中高端商业用户,也就是大客户企业。要留住IBM个人电脑的原有用户,就必须直接面对大客户,并做好相关的开发工作和产品服务。

  两种渠道同时存在,构成了联想目前的“双渠道”模式的策略。比如,在网络发达的地方,联想和其竞争对手通过直销来拼供应链,比成本,以此来取得更多的大客户。另一方面,在销售渠道不发达的小城镇和边缘市场,采用分销代理方式,让分销商更直接地和客户交流,降低供应链成本,使竞争对手在这一领域无处安身。

  联想不仅在国内建立了这套供应链体系,也开始向海外进行复制。目前,“Lenovo”品牌电脑在美国市场就采用经销商代理和网上直销两种模式进行销售。而在印度市场的举措,则是一块包括生产环节在内更大的试验田。

  联想供应链跟进

  联想的供应链管理历史由来已久。在IT行业中,个人电脑业务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货值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利润薄,纯利润不超过3%~5%,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 PC的利润就像在一块毛巾里拧水”。

  相当比重的“水”来自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上和销售渠道上。在“双渠道”模式下,新联想的供应链早已变成一个纯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体系,而不再以公司内部的营销计划为导向。联想的销售部门会根据经验和订单,预先计算出所需电脑的型号、需要交付的时间,通知采购部门去采购零部件,按照订单在生产线上排产。

  物流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升级。目前联想在北京的工厂是半机械化半人工化,上海的工厂则是全部机械化,每一个零部件通过机器组装成成品,然后分拨到全国,进行配送(运输配送已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实现“门到门”服务乃至“端到端”的服务。

  联想目前的供应链组织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北京、上海、惠阳)、成品配送、运输、仓储(外包)和支付。原材料采购如显示器、主板、硬盘、显卡乃至机箱等零部件,很多来自台湾地区。这里是全球IT零部件的供货中心之一,联想拥有一大批关系良好的零部件供应商。

  据说,新联想成立后,杨元庆带大单子去台湾采购时,当地的一些大厂商趋之若鹜,奉之为“上帝”。因为并购后的新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已是全球第三,这笔单子的得失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联想在采购方面更具主动权。

  在中国大陆,联想的供应商一般围绕上海、北京、惠阳三个工厂建库房,这样可以精确到几小时几分钟将零部件配送到生产线。联想还采用了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采购模式,直到成品配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联想才对供应商结账,存货风险基本在供应商一端,既减少了企业的库存又不占用资金。

  为了支持这些新的流程和业务模式改造,联想先后上了ERP、CSM(顾客满意度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供应链上的生产、供货、交付等时间。联想从下订单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周期,从1998年的两个月以上,缩短到目前现在的4天左右,这已经超过了戴尔的效率,是很大的进步。

  供应链体系的成www.pmceo.com功,为联想对外复制其渠道模式打下了基础。20**年10月17日,联想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后,刘军开始负责全球供应链系统。以此为标志,联想的国际化“复制行动”启动。

  目前,联想的供应链运作系统分为全球订单、全球物流、全球采购、全球制造等7个

  部分,由刘军的7个助手分管。每一环节下设中国、亚太、北美、欧洲等分区。联想在印度进行尝试,背后所倚靠的供应链管理工作,就是由这个部门进行支撑的。

  在联想,柳传志在做决策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迈出不熟悉的第一步时,一定要试着把脚踏实,感受到地面的存在再迈出下一步。

  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新联想并没有摆脱柳传志的影响,不轻易迈出任何一步,包括渴望已久的国际化。在同一个供应链平台上整合两种不同的渠道模型,要将不同的模型需求分解成各种订单,变成具体的要求,既满足直销又满足分销,设计的新流程一定要合理,而销售数据更要求相当精准。因为要根据这些数据排产,产量还要合理化,不能导致过多库存。这一切对新联想将是个很大的挑战。

  戴尔在数据精确上要先进得多,其信息系统与所有供应商的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只要订单一下,各种部件以分、秒为单位的准确度迅速上线组装,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戴尔的数据源于以客户为导向,通过订单安排生产,这也是IT业的一种趋势。现在的IT产业业务模式正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转变,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客户定制,这些变化将使产业发展模式更加以客户为导向、更加精细化。

篇5:代理商渠道管理知识

  代理商渠道管理知识

  一个中小型企业,如何最快建立渠道?如果做最合适自己的渠道?如果管理渠道?

