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导航

带锯跑车木工带锯机操作规程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6

  带锯跑车、木工带锯机操作规程

  1.开车前,必须检查各结合处是否紧固,调整螺栓松紧是否适度,各操纵手(把)柄是否灵活可靠处于空挡;转动部分有无障碍,并按规定加好润滑油脂(含跑车各部)。

  2.锯条安装及检查:滚压,刃磨好的锯条装上锯机时,调整上锯轮,使锯条张紧适度。用手拔动上锯轮,认真检查锯条是否有裂纹、伤痕(特别是接口处)、疤疖等缺陷,若有隙患,应更改。

  3.详细观察锯条是否通过锯卡(上下)中心,若偏斜,可调锯卡木块,并使锯条侧面保持适当间隙,一般为0.15~0.25毫米。用手转动上锯轮,使锯条的齿均匀露出锯轮边缘1.0毫米左右并无较大串动(一般不大于3~5毫米),若串动大,可调整上锯轮。(甚至重新滚压锯条)

  4.检查冷却管路是否畅通和有水,适当调整喷水大小和距离,保证锯条的冷却。

  5.跑车检查:卡木桩、横船滑道、摇尺机构,退避装置是否灵活可靠,牵引钢绳或链条松紧是否适度。退避距离应保持1.0~1.5毫米。

  6.带锯运转正常后,将上锯轮调整手轮离合器退出,以便调整。操作(工作)人员不得站于危险区内(锯轮旋转方向正面),更不得超载使用设备。

  7.欲改木料必须认真清除嵌入木料内的铁钉及坚硬石块,并牢固卡在滑船上,方可进行加工。

  8.依木料大小,调整锯卡高度。按木料大小、性质(软硬)选择适当的进料速度。

  9.改制木料时,若遇卡锯或托瓢时,应先停机,固好退避装置或锯缝内尖入木楔,逐渐退出锯条,同时详细检查锯条或更换。

  10.操作人员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准确无误改制。工作完毕后,先切断电源,将手把(柄)停于空位,清除木屑或锯灰、水污等,保持设备场地的清洁。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维修钳工操作规程(3)

  维修钳工操作规程(三)

  1.钳工工作台应在中间设金属挡网,以免铁屑飞溅,榔头脱手等伤人事故。

  2.禁止使用有缺损的工具和工艺装备。手锤把必须装配牢固,并加铁木楔子。锤子、冲子、夹钳、手锤、锉刀、搬手等工具,不得有裂纹、飞边、卷口等缺限。

  3.各类扳手应按照螺丝、螺栓、螺母的规格选用,松紧零件应注意正反方向。

  4.凡属淬火和其他硬脆材料、配件,严禁用锤猛击。打锤操作不许戴手套,并注意是否威胁他人安全。

  5.在下列情况下应立即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

  5.1 停电时。

  5.2 休息或离开工作岗位时。

  5.3 处理故障时。

  5.4 换工具、夹具和工件时。

  6.设备安装

  6.1 新到设备必须熟读设备说明书,看懂图纸资料及技术资料、参数、掌握设备性能,熟悉设备结构和动作程序,按照设备管理规程规定验收设备,并清洁注油,有条件时必须地面试车。

  6.2 设备安装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验收安装场所是否满足要求,验收安装基础是否符合要求。

  6.3 设备安装结束后,对于混凝土浇灌的基础,必须进行必要的保养期。进行必要的试车,并配合电工进行必要的技术测试。

  7.设备检修

  7.1 检修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结构、性能、所用配件规格型号,熟悉设备部件、配件拆卸安装顺序。

