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科技学院副院长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报告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5-19

  南湖科技学院副院长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报告

  --努力加强科学研究 加快推进学研产结合

  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水平

  老师们、同志们:

  我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作20**年科技工作报告。

  一、20**年科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推进学研产合作,紧紧围绕着科技研究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全校教师科研热情不断高涨,科研整体实力得以提升

  在学校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激发下,广大教职工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全年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6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篇,CSCD、CSSCI收录论文110篇;出版著作、教材28部,申请专利2项,发表作品11幅,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130项。其中,管天球教授、李治章教授和姜红宇博士等3人主持的项目分别获得了南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我校省级自然科学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管天球教授的专着《欠发达地区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邓楠教授的专着《寻根文学价值观论》获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取得了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新的成绩;另外,我校组织参加“20**年南湖省教育科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论文评选活动,获得奖项14项。

  (二)科研项目有较大突破,科研经费较上一年实现翻番

  全年全校教师共申请各级各类课题437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81项,较上年增加30%,主持和参与课题的教师人数达435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21项,占立项总数的2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12项,占立项总数的15%,副高职称的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22项,占立项总数的27%,中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立项课题29项,占立项总数的36%,青年教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项目立项取得以下突破:

  1.高级别科研课题立项保持增长态势。刘志壮教授主持的《基于农药特性的在线混药与变量喷雾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科基金课题立项。纪委书记袁先友教授主持的《氧化锰矿伴生金属镍钴的开发与应用》获得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立项。谢筱冬副教授主持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互动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课题立项。刘忠华副教授主持的《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建国以来我国高考语文知识的社会学审视》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考试专项课题立项。永大高科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发改委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1项,农业部项目1项。

  2.省级科研课题立项又有新的发展。全校共申报省社科基金项目68项,获得省社科基金课题23项,立项数目创我校历史最高记录,立项率为34%,立项率大大超过地方本科院校立项率。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立项率50%。获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4项,立项率28.6%。获得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立项率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3.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创历史最好成绩。获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35项,其中,重点项目立项3项,立项率100%,是全省平均立项率的2倍;青年项目立项3项,立项率75%,超出全省平均立项率25个百分点;一般项目26项,立项率78%,超出全省平均立项率10个百分点。院长佘国华教授获得20**年度南湖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项,使我校创新平台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4.年度进校科研经费实现了翻番。全校全年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81项,获得各项科研项目进校经费达1719万元,比20**年448万元翻了两番多,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走到了同类院校的前列。

  (三)科研基地和研究所的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成果不断彰显

  20**年,在原有的11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新成立了计算数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进一步完善了永州地方文化研究规划,健全了研究队伍,创新了研究思路。认真做好了对12个学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重新认定工作,制定了《南湖科技学院科研机构考核办法》,加强了对研究基地和研究所的考核,督促各科研机构明确具体的科研任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各个研究所形成了强势的研究团队,结出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在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46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获得省级和市级奖励9项。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研究人员协助公司完成了1万吨红薯燃料乙醇项目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创新了工业化生料酿酒工艺和发酵控制阀。有机催化合成研究所研究人员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项目经费达58.9万元,获得省级奖励1项,有1部教材被评为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发表研究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9篇。油茶研究所研究人员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培育茶油种苗200万珠,在3000吨精炼线投入生产的基础上,在零陵科技园又新建2万吨精炼生产线。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2篇。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出版专着1部,发表学术论文31篇。柳宗元研究所科研人员主持省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9篇。濂溪研究所研究人员主持省级课题1项,出版专着1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张京华教授发表论文7篇,出版著作1部。新农村建设研究所研究人员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

  (四)学研产结合稳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再上新台阶

  20**年,我校“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产学研示范基地又被评为南湖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为我校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加上20**年南湖省“生物质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我校已有2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占全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的十八分之一。

  20**年,永大高科有限公司5000亩油茶高产林和低改林种植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万吨/年油茶籽深加工产业化扩建项目”被确定为南湖省“双百”工程和“四千”工程项目,并被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产业化部列为20**年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同时被列为财政部、科技部、国家林业总局、省委省政府及各部委重点扶持项目,共获得立项资金1515万元,其中国家发改委资助金额870万元。公司在全市建成了年培育400万株优质油茶种苗繁育基地,建成高标准大棚9000平方米,培训油茶产业人才300多人次。永大九嶷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了3000吨精炼茶油生产线建设并通过技术监督局验收,获QS质量安全论证。

  20**年,中国(南方)可再生能源研究所联合永大生物能源公司完成年产1万吨红薯燃料乙醇项目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创新了工业化生料酿酒工艺和发酵控制阀。现正在安装蒸汽锅炉、管网建设及沼气工程,准备进行水气检收。

  在技术服务方面,土建系周基老师与南湖省路桥集团公司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成为我校科技人员为企业服务的大胆尝试。科技处组织成立了科技服务企业小分队,深入永州各企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我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南湖日报先后两次报道我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经验在省委和省高校召开的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推广。

  (五)坚持常做常新的理念,科技管理工作有新的进步

  1.大力促进学研产结合工作和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为进一步促进学研产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20**年,科技处相继出台了《南湖科技学院关于促进学研产结合的实施意见》和《南湖科技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建立和完善了促进学研产结合的激励机制,明确了有关要求和责任,为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制度支持。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经验在省委和省高校召开的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推广。

  2.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工作。专门设立了信息员,负责科研项目信息的搜集和及时发布,确保各类科研通知及时下达到教职工手中。20**年,科技处共发布科研通知96条,科研新闻23条,有力地保障了我校科研信息的畅通。

  3.加强科研课题结题工作。针对以往一些教师只重课题立项、不重视结题的现象,科技处加强了课题的结题管理,及时下发通知督促项目负责人进行结题,并严把结题质量关,提高了课题结题率。20**年,我校共有35项省级课题,23项市级课题及102项校级课题和15项大学生课题结题。

  4.坚持做好学术讲座工作,提高讲座质量。20**年学校以教学系部为单位共举办了85场学术讲座,其中邀请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国家社科基金办主任张国祚等校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我校讲学30场次。学术报告的内容涉及到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拓宽了学校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5.科技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肯定,获得新的荣誉。20**年,我校科技处被评为20**年至20**年度南湖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先进单位,张俭民同志被评为20**年至20**年度南湖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先进个人,伍金辉同志被评为南湖省高校科研管理优秀工作者。

  老师们、同志们,以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校的科技产业工作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人员的科研功利意识较为突出,以科研促进教学并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不强;一部分教师只为评职称而搞科研,评上教授以后科研成果没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科研热情有待提高;二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偏少,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奖励的优秀成果少,在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偏少,不少教师对申报国家级课题和成果缺乏信心,普遍存在着畏难的情绪。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不少教师还只是满足于科研论文的发表,对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问题思考得较少,科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年科技产业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和***为指导,围绕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南湖省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机遇,制定和落实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学校的创新体系,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深入推进学研产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增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积极培育科研创新团队。

  积极推动学校潇湘学者工程的顺利实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一批研究基地、研究所、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上台阶、上档次,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激励他们承担国家基金和省级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成果奖。积极申报20**年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争取实现省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2.加强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项目和产学研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提高科研档次。

  (1)要重点抓好国家、省社科基金、国家、省自科基金及学研产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抓数量重质量,以质量求数量,积极发动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申报国家基金课题,要求各重点学科和研究机构整合研究力量,集体攻关,主动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任务,争取申报国家基金课题80项左右,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4项。

  对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预研项目制度,规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激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基金课题。对申报国家级、部级项目的主持人给予一定的项目申报费,对已通过课题盲审入围而未立项的国家级、部级课题实行预研项目制度,加大对项目的资助力度,为下一年度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积累先期成果。对有特色、有应用价值和创新价值的国家级项目要加强引导,聘请省内专家对课题申报书加以指导,组织集体攻关论证,提高课题立项率。

