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3)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三)

  1.1、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① 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a. 熟悉图纸,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形状尺寸、构造,它是整个施工过程放线的依据。

  b. 认真学习,领会施工组织设计,全盘掌握施工段的划分,施工先后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位置。

  ② 仪器、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a. 本工程拟投入的工程测量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工 程 测 量 仪 器 设 备 表

  序名  称规格精度单 位数量

  b. 工程测量仪器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护理。

  c. 仪器安置后,测量员不得离开,并注意防止上面坠落物打击。

  d. 水准仪、经纬仪平时加强保养,正常情况下按检定周期(一年)进行校验一次,若出现故障,应及时送专业修理部门修理。

  1.2、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① 控制轴线的确定

  a.我公司进场后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引测点对原始轴线进行引测并在定位放线结束进行核对和纠偏。

  b. 将建筑外墙所处的轴线作为建筑施工过程的控制轴线。建立轴线控制网,并校核其精度。使其在测量规范的允许范围内,控制轴线校核准确后,作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轴线控制网,并将引测到不受施工干扰的远处。

  c. 基础定位放线采用主轴控制桩,辅佐闭合校核和加密控制网形。

  d. 上部主体结构轴线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J2,内控法与10Kg线锤复挂相结合,在一层平台纵横向控制轴线交叉点上放相应的基准点,在控制点相应位置埋入100×100×5预埋件(钢质),其上表面与砼相平,经放线投准后做十字刻痕;在二层以上平台板砼浇筑时,需在各基准点对应位置留出150×150预留洞。

  e. 利用10Kg线锤,采用内吊和外挂相结合的方法,将控制点投测到各楼层,并逐次进行校正。

  f. 各基准点水平、竖向连线即为建筑物的控制线。

  g. 在各角利用线锤引测出轴线,用墨线弹出轴线,与主控制线进行校核。

  1.3、高程控制测量

  1.3.1、水准测量的方法和记录

  A、在建筑工地,依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立2个水准高,依次用BM1、BM2表示,水准点设置时应注意使其设置在稳固而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埋设固定的标志(钢筋砼桩),水准点埋设后,应绘制点标记,必要时须设置指示桩。

  B、建筑施工现场用闭合水准路线。

  C、测量方法:

  a.仪器的架设:在两点之间选择地面较为平坦坚固之处架设仪器,尽可能使前后可视的距离近于相等。

  b.粗略整平:用脚螺旋使水准盒气泡居中,仪器即粗略安平。

  c.照准:用望远镜十字丝交点正对视观测目标。

  d.望远镜的精确调平:用微倾螺旋使水准气泡符合。

  e.读尺:将读数记入手簿。

  f.记录:记录员要复述读数一遍,使观测者认为无误后,再记入记录手簿中。

  1.3.2、水准测量的容许误差〔fu〕及校核方法。

  A、本工程属一般建筑工程,一般建筑工程中的水准测量,容许误差按国家测量规范水准测量标准规定如下:

  〔fu〕≤±20√L(mm)或〔fu〕≤±5√n(mm)

  L ------ 水准路线总长(Km),  n ------ 测站总数。

  B、水准测量成果的校核。

  施工实际操作中,应沿事先确定的闭合水准路线作水准测量,如测回到起点时,第二次的高程与原高程不符,称为不闭合,其差值称为闭合差。闭合差在容许误差范围内,可以平差,否则应重测(平差方法:将闭合差反号,按水准路线各段的距离或测站数比例分配)。

  1.3.3、标桩的埋设

  标桩采用钢筋砼标桩,在标桩的顶部安放一块100×100mm的钢板,钢板下面焊有锚固钩,然后将其埋固于桩身砼之中,以便作为调整点位使用,在标板上最后标定点位时,在钢板上钻一直径为1~2mm的小孔,通过中心画一十字线。小孔周围用红漆画一圆圈,使点位醒目,如附图所示:

  1-粗钢筋;2-回填土;3-混凝土

  图中b、c按埋设深度确定

  1.4、建筑物沉降观测

  1.4.1、观测点的布置及形式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请设计单位予以确定,沉降观测点采用先进的可拆卸式观测点。

  1.4.2、沉降观测方法

  A、沉降观测的次数:

  a.施工期间,本工程确定结构每上一层,砌筑每上一层,均应进行观测。

  b.竣工后:当年每3个月测一次,共四次;第二年6个月测一次;第三年起,每一年测一次直至稳定。

  c.若施工中停顿,应在停工前与复工前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测一次。

  B、沉降观测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d.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C、沉降观测线路:

  本工程沉降观测线路按有关规定进行确定。

  1.4.3、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

  A、沉降观测要求"一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1/15,采用精度水准仪(S1)和精度测量方法,往返校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60n.

