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生产公司质量管理责任制度(5)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6

  生产公司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五)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使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责任制度。

  2、管理职责:

  根据逐级考核的原则,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按以下序列进行:

  ①公司董事会负责考核公司高层管理者;

  ②总经理负责考核各职能部门;

  ③各部门主管(经理)负责考核下一级;

  ④各层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责任。

  ⑴总经理(厂长)的质量管理责任:主持制定和宣传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规划;

  ⑵组织建立并保持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⑶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⑷确定组织结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⑸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配套相应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⑹负责领导成本控制中心,对本公司最终的质量管理负责;

  ⑺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授权;

  ⑻批准实施质量管理标准。

  ⑥分管生产、质量、技术主管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在总经理(厂长)的领导下对公司的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⑵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和规划目标;

  ⑶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性难题,制定有关方案、计划,并负责领导实施;

  ⑷针对产品质量薄弱环节,发动员工进行质量攻关,大搞技术革新,切实解决有关影响质量的因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⑸组织全公司的质量分析活动,认真总结交流提高产品质量的经验,落实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

  ⑹协助总经理处理重大责任事故,并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⑺经常听取质量检查汇报,积极支持质量检查部门的工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⑻负责组织基层领导,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⑼协调技术部门、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⑦管理者代表的质量管理职责:

  ⑴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建立、实施并保证其完整性;

  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协助总经理组织贯彻国家的质量政策、法规、法令;

  ⑶组织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规划、审定管理标准;

  ⑷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业绩,包括改进需求;

  ⑸确保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沟通;

  ⑹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许可证及ISO9000认证的组织工作。

  3、质量部门的管理责任:

  ⑴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负责公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⑵充分发挥质量检验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质量事故的预防和质量动态的报告,确保产品出厂能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⑶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级,设立质量检验小组,编制检验报告;

  ⑷按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的要求,负责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的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工作,严把质量关,对本部门质量错核工作完全负责;

  ⑸参与新产品的试制作,并掌握试制作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负责新产品的定型和质量评价工作,并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⑹负责质量检验原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月质量的分析工作,编写质量动态报告,作为信息向生产主管反馈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⑺负责培训检验人员,不断采纳新的科学检测手段,努力提高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

  ⑻定期检查各工序质量管理的工作情况,负责检查考核各车间质量责任的包该情况;

  ⑼负责建立产品质量档案,衔接上级质监部门的质量审核工作。

  4、生产部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严格要求生产作业按照工艺规程和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要求进行生产,贯彻和执行产品有关技术标准;

  ⑵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对工艺规程进行修改,不断提高工艺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

  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改造工作;

  ⑷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对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负责,同时也必须对产品在用户使用时与生产相关的质量符合性负责;

  5、技术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负责制定工艺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工艺规程要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对工艺有关的质量符合性负责;

  ⑵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和提出原材料、半成品及生产过程的检验项目和检查方法,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和组织统一操作;

  ⑶协助副总经理(厂长)组织公司质量活动,总结交流提高质量的经验,制定提高产品措施,制定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和提高产量、质量的计划,参与各种质量分析会。

  6、采购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采购人员要积极地采购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确保生产正常运转;

  ⑵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经质检员核测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立即办理退货手续;

  ⑶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准入库,更不准投入生产。

  7、原材料仓库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在办理生产所用原材料入库时,一定要查验是否有质检部门相关人员签字,否则一律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⑵入库物品要分类摆放,要根据物料的特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到防锈、防腐、防霉变、防变形,确保储存过程不损坏、不变质、不变形。

  8、车间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深入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好自检、互检、专检工作,支持专检人员的工作,把好质量关;

  ⑵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有计划、有组织地文明生产,保持环境卫生,提高产量、质量;

  ⑶掌握本部门的质量情况,表扬重视产品质量的质量标兵,对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

  ⑷组织车间员工参加技术学习,针对主要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发动员工开展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对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质量事故要了解原因,共同解决;

  ⑸对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工序负主要责任。

  9、员工的质量管理责任:

  ⑴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生产工作意识,精益求精,做到好中求高,好中求快,好中求省;

  ⑵要积极参加技术学习,要做到四懂:懂产品质量要求、懂工艺技术、懂设备性能、懂检验方法;

  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合理使用、精细使用、精心维护,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⑷认真做好自检与互检,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到人人把好质量关;

  ⑸对产品质量要认真负责,积极配合质检员的工作,接受质量监督与考核。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使企业认识和了解与其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

  三、责任

  1.企业安全委员会负责收集所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

  2.办公室负责对法律、法规的适用条款进行识别,并按照适用部门、部门进行发放。

  3.文员负责法律、法规文件的管理。

  四、法律、法规标识

  所有法律、法规、标准收集后需经文员统一编号(包括文件编号,版本号)。

  五、法律、法规的标识、下发、保存、更新

  1.编号及标识方法

  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编号为:AQ-W-F-O1

  其中:AQ---为安全化工W---外来文件

  F---法律法规O1---文件顺序号

  2.法律、法规文件由企业安全委员会确定分发部门,文员根据《文件一览表》中规定的部门予以发放,发放时使用部门在《文件收/发登记表》上签收。

  3.法律、法规文件的修订与更新

  (1)根据国家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更新,由企业安全委员会负责收集、整理并在《文件发行/更改审批表》上注明修订、更新的大概内容,修订部门及生效日期。对修改或更新部分用字体加粗或其他标志方式进行区分,起到提示和标识作用。