  7.2 按照运转人员提供的情况,检查确定故障部位。

  7.2.1 设备故障一般应停机检修,凡停机检查发现的故障未处理前,严禁再次开车检查。

  7.2.2 设备需开机确诊时,必须根据司机提供的现象:声音、温度等,在确保不导致事故扩大时,方可开机诊断事故。

  7.3 检修中更换的零件、配件,必须与原件具有相同型号、相同材料、相同技术性能。代用品亦必须保证技术性能。

  7.4 零件的拆装必须视材质、膨胀系数、包容面积、配合情况等因素而定。对于热装、热拆必须控制温度,以免降低材料性能。用油加热时,其温度不得超过所用油的闪点。

  7.5 在需用锤击打零件进行拆卸时,必须垫木垫或金属物,决不可直接打击,击打力的作用点应对准零件中心,击打力适当。不允许击打的零件严禁击打。

  7.6 设备检修中润滑油、液压油的添补,应与原油具有相同的牌号和粘度,严禁不同牌号的润滑油液混用。

  7.7 设备检修后,维修人员必须全部清理检修工具,并试车检查,作好各种记录。

  7.8 设备调试。特别是液压系统调试,必须按照调试要求,按顺序进行,切不可颠倒调试程序,以免造成事故。

  8.设备、备件保管

  8.1 设备、备件必须防锈、防腐。要妥善保存,并建帐、上卡。

  8.2 重要备件必须严格存放地点的温度、湿度、空气中的粉尘及酸碱性。

  8.3 细长轴类零件必须垂直悬挂存放,以免弯曲。

  8.4 做好零件回收,维修与报废的检查、测量和标定工作,为零件的修理和报废做准备。

篇3:橡套电缆修理工作操作规程(2)

  橡套电缆修理工作操作规程(二)

  硫化热补法适用于电缆护套、线芯绝缘、线芯断开等故障的修理。

  1.1 找出电缆破损处,割去部分护套,露出芯线。

  1.2 根据电缆芯线绝缘是否损坏及损伤程度,确定电缆修补长度。

  1.3 根据电缆损坏情况、连接方式确定切割尺寸后,按规定进行切割。切割护套时不得割伤线芯绝缘。芯线绝缘切割后,应将线头用砂布打净。

  1.4 将芯线的两端,按相序用绑线或专用的接头铜管连接法接牢,再用焊锡把接头焊牢。

  1.5 芯线绝缘及芯垫未损坏时,护套切割成斜面圆锥体,斜面长度与电缆外径关系见表一;当护套和芯线绝缘损坏而芯线未断时,除按表一规定去护套外,同时将芯线绝缘损坏处一并切去,但不能切断和损坏芯线铜线;当护套、线芯绝缘损坏主线芯断开时,应剥离线芯绝缘,线芯绝缘剥离长度视连接方法而定,见表二,阶梯形分级剪切线芯,剪切长度视电缆截面芯数,连接方法而定,其关系见表三。 表一 斜面长度与电缆外径关系

  电缆外径 mm 斜长mm 修补线芯用胶带宽度mm 修补护套胶带宽度 mm

  5~10 15~25 8 15~20

  10~20 25~30 8 25~30

  20~30 30~35 13 35~40

  30~50 35~40 16 55~60 表二 线芯剥离长度

  电缆线截面mm2 电缆线芯三绝缘剥离长度 mm

  绑线搭接法 铜管焊接法

  6 25 12

  10 25 12

  16 35 15

  25 35 15

  35 40 18

  50以上 40 20~22 表三 剪切长度与电缆截面、芯数、连接方法的关系

  电缆芯数 导线截面 mm2 绑线搭接法 铜管线浇注法 线芯分级剪切形式

  线芯分给剪切长度

  L1 L2 L3 L4 L5 L6 L1 L2 L3 L4 L5 L6

  四芯电缆 6以下 30 50 70 90 - -

  10 40 80 120 160 - - 40 70 100 130 - -

  16 40 80 120 100 - - 40 70 100 130

  25以上 60 100 140 180 - - 50 80 110 140 - -

  六芯电缆 16 80 120 160 80 120 160 60 120 180 60 120 180

  25 80 120 160 80 120 160 60 120 180 60 120 180

  35 80 120 160 80 120 160 60 120 180 60 120 180 1.6 用自然绝缘胶或生胶布,半叠绕包好,两端要长出裸线10-15mm 。厚度与原芯线绝缘厚度相同。

