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墙体裂缝预防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墙体裂缝的预防

  为了减轻或避免砼体积而引起的开裂,目前大多数工程中使用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砼,以砼的膨胀来补偿其收缩。掺加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砼,必须从材料、设计、施工和养护四个方面综合解决。只有将每一个环节控制好,即事先预防,才能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各种材料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计量准确,尤其是膨胀抗裂防水剂掺量必须准确,必须按厂家推荐的掺量,经试配确定最佳的掺量。

  2、施工要求:砼墙体由于收缩产生的裂缝相当普遍,情况复杂,原因往往是多种情况并存,尤其是砼的收缩和气温变化都会引起大面积砼在平面内不可忽视的变形,是引起地下室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中必须注意。

  (1)补偿收缩砼的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浇筑砼前应制定浇筑计划,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每个子环节的管理,施工缝和细部处理要仔细,浇筑部位应清理干净,充分湿润。施工过程中保持好接茬,避免导致混凝土出现大量的冷缝。

  (3)砼的浇捣时,各部位必须充分振捣,振捣不良是砼不密实、不均匀及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的主要原因。过分振捣则使浮浆过厚,表面收缩过大,因此浇筑后的砼在初凝前,进行适当的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达到提高砼的强度,防止砼墙体出现裂缝的目的。

  (4)在保证砼强度及膨胀率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在保证泵送质量的前提下,增大粗骨料的用量,控制砼的坍落度在140~160㎜。

  (5)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模板,拼缝严密,加固稳定,定位准确,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拆模时间尽可能推迟,较好解决水分蒸发较快的问题。如果拆模较早,还出现抗拉强度不足,自重引起裂缝的事经常发生。

  (6)砼避免入模温度过高,减少温差,浇筑后及时保温养护,防温度突降、急剧升温(烈日直射)的影响。

  3、补偿收缩砼要有严格养护条件,墙体浇筑完成后,可在顶端敷设多孔淋水管,形成喷淋水幕带模养护,达到脱模强度后,可松动模板的对拉螺栓,使墙体外侧与模板之间有3~5㎜的空隙,确保上部淋水进入模板与墙壁之间,模板可起到保温有保湿的作用,养护要不少于14天,养护水的温度与砼的温度差不大于15度。

  4、地下室外基坑回填土:回填土要选用无杂质的素土,回填土粒径不得大于20㎜,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填土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外墙防水层的防护工作。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墙体裂缝几种有效防治方法

  墙体裂缝的几种有效防治方法

  多层砖砌体建筑,特别是住宅楼顶层墙体出现裂缝,已成为质量通病。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防止墙体裂缝的有效方法。

  1、顶层端部墙体水平缝设筋,组成配筋砌体

  一般在顶层端部2~3间范围内的内处墙及横墙从顶层地板至顶板下砖砌体,每8皮砖水平缝内加配Ф6钢筋或Ф4钢筋网片,此筋可与构造柱拉结筋结合设置,以提高墙体抗裂能力。纵横墙水平缝钢筋相差一皮砖,以保证灰缝的正常厚度。

  2、顶层单元分隔处屋盖设温度缝

  在装配式屋盖中,如空心板屋盖,可在每一住宅单元分隔处设温度缝,缝宽即板头间的空隙。在温度缝处用水泥蛭石填缝。屋盖连续现浇板宜在单元分隔处或每隔15~20m设温度缝将板断开,在宽20mm的缝中嵌入麻丝沥青。

  也可采取在外墙圈梁及里侧的多跨连续现浇板的纵向中间部位或适当位置选受力较小处预留用500mm宽的后浇缝,钢筋贯通,待两侧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屋面保温层施工前(此时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为基本释放完毕)再浇筑混凝土,使之成为整体。

  3、现浇外挑檐设温度缝

  屋顶挑檐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则应每隔一单元沿纵墙方向或每隔15~20m在挑檐板上设法20mm宽温度缝。无论预制或现浇缝内均嵌入麻丝沥青。外挑檐温度缝的设置宜与屋盖温度缝相配合,即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为控制女儿墙裂缝,在屋盖设温度缝处的女儿墙也应同时断开设缝,也可加构造或水平缝配筋加强,以避免女儿墙裂缝。

