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从荷兰设施管理看国际设施管理趋势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3-29

  荷兰设施管理市场

  据估计,当前整个荷兰的设施管理市场总额(包括房地产行业)约为628亿欧元。然而,早在20**年,荷兰的设施管理市场总额就达到了650亿欧元。即是说,现在的市场总额较20**年缩水了近23亿欧元(3.5个百分点)。市场总额的下滑缘于设施管理行业的成本削减、更有效率的设施面积利用以及设施管理集团公司的大批破产。

  20**年,荷兰设施管理市场营业额(不包括房地产行业)约为336亿欧元,相比20**年降低约19亿元。显而易见,经济的衰退对整个设施管理市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外,荷兰外部的设施管理服务提供商的市场总额也降低了约5亿欧元(由215亿欧元降至210亿欧元)。在荷兰的设施管理市场中,大约63%的设施管理服务都外包给外国的设施管理服务提供商(较2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结果,设施管理服务项目的外包得以继续更好地发展。

  当前,在外包的设施管理服务公司、机构中有314,000名从业人员。在20**年,该领域的从业人员数量约为300,000名,由此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可见,经济的萧条尚未给设施管理市场带来太多不利影响。

趋势及发展

  根据市场调查,设施管理领域的诸多专家将如下几点列为荷兰设施管理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

  1、可持续性;

  2、全新的工作大环境;

  3、对传统设施企业的发展;

  4、设施服务理念的引进;

  5、商业运作透明化。

可持续性

  与20**年的市场调查结果相比,设施的可持续性已由第四位升至第一位。75%的设施管理经理表示,已将设施的可持续性列入管理的核心。追求可持续性已不仅是种趋势了。

  在大多数的设施管理企业中,可持续性作为设施管理环节的核心,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政策的重要部分。由于提倡环保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正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和客户的关注焦点,越来越多的设施管理公司都开始实施此策略。在满足地方需求的同时,由于可持续发展策略会帮助企业节省大笔开支,设施管理企业亦可因此获利。相当数量的设施管理经理都表示,环保管理政策的实施,往往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节能手段进行管理;购买、应用可重复使用的管理硬件;以及激励一线设施管理员工采用任何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对设施进行妥善管理。

全新的工作大环境

  这一项最近才跻身荷兰设施管理市场趋势排行榜前五名,也渐渐成为办公革新中最为热议的话题。知识经济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性的增加、新一代人的崛起及新技术的发展,这些都迫使设施管理企业思考管理手段的更新。

  遵守以下4个原则,全新的工作大环境就将预示出行业发展:

  ·人是项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由员工自己来决定工作时间、地点、方法及伙伴;

  ·工作必然要带来切实的成果;

  ·工作应由暂时组成的区域小组来完成。

  以下3个方面的改变将能够组织起全新的工作大环境:

  ·个人,以及以个人为核心的组织,能够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将自律变成一种标准;

  ·需要在信息的处理程序中加入最新的规章制度,确保信息的充分和可靠;有必要设立特殊岗位,以更好地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利用;

  ·在总体工作环境中,自由地选择工作地点并充分地关注管理支持的行为已经愈加标准化,这意味着员工将配备更好的管理设备,在充分了解所管理设施的前提下,更好地各司其职。

服务采购型设施管理商业主体

  在20**年的荷兰设施管理趋势排行榜前5名中排名第二的即是服务采购型设施管理商业主体。事实上,有相当比重的传统设施管理公司都逐渐地转型为服务采购型的设施管理公司。

  设施管理服务外包项目数量持续增长是导致这种趋势的核心原因。相比传统的设施管理公司,现在的服务采购型设施管理公司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设施管理提供商,尽早地察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成功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在服务采购型设施管理商业模式下,大多数的项目都是由外部服务承包商、提供商来进行操作的,由设施管理公司内部团队进行操作的项目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设施管理经理都觉得管理的“灵活性”是服务采购型设施管理公司的最大优势。设施管理经理将根据这项特点来拟订相关的管理服务合同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预见到客户需求中的微小改变。

  接下来要做的即是将所有的运营项目甚至更多的战略项目外包给同一个设施管理服务提供商--这又可被称为“综合协调性设施管理”。

设施管理服务新理念的引入

  “好客、殷勤”这一理念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成长迅速并已接近应用的顶峰。事实上,设施管理亦可为商业组织的整体形象带来额外的好处。不仅仅在市场、营销效能方面,还可以为如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方式等基础的目标提供支持。