  积极作好省级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申报省社科基金项目100项左右,获得省社科基金25项左右,继续保持我校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的领先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南湖省社科规划办组织的社科成果立项项目、社科著作出版资助和南湖省社科联组织的社科普及著作出版资助等项目,争取获得省社科成果立项项目5-8项,获得社科著作出版及社科普及著作出版资助2-4项。高质量完成省自科基金项目的限额申报任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没有限制申报名额的省自科基金青年项目,争取实现50%的课题立项率。

  (2)要全面出击,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各部办委局和省各厅局发布的各级各类课题。要广泛收集各种课题申报信息,通过校园网主页、科技处网页和行政办公系统及时发布国家各部办委局和省各厅局发布的各类课题申报信息,做好信息服务和课题申报指导工作。加强与教育部社科司和自科司的联系与沟通,争取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自科规划课题2-4项左右。

  (3)要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题和成果鉴定工作。及时在科技处网站更新结题要求,提前公布到期结题的项目名单,督促项目主持人按时结题。对于没有按规定结题的课题,要及时在科技处网页进行通报,对连续三年申请延迟结题的项目,要做出撤项的处理决定。

  (4)要积极争取永州市各类课题,特别是科技计划项目和软科学课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有影响的学科群体

  积极组织开展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立项工作,拟立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8个,为20**年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做准备。积极做好校级重点学科的评估验收工作。制定和完善校级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20**年立项的7个校级重点学科的评估验收工作。建设好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认真做好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近五年来的建设情况检查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学科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组织教学系部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要在评选校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力争获得省级重点学科2-3个左右,获得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左右。

  4.加强省级研究基地和研究所建设,深入推进地方文化研究

  要以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永州历史文化研究规划,健全研究队伍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思路。要更加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搜集、发掘和整理工作,逐步增强研究工作的原创性,争取在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浯溪碑林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中,多出精品力作,为发展地方产业、尤其是地方旅游产业,提升地方文化建设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抓好舜文化研究基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等2个省级研究基地的建设,制定《南湖科技学院省级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对省级研究基地的考核和管理,认真组织做好省社科规划办对省级研究基地的年度检查工作。

  抓好12个学术研究所的建设,继续打好科研三张牌。督促各研究所制定三年和年度建设规划,明确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年度建设目标,规定具体的科研任务。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查,三年后进行评估验收。认真组织校内专家根据《南湖科技学院科研机构考核办法》,对12个研究所进行年度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研究所负责人予以撤换或撤消该研究所。

  5.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长效机制。

  认真组织实施《南湖科技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校内外产学研结合基地建设,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研究,积极从事专利申请、成果鉴定等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助永大高科集团公司做好红薯燃料乙醇项目、油茶等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永大高科集团公司争取全年完成产值14020万元,完成项目投资10100万元,实现利润1350万元,争取专项资助600万元。

  6.拓宽学术视野,加强与外界的信息联系。

  经常与兄弟院校取得联系,激活思维,更新观念。积极鼓励各单位邀请重点大学的知名教授和科研院所知名的研究员来校讲学和指导工作,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我校积极筹备申报硕士点奠定基础。全年计划组织学术讲座80场,其中,校外专家讲学40场,校内讲学40场。完善《南湖科技学院学术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学术讲座的申报和实施程序,提高学术讲座的质量和效果。

  7.加强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申报及评选工作。

  继我校实现省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和省级社科成果奖新的成绩之后,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在应用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踊跃申报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争取实现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新的突破。积极发动教师申报20**年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永州市社科成果奖,争取取得新的成绩。

  8.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制定和完善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研究所、科研课题等项目的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经费的审批程序,督促项目组成员合理、有效使用项目建设经费,增加项目经费开支的透明度,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9.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要贯彻实施现有的各项科研资助及奖励制度,在操作中要注意收集有关反馈意见,并及时补充和完善。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工作量计算、科研成果鉴定等制度的研究,形成科学而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收集国内外各种科研信息,加以研究筛选,通过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及时向教师发布信息,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科研成果的登记、归档、申报和奖励等各项日常工作,为科研人员争项目、争经费、出成果铺路搭桥。

  老师们、同志们,回顾我校过去一年的科技产业工作,成绩令人欣喜;展望新一年的科技产业工作,目标催人奋进,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为开创我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科技学院副院长教学工作会议报告

  南湖科技学院副院长教学工作会议报告

  --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们、同志们:

  我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作20**年教学工作会议报告。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学校深入贯彻学习实践***,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20**年,学校坚持以***为指导,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研讨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全校上下形成了内涵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形成了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观,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质量观,科学发展、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加巩固,教学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班子成员定期议教制度,及时研究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二是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教师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视为第一要务,做了大量工作。三是加强了教学工作与质量工程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了各项教学教改活动的顺利推进。

  (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20**年,学校共立项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23项,获得省级质量工程建设立项项目31项。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张敏与裴春秀教授主编的教材分别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建设中心;唐耀平、肖智成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13项教改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其中,佘国华教授主持的项目获得省级教改重点项目;10项学生课题获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14个校级特色专业,32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中期检查全部合格,66项校级教改课题结题验收。

  为强化“质量工程”项目研究,我们于09年组织召开了第二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讨班,编辑出版了《质量工程研究与实践》(第二辑)和《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两本专着。

  (三)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取得显著成效

  1.常规教学管理方面重点抓了六项工作:一是加强了日常教学检查力度。校领导采取听课、巡查、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亲临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督查。教务处五个日常教学检查组和各系教学检查组,对全校每天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二是狠抓了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组织开展了非专任教师课堂教学资格认定、新教师听课和跟踪听课工作。同时开展了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三是调整了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计划。完成了对20**、20**级专业培养方案的局部调整和20**级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四是创新了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全年共开出124门选修课程,实现8124人次成功选课。五是规范了教学督导工作,组建了第三届教学督导团。六是加强了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我校已有14个教学信息反馈工作站,学生信息员已达217人,覆盖全校所有班级。

  2.实践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我们成功争取到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建设经费12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首次突破了1亿元。物理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和土木工程与管理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计算机基础课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实验室。二是加强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监控。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厅对20**届毕业论文的抽查工作,并组织汇编了20**届、20**届毕业生优秀论文集。三是改革了教育实习工作。将原有的40多个实习基地缩减到12个,加大了对实习基地的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宁远一中”被评为南湖省优秀实习基地。

  3.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年,我校有682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人数为252人,录取率为37%。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8%。学生参加各种全国、全省性考试的合格率稳步提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为41.70%,比上一年度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为62.15%,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2个百分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率为42.96%,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率为75.9%,高出全国师范院校平均合格率14个百分点。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率为70.25%,高出全国高校平均合格率10个百分点。此外,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也取得良好成绩,共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200余人次。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3项,获得南湖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获得南湖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南湖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南湖省第二届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南湖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数学专业类三等奖3项,非数学专业类二等奖1项;在南湖省第15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本科一组团体三等奖,非专业组三等奖1项;在第二届南湖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优胜奖2项;在南湖省第九届“中南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2枚;在南湖省“千人演讲颂中华·站在历史现场向祖国报告”演讲比赛中,获得特等奖2项(全省特等奖4名),银奖1项;获得“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南湖赛区二等奖1项,全国赛区获优胜奖1项。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我们组织各教学系部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调研工作。各教学系部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国语言文学系制定和完善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分项培养方案》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等级测评方案》;信息技术与教育系制定了“四个一”的教学质量标准,增加了实验学时所占比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制定了本科分流教学实施方案,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学生成功进行了分流教学。大学英语教学部将原来的综合测试改革为专项测试,加强了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增开了英语口语,英语电影欣赏等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能力。音乐系钢琴教研室通过“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上课,教师当场点评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来加深师生之间的专业交流,锻炼学生的能力,收到良好效果。美术系将专业考察、专业实习与前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后面的毕业创作(设计)、毕业论文加以贯通,使学生带着目的学,从知识群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与逻辑。