  (2)每年由企业安全委员会按目前现状和条件与法律、法规逐条进行条款识别,以改进现状与标准的相适应性。

  4.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

  (1)所有作废或过期的法律、法规标准,由文员负责回收并销毁,原版文件注明“作废”,文员登记于《作废文件清单》中,并予以妥善保存,各部门因特殊需要,

  要求保留作废法律、法规的,文员予以注明“作废”,并于《作废文件清单》上注明,文员应每年对作废文件检查清理,当原版作废文件无保存价值,需要销毁时,文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企业安全委员会批准后予以销毁。

  (2)法律、法规、标准的保存。各使用部门应保持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清晰若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向文员更换、补发。文件(包括安全技术参考书籍,标准、国标及所有重要技术资料、法律、法规等)的保存,均先交文员编号:编制《法律、法规文件一览表》,由企业安全委员会审查文件的适用性后发放登记,如某些内容有必要下发时将转化为内部文件,按内部文件管理予以审批、发放、更新、保存。

  5.法律、法规日常管理

  (1)文员应定期对法律、法规进行清查,确保法律、法规的完整性、有效性。

  (2)借阅法律法规文件时必须进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

  (3)各部门应做好部门使用的法律、法规的保管工作,法律、法规的保管应便于查阅、存取,注意防潮、防盗和防损坏。

  一、相关记录《文件发行/更改审批表》AQ-BZH-01《文件收/发登记表》AQ-BZH-02《重要文件一览表》AQ-BZH-03《文件补发申请单》AQ-BZH-04《文件销毁申请单》AQ-BZH-05《作废文件清单》AQ-BZH-06

  二、附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篇3:CQ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CQ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

  1.引言

  本文件是CQ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包括对认证产品的检验要求及制造厂质量体系的要求,以保证其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国家认证标准并与型式试验样机在规定程度内的一致性。本文件是产品获得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和允许使用认证标志应具备的条件,是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若有特殊要求的,按《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中有关规定执行。

  2.定义

  2.1申请人

  申请产品认证注册的组织。

  2.2持证人

  持有产品认证证书的组织。

  注:取证前称为申请人,取证后称为持证人。

  2.3生产者(制造商)

  实施质量体系,控制认证产品生产的组织。

  2.42.4生产厂/制造厂/加工厂(场)所

  指对认证产品进行最终装配和/或检验以及使用认证标志的地点。

  3总则

  生产者应建立满足本文件第4章所要求的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且具备批量生产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对认证产品生产者的审核每年至少一次(根据认证产品类别和生产的稳定状态而定),以保证将必要的日常工作和程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复查期间,要抽取认证产品样机和/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验证其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并与型式试验样机一致。

  当发现可能危及到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的情况时,可增加监督频次。

  4质量体系

  4.1职责和资源

  4.1.1职责

  生产者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在其组织的内部指定一名质量保证负责人和一名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

  质量保证负责人应是组织管理层中的一名成员,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c)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

  d)d)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络与协调认证方面的事情;

  e)e)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f)f)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认证标志;

  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应熟悉认证业务,其职责是协助质量保证负责人与认证机构联络认证事宜。

  4.1.2资源

  生产者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4.2文件和记录

  4.2.1生产者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其中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

  4.2.2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a)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4.2.3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生产者至少应保存下述记录:

  ●●采购物资检验/验证记录

  ●●例行检验记录

  ●●选定型式试验记录

  ●●检验和测试设备校准记录

  ●●检验和测试设备功能检查记录

  ●●顾客投诉及纠正措施记录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的记录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标志使用情况的记录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的保存期限,上述记录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两年。

  4.3采购和进货检验

  4.3.14.3.1供应商的控制

  生产者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4.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生产者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生产者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

  生产者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应有其组织内部负有质量职责的检验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4.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4.1生产者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4.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生产者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4.4.3可行时,生产者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4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4.4.5生产者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4.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生产者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的规定。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在经例行检验后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依据检验文件进行的检验。

  4.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与所要求的检验、试验能力一致。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

  4.6.1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例一些专用的测试设备),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应建立检验设备的台帐并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4.6.2运行检查

  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

  4.7不合格品的控制

  生产者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4.8内部质量审核

  生产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生产者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4.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生产者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生产者应制定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清单,明确它们的供应商,材质

  生产者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4.10.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篇4:公司文件管理制度范本(5)

  公司文件管理制度范本(5)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文件的控制,树立文件的严肃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含管理类文件、技术类文件、图纸资料、记录表式)的控制。