  1.7 放入电缆垫芯,将芯线合拢并顺电缆原芯线的交合角旋转一角度。

  1.8 用护套生胶布统包,包好后其直径外端包扎一层玻璃布带,以防加温老化。

  1.9 根据电缆截面选择热补器的压模胎具,模胎表面撒一层滑石粉,防止粘胶。

  1.10 拧动热补器手轮,使模具压紧电缆。

  1.11 通电10-15分钟,得温度升至120℃,生胶硫化变软时,再旋转热补器手轮压紧一次。

  1.12 连续加热使温度升到140℃,维持10-15分钟,若电缆直径较大时,可适当延长一些时间,但一般不能超过30分钟,即可断电。

  1.13 断电后,电缆仍放在模具中,待逐步冷却到80-100℃时,将电缆取出。整修外形使其平滑。

  1.14 对于橡套电缆护套局部损坏,使护套部分剥落,产生透孔等,可将伤部赃物挖出,用刀子和木锤将伤部修整好,填补绝缘生胶,其加热方法与上相同。

  1.15 橡套屏蔽电缆的热补,应按橡套电缆的热补工艺进行。但应在芯线绝缘的外层统包一层导电胶布带,恢复其原屏蔽性能。

  2 .橡套电缆熟胶冷补法:

  2.1 将生胶放在开水或蒸汽中加热40-50分钟,使生胶硫化成熟胶带。

  2.2 将电缆破损处用电工刀切割修理好,处理好芯线绝缘,再将破损处用酒精擦净晾干。

  2.3 用熟胶带将破损外套缠绕补齐,中间用胶液抹粘固。

  2.4 外层用涂有速干布带缠绕包扎即可,此种方法仅使用芯线绝缘破损较轻的情况。

  3 .冷补胶涂抹冷补法:

  3.1 将电缆外套损伤处用电工刀或木挫清理好。

  3.2 将配制好的电缆冷补胶敷于电缆的损伤部位。

  3.3 用腊纸按压胶液修补处,使之填满充实。并高出破损表面1-2毫米。

  3.4 再用塑料带包扎牢固,即可送电使用。此种方法适用于芯线绝缘未损坏的情况。

  4 .橡套电缆检修后的试验

  4.1 电缆检修后,应进行水浸耐压试验,将电缆修补处浸入水中,电缆两端露出水面,用一根芯线接试验电源,其余芯线均短路接地。用50HZ的两倍额定电压加1千伏的试验电压进行试验,持续时间5分钟,若电缆绝缘不被击穿,即为耐压合格,试验后,再用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值,若与试验前无明显变化即可。

  4.2 电缆检修后,初水浸耐压试验外,还应进行载流试验,载流试验时,将电缆芯线串接起来,通入长时间允许负荷电流,持续30分钟。接头处不发热(或该处不超过电缆正常表面温度的3%)即认为合格。

  5 .注意事项

  5.1 电缆使用前,用1千伏的摇表测试,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兆欧。

  5.2 冷补法修好的电缆,一般在48小时内不准移动。

  5.3 冷补后用摇表测量绝缘,若较修补前绝缘电阻变化不大或有提高时,方可继续投入进行。

篇4:外线电工操作规程(2)

  外线电工操作规程(二)

  第一节、一般规定

  1.规程适用于高低压架空线路上一切工作人员。

  2.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的辅助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学习,方可到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不得独立工作。

  3.本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3.1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检每年一次。

  3.2具备电的知识,掌握一般的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方准工作。

  3.3学习紧急救护法,首先学会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3.4在工作前、工作中不准喝酒。

  4.本工种工作人员对本规定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本工作者,应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参加工作。

  5.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接受教训,制定出防措施。

  第二节、线路巡视

  6.巡视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在夜间、暑天、大雾天及事故巡线,必须由两人进行。

  7.单人巡线时禁止上杆塔。

  8.巡线应由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上风侧前进,以免发生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也应认为随时有送电的可能。

  9.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米以外,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等候处理。

  第三节、线路检修及维护

  10.线路停电检修要执行停电工作制。停电后,要在线路开关刀闸操作机构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11.工作负责人应负下列责任:

  11.1工作开始前向工作人员宣读工作票。

  11.2正确的、安全地组织工作。

  11.3指导工作人员遵守规程,执行好安全措施。

  12.工作负责人应由工作票书面指定的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13.在部分停电和邻近带电线路范围内工作,应设监护人,工作场地要有一名安全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14.在多路出线的工作地段检修,工作负责人应向检修人员指明带电和停电线路,安全员不准离开现场并做好监护工作,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电杆,一般的检修工作应互相之间做好监护。