  设施管理服务的概念是一个设施管理企业的明确定位,旨在从内部和外部全面地完善、提高客户认知度。这一切都基于主要管理任务的成功运营。这将为我们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并作为市场工具,提高下属员工的敬业度,以及外部客户的忠诚度。最终,通过管理灵活性的持续增加,提高不动产和其他建筑设施的真正价值。

商业运作透明化

  在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时期,设施管理企业必须行之有效地对其公司的预算、成本和流动资金走向情况进行核查和监督。这不仅能确保设施管理团队对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有充分的了解,亦决定着已达成协议的服务项目的最终成败。虽然这并非最新的设施管理概念,但是在20**年,商业运作的透明化已然成为了时代对设施管理企业的最新要求。节省开支仍然是设施管理商业行为的主要标准。调查数据显示,设施管理经理平均的节省开支目标为10.5%。为满足这样的任务目标,设施管理经理可应用如下资源:

  ·服务流程、内容的标准化:局限于当前的实践范围内;

  ·优化供应商管理方法:价格(优先于质量)是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供应商必须愈加严格地遵守协议条款;

  ·办公空间的缩减:同等数量员工的单位办公空间缩减,或者单一员工的办公空间合理地缩减。

  设施管理人员的多代同堂

  虽然在对设施管理经理的相关数据调查中并未出现关于“设施管理人员的多代同堂”的趋势,但是该趋势迟早都会成为行业内人员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婴儿潮”的一代人即将面临退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匮乏将导致劳务市场供求的严重失衡。年轻人才往往会为一个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和新的思想。就设施管理行业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提供可包容不同方面差异的设施服务,支持设施管理服务的多元化,以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为任何人提供良好的设施管理服务。这种极具灵活性的设施管理办法将为不同年代的不同客户指定特别的、合适的设施管理服务项目。

调查方式

  以上的结果是通过网络调查、案头研究以及与诸多设施管理经理、供应商、专家会晤等手段获得并总结的。网络调查对象共计500名(其中包括设施管理经理、供应商、专业顾问、讲师和学生)。

英国设施管理趋势

  确保设施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在最近的英国设施管理协会(BIFM)会员调查问卷中(有超过1,500条回复),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环境是设施管理经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形是由多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共同引发的。首先是公众对设施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关注。现在的大环境往往要求设施管理企业要显示出在管理策略上应用了“三重底线”原则,即公众所解释的“利润与环保共同前进”。设施管理公司的股东在做出投资选择时要慎重的考虑“好市民”的形象,这要求设施管理经理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每一个方面,并在年度报告中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报告和理性分析。

  而更多的压力往往来自于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大多数员工都要求企业提供可持续使用的设施,并且这些设施都在实践中运行良好。另外,在新兴的设施建造过程中,设施管理经理还经常作为专家组的一员接受技术咨询,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以体现在最终端的产品和设施上。

新型工作场所及革新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正影响着办公场所革新的整体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办公场所都开始应用最新的科技。在英国,人们觉得工作的最大重心应该是由工作产生的一系列活动而并非办公场所。节省开支仍旧是主导革新的主要元素。设施管理企业着力减少档案数量以节省管理开支,“云科技”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淘汰了资料文档管理室。最新的“在家办公”的工作趋势以及远程办公都为有效率地使用办公场所带来了极大益处。

更加“外包”的设施管理公司

  当前客户公司的主要需求是希望设施管理能包含良性革新,并会为节省开支带来有效的解决方案。客户公司由于要集中处理其核心业务,很希望将隶属的具有支持职能的设备控制和管理等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英国被世界公众认为是外包市场最为先进的国家,同时,英国的房地产领域和设施管理行业中的综合联系亦非常紧密。当前公众对政府的主要关注内容是节省开支,这将进一步推进外包市场的发展并促使设施管理服务提供商完善服务。

近期日本设施管理行业的趋势

更多节能管理

  自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来,几乎所有的日本公司都一直在如饥似渴地采用高能效设施设备。然而,一项日本法律的修正案正迫使这些公司从全局的角度更好、更完善地管理设施。颁布于石油危机时代的《能源合理化利用法案》迫使日本当地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控制并掌握能源损耗现象--大多数受此法案影响的公司均为大型建造业企业。该法案的再修订版于20**年4月正式开始生效,要求所有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对能源进行有效管理。再修订版法案覆盖了更多的连锁企业,例如拥有很多分支机构的销售公司和快餐连锁店。所以,比起设备工程师,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更为关注能源的节省问题。日本的设施管理经理的工作与能源损耗最小化关系密切。

