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审计计划课后作业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12-07

  第二章审计计划(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年度财务报表,在就管理层责任达成一致意见时,甲公司管理层并不认可其责任,则下列A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拟不承接该审计业务

  B.如果法律法规要求承接此类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向管理层解释这种情况的重要性及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C.如果承接了该业务,注册会计师可能发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D.注册会计师应当解除该审计业务约定

  2.如果认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具有合理理由,并且截至变更日已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变更后的审阅业务相关,在出具审阅报告时,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A.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工作

  B.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

  C.在审阅报告中说明业务变更的合理理由

  D.在审阅报告中不提及原审计业务的任何情况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A.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管理层的责任

  B.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C.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

  D.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

  4.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的事项不包括()。

  A.审计的范围和方向

  B.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

  C.审计资源

  D.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阶段,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时,需要考虑重要性方面的问题。

  A.审计范围

  B.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

  C.审计方向

  D.审计资源

  6.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审计资源的规划和调配,以下不属于对审计资源规划所需考虑的事项是()。

  A.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

  B.在集团审计中复核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范围

  C.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

  D.预计审计工作涵盖的范围

  7.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内容是()。

  A.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B.计划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日期

  C.计划向高风险领域分派的项目组成员

  D.计划召开项目组会议的时间

  8.注册会计师应该为审计工作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关于具体审计计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是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B.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进一步分为总体审计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

  C.可能因为未预期事项等原因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具体审计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

  D.对审计计划进行了更新和修改,无须修正相应的审计工作

  9.在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关于*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计划的下列各项内容中,需要修改的是()。

  A.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将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列为重点审计领域

  B.在监盘存货前,与*公司讨论具体存货监盘计划,以提高监盘效率

  C.在函证应收账款前,向*公司索取债务人联系方式,以便尽早实施函证

  D.在外勤工作开始前,提请*公司安排相关财务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10.在确定对项目组成员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针对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的相应质量控制程序

  B.重大错报风险

  C.独立性要求

  D.审计时间预算

  11.下列有关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金额上的重大错报

  B.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C.确定一项错报是否重大,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进行考虑

  D.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12.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B.对重要性的判断是要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仅受错报金额的影响

  C.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D.判断某项错报是否重大,是需要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需求的

  13.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通常应先选定一个基准。下列各项中,对基准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A.对于盈利水平保持稳定的企业,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

  B.对于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兴企业,以营业收入作为基准

  C.针对近年来经营状况大幅波动,盈利和亏损交替发生的企业,可以以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损作为基准

  D.针对公益性质的基金会,以资产总额作为基准

  14.关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在适用的情况下,才需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B.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时,可将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作为一项考虑因素

  C.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应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D.不需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

  15.下列关于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时选择的基准和百分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连续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为被审计单位选择的基准在各年度应当保持一致

  B.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百分比的选择

  C.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较上年没有重大变化,通常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不宜超过上年度的重要性

  D.在确定百分比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

  16.下列关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根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D.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越多,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越接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17.以下关于在审计中运用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B.对于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的存在舞弊风险的营业收入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C.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D.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的差异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8.下列关于明显微小错报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如果预期被审计单位存在数量较多金额较小的错报,可能采用较低的临界值

  B.“明显微小”不等同于“不重大”

  C.明显微小错报需要累积

  D.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可以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4%

  19.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公司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以()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最为适当。

  A.90万元

  B.70万元

  C.15万元

  D.10万元

  20.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时,通过审计抽样抽取的样本账面金额是200万元,经审查发现的错报金额是20万元(高估),而甲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总额是1000万元,由此,A注册会计师应该确定的推断错报金额是()万元。

  A.80

  B.100

  C.120

  D.60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包括()。

  A.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

  B.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C.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2.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有()。

  A.确保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

  B.确定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

  C.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D.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3.在确定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有()。

  A.被审计单位是商业企业、公共部门实体还是非营利组织

  B.编制财务报表是用于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还是用于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

  C.财务报表是整套财务报表还是单一财务报表

  D.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4.为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工作有()。A.确定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可接受的

  B.确定管理层是否有舞弊行为

  C.确定管理层是否认可并理解其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

  D.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是否利用了专家的工作

  5.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下列有关管理层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B.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C.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任何错报

