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中学生守则读后感3篇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9-05

篇一:中小学生守则——读后感

  中小学生守则——读后感

  文字没有规矩,就不成文章;线条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而学生假使没有规矩,就无法成为一个完全人。为了让全体中小学生拥有一套统一的规矩加以遵守,国家出台了“中小学生守则”。而在这里,我就想具体与大家谈谈这部守则。 首先,我们得要知道什么是“中小学生守则”。简单来说,这就是从告诫我们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许许多多建议亦或是要求中提炼而出的九句话。虽然不多,但句句鞭辟入理且朗朗上口。

  其次,为什么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呢?这其实显而易见。人们常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而在这九句话中蕴含着很多使人成人的实在道理。比如“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坚决远离毒品。”告诫我们拒绝黄赌毒;“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提醒我们不要爱慕虚荣,需以勤俭节约为美;“孝亲尊师善待人”则是在告诉我们尊师重道,体谅父母,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诸如此类还有许多。

  综上所述,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在这九句话中,我相信大家已经做到了大多数,对于这些,咱们就应该明确我们的这些做法是正确的,是要继续保持的。于是践行的难度就小了很多。二:假若我们不能做到的是“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一类的概念性的问题,那我们就在思想意识加以纠正,以此来纠正我们的行为。三:若是我们在“养成阅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一类的习惯性问题上有所缺陷,那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不断地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知道了“中小学生守则”的重要性,理解其中字字句句的内涵,在一言一行中对自己加以要求,那么,我相信我们就一定能遵守规矩,做一个优秀中学生。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践行中小学生守则,争当守规矩、讲文明的二十一世纪优秀中学生。

篇二:《中学生守则》心得体会

  《中学生守则》心得体会

  在这金色的九月,怀着对中学生活的憧憬,我踏进了全椒第三中学的大门,迈出了自己迅速成长的又一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在这个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我的风采。为了让我们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学校要求我们认真地学习了《中学生守则》,让我们以新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中学生守则》可以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迈向人生路的一位优秀的导航,教会我们迈好青春的第一步! 阅读《中学生守则》后,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该有一颗爱国心。热爱祖国,自觉维护伟大祖国的尊严,在心中时时刻刻铭记——我只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母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文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中华人民一向都是善良、勤劳、勇敢的,祖国母亲在近代饱受列强的欺凌和践踏,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国就像一头崛起的雄狮,我们这一代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这条东方巨龙屹立在世界之上!

  我们要怎样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呢?《守则》中说得好,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远离有害的垃圾信息,自觉地吸吮有用的文化营养,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讲话,不开小差,按时完成作业。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要注意选择好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中学生守则》不仅教会我如何学习,更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还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要孝顺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应多体谅父母的不是,多检讨自己的过错。要有礼貌,看见老师要说“老师好”看见同学要说“同学好”。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偷懒,不迟到,不早退,值日当天早些来,不和同学比吃穿,要比就比谁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理生活的好习惯。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纪律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都会奠定我们中学以后的命运。同学们,选择从现在开始,让良好的习惯成就我们的未来吧!

篇三:读《中学生守则》有感 - 上海市第八中学

  读《中学生守则》有感

  高二(7)班

  现在已经高二的我们,尽管已经做了6年的高中生,但却似乎一直都没有静下心来,自己地品读过《中学生守则》,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去认真地看了每一条新的《中学生守则》,开始思考其中的每一点。。。。。。

  时间的齿轮一天天在转动,时代也跟着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新的《中学生守则》中有过去一贯的基本规定、道德准则,同时也紧随时代的步伐,添加了一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中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这不仅是教育的一大突破,更是对我们当代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会感恩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深刻的含义。目前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里人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父母,对家人的关怀,朋友的绵绵情谊,陌生人的善举,都不懂得感恩和回报。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今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将这一份优良传统延续下去呢?且不说要将它发扬光大,但最起码的,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一颗关爱的心来关怀身边的一切,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国家安全教育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学生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育,在当今这个和平年代,国家安全教育还可以扩展到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等。来上海短暂或是长期停留工作的外宾较多,我们在遇到外宾时,要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和外宾交流时要做到言行得体。还有就是在网络中,要维护国格,这不仅是新的《中学生守则》的要求,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公民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

  诚实守信

  这一点似乎和我们学校最近在开展的一项特色工作相呼应,就是免监考制度。这正是体现了八中学子的诚实守信的良好的个人素质。我想,当然诚实守信这个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这里,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平时与人交往上,包括信守诺言,遵守时间,不抄作业,遵纪守法等等。是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学生应有的最起码的做人的原则.

