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宾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宾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梁模板: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防治措施:

  (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2.柱模板: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中间柱模偏位。

  防治措施:

  (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加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3)、四周斜撑要牢固。

  3.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防治措施:

  (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所有搁栅均刨至统一尺寸。

  (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模板按规定起拱。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病现象:钢筋下料长度不准箍筋歪斜扭曲,绑扎间距不均,钢筋贴模板,负筋下塌等。

  预防及纠正措施:

  1.指派熟练工人操作钢筋机械,定期校核调直机的计量部件。

  2.加工箍筋时一次性加工个数不宜过多。

  3.梁板及墙柱钢筋绑扎时,先划线,后绑扎,严格按线绑扎。

  4.严格用按规定厚度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砼垫块将梁板钢筋垫起,墙柱钢筋的保护层垫块绑扎牢固。

  5.板面负筋要用固定马凳垫起,数量要足够,绑扎要牢固,避免踩踏。

  三、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病现象及预防措施:

  (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振动器。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底板钢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特殊部位采用小直径振动棒仔细振捣。

  (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台阶面及墙根处。

  预防措施:在墙模施工缝面位置开100×100生口模板,以清除杂物。墙模板脚应留≥200×200mm模板,墙按≤1000mm设置。浇筑混凝土前应全面检查,清除模板的杂物和垃圾。

  (6)墙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方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用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于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11)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有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四、砌筑工程

  通病现象:水平灰缝厚薄不均,垂向缝隙有通缝、死缝,墙面粗糙,顶砖倾斜角度不够。

  预防措施:

  1.砌筑工程开始前先立皮数杆。

  2.根据皮数情况确定板面C15砼厚度,一般为100高左右。

  3.底层砌块应预排。

  4.正反手墙面多余的砂浆应随砌随清理。

  5.顶砖延后2天砌筑,并双面勾缝。

  六、预留孔洞

  通病现象:孔洞漏留、留洞不准。

  预防措施:

  1.图纸会审应对预留孔洞的数量、位置和尺寸认真审核。

  2.对电梯留洞,在结构施工前必须选定梯

型,按电梯制造厂家提供有关资料进行建筑设计,避免因设计修改再打凿孔洞损害工程主体结构。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钢材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施工准备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制定与审核钢筋配料表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钢筋下料成型-按不同型号挂牌

  钢筋、模板工序交接检查

  班组三个工序管理

  现场绑扎安装

  质量员专业检查

  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办理隐蔽验收签证

  浇砼、留人看钢筋

  执行验评标准梁、柱、墙、板抽查10%

  质量评定但不少于3处,梁每30~50m

  不合格的处理(返工、签定)抽查1处,但不少于3处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钢筋合格证、商检单、代用单

  自检记录,质量评定记录资料整理

  施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

  表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模板选择与加工制作

  准备工作模板涂隔离剂与钢筋工序交接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检查脚手架、脚手板

  书面交底底部标高、中心线

  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断面尺寸

  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班组工序管理

  支模

  浇灌砼时留人看模质量员专业检查

  按梁柱的件数,各抽查10%,但不

  执行验评标准应小于3件,梁每30~50m抽查

  质量评比1处,但不应少于3处,墙板按不合格的处理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少于3处

  按试块强度确定拆模时间

  拆模

  注意保护棱角

  自检记录、质评记录

  整理资料--清洁现场,文明施工

  施工记录

  表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审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根据砼浇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准备工作筑时间、浇筑量,确定预拌砼的制定保证砼质量措施出料量、运输车辆数量,准备试模,坍落度筒模板、钢筋、砼工序检查脚手架及道路等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专业会签申请浇筑命令

  制作砼试块岗位分工,操作挂牌

  每个工作班组不少于1组浇灌砼木、钢筋工跟班保证质量,

  每100m3砼1组砼专人振捣

  标准养护试块实行奖罚制度

  按时覆盖,定时浇水养护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执行验评标准,按件数各抽10%,但均不少于3件,梁每30~50m各抽查1处,但不应少于3处,墙板按有代表性质量评定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处,不合格的进行处理(返工、返修、鉴定)

  材料合格证,试块报告单

  资料整理自检记录,砼浇筑通知书

  砼施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

  表3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图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通病以预防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一)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基本钢筋就不锈蚀。

  2、限定量的氯盐掺入时应充分溶解或搅拌均匀,以防止偏折引起局部钢筋锈蚀。3.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二)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预防措施:

  1、适当掺用以防冻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组成的复合外加剂,减少水灰比,采取重复振动,加压振动,提高结构致密性。

  2、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湿水性均为有效。

  (三)表面起灰

  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裸露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延长混凝土混合物搅拌时间,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水

  (四)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预防措施:

  1、适当控制外加剂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水泥重量5~7%)

  2、外加剂充分溶解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混凝土浇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1~2层薄膜塑料。严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篇3:住宅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住宅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模板加工现象:后台模板加工质量粗糙,拼缝不严,板面变形,尺寸偏差大。门窗及预留洞模板制作马虎。

  防治措施:模板制作中严格按翻样尺寸配制,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接缝要严密,所有龙骨加工精度,对加工的模板严格检查验收。

  2、墙模板现象:胀模、漏浆、混凝土出现蜂窝,烂根。墙混凝土表面粘模、掉角。防治措施:支模前按图纸弹好轴线和断面尺寸,矫正钢筋位置,防止漏浆烂根。

  3、顶板模板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与墙、梁四周不平,板模伸入墙、梁内"吃模",板缝跑浆,出现麻面、蜂窝。

  防治措施:板模下部支撑按详图间距布置,支撑垫木方。拉好水平杆和剪力撑,支撑采用满堂红架子,用U托调节丝杆调整标高。纵横格栅经过压刨,保证尺寸一样大,并拉通线找平,保证在同一标高上。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板模多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膜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

篇4:花园住宅楼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花园住宅楼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

  在常用的砂浆中,M5以下水泥砂浆和M2.5混合砂浆(以下简称低强度砂浆)强度易低于设计要求;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

  2.原因分析

  计量不准,未按重量比配制砂浆;砂子过细,含泥量偏大砼浇筑浆搅拌不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不当等。

  3.防治措施

  ⑴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宜按《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并结合现场实际材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⑵建立施工用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

  ⑶砂浆搅拌时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再投入其余的砂和水泥。

  ⑷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必须按《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附录二规定执行。

  二、砖砌体组砌错误

  1.现象

  砌体组砌方法混乱,砖柱垛采用包心砌法,出现通缝。

  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忽视组砌方法,出现多层砖的直缝。370mm砖柱习惯于用包心砌法。

  3.防治措施

  ⑴应使操作者了解砌墙组砌形式:墙体中砖搭接长度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五皮砖就应有一皮丁砖拉结(五顺一丁)。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也应满足1/4砖长的搭接要求,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或非承重墙中。

  ⑵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⑶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皮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⑷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定,一般清水墙面常选用一顺一丁和梅花丁组砌方法;在地震地区为增强齿缝受拉强度,可采用骑马缝组砌方法。由于一般砖长度正偏差、宽度负偏差较多,宜采用梅花丁的组砌形式,可使所砌墙面竖缝宽度均匀一致。为了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形式,在同一幢号工种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生产的砖。

  三、楼梯模板缺陷

  1.现象

  ⑴楼梯底部不平整,楼梯梁板歪斜,轴线位移。

  ⑵侧向模板松动、胀模。

  2.原因分析

  ⑴楼梯底板模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操作人员在模板上走动。

  ⑵侧向模板接头处钢度不一致,拼缝不严密。

  3.防治措施

  ⑴楼梯底板模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操作人员在模板上走动。

  ⑵侧向拼缝应严密,钢木混合模板的配板刚度应一致,细长比过大的支撑应增设剪刀撑。

  ⑶应对模板、支撑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四、混凝土表面裂缝

  1.现象

  ⑴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的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甚至上下裂通。

  ⑵混凝土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

  ⑶大体积混凝土纵深裂缝。

  2.原因分析

  ⑴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高温干燥情况下产生干缩裂缝。

  ⑵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拌制混凝土,造成不规则的并随时间发展的裂缝。

  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与收缩裂缝。

  3.防治措施

  ⑴按施工规程及时进行养护,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时间不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

  ⑵所有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⑶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前务必须定妥善的温控方案,控制内外温差在规定值以内。气温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混凝土强度不足

  1.现象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能满足统计法或非统计法相应的判定式要求,即强度不足。

  2.原因分析

  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

  ⑵搅拌生产未严格按配合比投料。

  ⑶搅拌时间不足,均匀性差。

  ⑷试块制作、养护不符合规定要求。

  3.防治措施

  ⑴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由于目前原材料供应渠道多,质量不稳定,特别是水泥相当一部分是立窑生产,安定性有时不合格,强度偏差大,因此要根据来料采样试配,水泥一定要先检后用,不能光凭经验确定配合比。