  D.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6.下列因素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修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或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业务约定条款的有()。

  A.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生变更

  B.会计师事务所更换项目合伙人

  C.需要修改约定条款

  D.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7.被审计单位要求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业务时,通常认为是合理理由的有()。

  A.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B.管理层导致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C.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D.非管理层原因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8.下列关于审计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审计计划中不重要的事项可以更改,但是对于比较重要的事项不能更改

  B.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C.由于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必要时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作出更新和修改

  D.审计计划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

  9.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考虑包括在内的有()。

  A.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B.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

  D.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10.注册会计师使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有()。

  A.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B.确定是否承接审计业务

  C.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D.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1.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B.财务报表项目金额的波动幅度

  C.审计的目标

  D.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12.在选择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有()。

  A.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

  B.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C.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D.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13.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百分比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有()。

  A.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

  B.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

  C.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

  D.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

  14.虽然下列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

  A.被审计单位新收购的业务

  B.关联方交易

  C.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薪酬

  15.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有()。

  A.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B.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C.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D.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16.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B.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C.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期望

  17.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有()。

  A.被审计单位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B.注册会计师获取新的信息

  C.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情况的了解发生变化

  D.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接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18.错报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的下列()原因和事项导致的。

  A.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时出现错误

  B.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C.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的不正确会计估计

  D.出于不良动机对会计政策作出的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19.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时可能考虑的因素有()。

  A.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错报)的数量和金额

  B.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

  C.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

  20.以下关于判断错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判断错报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

  B.判断错报通常是指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C.判断错报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

  D.判断错报是由于收集和处理数据产生的错误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负责审计上市公司甲公司20**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在执行审计工作时,A注册会计师对计划审计工作有以下考虑:

  (1)确定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应当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

  (2)计划风险评估程序和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当同时进行,然后再实施相应的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

  (3)完整、详细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计划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但不应包括抽取的样本量。

  (4)在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中,应当在将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作出计划后,再实施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而不能先做计划的先实施程序,后做计划的后实施程序。

  (5)在审计计划阶段,还需要针对特定项目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例如针对舞弊、持续经营和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等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

  (6)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对总体审计策略或具体审计计划作出了重大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修改,但不必说明修改原因。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考虑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是U会计师事务所指派的*公司20×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风险评估时,A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与重要性相关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A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而对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时,A注册会计师特别考虑了作为*公司最大股东的Y公司的决策需要,以确保金额在重要性水平以下的错报不影响Y公司的经济决策。

  (3)考虑到与存货跌价准备等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A注册会计师据此调低了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4)为便于实施审计程序,A注册会计师将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的1%作为界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上限。对于超过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都需要累积,并建议管理层更正。

  (5)*公司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A注册会计师认为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应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要求:

  请逐一考虑上述每种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或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认为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3.ABC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三年审计甲公司(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业企业)财务报表,20**年继续由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与重要性相关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由于甲公司20**年企业合并,造成税前会计利润大额增加,A注册会计师认为按照近几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加合适。

  (2)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该将重要性定为甲公司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1%。

  (3)由于财务报表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该确定一个比不含有该估计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低的重要性。

  (4)基于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该把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

  (5)由于甲公司决定处置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该为此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要求:请逐一考虑上述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或做法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不当之处。如认为存在或可能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就与管理层责任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因此在达成一致意见前不存在解除审计业务约定的情况,选项D错误。

  2.【答案】D

  【解析】为避免引起报告使用者的误解,对相关服务业务出具的报告不应提及原审计业务和在原审计中已执行的程序。只有将审计业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注册会计师才可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3.【答案】C

  【解析】选项C属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考虑,不属于基本内容。

  4.【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5.【答案】C

  【解析】在确定审计方向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重要性方面的问题。

  6.【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审计资源的规划和调配,包括确定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审计资源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①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选项A);②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多少(选项B);③何时调配这些资源(选项C);④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选项D属于在确定审计范围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7.【答案】A

  【解析】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决策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选项A正确;选项BCD均属于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8.【答案】D

  【解析】选项D,一旦审计计划被更新和修改,审计工作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修正。

