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钢筋对量小议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钢筋对量小议

  先说难处再谈益处。

  第一难,工具不同,一方用手算,一方用软件,或双方所用的软件不同,汇总方式难求一致,只有一个总数可以比较,分项数值相互混杂难以理清,一方把竖向构件一次从底算到顶,另一方把暗柱连梁暗梁全都包含在剪力墙当中,或者把框架柱和构造柱算到了一起,对量时,详细分项分不出来,无奈就得从头逐个整理分析单算核对,大量耗费时日,一个工程,多少天也对不下来。

  第二难,水平不同,一方对专业技术一知半解,滥竽充数,另一方是杀场老手,此时,老手往往败在生手面前,那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人家水平不咋地,可人家是在受权履行职责,业主上级就信着他就任用他,他偏拿不是当理说,更可恨的是,一口否定软件,对软件嗤之以鼻,排斥加反对。

  第三难是应用软件不到位,用不到当处,专业水平再高,软件用不好,对量时照样卡壳,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尴尬不堪,主要体现在二次构件和零星构件上,含量不多,弄不好就偏在这小河沟里翻船,做活的时候,必须注意将其分清再分清,能够随时提取结果而不是与其它大类相混淆。这就得钻软件的空子,另辟蹊径,想出绝妙的法子来。

  什么情况下的量最好对呢,就是双方水平相当,同样是生手,谁也不嫌弃谁,互相迁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这量好对;同样是高手,算出的结果差不上百分之零点几差不上几百公斤,一见面,惺惺相惜,互相敬佩,一张嘴全是共同语言,这对量就是在交朋友;应用同样的翻样软件,这量也好对,可这种机会太少,少得可怜,鲁班软件名扬四海,为什么对量时很难遇到双方都用鲁班做,真是大惑不解。

  对量人各自站在的位置不同,很难没有偏向,替施工方算,必然要往多算往上靠,替建设方算,必须不能往多算,一正一反,两种心态两种出发点,最终导致截然不同的算量结果,思想支配一切,更支配对量的全过程,对量双方,通常都是甲方审计方的量低,乙方施工方的量高,甲方找乙方高在哪里,乙方找甲方低在哪里,互相查错,直到趋向平衡及至接近平衡让对方认可,对量才告结束。对量的过程,说简单极其简单,说艰难也真要命,没完没了使人不胜其烦。

  对量不能急,着急别来对量,图纸钢筋千丝万缕,若想理清绝非易事,豁出工夫来,逐一核对,一定能讨个水落石出,只怕一方没那闲工夫,找寻借口推托对方,这事就变得难办。最害怕的是,代表审计方的对量人水平低劣而又没有耐性,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更抵制翻样软件,就相信手抽,可他抽的还不按楼层,构件之间分类含混,楼层含混,犹如一团乱麻,只有他自己清楚,反而说对方的量不准,他有一个词叫墙板,没人能说明他这墙板究竟包含什么构件。翻开图集一较真,有的地方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就这手,给事务所翻样对量,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明智的施工方,自己知道自己的项目工程能用多少钢筋,人家心里有数,对量时,看对方算的数量基本上跟自己算的量差不多,人家就不再争,挑对方量少的构件查一查,也就了事;稀里糊涂的施工方,工程项目多,自己也算不清钢筋量,分不清每栋楼到底用多少钢筋,还总想放量弄虚作假多报一些,对量时软缠硬磨,斤斤计较,得不到便宜就不罢休,这也消耗对量时间。

  甲方一般不参与对量,都是委托咨询公司事务所派人翻样对量,关键就是这替审计方翻样对量的人,就目前造价行业情况看,确是良莠不齐,过硬者少,滥竽充数者居多,他们或否定翻样软件,或专业水平低下,或靠关系谋得翻样一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或属被事务所临时聘用,专业的工作室常为事务所服务,那里的翻样人水平确实不低。从总体看,钢筋对量,其实往往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势而已,除了谋求妥协之外,较少存在实质性的争议,对量本来就是钢筋翻样较真的辩论过程,双方水平越高,辩论的过程就越短,如果辩论起来没完没了,必然是一方水平太差还无理强争,这就是结论。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房地产企业应对工程结算对量

  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工程结算对量

  对量是工程结算中的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环节,前期的工程量计算毫无例外地触及到对量。由于计算主体所处的立场不同,计算方法自然也迥然不同,计算结果更是大相径庭。

  由于人们对规范、定额的理解是千差万别,有时设计图纸本身也有歧义,模棱两可,这样双方意见很难统一,有些问题似乎是悬而未决,从而导致结算工作迟迟不能了结,这是参与结算的多方特别是施工方所不愿意看到的。对量工作毕竟不是坐在幽雅的咖啡厅里喝咖啡这样诗意和惬意,并且从事建筑的人粗犷豪放型居多,对量有时演变为争吵。

  总之,对量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对量工作比较辛苦的,里边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风云变幻也只有经常对量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对量的意义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作为一个造价员掌握一些必要对量技巧会使对量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量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论是手工对量、软件对量还是软件与手工对量,对量的一些基本操作流程还是相同的,先把一些原则性的共性的东西确定下来如钢筋采用什么接头,如土方的挖运填的界定。然后“从粗到细,先易后难,控大量调小量,求同存异,相互沟通。”以前常采用的搜查法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量的精度要求,现在更多是全面审核法。