  这次的新的学生守则还对“珍惜资源”,“讲究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德做了强调,而“热心公益劳动”也被写进了《守则》,这些条文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我们需要同时代一同进步,同社会一同发展,同纪律一同改变,在改变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最终超越自我,迎接新一天的朝阳,绽放我们的青春活力,燃烧我们火一般的热情!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自强不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为原型写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传,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典型化的文学珍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内战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他的生命中充满了严峻的考验,他通过了。在命运无数次的压迫中,他没有低头,而是顽强地拼搏,活出了生命的真正价值。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这对一个人来讲,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一生坎坷,还要经历病情的折磨,虽然保尔想放弃过,但是他还是站起来了,用另一种武器与命运抗争。那就是写作。。他把自己的故事写了下来,激励着那些同他一样的人们。我们怎能不说保尔的一生富有多少的传奇色彩。

  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有这样的人生了。可我们不得不说保尔的故事仍然可以激励我们。在我们的人生遇到打击时,就该像保尔一样。保尔遇到的是打的困难,而我们的困难远不及他的。既然那么大的困难保尔已经战胜了,更何况我们这些小困难呢?世界上没有永远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有敢于竞争的精神,再大的困难终会在我们面前低头的。在不断地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活出了一个顽强的人生。

  从另一角度看,保尔的经历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不是虚度光阴。既然世界给了我们生命就该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时间。莎士比亚说:”人生苦短,若虚度光阴,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在这既长又短的人生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平平淡淡的就这样过期吗?尽管不可能像保尔一样为革命付出,那么我们还不能身边的人付出吗?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即逝。看来很长的人生其实会很快就过去。所以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吧,至少不会辜负这个生命的存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含有太多的道理。只有慢慢去体味,才能找出它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我真诚的感谢它,教会了我人生的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二)

  暑假期间,我和孩子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保尔柯察金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当时社会很黑暗,西蒙皮得留拉统治下的荷兰白军奸淫拐虐,无恶不作。保尔从小就立志,成大要当一名红军,在他十六岁时,他终于实现了愿望,加入了红军,为党奉献了他的一生。最后不幸的全身瘫痪,还双眼失明,但他凭着坚强的斗志创造了文学,并取得了成功。

  当时的社会很黑暗,全是有钱人贵族的天下,当时保尔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因为犯了一点小小的过错,被学校给开除赶了出来,年纪小小的保尔只有在外面做工,可是当时的富人们根本不把犹太人当人对待,把杀害犹太人当成一种消遣。对孩子也一样,要是做不好事情就会打耳光。

  保尔的许多朋友都很有正义,也包括富人的孩子中也有好人,也喜欢和保尔做朋友,他的朋友们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他们为了党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和执着,当保尔被捕时,波兰白军严刑逼供的时候,保尔没有屈服,他不肯招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尔是一个多么勇敢执着的人他为了和恶势力作斗争,为了党宁愿牺牲

  生命也不肯服输,他随时都可以为了党的事业而献身。

  后来他的眼睛瞎了,但是他仍然想着工作,就算病倒了委员会让他领取安抚金,但他拒绝了别人的好心,有了钱他本来可以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但他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和向往使他无法做到,他仍然坚持着工作。

  保尔在做手术室还能说笑话,他那乐观向上的精神是我们感动,也受益匪浅。也是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勇敢。什么叫热爱。人应该怎么养活着,保尔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战士,竟然有铁一般意志,他为了党的伟大事业而勇敢献身不怕牺牲。为了和病魔而顽强作斗争的精神怎么会不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在党的90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跟随共产党走人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与世界各国更加密切,香港跟澳门的回归,实现了我们的祖国的统一,20**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人们认识了一个崭新的祖国,我们的航天事业也让世界人们刮目相看,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华人民富起来了。中国正走进展新的时代。