  (五)教学评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教学评建工作方面着力抓了两项工作:其一,五个新设专业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体育教育、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管理等五个新设本科专业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其二,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评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工作:加强学习研究和信息收集,及时了解新方案动态,认真收集和整理评估材料;基本完成教学工作相关状态数据的统计制表及支撑材料的收集;基本完成新一轮教学评估的基本材料和各观测点综述文字初稿,并着手自评报告的撰写;加强了教学工作评估资料室的建设;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加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文件制度建设。

  老师们、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员工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倾注更大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心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一是教育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少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还没有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以此指导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各项教学改革。二是专业结构与布局还需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与学校定位还不是很吻合,理工类专业数量相对偏少,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还不够明显。三是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教学改革的广度、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起点高、立意深、覆盖面广、影响大的教改举措偏少。四是教风学风问题依然存在。少数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偏于呆板,对学生缺少关爱。少数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积极性不高,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依然存在。

  二、20**年工作要点

  20**年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契机,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入推进“质量工程”,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我们要按照“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确保成效”的原则,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一方面对已立项的各级各类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另一方面还要对“质量工程”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系部,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力争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上有所突破。

  1.做好质量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迎检工作

  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到各高校对“质量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将作为今后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获得较好的评价,为今后项目的申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办学特色

  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优化专业结构,积极申报新专业。在充分考虑生源及毕业生流向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学校实际,今年拟组织申报4个新专业。其次,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鼓励各专业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分流,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机会。最后,要对已立项的省级、校级特色专业进行年度检查。省级特色专业的检查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校级特色专业的检查重点在于各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及一年来的建设成效。对进展顺利、质量较高的专业予以奖励,对进度严重滞后的专业予以取消。

  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新办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对全校新办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对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薄弱的系部,加强指导,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支持新办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二是逐步探索实施部分课程由学生选教师的制度,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权。三是加强全校性选修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出台激励措施,增加全校性选修课程开出的数量。加强对校选课的报课、选课、考试、评教等各个环节的督查和监控,同时完成部分校选课的讲义编制工作,提高全校性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四是组织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年度检查和成果展示。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立项校级精品课程6-10门。根据已立项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重点检查教案、课件和授课录像的上网情况。精品课程项目组要切实实施网上互动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布置作业、辅导答疑和考试,真正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组要上一次教改观摩课,校级精品课程项目组要上一次示范课。召开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介绍课程建设经验,展示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五是组织全校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引导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突出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首先,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要继续完善系部培养教师的“传、帮、带”制度,确定新进教师的培养人和责任人。新进教师上课前须征得培养人同意后,方可正式授课。组织新进教师观摩全校性的优秀教师示范课。邀请获得省级、校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荣誉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讲授示范课,让青年教师在观摩课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查。组织专家随堂听课,并给予指导。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选送部分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外校进行课程进修,提高其教学水平。

  其次,继续加强对非专任教师授课资格的审定和管理。继续完善非专任教师任课资格认定制度和程序,出台相关文件和规定,从源头上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对非专任教师的授课任务书进行严格审核。对于20**年度已获得任课资格的非专任教师,系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建立排课责任追究制,对擅自安排未经认定的非专任教师授课的系部进行责任追究。对已安排教学任务的非专任教师进行教学督查和指导。学校将于期初和期中抽调相关专家,会同系部领导和培养人对已安排教学任务的非专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督查,听取系部和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最后,着力建设优秀教学团队。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科研支持教学、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安排进修等工作。组织评选3-5个校级教学团队、2-4个校级教学名师、8-10名校级青年教学能手,拟申报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和2个省级青年教学能手,鼓励、支持各教学系部、特色专业组、优秀教研室、精品课程组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组织对已立项的省级、校级教学团队进行年度检查和评估,督促教学团队组搞好建设工作。建立优秀教师公开课制度,获得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的教师至少安排上一次示范课。

  5.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教研室管理水平

  继续加强教研室建设,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教研室建设对象4-5个,申报2个省级优秀教研室。对已立项的校级和省级优秀教研室进行年度检查,提高教研室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6.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

  积极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力争获得省级立项10项以上,国家级项目有所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做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要继续完善20**级和20**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小范围的微调,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和社会需求。还要加强20**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20**年上期,各教学系部要依据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社会需求,据此来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力求20**级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上更趋科学、合理。

  2.继续加大课堂教学检查的范围和力度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课程教学考核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7号)的精神,加大课堂教学检查的力度和范围。一是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期检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期汇总课堂教学情况,形成评价,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扩大检查主体,形成教务处、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每个工作日抽查课堂教学情况的立体式检查网络,加大监控力度。三是开展对全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抽查听课活动。学校将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选派专家随堂听课,给出相应的评价,对专家和学生评价较差的教师分别进行培训、转岗、解聘等处理。20**年抽取100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四是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水平较低教师的跟踪督查。对各系部列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名单的教师,进行跟踪检查。

  3.加强对外聘教师授课资格的审核和管理

  一要做好外聘教师的摸底工作。教学系部要如实上报本部门外聘教师人数。对瞒报和虚报的教学系部进行责任追究。二要规范外聘教师聘用审批程序。三要加强对外聘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检查外聘教师的授课出勤情况,选派专家随堂听课,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对教学效果差的外聘教师予以解聘处理。

  4.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各教学系部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突出针对性,加强操作性。二是对教师的教学文件和系部的教学管理进行督查。通过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对教师的教案、教学日历、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教研室活动记录、系部相关教学管理过程及管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督查,督促各教学系部作好各类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形成总体评价,并将结果计入年度检查评估。三是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明确教学督导的分工和职责,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扩大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实现每个班至少有一个教学信息员,每个年级有一个教学信息员小组,每个系建立一个教学信息管理站,各系要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员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加强校本教材的编写和秋季教材征订工作。加大对教师自编教材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多出教材,出好教材,拟评选校级优秀教材4-6部,申报省级优秀教材3-4部。各教学系部要将秋季教材征订的准备工作须提前至上期开学初进行,尽快建立各专业教材样本室,提高教材选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5.加强学籍和考试管理,深化课程考核改革

  继续加强对学生升留级、毕业生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做到依章办事,程序规范,保证学籍管理有关制度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工作,使考试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努力培育良好的学风和考风。深化课程考核改革,紧扣课程性质特征,侧重能力的考查与评价,灵活运用开卷、口试、课堂试讲、课外调研、课程论文、实验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方法,力求考核形式多样化,对学生课程学业进行科学评价。20**年学校将推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音体美专业为应用能力A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认定制,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6.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对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系部和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干部在教育理论、管理能力上得到提高。做好教学管理干部的年度考评工作。年底要做好系主任的述职和测评工作。做好教务管理系统选课和评教功能等模块的升级工作,保证学生选课和评教期间在线容纳人数稳定在5000人以上。做好全校性教学管理人员教务管理系统的培训工作,确保教务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要扎实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实验中心等3个省级示范实验室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现有实验教学硬件的利用率。二是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促进综合性教学实验室的整合。以已到位的1200万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促进综合性教学实验室的整合,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中的作用。三是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及实验教学经费划拨挂钩。四是扩大实验室的开放。要打破单纯按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时间的模式,实验室有条件地实行全天候开放;改变科研实验室只向教师开放的做法,加大对本科学生开放的力度,不仅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开放,而且要在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综合效益。五是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认定工作。力争20**年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85%以上。

  2.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实验室建设项目

  20**年,学校力争顺利通过财政部对我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评审,争取中央财政部更多资金的资助。成功申报1-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以上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并努力争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这些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中的作用。