  3职责

  3.1公司办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执行。

  3.2各文件使用部门负责按本制度要求对所使用的文件进行管理。

  3.3文件领取人负责对文件进行妥善保管。

  3.4公司办文件管理员负责管理体系电子文件的管理。

  4管理体系文件管理

  4.1本制度是依据《文件控制程序》制订的,是《文件控制程序》的进一步细化。

  4.2文件编写

  4.2.1文件编号、编制、审批规定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2.2文件格式

  4.2.2.1页边距规定:上2.2cm,下2.2cm,左3cm,右2.2cm。

  4.2.2.2页眉、页脚规定:页眉1.6cm,页脚1.6cm。

  4.2.2.3标题规定:标题为三号字,字体为黑体。

  4.2.2.4正文规定: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正文条款号及一级条款内容为黑体,条款号与其后内容之间空两格,正文行间距为22磅,同时一级条款段前0.5行、段后0.5行;如最后一页内容较少,可适当缩小行间距,以减少一页;文字居左对齐;无条款号的段落段前空两格。

  4.2.2.5页码规定:页码为五号字,居中。

  4.2.2.6文件编号及版次格式:文件编号为五号黑体字。

  4.2.2.7内容格式及要求

  a)一般情况文件分为6个一级条款,“1目的”描述本文件的目的,“2适用范围”描述本文件适用的控制范围,“3职责”描述本文件中各相关部门各自承担的职责,“4管理内容”描述文件控制的要求,标题“管理内容”可根据文件主题更改为其他标题,“5相关文件”列出本文件编制过程中引用的文件名称,“6记录”列出本文件所涉及的记录表式。一级条款数量可根据文件内容具体情况确定。

  b)二级条款,如一级条款有若干下一层次内容,应采用二级条款,如:4.2、4.3、…;

  c)三级条款,如二级条款有若干下一层次内容,应采用三级条款,如:4.2.1、4.2.2、…;

  d)四级条款,如三级条款有若干下一层次内容,应采用四级条款,如:4.2.2.1、4.2.2.2、…,也可以a)、b)、…、表示;条款号最多为四位。

  e)文件头(含标题、文件编号)可采用程序文件格式,也可采用本文件格式,采用本文件格式时,文件应有“编制、校对、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4.2.3文件封面的要求

  a)文件可采用封面,也可不采用,如采用封面文件封面应统一;

  b)文件封面应有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信息;

  c)文件封面应有受控状态标识,发放时应有发放编号;

  d)文件封面应有公司办统一编制。

  4.2.4文件类型

  所有编写的文件(含记录表式)应采用“WORD”或“E*CEL”类型。

  4.2.5各部门在编写文件时,文件格式应符合要求,文件审核人在审核时,应对文件格式进行审查。

  4.3文件发放

  4.3.1所有文件由公司办统一发放,发放管理应符合《文件控制程序》要求。

  4.3.2发放前,由公司办确定文件发放范围,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实施发放。

  4.3.3文件下发时,应收回作废文件,作废文件管理按4.9条款执行。

  4.3.4《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发放至部门级,相关作业文件发放至作业现场,发放时应在文件封面加盖“受控”章、注明发放编号、标明使用部门,如文件无封面,则在文件首页上加盖“受控”章、注明发放编号、标明使用部门。

  4.4现场文件管理

  4.4.1现场使用的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是现行有效版本,不得使用无效版本文件,以下情况之一可视为无效版本文件:

  a)无批准;

  b)无文件编号;

  c)无受控状态;

  d)无实施日期。

  4.4.2文件领取人不得在非工作时间持有文件,不得将文件带出公司外,不得复印。

  4.4.3文件领取人应妥善保管领用文件,因保管不善导致文件丢失,其责任由文件领取人负责。

  4.4.4公司所有下发的文件,应保持清晰,不得乱涂乱画。

  4.5文件评审

  4.5.1文件在执行过程中或新文件发布前,如需进行评审,由公司办组织相关部门、确定组织评审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

  4.5.2文件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评审后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负责,评审后应对所评审文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随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记录。

  4.5.3评审时,由原文件编制部门记录评审意见,并执行评审意见的更改。

  4.6文件更改

  4.6.1本公司文件采取换页或换版方式更改。

  4.6.2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需更改,应明确更改的文件名称、编号、更改的条款及更改后条款内容。

  4.6.3更改应详细说明更改理由,涉及工艺更改的,应有更改后工艺验证的记录。

篇5:《酒店质量手册》前言

  《酒店质量手册》前言

  质量手册的制定依据ISO9001:2000版标准,完全覆盖了ISO9001:2000标准的所有要求,质量手册是指导本酒店客房、餐饮、娱乐及其它服务设施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对本酒店质量管理活动进行了总体策划,在结合实际、适用的体系要素基础上对管理职责中关于管理承诺、以顾客为中心、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策划、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对资源管理中关于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对产品实现中关于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相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对测量、分析和改进中关于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和改进都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规定,反映了酒店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貌。

  质量手册是本酒店长期遵循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进行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活动的规章和准则。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