  4、增加保温层厚度或增设架空隔热层

  根据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通过热工设计确定保温层厚度。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中保温层厚度取为180mm。找坡层一般采用石灰焦渣或结构找坡,以保证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有条件时可在保温层上加抹水泥砂浆面层后增设架空隔热层。架空隔热层有防水层在上或防水层在下两种作法。前者要保证有通气孔,使空气流通,一般在女儿墙上开孔,即使有挑檐也要做矮小女儿墙,以便固定防水层,并开通气孔;后者空气流畅,但因支承混凝土板的砖易压坏防水层,而造成漏雨,因此应加以注意。

  5、适当加密构造柱、圈梁、增设抗裂柱

  对顶层端单元靠山墙的2~3间可重点加强,即在内外纵墙与内横墙交叉处设构造柱。在建筑物的转角处,构造柱断面可适当加大些。在构造柱加密区内,每道墙均设圈梁,圈梁与构造柱配合设置,以增强整体性,控制墙体裂缝出现。也可不加密构造柱,局部增设抗裂柱。抗裂柱一般仅在顶层设置,基上下端锚固于上下圈梁内。

  6、强外纵墙与横墙的拉结

  顶层外纵墙与内横墙交叉处,如无构造柱,应设置拉结钢筋,其钢筋直径、数量及长度均同于设构造柱处的拉结筋。该拉墙筋可在顶层端单元设置也可在整个顶层设置。拉结筋一般为Ф6钢筋,间距为500mm。

  7、提高顶层砌体强度

  有些设计中砂浆及砖的强度等级越往顶层越低,或整个建筑物的砂浆及砖强度等级不高。为防治顶层墙体温度裂缝,应适当提高顶层砌体强度,砖不宜低于MU7.5,砂浆不宜低于2.5。

  8、其它防治方法

  (1)为避免发生墙体温度裂缝,除前述方法外,还可在布置建筑平面时,尽量使内纵墙贯通,以满足结构整体刚度要求。同时适当控制外墙门窗口的宽度,门窗洞口较宽则窗间墙相对较窄,应力集中于门窗上部过梁区,引起此区墙体裂缝。若洞口较大,可在裂缝多发区的洞口加钢筋混凝土窗套,也可使窗套边柱直接伸入下层圈梁内。

  (2)一般设计中,屋顶挑檐板和圈梁、女儿墙处圈梁都外露,加上为抗倾覆在圈梁内侧的现浇板,组成刚度很大的T形或L形结构,受阳光辐射和大气影响,产生的纵向温度应力很大,极易使及其下面紧密接触的墙体产生裂缝。为此可在挑檐板上做保温层,有条条件的情况下应将外圈梁尽量做成暗圈梁,如对370mm厚外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包12www.pmceo.com0mm砖;对于240mm厚外墙梁可设计与墙同宽,但可在圈梁外侧及挑檐板底面加抹30mm厚保温砂浆,对圈梁直接吸收阳光热量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房屋墙体温度裂缝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结合施工要求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或几种办法实施。

篇3: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避免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避免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蜂窝

  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夺取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3.麻面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高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2)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节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2)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1.缺棱掉角

  1)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事前控制及进场混凝土进行试验进行事中控制;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执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篇4: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技术攻关方案

  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技术攻关方案

  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ZQGS-6标的16座双线大桥,设计为C30现浇混凝土承台和桥墩台、盖梁,承台宽度6米、长度为10.1米、厚度为2米,矩形墩宽2.2米,长8.6m左右;以及15座隧道,主要是IV、V级围岩,仰拱回填浇筑最大厚度达2.2m,最小厚度1.4m左右,一次浇筑长度最长为12米;其结构符合有关 “结构单面最小厚度在0.8m后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的施工要求。根据工程特点,为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特此成立“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技术攻关领导小组”,运用裂缝控制理论,研究裂缝原因,提出施工防治措施,确定具体工点,经过实践总结经验推广全线,使我单位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 成立技术攻关领导小组

  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技术攻关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 试验工点

  1、承台:李家湾双线大桥10#桥墩承台

  2、墩柱盖梁:李家湾双线大桥9#桥墩

  3、隧道仰拱回填:石鼓咀隧道

  三、 预期目标

  1、通过优化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变形,而到达予以控制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