  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苦难,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前辈和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多将以前的故事告诉孩子,让孩子读红色经典书籍,让孩子知道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更好的明天。点点滴滴从自身做起,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惜水源。节约用电,祝福祖国会更加美好,繁荣富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

  “风月为益友,读书是良师”,书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钥匙,是思想的宝库,历史的文化遗产。

  一本好书,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愉悦人的心境。

  而大千世界,好书无奇不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俄罗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因为这部自传体小说,给了我许多感触,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

  人的一生当怎样度过才会有意义呢?保尔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向我们证明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不信,请看:保尔在在病魔的折磨下,依旧努力积极的工作;在身体瘫痪后,依然顽强的学习,并且开始文学创作,后来又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原本就残疾的他,犹如雪上加霜,那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保尔却能毅然地拿起笔来,坚持写作,经过顽强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著作。

  读着,读着,保尔那高大的形象似乎在我眼前显现:我看见他在写作,精疲力竭,却一直不停笔端,专心塑造着文学形象,把一切疲惫和艰难都抛诸脑后。

  此时,我好像才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保尔创作的艰辛,更感受到保尔身上的无穷魅力。 保尔是一位残疾人,但还为祖国的壮丽事业而奋斗,他为我树立了身残志坚的光辉榜样。是他——保尔,使我增添了力量,使我鼓起了勇气,使我乐观地看待人生。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诸多挫折,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要相信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历程,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

  保尔的精神在鼓舞着我,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倍感希望渺茫时,我就想会起保尔,那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所以,我要以保尔为楷模,向他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保尔,感谢有你,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我也要向你一样,做一个钢铁般的巨人。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的人生洋溢著书香气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四)

  翻开当年的爱书,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心一下子跳动得剧烈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个坚强的保尔又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保尔是一个苦孩子,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欺侮,处在饥饿和死亡线上。但是,他敢于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会地位挑战,敢于起来改善自己和劳苦大众的命运。他在朱赫等老一辈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帮助下,积极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保尔一生的经历实际上是向不公正的命运挑战,向困难挑战,向自身的残疾和不幸挑战的过程。可是,一个人究竟能够承受多大的苦难和打击呢?一天之中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发起17次冲锋,身患伤寒饿着肚子踩着冰冷刺骨的泥浆修路,从死神那里挣扎出来,躺在病榻中受尽伤痛的折磨。双目失明后,他回到家乡,只求能听见母亲的声音,然而亲爱的母亲却已化作了一堆黄土,即使是这样,直到最后,他还要把自己的经历经过升华之后变成精神财富献给人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在临终之际,他能够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段名言曾经唤起几代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锤炼钢铁的意志,它是我们寻求人生价值的丰碑,是我们成长和追寻的路标。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保尔已经过时了,中国早已进入到改革的时期,与保尔相比,我们更了解比尔·盖茨,更欣赏他,甚至更崇拜他。还有人认为,保尔的意志品质固然非常值得学习。但他终究不过是颗无怨无悔的”螺丝钉”,现代社会更崇尚个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性的充分张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话。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某些价值倾向。诚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努力让自己过上富足的日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们对自身的人生理想还有没有追求的必要呢?保尔精神还应该不应该弘扬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保尔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有着更强的现实性。一个人生目标不明确的人,如何能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往往是一个迷惘无为的人;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个人的奋斗唯有和党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显其辉煌,才会更有意义。我想,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刻内涵之所在吧。因此,”保尔”不会过时,他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丰碑。

  重读此书,获益非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五)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不禁备受启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饱尝人间疾苦,二十岁参加了共产党员,因积劳成疾导致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辗转病榻长达九年,然而卧病期间,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他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把笔作为武器,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新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奋斗,并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这部不朽的名著。

  文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样也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凭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疾病搏斗,终于创作了<暴风雨利索诞生的>这部著作。

  我被保尔的坚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试想一下,一个人若双目失明,他便看不到周围的朋友,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他,只能靠耳朵来生存,一个意志平凡的人怎么可能做到?更何况保尔双腿瘫痪,且左手不能动弹?!

