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幼儿园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大教研活动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9-20

  20**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大教研活动方案

  时间:20**年9月22日

  地点:大一班

  研究主题:研读《大教研活动方案》、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困惑及措施

  活动目的:指导教师要知道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和特点,提升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能力及活动后的反思能力。

  出席者:全体教师

  内容:实践研讨

  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讨论问题

  结合上个学期中大班专用活动室(角色游戏)活动、小班在自己班级角色游戏的活动,说一说你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困惑?

  总结梳理:

  (一)关于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的问题;如何增强幼儿游戏角色扮演意识?让幼儿明确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二)关于游戏中教师指导方面的问题;1、新的游戏主题出现时,教师该不该教?2、在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介入的尺度以多少为准?3、当游戏中发生争夺行为或者其他违规行为时,教师如何巧妙的处理和引导?

  (三)关于游戏中角色的分配问题;角色分配时,教师如果是完全自主的让幼儿选择游戏角色的话,只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那就是:弱者只能是当配角,强者则会老是当主角。而且往往也会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大家争着去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到底老师在分配时能否轮流的安排一下幼儿进行选择呢?

  有困惑就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

  经验梳理:

  1.角色游戏概念: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2.角色游戏特点:

  (1)对游戏角色的假想

  (2)对游戏材料的假想

  (3)对游戏情景的假想

  3.角色游戏的结构:角色游戏的结构是指角色游戏中所包含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角色游戏中的人、物、情节、内在规则。

  2、解决问题

  讨论一、如何增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

  小结: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打好角色基础。

  2.提供游戏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3.加强指导,增加幼儿的角色意识。

  (1)树立榜样,模仿学习;

  (2)扮演角色,随机指导;

  (3)重视评价,加深印象;

  讨论二、关于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指导?

  (1)创设开放性的游戏环境-----环境保证游戏。

  1.调动幼儿在材料准备过程中的主动性。

  2.提供丰富且具动态性的玩具材料。

  3.保证幼儿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2)注重实效性的观察反思-----观察激活游戏。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主要就是在游戏过程中观察是什么吸了幼儿的注意?幼儿的这个行为能坚持多久?幼儿是如何与别人合作的(语言、动作、表情)?是主动交往还是被动应答?幼儿的情绪体验怎样?由此可见,

  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进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恰不恰当,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

  (3)加强有目的性的随机指导----指导推进游戏。

  1.当游戏内容贫乏时,老师应及时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

  2.当幼儿不能专注持续的游戏时,教师要介入指导。

  3.当幼儿进行简单而重复游戏时,教师介入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4.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利用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介入指导。

  5.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

  (4)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完善游戏

  1.当游戏结束时,有的幼儿满足,有的幼儿尽兴,有的幼儿遗憾,有的幼儿意犹未尽。于是幼儿围坐在一起,交流一下体会,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与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与疑惑,是很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游戏情节,用语言概括和表达,还可以引起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同伴的思考与争议。

  2.在分享中展示亮点。

  3.在问题中关注个性。

  4.在争论中整理经验。

  总结: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游戏方式。有效的指导不仅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更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附研前作业:

  活动观察

  观察幼儿的角色游戏后反思你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困惑?

  思考

  1.如何增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

  2.关于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指导?

  备注:请各年级组进行研前自由结对,两两合作讨论,在教研会时带过来。

  20**年9月19日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一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门石一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参加对象

  第一阶段从高一、高二每个备课组中推选两名教师参加,要求其中一名为35岁以上,另一名为35岁以下。

  三、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四、活动保障

  1、为确保该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教务科为具体责任人。

  2、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及时通报,对各种教案、课件、反思、总结材料及时收集整理,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

  利用备课组长会议进行有关动员、宣传和部署。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备课组推选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2、活动实施

  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同课异构”课堂教研活动。具体安排分四个方面,即:坐下来、走进去、写下来、发出去。

  (1)坐下来认真备课。参加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备课组统一确定的一堂课。上课教师需交上课的教案(复印件或电子稿)或课件给教务科。

  (2)走进教室去听课。课时安排集中在12月18日、19日两天,同备课组所有教师必须进课堂听课。

  (3)教学反思写下来。通过对比学习,全体教师将教学反思写下来,各个备课组撰写一份本次活动总结反思,一并交教务科,并择优刊登在《一中管理》上。

  (4)教学感想发出去。鼓励老师们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地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所得所思发表出来。

  3、表彰总结

  活动结束,将召开教师大会进行总结,对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在学校网站和宣传栏中进行宣传表彰。

  门石一中教务科

篇3:泾县中学校本教研活动日实施方案

  为了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实现“质量提升年“目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实“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功能,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设立“校本教研活动日”,并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校本教研日”领导组:

