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方法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方法
  一、机械设备安装的分类
  机械设备安装一般分为整体式安装、解体式安装和模块化安装。
  解体式安装:在安装现场重新按设计、制造要求进行装配和安装。解体安装不仅要保证设备的定位位置精度和各设备间相互位置精度,还必须再现制造、装配的精度,达到制造厂的标准,保证其安装精度要求。
  二、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的安装
  典型零部件安装是机械设备安装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轮系装配及变速器安装、联轴器安装、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安装、轴和套热(冷)装配、液压元件安装、气压元件安装、液压润滑管路安装等。
  (一)齿轮装配要求
  1.齿轮装配时,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3.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
  4.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2)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
  (二)联轴器装配要求
  2.联轴器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相关要求。
  (三)轴承装配要求
  1.滑动轴承装配
  (2)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1/3。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3倍。
  2.滚动轴承装配
  装配方法有压装法和温差法两种。
  三、机械设备固定方式
  设备与基础的固定方式主要采用地脚螺栓连接,通过调整垫铁将设备找正调平,然后灌浆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
  (一)地脚螺栓
  1.固定地脚螺栓用来固定没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设备。如直钩螺栓、弯钩螺栓、弯折螺栓、U形螺栓、爪式螺栓、锚板螺栓等。
  2.活动地脚螺栓用于固定工作时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重型机械设备。如T形头螺栓、拧入式螺栓、对拧式螺栓等。
  3.部分静置的简单设备或辅助设备有时采用胀锚地脚螺栓的连接方式。胀锚地脚螺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倍的胀锚地脚螺栓直径;
  (2)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小于10MPa;
  (3)钻孔处不得有裂缝,钻孔时应防止钻头与基础中的钢筋、埋管等相碰;
  (4)钻孔直径和深度应与胀锚地脚螺栓相匹配。
  【20**真题】胀锚地脚螺栓安装时,符合施工要求的有()。
  A.螺栓中心距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倍的胀锚螺栓直径
  B.安装胀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大于10MPa
  C.钻孔处不得有裂缝
  D.钻孔的钻头不应与基础中的钢筋相碰
  E.钻孔直径和深度应与胀锚地脚螺栓相匹配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械设备固定方式。选项A,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倍的胀锚地脚螺栓直径;选项B,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小于10MPa。参见教材P64。
  四、机械设备安装新技术应用
  1.激光对中和激光检测技术的应用
  2.大型设备吊装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和无线遥控液压同步技术
  3.设备模块化集成技术的应用
  工程领域BIM技术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实现在计算机中模拟设备部件装配和现场安装,进一步推动设备模块化、集成化施工的发展。 采编:www.pmceo.cOm

篇2: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程序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程序
  一、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试运转。
  【20**二级真题】设备吊装就位的紧后工序是()。
  A.设备清洗
  B.设备灌浆
  C.设备安装调整
  D.垫铁安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试运转。参见教材P60。
  二、机械设备安装主要工序内容
  1.开箱检查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和随机技术文件对设备及其零部件按名称、规格和型号逐一清点、登记和检查,其中重要的零部件还需按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形成检验记录。
  2.基础测量放线
  (1)设备安装的定位依据通常称为基准线(平面)和基准点(高程)。
  (2)机械设备就位前,应按工艺布置图并依据相关建筑物轴线、边缘线、标高线,划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和基准点。所有设备安装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应以确定的基准线和基准点为基准进行测量。
  (3)生产线的纵、横向中心线以及主要设备的中心线应埋设永久性中心线标板,主要设备旁应埋设永久性标高基准点,使安装过程和生产维修均有可靠的依据,例如:烧结机的主轴线(纵向中心线)和头部大星轮轴线(横向中心线)。对于重要、重型、特殊设备需设置沉降观测点,用于监视、分析设备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基础的变化情况。例如:汽轮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组。
  4.垫铁设置
  设置垫铁的作用,一是找正调平机械设备,通过调整垫铁的厚度,可使设备安装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标高和水平度;二是能把设备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
  7.设备固定与灌浆
  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浆是在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孔进行的灌浆。二次灌浆是在设备精找正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的灌浆。