  保尔是正直的,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

  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 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

  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

  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勤奋进取、不怕挫折的精神;

  在劳动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应该以保尔为榜样,分析原因,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应该以保尔为榜样,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继续努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英雄在岁月的风雨中成长,生命在时代的洪流中放歌。愿生命永远都能放出核能,愿生命永远都光芒闪烁,愿生命焕化为友谊的磁场,愿生命放射出情感的电波。英雄的灵魂永不朽,生命的歌声永不落!

篇3:《爱心托起明天》读后感(1)

  《爱心托起明天》读后感

  通过阅读《爱心托起明天》,曲老师“以爱育爱”教育理念的生动记录,深深感动了我,使我感到自己好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认真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曲老师在这本书中以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及独到的见解,这本书写到了曲老师25年班主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结晶,也写到了,曲老师实践"以爱育爱"教育理念的生动记录,曲老师不仅有着非同一般的爱的情感和行为,更有着不同一般的爱的能力和艺术。无论是怎样的“调皮捣蛋”孩子,到她手里都会发生近乎不可思议的变化。仔细读了曲老师这本《爱心托起明天》时,不禁为曲老师那出神入化、举重若轻的“四两拨千斤”的教育艺术,以及那层层推进、直逼要害的“童真.爱”的系统教育思想所深深折服。我想无论是教师还其他工作者读了这本书,都一定会被深深地感动。这本书不只是一份书稿,更是曲老师沉甸甸的教育思想,曲老师在用生命,用爱和智慧,再做教育。生命即教育,教育即人生。这就是曲老师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

  曲莉梅老师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始终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她热爱教育事业,并把这种热爱之情化成思想上的高追求。她始终坚持实施"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工作及其勤勉、尽职尽责、教育艺术精湛,受到了全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敬佩和高度赞扬,是当代教师当之无愧的楷模。她沉醉于做学生的德育工作,用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作为繁琐的学生工作的力量,她身正为范,创造性地工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不论什么样的班级,曲莉梅老师接手后,都能很快地形成民主、和 谐、快乐、积极、向上的凝聚力极强的班风;什么样的学生在曲老师的教导下都会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变成作风严谨,性情活泼,积极上进,又具个性的、视集体荣誉为第一重要的学生。因此,学生、家长一直把曲老师做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作为幸运之事。

  曲老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认识到教师作为道德的向导和传播者、以身示范,严守社会道德规范;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学生着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她的奉献与牺牲,对教育怀有生命的执着和宗教般的情怀。通过自己的“以爱育爱”,唤醒学生对社会、对

  他人的“责任和爱”。在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下,让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品德。她精湛的教育技巧,高尚的道德理念受到了全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敬佩和高度赞扬,是当代教师当之无愧的楷模。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意味着恒心和耐心,学生犯错,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调皮,用爱的思想去感化他。学生有时作业不会做,也做爱的行动去循循善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师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自己的“爱与责任”,唤醒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爱”。“爱与责任”不仅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对教育终极目标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学校培养的人,首先要有“爱”,“爱”也是一种责任:爱自己,善待生命;爱家庭,孝敬父母;爱国家,担承责任。而“责任”也是一种“爱”,表现为对目标的坚持,对生命的坚守,对他人的关爱。其次,教师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可能一句话一个细微的举动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第三,教师的“责任”还要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认真地备课、上课,耐心细致地辅导,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做学生的贴心人。

  爱是一种理解,一种信赖,一种尊重,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及交流,它是人类永恒的主体,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教师来讲,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的。教师用真挚的情感爱孩子的过程,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得到展示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理解爱、体验爱、付出爱,孩子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得到升华与完善。

  教育是爱的事业,而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对自己的事业无限的钟爱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学生的注视下,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教给孩子们知识、智慧、能力。因为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这标志着教师对学生是不是付出真爱。如果作为老师只是在组织学生们玩耍、上一味的安排学生学习。不使学生们在知识、智慧、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你能说你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吗?