  组长:zz

  副组长:zz

  成员:zz

  二、成立“校本教研日”工作组:

  组长:zz

  副组长:zz

  成员:zz zz zz zz zz

  三、教研活动内容与工作重点:

  (一)活动内容:

  根据《县泾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课堂学习研究”为重点,以“有效教学模式”为主题,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规范办学,认真开展校本研训,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互通学科教学教研动态,并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探索省时、高效、切合我校实际的的教学模式。

  2、举办骨干教师(含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成长课,结合“青蓝工程”,开展观课议课活动,研析课堂教学案例,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3、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研讨、交流某个教学单元教法,研究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统一安排教学水平测试,做好阶段测试试卷分析及其反馈、分析;分工协作整合教学资料,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4、面向高考,依据考纲,做好高三教学研讨,加强高考研究。

  5、组织课题研究,做到以课题促进教学,教学教研相长,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6、大力提倡与鼓励教师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充分利用条件,深入推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年度全员培训教材推荐《课堂学习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

  (二)活动重点:

  加强学习和实践,聚焦“课堂教学研究”,重点探讨有效教学模式,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四、教研活动日安排:

  1、活动时间:每月双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2、活动地点:教学楼各个教室

  五、教研活动工作要求:

  1、实行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即由学科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活动日工作计划、确定活动专题,年级教研组长根据学科教研组长安排具体负责本组活动,学科教研组长(或年级教研组组长)负责组员的召集。

  2、开学初,教研组(年级教研组)要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填写《教研活动日工作计划》、《教研活动日工作安排》,包括确立活动时间、主题、具体负责人(主持人或主讲人)等,上报教研处。

  3、严格考勤制度,组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考勤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补签、代签。

  4、集体备课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要求做到“三定”--活动时间、地点、主题;“三备”--备课标与教学目标、备教材重难点、备教(学)法与教学手段,建议采用说课式或问题研讨式进行备课;“两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

  5、教研日活动开展次数:每月双周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安排周密,讲究实效,避免走过场,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据实考勤。

  6、各组每次活动主题必须明确,可开展说课、观课议课、专题研讨、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形式不拘。

  7、各教师规范填写《校本研训活动记录册》、组长做好会议记录,保留好各种活动资料,在期末统一上交教研处,以便进行考核。

  六、教研活动的物质保障与考勤

  学校将安排人员考勤,并根据各组考勤情况,发放相关津贴。

  七、考核与表彰:

  1、考核办法(见《县泾中学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表》等)

  2、学校依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教研组(年级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组长”。

  3、考核办法由“校本教研日”领导组负责解释,教研处负责实施,相关处室配合。

  县泾中学

  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篇4:朝阳小学小眼睛,大课堂特色教研活动方案

  阳朝小学“小眼睛,大课堂”特色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这就呼唤教学活动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它的提高离不开教学过程的监控,通过实施教学过程的监控,可以使教学中的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从而有效地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的老师通过认真研讨,发现我校学生学习时思维不够开阔,课外知识不够丰富,所学知识和生活还不能融合,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太和谐的因素,以至于造成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成绩和能力不够理想。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教育局陈纲要局长关于《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讲话和教科中心提出的“课堂有效性”的工作思路,我校教导处和教科室联合开展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活动,并以“小眼睛,大课堂”为本学期特色教研活动的着眼点,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二、目标与要求

  1、研究并在实践中解决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教研能力。

  2、充分了解“和谐高效课堂”的内涵,并逐步掌握达到此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质量,逐步达到“和谐高效课堂”的目的。

  4、通过活动,加强老师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我校和谐团队的发展,形成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无私的、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

  三、准备内容和项目

  1、语文、数学和综合三个大教研组制定本组切实可行的“小眼睛、大课堂”的特色教研活动方案。

  2、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研讨中,老师们要根据本组的中心内容和研讨方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全身心参与活动中,养成勤于学习,乐于工作,善于反思,敏于发现的好习惯。力争在学期结束时达到预期目标,让学生的各方面的成绩和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3、举行第三届“阳朝杯”精彩教学团体大比武。

  比赛规则:

  A、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大教研组就本组本期要研讨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施后,于期中(11周前)开展组内的教学比武初赛,每组选送2位老师参加学校的决赛。

  B、参赛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是已经参加过区级以上获奖的赛课。

  C、三年内参加比赛的人员不得重复,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督促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学习探讨。

  D、比赛顺序按照抽签的方式决定。

  四、参加对象

  阳朝小学全体教师。

  五、研训活动方式

  1、集体备课。2、听课评课。

  3、学习理论知识。4、写论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故事等。

  5、精彩教学团体大比武。6、资料整理提交。

  六、奖励措施

  初赛:每组发放100元的活动经费。

  决赛:根据参赛者的平均得分,评出团体一、二、三名,奖金为人均100、70、50。

  七、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篇5: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意图