  9.【答案】B

  【解析】A: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直接假定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因此将收入所属的循环列为重点审计领域是适当的;B:具体存货监盘计划属于审计计划的详细内容,不宜与管理层讨论;C:函证是取得外部证据的重要方法,在任何情况下,得到债务人联系方式均应从客户获得;D:属于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的必要条件。

  10.【答案】B

  【解析】确定对项目组成员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②审计领域;③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④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11.【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12.【答案】B

  【解析】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选项B不正确。

  13.【答案】D

  【解析】针对公益性质的基金会,一般以捐赠收入或捐赠支出总额作为确定重要性的基准。

  14.【答案】D

  【解析】选项D不正确,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针对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重要性。

  15.【答案】A

  【解析】注册会计师为被审计单位选择的基准在各年度中通常会保持稳定,但是并非必须保持一贯不变,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和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变化等对采用的基准作出调整。

  16.【答案】D

  【解析】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越多,评估的项目总体风险越高,越应当确定一个较低水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

  17.【答案】B

  【解析】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选项B不恰当。

  18.【答案】C

  【解析】明显微小错报可以不累积,选项C不恰当。

  19.【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50%~75%。

  20.【答案】A

  【解析】推断的总体错报=(200+20)/200×1000-1000=100(万元);推断错报=100-20=8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D

  【解析】选项A是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不是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2.【答案】ABC

  【解析】选项D是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不是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3.【答案】ABCD

  【解析】确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有: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选项A);②财务报表的目的(选项B);③财务报表的性质(选项C);④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选项D)。

  4.【答案】AC

  【解析】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选项A和C正确。

  5.【答案】ABD

  【解析】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选项A);(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选项C错误);(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选项B),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选项D)。

  6.【答案】ACD

  【解析】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修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或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业务约定条款的因素包括:(1)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2)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选项C);(3)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选项B错误);(4)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发生重大变动;(5)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选项D);(6)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变化;(7)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生变更(选项A);(8)其他报告要求发生变化。

  7.【答案】AC

  【解析】无论是管理层施加的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一般不认为是变更审计业务的合理理由,选项BD错误。

  8.【答案】BC

  【解析】由于未预期事项、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必要时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作出更新和修改,这些更新和修改可能涉及比较重要的事项,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9.【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均正确。

  10.【答案】ACD

  【解析】注册会计师使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有:(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要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而制定的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选项B,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是在承接业务之后,所以确定是否承接审计业务不是使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

  11.【答案】ABC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审计的目标;(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2.【答案】AC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13.【答案】ABCD

  【解析】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百分比时,除了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外(选项B),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百分比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选项A);(2)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选项D)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债券或银行贷款);(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如抱有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选项C)。

  14.【答案】ABCD

  【解析】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下列因素可能表明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选项B、D);(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选项C);(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如新收购的业务)

  (选项A)。

  15.【答案】AC

  【解析】选项BD情况,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16.【答案】ABC

  【解析】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17.【答案】ABC

  【解析】由于存在下列原因,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①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②获取新信息;③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18.【答案】ABCD

  【解析】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选项A、B、C)或舞弊(选项D)导致的。

  19.【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均正确。

  20.【答案】AC

  【解析】选项B属于推断错报;选项D属于事实错报。

  三、简答题

  1.【答案】

  (1)恰当。

  (2)不恰当。计划风险评估程序通常在审计开始阶段进行,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则需要依据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进行。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先制定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计划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3)不恰当。完整、详细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计划包括抽取的样本量等。

  (4)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可以统筹安排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先后顺序,如果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已经做出计划,则可以安排先行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再制定其他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恰当。

  (6)不恰当。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对总体审计策略或具体审计计划作出了重大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修改和理由。

  2.【答案】

  情况(1)存在不当之处。注册会计师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因为这些财务报表项目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但是,这不代表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这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①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重大(可能远远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汇总后的潜在错报风险;

  ②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仅仅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③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情况(2)存在不当之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应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情况(3)存在不当之处。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情况(4)不存在不当之处。

  情况(5)存在不当之处。企业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说明比较注重销售而非利润,因此以营业收入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更为恰当。