  3.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学校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级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和督导力度。学校将对20**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送外校专家盲审等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并编印20**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

  4.加强实习管理和实践基地建设

  一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习工作。未经学校批准,教学系部不得随意取消或缩短实习时间,也不得随意改变实习教学计划,以保证实习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二要加强学生在教学实习前的教学训练,继续完善教育实习工作。三要对专业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一批数量相对稳定的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习基地。

  5.做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织工作

  进一步加强各种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主要做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英语演讲、化学实验竞赛等校内选拔赛和培训工作,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主要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基础上,推动各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二是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和应用设计能力。四是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五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逐步建成适合学校实际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

  2、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成果申报工作

  各教学系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大多都缺乏对改革经验和成果的总结和理念的提炼,没有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教改特色。今年,各教学系部要对本部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深入地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每个系部都要申报1个校级教学成果奖。

  3.加强教改课题的管理工作

  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开展省级、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20**年度拟立项40项校级教改课题,申报15项省级教改课题。还要做好教改课题的结题和中期检查工作。对20**年立项的5项省级教改课题、对已立项的83项校级教改课题进行结题评审。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组织对20**年立项的10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五)进一步加强评建工作,建立教学评建长效机制

  要切实做好通信工程、旅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新设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工作顺利通过。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工作。在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做好评估后的总结整改和教学评建机制建设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学质量的好坏,事关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让我们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始终坚持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契机,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评估顺利通过而努力奋斗!

篇3: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报告

市委副秘书长20**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不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市委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文松波同志莅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受市直工委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这个中心,始终把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机关党的建设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整治“为官不为”,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着力加强理论武装,思想建设取得新突破。20**年,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的能力。一是明确目标重点学。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类宣讲报告会、干部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进一步加深了对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坚定了“三个自信”。二是专题研讨深入学。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市委要求,紧扣主题制定学习方案,细化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同时,把学习教育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全面推进市直机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效开展,确保专题教育问题查摆到位、整改落实到位、成果转化到位。三是深入基层有效学。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积极深入联系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结对帮扶,主动向普通党员干部和基层党员群众学习,与他们座谈,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了受教育的目的。

(二)着力固本强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市直机关党的组织基础。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工委起草并报请市委研究印发《关于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毕委办字〔20**〕81号),建立机关党建工作部门党组(党委)、机关党委、总支(支部)“三个责任”责任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三级责任体系”,使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任务明。《贵州机关党建》、毕节日报、试验区杂志社、毕节试验区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在市委党校、苏州市委党校、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等共举办党务培训班5期,培训党员和党务干部98名,入党积极分子212名,新党员87名。通过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党员及党务干部素质,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同时,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严把党员入口关,新发展党员400名,指导完成了30余个机关党委、党总支、直属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命名表彰27个市直“五好”基层党组织、表彰了50名市直“优秀共产党员”、52名市直“优秀党务工作者”,在洪山社区组织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邀请到洪山社区16名抗战老兵和11个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并进行了走访慰问。进一步营造了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督促落实。把抓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命线,认真落实市委“三级述职”制度,下发通知进行安排部署,市直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就20**年度抓党建工作情况全部进行书面述职,今天还将抽选几名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进行大会述职,并将进行会议评议。20**年由市直机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别到七星关区洪山、麻园、市西、市东、碧阳街道办事处23个社区(村)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检查调研,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向,进一步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开展。

(三)着力服务大局,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深入推进市直机关“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有效开展,市直机关工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一是不断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开展。下发《关于组织市直党组织到社区宣讲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的通知》,组织市直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宣讲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了迎“七一”在职党员便民为民服务月等活动,组织市直机关事业单位4762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签订服务承诺书4762份,认领服务岗位4800个,报到率82.7%。开展政策宣传和咨询3000人次,协调矛盾纠纷200件,开展志愿服务200次,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221次,协调帮扶资金50余万元。受到社区和群众的好评。二是组织开展“百企万人评科室”行动。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认真开展“百企万人评科室”行动。组织企业业主、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基层干部等万余名各界代表对具有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的42个市直部门73个职能科室进行测评,进一步促进窗口部门改进作风、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组织120余个机关党组织、8000余名党员开展了“践行三严三实,整治为官不为,笃行马上就办,争做服务先锋”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市直各党组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促进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机关广大党员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广大党务工作者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直机关工委,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和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单位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薄弱,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够到位。二是有的党员精神懈怠、不敢担当,服务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三是与时俱进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力度还不够大。四是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能力提升不足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20**年主要工作

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着力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服务改革发展、加强作风建设、建设一流队伍为目标,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精心组织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月28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章程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由于全体党员都要参加,因此要更加精心组织、注意方式方法、务求取得实效。“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目的是“解决问题”。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章程和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要以抓好学习贯彻《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深化纪律教育,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工委将适时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章程和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二是把学习宣传贯彻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党组(党委)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将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思路、政策法规和具体措施,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见成效。三是着力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员意识弱化、宗旨意识淡薄、规矩意识不强,不在组织、不像党员、不守规矩、不起作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在生产、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经常性工作,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

(二)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落实。20**年7月,市委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机关党建工作“三个责任”和责任追究办法措施,我们要以此为抓手,持续发力、步步深入,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为推动《意见》的落实,工委今年将组织做到“三个一”。即: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一是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围绕《意见》的落实情况,对市直各部门推进从严治党情况开展一次全面调研,这个调研将和《意见》落实的监督检查一并进行。二是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就是根据调研检查情况,召开一次市直机关全面从严治党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工作,把市直机关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三是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根据调研检查和经验交流情况,统筹推进市直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以“规范化、制度化、载体化、项目化、科学化”为目标,分别在市直部门培育和创建5个以上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此带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和从严治党责任落实。

(三)严把党员入口关。一是进一步抓好《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学习培训。市直各级党组织要采取集中培训、组织专题学习、知识竞赛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新《规程》学习、宣传、贯彻力度,严格按照新《规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发展党员,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二是关于发展对象培训。根据《规程》规定,“具有发展党员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组织部门(含相当于县级及以上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的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发展对象参加短期集中培训。”的规定,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市直属党委按规定自行组织培训;市直属党总支、直属支部确定发展对象后,要及时报市直机关工委,由市直机关工委统一组织培训。三是抓好新《规程》的监督检查。各党组织要组织对落实《规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进行自查整改,市直机关工委将组织对市直各党组织贯彻落实《规程》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情况将进行通报。

(四)进一步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基础。一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按照《*毕节市委关于印发20**—20**年毕节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要求,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员干部培训和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管理方式和科学手段,继续加大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主要对象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机关党务干部赴先进地区、革命老区接受教育和培训,引领机关党员干部以学习成果的转化推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把机关党员干部培训和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抓实抓牢,促进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严格按照《中国共产章程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按期做好机关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二是抓好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工作。按照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收缴、管理和使用党费,确保党员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坚持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按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规定的使用范围全部用于党的活动。经了解,全省目前只有毕节执行上缴党费返还50%的规定,返还党费的使用目前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基本都存入个人账户,违反了财经纪律,在使用上也存在不规范问题。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暂缓对市直机关返还党费,对于各部门开展党的活动需要党费支持的,由各部门申请,市直工委集体研究下拨。三是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及时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完善党内激励机制,及时对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组(党委)书记与党支部书记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性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要经常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

(四)深入抓好党建助推大扶贫行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关于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决定》精神和全市扶贫开发大会精神,以服务精准扶贫、助推同步小康为着力点,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一是机关党组织要协助本单位党组(党委)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扶贫联系村“第一书记”。二是各单位党组织要与一个扶贫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工作,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帮助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扶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要认真开展机关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等直接联系服务农村贫困户工作,不断加大党建助推扶贫攻坚力度,建立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强化跟进落实,努力为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作出新贡献。