  B、沉降观测应提供的成果:

  a. 绘制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点图,观测点编号。

  b. 填写、整理下沉量统计表。

  c. 绘制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d.每次观测成果应及时提供给业主、监理及报知设计单位,若出现异常便于采取措施。

采编:www.pmceo.cOm

篇2: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测量试验控制方案

  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测量及试验控制方案

  (一)、测量控制

  1、测量机构设置和人员职责

  项目部和施工队建立二级测量机构:项目部设精测队,人数4 人;施工队设测量班,每测量班3 人,全部持证上岗。

  精测队职责:组织各施工队测量人员参加接桩、复测和控制测量,并向测量班提供详细资料;对各测量班的测量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测量班职责:负责本队管段结构物施工放样及日常测量管理工作。

  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和工程规模,配备了种类和数量适宜的测量仪器,主要有:激光全站仪:2 台(其中1〃级全站仪1 台,用于全标段控制测量,其余为2〃);电子经纬仪:2 台;光学水准仪:4 台,壁虎式激光指向仪:4 台;以及其他配套的测量用具。各种测量仪器定期送到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以保持良好状态。

  3、测量控制过程

  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隧道贯通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上,测量操作规范和精度控制按《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和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1)、施工复测和控制网加密

  复测内容主要包括复核设计提供的GPS 点、导线网点和水准网点,并与相邻标段联测。复测后,利用已有控制点对全线进行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加密,加密点可作为隧道施工放样的依据。测量平差采用《导线网严密平差软件》(NF-32)进行平差,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控制测量和结构物放样测量的方法

  控制测量:点位埋设牢固、易于保护,网型力求优化,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6 测回;距离和三角高程观测采用往返测正倒镜4 测回。

  施工放样:点位平面采用极坐标法测定,高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点位放样应经常进行换手测量复核,点位复核无误才可交付使用。

  (3)、测量资料的整理:测量资料按测量规定内容及格式统一标准填写,并执行测量资料移交签认制度。所有资料必须签署完善,保存完整,并整理成册,分类分项归档。

  (二)、试验控制

  1、试验机构、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部下设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由岩土室、钢筋室、水泥室、资料室组成,配备主任1 人,试验工程师3 人,资料管理1 人,工地试验员2 人,负责本项目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及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指导。

  图3.1.9.2-1 试验机构组织框图

  2、试验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内容配备了数量和功能满足施工要求的试验、质检仪器共计40 多台套(详细情况见投标书附表5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3、试验控制过程及管理

  (1)、中心试验室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所开展的试验项目必须通过建设单位和当地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认可,并做到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对所用试验设备、仪器定期校正和检定,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满足施工需要。

  (2)、认真做好本合同段的钢筋(原材、焊件)、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砂浆配合比、土工试验(颗粒分析、液塑限、含水量、标准击实)及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抗压、抗折、抗渗强度试验。

  (3)、凡施工中应用的原材料如钢筋、碎石、砂子等,均应取样报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及频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积极主动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和抽检工作,及时改进和提高试验工作质量。

  (4)、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检测试验,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保证检测工作的第三方公正性,不受任何行政干预。

篇3: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技术方案(7)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技术方案(七)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

  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1~2附楼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网络控制。3~10 层主楼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测量施工方法如下:

  (1)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2)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

  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外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随框架柱主体结构层施工,用经纬仪将建筑大角处的主轴线投测

  到框架柱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标注。每层放线时,由此向楼层投点控制。 圆弧部分轴线测设采用全站仪配合经纬仪进行,找出圆心然后用钢卷尺投放出轴线。

  (3)在±0.000以下施工中,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4) 主体放线定位,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有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

  内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地下结构完成后将确定的内控点以钢板标志固定在混凝土上。即在一层底板预埋300mm×300mm×8mm 定位钢板,在距(4) 轴、○ 轴、

  ○K 轴各1m 处设置,将控制点引测至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M轴、○

  作为基准点,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洞200mm ×200mm (通视孔)用激光铅直仪和经纬仪配合将控制点逐层投递到楼层。在楼外通过原控制桩位将各个轴线打到柱子上,用黑线弹出,逐层上翻,确保轴线尺寸准确。