  对量不仅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业者具有很高的建筑专业素养,一定的施工经验,对规范和定额的正确理解,精确快速计算工程量的技能还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谈判的艺术等等,在计算工程量时就要考虑后续的对量工作,尽量表达清楚,包括图纸号、名称、位置和构件的基本属性,每种量都要有据可依,对自己算的量要了如指掌。

  不论是什么量都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不能强加于人,只有得到对方认可签字才算对完量。每次对结束后都要有记录,解决了些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有争议,对增减的细目和原因要罗列清楚,这样对量过程就是可追溯的、可查的和透明的。最后参与对量的双方或三方在上面签字盖章,特别是涉及到争议和敏感的或者甲方拍板的问题,因为责任问题,对量的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二、手工对量的流程和思路

  如果是手工对量,也是先对总量,如果比较接近就OK了,但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双方的量肯定有差异的并且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冷静,有经验的预算员会很快发现、识别对方的错误,并做到有的放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送审的资料做得极为隐蔽和巧妙,这就需要审价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足够的耐心。如果不能精确定位对方的错误所在那么可以按构件按楼层按材料分别进行核对。先对各种构件的量,如柱梁板墙各自是多少,看看相差最大的是那种构件,如果是梁相差最大,那么就按楼层进行分解,看相差最大的是那个楼层,然后对这个楼层中的各种编号的梁进行核实,应该能很快地查清相差的原因,这个时候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就是能找出对方的有共性的问题。双方的计算式应该都能看得懂,但对帐时肯定有增减和修改。

  手工对帐的好处在于计算式清晰易懂,计算过程明白,符合人的思维习惯,但缺点在于重新汇总统计效率太低,从而影响对帐工期。手工算量和对量对于一些简单小型的工程还可应付,对于处理一些大型和复杂的工程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软件对量的流程和思路

  如果双方都是用软件做并且是用同一软件做,对量会方便轻松许多,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互相交换文件,检查对方软件中计算设置是否正确,建模是否与图纸一致,参数输入是否正确,构件是否有遗漏,楼层设置是否正确,套用做法是否正确,代码是否选择正确等等,只要这些东西都做正确了,那么计算结果应该是基本对的。

  如果发现对方的准确率较低,就需逐个构件检查。只要仔细检查一定会发现计算的错误和漏洞。如果被对方发现了错误后就要勇于承认,不可固执已见。有些分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缩小。

  软件对量的优势在于它能实时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方便、直观、高效。未来的趋势必然是软件对量,手工算量和对量的落后方式必将淘汰。

  四、混合型对量的注意事项

  所谓混合型对量就是指软件与手工对帐,软件算量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假如施工方是so化工对账,可以将文件拷给对方,或把各种明细明汇总表打印给对方,让对方检查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起来形成书面的东西反馈回来,下次对帐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充修改和增减。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做加法,因为对方如果发现多算的地方肯定是不吭声的,所以一开始做工程时都比较认真仔细,力求精确,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率,虽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最好把误差率控制在1.5%以内。

  如果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建议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文件拷给对方,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有人说既然是审价应该是审对方的量,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这关键是由对方计算的方式所决定的,对方是用手工做的,在它上面做修改增减后重新计算汇总是个难题,而软件是不存在这问题的,并且软件计算是完全可信赖的,当然也不能过分依赖软件失去自我,对软件的计算结果也要复核其正确性。

  五、新的对量方式

  现在还有一种先进的全新的对量方式就是网上对量,通过QQ或MSN进行实时远程对量,减少双方路途上往返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为减少城市交通臃堵作点贡献。操作方式是主要是打开各自的算量文件和QQ或MSN,对照图纸逐项进行核对,可以截图,可以发汇总表,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视频对话,与面对面的对量效果是一样的。并且QQ上都有聊天记录,同样具有法律效果,避免对方反悔。

  网上对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延伸和扩大了结算对量的方式。尽管如此,网上对量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签字盖章。网上对量对操作者的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较高,还须有上网条件和软件算量的技能。

  结语

  根据我历年对帐的经验,计算结果的不同是必然的,相近是偶然的,相同是没有的。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方往往故意高估冒算,房企往往算得比实际消耗还少,这是由于所处的立场所决定的。

  2.施工方对定额的理解不如房企,但房企对施工工艺不是很熟,这也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差异。

  3.施工方对钢筋规范图籍的理解要比房企要深,因为施工单位做钢筋翻样的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管理过程的而房地产企业对钢筋规范图籍不是很熟,这样也会影响钢筋的量,对量时更是缺乏共同语言。

  4.对图纸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特别是对设计变更,这样必然会出现结果的不同。

  5.工程量计算的工具和方式不同也会造成计算结果的不同,同一工程用手工与软件计算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用不同软件也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不同的人用同一软件计算结果也截然不同。

  6.施工单位送审的钢筋计算书往往是按施工的思路进行计算而甲方一般是按预算的规则操作

,这种计算结果会有所不同。

  7.经验丰富的预算员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计算出来的结果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新手计算漏项错算现象较普遍。

  8.有些大项目涉及数亿资金和几万吨钢筋,在对帐前就应制定周密的对量策略、计划和进度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以确保对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帐要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需要经验的积累,如何在对帐时取得主动,如何做到知彼知已,如何对症下药,如何掌控复杂的局面,如何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何能不对帐就能把量定下来,如何快速准确地对量,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做到各方满意,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熟练运用对量技巧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对量流程和标准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和成熟。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