同志们,新的一年是新的起点,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篇4:煤业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作会议报告

煤业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年工作会议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刚才,徐晓惠董事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公司20**年工作,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部署了20**年重点工作。董事长的讲话,是公司未来一个阶段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公司坚持以集团“一五五”战略为引领,坚持集团利益最大化理念,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生存、保稳定”工作主线,稳步推进“三大任务”落实,智慧生产、智慧营销、智慧经营,较好地驾驭了复杂局面,经营绩效优于预期,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了平稳过渡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迎来新拐点

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剔除锡林河和蒙东能源政策性停产因素,煤炭产量同比提高*万吨,销量同比提高*万吨;商品煤出矿价*元/吨,同比提高*元/吨;吨煤制造成本*元/吨,同比降低1.67元/吨。公司本部从9月份开始实现扭亏,全年亏损*亿元,同比减亏*亿元。全公司经营性亏损*亿元,同比减亏*亿元。按可比口径,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集团下达的考核目标。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实现了企业脱困发展,在集团公司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B级,荣获集团公司20**年度奖励基金一等奖。

安全环保形势基本稳定。公司全年原煤百万吨死亡率*,千人负伤率*,杜绝了一级非伤亡事故。蒙东能源、白音华及各二级单位实现全年零伤亡。扎实开展煤矿7项专项整治和质量标准化达标竞赛活动,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有4个单位达到了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水平。加强环保管理,取消了生产区域7台小锅炉,对32台锅炉进行了除尘脱硫改造,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生产单位盈利能力提升。各正常生产单位全年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减亏增利近5亿元,亏损面较年中预计大幅度缩小。各正常生产单位产销量总体完成年度计划,元露天矿、白音华产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胜利西二、锡林河加强协调,争取到国家发改委不停产整改政策,产销、利润等指标优于年中预期。

辅助单位减支创效。各辅助单位均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

(二)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

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内外部形势变化,编制了《**煤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企业“以煤为主、适度多元、内外兼顾、专业发展”的发展方向。

稳妥推进项目前期。贺斯格乌拉《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国家水利部海委会审查,等待批复;胜利西二取得了《矿区资源整合方案》批复等4个支持性文件。乌煤公司扩能项目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进入领证阶段。停滞多年的白音华入矿铁路于7月份正式进场施工。元露天矿、白音华产能核增工作迎来新的契机。玻璃沟煤矿项目开工的可行性论证正在扎实推进。西露天矿露天资源已经采终,深部资源开采技术改造工作正在推进。

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制定并实施了“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专项整治特困企业、“三供一业”分离实施方案及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完成了瑞安公司、锡林浩特煤矿的产能退出工作。“三供一业”相关底数已经摸清,待地方政府出台衔接政策即可执行,生活区8个供热点顺利移交地方。

整合优化存量资产。开展了房屋、土地、建筑、库存物资、设备清查工作,就不可再利用土地的移交工作与地方政府进行了磋商,研究了可再利用土地的盘活开发思路。加强了物资、设备的统一管理,全年调剂使用设备200余台,有效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

(三)管控水平再上新台阶

加强安全管理。大力倡树“零死亡”是安全管理最起码要求的理念,明确了“四位一体”工作原则,推行了“四不两直”安全检查、督查、追查,启动了“双百”活动。加强安全责任考核,坚持一票否决和“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坚持开展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围绕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开展了“规程体检”、“健康普查”活动。安全、生产等部门人员一线带班,及时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水、火、瓦斯、边坡等隐患排查整治,加强质量标准化工作。增强科技保安能力,完成了《六家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等3个项目,为生产组织提供了科学依据。《露天矿滑坡精确预报与处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加强产销协同。坚持以市场营销为龙头,紧紧围绕拓市提量、提质提价、产能接续、成本管控等开展工作,销量全年领跑,生产系统整体满负荷运转。全面加强互保工作衔接,全年互保量完成*万吨,完成计划的*%。大力开展精准拓市,新增客户销量合计*万吨。研判市场走势,及时调整价格,下半年以来,市场煤吨煤价格平均上调近*元。面对保供增产压力,全力推进露天剥离和井工开拓,全年完成剥离量*亿M3,同比超剥*万M3,期末井工“三量”、露天“两量”均达到规定要求。开展系统专项整治,推行先进工艺,坚持正规循环,全员生产效率同比提高0.3吨/工。加强设备采购和外委检修管理,狠抓露天设备效率,定期通报物资供应与设备出动情况,整体保证了生产需要。加强煤质全过程管理,保持了煤质的相对稳定。

加强资金链管理。把保资金链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开源节流。加快资金回笼,加大煤炭供应与货款结算、账款回收与干部薪酬的挂钩比例,取得较好成效,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加强资金支付管理,明确了资金支出原则,努力做到不安排赤字预算,严控预算外支付,加大票据拆分和票据支付力度,较好地控制了资金收支节奏。

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规范采购计划提报,全面开展招标询价,公司本埠全年物资采购*亿元,同比降低近*万元,招标采购物资价格平均下降*%,询价采购物资价格平均降幅*%。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开展交旧领新、回收复用等工作,物资消耗同比下降*%。加强与路局、港口的沟通协调,铁路运费、港杂费减支创效超过1亿元。大力压降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三公经费”等八项费用同比下降*%。

(四)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平稳完成了建企以来最大规模的干部调整交流。全年副处级以上干部交流*人;通过公推比选、民主推荐方式,选拔了*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45周岁以下人员比例占到*%。制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方案,完善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对公司科级及一般管理人员进行了摸底,研究制定了科级干部及一般管理人员退出机制。恢复了技工校培训中心党干校培训职能,举办了新任党委书记、纪检监察人员培训班。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对采购、投资、安全、党建等关键领域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修订制度*项,新建制度*项。落实“四个集中管控”要求,进一步规范财务共享中心和物资采购与管理业务流程。精简机关部门设置,合并部门5个。推行关键业绩指标月度考核,倒逼指标兑现。建立了有效沟通机制,全面加强安全与技术、生产与销售、供应与机电等工作的沟通衔接,增强了工作安排的科学性,提高了计划兑现率。

盘活人力资源。启动了全公司范围的“四定”工作。推进减人提效,鼓励员工内退、病退,全年共办理退休退职*人,办理病退*人。统筹考虑本部财务系统管理人员现状,推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人员交流。打通人才成长通道,37名员工被评为公司“首席技师”。

(五)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委班子率先垂范,组织学习讨论11次,与18个单位建立了学习教育联系点。规范管党治党责任和考核,扎实开展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深化党风廉洁建设,加强《条例》和《准则》的学习贯彻,开展集团公司巡视问题整改和“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深化效能监察,推进依法治企,企业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加强组织建设,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基层支部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深化“三讲清三增强三凝聚”形势任务教育,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发挥。承办了集团公司采煤机司机和露天采剥机修工技能竞赛;开展了第五届“建功杯”职工技能竞赛,有效激发了干部员工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共青团组织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品牌,凝聚青年作用有效发挥。

(六)承担责任展示新形象

在吉林地区、集团内部电厂冬季用煤告急的关键时刻,公司克服资金短缺、接续紧张、组织难度大等困难,大力压缩市场煤销量,全力以赴保煤炭供应,较好地完成了保供任务。12月3日,宝马矿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危急关头,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救护队员赶赴现场,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开展精准帮扶、金秋助学等活动,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全年发放各类帮扶资金*余万元。在经营形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补缴了企业年金和社会保险,正常发放了职工福利费。面对两矿停产、“去产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秉承“一家人”、“一盘棋”的理念,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运作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努力保证员工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经过艰难谈判,完成了职工医保移交工作。公司坚持共享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了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20**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煤业赶超预期的丰收年、扭亏脱困的转折年。前几个月,在煤炭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煤炭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公司面临着建企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产销受到严重制约,资金链极度紧张,一度预计全年将巨额亏损。面对严峻挑战,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员工把握机遇、团结协作、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经营形势持续向好,改革发展有序推进,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局面,为企业度过寒冬、走出低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当前形势和20**年主要目标安排