  (5) 确定方位基准点:在一层底板上选择便于观察,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四点构成直角四边形且能直视,且直角边长成整数( 便于计算)在该点埋设300mm×300mm×8mm 钢板对准角度,量准距离后在其上刻

  上中心十字线,作为向各层引测的基准点,同时在钢板周围砌砖予以保护。在三个点固定三台铅直仪,在另一个点可移动一台激光铅直仪向上打出激光束,供以上各层使用。二层以上各层楼面留同样四个点的300mm×300mm 洞口,洞边用∟30×3焊接方框预埋,供放置激光接收靶用。(此处洞口下边不能遮挡)。每段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所留洞口必须留设在现浇板上,所留洞口待主体施工完后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补洞,洞内钢筋不能断开,且各层支撑不能遮挡激光投测点。

  (6 )垂直测量控制,在四点向上打出垂直激光束,在每段上层洞口处架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30×3焊成外边长300mm 的正方形框,框内嵌双层玻璃,玻璃间夹接收靶纸,靶纸画同心圆,各半径差为5mm 。当接收靶接受激光点定出每段上层四点后作闭合复查,修正误差,作为该层轴线控制点。

  (7)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水准点,现场选择不易被破坏且又通视的位置建立六个水准点,形成水准控制网,以此引测到基础及各段主体结构上,再用钢尺、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点间距离为45m 左右,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进行复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有变动。

  (8) 各楼层设四个水准控制点进行高程传递,控制本层标高以便复核。

  (9)基础施工时,将±0.000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底,校测底标高。结构施工至±0.000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0.50m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外墙上,用红漆标注,以此作为向上各楼层传递高程的基准点。高程传递用钢尺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误差在±5mm以内。高程量取使用的钢尺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1 0)各段各楼层标高高程传递可用一根钢尺进行垂直丈量,并用水准仪抄平,施工中使用的水准仪器因使用频繁,观测条件差,很容易产生仪器误差,因此要特别注意定期检测其准确性,每层楼面标高传递起点均应从统一水准点进行丈量。

  (11)依据施工图纸要求,该工程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点,在±0.000 以上工程的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做好该工程沉降点的布点及埋设工作。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第三年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沉降观测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绘制出建筑物的变形过程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后将沉降观测点及有关记录移交给业主继续观测。

  该工程所埋设的控制网点,必须重视,埋设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严格加以保护。所有该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沉降观测每次必须记录在案,作为原始记录必须存档保管,不得丢失。

  (12)误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 0026-93。轴线允许位移<3m 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 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13)仪器选择

  1)采用日产智能型SETBII 全站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它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电脑自动计算,自行改正误差等优点。

  2)采用日产索佳CⅡ-2 型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及沉降观测。3)采用J2-JD 激光经纬仪进行平面测量及外控垂直投测。 4)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内控的垂直投测。 5)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轴线复核等工作。

篇4:体育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体育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测量控制点,用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施工部位,来指导支模、扎铁等施工。以上工作均请监理复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根据业主给出的水平基准点,采用50m钢卷尺从水准点向上引测,要求测量偏差不大于±3mm。

  整个工程上部结构测量定位拟采用以下措施:

  1、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原地下定位点继续向上引测,作为上部测量定位点。

  2、在施工便道的混凝土内打入Ф16钢筋头子,并钻出小孔确定定位轴线复核点。

  3、定位轴线的选择尽量避开空洞、钢筋砼墙体,以保证轴线上的通视。

  4、水准点引测在大门口的混凝土门墩上,定6个点以确保水准点引测方便、准确和闭合。

  1.1 测量总则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界址点及坐标尺寸、标高基准点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定位图进行轴线放设及标高控制。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当气压、气温与标准气象条件相差很大时,考虑气象改正系数。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整幢建筑物垂直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

  1.2 测量仪器

  采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平测量,采用J2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采用DI1600Leica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垂直引测采用J2激光经纬仪,以及50m、30m、及5m钢卷尺等,并配置10kg拉力器。

  1.3 测量控制措施

  工程测量的精确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根据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和基准点,用全站仪定出各体育馆的坐标定位点,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以便确定这些控制点的可靠性,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对施工场地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总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达到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因素。

  1.3.1平面控制测量

  在结构施工阶段,从永久定位控制点向各个体育馆及北区体育场看台引测六个定位控制点,形成垂直相交的平面定位控制轴线网。

  1.3.2水准控制测量

  我们对业主提供的数个水准点标高认真复核,在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时,应选定合理的路线将这些永久水准点全部纳入闭合水准测量。在确认所有原有永久水准点标高正确无误,并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本工程每个分区都设置至少两个水准点。水准点从甲方提供的水准点为测量依据,由专职测量员引入各施工区。结构施工阶段再将标高引到结构柱上。