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的两个趋势

  传统上讲,日本的设施管理工作一般都让集团的子公司负责。国际服务供应商在日本的设施管理市场中只占了很小的份额。然而,一些国际化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设施管理项目外包给国外的一些优秀公司;那些原本承包设施管理服务的本国子公司由于缺少国际业务经验,逐渐被市场淘汰。现在正是日本设施管理领域的转折点。

采编:www.pmceo.cOm

篇2:给排水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工作

  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的内容涉及很多,根据具体的给排水系统及设备种类而定。但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排水设备设施的基础资料管理

  给排水设备设施的基础资料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原始资料档案和设备维修资料档案。所有给排水设备设施(包括采暖、空调等)接管后均应建立原始资料档案。

  二、给排水设备运行管理

  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内容是建立合理的运行制度和运行操作规定,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良好运行,日常由物业管理公司水工操作运行给排水设备,运行中严格记录一些运行参数,以便给排水专业管理人员判断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确定维保内容。

  三、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

  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是根据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性能按照一定的科学管理程序和制度,以一定的技术管理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养护和维修更新,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性能良好,对一些易损件要定期更换,杜绝事故停机。对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设备设施,物业管理公司一般委托专业性公司维保或者大修理。

  物业管理与给水排水专业密不可分

  前面提到,物业管理公司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方式上承担着某些社会职能。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中规定,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信等单位开展维修施工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予以协助。任何单位不得强行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代收代缴有关费用。确需委托的,应当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委托合同,实行有偿

  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应与市政的给水、排水等专业管理部门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相互分工通力合作。

  高层楼宇以楼内供水泵房总计费水表为界,多层楼房以楼外自来水表为界。界线以外(含计费水表)的供水管线的设备,由城市供水部门负责维护管理,界线以内至用户的供水管线及设备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维护、管理。通常小区内用水自来水公司实行趸售政策。室内排水系统由物业管理公司维护管理。物业红线外的排水管路、窨井由城市排水管理部门负责维护。

  物业管理企业在接管物业前应提前介入,结合今后的运行要求及管理经验,提出建议,以便于后期管理。在竣工验收前,给水系统、设备设施都要通过试压、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物业管理公司接管后,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日常操作和运行都由水工完成。给排水设备日常操作管理是物业设备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运行情况是否正常,降低运行损耗等问题。因此,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应规范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正确、安全地操作给排水设备设施。给排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供水管爆裂、水泵不工作及停电等,需要及时处理,为了避免出现异常,便于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要加强日常巡视工作,确保所辖物业管理区域内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行。

  一般意义上的物业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传统的物业设备管理侧重于现场管理,主要是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对上述水暖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把各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作为工作目标,着眼于有故障的设备,具有“维持”的特点。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化的现代建筑设备更快地进入各种建筑,使物业管理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各项传统产业的业务也由于结合了信息技术而出现很大的变化。物业设备设施营运过程中的成本花费占物业管理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维持”水平上的管理已不适应物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缺点日益突出。但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物管人员认为,大楼或小区建成后,招聘一些空调工、水电工、冷冻工让设备运转起来就行了。这样的管理思路实施起来就会造成许多问题,诸如能耗高、自控不能实现、设备损耗加速等。

  导致国内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工作滞后的原因,首先是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物业管理方在工作上脱节;建设方在建设阶段较少考虑今后运营时的节约和便利,而过多地考虑了如何节省一次性投资,如何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且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较少考虑各项设备集成后的协调和匹配,而在建筑物设备的施工、调试与验收过程中,设计人员又很少参与具体工作。物管部门通常在建设后期或建成后接手,工程前期介入的工作几乎不做或做得很少,设备工程师的招聘还常常处于行政、清洁、保安人员之后,很少有一个预先的系统的工程跟进和熟悉过程。其次,就是认为只要设备设施无故障、开得动就行了,这就是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这种观念并没有认识到物业设备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没有意识到良好的物业环境品质(即各种物业设备设施的运行效果)才是物业设备管理的最高工作目标。国内物业管理行业薪酬较低,不能吸引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设备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致使许多给排水等专业技术人员宁愿到工地上体验,也不愿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总的来讲,在物业管理行业要发展需要多专业支撑,给排水专业在物业管理行业是有市场、有前景的。在这里给排水设计人员的设想得以验证,新技术、新材料在这里得以运用,从专业人员角度来讲,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给排水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美。