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年,也是公司深化改革、扭亏脱困的关键年。

从外部环境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公司将面临多重考验。一是深化改革的考验。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公司原有的运行机制和职工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观念落后、机制僵化、效率低下、包袱沉重等老国有企业弊端凸显。当前,在党和国家持续推动“1+N”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公司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但阻力很多、难度很大。二是政策调整的考验。20**年,国家大力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去产能”、打非治违等措施,助力煤炭行业脱困发展。在此过程中,公司享受到了政策红利,经济指标持续优化。但与此同时,公司部分矿井在项目核准和产能核增方面受到了很大制约。20**年,仍面临着较大的政策压力,需要我们智慧应对。三是市场变化的考验。当前,公司所处区域市场迎来了难得的“窗口期”,预计供暖季节将延续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但随着区域市场供给的饱和,供需关系将维持基本平衡。同时,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将对高硫、低质煤销售形成制约,以公司的资源赋存条件来看,保量增量任务依然很重。

从公司内部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去年的几起事故,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生产组织不严谨、安全监管有盲区、隐患排查不彻底、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不高等诸多问题和不足,安全管理远远没有实现可控在控。二是资源接续矛盾突出。公司主要有四处煤炭资源,*q资源储量多,但暂不具备开发条件。鄂尔多斯的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具体时间有待进一步确定。而本埠资源存量少、产能高,接续矛盾异常突出。三是资金缺口巨大。20**年,公司在安置富余人员的方面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资金需求很大。同时筹建矿建工程公司、“三供一业”剥离、棚户区改造、医保移交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等,还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势必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四是人员安置困难较大。公司在执行去产能政策、处置“僵尸企业”和专项整治特困企业的过程中,将面临大量的富余人员安置的问题。五是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到位,制度的操作性、考核的严肃性不强;有些环节的管理边界没有彻底厘清,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部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差距较大。

综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公司20**年的总体目标是:全面从严治党,全力“争A创优”。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各项党建考核指标确保达到集团党组考核标准。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稳定方面,杜绝死亡事故和一级非伤亡责任事故,千人负伤率在3以下,千人重伤率在0.5以下,质量标准化达一级标准,实现安全生产年;杜绝环保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影响公司形象和社会稳定的不良事件。经营管理方面,煤炭产销量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吨煤制造成本控制在93.72元/吨以下,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4.86%以下,实现利润612万元。

三、20**年重点工作

(一)以“零死亡”为目标,确保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和“零死亡”是安全管理最起码要求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坚持安全管理“零容忍”、安全事故“硬考核”、责任追究“严查处”,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说清楚机制,完善追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对瞒报、漏报、拖延报告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强化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按照“生产、机电、技术、安全”四位一体的原则,推行“规程体检”、“健康普查”,建立全员大讨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制度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外委工程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项目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将外委工程队伍统一纳入安全管控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外委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抽查,严禁“以包代管”,确保外委工程施工安全。

强化现场安全与质量标准化管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广危险性预先分析和安全交底书管理办法。坚持“四不两直”安全检查、督查、追查,形成工作常态。要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要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开展对标竞赛,确保动态达标。

强化专业技术管理。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增强防范和遏制事故能力。深入开展瓦斯防治、水害防治等7个专项整治,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突出抓好采、掘、机、运、通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安全技术管理。坚持产研结合,深入开展软岩支护、边坡治理等课题研究,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大力推进以“理念引领、制度保证、行为养成、安全环境”为宗旨的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好“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工作。深化“双百”活动、“零伤害”大讨论及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群策群防安全工作水平。发挥公司、矿、区队三级教育培训机制作用,坚持“四个一”等教育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自保、互保、联保能力。要强化“三零”星级班组建设,选强用好班组长,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二)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努力扭亏控亏

坚持智慧生产。落实“稳量提质、降本增效、保证接续”工作要求,全面抓好生产各环节工作。要加强生产组织。各单位要结合市场形势变化,科学规划开采顺序,着力构建“效率-节约-安全”三维统一的生产运行体系。要切实发挥好生产调度系统的作用,保证动态监测实时准确,切实减少生产中断影响。元露天矿要加快南帮回采和回填压脚工作进度,保证边坡稳定。白音华要处理好3#煤降深与边坡稳定的关系,争取尽早实现内排。锡林河和胜利西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努力延长生产时限。井工矿要合理编排作业流程,加强各生产工序衔接,确保正规循环。要进一步强化生产现场管理,不断提高系统效率、设备效率和工时利用率。要抓好产能接续。各露天矿要科学规划采场布局,合理摆布设备,加强重点部位推进,严格月度剥离计划考核,全力以赴确保剥离任务兑现。各井工矿要加大掘进开拓力度,缓解接续紧张的局面。要抓好设备管理。井工矿要抓好采掘设备的检修与调剂工作,提高设备使用率。露天矿重点加强生产和辅助内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三率”达标。要加强煤质管理。坚持从生产源头抓起,加强生产各环节的煤质管控,充分发挥选煤设备效能,加大洗选加工力度,确保煤质符合市场需求。

坚持精准营销。坚持以营销为龙头,充分发挥销售公司和各矿的积极性,推进“精准营销”全面落地。要全面推进观念转变。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思维方式,加快从传统的“产煤卖煤”理念向“经营煤炭”理念转变,加快推动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要将煤炭“经营”意识融入产运销的全过程中,推进产销深度协同、高效贯通。要按照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创新营销体制机制,全面整合营销资源,完善制度流程,建立内部责权明确、安全高效的“大营销”格局。要将煤电互保工作放在首位,讲政治、顾大局,不遗余力确保完成全年互保任务。要加强市场研判,坚持“以销定产、限量保价、提质提价”的原则,继续推进“精准拓市”,灵活销售策略,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要深化对外合作,加强与路局、港口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运力和优惠政策,努力形成“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要加强生产成本全过程控制,继续推行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降低设备配件消耗。要处理好接续与生产费用的关系,科学把握露天剥离和井工开拓工作进度,在保证接续的前提下,合理优化工程量,努力压降生产成本。加强外委费用管控,大力开展自检自修和自行施工,对设备检修、工程施工等业务坚持自己能干绝不外委。要坚持管理降成本与技术降成本相结合,分专业、分系统对项目设计、生产布局、工艺流程、生产环节进行科学优化,坚决消除各类无效损耗。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全面加强“三项”费用、“三公”经费等八项费用管控,确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费用指标。

(三)以提升管理为手段,注重防控风险

全面推进依法治企。要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加强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思维,增强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自觉性,提高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重大经济活动的法律审核把关,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要加强法律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扎实推进全面风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风险内控、预警、评价和改进工作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审计工作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按照“六统一”要求,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与实际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规章制度全覆盖、接地气、通俗易懂、便于操作,构建面向市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要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争当学制度、讲制度、用制度的表率。大力弘扬制度文化,全面形成用制度说话、用制度办事的工作氛围。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中心要适应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需求,下大气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继续推进集中管控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建立全公司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财务资金管理。要按照“确保接续、自筹增量、努力开源、量入为出、综合施策、保障安全”的原则,细化资金保供方案,完善资金应急预案,全力确保资金链整体安全。要严控资金支出,在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基础上,压缩一切可以压缩的资金支出。要发挥预算的统领作用,提高预算精准度,强化预算刚性执行,严控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要保障资金来源,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努力做到所有客户全部实现压月结算。要集中力量清理陈欠,探索债权多方抹账、资产抵账等方式,避免呆坏账。要掌握好资金借入时点,在保证资金接续的基础上,争取金融机构利率政策,降低融资成本。要继续做好汇票拆分业务,加大票据支付力度。要科学筹划税费支出,在依法纳税前提下维护企业利益。