  2、通过施工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

  3、实现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取消各种处理工作,从而简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结构整体性。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经过现场实践,最终实现全标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无裂缝现象产生。

  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之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而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手拉里却很笑,所以温度应力一但超过混凝土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范围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对结构的美观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热过程中要释放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花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月季约稿,使内外温差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实际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较诸侯的最初3~5天。

  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再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变化造成的,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因此,因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因其自身具有保温性能,内部散热比其表面散热要缓慢得多,因此内部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一般可达到60~65℃)在浇筑后的一段时间里,将比其表面温度高得多。混凝土内部与其表面的温差如果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混凝土将不会产生表面裂缝(规范规定温度差值为25℃)。

  3、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应化所必需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于水分的蒸发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在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等。

  五、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根据上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优化选用原材料

  (1)水泥: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有选中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一般控制在300kg/m3以下;

  我单位使用的水泥为“富皇牌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减少单位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在混凝土中掺入I级粉煤灰,建议C30混凝土使用标号为42.5#的水泥,同时降低水泥水化热。

  (2)掺复合型外加剂,控制水灰比,延长缓凝时间

  依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复合型外加剂应具有:减水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控制混凝土失水收缩;并通过较少用水,降低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缓凝性能——延长缓凝时间,减慢水泥水化热释放数度,推迟和降低体内温度峰值。微膨胀性能——微膨胀性能达到补偿混凝土收缩,控制或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

  (3)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

  选用5~31.5mm的级配卵石,细度模数2.8~3.00的中砂。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含有有机制等杂物。

  2、优化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混凝土中砂率控制在40~45%之间,在满足施工条件和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砂率,减小坍落度,降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经过理论计算,并经过试验优选确定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C30粉煤灰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计算:

  (1) 已知条件: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其标准偏差σ0=5Mpa;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70~90mm;

  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ρc=3.1g/cm3;

  粗骨料为卵石,其最大粒径为31.5mm,ρg=2.7g/cm3;

  细骨料为中砂(混合砂),ρ*=2.6g/cm3;

  I级粉煤灰,ρf=2.85g/cm3;

  复合外加剂,减水率18%,掺量1%;

  (2)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方法

  以既有C30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为依据,按已知条件调整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通过试验确定。

  基准配合比:水泥:砂:石:水:粉煤灰:高效减水剂=340:502:1321:165:92:4.32,通过计算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20、300、280的试验强度,确定满足设计混凝土强度的最小水泥用量的配合比。

  3、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1)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石子和水,对出机温度影响最大、气温高在砂石堆场设置简易遮阳棚,气温较高时可采取向骨料喷水等措施;

  (2)夏季施工时,在输送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温度升高在搅拌站搭设遮阳棚,搅拌用水用机井现抽的冷水;

  (3)水泥严禁使用新进场的带有大量热量的水泥,进场的水泥要码在荫凉通风的地方散热一段时间后再用;一般进场水泥需要存放15天后使用。

  4、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筑以利散热,不出现冷缝为原则;

  ①采取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为:在基础、无配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构件中,分层厚度控制在250mm;在梁、柱结构中,分层厚度控制在240mm;

  ②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捣固完毕;

  ③根据一层浇筑混凝土量和混凝土运输能力、两层浇筑完毕间隔时间(一般为2h)确定浇筑方案:

  全面分层——在整个抹板内全面分层,灌注区面积下为基础平面面积;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后浇筑第二层,爹仍在第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全部浇筑振捣完毕,如此逐层进行;桥梁承台、墩柱盖梁面积较小宜采用该方法。

  分段分层——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以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向前呈梯形推进;隧道仰拱回填面积较大宜采用该方法。

  (2)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

  (3)混凝土振捣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加快混凝土的热量散发,使温度分部均匀;振捣采取直上直下,快插慢拔,不过振、漏振,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灌注完混凝土后将混凝土面抹平整、去除浮浆,在混凝土凝固前二次收浆人工压抹两边,以消除表面收缩裂缝。

  5、保温、保湿措施

  (1)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混凝土浇筑实际进行测温;混凝土升温阶段,每隔3h测温一次;混凝土降温阶段,每隔6h测温一次。根据理论和经验,一般混凝土浇筑3天后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最高达70℃;之后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6天后一般在55℃左右。