篇3: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术语

  1.0术语:

  1.1. 技术责任:在专业分工确定后,从技术角度来区分责任人对该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具体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⑴责任人对自己所负责的专业系统的情况必须是比较熟悉的,对系统内各节点的设备的技术状态必须是了解的,因而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发展趋势应该有自己的技术判断。

  ⑵对涉及本系统内的技术改造的方案必须负责地提出自己的技术意见。

  ⑶对所管系统内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操作负有技术交底的责任。

  ⑷对系统设备的故障、事故提出技术分析的专业意见。

  1.2 系统保养: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本文内所指的系统是特指物业设备系统如“中央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等。按上述系统的全部组成,从始端到末端,按一定的设定周期及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对系统全部构成节点为对象的保养工作。系统保养不是以排除故障为目的的操作行为,而是为延长设备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目的的操作类型。

  1.3.运行管理:运行是指设备周而复此地运转。根据物业设备不同专业系统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通过对设备设施有关动态参数的记录、观察、分析、调整来实施对系统设备的具体操作行为的管理。为排除设备故障而进行的维修工作、检修工作也应该纳入运行管理的内容之中。

  1.4.保养的工艺要求:在实施物业设备系统保养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保养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

  1.5.维修:维修是在运行管理范畴内的一件工作。是指在运行中的设备出现了故障后进行的修理行为。其目的是尽快将设备故障排除,恢复系统运行。

  1.6.检修:是特指一些设备设施在一定的运行周期内,有计划地按该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解体调整、修复、更换被磨损件的工作行为。被检修设备不一定是故障状态。

  1.7.监测:通过人工或仪表等技术手段,对在运行的设备的各类技术参数进行记录、分析、比较的过程。达到对设备运行动态的情况的了解的目的。

  1.8.检测:通过应用技术的手段和对应的仪表,对设备固有的技术参数进行测量,以达到对被检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性能好坏的判断的目的。

  1.9.预测:通过对设备系统的大量数据的占有和分析,推断未来的时间段内设备可能出现的技术状态和安全运行的可靠程度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1.10.技术协调:当出现有多专业系统交叉的问题时,组织有关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讨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

篇4:共用设备设施管理规程

  1.0 目的

  按小区公共设备规范管理要求,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统一、完整和完善,使各项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满足服务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区物业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

  3.0 职责

  4.1 工程值班员负责设备的日常养护及运行操作,做好运行记录,并负责所管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4.2 工程维修工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及年度大修工作,做好维修记录。

  4.3 电梯维修工负责物业电梯运行保养及安全管理工作。

  4.4 弱电工负责物业项目自控、电视电话、背景音乐、消防监控等系统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工作。

  4.5 工程水工负责物业项目排污管道、雨水管、沙井、雨水井、化粪池、天台渠口、道路、房屋本体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最佳状态。

  4.7 工程主管全面负责物业项目的设备管理工作,编制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制定月检、季检、年检及全年大修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4.8 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核,呈报公司相关部门或主管领导审批,并监督、检查、指导上述人员的工作。

  4.9 物业公司工程经理负责对物业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编制有关工程技术档案;分包工程的方案审定、预算审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公司重大工程改造,指导设备设施故障维修工作。

  5.0 程序内容

  5.1 遵循“维护为主、保养与修理并重”的原则,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

  5.2 配置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机电人员、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和作业环境。

  5.3 制订并贯彻执行各种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机电人员的岗位职责。

  5.4 制订并贯彻执行设备台帐管理制度,健全设备设施的编号、统计、保管、更新、报废等管理办法。

  5.5 制定各种机电设备修理工日、材料损耗报表及备品备件定额。

  5.6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做好设备运行和维修记录。

  5.7 工程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进行有关的培训后,才能使用和操作

  5.8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巡视检查制度。

  5.9 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严禁不按规程违章操作。

  5.10 坚持“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设备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6.0 程序要点

  6.1 设备的接管验收

  6.1.1 设备的接管验收由主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与建设单位办理设备交接验收及资料移交手续。

  6.1.2 设备接管时按照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国家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如验收不合格,则应在验收单中说明实际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限期由开发商负责整改。

  6.2 设备的基础管理

  6.2.1 设备的资料管理

  6.2.1.1 在接管物业项目后应尽快将所有设备建立起《设备台账》,并在建档后将《设备台账》进行存档。

  6.2.1.2 《设备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统一编号、型号、生产厂家、使用时间、主要技术参数等。