加强采购与物资管理。要按照“三级管理、两级采购、统一配送”工作模式,和“百分百公开,百分百集中,百分百上网”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采购与物资管控体系,规范业务界面和职责权限,确保公司内部采购流程高效运转。要进一步提高集中打捆采购的规模,发挥整体规模优势,引导形成充分竞争,降低采购成本。要不断完善长协采购工作计划,有重点、分批次落实,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和《关键业绩指标专项考核办法》,强化月度考核,倒逼指标兑现。要继续推行关键指标动态考核和重点工作阶段性考核,在坚持以年度预算和重点目标任务考核为主线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阶段性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段考核指标,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四)以做强主业为根基,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煤为主、适度多元、内外兼顾、专业发展”的思路,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转而提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在进的方面,要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和产能核增工作。胜利西二和贺斯格乌拉的核准,元露天矿和白音华的产能核增,不仅是公司当前扭亏脱困的关键,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抓住当前保供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通过产能置换、资产重组等方式,全力推进两个项目前期和两个产能核增工作。要稳妥推进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白音华征地和元露天矿改河工作,确保大接续稳定。要协调沈阳铁路局,加快白音华入矿铁路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要严格落实工程建设“五控制”要求,抓好赤峰综合业务楼项目建设。要继续开展玻璃沟煤矿项目开工可行性论证,择机启动项目开工建设。

在退的方面,要稳妥推进“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及专项整治特困企业工作。要按照古山矿关井时间,倒排工作计划,明确重点环节和完成时间节点,确保产能退出工作有条不紊推进。要扎实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紧密跟踪国家和地方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工作衔接,确定接收主体,签订移交协议,取得实质进展。要全力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条件成熟时,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推进坤德物流股权处置工作;择机处置闲置土地、废旧物资、淘汰设备等资产,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

在转的方面,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围绕煤炭主业,适度发展关联产业,重组、参股周边优质电厂,科学延伸下游产业链,规避单一产业结构风险,构建区域煤电一体化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做好、做大对外施工业务。要积极探索水电热力、铁路运输等业务的转型,确保稳定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五)以深化改革为推手,激发生机活力

深入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改革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瘦身健体。

深化体制改革。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按照集团公司“四三三”职能定位,进一步理清管理职能和边界,把公司建设成为经营管理中心、投资中心、利润中心,落实各单位生产、建设和管理责任,把各单位建设成为安全管理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要坚持集中管理与适度分权相结合,优化管控效能,加快从生产型向经营型企业转变,从重点抓发展向重点抓经营转变。要继续推行新矿新制,对条件成熟的单位实施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设置,压缩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充分认识公司干部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公司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高度出发,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要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党干校培训职能,培养一专多能、一精多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建立建强后备干部库,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采用轮岗、挂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实践锤炼。要研究推进科级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退出制度,打破干部终身制,推行科级管理人员聘期管理,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畅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打造领军型“首席专家”队伍、创新型“首席工程师”队伍和工匠型“首席技师”队伍。

深化用工制度改革。以“四定”工作为基础,不断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结构,鼓励各单位减人提效。要稳步推进“去产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严密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用好用足国家的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灵活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员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失。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把岗位技能与转岗安置挂钩,鼓励大家学技术、练本领,引导待安置人员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推行待岗制度,对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给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形象上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员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待岗,经过教育培训后,返岗或重新择岗就业。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与各单位班子的考核评价,坚持分类调控、一企一策,增强考核的刚性。对基层各单位实行工效挂钩考核,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实现人员结构合理、收入与付出相匹配的目标。在“四定”基础上,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地面、生产辅助和一线采掘开等岗位工资比例的刚性要求,让薪酬分配向生产一线、技术含量高、责任重、贡献大的岗位倾斜。

(六)以从严治党为保障,维护稳定和谐

牢记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把责任扛起来、把旗帜竖起来、把制度硬起来、把堡垒强起来、把考核严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统领推进群团全面工作,维护矿区和谐稳定。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做到“四个看齐”。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坚持融入中心,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严格执行《准则》、《条例》等党纪法规,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落细落小,加大违法违纪查处力度,筑牢思想和法治防线。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质量和实效的意见》,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内容,着力打造基层党支部品牌。

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扎实推动企务公开。要继续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发挥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凝聚干事创业的合力。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继续推进“精准帮扶”工作,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要扎实推动创新工作室建设,积极为技术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共青团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思想引领,开创工作新局面。

加强和谐企业建设。要大力倡树“平煤一家人”理念,加大形势任务宣教力度,培树感恩文化,凝聚思想共识,形成攻坚克难合力。要高度重视信访WW工作,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前置隐患排查,加强舆情引导,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关心职工生活,及时解决员工的合理诉求,维护企业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形势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一五五”战略,打好提质增效升级攻坚战,稳步推进公司“三大任务”落实,团结务实,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扭亏脱困,全面完成全年各项指标任务,为推动**煤业脱困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篇5:第二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常平镇黄水职中第二届教代会(二次)会议材料之五

求新谋变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全面完成“转型”、“申重”两大任务

——在第二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大会主席团委托,我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求新谋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完成“转型”、“申重”两大任务》,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一、近一年学校工作综述

在去年5月份召开的二届教代会一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增强发展后劲、构建和谐校园、向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迈进的工作目标。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个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一年来,学校的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和谐校园的构建初见成效,申报国家级重点职校的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具体说,一年来的办学成绩主要表现在:

1、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积极为“申重”创造条件。

去年的工作报告,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我们提出,在1-2年内要完成六项工程。如今,投入500多万元兴建的职业培训大楼已全面峻工,并已正式投入使用,教学场室不足的问题已基本得到缓解;我们投入100万元的校园消防系统也已全面完工,有效保证了校园消防安全;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改造校园文化设施这两项工程即将动工,将在暑假全面完工;建设运动场塑胶跑道、整修B栋宿舍两项工程,因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暂时不具备开工条件,等条件成熟时再予以考虑。此外,我们还自筹资金新建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和手球场。所有这些,将使我校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并走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

在04-05学年学校计划中,我们提出了第二个三年校长任期必须突出抓好的三项工作,就是抓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活动创新),抓特色(包括整体建设有特色、专业建设有特色、教育教学管理有特色),强管理(包括教师队伍管理、学生队伍管理、教学管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三项工作都开始有了起色并初见成效。比如,在管理创新方面,我们从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入手,去年成立了学校决策咨询委员会、专业建设与学术指导委员会两个群众性组织,鼓励广大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同时又着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奖勤罚懒的机制;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制定实施了新的学分制,去年开始在04级、05级全面开设选修课;在整体办学与专业建设的特色方面也随着工科校区的创建逐渐显现。所有这些,我们都在为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造条件。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努力创建优良校风。

去年以来,我校德育工作继续以学习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为重点,同时认真落实全国安全工作电话会议精神,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学习魏书生活动,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去年,我们配合市教育局开展了以“弘扬高尚师德、加强校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同时开展了“学习魏书生,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主题实践活动,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认真收看了魏书生报告录像,撰写了心得体会,有效地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教育管理水平;班主任增强了责任心,工作到点到位,育人艺术有切实提高。涌现了一批管理水平较为突出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二是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严格德育常规管理。我校一直把养成教育当成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通过《礼仪常规》、《一日常规》、《课堂常规》等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以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为突破口,大力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共青团、学生会积极指导学生干部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各自独立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挖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后进生转化,搞好三结合教育。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公民素质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创业实践活动;举办了义务植树活动、学雷锋做好事、国旗下讲话、“十佳团员”和“优秀团干”评选工作、“6.26”禁毒宣传以及军训、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发掘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常抓不懈后进生转化工作,密切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大对学生教育的力度。