  ⑵所有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⑶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前务必制定妥善的温控方案,控制内外温差在规定值以内。气温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⑷按规定制作试块,并及时进行标准养护。

  六、水泥地面起砂

  1.现象

  地面表面粗糙,不坚固,使用后表面出现水泥灰粉,随走动次数增多,砂粒逐步松动,露出松散的砂子和水泥灰。

  2.原因分析

  ⑴使用的水泥标号低或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子过细,砂子含泥量大。

  ⑵施工时水泥拌合物加水过多,大大降低了面层强度。

  ⑶压实抹光时间掌据不准。压光过早,表面还浮浆,降低了面层的强度和耐磨性;压光过迟,水泥已终凝硬化,会破坏表面已形成的结构组织,也降低面层的强度和耐磨能力。

  ⑷地面完成后不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过早浇水养护,也会导致面层脱皮,砂粒外露,使用后起砂。

  ⑸地面未达到足够强度就上人或堆放重物。

  ⑹地面在冬季施工时,面层受冻,致使面层酥松。

  3.防治措施

  ⑴严格控制水灰比,用水泥砂浆作面层时,稠度不应大于35mm,如果用混凝土作面层,其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

  ⑵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为三遍:第一遍应随铺随拍实,抹平;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以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宜);第三遍压光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以人踩上去脚印不明显为宜)。

  ⑶面层压光24h后,可用湿锯末或草帘子覆盖,每天洒水2次,养护不少于7d。

  ⑷面层完成后应避免过早上人走动或堆放重物,严禁在地面上直接搅拌或倾倒砂浆。

  ⑸水泥宜采用硅酸监水和普遍硅酸盐水泥,标号一般不应低于425号,严禁使用

过期水泥或将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用;砂子应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⑹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子机或手工将起砂部分水磨,磨至露出坚硬表面。也可把松散的水泥灰和砂子冲洗干净,铺刮纯水泥浆1~2mm,然后分三遍压光。

  ⑺对严重起砂的地面,应把面层铲除后,重新铺设水泥砂浆面层。

  七、穿楼板管根部渗漏

  1.现象

  楼面的积水通过厨房、卫生间楼板与管道的接缝处渗漏。

  2.原因分析

  穿管周围混凝土不密实,楼板混凝土的变形,蒸汽管的热胀冷缩、穿管根部未设密封槽,使管边产生缝隙。

  3.防治措施

  穿管周围的混凝土填充前要清除酥松的砂、石,并刷洗干净,浇捣要密实,预留10mm×10mm(深×宽)的密封槽,未预留密封槽时,应重新剔槽,用柔性密封胶嵌填见上图。

  在楼板上面无法处理时,亦可在楼板下面的管根周边凿槽25mm×25mm(深×宽),用遇水膨胀橡胶条嵌填深20mm,表面再用聚合物砂浆抹平。蒸汽管穿越楼板的部位应先预埋套管,套管应高出楼地面100mm套管外侧根部也应设槽嵌填密封材料。

  八、抹灰层空鼓

  1.现象

  抹灰层空鼓表现为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底层不同程度的空鼓。

  2.原因分析

  ⑴底层与基层未处理,或处理不认真,清理不干净,或抹灰面未浇水,浇水量不足、不均匀。

  ⑵抹灰层表面过分光滑,又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⑶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差异过大。

  3.防治措施

  ⑴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⑵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⑶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掺107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⑷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九、抹灰层裂缝

  1.现象

  抹灰层裂缝是指非结构性面层的各种裂缝,墙、柱表面的不规则裂缝、龟裂,窗套侧面的裂缝等。

  2.原因分析

  ⑴抹灰材质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水泥强度或安定性差,砂子含粉尘、含泥量过大或砂粒径过细。

  ⑵一次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或表面撒干水泥等而引起收缩裂缝。

  ⑶基层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的拼接部位处理不当或温差而引起裂缝。

  3.防治措施

  ⑴抹灰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应符合标准;砂不能过细,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白灰要熟透,过滤要认真。

  ⑵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不能厚;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要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合理选定。

  ⑶为防止窗台中间或窗角裂缝,一般可在底层窗台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梁,或设3φ6的钢筋砖反梁,伸出窗洞各330mm。

  ⑷夏季要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对重要部位与曝晒的部分应在抹灰后的第二天洒水养护7d。

  ⑸对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在抹灰前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胶带纸、布条,或钉钢丝网或留缝嵌条子等方法处理。