  根据公司目前的现状,发展代理商是公司组建销售网络的最合适的方法,如何最大限度的尽快发展代理商?如何整合形形色色的各类实力不同的代理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代理商渠道分级管理政策。

  代理商渠道分级管理,指的是对不同级别的代理商,根据实力大小的真实情况,划分一定级别,然后按不同级别给予相应的管理,即对不同等级的代理商用以不同程度的营销资源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代理商级别:省级代理(一级代理)、地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

  划分三级代理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代理商和利用代理商的资源。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跳过省级代理,实现区域代理是最大可能利用代理商资源的,但是,产品招商需要一个过程,以地级为单位做为一级代理,则需要几百个经销商,发展需要较长时间,招商和管理难度都比较大,为了做到资源的最优利用,发展一定实力强大的省级代理,可以节约公司的招商时间,可以促进当地区域的深度管理,特别对于一个零起步的新的销售团队,这无疑是最合适的。

  省级代理的功能:完成代理产品在该省区即定的销售任务,发展在该省区的分销网络,管理该省区内的冲串货及招标事项。省级代理的条件必须是自身有纯销能力,且纯销能完成60%以上的省区年度销售任务,并有较强市场管理能力。

  地级代理的功能:完成代理产品在该区域即定的销售任务,负责区域内的纯销、招标等事项。

  三级代理:指的是仅操作一个至几个小区域的客户,是一、二级代理的良好补充。

  三级代理制的市场管理体系

  在三级代理齐全的情况下,由省级代理对地级代理和三级代理实现直线管理,公司销售部对地级代理和三级代理实行过问式管理,即保持联系,具体业务管理由省级代理执行,只有在省级代理处理不当,二级代理产生意见或投诉时,由公司销售部来进行过问和监督。

  在没有一级代理情况下,由公司销售部对二级代理进行直接管理,如果发展了一级代理,则将现有的二级代理再划转至一级代理名下进行管理。划转时,二级代理原来享受的各项政策不变。

  三级代理制下的代理价格管理

  公司在设定销售代理价格体系时,以地级代理为目标,设定统一的价格体系,全国执行统一代理政策,即原则上一、二级代理执行的代理价格是相同的。

  三级代理制中,省级代理承担了一定的市场管理职能,因此,省级代理必然有相应的管理成本和管理利润要求。为此,在统一的代理政策前提下,公司额外拿出一到两个点,做为省级代理的分销管理费用。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二级代理是直属公司管理还是划转至一级代理名下,对二级代理而言不产生额外的费用和增加成本,相反还能增加部分公司给予不了的区域市场支持,如一级代理协助开发市场、方便发货、商业协调等等。

  三级代理制下的分销管理

  尽管省级代理在该省有一定营销能力,但是,再强的客户总有能力达不到的地方。为了尽可能利用资源,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发展分销网络是完善渠道增加销售的一个重要力量。在三级代理制下实行分销管理,其核心内容有以下八点:

  1. 签订省级代理合同时,就应该谈定分销事项。

  2. 省级代理自主分销时,必须执行公司的统一地级代理政策,不可以过高;

  3. 公司给省级代理发展的二、三级代理,省级代理必须接受并且承担管理和支持的职能;

  4. 在发展省级代理之前发展的代理,划转至省级代理做分销商时,省级代理必须执行原来他们与公司签定的合同条件,即划转分销商时,政策不变;

  5. 省级代理如果没有能力发展分销商并且不能接受公司发展的分销商,公司有权在省级代理能完成考核的情况下从其区域划出来,独立做为公司直管的二级代理商;

  6. 一级代理对二、三级代理的管理如果不到位,公司有权直接进行管理;

  7. 二、三级代理可以直接与公司发生业务关系,即可以直接将货款打到公司,但其货款记入一级代理商名下,货从一级代理那里发;

  8. 省级代理必须对区域内的二、三级分销代理负管理职能,并对其市场行为负总责;

  三级代理制下的考核管理

  无论是那级代理,都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考核要求。考核的内容有以下七个要点:

  1. 首先是合同签订后,2周内必须执行合同,否则,合同自动失效;

  2. 合同执行前三个月内www.pmceo.com(即启动期),应该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客户开发数目和销量要求;

  3. 启动期完成后,应该有明确到月的最低销量要求和季度、年度销量要求;

  4. 无论整体考核是否合格,代理商已经开发的客户,在没有冲串货的前提下,公司都必须保证代理商的继续销售的权利,尽可能的保护代理商的利益;

  5. 对考核不合格的代理商,公司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或缩小其代理权限和区域。降为次级代理后,公司一方面保证其在现有医院的销售权利,一方面要求其必须执行次级代理的价格;

  6. 对恶意冲串货的代理商,无条件终止与其合作并收回全部销售权利;

  三级代理制下的特别支持管理

  不同级别的代理商,公司根据其销售贡献的大小,对特别优秀的代理,可以给予部分额外的支持,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1. 对单品种销售的前十名,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铺货;

  2. 对销售稳定,信誉好的代理商,可以实行见打款单发货,款到帐传提货单;

  3. 对销售特别大的代理商,可以实行额外奖励政策;

  4. 对考核有一定差异,销售上升的代理商给予再考察机会,对考核及格但销售持续下降的代理商要注意防范风险,包括冲串货和换品种倒戈的风险等;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