  在施工时应严格保护临时水准点及定位点和永久水准点及定位点,并定期巡视和复核,确保正确无误。所有的控制桩、水准桩和其它桩位均应在设置的桩上编号,根据桩的类别分别以本公司特殊编号法进行编写,防止发生差错。测量桩应予以详细记录,并说明位置、方向、作用、标高或方位等,以便查勘。

  上部结构施工时,随施工进程每隔一定高度做一个水准点,记录水准点的标高,采用50m钢卷尺从水准点向上引测每层标高,要求每层测量偏差不大于3mm。

  1.3.3垂直度控制测量

  为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我司将在楼底层设垂直度控制点。每层楼板上相应平面位置预留200×200的孔,避开每层的柱、梁,并且点与点之间不被柱子等预留钢筋挡住视线。控制点设置成与轴线平行或垂直的闭合矩形,用激光经纬仪以天顶法进行垂直投测。

  具体过程为:把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垂直控制点上,经整平、对中,打出激光向上投射至施工楼层孔上覆盖的光靶,360度旋转投射点,通过上、下人员用对讲机联络,调整精度,直至激光投射点的轨迹呈直径小于10mm的圆为止,移动光靶使光靶中心与该轨迹圆心重合。此时光靶中心即为该楼层的垂直度控制基准点,根据它们与轴线的距离,采用J2级经纬仪和钢卷尺引测该施工楼层的轴线,这样就能保证楼层的垂直度。

篇5:高层框剪住宅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高层框剪住宅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1.坐标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定位放线测量

  1.1坐标控制网布设方式

  1)外部测量控制网: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控制网采取三条十字轴线网形,第一条十字测量轴线为1/1-10和1/1-L;第二条十字测量轴线为2-5和E-2;第三条十字测量轴线为3-D和3-3。测量轴线与建筑轴线平行或垂直,且与相应建筑轴线错开1m(为了投点时视线不被柱子钢筋阻挡)。测量轴线方向点测设到附近的建(构)筑物上。外布测量控制网用以控制挖孔桩、地下室基坑、地下室、1~3楼结构的定位放线。

  2)内部测量控制网:本工程为地上32层的高层建筑,用外部测量控制网来对上部结构的上部楼层的定位放线难以实施。内部测量控制网布设在建筑物的内部,这样投点不受建筑物高度以及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第3层楼板上的外部测量轴线上靠建筑物两端各埋设两个控制点,并且在外部十字测量轴线的交点上也埋设控制点(钢板上刻十字)。

  1.2坐标控制网布设方法

  1)外部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移交的测量控制依据点与测量轴线的相互几何关系计算出测量数据,然后在实地上测设出测量轴线上的点位,并把测量轴线方向点引测到附近的建(构)筑物上。

  2)内部测量控制网:以外部测量控制轴线为定位依据,在建筑物的第三层楼板上测设出内部测量轴线控制点位。

  1.3控制网的复测:长、短测量轴线测设到实地上后,对其正交度进行检查并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建筑物长、短建筑轴线的相互垂直。

  1.4地下室的定位放线:由外部测量控制轴线在实地测设出每条建筑轴线,用以控制挖孔桩、地下室基坑开挖、承台基础、柱子以及地下室墙板等的定位放线。

  1.5上部结构一层至三层采用外部测量轴线定位,在施工层的楼板上架设正倒镜,把测量轴线投测到楼板的混凝土面上(用墨线把测量轴线弹在混凝土面上),施工队根据所投测的测量轴线来控制柱子、剪力墙及外墙的定位放线。

  1.6上部结构四层至顶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点来定位,在控制点(埋设在第三层混凝土面上)上架设铅垂仪,把点位垂直投测到施工层混凝土面上(第四层以上楼板支模板的时候,在控制点位垂直投影地带预留100mm×100mm的洞口,铅垂仪投点时,在施工层孔洞处

  采用十字交叉线的方式把点位定在施工层混凝土面上),然后在施工

  层混凝土面上的控制点位上架设经纬仪,把测量轴线投测到混凝土面上。同样土建工程处根据所投测的测量轴线来控制柱子、剪力墙及外墙的的定位放线。

  1.7建筑部分的定位放线:在结构施工时所投测的测量轴线

  (用水把测量轴线所在位置的混凝土浮浆冲掉,墨线就会显露出来)架设仪器,把建筑轴线引测到柱子上,用来控制内墙及外墙等的定位放线。

  2高程测量控制网的测设及建筑物高程测量

  2.1地下室的高程测量控制网:首先根据业主移交的水准基点在工程周围的建(构)筑物上以闭合环的方式测设出若干个±0高程点,直接以这些±0高程点作为地下室高程测量的依据。