  (2)根据本工程特点,混凝土不进行内部温度测量;但根据理论需进行气温、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测量;测量记录标如下:

  混凝土入模温度测量记录表

  混凝土浇筑日期

  气温(℃)

  砼入模温度(℃)

  但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理论温度差值差过25℃时,需采取草袋等临时保温覆盖措施

  (3)混凝土保湿措施:混凝土拆模后,及时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对结构物进行覆盖封闭,承台、盖梁顶面在塑料薄膜外覆盖草帘作保温。

  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测量记录表

  测量时间

  气温(℃)

  混凝土表面温度(℃)

  理论混凝土内部温度 (℃)

  浇筑后天数

  测试时间

  3

  70

  4

  65

  5

  60

  6

  55

  (4)本工程混凝土为粉煤灰混凝土,且掺入复合型外加剂具有缓凝作用;因此,要求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在养护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湿(洒水)。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事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土强的正常发展及防治裂缝的产生。

篇5:民用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问题预防措施

  民用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1.一定要配合土建专业,及时预留孔洞,防止事后出现凿墙及挖洞等返工现象。

  2. 高层住宅因高度大、层数多、沉降量大,因此,安装给排水管道、内雨水管道等要特别注意,避免管道受剪力切断,造成倒坡。一般要求结构封顶并经初沉后施工为宜,如果为了赶工期,室内管道不等结构封顶即安装,则宜采用暂不出外墙,等结构封顶且初沉后,再穿外墙做出户管。

  3. 排水管宜采用斜三通或斜四通。如果将正三通或正四通装入立管与横支管连接处,造成连接处形成水舌流,横支管水流不畅,排水系统气压波动大,卫生器具的水封容易被破坏,排水管道的有毒有害气体将会侵入室内。

  4. 洗脸盆和洗涤盆下的存水弯不能安装在楼板下。洗脸盆和洗涤盆下的存水弯因毛发、碎屑等杂物,非常容易堵塞,必要时需要打开存水弯上的检查口清通。如果存水弯安装在楼板下方,清通时就必须到楼下住户家里去,一般家庭的厨房、卫生间都会吊顶,这就显得非常不方便。正确的做法是将S型存水弯安装在楼板的上方,这样住户自家内随时可以方便清通。

  5.在大便器下用90。弯头与横支管连接是不妥的,水力条件没有45。弯头好,若用90。弯头安装,则最好采用带检查口的。

  6.在一些建筑排水中,出户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均采用一个90。弯头,这种做法堵塞率较高,合理的安装方法是应采用两个45。弯组成的大转弯。若采用两个45。大转弯困难时,也可将原管管径到底部扩大一倍管径,水平管也相应扩大一倍管径。

  7. 由于安装不慎常出现立管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垂直度,影响美观;横支管弯曲度过大,甚至出现倒坡,导致水流不畅,接头渗水,影响正常使用。

  8.管道穿过楼板后,有些施工人员为方便省事,不进行土建支模,仅用纸屑、碎块等杂物进行简单遮挡后用水泥砂浆填塞孔洞,与混凝土粘接不很牢固,因此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楼板渗水现象,影响住户正常使用。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土建支模,浇筑不低于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封堵孔洞,必要时可添加防水剂,或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套管,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9.给水工程隐蔽管道没有做水压试验,未经验收合格就做隐蔽,本身严重违反了验收规范,一旦运行发生故障及漏水现象,不仅影响使用,还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在隐蔽管道前,一定要先进行检查及试验。首先应按照设计图纸,检查管道吊支架的设置是否结实,间距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管道连接处是否严密。之后,再进行水压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值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要求去做,直到水压试验合格后,并经建设单位及现场监理认可后,方能将管道隐蔽起来。

  10.高层建筑各种管道安装复杂,考虑管道的正确排列是管路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室内管道,由于管道设备多,使问题尤为突出,现将管道排列间距及避让原则如下:

  气体管路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

  热介质管路排列在上,冷介质管路排列在下;

  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

  金属管路排列在上,非金属管路排列在下。

  管线间距的确定:

  管线的间距以利于对管子、阀门及保温层进行安装和检修为原则。由于室内空间较小,其间距不宜过大,对于管子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lOOmm。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其净距约lOOmm。

  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

  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

  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管路;

  有压管路让无压管路;

  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