篇3: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一、设备基础的种类及应用
  (一)材料组成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
  1.素混凝土基础
  适用于承受荷载较小、变形不大的设备基础。
  2.钢筋混凝土基础
  适用于承受荷载较大、变形较大的设备基础。
  3.垫层基础
  适用于使用后允许产生沉降的结构,如大型储罐。
  (二)埋置深度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
  1.浅基础
  (1)扩展基础
  (2)联合基础
  适用于底面积受到限制、地基承载力较低、对允许振动线位移控制较严格的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如轧机。
  (3)独立基础

篇4: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焊接检验方法分类
  包括: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两种。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二、焊接过程质量检验
  (一)焊接前检验
  1.母材和焊材
  2.零部件主要结构尺寸
  3.组对质量
  4.坡口清理检查
  5.焊接前的确认
  通常把“组对后、焊接前检查”确定为质量控制点。在全部焊前准备工作经检查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开始焊接工作;由焊工和焊接检查人员确认焊接准备工作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接头有权拒绝施焊。
  (二)施焊过程检验
  1.定位焊缝
  2.焊接线能量
  与焊接线能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线能量的大小与焊接电流、电压成正比,与焊接速度成反比。
  3.多层(道)焊
  4.后热
  对规定进行后热的焊缝,应检查加热范围、后热温度和后热时间,并形成记录。
  (三)焊缝检验
  1.外观检验
  包括焊缝表面和几何尺寸。
  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包括: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外露夹渣、未焊满。允许存在的其他缺陷情况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例如,咬边、角焊缝厚度不足、角焊缝脚不对称等。
  2.无损检测
  常用方法: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
  了解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5)无损检测技术要点
  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大于390MPa时,焊接完毕后至少经过24h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但是,该材料制造的球罐,应当在焊接结束至少36h后进行无损检测。
  3)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四)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1.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的方法包括:液压试验、气压试验以及气液组合压力试验。
  液压试验:对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压力管道气压试验介质应是空气或其他不可燃和无毒的气体;试验时应装有压力泄压装置,其设定压力不得高于1.1倍的试验压力;承受内压的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Pa。
  2.泄漏试验
  (1)压力容器
  1)容器需经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泄漏试验;泄漏试验方法包括: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氦检漏试验。
  2)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与气压试验的规定相同,试验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的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

篇5: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焊接应力焊接变形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
  一、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可减小变形量,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
  (3)优化设计结构,如将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包括: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层间进行锤击、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预热、消氢处理、焊后热处理、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20**真题】降低焊接应力的正确措施有()。
  A.构件设计时尽量减少焊缝尺寸
  B.将焊缝集中在一个区域
  C.焊接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D.焊接过程中,层间锤击
  E.焊接前对构件进行整体预热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选项B,构件设计时应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选项D,焊后用小锤轻敲焊缝及其邻近区域,使金属晶粒间的应力得以释放,能有效地减少焊接残余应力从而降低焊接应力。参见教材P52。
  二、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三)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1.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
  (1)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2)合理选择焊缝数量和长度
  (3)合理选择坡口形式
  2.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
  (1)预留收缩余量法
  (2)反变形法
  (3)刚性固定法
  (4)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3.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
  (1)合理的焊接方法
  尽量用气体保护焊等热源集中的焊接方法。不宜用焊条电弧焊,特别不宜选用气焊。
  (2)合理的焊接线能量
  (3)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例如,储罐底板焊接顺序采用先焊中幅板、边缘板对接焊缝外300mm长;待焊接完壁板和边缘板角焊缝后,再焊接边缘板剩余对接焊缝;最后焊接中幅板和边缘板的环焊缝。
  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知识点
  【20**真题】预防焊接变形应采取的装配工艺措施是()。
  A.进行层间锤击
  B.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
  C.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D.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1)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①合理安排焊缝位置;②合理选择焊缝数量和长度;③合理选择坡口形式。(2)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①预留收缩余量法;②反变形法;③刚性固定法;④合理选择装配程序。(3)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①合理的焊接方法;②合理的焊接线能量;③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参见教材P53~54。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