  15.在变压器台上低压侧进行电气测量时,要注意不触及带电部分,防止相间短路和工作人员触电。

  16.测量带电线路的驰度,交叉跨越距离,严禁用皮尺、钢尺,可用测量仪器或抛挂绝缘绳的方法测量。

  17.电杆、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电阻测量或解开及恢复接地引线时,应带绝缘手套,严禁接触与断开的接地线。

  18.砍伐靠近带电线路的树木时,不得登杆,树木和绳索不得接触导线。

  19.上树砍剪树木,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以及锯过或砍过未断树木,人与导线保持安全距离,注意马蜂,并系好保险带。

  20.树木倒落在导线上,应设法用绳索拉离导线离开方向,绳索应有足够长度,以免拉绳人被倒落的树木砸伤,若树枝接触高压带电导线时,严禁在导线未停电进行处理。

  21.砍剪的树木下面和倒树范围内应有专人监护,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伤行人。

  22.工作中遇有雷电来临或远方有雷鸣时,应立即停止工作。

  第四节、杆上工作

  23.高空作业必须使用保险带(对地3米以上为高空),登杆前应检查工作是否完备合格,登杆是否牢固可靠,木杆腐烂严重者,应采取可靠措施方可登杆。

  24.新立电杆在基坑未填平夯实前不准登杆。

  25.保险带应系在电杆或牢固的物件上,不许系在横担端头上,栓好保险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牢靠。

  第五节、变压器台上工作

  26.在变压器台上、电容器台上工作,至少要有两人进行。并且必须对电容器、变压器放电。

  27.更换变压器或调整相位后,应检查电压和相位是否正确。

  28.拉合高低压保险,须使用绝缘用具,不许赤手摘挂高压保险。

  29.变压器台上的预防试验工作应有专人监护。

  30.在吊起或放落变压器前,必须检查配电变压器是否牢固。

  第六节、立杆、撤杆

  31.立杆、撤杆要有专人指挥。立杆前现场负责人向全班组人员讲明起立方法,注意事项,明确分工,说明指挥信号,并检查工作人员熟悉工序的情况。工作中对指挥人员的命令有意见或发生了异常情况,应向指挥人提出,但操作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命令。

  32.在居民区和交通道路上立、撤电杆,应设人看护。

  33.设立杆塔所设的地锚,根据不同地质及受力情况加以确定,利用树坑、石头代替地锚,必须经工作负责人检查后方可使用。

  34.起重杆塔应用安全可靠的起重设备,当杆塔离开地面时,起吊暂停并对各受力点进行检查,确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吊。起立60°后,应减缓速度,并注意各侧拉绳。

  35.使用抱杆立杆时,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应受力均匀,两侧拉绳应拉好,不能左右倾斜。

  36.杆塔起吊过程中,除指挥人员、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撤离杆高1.2倍的距离以外。

  37.起吊杆塔用的拨杆,应受力均匀,不得左右倾斜。

  38.杆塔起立过程中,不准下坑找正,如要下坑,应暂停起立,工作人员必须站在起立电杆两侧,并有人专人监护。

  39.在起立过程中不准攀登杆塔。杆塔下工作人员中应戴安全帽。

  40.使用中,吊车立、撤电杆时,钢丝绳应系在电杆适当的位置,防止电杆倾倒。

  41.在撤杆工作前,拆除杆上导线时,应先检查电杆根部,并采取防倒杆措施,在挖坑前先套好拉绳。

  42.已经立起的电杆只有在回土夯实后,方可撤去拉绳。 第七节、放线、撤线、紧线

  43.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均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并检查紧线工作是否良好。

  44.交叉跨越各种线路和通过线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先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

  45.放线要有专人领线,并时刻注意信号,放线用的滑轮转动应灵活,放线轴应有防止被拉跑的措施,并设专人看守,放线前要处理沿途防碍物或采取相应措施。

  46.放线、紧线中遇有防碍时,工作人员应站在导线受力转角外侧,并发出信


号。

  47.放、紧、撤线过程中,跨越架应派专人看守,发生易常情况,应立即发出停止木杠工作的信号。

  48.放线质量要求:

  48.1放线前要处理沿途障碍,采取防止磨损导线的措施。

  48.2放线滑轮要灵活,并使用铁滑轮。

  48.3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要符合下列要求:

  48.3.1单股损伤深度不大于直径的1/2。

  48.3.2损伤面积为导线损伤处总面积的5%以下。

  48.4导线损伤有下列情况必须重接:

  48.4.1钢芯断裂。

  48.4.2在同一处磨损或断股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25%。

  48.4.3打结破股已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48.5钢绞线七股断裂一股者,必须割断重接。

  49.紧线质量要求:

  49.1紧线工作前必须在杆基全部埋好,耐张杆拉线全部装设好后,并在横担上作

  好双面临时拉线时,方能进行。

  49.2紧线时导线应按当时温度下降10℃考虑。

  49.3驰度的误差在挂线后检查,应不超过+5/-2.5℃但其正误差最大值就不大于

  500毫米。

  49.4每根导线的弛度应力求一致,允许误差不大于下列标准:

  49.4.1水平排列不大于200mm。

  49.4.2三角排列者不大于300mm。

  49.4.3排好的导线上不应有树枝杂草等物。

  49.5附件安装:

  49.5.1绝缘子安装前应清除表面尘垢及附着物。

  49.5.2悬垂绝缘子串的倾斜不应超过5℃。

  49.5.3铅包带每端露出10-30mm,铅包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线股方向一致。

  49.5.4穿钉及弹簧销子的穿入方可的规定:

  49.5.4.1悬垂绝缘子上的穿钉及销子,两边线一律向外穿,中相面向受电侧由左向

  右穿。

  49.5.4.2耐张绝缘子串上的穿钉及销子一律向下穿。

  49.5.4.3穿钉成水平时,开口销子的开口侧应向下。

  50.拉线质量要求。

  50.1U型环的选用

  50.1.1拉线为35-50mm2时,选用Φ16的U型环。

  50.1.2拉线为70-100mm2时,选用Φ19的U型环。

  50.1.3拉线为2×70 mm2时或150 mm2,选用Φ25 mm的U型环。

  50.2采用楔型线夹连接拉线,拉线两端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0.2.1楔形夹内壁应光滑,其楔板与拉线的接触应紧密,在正常受力情况下列滑动

  现象,安装时不得损伤拉线。

  50.2.2拉线断头端用元丝绑扎30 mm,并露出线夹200 mm,(上端)及400 mm(下

  端)。

  50.2.3下楔形线夹螺杆露丝长度应不大于全部可调部分份的1/3,并应尽可能一次

  调整好且予以封固。

  50.2.4拉线弯曲部份不应有松股及各股受力不均现象。

  51.爆破压接时,工作人员离开现场30m以外,在市区繁华地带不准爆破压接。

  52.跨接需停电的高压线时,停电后应验电、放电、挂接地线。

  53.跨越架必须牢固,在新架线路横担长3m,并与线路中心线一致,从带电结束线路下面拉线时必须防止导线产生振动或通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在危险范围内的措施。

  54.搭架用的绳索,一般用麻绳或棕绳,接近带电附近禁止使用铁线绑扎。

  55.跨越架与带电体间的最小距离:

  电压等级(KV):3-10m

  水平与垂直距离(m):1.0m

  对地线距离:0.5m

  56.搭跨越架时,人身、工具、材料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3-10)KV,安全距离:0.6m。

  57.跨越架与铁路、公路、通讯线路、低压线路的距离(米):

  铁路 公路 低压线路

  水平 2.5 0.5 0.5

  垂直 6 5.5 0.6

  第八节、挂接地线

  58.线路经验电确认无电后,各工作班组应立即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若有感应电压反应到停电线路上时,应加挂接地线。

  59.用杆架放多层电力线路挂接地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

  60.挂接地线时,应先挂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联接可靠,拆地线时相反,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载绝缘工具、手套,人体不得触及导线。

  61.若杆塔无接地引下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埋深不得小于0.6米。

  62.接地线应有接地和短路导线构成的成套接地线,成套接地线必须用多股铜线组成,其面积不小于25mm2。

  63.带电作业有关操作规定按 “电业安全规程”执行。

  本规程未尽事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篇5:内线电工操作规程(2)

  内线电工操作规程(二)

  第一节、一般规定

  1.班长负责全班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安排和检修质量。

  2.对检修过的电气设备应建立检修质量卡片,将检修人员、设备编号、绝缘电阻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3.检修过的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投入运行后发生的电气故障,检修人应负主要责任。