  ⑹对抹灰面积较大的墙、柱、檐口等,要设置分格缝,以防抹灰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

  十、涂膜防水层空鼓

  1.现象

  防水涂膜空鼓,鼓泡随气温的升降而膨大或缩小,使防水涂膜被不断拉伸,变薄并加快老化。

  2.原因分析

  ⑴基层含水率过高,在夏季施工,涂层表面干燥成膜后,基层水分蒸发,水汽无法排出而起泡、空鼓。

  ⑵冬季低温施工,水性涂膜没有干就涂膜没有干就涂刷上层涂料,有时涂层太厚,内部水分不易逸出,被封闭在内,受热后鼓泡。

  ⑶基层没有清理干净,涂膜与基层粘结不牢。

  ⑷没有按规定涂刷基层处理剂。

  3.防治措施

  基层必须干燥,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涂刷首道防水涂料,等干燥后,经检查无气泡、空鼓后方可涂刷下道涂料。

  十一、刚性防水工程裂缝

  1.现象

  产生有规则的纵、横裂缝,或不规则裂缝。

  2.原因分析

  ⑴刚性混凝土与结构之间没有设隔离层,因结构变形,拉裂刚性防水层,也有在温差作用下,结构层限制刚性防水层的胀缩而裂缝。

  ⑵没有按规定留伸缩缝,当结构层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产生裂缝。

  ⑶选材不当,有的使用低劣水泥、过期水泥或安定性差的水泥;细骨料中含泥量大于3%。

  ⑷施工不当,钢筋的位置不正确;混凝土无配合比,配料量不准,振捣不实。

  3.防治措施

  ⑴水泥宜选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级配良好;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根据不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和合格的外加剂。

  ⑵普通细石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水灰比不大于0.55,混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需大于330kg/m3,含砂率宜为35%~40%之间,灰砂比为1∶2~1∶2.5。

  ⑶施工前检查基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没有裂缝,找坡后的排水要畅通,然后用石灰砂浆或粘土砂浆、纸筋石灰膏等粉抹基层面,作隔离层。

  ⑷按要求立好分格缝条,扎好钢筋网,确保钢筋网的位置在混凝土板块厚度的居中偏下,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一次铺满一个分格缝并刮平,振捣密实,在分格缝边和细部节点边要拍实拍平。隔12~24h,二次压抹平抹光。认真湿养护7d。

  当刚性防水层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而渗漏水时,应采取下述措施处理:

  ⑴对有规则的裂缝,沿裂缝用切割机切开,槽宽20mm,深20mm,剪断槽内钢筋。局部裂缝,可切开或凿成"V"形槽,上口宽200mm,深度大于15mm。清理干净后,槽内嵌填柔性防水材料。

  ⑵对不规则的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可在刚性防水层表面,涂刮两度合格的防水涂料。

  ⑶有裂缝、酥松或破损的板块,需凿除后,按原设计要求重新浇筑刚性防水层。

  十二、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安装质量通病

  1.现象

  管道安装使用后弯曲、变形、高低不平;接口漏水,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弯管安装前未调直;安装时气温与介

质温度差距大,介质温度超过管道最高允许温度,接口材料选用不当;支架间距过大,与管道最高允许温度,接口材料选用不当;支架间距过大,与管道接触不紧密;未按规定设置伸缩节或设置位置不当。

  3.防治措施

  ⑴弯曲管应放在调直平台上,通入蒸汽,使管子变软,靠自重自行冷却调直。

  ⑵弯管时,先在管内灌入80℃的无杂物热砂,并用木锤捣实,然后将需弯管段放在加热器上滚动加热到135℃±5℃,立即将加热管段放到弯管胎模内弯制,并有湿布或水冷却后将砂倒出,并清理干净。

  ⑶接口方法有焊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螺纹连接、套管连接等数种;承插接口强度和耐压能力较好,应优先采用。接口时用酒精或丙酮将承口内、插口外擦净,并分别均匀涂上一层"816"或"401"塑料胶,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留3mm间隙,承口深度根据管径大小,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规定确定。

  ⑷硬聚氯乙烯塑料管与金属支架之间应垫3mm厚软塑料垫块,横支管应按规定选用管卡固定,支架间距应按设计或施工规范确定。

  ⑸硬聚氯乙烯塑料管输送介质温度不得超过-15℃~160℃的范围。

  ⑹排水立管上每层须设一个伸缩器,插口要平直地插入伸缩器承口橡胶圈内,不得摇动挤入,并须留伸缩间隙,夏季5~10mm,冬季15~20mm。伸缩器必须按下列原则设置:

  1)立管穿楼板处为固定式,支管在楼板上或楼板下接入时,每层设一个伸缩节,并置于管件之上。

  2)立管穿楼板处为固定式,无支管接入时,每层设一伸缩节。

  3)立管穿楼板处为不固定式,支管接入时为固定式,伸缩节设在支管配件之上。

  4)立管穿楼板处为不固定式,无支管接入时,每隔4m设一伸缩节。

  横支管接至立管时,其间距2~4m内或每隔4m设一伸缩节;输送其他介质的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

篇5:灾后重建学校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灾后重建学校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框架柱钢筋偏移,烂根防治措施

  在支模和浇筑砼前,对短肢墙、柱轴线、标高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正确。

  在柱四周支模位置,用1:2水泥砂浆抹20mm厚、50mm宽的模板支承带,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时不漏浆。

  砼浇筑前,将柱底的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用与墙砼中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铺垫50~100mm。

  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方式,使接头砼有机结合。

  砼振捣到一定高度时(500mm左右),对柱底砼进行检查,采用钟轻击模板,从声音进行辨别,当出现异样时,将振动棒插入底部进行重新振捣,直到达到密实为止。

  柱体混凝土振捣完,在砼未初凝前对钢筋进行校核,确保钢筋位置,且砼表面必须收平。

  二、蜂窝、麻面防治措施

  模板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各结构的支承体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模板的拼缝必须严密,尽量采用接缝少的大模板整装、整拆,在结构板底模的接缝处,可采用胶条进行密封。并刷隔离剂。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检查支撑体系和模板的拼装,严禁使用,非工具式模板进行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合理组织操作人员确保每道工序按程序进行,进行跟踪检查。下料死角区,采用人工二次倒运,严禁采用振捣棒赶布料摊平混凝土。在结构比较复杂,施工困难时,尽量采用分段浇筑。严格限制下料高度,可在适当高度预留下料和振捣口,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在振捣时严格按不同部位对振捣方式要求进行操作。混凝土浇筑完,必须达到拆模条件。方可拆除以保证各部位不因拆模过早而影响外观质量。

  三、屋面防渗漏措施

  对材料进行严格要求,确保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作好每道工序的交接工作。进行跟踪检查,作好质量记录。屋面找坡严格按要求施工,坡向正确,无积水倒坡。各节点位置严格按屋面防水工程节点图进行施工,做好每个细小环节。基层必须平整,清理干净保证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柔性防水材料的搭接处,收口处必须牢固,封闭严密。防水层施工完,验收后进行灌水试验。如有渗漏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进行二次灌水试验。达到无渗漏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四、卫生间防渗漏措施:

  卫生间各种管道穿楼板处先用C20细石砼分两次填密实。卫生间楼面砂浆采用1:2.5水泥砂浆加5%无氧机铝盐防水剂。

  严格控制楼地面基层标高,抹楼地面找平层,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抹面时,注意不留洼抗。地漏安装时,注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不要超高。

  土建与安装密切配合施工,严禁随意在楼板上打洞。

  卫生间楼地面面层施工前,先做灌水试验,待确定无渗后再施工楼地面面层,面层完工后严禁打洞。

  五、抹灰墙面空鼓防治措施:

  严格按配合比控制砂浆,保证各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并浇水湿透,要抹灰的墙面提前24h浇水,对于混凝土墙基层必须采用凿毛处理,并刮水泥浆结合层,以保证砂浆与砼基层的结合。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操作严禁一道成活。底层灰浆与面层灰浆施工间隔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不因含水率相差太大而在凝结过程中将产生收缩不一致。严格控制底层灰的平整度、厚度以保证面层灰厚薄一致,凝结时收缩一致。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对作业班组进行监督。抹完的墙面,12h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六、门框弯曲或偏歪和门扇开关不灵防治措施

  避免使用易变形的材料制作门窗框,注意现场保管。码放要垫平,整齐通风良好,避免门窗框受风吹日晒雨淋且安装要认真进行吊线,门窗框与木砖之间用垫木垫实或加钉固定,对已变形的框应修理后再安装使用。注意成品保护,严禁碰撞。安门窗前要检查框的立梃是否垂直,如有偏差,待修整后再安装。保证合页的进出深浅一致,使上、下合页轴保持在一个垂直线上。选用五金要配套,螺丝安装要平直。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