  只有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老师,才是一位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无论是古代“因材施教”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还是当今贯彻“以爱育爱”的教师模范曲老师,他们都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奏响爱的乐章,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师哪怕拥有了再高深的教育技术和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够成功。

  《爱心托起明天》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教师道德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的爱、无私的爱,是胜似母爱,高于母爱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真诚,而且还表现在教师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透彻理解。这才是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后者会使你对学生的爱更深远、更广博。

  总之,通过阅读《爱心托起明天》,丰富了我的“师爱”观,使我明白了“以爱育爱”的深远意义。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以爱育爱”地教育中去。我会用我最博大的爱和耐心来温暖和扶育孩子幼小的心灵,用我的激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我会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孩子,把关爱倾注于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孩子们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所有孩子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我会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上谱写出美丽的篇章,让我们的家长无后顾之忧,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用自己的爱心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我决心加倍努力,勇于进取,努力向曲老师学习。用“以爱育爱”奏响新时代的教育之歌,用“以爱育爱”成功地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4:三国演义读后感(1)

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又一次翻开了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从《三国演义》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戏: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好戏让我留连忘返,直呼过瘾!

  每一出戏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个主角都有独特的性格。比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的爱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为,司马懿的阴险狡诈,赵云的英勇善战,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忠勇,鲁肃的敦厚等等。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被

  罗贯中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同一幅幅 动人的画卷,令人读后赞叹不已! 而今天,我要着重说一下曹操和刘备。曹操和刘备,一个是将相之首,一个是汉室之后,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狭窄,甚至于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狭窄,从而导致一个个名士之死:杨修是他肚里的蛔虫,偶尔跟他开点小玩笑,结果却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这一个个充满鲜血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反观刘备,论才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他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也没有曹操高强。但他心胸宽广!三请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他

  在长沙诚恳接收降将黄忠,从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这一个个充满仁义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喜,不能不说是蜀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一个原因。 如果,曹操拥有刘备的胸怀,那么三国的故事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从曹操和刘备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哪些呢?

  在生活中,不要为了得到一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浅;在学习中,不要为了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裹足不前;在与人相处方面,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在班级内部,不要为了没选上干部而心怀不满,从此孤立自己。

  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国的俗话也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心灵比海洋更辽阔、比天空更高远的“船长”吧! 相关文章

篇5:《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从*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这一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曾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总结批判充分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以苏为鉴”的思想更加明确了,如何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和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的问题便提上了议程。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体现在: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有:

  1、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业挤轻工业和农业,而是农、轻、重协调发展。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压轻,以重挤轻,用剥夺农民的办法,通过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来发展农业,结果造成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和农业、轻工业的落后。中国“一五”计划直接受苏联影响,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足。*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他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把这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提出的这种与苏联不同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的具体途径,使5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轻重比例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

  2、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一条中,*指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人和工厂,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他指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要不断地保证增加国家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使劳动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他鉴于苏联推行义务交售制把农民挖得很苦,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做法,主张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这对于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对此是不赞成的,他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但*认为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不服从统一指挥而搞绝对独立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值得一提的是,*还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供借鉴,“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很注意的。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注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过程中,*已敏锐地察觉到不应该把企业看作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应适当扩大企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自主性。在《论十大关系》讲话后不久,他就提出允许企业成为“公开合法的半独立王国”。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重要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论述中,还朦胧地认识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开始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有了一些反思。不久,*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是他企图突破苏联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固定模式的一次可贵尝试。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会议上,陈云等同志还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有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个体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对市场的作用有进一步认识。在《论十大关系》中,*还指出要鼓励沿海工业的发展以促进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经济建设以支持国防建设。以上这些思想尽管总体上还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上也有局限性,但它们实际上已经明确或模糊地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可贵的思想火花。令人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没有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突破贯彻下去和进一步深入,在“大跃进”及“*”运动中重新陷入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并且日益僵化。

  *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我们不应过分苛求一位探索者,因为探索真理终究比占有真理更可贵。无论如何,*毕竟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我们不能忘记*的艰辛探索。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