  3.【答案】

  (1)不存在不当之处。

  (2)存在不当之处。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是适当的。

  (3)存在不当之处。财务报表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注册会计师并不会因此而确定一个比不含有该估计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更高或更低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4)存在不恰当之处。对于连续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注册会计师应该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而不是50%。

  (5)不存在不当之处。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E地产公司委托审计作业指引

  E地产公司委托审计作业指引

  1. 目的:

  为加强E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包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工程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其他专项审计和控股子公司或项目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管理,规范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公司内部审计的行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2. 适用范围:

  为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社会审计机构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办法所称社会审计机构是依法注册、年检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

  4. 审计机构的选择

  4.1.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实行准入制,具体由公司总经理授权质量部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确定的社会审计机构的范围内选取。

  4.2.社会审计机构的选择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由质量部在综合考虑社会审计机构提供的审计服务方案、人员安排和审计计费报价等因素后进行选择。

  4.3.社会审计机构的选择应相对稳定,且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派出的参与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应相对固定。

  4.4.社会审计机构的选择采用轮换制,轮换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即每家受托社会审计机构不能够连续三年以上对同一家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

  5. 审计委托

  5.1.公司是内部审计业务的委托单位,受托社会审计机构选定后,公司应当与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具体由公司质量部负责承办。合同的签订执行公司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5.1.1.签约双方名称

  5.1.2. 委托目的和委托业务的内容

  5.1.3.审计范围

  5.1.4.出具审计意见的时间和要求

  5.1.5.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1.6.收费标准、依据和支付方式

  5.1.7.违约责任和签约时间

  5.1.8.审计意见的使用责任

  5.1.9.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5.2.质量部在受托社会审计机构进驻现场开展审计前3日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并同时抄送受托社会审计机构。在《审计通知书》中要明确受托社会审计机构的名称,需要被审计单位提前准备的资料,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支持与配合社会审计机构的工作。

  6. 审计工作的要求

  6.1.接受审计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秘密的原则进行审计,开展审计应依法执行有关审计法规,按照公司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提交客观、真实、全面的审计报告,并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6.2.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审计业务委托,除按执业要求做好相关业务审计外,还应当满足委托单位如下工作要求:

  6.2.1.审计中发现重大事项要及时反馈给公司质量部;

  6.2.2.审计报告初稿完成后3日内应当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和公司质量部征求意见,之后根据征求意见结果对审计报告初稿进行修订,最终向公司质量部提交审计报告正式稿;

  6.2.3.向被审计单位、公司质量部报送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

  6.2.4.保留完整的工作底稿、工作记录和其他审计证据,并向公司质量部移交完整的审计工作资料。

  6.3受托社会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有不同意见无法统一时,应当将各方意见报公司质量部,由公司质量部协调处理。

  7. 审计管理

  7.1.公司质量部对准入的社会审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要求其更换审计人员,直至终止合同、报审计委员会请求取消其在公司从事内部审计资格,并按合同规定对其进行违约处理。

  7.1.1.不按合同履行职责;

  7.1.2.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规定期限完成审计任务;

  7.1.3.因受托审计机构责任,导致审计结论严重失真;

  7.1.4.违反执业操守,擅自泄漏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等。

  7.2.质量部根据委托项目的特点对社会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模式;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其工作成果和执业质量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的将由质量部上报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批准取消该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公司内部审计委托的资格。

  8. 审计计费

  8.1.为规范公司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内部审计的审计计费,保护委托方和受托方各方利益,根据《关于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京价(收)字[1996]第260号)、《关于修订现行会计师事务所收费的通知》(京价(收)字[20**]第335号),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审计费用:

  8.1.1.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由委托方和受托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按照以下标准执行,其中:除零星采购项目之外的工程项目审计采用基础计费加核减额计费方式,适用于1-3项规定,零星采购项目审计适用于第4项规定:

  经过公司(控股子公司)预算人员审计后单项工程送审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含),按照送审金额的千分之一加核减额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计费。如果审减额占送审额千分之十以下(不含),核减额比例原则上只能够取平均值(12.5%)以下;审减额占送审额千分之十以上(含),核减额比例可以取上限(15%)。