  4.检修和未检修的电气设备要分放整齐,保持设备库存室和工作室的整洁。

  第二节、电动机的修理

  5.在现场检修电机时,必须切断电源,取下熔断器,应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可能导电的导线头应用绝缘材料包扎好。

  6.电机起吊只准栓挂在起吊环上,起吊装置应牢固可靠,吊运时,应防止损伤电机绝缘、防爆面及附件。

  7.电机转子放置、搬动时,应有防止滚动及碰撞的安全措施。

  8.外壳无可靠支撑面的电机(如机车牵引电机),必须垫稳后方可分解或装配。

  9.抽出或装入较大的电机转子时,必须用加长管托住,禁止硬拖。

  10.组装发现电机卡住时,只能做微量起落,消除,不得进行锤击。

  11.在组装直流电机绽子主极、辅极及辅助绕组时,需用专用绳索吊装,不得损伤绝缘,紧固磁极不得将手伸进空隙内。

  12.嵌线作业的安全规定:

  12.1 线槽内不得进入杂物。

  12.2 轴与嵌线架要垂直,线嵌到1/3时,应用方木顶住偏长正面,转子不准竖放在地面。

  12.3 直流电机转子竖立起吊时,应检查吊环及轴头螺纹,保证良好。转子竖放在回转座上时,必须稳妥。

  12.4 要防止线头扎眼扎手。

  12.5 嵌线作业时,应随时检查顶尖牢固情况,不得将脚伸到工作台下面。

  12.6 绑扎钢丝绳及调整拉力时人不要面对钢丝绳。

  12.7 焊接整流子时,烙铁温度不得太高,防止松香起火。

  12.8 嵌线工作完毕,应将电机垫稳并覆盖好,防止杂物进入电机内部。

  13.电机转子动平衡校验的安全规定:

  13.1 必须按动平衡机的操作说明书操作。

  13.2 被校的转子应事先清扫干净。安装时,转子与平衡机滚动轮不得撞击,转子与万向联轴器未固定好,不得开车。

  13.3 附加的平衡块必须固定牢固。

  13.4 校验或调试中出现异响、异味或异状时,应立即停校处理。

  13.5 应经常检查电测箱的干燥剂,失效时应立即更换,在长期停用中,应对电测箱定期预热30分钟。

  13.6 工作完毕,应将平衡机用防尘罩罩好。

  14.浸漆的安全规定

  14.1 浸漆场地应有消防器材,禁止吸烟及明火。

  14.2 浸漆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油漆、溶剂接触皮肤。

  14.3 浸漆场所应有通风设备。

  14.4 要轻拿轻放工件,以免油漆溅入眼内。

  14.5 浸漆场地禁止拉临时电线,应使用防爆照明灯。油漆和溶剂应放在指定位置,加盖密封保管。

  15.电机干燥的安全规定

  15.1 绕组浸漆后,必须滴漆或甩漆1小时后方可进入干燥箱。

  15.2 电机置于干燥室预热或干燥时,要放稳垫牢,不得重迭放置。

  15.3 干燥过程中,应经常监视温度变化,发生冒烟或火花,应立即停电处理。

  16.喷漆作业的安全规定:

  16.1 禁止用氧气喷漆场所禁止烟火,非喷漆人员不得在作业场地逗留。

  16.2 在容器内进行喷漆作业时,应及时出外换气,容器外层设人监视。

  17.检修后的电机必须经过电气试验后,容器外层设人监视。

  第三节、变压器的修理

  18.修理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18.1 变压器的安全气道堵塞或油枕冒油时必须进行修理。

  18.2 瓷套管严重放电、损伤时,必须进行修理。

  18.3 变压器运行中内部噪音增高,音响不均或有劈啪声,应进行检修。

  18.4 在正负荷茶和冷却条件下,油温不正常或不断上升时,必须进行检查修理。

  18.5 变压器严重漏油,油枕内油面经常发现低于最低油位时,必须进行修理。

  18.6 变压器更换线圈或绝缘后,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18.7 变压器不更换线圈或绝缘时,在相对湿度为75%以下的空气中停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不进行干燥处理。

  18.8 变压器在修理中若自身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出5摄氏度以上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可适当延长,修理时,变压器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或空气温度较规定时间值高,应对绝缘进行是否受潮的鉴定。