四是开展安全教育,健全安全防范机制。05年下半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电话会议精神,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及时消除了治安和安全隐患;同时,我校重新制定了《校园安全工作预案》,健全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规范了制度。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学生抽烟、打架、早恋、骑摩托车等突出问题等到了有效控制,学生违纪率及在社会上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控制到最低限度,违法犯罪率和安全事故率均保持为零。

3、狠抓教风学风建设,狠抓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去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以“一风两考三提高”(学风;证考、高考;学习能力、育人能力、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坚持一手抓专业技能训练,一手为高校培养合格新生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好以“申报国重、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促教风、促学风活动,狠抓教风学风建设。

去年以来,在全校开展了以“申报国重、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促教风、促学风活动,各部门、各级组、科组、各班级制订了活动计划,召开了动员会;刊出了专题黑板报,召开了主题班会;教师、学生分别针对教风、学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举行了以“正我学风、勤学苦练”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全体师生人人参与,迅速掀起了“抓教风、学风,促班风、校风”的热潮。

二是加强科组建设,开展科研促教,完善学分制管理,教学常规进一步得到落实。我们加大了课堂巡查力度,实施了任课教师帮扶责任制和学业警告书制度;继续完善了科组活动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研讨课题落实;出台了新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更加完善有序;教学常规基本得到落实。绝大部分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基本完成了听课任务,作业布置适量,批改较为认真,涌现了一大批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

三是做好专业技能训练及升大备考工作,证考、高考均再创佳绩。去年,我校898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为79%;530名学生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试,合格率为24.5%;74名学生参加全省会计上岗证考试,合格率为79%;310人参加全国珠算技术定级考试,通过普通五级(合格)以上的达85%;高三级同学参加全国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合格(三甲)率为65%。405名高三级同学参加了去年高职类普通高考,362人上省线入围,再创历史新高,上线入围率达89.4%,比前年大幅增加109人,在全市同类学校排名连续三年保持第3名。

四是活跃校园文化,组织第二课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活跃校园文化,学校组织了网络、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合唱、文学、乐器、科技、礼仪等十几个课外兴趣小组,吸引了学生广泛参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的舞蹈队、运动队、珠算队、礼仪队、文学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镇内外都有良好影响;以学生为主体的广播站、校刊、校报、网站,都办得有声有色,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网站,已成为我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日常教育教学、学校宣传、课外娱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佳绩,连续六年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连续五年评为东莞市职业教育质量一等奖,同时还评为东莞市巾帼文明岗。我校师生在广东省第二届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广东省第三届大中专院校珠算技术比赛、东莞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东莞市中学生声乐艺术比赛等各项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均获得多项奖励。在教育科研、高职高考、技能考证等方面,我校成绩也都继续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支部、行政并以我个人的名义,通过各位代表,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年的中心工作及今后五年学校发展规划

各位代表,去年的教代会,我们提出,要激活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为此,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在实施联合办学、开发工科专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我校今年的中心工作,一是开设工科专业开办工科校区,二是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以说,今年是我校的“转型”年、“申重”年。

我校校园面积偏小,专业设置较为单一(基本为财经文科类),办学“转型”势在必行;当地经济及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呼唤着我校“转型”。经过前一阶段的紧张筹备,我校的“转型”工作已有良好的开端。我们工科校区的筹办得到了常平镇委镇政府及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学校成立了工科校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工科校区地址已经确定,并签好了五年租赁合同,两个工科专业──模具设计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师资已招进四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进行新校区的房屋整修布局、实训设备的引进安装、教学计划的制订等项筹备工作。所有筹备工作都将在9月1日前基本完工,确保9月1日新校区能如期开学。

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列入20**年全市教育工作计划,是我校下半年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工科校区的开办如果能顺利进行,就为“申重”添加了很重的法码。我们的校园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加了,学生人数增多了,专业设置完善了,实训场所解决了,不仅为“申重”创造了必备条件,而且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档案资料的管理等日常工作也必须跟上。学校将于近期成立申报“国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并统筹申报“国重”的工作。申报国重,人人有责,全校师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学习岗位上尽好自己的责,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申重”工作最好的支持。

学校的发展不光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着眼于长远。近期,学校决策咨询委员会受学校行政的委托,制定了《黄水职中五年(20**-20**)发展规划》,本次会议已将规划印发给各位代表,请大家予以审议。学校制定“规划”的目的,是使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明确今后五年学校办学的主要任务及努力方向,从而鼓舞全体教职员工更加扎实勤奋地工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献策出力。按照这个计划,今后五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3000人以上规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机制灵活,专业体系完善,文科工科兼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争取跨入全省100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可以说,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的,但必须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为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各位代表,我们既要看到办学的成绩、办学的目标,也要正视目前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为学校的“转型”和“申重”创造良好环境。阻碍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校风建设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一直困扰着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面对生源素质素质下降的客观事实,如何抓好校风建设,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下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校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部分班级班风不正,正不压邪;相当部分学生基本素养较差,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差距较大;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弃学、懒学,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无从谈起;吵架、旷课、迟到、早退、早恋、抽烟、骑摩托车上学、上课睡觉讲话、作业不做、考试舞弊等等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影响到我校的社会声誉。申报国家级重点职校,我们的办学规模、办学设施等硬件要上去,我们的日常管理、校风、学风也要上去。今年内,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各部门、各班级、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齐抓共管,有效遏制各种歪风邪气,整治班风、学风;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疏堵结合,目前要重点开展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东莞“三有序”活动,教育活动要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务求实效,使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以优良的校风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国家级重点职校的评估。

2、队伍建设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工队伍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办出质量的关键。去年的教代会,我们向全校教职工提出这样的倡议──提倡一种精神(敬业奉献精神),优化“两个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树立“三种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一年来,我们的队伍建设是有进展、有成效的,我们的倡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今后,这样的倡议仍然需要继续提倡。敬业奉献精神在教师的岗位上永远不会过时;我校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远没有达到优化的程度,甚至还是任重道远的;而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也仍然是使我们的工作再上台阶的基本保证。这里我想再强调两点:一是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转型”、“申重”的大环境下必须有全局观念,也就是要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支持和配合学校的“转型”、“申重”,决不能出现任何的松懈和失职,从而为学校添乱、添麻烦。二是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必须树立成才观念,不能因为学生素质差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应该说,我们的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错的,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敬业奉献、能挑大梁的优秀骨干教师还是太少,小部分教师甚至还滋生了自由散漫、放任自己、责任意识及集体意识淡薄的不良苗头,这是我们必须加以警惕的。为此,我们呼唤更多的教师树立成才观念,做到自律、自励、自强、自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磨励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与学生一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能力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乃至名教师。

3、教育创新问题。办教育尤其是办职业教育是最需要创新的,创新是一所职业学校激活机制、彰显特色、办出效益的必由之路。前面我们提到的“转型”,其实质就是办学模式和专业建设的创新。在这方面,我们仅仅是做了开头的工作。在“转型”过程中,在今后进行工科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必然会不断遇到问题、难题,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和眼光去解决,从而把工科校区办成创新办学模式的试验田,力争在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面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并走到全市的前列。

在我们校本部,也必须结合实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稳步推进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创设多劳多得、优劳多得、能者多得、奖罚分明、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有个创新的问题。前面我们提到队伍建设与教师成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创新的问题。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年年都是老一套,固步自封,不求创新,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难以再上新的水平。

各位代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们学校的办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满足在过去的业绩谱上,我们就只能裹步不前。今年,我校面临着“转型”、“申重”两大繁重任务,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求新谋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我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水平,从而不断巩固我校在全市中职教育中的骨干地位,在东莞东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地位。我相信,只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转型”、“申重”两大任务必定能全面完成。

10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