  6.2.1.3 《设备台账》应与设备现状一致,设备管理人员应将设备封存、停用、报废、更换零部件及检修情况,及时分别在《设备台账》或《设备卡》上登记。

  6.2.1.4 《设备台账》和设备出厂原件(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协议等)统一由物业公司专人保存。

  6.2.1.5 重要设备的操作手册复印件由服务中心建档保管。

  6.2.2 设备的编号与标识

  6.2.2.1 接管物业项目后应将所有设备及其运行状态进行统一标识与编号。标识内容分别填写在设备卡和设备状态标识牌上。设备标识牌制作、标识要求统一执行公司VI系统要求。

  6.2.2.2 所有设备应按单机单台悬挂或张贴《设备卡》。《设备卡》标明该机的编号、型号、责任人、主要技术参数,用标牌形式制作。

  6.2.2.4 应对设备状态进行标识,以防止因设备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6.2.2.5 设备状态分为运行、备用、停用、封存、报废、检修及严禁合闸等;

  6.2.2.6 设备状态标识牌应在设备状态确定后,由设备操作人员及时悬挂于应标识设备的显眼位置;设备状态改变,标识应随之改变。

  6.3设备的日常操作、运行、维修保养管理(详见工程类各设备的操作、运行、维修保养管理程序)。

  6.4设备的停用和封存

  6.4.1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设备应予停用或封存:

  6.4.1.1 多余设备,含服务提供不再需要的设备;

  6.4.1.2 设备功能已不能满足提供服务需要的设备。

  6.4.2 停用或封存的设备应采用措施防止锈蚀、碰磕和其他形式对其状态的损坏。

  6.4.3 工程部应定期对停用或封存的设备进行检查,以保持其适用性。

  6.4.4 设备主管人员应填写设备停用或封存的报批单,由服务中心负责人上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6.5 设备的报废

  6.5.1 无修复价值的设备应予报废。

  6.5.2 报废设备应由公司工程部组织鉴定。参与鉴定的人员应包括:运行值班人员、工程主管、服务中心负责人、物业公司工程部经理等。

  6.5.3 工程主管填写《设备设施封存、报废审批表》,经服务中心负责人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6.5.4 需报废设备在未获得批准、实施前,应悬挂“待报废”标识。

  6.5.5 报废设备应及时撤离原安装或使用场所,未撤离前应悬挂“报废”标识。

篇5: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术语

  1.0术语:

  1.1. 技术责任:在专业分工确定后,从技术角度来区分责任人对该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具体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⑴责任人对自己所负责的专业系统的情况必须是比较熟悉的,对系统内各节点的设备的技术状态必须是了解的,因而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发展趋势应该有自己的技术判断。

  ⑵对涉及本系统内的技术改造的方案必须负责地提出自己的技术意见。

  ⑶对所管系统内的技术工人的技术操作负有技术交底的责任。

  ⑷对系统设备的故障、事故提出技术分析的专业意见。

  1.2 系统保养: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本文内所指的系统是特指物业设备系统如“中央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等。按上述系统的全部组成,从始端到末端,按一定的设定周期及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对系统全部构成节点为对象的保养工作。系统保养不是以排除故障为目的的操作行为,而是为延长设备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目的的操作类型。

  1.3.运行管理:运行是指设备周而复此地运转。根据物业设备不同专业系统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通过对设备设施有关动态参数的记录、观察、分析、调整来实施对系统设备的具体操作行为的管理。为排除设备故障而进行的维修工作、检修工作也应该纳入运行管理的内容之中。

  1.4.保养的工艺要求:在实施物业设备系统保养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保养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

  1.5.维修:维修是在运行管理范畴内的一件工作。是指在运行中的设备出现了故障后进行的修理行为。其目的是尽快将设备故障排除,恢复系统运行。

  1.6.检修:是特指一些设备设施在一定的运行周期内,有计划地按该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解体调整、修复、更换被磨损件的工作行为。被检修设备不一定是故障状态。

  1.7.监测:通过人工或仪表等技术手段,对在运行的设备的各类技术参数进行记录、分析、比较的过程。达到对设备运行动态的情况的了解的目的。

  1.8.检测:通过应用技术的手段和对应的仪表,对设备固有的技术参数进行测量,以达到对被检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性能好坏的判断的目的。

  1.9.预测:通过对设备系统的大量数据的占有和分析,推断未来的时间段内设备可能出现的技术状态和安全运行的可靠程度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1.10.技术协调:当出现有多专业系统交叉的问题时,组织有关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讨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