  经过公司(控股子公司)预算人员审计后单项工程送审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采用超额累进计费方式,5000万元(含)以下部分的基础计费比例为千分之一, 5000万元(不含)至1亿元(含)部分的基础计费比例为千分之零点二,1亿元(不含)以上部分基础计费比例为千分之零点一,然后加核减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如果审减额占送审额千分之十以下(不含),核减额比例原则上只能够取平均值(7.5%)以下;审减额占送审额千分之十以上(含),核减额比例可以取上限(10%)。

  每个工程项目审计报告计费最低不少于3000元。

  零星采购项目审计按照送审金额的千分之零点五至千分之一计费。

  8.1.2.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工程项目固定总价合同预算审计由委托方和受托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按照以下标准执行:按照单项工程送审金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加核减额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计费。

  8.1.3.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由委托方和受托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按照以下标准执行:按照单项

工程送审金额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八计费。

  8.1.4.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控股公司或项目部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采用超额累进计费方式按照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为基数计费,具体审计计费由委托方与受托方商定后确定:

  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照资产总额的千分之二计费。

  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不含)以上的,1000万元(含)以下部分按照资产总额的千分之二计费,1000万元(不含)至1亿元(含)部分按照万分之一计费,1亿元(不含)至10亿元(含)部分按照万分之零点八计费,10亿元(不含)至50亿元(含)部分按照万分之零点一计费,50亿元(不含)以上部分按照万分之零点零八计费。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他专项审计参照公司及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控股公司或项目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计费标准,根据审计业务的实际情况由委托方和受托方商定后确定具体的审计计费。

  8.2.审计计费一旦确定不得更改,如遇特殊情况,委托方与受托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计计费调整,变更《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内容,但必须有充分理由。

  9. 附则:本办法由质量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E地产公司离任审计作业指引

  E地产公司离任审计作业指引

  1.目的:

  为加强对E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以下简称“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之控股子公司/项目部。

  3.术语和定义:

  3.1.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是指控股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控股子公司/项目部的总经理以及全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总经理。

  3.2.任期经济责任:是指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任职期间对其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4.职责:

  4.1.质量部

  4.1.1.全面负责控股子公司/项目部的离任审计。

  4.2.相关部门及控股子公司/项目部

  4.2.1.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

  5.内容及要求:

  5.1.审计要求

  5.1.1.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离任前,应当对其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离任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5.1.2.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从经营业绩和管理能力方面检查被审计人员的工作,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为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全面考察和合理使用干部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5.1.3.质量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实施审计时,应当通过对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分清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5.1.4.实施审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和保守秘密的原则。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5.1.5.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年度经营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审核凭证、账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资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

  5.1.6.被审计人员应及时、全面、如实地向审计人员提供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积极配合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

  5.2.审计内容

  5.2.1.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下达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a)经营及效益指标;

  b)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c)其他需要考核的经济指标。

  5.2.2.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

  a)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b)收入、成本费用、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c)对外投资、资产的处置情况;

  d)收益分配情况。

  5.2.3.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包括经营、资产管理、基本建设、对外投资、财务会计、劳动工资等管理制度。

  5.2.4.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重点为有无隐匿收入、挤占成本、截留利润、偷税、拆借资金、私设“小金库”、贪污受贿、损失浪费、滥发奖金补贴和实物等违法违纪行为。

  5.2.5.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5.3.审计程序

  5.3.1.相关人员离任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向质量部发出函件,质量部在收到函件或任免通知后3天内安排审计。

  5.3.2.控股子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由公司战略发展部协助控股子公司办理相关董事会决议签署并通知质量部进行审计,质量部在收到通知后3天内安排审计。

  5.3.3.公司质量部根据审计项目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可视具体情况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外部审计机构的选择应在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确定的范围内选取。审计实施前3日向被审计的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发出审计通知书。

  5.3.4.审计通知书下达后,被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组的要求做好准备,在审计组进驻时提供出任期内以下资料:

  a)离任负责人述职报告(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提供包括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基本情况、任期内的主要业绩、工作中存在应承担经济责任的问题和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等);

  b)任期期初、期末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c)任期期末资产盘点和债权、债务等资料;

  d)控股子公司/项目部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和业务统计资料;

  e)控股子公司/项目部的内部管理制度;

  f)有关经济监督部门对企业检查后提出的工作报告或处理意见;

  g)审计组认为需要的其他资料。

  5.3.5.审计组进驻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所在的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实施审计,取得有关资料,记入工作记录,写出工作底稿,并由相关人员签字认可。