  自20**年始,进行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学生的发现与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简言之,老师们正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新方式。近一年来,北京市将教学研究定位在“合作”、“探究”、“体验”、“讲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五种教学方式上,所以,我们把本次活动定位在“体验”、“讲授”两种教学方式上,力求使老师们对教学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另外,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老师们课堂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已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而从自己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上看,则变动不大。虽然增加了教师交流、互评、反思等一些环节,在某些环节上有了老师们的参与,但其本质上,从教研活动整体看仍以灌输为主,教师并不能主动的,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研。为摸索让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新形式,特组织本次活动。

  再有,我们一直在提倡“教研、科研一体”。如何一体,却是一个难题。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研、科研两张皮。我认为,教研,更多的研究的是方向性的,以定性研究为主;科研,则需要数据的准确,更突出定量研究,重视“量化”。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突出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建立了评价组,设计测试题及问卷,准备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前、后测量化对比,并对老师们参加本次活动后的意见反馈,进行量化分析。

二、方案设计

  活动名称:小学数学特色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

  活动目标:

  ⒈分别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同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探索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⒉尝试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和合作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更广泛深入地参与教研活动。使80%以上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发言的机会。

  ⒊探索将科研的方法引入教研活动中的方式、方法。

  参与人员及分工:

  人员:我区市、区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四年级数学教师

  下设:

  ⑴理论组

  成员:厉梅等。

  组织人:闫梅

  分工:查找“体验式”、“讲授式”两种教学方式的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介绍。

  ⑵实践组

  成员:芦

  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

  ⑶评价组

  成员:岭

  分工:设计检测题、问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与会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问卷反馈。

  ⑷研讨组

  成员:与会全体成员。组织人:各组组长

  分工:分组参与现场研讨,发表意见。

  具体步骤:

  环节一:教学方式理论介绍。

  “体验式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式”

  环节二:研究课观摩,提供研讨素材。

  课题“植树问题”(每节课30分钟)

  芦震红(体验式),马玉华(讲授式)

  环节三:自我反思。

  由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设计,谈想法。(主要针对教学方式)

  环节四:交流研讨。

  分组交流对比两种教学方式。

  各组组长:①厉文有、韩璐;②李宏娟、于今育;③冯蕾、邵萍;④于丽明、王越华;⑤张秋英、杜艳;⑥何小蓉、马强;⑦周秀凤、罗海华;⑧李宏伟、蔡云;⑨王彦、范涪京;⑩袁雅静、万东春。

  各组组员:签到时抽签确定。

  研讨问题:①您认为在这两节课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讲授式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②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您有哪些建议?

  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您对体验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的了解。(可举例说明)

  环节五:现场交流

  各组展示交流成果。由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

  环节六:评价组反馈

  评价组通过对学生检测结果的分析,反馈教学效果。由李玉成代表评价组反馈。

  环节七:专业引领

  对教学方式的使用,提出建议,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发言人:孙庆辉

  环节八:现场问卷调查

  对全体与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对本次活动的看法。

  主要内容及时段安排:

  内容  主讲人  时间  时间安排

  Ⅰ.理论介绍

  ⒈体验式教学方式

  ⒉讲授式教学方式

  10分钟  10分钟  1:30——1:50

  (5分钟机动)

  Ⅱ.研究课:《植树问题》

  ⒈体验式教学方式

  ⒉讲授式教学方式

  芦红(体验式)

  马华(讲授式)

  30分钟

  30分钟

  1:55——2:25

  2:30——3:00

  (中间换场5分钟)

  中间休息

  10分钟

  Ⅲ.自我反思

  马玉华

  芦震红

  5分钟

  5分钟

  3:10——3:20

  Ⅳ.分组研讨

  全体教师,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20分钟

  3:20——3:40

  Ⅴ.现场交流

  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

  30分钟

  3:40——4:10

  Ⅵ.评价组反馈

  李玉成

  5分钟

  4:10——4:15

  Ⅶ.专业引领

  孙庆辉

  10分钟

  4:15——4:25

  Ⅷ.教师问卷调查

  全体教师

  10分钟

  4:25——4:35

  三、实施后的反思

  该活动已于20**年6月8日实施,现根据实施情况反思如下:

  收获

  一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人,真正参与教研活动

  首先,先期介入的老师,在任务的驱动下,得到锻炼。

  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成为教研的主人,是我们设计意图之一。如何达到这个意图?在准备阶段,就建立起理论组、实践组、评价组,有近20位教师参加进来。老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合作:他(她)们搜集资料,整理综述;指导课堂,落实教学;设计测试,显示效果……老师们群策群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说,这近20位教师,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都获得了一次专业的培训。