  18.9 变压器进行解体修理时,应作拆卸记录,绘制原样草图,草图记录应包括绕向、线圈尺寸、出头位置、线圈连接、绝缘距离、分接头位置与编号,引线连接长度以及铁芯各级片数、位置等。必要时在零件上作出标记,以避免混装或错装。

  19.一般修理

  19.1 变压器油泥的清洗

  19.1.1 油箱和铁芯上的油泥,可用铲刀刮除,再用不易落绒的布或纱擦干净,再用变压器油冲洗。

  19.1.2 线圈上的油泥,要用手轻轻抹去,对绝缘已脆弱的线圈要十分小心不要损伤绝缘。

  19.1.3 全部芯子清洗油泥后,再用干净的变压器油流冲洗一遍,用过的油必须经过处理才可使用,变压器油垢不可用碱水冲洗。

  19.2 变压器漏洞修理

  19.2.1 变压器若因焊缝壳体漏洞,必须吊芯,将油放净,然后按焊接容器的规定进行焊补,不得马虎。

  19.2.2 变压器若因密封垫漏油时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切不可盲目紧固夹持件,以免损坏其他部件。

  19.3 分接开关修理:

  19.3.1 触头表面不应有灼迹和疤痕,损坏严重时必须更换。

  19.3.2 触头的接触压力必须调整平衡,保持触头表面的光洁度。

  19.3.3 修理时应将触头表面的污垢、分解物和拉化膜等洗净。

  19.3.4 分接开关的手柄位置与触头的接触应准确一致。

  20.铁芯的修理

  20.1 若矽钢片表面漆膜已坏或局部损坏时,必须进行涂补或将原残漆去除另外喷刷新漆膜。

  20.2 修理时发现矽纲片已坏,更换新的矽纲片。

  20.3 叠装铁芯时,每叠一级打齐一级。打齐时要垫黄铜或木块,不准用铁锤直接敲打,以免弯曲或卷曲。叠装完一级后,要测一下叠加存度和两条对角线的差,以正铁芯平行四边形。

  20.4 变压器在修理时,必须按要求牢固接地。

  20.5 铁芯绑扎系用玻璃带,一般中小型变压器的绑扎厚度为2mm(16层)。

  20.6 铁芯柱绑好后,送入烘炉中进行烘干,炉温可控制在102-105摄氏度,干燥8-12小时,出炉后要晾干,等玻璃粘带硬化后方可拆下铁芯柱上的临时夹具。

  21.线圈的绕制

  21.1 重绕制变压器时,应注意使新线圈导线直径三相要一致。

  21.2 线圈的绕向必须保证正确无误,否则不能组装。

  21.3 变压器修理线圈重绕时,应保持原来线圈的换位方式(完全换位、分组换位和均布换位)。

  21.4 层间绝缘应保持原来水平,不得随意减少和改变绝缘材料。

  21.5 线圈绕制后需送入烘炉进行干燥处理,其温度不得高于110℃,不得低于100℃。一般要求绝缘电阻值连续6小时保持稳定时,干燥工作可以结束。

  21.6 线圈干燥后,浸漆前在室中保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

  21.7 浸漆时,线圈温度在70℃-80℃间,浸入漆面后10分种以上,待漆面不再翻起泡沫为止,取出成圈后,滴尽余漆(约30分种),使线圈各处不存有漆泡和漆瘤为止,再放在干净地方晾干一小时。

  21.8 烘干入炉的温度为60℃,70-80℃预热3小时后,再升高到110-120℃烘干,一般约20小时左右,以漆完全干透为止。

  22.绝缘油的处理

  22.1 当绝缘油酸值超过规定时,应送专门机构处理。

  22.2 当绝缘下降和有杂质时,采用压力过滤法处理。

  22.2.1 滤油前应将全部设备和管道冲洗干净。滤油纸应为中性,使用前放在80℃烘箱内干燥24小时。

  22.2.2压力滤油机铁滤框间一般放置2-3张滤油纸,过滤时平均每小时更换一次滤油纸,更换后的滤油纸应烘干后再用。一般消耗定额约为1桶油用1千克滤纸。

  22.2.3压滤机工作压力为0.4~0.5MPa,当超过0.6MPa时,应检查是否堵塞或滤纸是否饱和。

  22.2.4滤油过程中,应每小时取样进行击穿强度试验,直到合格。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