  2.2上部结构及建筑部分的高程测量控制网:以水准基点测一闭合环,在建筑物外侧的柱子上测设两个+1.000m的相对高程控制点,用以作为上部结构及建筑部分的高程控制点。

  2.3地下室的高程测量:以±0高程点为后视点,把控制高程测设到地下室柱子、外墙的钢筋上,用来控制地下室的结构等的高程。

  2.4上部结构的高程测量:以建筑物边柱上的两个+1.000m的相对高程点作为上部结构高程测量的起始依据。施工层高程测量时,首先用钢尺从高程起始点沿着柱子垂直向上丈量,在施工层柱子钢筋上得到两个高程起始点(其中一个作为参照点)。然后把+0.500m(相对该楼层楼面结构高程)相对高程点测设到柱子钢筋上,用以控制楼板混凝土面高程以及下一层的支模;在外墙模板上测设±0.000m(相对该楼层楼面结构高程)的相对高程点,用以控制楼板混凝土面的高程。

  2.5建筑部分的高程测量:类似于上部结构高程测量,首先把高程起始点引测到各楼层的柱子上,然后把+0.500m(相对该楼层楼面结构高程)的相对高程点测设到柱子和外墙上,用以控制楼板建筑、门、窗等高程。

  3沉降观测

  3.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本工程一共布设8个沉降观测点,均匀布设在建筑物所受荷载较大的柱子外侧,高程位置设置在大约+0.500m处。

  3.2沉降观测的观测频率:在结构封顶之前,结构每施工完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结构封顶之后,第一年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两次,直至建筑物沉降趋于稳定为止。

  3.3沉降观测精度:按三等水准测量±1√n的精度进行观测。水准基点设置两个,且设置在比较稳定地带,其中一个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另一个作为起算点的参照点,用以检查起算点自身是否有沉降。

  4测量精度以及测量资料等满足要求的保证措施单位工程在坐标定位完成之后,建筑物精度主要体现在其自身的相对精度:纵横建筑轴线的正交度、建筑轴线的相关几何关系、柱及墙的垂直度和楼层的层高。建筑物的最终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两者一起影响形成的,考虑到测量误差较施工误差比较容易控制,测量误差按施工误差的1/2来进行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规范要求为建筑物高度的1/1000,但不能超过±20mm,本工程楼高为±0以上102.4m(不包括水塔高度),故允许误差按±20mm来进行控制,那么测量误差则应控制在±8mm以内。建筑物的高度误差规范要求为±10mm,那么测量误差则应控制在±6mm以内。为了在实际测量工作中达到精度要求采取下列措施进行保证:

  4.1测量精度保证的前提是仪器的本身精度要满足要求,本

  公司所使用的水准仪为S(3

  每公里中误差±3mm),经纬仪为2"级(测

  角三测回中误差为±2"),铅垂仪的相对精度为1/40000,钢尺丈量相对精度达到1/20000。仪器、钢尺的自身精度能够达到测量精度的要求。

  4.2仪器、钢尺按计量设备管理要求进行年检。对仪器的轴系相互关系经常进行检查,保证其正确性。另外仪器、钢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外界环境对观测精度的影响,仪器要存放在不易受潮、振动的地方。

  4.3建筑物的垂直度精度由测量轴线精度来保证。建筑物的定位轴线要进行复测,利用外部测量轴线把轴线投测到实地上后,对其正交度进行检查;利用内部测量轴线把测量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对控制点的间距和长、短测量轴线的正交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所投测的测量轴线的正确性。建筑物的柱、剪力墙及外墙模板线由测量控制轴线来控制,每一层对上述结构的偏位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让土建工程处及时纠偏。

  4.4建筑物高度的精度由量距精度

及水准测量精度来保证。高程起算点设置两个,一个用来作为参照点,后视读数取两者的平均数,这样可以提高量距精度。每次水准测量完后进行后视闭合,检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稳定。建筑物楼板模板的高程以及楼板混凝土面高程由所测的高程点来控制,对其及时进行检查,及时纠正。

  4.5每次测量都要下测量任务单并做好原始记录、提交测量成果。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