  5.3.6.审计组根据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b)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包括任期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情况,收入、成本、利润真实情况,有关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c)审计评议意见。对离任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包括离任负责人任期内的主要经营业绩,任期内发生的应由离任负责人承担责任的主要经济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

  d)审计报告应征求被审计负责人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和其本人意见。被审计负责人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日内将书面意见送达审计组。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视同无意见。

  5.3.7.审计组将审计报告、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以及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的书面意见、审计工作记录、工作底稿等审计资料一并送交质量部。

  5.3.8.审计报告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下达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所在控股子公司/项目部,并内抄公司相关高管、抄送公司人力资源部、战略发展部和财务部。

  5.3.9.审计组适时根据审计报告内容,撰写审计意见书,对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经营业绩、决策能力、守法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应由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等进行评议。

  5.3.10.被审计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如对审计意见不能够确认,应在收到审计意见后3日内,向公司质量部提出复议。公司质量部收到复议后,一般应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将复议决定下达控股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所在控股子

公司/项目部,并内抄公司相关高管,抄送公司人力资源部、战略发展部和财务部。

  5.3.11.审计工作结束后,公司质量部应按档案管理规定,立卷归档。

  6.附则

  6.1.离职人员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调动的,在接受审计前可以离职;离职人员调离公司系统的,必须在审计报告出具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6.2.本办法由E地产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解释。

  6.3.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年11月4日发布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同时废止。

篇4:E地产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作业指引

  E地产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作业指引

  1.目的:

  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实现合法经营、信息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活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E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控(参)股公司/项目部的内部控制审计。

  3.术语和定义:

  3.1.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

  4.职责:

  4.1.质量部

  4.1.1.根据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4.1.2.选择适当的标准,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4.1.3.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对被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进行整体评价,也可以选取内部控制要点进行专项评价。

  4.1.4.在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项目进行后续审计。

  4.1.5.定期向公司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总经理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结果。

  5.内容及要求:

  5.1.审计程序

  5.1.1.质量部做好审计有关准备工作,确定审计组成员,并于审计实施前3日发出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准备工作,并向审计组提供下列资料:

  a)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说明书;

  b)董事会会议决议、记录和纪要,监事会会议决议、记录、纪要;

  c)内部经营运作管理制度;

  d)合同授权书、付款授权书和其他授权文件;

  e)合同台账和相关管理资料;

  f)被审计期间的会计凭证、账簿、决算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

  g)历年外部审计报告;

  h)审计组认为需要的其他有关资料。

  5.1.2.审计人员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审计;

  5.1.3.审计组根据审计实施的结果,起草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定性要准确,意见和建议要切实可行。

  5.1.4.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b)审计范围、发现的问题;

  c)审计意见和建议。

  5.1.5.审计报告初稿确定后,要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在3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作答复的,视为没有异议。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当进行审核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报告作相应修改。

  5.1.6.质量部将修改后的审计报告报公司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总经理批准后正式下发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如无特殊情况必须执行审计意见,并依据下发审计报告通知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整改。

  5.1.7.审计档案的归档:质量部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文档按项目编号立卷归档。

  5.2.审计要点

  5.2.1.控制环境审计的要点:

  a)管理层的经营理念;

  b)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

  c)各项职责的分工,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其胜任能力;

  d)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

  e)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

  f)员工业绩考核及激励机制。

  5.2.2.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审计的要点:

  a)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

  b)授权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c)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d)有效控制凭证和记录的真实性;

  e)对资产和记录接近限制设置的适当性;

  f)项目经营计划大纲执行情况;

  g)工程界区管理方式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h)招标质量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i)合同管理工作质量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j)客户索赔事项对销售和成本控制的影响。

  5.2.3.信息与沟通审计的要点:

  a)信息系统是否安全有序运行;

  b)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

  c)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渠道是否开放有效。

  5.2.4.监督审计的要点:各部门是否对所分管控制活动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

  6.附则

  6.1.本办法由质量部负责解释。

  6.2.本办法自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