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建筑基础知识:建筑物组成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建筑基础知识:建筑物的组成

  幢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或梁)、楼梯、屋顶、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其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下面的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承受着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

  2、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

  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是指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成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的等。

  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承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也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

  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对于抵抗地震荷载的作用极为有利。

  桩基础: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3、墙体和柱:是竖向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屋顶、楼板等,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基础。

  ⑴、墙体的分类

  ①、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

  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是建筑物的围护构件。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

  ②、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通常称为山墙。

  ③、按接受力情况,分为:

  承重墙:凡直接受梁、楼板、屋顶等传下来的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

  ⑵、柱:是独立支撑结构的竖向构件。柱承担、传递梁和板两种构件传来的荷载。

  4、楼地层和梁:楼地层包括楼板和地面(首层地面),是分隔建筑空间的水平承重构件,主要作用是承受人、家具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承重墙、柱或基础。

  ⑴、楼板:楼板的基本构造层是面层、结构层、顶棚。

  ⑵、首层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层的地坪。

  ⑶、梁:是跨过空间的横向构件。

  5、楼梯:楼梯一般由3部分组成:楼梯段、休息平台和栏杆扶手。按楼层间楼梯的数量和上下楼层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跑式楼梯、双跑式楼梯、多跑式楼梯等。

  6、屋顶:既是建筑物顶部起覆盖作用的围护构件,又是建筑物顶部的承重构件。屋顶由

  屋面、承重结构层、保温隔热层和顶棚组成。常见的屋顶类型有平屋顶、坡屋顶。

  ①屋顶是由层面、屋顶承重结构、隔热层、顶棚组成。

  四大类:平顶、坡屋顶、曲面屋顶、多波式屋顶

  ②屋顶:刚性〈可承重〉柔性〈不可承重〉

  ③屋顶防漏:三毡四油

  ④屋顶隔热:水泥蛭石

  ⑤交通、环境、地理位置与小区的重要性。

  ⑥总体的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以具体实例为标准〉

  6、门窗:建筑中各隔断间的通行口,有扇或无扇(门洞)谓门,用来采光、通风或传递、观察的洞口(不作通行用)谓窗。门和窗是解决建筑使用功能主要手段。门主要起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之用;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门和窗是解决建筑使用功能主要手段。

  7、阳台:楼层建筑中,人们与外界空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三面敞开的,也有半敞开的,或一面敞开的,或封闭的。

  8、隔断:区别使用功能,使之互不干扰,是建筑设计中组织功能空间、划分平面的主要手段。有全隔、半隔、透明、半透、不透等区别。

  7、窗:门和窗都是建筑物的围护构件。

  8、建筑物的构造组成补充

  就常见的民用建筑而言,大致有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六个基本组成部分。通风道、垃圾道、烟道、壁橱等建筑配件及设施,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设置。

  1.基础: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埋于自然地坪以下,承受上部传来的所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即地基)。基础是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构造要求是坚固、稳定、耐久、能经受冰冻、地下水及所含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足够的使用年限。

  2.墙或柱:是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它承受着由屋盖和各楼层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可靠的传给地基。对于这些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作为墙体,外墙还有维护的功能,抵御风霜雪雨及寒暑对室内的影响。内墙还有分隔房的作用,所以对墙体还常提出保温、隔热、隔音等要求。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建筑物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依据对建筑物建筑面积的组成部分可划分:总的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

  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独幢建筑物的总的建设规模,以及地上部分建筑规模的量和地下部分建筑规模的量。这些概念主要出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建设项目的建筑规模的审批情况说明、项目竣工验收后房屋的初始登记需做的《房屋测绘成果技术报告书》中等很多环节。

  2、依据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划分:可收益的建筑面积、无收益的建筑面积、必须配套的建筑面积(无收益部分)建筑物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租赁、投入运营等方式可产生经济收益,经常在估算房地产的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等时需要依据房地产(或建筑物)的可收益部分、无收益部分和必须配套部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价值。

  3、按建筑物内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住宅功能的建筑面积、商业功能的建筑面积、办公功能的建筑面积、工业功能的建筑面积、配套功能的建筑面积、人防功能的建筑面积…… 这类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对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来划分,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不同需求。当然不同的使用功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目的基本不同。

  4、按成套房屋建筑面积构成划分: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 ,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其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就是房屋权利人所有的总的建筑面积,也是房屋在权属登记时的两大要素。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权利人单独占有使用的建筑面积,它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权利人应该分摊的各产权业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那部分建筑面积,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通常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处理原则为:

  A)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

  B) 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

篇3:建筑物分类知识

  建筑物的分类知识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 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 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剪力墙结构体系、桶式结构体系。

  四、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篇4:建筑物围护结构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一般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部分:不透明维护结构有墙、屋顶和楼板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等。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 / T 50353-20**中规定: 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构成建筑空间,抵御环境不利影响的构件(也包括某些配件)。根据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围护结构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侧窗、外门等,用以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太阳辐射等,应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潮、耐火、耐久等性能。内围护结构如隔墙、楼板和内门窗等,起分隔室内空间作用,应具有隔声、隔视线以及某些特殊要求的性能。围护结构通常是指外墙和屋顶等外围护结构。