  另外,作为参与活动的研讨组成员,同样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他(她)们在活动中,从两种教学方式的理论概述,到两种教学方式的实践展示,并看到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的测试数据,再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老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活动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两中教学方式的研究上,理论联系实际,二就是研讨氛围浓。从本次活动结束前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8人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占调查总数(56人)的85.7%,达到了活动目标中制定的80%的标准。另从问卷中显示,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都较满意,认为本次活动的形式、内容好的分别有53人,两项均为94.6%。老师们对活动满意度,说明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也就说明老师们从中有较大的收获。

  二引进科研的方法与手段,优化教研活动

  以往的教研活动,往往谈理念、谈落实、谈方法,而方法使用的效果如何,仅仅是经验描述性的,即定性研究。本次活动,我们定位在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如果只是定性,则感觉说服力不强。为此,我们把科研的方法引进本次活动中,以使教研活动更见实效。

  首先,在选择现场课授课教师和学生班级时,采用了科研的方法,使其尽可能一样。最终确定马玉华、芦震红两位老师执教,两人均为骨干教师;两个班学生都是永乐三小四年级学生。

  另外,在对两种教学方式对比研究中,运用科研的方法,显示学习效果。在研究中,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关键。以前的教研中,这个环节一般是由教研员或教师,进行点评,多为经验性评价。而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只有这种评价,是不够的,因此要对学习效果进行前后测,再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在方案设计之初,就建立了评价组。实践证明,收效极佳。现将测试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测试说明:共设三题,第一、二题为课堂教学中研究的题型,属“基础测试”(达成性目标),第三题为运用本课知识解决问题,属“能力提高”(发展性目标)。题目略,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一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人

  测试题目

  前测

  后测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

  1

  14

  53.8%

  24

  92.3%

  38.5%

  ①

  8

  30.8%

  17

  65.4%

  34.6%

  ②

  7

  26.9%

  15

  57.7%

  30.8%

  ③

  11

  42.3%

  17

  65.4%

  23.1%

  8

  30.8%

  23

  88.5%

  57.7%

  全对人数

  14

  表二讲授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人

  测试题目

  前测

  后测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

  1

  7

  26.9%

  25

  96.2%

  69.3%

  ①

  7.7%

  20

  76.9%

  69.2%

  ②

  7.7%

  19

  73.1%

  65.4%

  ③

  11.5%

  17

  65.4%

  53.9%

  7.7%

  15.4%

  7.7%

  全对人数

  1

  有了数据,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的认识,就更加理性。例如,对比表一、表二,就可以看到,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目标的实现(即达成性目标)(1、2题),讲授式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这正是讲授式教学方式“效率高”的特点;再比较能力提高目标(发展性目标)(3题),则发现,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升率为57.7%,而讲授式教学方式仅为7.7%。这也恰恰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的特点:虽然在单位时间学习效率较低,但因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象,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较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强。

  三深入认识教学方式,寻求多种方式有效结合

  通过比较,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专业引领,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①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概念性的,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技能性的,可使用讲授式教学方式);②

  教学方式的选用,应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内容而异,因环境而异;③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而应是多种教学方式合理搭配使用,以达到效果优化的目的。

改进

  本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应予以解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⒈把规模缩小,把主题定小

  本次活动,调动了全区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与,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在今后日常的教研工作中,不可能总是把骨干教师集中在一起搞活动,活动是分年段、分年级进行的,怎么办?我考虑可以把本年段中有一定研究能力、有研究愿望的教师组织起来,分成二或三组,组内确定主题和分工,以此次活动形式为参考,组织研究性教研活动。

  另外,本次活动因是第一次,引领、示范作用较强,所以在主题选择上,比较有挑战性。今后的教研活动,主题选择宜小不宜大,重在教师的参与,和专业发展,使其更有可操作性,更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⒉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参与的力度

  在今后教研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大老师们参与的力度。在确定研究性教研活动主题时,应多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在教研形式的选择上,应由老师们自主根据主题,因需设计;在教研活动实施中,应为老师们的辛勤研究搭建平台,让老师们畅所欲言……另外,还要注意,在活动前要公布研究的主题和程序,使广大教师有所准备。

  ⒊要加强计划,使教研活动内容超前于教学

  本次活动后反馈的问卷中,有四位教师提出“教研活动内容应超前教学进度”。当然,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教学方式”,而不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大。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如能把这次活动安排在“植树问题”的教学进度前,老师们是不是能在“教学方式”和“教材使用”两个方面都有收获呢?基于此,在今后教研活动中,我要加强计划性,尽量使研究内容超前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