  按是否同室外空气接触,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是指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维护结构,如外墙、屋顶、外门和外窗等;内维护结构是指不同室外空气直接介乎的维护结构,如隔墙、楼板、内门和内窗等。

  同时,围护结构还应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潮、耐火、耐久的性能。

  保温

  在寒冷地区,保温对房屋的使用质量和能源消耗关系密切。围护结构在冬季应具有保持室内热量,减少热损失的能力。其保温性能用热阻和热稳定性来衡量。保温措施有:增加墙厚;利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设置封闭的空气间层等。

  隔热

  围护结构在夏季应具有抵抗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在太阳辐射热和室外高温作用下,围护结构内表面如能保持适应生活需要的温度,则表明隔热性能良好;反之,则表明隔热性能不良。提高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措施有:设隔热层,加大热阻;采用通风间层构造;外表面采用对太阳辐射热反射率高的材料等。

  隔声

  围护结构对空气声和撞击声的隔绝能力。墙和门窗等构件以隔绝空气声为主;楼板以隔绝撞击声为主(见建筑物隔声)。

  防水防潮

  对于处在不同部位的构件,在防水防潮性能上有不同的要求。屋顶应具有可靠的防水性能,即屋面材料的吸水性要小而抗渗性要高。外墙应具有防潮性能,潮湿的墙体会恶化室内条件,降低保温性能和损坏建筑材料。外墙受潮的原因有:①雨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或风压作用向墙内渗透;②地下毛细水或地下潮气上升到墙体内;③墙内水蒸气在冬季形成的凝结水等。为避免墙身受潮,应采用密实的材料作外饰面;设置墙基防潮层以及在适当部位设隔汽层。

  耐火

  围护结构要有抵抗火灾的能力,常以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衡量。构件按燃烧性能可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非燃烧体。构件材料经过处理可改变燃烧性能,例如木构件为燃烧体,如果在外表设保护层可成为难燃烧体。构件的耐火极限,取决于材料种类、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等,以小时计,在建筑防火规范中有详细规定(见建筑防火)。

  耐久

  围护结构在长期使用和正常维修条件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使用质量的性能。影响围护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有:冻融作用、盐类结晶作用、雨水冲淋和受潮、老化、大气污染、化学腐蚀、生物侵袭、磨损和撞击等。不同材料的围护结构受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粘土砖墙耐久性容易受到冻融作用、环境湿度变化、盐类结晶作用、酸碱腐蚀等的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类围护结构则有较强的抵抗不利影响的能力。为了提高耐久性,对于木围护结构,主要应防止干湿交替和生物侵袭;对于钢板或铝合金板,主要应作表面保护和合理的构造处理,防止化学腐蚀;对于沥青、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制作的外围护结构,在阳光、风雨、冷热、氧气等的长期作用下会老化变质,可设置保护层。 外围护结构的材料有砖、石、土、混凝土、纤维水泥板、钢板、铝合金板、玻璃、玻璃钢和塑料等。外围护结构按构造可分为单层的和多层复合的两类。单层构造如各种 厚度的砖墙、混凝土墙、金属压型板墙、石棉水泥板墙和玻璃板墙等。多层复合构造围护结构可根据不同要求和结合材料特性分层设置。通常外层为防护层,中间为保温或隔热层(必要时还可设隔蒸汽层),内层为内表面层。各层或以骨架作为支承结构,或以增强的内防护层作为支承结构。

篇5:建筑物地面垫层找平层区别

  建筑物地面垫层与找平层的区别

  在造价定额地面分部中,大都有垫层和找平层这样两个分项内容,许多人在对如何使用这两个分项内容时,经常存在着概念不清的做法。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区分,以便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确套价。

  建筑物地面垫层是指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垫层顾名思义就是衬垫的结构层,主要起着封底的作用。

  垫层要注意与基础区分。很容易混淆这两个工程概念。垫层、基础材料不同时以材料划分,设计上会有阐述。材料是相同混凝土时,则大于20CM算基础,小于、等于20CM算垫层。

  找平层是指在原结构面因存在高低不平或坡度而进行找平铺设的基层,有利于在其上面铺设面层或防水、保温层。作用是起到整平、找坡或加强的功能。通常使用的材料有,水泥砂浆找平层、细石砼找平层、沥青砂浆找平层等等。

  找平层与垫层的区分,这也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两个工程概念。垫层一般用在建筑物底层地面上的,找平层一般用在楼面或屋面上的。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在使用定额时,凡对楼、屋面进行施工时,就应该采用找平层的定额子目,因为在此不存在所谓垫层的概念,对于找平层的厚度也没有什么具体规定,也可以同时采用不同材料分层找平,但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以免超过荷载;而只有在对建筑物底层进行施工时,才有可能用到垫层的相关定额子目,当然在建筑物底层使用了垫层后,也不免除可以使用找平层的可能。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